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2-12-20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中,每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坍圮.(pǐ)熨.(yùn)帖隽.(jùn)永窸窸窣窣..(sū)B.抹.(mò)墙称.(chēn)道狙.(jū)击济济..(j ǐ)一堂C.跌宕.(dàng)慰藉.(jiè)饕.(tāo)餮踽踽..(j ǔ)独行D.冲.(chòng)床矿藏.(zàng)处.(chǔ)罚面面相觑.(q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华山天险,九曲十八弯,直爬得人气喘吁吁,荡气回肠....。

B.这家伙终于有了登堂入室....做一把梁上君子的机会。

C.老王的演讲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大谬不然....。

D.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电光火石....,回首之间高中一年已然过半,令人唏嘘不已。

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姜堰有线数字电视的特色。

(不超过22字)(4分)数字电视是指从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

推进广播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xx年5月16日,姜堰市有线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开始全面实施,姜堰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数量众多,达63套。

图文信息节目内容丰富,包括“姜堰概貌”、“阳光政务”、“公众信息”、“商务平台”、“急用信息”等五大版块。

有按月、按周、按天、按次等多种计费方式供选择。

推出“姜视礼包”节目组合,将姜堰电视台《姜视新闻》系列、《每周报道》系列、《今晚8:00》、《新闻背景》、《真实人生》、《姜堰警方》等精品栏目组合滚动播出,满足观众要求。

4.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 分)自从斩获诺贝尔奖以来,莫言的旧居因为当地官方的热捧,而备受舆论的关注。

近日山东省旅游局调研组也来到高密,考察将莫言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要修缮旧居。

前不久,高密市一位官员就如何劝说莫言父亲同意修缮其旧居,准备了这样的说辞:“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儿子已成为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2021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xx年秋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2021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50分;请考生将第Ⅰ卷试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位置,第Ⅱ卷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否则无效。

第Ⅰ卷【45分】一、基础知识题[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舸.舰(kě)颓圮.(pǐ)刀俎.(zǔ)长歌当.哭(dāng)B.遒.劲(qiú)将.进酒(jiāng)浸渍.(zì)创.伤(chuàng)C.火钵.(bō)樊哙.(kuài)溘.死(kè)踯躅..(zhí zhú)D.婆娑.(suō)菲.薄(fēi)馈遗.(wèi)仆.倒(pū)2、下列句子中的文字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满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B.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C.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3、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句中加点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一曝十寒)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取其咎)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相遇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6分)(1)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2)______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提高人的智力和素质。

2.按要求选择(4分)(1)下列比喻论证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如同堆土造山,即使只是倒下了一筐土,造山就已经开始了。

B.做大事者不必理会细枝末节,不能因为一叶障目,就失去了对整体方向的把握。

C.人要有谦虚的心态才能够接纳他人的意见,不容易犯错失误。

就像一杯水,装的太满就容易溢出翻倒,少装一点水,不容易倾倒,也能倒入新的水。

D.有些人,做事只考虑眼前,不考虑将来。

就好像在河里捕鱼,只想着如何把鱼全部抓上来,却不考虑用什么工具去捕鱼。

(2)根据《乡土中国》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非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只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

B.出生于湖北的杜甫,自称“京兆杜甫”,说明相较血缘而言,籍贯与地缘的关系更密切。

C.无论是在法治社会,还是礼治社会,我们都能得到自由,且这两种自由的内涵是相同的。

D.“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不固定圈层,这是一种精致利己主义的表现。

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7题(14分)材料一: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

