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试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ELISA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ELISA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ELISA试剂盒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及现象原因解决办法1整块板最终反应未产生颜色或整体吸光度值偏低1.室温过低或试剂未回至室温。

2.试剂失效。

3.试剂过失效日期。

4.试剂开启时间过长,污染。

5.移液器吸量不足,移液抽吸排放太快,吸头内壁挂液太多或者内壁不清洁。

6.反应时间不足。

7.洗涤时冲击力太大,洗涤液浸泡时间太长,洗涤次数增加。

1.控制室温并确保试剂回至室温。

2.与我公司联系。

3.更换新批号的试剂盒。

4.试剂开启后尽快用完。

5.校正移液器,吸头要配套,每次装吸头要吻合紧密。

移液不宜过快,排放应完全。

吸头内壁要清洁,最好一次性使用。

6.准确计时。

7.减少洗涤冲击力,按说明书要求浸泡时间,准确记住洗涤次数8.蒸馏水水质有问题。

9.样品添加了防腐剂,抑制了酶的反应8.测定蒸馏水配剂对酶联免疫的影响9.样品中不能添加防腐剂2整行或整列板孔最终反应产生颜色深,无梯度10.手工洗板时相对应的吸头与移液器接触不严,导致未吸上洗涤用水或吸上的水量不够。

11.洗板机洗板时相对应的管路阻塞,导致未注入洗涤用水或水量不够。

10.洗板前检查吸头是否接牢固,是否高矮一致并且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在安装吸头时感觉不易安装牢固请不要使用。

曾发现过有的国内厂商的吸头不直,不易安装牢固,请不要使用,避免造成实验失败。

11.检查管路是否阻塞,出水不畅并疏通,检查注水量是否充分。

3标准曲线不成良好的S型,请与盒中的质检报告曲12.加完酶标记物之后的手工洗板步骤失败。

洗涤用水被板孔中游离的酶标记物污染。

12.注意加洗涤水的移液器吸头尖必须置于微孔板上方约1厘米处打出洗涤水,绝对避免注入板孔中的液体接触到或溅到移液器管尖上而将板孔线对比13.加完酶标记物之后的洗板机洗板步骤失败。

洗涤次数不够及注水量不够。

14.洗板后未立即进行下一步操作,中间间隔过长。

15.当板孔中含有两种以上的试剂时未能充分混均。

中游离的酶标记物带回到洗涤用水中。

生化检验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课件PPT课件

生化检验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课件PPT课件

2020/3/18
13
➢ 基质效应:处于分析物周围的基质(粘度、表面张 力、离子强度等)对分析物测定结果的影响。
➢ 摩尔消光系数(ᵋ):在特定条件下,一定波长的光, 光径1cm时,通过所含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时 的吸光度。
2020/3/18
14
自动化分析仪概述:
➢ 自动分析仪的主要部件
1、标本处理问题及处理: 放置时间过长、离心不充分、血清剥离不当等。
处理方法:应在2h内分离血清/血浆,尽量缩短时间;离心时 间一般5-10分钟/3000转;新采集标本 应室温(22~25℃)放置30~60分钟,使其自行 凝集后离心。不能及时做的标本分离出血清,室 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2-4℃保存不超过8小时,在 -20℃条件下可保存较长时间。
临床项目有TC、TG、HDL-C、LDL-C、Glu(氧 化酶法)Cr、UA等。
2020/3/18
27
GLU的测定原理(氧化酶法 )
试剂
R1:4-氨基安替吡啉 、抗坏血酸氧化酶 R2:葡萄糖氧化酶(GOD)、过氧化物酶(POD)酚
化学反应
GOD 葡萄糖 + O2 + H2O → 葡萄糖酸 + H2O2
2020/3/18
7
检验前常见问题及处理
2、标本的采集、运输、验收等问题及处理。
(1)标本的采集: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标本混有气泡、 溶血、污染、输液时采血、标本量不足等。 (2)标本运输:时间过长、过度震荡、污染、高温变质、 冷冻溶血、阳光照射等。 处理方法:及时送检、用标本转运箱,外委标本要求要严格 避免上述情况。
2020/3/18
8
(3)标本验收:标本错误、标本外观溶血、脂血、 样本留取时间过长等。 处理方法:严格核对标本、拒收严重溶血、脂血、 标本不足留取时间过长的标本。

