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铁路行车事故案例
铁路交通事故案例

大量事实证明,在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与安 全生产关系最密切。由于人的差错和疏忽而 引起的事故,在事故中占的比重较大。因此, 着重研究人为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止对策,对 于保证安全生产是很重要的。以往在抓人为 事故因素方面虽然也很重视,也积累了一些 有益经验,但不够全面,特别是忽略了人体
生理,心理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武汉铁路司机学校:周同谊
是指生产劳动要在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下进 行,使生产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得到可靠 保证。
就车辆部门的生产单位而言,主要是在车辆 施修的生产过程中不出生产事故、设备事故、人 身事故,特别是不因检修的车辆质量不良及故障 漏检、漏修问题而造成责任铁路交通事故。另 外,还要做好防火、防盗、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 等工作。
事故点评:
供电接触网作业,由于有高电压、高空作业、 高速度、大电流等特点,因此存在较大危险。这 就要求作业人员在作业时严格按规章办事,不能 有半点粗心和疏忽。安全规程、制度和措施都是 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必须一丝不苟的执行。否 则就会付出代价。
让事故教训变成财富,其次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在看似偶然的背后存在必然的 规律。尊重客观规律,遵守安全规程,就能有效防止 事故的发生;反之,违背客观规律,违反安全规程, 就必然遭受挫折和失败。要善于吸取自己的教训,吸 取别人的教训,吸取历史的教训。从已发生的事故中 吸取教训,从别人的事故中举一反三,避免同类事故 再次发生,这是运输安全实现“有序可控,基本稳定” 目标的重要途径。
伤亡,生产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所以生产单位都应在预防上花大力气、 下大功夫,采用安全生产传统管理中有
效方法,并 结合现代化管理中的目标管理、系统工
程,把预防工作做好,做扎实。
国内外铁路客运的典型事故案例

1、1971年12月7日,451次近郊旅客列车和837次货车在京广线琉璃河站发生尾追相撞的重大行车事故,铁路职工和旅客死亡14人,伤22人,中断行车1小时40分.2、1976年10月16日,广州到深圳92次在广深线41公里处脱轨颠覆,旅客18人受伤,中断行车24小时59分;3、1978年12月16日南京开往西宁的87次在陇海线杨庄车站与西安开往徐州的368次拦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1人,客车报废3辆,中断行车9小时30分,被称为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4、1980年2月19日,南阳开往郑州的410次(郑州客运段担当)旅客列车到达郑州车站时,3号车厢因为旅客携带摔炮爆炸,造成1名旅客死亡,8名旅客受伤,客车报废1辆;5、1980年1月22日,长沙开往广州的403次列车,到达京广线株州车站时,因为旅客携带发令纸燃烧起火,造成旅客22人死亡,4人受伤,客车大破1辆,小破1辆;6、1981年7月9日,成昆线尼日至乌斯河间的利子依达铁路大桥被泥石流冲塌,正在通过的442次列车2台机车、1辆行李车和1辆客车坠入大渡河内,造成130人失踪和死亡,146人受伤,线路中断15天;7、1981年10月20日,由加格达奇开往三棵树的274次列车运行到颚尔格奇和朝阳村间,由于罪犯实施爆炸,造成旅客3人死亡,65人烧伤,客车大破1辆,中断行车2小时50分;8、1984年5月14日,济宁开往三棵树的117次旅客列车在深山线房家和大红旗间,因为旅客吸烟引起列车火灾,造成旅客死亡6人,伤22人,报废客车2辆,小破1辆,中断行车1小时14分;9、1984年12月18日,武昌开往广州的247次(武汉客运段担当)旅客列车,运行在荣家湾至黄秀桥间,3号车厢因旅客携带雷管发生爆炸,造成该旅客当场死亡,3名旅客受伤;10、1986年1月15日,武昌开往广州247次旅客列车,运行在京广线白石渡至坪石间,由于犯罪旅客在7号车厢实施爆炸,造成旅客死亡7人,重伤11人,轻伤27人;11、1987年2月18日,三棵树开往加格达奇的373次旅客列车在肇东车站因为旅客携带的夹克油着火,造成旅客6人重伤,7人轻伤,旅客大破1辆,中断行车1个多小时;12、1987年4月22日,双鸭山开往齐齐哈尔的98次特快列车,当运行到滨北线松花江大桥时,列车14号车厢发生犯罪旅客实施爆炸,造成12名旅客死亡,44人受伤,客车报废1辆;13、1987年7月18日,郑州开往重庆的287次旅客列车,运行到京广线孟庙车站时,由于罪犯旅客在9号车厢实施爆炸,造成副列车长和另外8名旅客死亡,30名旅客重伤和39名旅客轻伤,客车大破2辆;14、1988年1月7日,广州开往西安的272次旅客列车,运行在京广线马田墟车站时,6号硬座车厢由于旅客携带油漆发生火灾,造成旅客34人死亡,30人受伤,客车大破2辆;15、1988年1月17日,三棵树开往吉林的438次旅客列车,运行至拉滨线背荫河车站时因列车制动失灵冒进信号,与进站的1615次货车发生正面冲突,造成旅客和路内职工19人死亡,重伤25人,轻伤51人;16、1988年1月24日,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运行至贵昆线且午至邓家村间,由于列车颠覆,造成旅客及铁路职工死亡88人,重伤62人,轻伤140人。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