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

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

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高一(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满分36分)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第1~6题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第7~12题每个空格填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函数的定义域是.2.函数f(x)=log a x+2(a>0,a≠1)恒过定点的坐标为.3.函数y=2x+1,x∈[0,+∞)的反函数为.4.若函数f(x)=x+,x∈[1,2],则函数值域为.5.已知函数f(x)=x3是定义在区间[﹣3,m]上的奇函数,则f(m)=.6.方程log2x+log2(x+3)=2的解集为.7.已知函数f(x)=﹣x2+4x+a,x∈[0,3],若f(x)有最小值﹣2,则f(x)的最大值为.8.已知函数f(x)=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9.若对于f(x),任意非零实数x都有,则=.10.若方程3x=x2﹣2的实根在区间(m,n)内,且m,n∈Z,n﹣m=1,则m+n=.11.若关于x的方程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则a=.12.已知a∈R,函数f(x)=ax3﹣x.若存在t∈R,使得|f(t+2)﹣f(t)|≤,则实数a的最大值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2分)13.“a>b”是“lga>lgb”的()条件.A.充分非必要B.必要非充分C.充要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14.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A.f(x)=x﹣1,g(x)=﹣1B.f(x)=x2,g(x)=()4C.f(x)=,g(x)=|x|D.f(x)=,g(x)=1﹣15.设函数f(x)=,则f[f(3)]=()A.B.3C.D.16.对于函数f(x)=(2x﹣2﹣x)•x3和实数m、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f(m)<f(n),则m2<n2B.若f(m)<f(n),则m3<n3C.若m<n,则f(m)<f(n)D.若0<m<n,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0分)17.已知函数f(x)=lg(x+2)﹣lg(2﹣x).(1)求f(x)的定义域;(2)判断f(x)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3)求不等式f(x)>1的解集.18.已知函数.(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予以证明;(2)求函数f(x)的最值.19.某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是指单日内该群体中成员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的平均用时.某地上班族S中的成员仅以自驾或公交方式通勤.分析显示:当S中x%(0<x<100)的成员自驾时,自驾群体中的人均通勤时间为(单位:分钟),而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不受x影响,恒为40分钟,试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当x在什么范围内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2)求该地上班族S的人均通勤时间g(x)的表达式,讨论g(x)的单调性,并说明其实际意义.20.已知,g(x)=(a﹣3)x+2a﹣4.(1)当a=7时,若x>0,求解不等式g(x)﹣f(x)>11;(2)已知函数y=f(x)与y=log2[g(x)]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若函数y=f(x)满足:对其定义域D内的任意一个x0,都有f(x0)∈D,则称函数y=f(x)是封闭的.(1)试判断函数y=2x﹣1,x∈(0,1)和y=2x﹣1,x∈(0,1)是否封闭,并说明理由;(2)若函数f(x)=x2﹣2ax+1在定义域[0,2]上是封闭的,求a的取值范围;(3)已知函数y=f(x)在其定义域D上封闭,且在D上严格增,若x0∈D,且f[f(x0)]=x0,求证:f(x0)=x0.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高一(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卷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满分36分)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第1~6题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第7~12题每个空格填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解答】解:依题意,得2﹣x>0,解得x<2,故答案为:(﹣∞,2)2.【解答】解:函数f(x)=log a x+2(a>0且a≠1),令x=1,得f(1)=2,可得它的图象恒过定点(1,2)故答案为:(1,2).3.【解答】解:由函数y=2x+1,x∈[0,+∞),可得x=log2y﹣1,且y≥2,故函数的反函数为y=log2x﹣1(x≥2),故答案为:y=log2x﹣1(x≥2).4.【解答】解:函数f(x)=x+,x∈[1,2],因为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当x=时,f(x)取得最小值为,又f(1)=4,f(2)=,所以f(x)的最大值为4,则f(x)的值域为.故答案为:.5.【解答】解:由已知必有﹣3+m=0∴m=3,∴f(m)=f(3)=27故答案为:27.6.【解答】解:根据题意,log2x+log2(x+3)=2,必有,解可得x>0,原方程变形可得log2[x(x+3)]=2,即有x(x+3)=4,解可得:x=1或﹣4,又由x>0,则x=1;故方程log2x+log2(x+3)=2的解集为{1}.故答案为:{1}.7.【解答】解:函数f(x)=﹣x2+4x+a=﹣(x﹣2)2+a+4,∵x∈[0,3],∴函数f(x)=﹣x2+4x+a在[0,2]上单调增,[2,3]上单调递减,∴当x=0时,f(x)有最小值f(0)=a=﹣2,当x=2时,f(x)有最大值f(2)=4+a=2故答案为:28.