化学试剂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1)

化学试剂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1)

痛点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
1
化学试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 等问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盈利能力较
弱。
资源利用率低
2
化学试剂生产过程中对资源依赖性强,存在资 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
3
化学试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如不妥 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问题分析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2023
化学试剂行业痛点 与解决措施
目录
•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安全生产与环保痛点 • 市场竞争与产学研痛点 •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痛点 • 政策法规与标准建设痛点 • 产业发展与趋势痛点
01
行业现状与痛点
行业现状
化学试剂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诸多领域 ,如医药、环保、能源等。
化学试剂行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环 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低端市场过度竞争
低端化学试剂市场已经饱和,企业之间价格战激烈,导致利 润空间缩小。
产学研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
化学试剂行业对技术创新要求较高,但多数企 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2
部分企业存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影响行业健 康发展。
缺乏标准规范
3
部分化学试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产 品质量参差不齐。
原创性技术匮乏
01
许多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导致在竞争中处
于劣势。
技术更新速度慢
02
化学试剂行业技术更新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技术转化能力弱
03
企业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导致产品研发与

生化检验试剂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生化检验试剂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生化检验试剂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检验分析准确性需确保检验分析前相关工作得到正确实施,相关研究显示,70%~80%的实验误差发生在分析前阶段。

所以在检验分析前阶段做好质量控制及管理十分必要。

近年来,加强质量控制在生化检验分析中的作用已得到临床认可,各项质量控制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关学者研究显示,针对生化检验分析工作,建立在有效质量控制基础上,有利于提升检验准确性。

关键词:生化检验试剂;试剂管理;常见问题;质量管理引言试剂作为检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直接影响检测质量,同时在临床检验的日常支出中,试剂成本占比30.51%。

其中,生化检验试剂种类繁多、用量较大、稳定性不一,如何加强试剂全流程管理、建立试剂管理制度、提高试剂使用效率、避免浪费是生化检验试剂优化管理中的焦点问题,也是保证生化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1什么是生化检验生化检验通常是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的物理检验。

生化检测涉及广泛的主题,如血清白蛋白、谷氨酰胺、总胆固醇、肾功能等。

生物化学审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脂质和电解质,其中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各种转氨酶,例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腺基转移酶等。

2生化检验试剂管理中的常见问题①检查人员的风险防范力度不高,检查科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普遍符合标准,但风险防范意识不高,虽然生化检查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众所周知,但保护要求没有严格执行,为减轻工作负载而省略了保护步骤,当工作量较大时,通常不戴口罩、手套等保护设备。

甚至一些检查员在实验室吃饭,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报告不及时。

②清洁人员压力不大,目前医院对清洁人员的要求很低,大部分清洁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安全意识不是很强,在处理和检查废弃样品时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

③经费筹措不合理,检查工作十分专业,如果生化质量保证管理不构成综合监测系统,可能影响最终结果,检查科目前的人才结构太年轻,检查结果审查存在一定问题。

生化分析仪试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生化分析仪试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优质的仪器用水优质的仪器用水是使用好检验试剂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之一。

因为测定离子类的项目:比如铜、铁、锌、钙、Mg、磷。

这些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仪器用水的质量相当重要,虽然现在一般医院的生化仪都带有制水系统,但制水系统基本都是制备去离子水,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交换能力明显下降,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否则制备的水离子含量多,电导率偏高。

使用含离子超标的水冲洗仪器,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再如血氨、二氧化碳项目,如果水质不好,仪器用水中本身含氨和二氧化碳就很高,则检测该项目的结果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还有如果血清中含有GLDH,而仪器用水存在氨时,可消耗NADH,使利用NADH的酶联连续监测法结果偏高。