七、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造成的行车事故。
五、工务设备养护维修不到位造成的行车事故。
案例7:“7.25”西安局机车脱轨一般D类事故,7月25日20时 48分, 新丰镇机务段SS30603+安康机务段 HXD30587+HXD30580重联机车入库,机车运行速度24km/h, 在新丰镇车站Ⅴ场机走7线K2+292.5处第二位机车HXD30587和 第三位机车HXD30580第1、2、4、5左轮(运行方向左侧)脱轨, 机车脱轨运行了92.5m司机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后,停于机走7线 K2+385处。经救援于26日0时15分起复完毕,2时05分线路开通, 原因为机走7线失检失修导致几何尺寸超限处所较多(13处)且 严重。
四、人员、施工机具撤离不及时造成的行车事故。
案例1:“3.14”济南铁路局防碰撞施工机具停车一般D16事 故。3月14日,济南工务机械段分别在胶济线黄台站登记封锁上 行385Km100m至390Km200m,进行换轨、焊轨、综合整修施 工作业。线路开通后,因驻济南东站联络员没有将“施工提前结 束和线路已开通的命令”传达到在黄台站登记的施工负责人,致 使9名焊轨人员不清楚济南东施工已结束,推着“快速下道小车 ”进入已开通的济南东至济南间上行线路(做第二天施工准备工 作),导致50302次列车于4时21分采取紧急制动,在胶济线上 行线391Km590m处停车,停车后机车距小车40米。
四、人员、施工机具撤离不及时造成的行车事故。 案例2:“3.16”济南铁路局客车撞施工机具一般
C13事故。3月16日,济南工务段济南南线路车间白马 山工区对京沪四线党家庄至济南南区间进行钢轨打磨工 作,11时02分客车5046次正点通过后,现场防护员张 富山臆测认为该区间的天窗时间到了,在未接到驻站联 络员“封锁区间准许作业调度命令”的情况下,11时10 分擅自通知现场的3名作业人员上道作业,导致K492次 列车通过时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机车碰撞打磨机。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铁路事故是指在火车运行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或违规行为,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事件。
下面将介绍三个典型的铁路事故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2024年中国山西太谷县龙华铁路站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
当时,一辆罐装液化石油气的火车由于超速行驶,突然脱轨并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调查,火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疏忽大意,未按规定速度行驶,导致脱轨和爆炸的发生。
该事故暴露了铁路系统管理的严重问题,包括人员培训不足、安全检测不完善等。
第二个案例是2000年在日本发生的新干线列车脱轨事故。
当时,一辆新干线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突然脱轨,造成101人死亡和超过400人受伤。
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由于列车超速行驶导致的,列车司机在进入曲线轨道时没有减速。
此外,事故中还发现了有松劲的轨道螺栓和无法满足轨道状况要求的震动检查器等问题,这些都暴露了铁路系统的安全隐患。
第三个案例是2024年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铁路线发生的列车脱轨事故。
当时,一辆高速列车进入曲线弯道时,发生脱轨并撞上路边墙壁,造成79人死亡和超过100人受伤。
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列车超速行驶导致的,列车司机在接近曲线弯道时没有减速。
此外,调查还发现列车上的速度控制系统存在故障,无法及时控制速度,也是事故的原因之一、此次事故引起了对铁路安全监管制度的改进,提高了列车司机的培训和安全管理标准。
这三个铁路事故案例都显示出铁路管理和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培训不足、安全设备故障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铁路部门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的安全。
铁路事故案例

名词解释
列车火灾:系指列车起火造成机车车辆破损影响行车设备设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员伤亡、货物、 行包烧毁等。
列车爆炸:系指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其设备损坏,墙板、车体变形或出现孔洞, 影响正常行车。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把铁 路事故分为列车事故和调车事故,列
(三)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车事故为站间行车过程发生事故,调