【解答】解:∵函数f(x)==a+,结合复合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f(x)在(﹣2,+∞)为增函数,可得g(x)=在(﹣2,+∞)为增函数,∴1﹣2a<0,解得a>,故答案为:{a|a>}.9.【解答】解:根据题意,,令x=2可得:2f(2)﹣f()=5,①令x=可得:2f()﹣f(2)=2,②联立①②可得:f()=3,故答案为:3.10.【解答】解:分别画出式子左右两边的函数图象,观察图象知:交点在区间(﹣2,﹣1)内,即m=﹣2,n=﹣1,∴m+n=﹣3.故答案为:﹣3.11.【解答】解:根据题意,设f(x)=+ln(x2+1)+a﹣1,其定义域为R,f(﹣x)=+ln(x2+1)+a﹣1=f(x),即函数f(x)为偶函数,若关于x的方程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即函数f(x)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必有f(0)=a﹣1=0,解可得a=1,故a=1;故答案为:1.12.【解答】解:存在t∈R,使得|f(t+2)﹣f(t)|≤,即有|a(t+2)3﹣(t+2)﹣at3+t|≤,化为|2a(3t2+6t+4)﹣2|≤,可得﹣≤2a(3t2+6t+4)﹣2≤,即≤a(3t2+6t+4)≤,由3t2+6t+4=3(t+1)2+1≥1,可得0<a≤,可得a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2分)13.【解答】解:lga>lgb⇔a>b>0,∴“a>b”是“lga>lg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14.【解答】解:A.f(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x|x≠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B.f(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x|x≥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C.f(x)的定义域为{x|x≠0},g(x)的定义域为R,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D.的定义域为{x|x≠0},g(x)=的定义域为{x|x≠0},定义域和解析式都相同,表示同一个函数.故选:D.15.【解答】解:函数f(x)=,则f(3)=,∴f[f(3)]=f()=+1=,故选:D.16.【解答】解:∵函数f(x)=(2x﹣2﹣x)•x3,∴函数f(﹣x)=(2﹣x﹣2x)•(﹣x)3=(2x﹣2﹣x)•x3=f(x),即函数f(x)为偶函数当x∈[0,+∞)时,∵y=(2x﹣2﹣x)≥0,且为增函数,y=x³≥0,且为增函数;∴函数f(x)=(2x﹣2﹣x)•x3在[0,+∞)上为增函数,根据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反,可得函数f(x)=(2x﹣2﹣x)•x3在(﹣∞,0]上为减函数,对A:若f(m)<f(n),则|m|<|n|,则m2<n2,故A正确;对B:若f(m)<f(n),则|m|<|n|,取m=1,n=﹣3,则m3>n3,故B错误;对C:若m<n,取m=﹣3,n=1,则f(m)>f(n),故C错误;对D:若0<m<n,则,则f()>f(),故D错误;故选: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0分)17.【解答】解:(1)要使函数f(x)有意义.则,解得﹣2<x<2.故所求函数f(x)的定义域为(﹣2,2).(2)由(Ⅰ)知f(x)的定义域为(﹣2,2),设∀x∈(﹣2,2),则﹣x∈(﹣2,2).且f(﹣x)=lg(﹣x+2)﹣lg(2+x)=﹣f(x),故f(x)为奇函数.(3)因为f(x)在定义域(﹣2,2)内是增函数,因为f(x)>1,所以,解得x>.所以不等式f(x)>1的解集是(,2).18.【解答】(1)证明:函数的定义为R,∀x1,x2∈R,且x1<x2,因为x1<x2,所以x1﹣x2<0,当﹣1⩽x1<x2⩽1时,1﹣x1⋅x2>0,所以f(x1)﹣f(x2)<0,故f(x1)<f(x2)所以函数在[﹣1,1]上为增函数当x1<x2⩽﹣1时,1﹣x1⋅x2<0,所以f(x1)﹣f(x2)>0,故f(x1)>f(x2),所以函数在(﹣∞,﹣1]上为减函数同理可得函数在[1,+∞)上为减函数.综上所述,函数的增区间为[﹣1,1],减区间为(﹣∞,﹣1]和[1,+∞).(2)解:由题意得,f(0)=0.当x>0时,,当且仅当,即x=1时取得等号,所以0<f(x)≤1.当x<0时,,当且仅当,即x=﹣1时取得等号,所以﹣1≤f(x)<0.所以函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19.【解答】解:(1)由题意知,当30<x<100时,f(x)=>40,即x2﹣70x+1000>0,解得x<20或x>50,故x∈(50,100)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2)当0<x≤30时,g(x)=30•x%+40(1﹣x%)=40﹣,当30<x<100时,g(x)=(2x+)•x%+40(1﹣x%)=,故g(x)=,当0<x<35时,g(x)单调递减,当35<x<100时,g(x)单调递增,说明该上班族S中有小于35%的人自驾时,人均通勤时间是递减的,有大于35%的人自驾时,人均通勤时间是递增的,当自驾人数为35%时,人均通勤时间最少.20.【解答】解:(1)当a=7,x>0,时,g(x)﹣f(x)>11⇔4x+10﹣>11⇔4x﹣1>⇔24x ﹣1,在平面直线坐标系中,分别作函数y=24x﹣1和函数y=在x>0部分图象,由图象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函数y=f(x)与y=log2[g(x)]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方程=log2((a﹣3)x+2a﹣4)只有一个根,⇔只有一个根,⇔只有一个根,⇔只有一个根,当a=3时,原方程只有一个根x=﹣1;当a≠3时,当x=﹣1是原方程根时,要求a>1,当x=是原方程根时,要求a,当时,a=2;所以只使原方程只有一个根,只要1或a=2或a=3.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3}.21.【解答】解:(1)y=2x﹣1不封闭,y=2x﹣1封闭,理由如下:y=2x﹣1,x∈(0,1),值域为(﹣1,1),因此存在f(x0)∉(0,1),故y=2x﹣1在x∈(0,1)上不封闭;y=2x﹣1,x∈(0,1)值域为y∈(0,1),因此y=2x﹣1在x∈(0,1)上封闭;(2)因为函数f(x)=x2﹣2ax+1在定义域[0,2]上是封闭的,可得f(x)=x2﹣2ax+1的值域包含于[0,2],又因为f(0)=1,所以,解得:a∈[],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3)证明:函数y=f(x)在其定义域D上封闭,且在D上严格增x0∈D,且f[f(x0)]=x0,所以f(x0)∈D,由单调函数的性质知,存在唯一的x0∈D使得f[f(x0)]=x0,所以f(x0)=x0.。