解决办法:定期监测水质,当仪器用水的电阻小于1.0MQ时要更换离子交换树脂或活性炭。

2 标本的及时分离及测定标本的及时分离及测定是用好检验试剂的首要环节因为凡是利用NADH转化为NAD 变化率来检测其物质含量的试验都或多或少受到血液存放时间的影响。

原因是全血存放时间越长,红细胞利用血清中的糖进行无氧酵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使NADH转化为NAD ,这样使测定结果假性升高。

解决办法:①作好与临床的沟通,对抽血人员和标本运送人员(传递人员)进行培训;②及时分离血清并及时检测;③也可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延迟时间设置大于60秒,这样试剂在延迟期内消除丙酮酸的干扰,可完全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3 交叉污染3.1 生化分析仪本身的清洗问题造成的交叉污染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仪器的交叉污染现象是引起实验结果偏离的一个原因。

由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针需要接触各种试剂,一般难以彻底清洗干净,所以容易造成分析项目的携带污染.而生化项目的测定往往仅需要几微升样本,试剂往往需要几百微升,尤其在没有自动冲洗程序的流动池式生化分析仪上,由于前带现象的存在,如果前一个样本为高值样本,则接后的第一个低值标本结果应慎重报告。

实验室 试剂管理 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 试剂管理 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试剂管理存在的问题实验室试剂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试剂管理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
现了一些问题存在。

首先,试剂库存管理不够及时和准确,无法及时了解试剂的使用情况和库存量。

这可能导致试剂的过期、过量或不足,影响实验的进行。

其次,试剂标识不清晰是另一个问题。

试剂瓶上的标签信息可能模糊、缺失或
已经磨损,导致实验人员难以准确识别试剂。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实验人员使用错误的试剂或不确定试剂的质量和纯度,给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带来风险。

此外,试剂的储存条件也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某些试剂可能对温度、湿度和
光照敏感,如果没有正确储存,它们的有效性将受到影响。

实验室应该建立合适的储存区域,并监控储存条件,以确保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在实验室试剂管理中,缺乏严格的记录和跟踪制度。

试剂的购买、领用、使用和废弃等环节应该被记录和跟踪,以便对试剂流动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这样的记录和跟踪制度可以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试剂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实验室应该建立严格的试剂管理制度。

首先,试剂的
进库和出库应记录在册,并由专人负责审核和核对。

其次,试剂标签应明确、持久,并随时进行更新。

合适的储存和保管条件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并进行定期检查。

最后,建立完善的记录和跟踪制度,确保试剂流动的可追溯性。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实验室试剂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将得到提升,从而为实验
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生化检验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课件

生化检验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课件
处理方法:应在2h内分离血清/血浆,尽量缩短时间;离心 时间一般5-10分钟/3000转;新采集标本 应室温(22~25℃)放置30~60分钟,使其自行 凝集后离心。不能及时做的标本分离出血清,室 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2-4℃保存不超过8小时,在 -20℃条件下可保存较长时间。
二、检验过程常见问题及处理
(2)检验项目间的交叉污染
相邻检验项目的干扰,A项目试剂或产物中含有B项目 的测定物质或影响B项目反应,而导致B试验结果的改变。 如:Mg放在ALP项目后面测定,可能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或重 复性差。因ALP试剂中含有Mgcl2,使测定结果偏高等。
处理方法:
① 调整实验的前后顺序来消除这种影响; ② 在两个项目之间设定其他项目或设置清洗剂并设定清洗 次数。
基本概念
检测系统:一个检验项目所涉的仪器、试剂、校准品、 测量程序(操作程序、质控程序、维护保养程序、检测 用水)、操作人员、消耗品、质控品等组合。
➢ 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 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 的一种特性。(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
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是检验质量管理中最薄弱、 最易出现问题、最难控制的环节,标本质量不符合 要求占60%-80% 。
按时间顺序包括: 检验申请 患者准备和识别 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和实验室内传递。
检验前常见问题及处理
1、患者的准备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1)饮食:餐后、饮料、烟酒等,影响患者的检测 结果。 处理方法:患者空腹(8-12小时)。 (2)药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含VC、抗肿瘤药物、 降脂药物、输液等。 处理方法:尽量停止使用药物。超过药物的半衰期。
1、患者的准备问题; 2、标本的采集、运输、验收等问题。

