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染色体病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染色体病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LOGO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1 染色体病的发病概况
2 3
常染色体病 Down综合症
4
5
性染色体病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第一节 染色体疾病发病概况
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一、染色体病的发生率
(一)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4.7-8.4 ‰)
(二)自然流产胎儿 (三)产前诊断胎儿 (四)染色体异常胎儿自然流产后再发风险 (五)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异常 二、染色体分析的临床指征
第一节 染色体疾病发病概况
染色体检查适应证包括: 1、明显智力发育不全者; 2、 生长迟缓或伴有其他先天畸形者;
3、夫妻之一有染色体异常,如平衡异位,嵌合体等;
4、 家族中已有染色体异常或先天畸形的个体 5、 多发性流产妇女及其丈夫; 6、 原发性闭经和女性不育症; 7、 无精子症和不育的男性; 8、 两性畸形者; 9、 疑为先天愚型的患儿及其父母; 10、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并伴有大耳、大睾丸和多动症者; 11、 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1、核型
80%为47,+18,发生与母亲年龄增大有 关,另10%为嵌合型,即46/47,+18;其余为 各种易位型。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二 18三体综合征(Edward syndrome)
2、临床特点
表现为小胎盘及单一脐动脉;胎动少;羊水 过多;过期产;低体重;吸吮差;反应弱;耳低 位;特殊握拳。95%胎儿流产;90%以上1岁内 死亡,只有极个别病人活到儿童期。
第四节 性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sex chromosome disease)
指性染色体X或Y发生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
《遗传病学》课件 染色体病 ppt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 三体(trisomy)
亚二倍体(hypodiploid) 单体(monosomy)
2、非整倍性改变
染色体数目畸变的机制
1、 多倍体产生的机制
(1)双雄受精 (diandry)
23X
23Y 23Y
(2)双雌受精 (digyny)
23X
23Y
23X
(3)核内复制(endoreplication)
B组: 4、5 ,亚中着丝粒,无次溢痕 C组: 6~12、X ,亚中着丝粒, 9号有次溢痕
F组: 19、20,中央着丝粒 G组: 21、22、Y,近端着丝粒,21、22号有随体
二、人类正常核型
核型(karyotype): 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丹 佛体制所排列构成的图像。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 :将待测细胞的全套染色体 按照Denver体制配对、排列,进行识别和判定的分析过程。
G显带
Q显带
R显带
C显带
2、显带染色体的命名系统
—— 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
ISCN规定了每条染色体界标(landmark),染色体根 据界标划分为若干个区,每个区(region)又包括若干条 带(band)
界标(landmark):界标是染色体上具有显著形态学 特征且稳定存在的结构区域,包括染色体两臂的末端、 着丝粒和某些稳定且显著的带。 区(region):两相邻界标之间为一个区。 带(band):显带染人色类体G上显深带浅核或型明暗的条纹。
第二节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在病理条件或环境因素作用下,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14染色体疾病

母亲明显升高。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是由于1-22 号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男女均发 病。共同的发病机制是基因组失衡。 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 1866年英国医生JLH Down首先描述,1959 年法国Lejeune证实该病的病因是由于G组 染色体多了一条,后确定为21号。 发病率:1/500~1/1000。 本病最大特点是智力低下。
第一节 染色体病发病概况
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4.7‰-8.4‰,平均6.25 ‰。
常见21三体;18三体;13三体;45,X;47,XXX;47,XXY; 47,XYY。
自然流产胎儿:总发生率为50%,常见三倍体;四倍体;
45,X;16三体。
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占8%。三体最为常见。(见
表14-4)
1、纯合型(游离型)——核型为 46, XX(XY), +21 大部分的21-三体为纯合型,发病原因95%为母亲 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且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极 少一部分为遗传的,既母亲为21-三体。 2、易位型——核型为46, XX(XY), -14, +rob(14;21) 易位型可以是D/G易位,也可以是G/G易位。 D/G易位型21-三体有45%是由平衡易位携带者遗传 而得。55%为新发生的。 96% G/G易位型21-三体是新 发生的。 3、嵌合型——核型为47, XX(XY), +21/46, XX(XY) 在胚胎发育中某一时刻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形 成嵌合体。嵌合体的临床表现较纯合体轻,发病程度 与异常核型细胞比例有关。
5p-综合征
