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3《三个儿子》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既、嗓、拎、桶、晃、甸”6个生字,会写“聪、停、拎、桶”4个字。

2、能通顺流利朗读课文3、知道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

教学重点:认识“既、嗓、拎、桶、晃、甸”6个生字,会写“拎、桶、停、聪”4个字。

教学难点:知道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画了三个妈妈、三个儿子和一个老爷爷。

2、可是老爷爷却说?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指名读3、激疑: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引入课文《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识字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借助生字卡片,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3、游戏引入,带拼音读生字4、生字回词语(1)自己读词语,发现轻声,读好轻声(2)了解晃字为多音字5、出示卡片,抢读课文中的词语(1)出示词卡:聪明晃荡胳膊嗓子有力气拎着水桶走走停停(2)a引导学生发现甸字在沉甸甸中发生了变调b回顾葡萄沟课文内容,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放在框里,老乡们抬起来沉甸甸的,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维吾尔族老乡们抬着(沉甸甸)的葡萄。

c学生朗读句子三、多样识字,朗读感悟1、词语回到句子中,读2——6自然段,看看这三个妈妈是怎么评价自己儿子的。

出示对话: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出示: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引导学生读出语气第一遍读:这个妈妈,她哪是在说呀,她那是在?夸自己的儿子呢。

第二遍读:a通过你读,我听出来了这个儿子有两个优点?贴词语:聪明有力气b把儿子的两个优点一起说出来了。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3 三个儿子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3 三个儿子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3 三个儿子_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胳膊”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3、引导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使学生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课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为妈妈过完一个十分温馨的节日,还记得是哪个?那天你们都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三位小朋友,他们在这方面做的怎么样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三个儿子》(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一)检查字词1、带音节的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2、去掉音节的字:齐读----开火车3、带音节的词语: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重点讲几个轻声的词,还有沉甸甸4、去掉音节的词语(二)学写生字-----胳膊1、观察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是月字旁都与肉有关……2、偏旁是什么?还叫什么名字?你知道为什么叫肉月旁?课件教师讲解3、课件出示4、胳--师范写(第1遍师写,第2遍书空生写2个再写2个)5、膊(学生说-师范写-生写-再写2个)(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1、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抽查几个同学的朗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今天故事里有三个妈妈,有三个儿子,那在妈妈眼中自己儿子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1-6自然段,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用“——”画出来。

课件1、划三个妈妈的话▲课件出示第一句A(先指名1生读)B这个妈妈眼中的儿子有什么优点?板书C你猜猜,这个妈妈在夸自己儿子时,什么心情?D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第二句A指名读B:听出来了她的儿子会唱歌,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听是---好听极了板书C第一个妈妈是什么心情呢?读出来。

▲男女比赛朗读1、2句课件▲课件出示第三句(1)咦?还有一个妈妈是怎么说的?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三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三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三篇篇一: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说话:你觉得好孩子是甚么样的?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先生自在朗诵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课文讲了一个甚么故事?三、自先生字,扫清字词妨碍。

1、先生拿出本人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词。

强调“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四、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

2、自在练读,留意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拎、桶、停”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地位,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先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求1、自在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

(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领会妈妈的心情。

a、自在练读:把本人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b、教师范读。

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腔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三个儿子看到本人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样做的?用“﹏“划出来。

(1)指名读本人划出的句子。

(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

一个(只)____。

另一个(只)____。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儿子的不同品质。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

2.课文朗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提高朗读水平。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课文理解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5.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教师指导学生表演,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学生表演,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6.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你认为哪个儿子最孝顺?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7.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个别学生的发音还需加强。

3.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刻,能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4.课后作业的布置适量,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发言、表演等。

七、教学建议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创设更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附:课文内容从前,有三个儿子,他们都长大了,各自成了家。

有一天,他们的母亲生病了,他们都要回家看望母亲。

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请求他们帮忙背她过河。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优秀教学设计4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优秀教学设计4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优秀教学设计4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优秀教学设计篇1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小黑板、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是怎么表扬的?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二、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用字典识字。

给生字组词。

三、探究新知(一)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2、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是哪个儿子?(二)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们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3)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的儿子,生齐读、个人读。

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4)(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

语文二年级下册《23.三个儿子》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23.三个儿子》教案

23三个儿子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重点: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体会老爷爷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孝顺父母的真正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呢?请你试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文中同样描写了母亲夸奖儿子的故事。

(板题)《三个儿子》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边听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

3、指名分段读文,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自主识字1、看课件。

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老师参与学生活动)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4、齐读、抽读、分组读,开火车读,老师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采访“妈妈”:您刚才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那你能夸得再自豪点吗?(再指名读句子)师:第一位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呢?(2)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导朗读。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位妈妈的表现。

(3)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指名读。

师: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师:谁能谦虚地读一读?生读:师:真是一位谦虚朴实的妈妈!孩子们,有句话叫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但是呀,可千万不能像骄傲的大公鸡、花孔雀那样翘尾巴啊!(4)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语文下册 23.三个儿子 优质教案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语文下册 23.三个儿子 优质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23.三个儿子优质教案23.三个儿子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朝阳区父母的道理。

2.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生:……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

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生自由读2、课件出示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师:谁想读读?生流利的朗读词语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师:你来?生再读词语3、课件出示句子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当生读第二句话时,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师:咱们一起读读吧!生齐读句子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生再读文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生分别读三句话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生齐读4、交流二: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生读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3课《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3课《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3课《三个儿子》教案汉川回龙镇王垸小学宋志华教材分析:《三个儿子》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当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

本课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换位思考,移情体验,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情感,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理解老爷爷的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升华主题,让学生对孝顺父母的道理有更进一步的感悟。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在课堂上受到关注,愿意得到表扬。