(四)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
车事故为调车过程发生事故。
(五)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
(六)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
THE RAIL SYSTEM SPECIAL PRESENTATION PPT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
2020年3月9日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铁路相关规定 行车事故
调车事故 装卸事故
01
铁路相关规定
➢ 名词解释 ➢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名词解释
机车车辆:包括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动车组及各类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等。 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系指在铁路营业线上运行的轨道车及铁路施工、维修专用车辆(包括轨道起重 机、架桥机、铺轨机、接触网架线车、放线车、检修车、大型养路机械等)。 列车:系指编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单机、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虽未完全具备列 车条件,亦应按列车办理。 相撞:系指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互碰、撞、 轧,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坏。 冲突:系指列车、机车车辆互相间或与轻型车辆、设备设施(如车库、站台、车挡等)发生冲撞, 致使机车车辆、轻型车辆、设备设施等破损。 脱轨:系指机车车辆的车轮落下轨面(包括脱轨后又自行复轨),或车轮轮缘顶部高于轨面(因作 业需要的除外)。每辆(台)只要脱轨1轮,即按1辆(台)计算。
(完整word版)德国ICE高速列车重大脱轨事故

德国ICE高速列车重大脱轨事故一、事故概况1998年6月3日上午,在临近厄什德国站几公里处,慕尼黑—汉堡的884次ICE列车—“威廉·康拉德·伦琴”号的机车后第一节车厢下的一个车轮轮箍断裂。
接近11点时列车脱轨,当时列车正以195-200km/h的速度行驶到雷贝拉大街的一座混凝土公路桥前的一个道岔处,机后第三节车厢撞上了一个桥墩,导致整座桥倒塌,造成101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2.1采用橡胶弹性车轮在事故发生后,ICE1列车采用的橡胶弹性车轮首先受到公开质疑。
ICE1列车最早采用的是整体车轮(一个车轮结构,没有轮箍)。
经过长期运用以后发现,由于轮对磨损而形成的不圆度产生干扰噪声,在运行时发出嗡嗡声响。
于是在1992年3月被放弃使用,改用橡胶弹性车轮。
德国VSG交通技术公司生产ICE1列车用的这种车轮。
这种命名为“Bochun 84”型车轮的生产至今已超过6000VSG公司生产小脚弹性车轮已有50年历史,过去大量生产的B054型车轮曾经供城市铁路和有轨电车使用。
事故是由于采用橡胶弹性车轮引起的,ICE1车轮车箍断裂的原因除了由于轮箍表面裂纹外,还可能由轮箍表面裂纹引起。
这些轮对由于套装橡胶后,使车轮刚度大为下降,在线路上滚动时总有些压扁,就像汽车的轮胎一样。
在压力作用下轮箍内表面产生了与橡胶块相分离的拉应力。
由于轮箍不断被滚压,就相当于对一种薄材料施以高负荷,而造成轮箍内表面折损,产生裂纹德国的Frankhofer工作强度研究所对极端负荷下的轮箍进行了研究。
研究证明轮箍裂纹也能从内部形成。
但遗憾的是,直至事故发生前还未有科学研究者对ICE1中间拖车应用的Bochum84车轮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汉诺威大学测量和控制研究所的FHock教授认为,橡胶弹性车轮断裂可能是由于轮箍内侧折损造成的。
对于ICE1列车导轮用的B084车轮滚动时产生的弹性形变,在超过许应力情况下,理论上肯定会出现裂纹,并与轮箍厚度有关。
列车脱轨案例

列车脱轨案例列车脱轨是指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脱离轨道的情况,通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些列车脱轨案例:1. 2011年7月23日,中国南京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高速列车在行驶中突然脱轨,造成40多人死亡,约200多人受伤。
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信号系统故障。
2. 2013年7月6日,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火车站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列车脱轨事故。
该列车在进站时速度过快,导致脱轨并撞向相邻的建筑物,造成79人死亡,约14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驾驶员驾驶不当。
3. 2015年5月12日,美国费城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前往纽约的客运列车在进入弯道时脱轨,造成8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