生物化学实验错误与故障排除

生物化学实验错误与故障排除

生物化学实验错误与故障排除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错误和故障,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及时排除实验错误和故障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关键。

本文将从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错误和故障入手,介绍如何进行排除处理,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一、试剂准备错误1. 问题描述:试剂的制备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不慎或计量不准确导致试剂配制出现差错,进而影响实验结果。

2. 解决方法:在试剂的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方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避免出现试剂准备错误。

同时,在使用试剂前,应该仔细检查试剂的标签和配制记录,确保试剂的纯度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二、仪器设备故障1. 问题描述: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经常会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离心机、显微镜等,如果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解决方法:在进行实验前,应该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按照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

如果发现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实验,并请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试。

三、实验操作失误1. 问题描述: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失误,如样品标签混乱、操作步骤颠倒等,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 解决方法:在进行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指南,了解实验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骤的正确性和顺序性。

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如果发现实验操作出现失误,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重新进行操作。

四、数据处理错误1. 问题描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数据录入错误等问题,导致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 解决方法:在进行数据处理前,要仔细核对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避免数据处理中出现错误。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按照算法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发现数据处理错误,应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优质的仪器用水优质的仪器用水是使用好检验试剂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之一。

因为测定离子类的项目:比如铜、铁、锌、钙、Mg、磷。

这些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仪器用水的质量相当重要,虽然现在一般医院的生化仪都带有制水系统,但制水系统基本都是制备去离子水,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交换能力明显下降,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否则制备的水离子含量多,电导率偏高。

使用含离子超标的水冲洗仪器,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再如血氨、二氧化碳项目,如果水质不好,仪器用水中本身含氨和二氧化碳就很高,则检测该项目的结果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还有如果血清中含有GLDH,而仪器用水存在氨时,可消耗NADH,使利用NADH的酶联连续监测法结果偏高。

解决办法:定期监测水质,当仪器用水的电阻小于1.0M Ω时要更换离子交换树脂或活性炭。

2 标本的及时分离及测定标本的及时分离及测定是用好检验试剂的首要环节因为凡是利用NADH转化为NAD 变化率来检测其物质含量的试验都或多或少受到血液存放时间的影响。

原因是全血存放时间越长,红细胞利用血清中的糖进行无氧酵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使NADH转化为NAD ,这样使测定结果假性升高。

解决办法:①作好与临床的沟通,对抽血人员和标本运送人员(传递人员)进行培训;②及时分离血清并及时检测;③也可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延迟时间设置大于60秒,这样试剂在延迟期内消除丙酮酸的干扰,可完全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3 交叉污染3.1 生化分析仪本身的清洗问题造成的交叉污染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仪器的交叉污染现象是引起实验结果偏离的一个原因。

由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针需要接触各种试剂,一般难以彻底清洗干净,所以容易造成分析项目的携带污染.而生化项目的测定往往仅需要几微升样本,试剂往往需要几百微升,尤其在没有自动冲洗程序的流动池式生化分析仪上,由于前带现象的存在,如果前一个样本为高值样本,则接后的第一个低值标本结果应慎重报告。

不仅没有冲洗程序的生化分析仪器上有这种现象,就是具有自动冲洗程序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有交叉污染,例如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4,它的试剂吸针(Probe)、样品吸针及反应搅拌棒是利用高压冲洗液冲洗,然后用高压压缩空气吹于,有时由于洗液压力和压缩空气的压力偏低,使试剂吸针、样品吸针及反应混匀棒冲不干净、吹不干,从而导致反应池之问相互污染、试剂问交又污染,使检验结果偏离。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许多生化仪器由于长期频繁的利用,使加样针和试剂针的注射器磨损加重或注射器的“特氟龙”吸头不及时更换,使吸样针或试剂针密封层增大,产生泄漏现象也是造成样本间及试剂间相互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试剂吸样或样品吸样不准确,通常导致利用速率法测试的标本系统偏低或偏高。