上海市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上海市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2020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月考二(2020. 1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应用9分1.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7分)(1)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2),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_________》)(4)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起到过渡作用的两句是:“,。

”3.赞颂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的精神,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2分)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4-7题。

(10分)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试题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情景默写1.按题⽬要求填空。

(1)良⾠美景奈何天,_______________!(汤显祖《游园》)(2)____________,乾坤⽇⽉浮。

(杜甫《登岳阳楼》)(3)彩⾈云淡,__________,画图难⾜。

(王安⽯《桂枝⾹·⾦陵怀古》)(4)扣舷独啸,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5)在《⼦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哂”⼦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2.下列有关⽂学常识叙述有误的⼀项是()。

A.《促织》是清代作家蒲松龄的作品,情节跌宕曲折,具有虚幻神秘⾊彩。

B.《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本⾊派”作品,语⾔朴实⽆华、⽣动⾃然。

C.《雷⾬》的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代表作还有《⽇出》《原野》等。

D.莎⼠⽐亚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威尼斯商⼈》等。

3.《红楼梦》常以花喻⼈,下⾯⼈物与花对应不正确的⼀项是()。

A.林黛⽟: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嗟。

——芙蓉B.薛宝钗:艳冠群芳,任是⽆情也动⼈。

——牡丹C.贾探春:瑤池仙品,桃红⼜是⼀年春。

——桃花D.史湘云:⾹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海棠三、现代⽂阅读阅读下⽂,完成各题。