事故原因被认为是列车速度过快和驾驶员未按规定减速。
4. 2016年11月20日,印度北方邦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载有超过1500人的列车在行驶中脱轨,造成超过10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轨道损坏。
5. 2017年12月18日,美国华盛顿州杜邦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高速列车在行驶中脱离轨道,造成3人死亡,超过7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列车速度过快和驾驶员疏忽。
6. 2018年4月5日,印度邦加尔各答附近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载有超过1000人的列车在行驶中脱轨,造成至少2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轨道损坏。
7. 2019年2月24日,埃及开罗南部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火车在行驶中脱离轨道,造成至少20人死亡,超过40人受伤。
事故原因被认为是轨道损坏和设备故障。
8. 2020年5月22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货运列车在行驶中脱轨,造成至少1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轨道损坏。
9. 2021年1月22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发生了一起列车脱轨事故。
一列货运列车在行驶中脱轨,造成至少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高铁制动失灵的案例

高铁制动失灵的案例案例一:2018年9月23日,中国浙江温州,一列高速列车在进站过程中制动失灵。
这列高速列车从南京开往温州,当列车接近终点站时,驾驶员发现列车的制动系统失灵,无法减速。
紧急措施无效后,司机决定将列车停在一个相对平缓的区域,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
尽管列车最终停在平缓区域,但仍有多节车厢撞上了终端墙,造成10多人受伤。
此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高铁制动系统可靠性的担忧。
案例二:2011年7月,德国发生了一起高铁制动失灵的事故。
这列高速列车在进站过程中,制动系统失灵,无法减速。
最终,列车冲出了终端墙,撞上了一座房屋,造成至少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制动系统的故障而导致的。
这起事故引起了德国和欧洲对高铁安全性的关注,并提出了加强制动系统监测和维护的要求。
案例三:2019年5月,日本一列高速列车的制动失灵引发了严重的事故。
这列高速列车从东京开往大阪,途经名古屋时,列车制动失灵,无法减速。
尽管驾驶员紧急刹车,但仍然无法阻止列车的运动。
最终,列车撞上了一座大桥的支撑柱,造成多节车厢脱轨,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调查结果显示,制动系统的设计缺陷以及日常维护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案例四:2016年8月,美国一列高速列车在制动失灵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这列高速列车从华盛顿州塔科马开往俄勒冈州波特兰,在行驶中制动系统突然失灵。
列车的速度不断加快,最终以约18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上了一座桥梁,造成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事故调查显示,制动系统的故障是由于维护不当和设计缺陷导致的。
该事故引起了美国对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安全性的担忧,并促使调查人员提出了相关修订和改进的建议。
案例五:2013年,法国一列高速列车在制动失灵后发生了一起事故。
这列高速列车在巴黎东站停靠前,制动系统突然失灵,列车无法减速。
列车最终撞上了月台墙壁,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
调查显示,事故是由于制动系统的故障和未及时发现问题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事故现场附近的一个农田上勾勒出的一个“命” 字,时刻提醒人们敬爱生命。
反思
反思一:速度的时代,我们需要安全。 反思二:速度的时代,我们需要真相。 反思三:速度的时代,我们需要保障。
永远的沉思
《开往天国的列车》 雨水已经将我的血液带回了大地,
日本国土交通省25日透露,事发区域设置的自动列车停止装置(ATS),是日 本国有铁路时期最为陈旧的ATS系统。新的ATS系统在列车时速超过70公里的 情况下会自动发出警报,并自动刹车,但事发区域的旧系统并不具备这种功能。
事后处理
• 经营这一条铁路的日本JR西日本公司社长山崎正 夫等9名经营班子成员以“业务过失致死伤罪”遭 到法院的起诉。同时,已经离退的前三任公司社 长也因为在任期间没有很好的考虑安全问题而被 受害者家属起诉,追究其经营责任,并被收缴了 一部分年薪。 此后,山崎社长和公司主要干部引咎辞职。