众所周知,速率法计算因子是由加样体积和试剂体积参与确定的,如果加样体积或加试剂体积不准,导致真正速率计算因子和理论计算因子偏离,从而使检测结果不准确。

解决办法:①定期进行仪器维护保养;②按要求及时更换零部件;③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④全自动生化分析标本和试剂用量少,残存少量即会影响测试结果,每天应用无水乙醇擦洗并定期更换干燥棒,保证比色杯清洗后不留残液,避免比色杯的交叉污染。

3.2 检验项目间的交叉污染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一个项目会影响紧随其后项目的测试结果,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之一是一种试剂中含有另一试验的测定物质而直接干扰其测试结果。

原因之二是一种试剂中含有改变另一试验反应条件或影响其反应进程的物质而间接干扰其测试结果。

比如:在TP试剂中含有大量的CuSO4,如果将Cu放在TP项目的后面检测,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或重复性差。

再如P放在含有磷酸盐的项目后面,TBA放在含有胆酸盐的项目后面都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或重复性差。

GLU放在CK和CK—MB的项目后面可能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或重复性差。

LDH放在AIJT和AST的项目后面可能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或重复性差。

Mg放在ALP等含有镁离子项目后面可能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或重复性差。

ca放在a—Amy项目后面可能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或重复性差。

Mg试剂(CALMAGITE法)中含有EGTA,会干扰Ca的测定结果。

另外我们发现相邻两个项目的PH值相差太大或反应对PH要求严格的项目,也会对测定的结果产生影响,比如TP和Alb之间PH相差较大,会互相干扰,TBA放在Alb后面测定,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等等。

解决办法:①调整实验的前后顺序来消除这种影响;②在造成污染的项目和受污染的项目之间设置清洗剂并设定进行清洗的次数。

4 正确的参数设置也是用好检验试剂的一个关键因素现代化分析仪上通常有分析程序供用户设定,包括样品量、试剂量、波长、分析方式和延迟时间、测试时间的设定等。

下面我们就延迟时间和加样程序的设定来说明正确使用分析参数对于正确运用试剂的作用。

比如肌酐苦味酸测定法,我们在设定延迟时间时应注意到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50秒前首先快速与如乙酰乙酸等快反应物质产生红色化合物,而在120秒后碱性苦味酸又能与慢反应物质产生阳性干扰,解决办法:最好设定延迟时间为50~6O秒之间,测定时间小于6O秒,这样就充分消除了快反应和慢反应干扰,从而检测到真正肌酐含量。

5 校准液的正确使用由于目前生产厂家提供的校准液并非通用的,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分析系统。

同一项目不同方法学之间有很大差异,同一项目不同方法学的校准液更不能混用,但是在临床检验中经常会发生胆红素钒酸盐法用重氮法的校准液校准,乳酸脱氢酶L—P法用P—L法校准液校准。

TBA循环酶法用比色法校准液校准等都会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

另外同一方法学,不同厂家的校准品和试剂都会有所差异。

解决办法:①建议结合各实验室条件选择适合自已实验室的校准品,如有条件可进行系统溯源;②建立满足在同一方法学、同一测定条件、与理论计算的factor值差异不大,没有发现有明显影响因素,方可进行校正测定;③建立一个可靠的参考系统作为准确性基础,然后将准确性转移到“使用方法”测定中去,使“使用方法”测定结果可溯源到参考系统所提供的准确性基础上来。

在实现溯源性目标过程中,永远以患者新鲜标本为实验对象,以方法学对比试验方法为验证手段。

采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分析,斜率接近1,截距较小,说明“使用方法”对标本测定结果和溯源目标参考系统对标本检测结果非常接近,检测结果可靠。

6 抗凝剂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有EDTA-2K、肝素、草氨酸钠等,TBA和AFU不能用肝素抗凝剂,因为肝素会使TBA和AFU 试剂发生混浊,导致吸光度假性偏高,从而使检测结果偏高。