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挖掘不是很透彻,需要老师在课上及时关注表扬,给少部分胆怯学生以鼓励,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2、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到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1、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一、视频导入,读文入情同学们,有一则公益广告,老师看过了特别感动,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播放视频《妈妈洗脚》)师:同学们,视频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啊?生:帮妈妈端洗脚水。

师:在生活中,你帮妈妈做过什么吗?生:自由回答。

教师适时点评。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23课《三个儿子》中,也有三位小朋友。

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吧!二、检查字词句,阅读课文1.读字师:在学习之前,先让我们和生字宝宝们打个招呼!2.读词(1)出示词卡,学生开火车认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说话, 甚至不耐烦了, 其实我们应该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爸
爸妈妈呢?
生:应该有一颗孝顺的心。( 板书:孝顺 )
生:应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
生: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 真好,孩子们,老师今天也给你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名字 叫《感恩的心》 (课件出示)同学们,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回 忆爸爸妈妈们曾经为我们的付出, 给我们的关爱, 在这颗空白的心形 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话,几句心里话。
师:是呀,水可真重呀!妈妈们胳膊痛了、腰也酸了。水可真重! 谁能把它给读出来?(指名读) 指导读 “走走停停 ”这个词语,在练读 这段话,指名表演读 生评议 生齐读 师:这三位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桶走走停停, 她们最需要什么? (小 帮手,自己的儿子) 师:自己读 9—13 自然段, 思考:这三个儿子是怎样帮助她们的?用 笔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 (是注意强调写字姿势:头抬高,脚放平) 生汇报:读有关句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 (板书:翻跟头)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书:唱着歌)
(老师发卡片,同学们自由书写) 师:谁来念念自己的心声? 生:妈妈、我爱你! 师:孩子,你的妈妈此时此刻一定感应到了。 生: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生: ……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呼喊 ------ (妈妈、我爱你!爸 爸,我爱你!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生:我想这个妈妈一定是不想太炫耀自己的孩子吧。 师:我们刚才读到前两个妈妈都特别骄傲。只有这个妈妈非常谦 虚。 师:谁来谦虚的读读?
(指多名同学朗读) 师:真是谦虚、朴实的妈妈! 师:时间不知道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走回家去。 她们仨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师重读)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水桶太重了?( 板书:水桶重) 师: 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 (第 8 自然段) 师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 腰也酸了。 ”
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儿来孝敬他们?
生:我要帮妈妈做清洁。
生:我也要学着做家务,替妈妈分担。
生:我再也不调皮了,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好好表现。
生:对,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秀成绩来回报父母。
生: ……
师:同学们,我们都是在爸妈手心里疼爱着长大的,都是家里的 小皇帝小公主, 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 有的同学就开始粗声粗气地对
生:我也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我想对第一个儿子说,你真不懂事呀。只顾自己翻跟头快活。
生: ……
师:正如你们跟这三个儿子对话一样,其中一位妈妈还和老爷

有一段对话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个当妈妈,一
个当老爷他,分角色读一读。
师: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23《三个儿子》精品教案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三八节这天, 学校组织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你对妈妈 的祝贺,你是怎样做的呢?妈妈怎样夸奖你的呢?除了这些, 妈妈以 前夸奖过你吗?比如: 第一次叫妈妈?刚刚学会了走路, 考试考了好 成绩 …… 一、导入新课 1、妈妈对我们的夸奖就是一种爱,是一种细腻、真挚的爱,这让我 们感到幸福。 而我们永远都是妈妈心中唯一的宝贝, 是她们心里最棒 的,最优秀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边的三个妈妈也在夸奖 自己的孩子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指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字词 既然(说个句子) 嗓子(怎样记住他?) 拎着(拎水桶动作) 晃 荡 (晃:组词) 胳膊 (指一指) 走走停停 沉甸甸 甸单独一字读四声, 在沉甸甸一词中读一声 ; 走走停停 沉甸甸变色, 观察词语, 你发现了什么? AABB 式 练习说 词语 ABB 式练习说词语 师: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啊,你们真是既聪明又爱学习的孩子呀! 生字读准了, 读起课文来一定会更流利, 更好听。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 然段?老师想请 13 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三个妈妈去打水, 两个妈妈都夸奖了 自己的孩子, 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可是当妈妈们提着重重的水桶 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自己快活,只有第三个儿子帮着妈妈提水。 ) 三、品读领悟 师:这三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儿子的?边读课文边画出她们的话 语。(师注意强调学习习惯) 生汇报:读三句话 师:(出示三个句子 )“我的 既聪明又有力气, 谁也比不过他。 ”(板 书:聪明有力气)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板书: 唱歌好听)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 没有什么特别 )
生:因为只有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
生:因为最后这个儿子懂得妈妈的辛苦,帮妈妈分担,只有孝顺
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师: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只
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什么水都有了, 水桶是没你们提的了, 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帮爸
师: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她们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己试读,并说出不一样的理由) 师:请你读出夸奖的语气来。(指名读第一句)多找几名练读 多骄傲的妈妈呀!第二个妈妈听了第一个妈妈的夸奖,心里会想什 么? (生畅谈)指导读第二句话, 什么是 “极了 ”?多读这句话 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 生评议 师:听了这两位妈妈的话,有什么想说的? (生说出想法)(前 2 位妈妈夸奖儿子,骄傲自大;第三位妈妈很谦虚)练习读这三位妈妈 的话( 1.生试读 2.指名读) 师:“特别 ”换个词 :突出 与众不同 也没有说, 这是为什么呀? 生:也许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什么长处吧。 师: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吗?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
(板书: 提水桶)
师:孩子们,看到这样三个儿子,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呀?
生:真是的,表扬的孩子不帮妈妈,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孩子却这 么孝顺。
生: ……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谁说些
什么?
生:我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可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