艺术和实际⼈⽣的距离朱光潜①北⽅⼈初看到西湖,平原⼈初看到峨嵋,即使是审美⼒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是⽣长在西湖或峨嵋的⼈除了以居近名胜⾃豪以外,⼼⾥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

新奇的地⽅都⽐熟悉的地⽅美,东⽅⼈初到西⽅,或是西⽅⼈初到东⽅,都往往觉得⾯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

本地⼈⾃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看,却往往有⼀种美的意味。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建平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嗟乎!_____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_____《师说》)(3)姜夔《扬州慢》中运用今昔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扬州城的萧条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联是()。

(2分)A.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名著千秋。

B.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C.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D.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从更宏观的“栖居”的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的历史一直都与流行病的历史相缠绕。

正如英国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在《城市的语言》中所说的那样:“城市由物质塑造,也由理念铸就”,新冠疫情从_______上改变了城市的_______,更从_______上对_______进行了再界定。

①观念意识②空间形态③公共空间④公共文化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①在今天,我们为何偏爱真实?②一个可能的回答是,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变得越来越稀缺。

这种危机,既源自个人的选择,也是机构管控的结果。

③从个人层面来说,当代人趋于理性化,人格沦为可资利用的工具。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人的社会行动有一个经典划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合理性行动,指通过理性计算设计最有效的手段,达成某种特定的实际目的;价值合理性行动则是指,关注行为本身的价值,而不顾条件、后果如何。

两种理性并不对立。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9高一上·诸暨期中)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法治中国,并不仅仅是庙堂之论,而是与每个公民息息相通。

法治中国的前行,带来了更多公民权利的保障。

B .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C . 传感器在汽车中有无足轻重的地位,但市场被外资占领、起步晚技术水平低、价格优势不明显,仍是中国汽车传感器领域发展的三大弊病。

D . 过去的八十年中,以长征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作品不绝如缕,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重读这些经典,依然可以领略到长征的伟大。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凭借95枚金牌,使中国军团在伦敦残奥会上位居奖牌榜第一,继北京残奥会后再创辉煌。

B . 9月24日是济南市十八岁成人节,为了培养学生成人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团委开展了高三年级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C . 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D . 8月16日零时起,我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图使部分高铁降低速度;各席别票价在现行票价水平基础上,下浮5%左右。

3. (2分)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①:“大明湖畔,②,故居在垂柳深处;③,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

A . ①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②趵突泉边③漱玉集中B . ①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②漱玉集中③趵突泉边C . ①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②趵突泉边③漱玉集中D . ①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②漱玉集中③趵突泉边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4. (6分) (2020高一上·田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情景默写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嗟乎!_____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_____《师说》)(3)姜夔《扬州慢》中运用今昔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扬州城的萧条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2. 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联是()。

A.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名著千秋。

B.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C.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D.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

三、选择题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从更宏观的“栖居”的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的历史一直都与流行病的历史相缠绕。

正如英国建筑评论家迪耶·萨迪奇在《城市的语言》中所说的那样:“城市由物质塑造,也由理念铸就”,新冠疫情从_______上改变了城市的_______,更从_______上对_______进行了再界定。

①观念意识②空间形态③公共空间④公共文化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四、论述类文本阅读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今天,我们为何偏爱真实?②一个可能的回答是,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变得越来越稀缺。

这种危机,既源自个人的选择,也是机构管控的结果。

③从个人层面来说,当代人趋于理性化,人格沦为可资利用的工具。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人的社会行动有一个经典划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合理性行动,指通过理性计算设计最有效的手段,达成某种特定的实际目的;价值合理性行动则是指,关注行为本身的价值,而不顾条件、后果如何。

两种理性并不对立。

问题在于,工具理性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扩张。

本应该用其他标准衡量的事情,我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投入——产出比来评估。

事物本身的价值被遮蔽,存在的意义只在于其有用性。

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描述他接触过的这样一类大学生:课上听讲极认真,点头、微笑,与他互动,课下也积极与他讨论所学内容,一来二去,赢得他的好感。