• 221次全列18辆、935吨,由南昌机务段ND2— 232机车牵引,司机吴某,副司机陈某值乘,运 转车长由宜春车务段潘某担任。
• 1310次全列43辆、2767吨,由问塘机务段配属机 车DF4—3346牵引,萍乡机务段司机王某、副司 机杨某值乘,运转车长由宜春车务段张某担任。
• 按计划,1319次、1310次、211次在五里墩站交会。五里 墩站值班员安排1319次进4道停车,1310次进Ⅰ道停车, 211次机外等信号,待1310次停妥后再Ⅱ道通过。当1310 次于2时51分通过茶亭子站,211次2时53分慢行通过羊石 站后,五里墩站值班员即用无线电话呼叫211次司机,通 知其减慢车速、机外停车等信号,但未听到211次司机回 答。直到凌晨3时许,值班员发现211次以正常通过速度冒 进五里墩站关闭的下行进站信号机后,立即用无线电紧急 呼叫211次停车,助理值班员和1号扳道员也向211次显示 红灯但均未奏效,211次仍以较高的速度继续冒进关闭的 Ⅱ道下行出站信号机,挤坏4号道岔,在五里墩站上行进 站信号机内方938公里十733米处,与正在进站的1310次 货物列车发生正面冲突。以致211次机车及机后第1至第5 位车辆颠覆;1310次机车及机后第2、第3位车辆脱轨、 第6至第8位车辆颠覆,造成人员死亡15人、重伤8人、轻 伤26人,客车报废4辆、大破l辆;货车报废5辆、大破1辆、 中破1辆、小破2辆,内燃机车2台均报废,线路、信号等 设备有不同程度损坏,中断行车35小时09分,构成行车重 大事故。
这是生养我的故土。 请原谅,我还来不及长大。 虽然,我也梦想能建设国家。 可是,我再也不能从土壤里发芽开花。
列车带我到了天国,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 我不怕,我是不是可以成为天使? 让别的孩子快乐玩耍平安长大。
制作人:刘雷英
• 对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的南昌铁路分局分局长张某、 党委书记谭某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分管机务 的副分局长彭某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日本兵库县列 车脱轨
事故概况
据日本共同社网站报道,日本神户第1检察审查会26 日通过决议,就2005年4月日本兵库县尼崎市JR西日本列 车脱轨造成106人死亡的事故认为应该起诉井手正敬(74 岁)等3名JR西日本历代社长。此前因证据不足,神户检方 没能起诉3人。据报道,审查会去年10月也曾决定“予以 起诉”,此次是第二次要求起诉的决议。今后神户法院将 根据检察审查会修正法指定检察官对3人强制进行起诉。 地方法院于去年7月以同罪名对JR西日本社长山崎正夫(66 岁)进行了起诉。
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对起复后的211次机车驾驶室进行检查,机车自动停车装置控制 盒测速发电机插头被拔掉,机车制动机在非常制动位。司机、副司机均 已死亡。发生这次事故是211次列车司机中断了望,臆测行车,错过制 动时机造成的。 在安全管理上,部分干部安全思想不牢固,一般号召 多,具体落实少,以致在安全上的漏洞没有及时堵塞。领导干部作风不 实,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对职工中存在一些问题纠正得不够及时有力。 机车乘务员班前充分休息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安全设施不配套,造 成部分机车乘务员在该区段有变相关机的现象存在。整体防范事故功能 差,211次列车晚点后,调度未能及时组织运行,恢复正点,以致一晚 再晚,影响了乘务员的正常作业。
• 3.列车与汽车相撞
日本国土交通省起先曾将事故原因归咎为列车撞上了一辆试图穿越铁轨的轿车。 但现场警方随后推断,列车在撞上汽车前似乎就已经出轨。而且,事故发生时, 汽车似乎正停靠在安全等候的交叉道口围栏后。西日本铁道公司先前也支持国 土交通省的说法,但后来又改口说,确切原因仍需调查。
4.自动停车系统老旧
对事故责任者处理
• 对本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南昌机务段司机吴某、 副司机陈某,本应严肃处理,因已死亡,故不再 追究。
• 南昌机务段段长程某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 任,给予由段长降为副段长处分,仍主持该段日 常工作,以观后效。该段党委书记傅某,副段长 曹某负有重要领导因
1.列车超速行驶 事发当地火车限速为每小时70公里,由于肇事司机仍在 医院接受抢救,目前不清楚司机是否遵守了该规定。但据 乘坐出事列车的乘客反映,列车在抵达上一站伊丹车站时, 曾比预定时间晚点1分半,而此后在开到接近尼崎站弯路 时行驶速度明显加快。 2.新人驾车,经验不足 西日本铁路公司的一位官员在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火车司机高见隆二郎现年23岁,只有11个月的工作经验。 高见隆二郎曾于去年6月在一个车站开过了停车点,这次 在抵达伊丹车站时,再度超过了站台规定的停车线(8 米)。
中外铁路行车事故案例
一:上海3.21行车重大事故 二:日本兵库县列车脱轨
上海铁路局“3.21”行车重 大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概况及经过
• 1992年3月21日3时01分,由南京西开往广州的 211次旅客列车在浙赣线五里墩站938公里十733 米处与正在进站的1310次货物列车发生正面冲突, 造成15人死亡,34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