1963年又Lejeune首先报道,因患儿哭声似猫叫,又称“猫叫综 合征”。 发病率为1/50000,在常染色体结构畸变中占首位。 大部分患者能活到儿童期,少数可到成年。 临床表现: 患儿在婴幼儿时期的哭声似小 猫叫,侯部畸形、松弛,小头,鼻 塌、低耳位、牙错位咬合,手足小 ,肾畸形,脑积水,肌张力亢进, 智力严重低下。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 chromosomal disease第一节染色体异常概论一、染色体异常概念染色体数目畸变染色体结构畸变是不是所有的染色体异常都能引起临床症状和表型异常呢?染色体多态性染色体平衡染色体的大小和基因数量的关系二、染色体异常的分类常染色体异常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导常三、染色体异常的流行病学在调查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时,首先要考虑调查的对象,因为在不同对象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通常,可以对流产胚胎或胎儿、死产儿、新生儿和一般成作人群分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节染色体异常的一般症状学一、染色体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共同性二、疑为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检查(一)病史(二)家族史(三)体格检查(四)生化学及其他检查(五)细胞遗传学检查第三节常染色体异常综合征一、21三体综合征1866年英国Langdone Down首先描述了该病的临床表现1959年法国Lejeune证实此病是由于多了一个小的“G组染色体”1966年 Steele & Breg证实多出来的是21号常染色体Trisomy 21(一)发病率(二)临床表现临床特征: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眼距宽,外眼角上斜,鼻根低平,舌大智障音乐指挥家——舟舟特奥会形象大使——冯吉(三)核型1. 21三体型:占95%,47, XX(XY), +21。
(4)产前筛查危害严重⏹我国每年约2000万新生儿。
⏹每年约有26600个DS儿出生,平均20分钟就有1例。
⏹我国有大约60万以上的DS患者。
⏹每年新出生的唐氏综合征带来的负担超100亿。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筛查方法⏹血清学筛查(三联筛查)(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uE3:血清游离雌三醇; AFP:甲胎蛋白)产前诊断二、13三体综合征(Patau syndrome)●发病率:1/10000~1/4000●临床特征: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发育缺陷发育迟缓,严重智力低下小眼或无眼,眼距宽唇裂或腭裂45%在出生1月内死亡核型类型47,XY或(XX),+13嵌合型易位型三、18三体综合征发病率1/4000~5000 活婴男女比例为 1 : 4主要临床特征:生长发育障碍小眼,眼距宽,内眦赘皮小口,腭弓窄,唇裂或腭裂先天性心脏病(95 %)特殊握拳姿势;摇椅样畸形足四、部分三体综合征或部分单体综合征5p-综合征(猫叫综合征,Cri-du-chat syndrome)发病率1/50000主要临床特征:猫叫样哭声,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智力发育迟缓,满月脸眼距宽,外眼角下斜,内眦赘皮腭弓高,下颌小先天性心脏病(50 %)第四节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一、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 1942年,Klinefelter首先描述。
医学遗传学 染色体病

其它异常
44(16%)
18(41%)
13(30%)
13(30%)
二、染色体分析的临床指征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确定患者染色体是否正常的主 要方法,但由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工作量较大, 故通常限于一些特殊面容、发育异常或有致染色 体畸变因素接触史者等特殊临床指征的患者,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
医学遗传学
畸变染色体引起的疾病
chromosomal disorder
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分类: 常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
第一节 染色体的发病概况
染色体病在临床上和遗传上特点:
染色体病患者均有先天性多发畸形(包括特殊面 容)、生长、智力或性发育落后、特殊肤纹
多,95%胎儿流产; ➢ 严重畸形,出生后不久死亡,出生后1/3在1个月内死亡,50
%在2个月内死亡,90%以上1岁内死亡,只有极个别病人活 到儿童期;
临床特点
➢ 智力低下 ➢ 肌张力亢进 ➢ 头长枕部凸出、眼球小、耳廓畸形(动物耳)、
唇裂和/或腭裂 ➢ 特殊握拳状、摇椅样足 ➢ 30%有通贯手、指弓形纹增多 ➢ 先天性心脏病 ➢ 肠息肉、腹股沟疝或脐疝 ➢ 肾畸形、隐睾
男性可有隐睾 男性无生育力
颈短
眼距宽、内眦赘皮、 眼球小
耳廓畸形(动物耳)、 低位
小口、小颌、唇裂和/ 或腭裂 95 % 以 上 有 先 天 性 心 脏病
肠息肉、腹股沟疝或 脐疝 肾畸形、隐睾
虹膜缺损、偶有独眼 或无眼畸形 耳低位伴耳廓畸形
唇裂/腭裂 各种类型心脏病
胃肠道畸形 肾畸形、隐睾 双阴道、双角子宫
染色体病

染色体数目异常
非整倍体(aneuploid)
非整倍体异常的类型 形成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减数分裂不分离(meiotic non-disjunction)
减数分裂不分离
减 I不分离
减 I I不分离
三体型
单体型
染色体数目异常
非整倍体(aneuploid)
染色体数目异常
整倍体(euploid)
三倍体(triploid):3n=69
形成原因
双雄受精(diandry)
双雌受精(digyny)
染色体数目异常
整倍体(euploid)
四倍体(tet体(euploid)
四倍体(tetraploid):4n=92
染色体数目异常
整倍体(euploid)异常
在二倍体的基础上,体细胞以整个染 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加或者减少即整倍体异 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
整倍体(euploid)
三倍体(triploid):3n=69
染色体数目异常
整倍体(euploid)
三倍体(triploid):3n=69
三极纺锤体
非整倍体改变的类型 形成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减数分裂不分离(meiotic non-disjunction) 有丝分裂不分离(mitotic non-disjunction)
有丝分裂不分离
有丝分裂不分离(mitotic non-disjunction) 是指发生在受精卵或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即可形成嵌合体 (mosaic)。