后来,申请留学,请他帮忙写推荐信,他欣然同意。

而此后,这个学生就再没出现过。

钱理群这才发觉,那些点头、微笑全是投资。

⑤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人可能为了获利主动选择不真实。

而当个人的人格从属商业逻辑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被迫选择不真实。

⑥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取代众多与机器互动的工作。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说法,一个“人格市场”正在兴起:从前,工厂里的劳动力,用自己的时间、体力换取工资;如今,服务业中的雇员,不仅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出售自己的人格,以挣得薪水。

在人格市场中,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种情绪状态,都成为可以且需要批量生产的商品。

⑦从空乘人员训练有素的微笑中,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确认了这一趋势,她称其为情感劳动。

在入职培训中,空乘人员不仅要学习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

如何感受和如何表达感受的规则,都由公司设定。

受训者被反复规训,她们工作的稳定性与公司的营利都有赖于她们的笑脸。

“笑容是你最大的资产,用好它。

”因此,即便是面对乘客无理的要求、甚至是冒犯,她们也被迫要保持耐心和微笑。

依靠情感劳动为生的人,他们的个人人格被公司征用,被程式化、标准化,且难以逃避。

⑧尽管就职业而言,并非所有工作都是情感劳动,但情感劳动的现象愈发普遍。

换成我们今天熟悉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被迫营业”。

“营业”原本是个娱乐圈用语。

一个正在营业的艺人必备的业务能力就是“表情管理”,他要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在镜头面前保持最美好的那一面。

现在,“营业”一词被泛化,白领们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某种工作状态。

比如,此前热议的“职场塑料五件套表情包”,几乎成了工作群的标配,尽管自己真实的感受可能并非和发出去的表情一致,甚至私下绝不会使用这些略显土味的表情,但为了显得友善热情,为了工作沟通顺畅,不得不频繁使用它们。

⑨情感商业化对真实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

不是不想真实,而是常常无法真实。

如果真实了,就可能被批评为“不职业”。

很多人因而会自嘲是“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通过与职业角色疏离的方式,确认自我。

⑩一个事实是,在今天,我们的情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无论是个人主动地利用自己的人格,还是机构有组织地管控员工的情感。

而正如霍克希尔德所说的:“情感越是受到管理,那么,我们就越是看重未被管理的情感。

”从杨超越到张雨绮,她们凭借“真实”圈粉无数,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她们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里暂且不论)【小题1】第⑥段加点词“人格市场”在文中指______。

【小题2】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根据赖特·米尔斯的说法,人的一切都可成为“人格市场”里批量生成的商品。

B.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提出了情感劳动的概念,并批评其在空乘业中的存在。

C.白领们借“被迫营业”一词形容自身的工作状态并表达了内心对该状态的无奈。

D.在情感商业化背景下,自嘲是“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是积极确认自我的体现。

【小题4】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选择工具理性往往是被迫之举。

B.衡量价值的标准不应是唯一的。

C.未被管理的情感越来越被看重。

D.对真实的损害应当被予以重视。

【小题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树木之美钱佳楠①刚来圣路易斯的时候,就被这里的树深深吸引。

华盛顿大学毗邻广袤的森林公园,这里以橡树、枫树、杨树、杉树和核桃木居多,每一棵都昂扬挺拔,高耸入云。

我直觉地联想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比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又比如罗丹的“青铜时代”,人们自信地舒展自己的身体,相信自我即美。