医学遗传学
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病约占染色体病的2/3。
患者一般均有较严重或明显的先天性多发畸形、智力和生长发育落后,常伴特殊肤纹,即所谓的“三联征”。
Down综合征
Down综合征的发生率
新生儿的DS发生率约为1/1000~2/1000
Down综合征的遗传分型
游离型
游离型即标准型。据统计,此型约占全部患者的92.5%。核型为47,XX(XY),+21。此型的发生绝大部分与父母核型无关,它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时不分离的结果。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母方的病例约占95%,另5%见于父方,且主要为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
3.核型和遗传学 约55%病例为45,X,还有各种嵌合型和结构异常的核型,最常见的嵌合型为45,X/46,XX,结构异常为46,X,i(Xq)。
4.预后及治疗 除少数患者由于严重畸形在新生儿期死亡外,一般均能存活。青春期用女性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第二性征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月经来潮,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但不能促进长高和解决生育问题。有用低剂量的雌、雄激素和生长激素治疗本病矮小身材,每种药在短期内或许有效,但对大量患者的治疗尚在研究中。
嵌合型
此型较少见,约占2%。此型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不分离,继而因分裂后期染色体行动迟缓引起部分细胞超数的染色体发生丢失而形成含有47,+21/46两个细胞系的嵌合体,由此形成的嵌合体的发生率与标准的三体型一样,随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二是合子后有丝分裂不分离的结果。如果第一次卵裂时发生不分离,就会产生47,+21和45,-21两个细胞系,而后一种细胞很难存活,因此,导致嵌合体的不分离多半发生在以后的某次有丝分裂,所有嵌合体内都有正常的细胞系。不分离发生得越晚,正常细胞系所占比例就越多,则此患者症状就越轻。有研究表明,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分离形成的嵌合体与母亲年龄无关,在已有的报道中由于有丝分裂不分离形成的嵌合体估计占17%~30%。因本型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正常细胞系,故临床症状多数不如21三体型严重、典型。如47,+21细胞系比例低于9%时,一般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 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临床特征
身材矮小,成人体高一般在120~140cm 性腺呈索条状,无滤泡形成 子宫发育不良,外生殖器幼稚阴毛稀少,
原发性闭经,不育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 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临床特征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
人类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导致的遗传性 疾病称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由 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许多基因,故如果染色体 发生数目和结构的畸变时,必然累及多个基因 的增加或减少,从而使机体出现多种异常性状, 故 又 称 为 染 色 体 综 合 征 (chromosome syndrome)。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病
❖ 13三体综合征(Patau综合征) 临床特征
发病率为1/25000 患儿畸形和临床表现较严重 存活率极低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病
❖ 13三体综合征(Patau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特征
单纯三体型:80%,核型为47, XX(XY), +13 嵌合体型和易位型:20%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
❖ 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也称为 女性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或先天性卵巢发育 不全综合症,45,X或45,X综合症。
发病率为1/5000女性新生儿 自发流产胎儿中发生率可高达18-20% 怀孕胎儿中占1.4%,其中99%流产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自发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再发风险
第二次流产胎儿染色体
第一次流产
胎儿染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概念:
由于1~22号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
所引起的疾病。
在活体中常见疾病: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断裂综合症
Down综合症
微小缺失综合征
常染色体病
18三体综合征
5P-综合症
13三体综合征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二 18三体综合征(Edward syndrome)
21三体型, 此型约占全 部患者的 92.5 %。核 型为47,XX (XY), +21。
此型约占5%, 增加的一条21 号染色体并不 独立存在,而 是与D组或G组 的一条染色体 发生罗伯逊易 位。
此型较少 见,约占2 %。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Ⅰ、游离型
典型的21三体几乎都是新发生的,与父母核型
影响其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生育年龄与21-三体发病率的关系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一、Down综合征
2、发病因素
I、 亲代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或受精卵早期卵 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 II、遗传 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亲代遗传而发 病.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3、表型特征
典型的智力低下
面部特征:眼距宽、鼻塌平、
此型约占5%, 增加的一条21 号染色体并不 独立存在,而 是与D组或G组 的一条染色体 发生罗伯逊易 位。
此型较少 见,约占2 %。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III、嵌合型
1、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不分离,从而形成46 /
47,+21两个细胞系的嵌合体,发生率与典型的 三体型一样。 2、合子后有丝分裂不分离的结果。如果第一次 卵裂时发生不分离,就会产生47,+21和45,-
是由于染色体上一些小带的缺失所引起的疾病的
总称。
六、常染色体断裂综合征 常染色体断裂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易断裂重排, 故亦称染色体不稳定性综合征。主要因DNA修复 机制有缺陷。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一、Down综合征(Down syndrome )
1、发生率
发现最早、最常见的染色体病。新生儿中此
病的发病率约为1/700~1/1000。母亲年龄是
1、核型
80%为47,+18,发生与母亲年龄增大有 关,另10%为嵌合型,即46/47,+18;其余为 各种易位型。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二 18三体综合征(Edward syndrome)
2、临床特点
表现为小胎盘及单一脐动脉;胎动少;羊水 过多;过期产;低体重;吸吮差;反应弱;耳低 位;特殊握拳。95%胎儿流产;90%以上1岁内 死亡,只有极个别病人活到儿童期。
第一节 染色体疾病发病概况
染色体检查适应证包括: 1、明显智力发育不全者; 2、 生长迟缓或伴有其他先天畸形者;
3、夫妻之一有染色体异常,如平衡异位,嵌合体等;
4、 家族中已有染色体异常或先天畸形的个体 5、 多发性流产妇女及其丈夫; 6、 原发性闭经和女性不育症; 7、 无精子症和不育的男性; 8、 两性畸形者; 9、 疑为先天愚型的患儿及其父母; 10、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并伴有大耳、大睾丸和多动症者; 11、 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医学遗传学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LOGO
第十四章 染色体病
1 染色体病的发病概况
2 3
常染色体病 Down综合症
4
5
性染色体病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第一节 染色体疾病发病概况
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一、染色体病的发生率
(一)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4.7-8.4 ‰)
(二)自然流产胎儿 (三)产前诊断胎儿 (四)染色体异常胎儿自然流产后再发风险 (五)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异常 二、染色体分析的临床指征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临床表现: 发育畸形,较21三 体和18三体更严重。 一般情况下,受累 的染色体越大,症状 也最严重。 21三体所累及的染 色体最小,因此产生 的表型也最轻。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四 5p-综合征 (猫叫综合征)
在常染色体结构异常病儿中居首位。
患儿在婴幼儿期的哭声似小猫的“咪咪”声,
无关,它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时 不分离的结果。不分离常发生在母方,占95%, 另5%见于父方。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游离型
易位型
嵌合型
21三体型, 此型约占全 部患者的 92.5 %。核 型为47,XX (XY), +21。
此型约占5%, 增加的一条21 号染色体并不 独立存在,而 是与D组或G组 的一条染色体 发生罗伯逊易 位。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低耳位
手呈特殊握拳
18三体综合征患者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18三体综合征患者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三 13三体综合征( Patau综合征)
发病率为1/25000,发病率与母亲年龄有关。
核型为47,+13, 此型占80%,其余为易位
型。女性多与男性,畸形严重,99%以上胎儿
流产,90% 半年内死亡。
口半开、流口水、耳廓小、 手足短、发育不良、肌张 力低、关节松弛、新生儿 有第三囟门。
特殊肤纹:如通贯手、atd 角达64° (正常人41 °)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4、Down综合征的遗传分型
根据患者的核型组成不同,可将Down
综合征分为三种遗传学类型。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游离型
易位型
嵌合型
21两个细胞体系,后一种细胞很难存活。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5、 Down综合征发生的分子机制
与DS发病的有关基因可能是一些结构基因
此型较少 见,约占2 %。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Ⅱ 、易位型 最常见的是D/G位,
核型为46,XX
(XY),-14, +t(14q21q)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Ⅱ 、易位型 其次为G/G易位,
核型为46,XX(XY),
-21,+t(21q21q)。
第三节 Down综合症
游离型
易位型
嵌合型
21三体型, 此型约占全 部患者的 92.5 %。核 型为47,XX (XY), +21。
大部分患者能活到儿童,少数可活到成年。发病
率为1/50000,女性多于男性。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5p15缺失,80%为单纯
缺失,10%为不平衡易
位。 临床表现:患儿智力低下, 发育迟滞也很明显,小 头、满月脸、眼裂过宽。
第二节 常染色体病
五、 微小缺失综合征
微小缺失综合征(small deletion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