很快,我意识到自己到底是个都市人,比喻都被我本末倒置了,中文里以“玉树临风”形容男子之美,也就是说,古人先意识到树的潇洒秀美而后才以此譬喻俊美之人。

②我虽然为树着迷,但并不懂得应当如何欣赏它们的美。

我最喜欢在春日的正午出门,新叶已经长成,猛烈的阳光下,那些叶子在闪闪发光的同时,又青翠欲滴。

微风袭来,它们颤抖着,发出窸窸窣窣的低吟。

听得多了,我发现每棵树的“嗓音”都不一样,有的像老者缓行时手杖擦摩外套下摆的声音,有的则像一群少女聚在一起欢笑。

瞧,我仍然用人来给树当参照。

③我渴望“听懂”无言的树,所以首先诉诸知识。

闲暇时,我找来不少有关树和自然的书,渐渐了解年轮不仅暴露树龄,还揭晓哪一年是旱年,哪一年则雨水丰沛。

我也逐渐知晓有些树也分雌雄,比如银杏,以前在上海也常见,从没把它们和臭字联系在一起,然而到了这里,一到秋天,简直受不了银杏果实那股刺鼻的馊臭味儿,才明白故乡种的多是雄株,而这里种的则是会结果的雌株。

我还下载了一个应用软件,时不时“扫一扫”树叶,让手机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和属性——这些属性常常跟树的“用处”有关,哪些树会结出美味的果实,哪些树会开出漂亮的花朵,哪些则可以用来做上好的家具或建材。

④这些知识反而让我迷惘,因为似乎都带着人类中心的视角来看待自然。

就好像我们区分哪些动物是好的,哪些动物是坏的,标准不过是哪些长得可爱,哪些长得古怪,又或者哪些有益我们的农耕,哪些则糟蹋我们的作物。

以这种心态面对自然,无怪乎人类活动不是自然的福音,而是祸端。

⑤还有另一种聆听树木的方式,就是从树的身上找寻哲理和深意。

美国中西部经常遭遇雷暴,我见过不少被闪电劈去半边,或被风削去一肢的树,但只要没被拦腰斩断或者连根拔起,它们依旧傲立。

类似的情景曾经给身处政治风暴中的诗人牛汉带来鼓舞,他写下《半棵树》:“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逆境成了生命力量的明证,而非末日。

南北战争前,北方政客对南方奴隶制的姑息和容忍,让亨利·戴维·梭罗对美国的现实和未来感到沮丧,最后他也是在树身上找到了希望:他看到的是种子所包含的无限未来,虽然眼前的树林被伐光了,但只要土壤里还有种子,等个十年二十年,又是郁郁葱葱;人类的文明也一样,只要正义的种子还在,眼前的黑暗终有过去的一天。

⑥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里,主人公周慕云说:以前的人,心里有什么秘密,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个树洞,把秘密全说给它听,说完后,再用泥巴堵上,这样秘密就会永远留在那棵树里,没有人知道。

电影尾声,周慕云特地跑到吴哥窟去对着树洞倾诉,尽管这一幕在我看来,多少有一点造作。

而今,时常在森林公园瞥见树洞的我时不时怀疑,这种从自然或者树身上寻找激励和慰藉的习惯难道不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孔夫子很早不就说了吗: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⑦最近偶尔读到德国作家黑塞的《悠游之歌》,这是经历了一战以及离婚之后的他迁居瑞士时写下的随笔。

他也谈到自己对树的喜爱,但他感叹的是树的美和他的存在毫不相干:树天生就有一种使命,那就是长高,长大,是实现,这种实现和周围有没有其他树或人在看他们都毫无关系。

美国诗人惠特曼中年经历了严重的中风之后也有类似的感悟:人总是太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进而忽视了作为本质的存在,只有树,只有自然,它们呈现的样子就是“存在”本身,质朴且伟岸。

⑧念中学的时候,席慕容的情诗《一棵开花的树》曾经风靡一时:“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那软糯的自怜暗合着青春期时为多情所苦的我们。

而今回想,诗里的声音到底还是人的念想,远非树的心声,因为树并不在乎“你的走近”。

或许,倘若树愿意花一时半刻反观人类,它们是要大笑的:人类是多么脆弱,多么可悲的生灵啊,他们还以为天下万物的显形,都是为了给他们送启示、递希望呢!【小题1】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2】文章先后提及了《半棵树》《花样年华》《悠游之歌》三部作品,请从构思角度,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小题3】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六、古代诗歌阅读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__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