解决办法:①认真参阅试剂说明书;②作好与抽血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培训,使抽血人员知道什么项目用何种标本。

7 混成单一试剂的问题比如酶法肌酐试剂,第一步R.中的酶要消除样品中内源性肌酸的干扰,如果混成单一试剂,则会使检测结果偏高,消除法HDL、LDL也不能混成单一试剂,因为它们都要分别清除HDL和LDL以外的脂蛋白,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如果混成单一试剂,则会使测定的HDL和LDL不准确。

另外,有的试剂混成单一试剂后,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也会明显下降。

解决办法:①在仪器通道或试剂位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双试剂;②如一定要使用单一试剂,最好选择试剂厂家针对部份项目专门生产好的单一试剂。

8 试剂开瓶的问题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开瓶稳定性”也随之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有的试剂方法学来讲,还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试剂开瓶后在仪器内放很长时间不需要定标,比如ALP、TP、GSP等PH为碱性的试剂,开瓶后试剂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试剂本身的PH值下降,如果长时间开瓶不定标或校准,会使检测结果发生偏离,在国外有的项目有明文规定,必须72小时之内定标,比如BUN。

但是在国内的某些实验室为了方便,很长时间都不作校准,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解决办法:了解试剂的特性,及时对部份项目进行校准,2.对于每天标本量不多的医院,可按1~2天的用量取用试剂放入仪器。

9 不同批号试剂相混的问题目前将不同批号的试剂混合在一起使用的现象在检验中经常发生,当然这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为了方便。

但是不管是什么品牌、什么试剂,由于不同批号的试剂生产时间不同,试剂中工具酶的活性会有差异,会发生水解的底物浓度随时间长短也会不同。

因此混在一起使用而又不定标,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还有如果有的试剂开瓶时间太长,空气中的灰尘或细菌会进入瓶中,由于有的试剂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盐,是细菌生长的最好条件,虽然有的试剂添加了防腐剂,但防腐剂的防腐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绝大多数厂家的试剂中是没有加防霉剂的。

解决办法:①不同批号试剂建议不要混用,如果混用最好重新定标;②试剂瓶在仪器内使用时间不要过长,及时更换。

③一般每个试剂瓶内由于试剂针不能吸完,或多或少都会留有几毫升的试剂,如果是同一批号可以将未开瓶的同一批号试剂往里倒。

但如果不是同一批号的试剂时倒人后最好定标,最好的做法是将每个批号的剩余试剂留起来待一定数量后混在一起,然后重新定标后检测。

通过我们这几年使用伊得利康试剂,参加卫生部的室间质评都取得很好的成绩,确实认为该公司试剂质量好。

纯水质量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影响水是实验室内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试剂。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过程中,纯水作为生化反应的载体或介质、样品或试剂的稀释液和溶剂、仪器的清洗液甚至反应的参与者等贯穿检测的全过程,其纯度的高低直接关系水是实验室内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试剂。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过程中,纯水作为生化反应的载体或介质、样品或试剂的稀释液和溶剂、仪器的清洗液甚至反应的参与者等贯穿检测的全过程,其纯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目前全国大部分实验室都使用反渗透的中央纯水系统,通过对该系统工作流程的分析以及遇到的实际情况,发现并总结了导致水纯度不够的几种因素及其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影响。

1 纯水系统工作流程及影响因素1.1 原水预处理原水是指进入实验室的自来水,预处理就是除去自来水中绝大部分的杂质。

1.1.1方法:预处理一般使用机械过滤法,分三步进行:①精密滤芯(又称过滤滤芯、分线绕滤芯和熔喷滤芯)过滤原水中的泥沙等大的颗粒物;②活性炭滤芯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特别是自来水中的余氯,其对反渗透膜有很大的氧化作用,所以必须经由活性炭去除);③反渗透膜(RO)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观粒子和盐分。

1.1.2影响因素:①自来水水质:自来水中杂质含量高时会导致预处理部件使用寿命缩短和处理后水质不达标,甚至会堵塞管道,导致需要更高的进水压才能工作,一般要求自来水中固体溶解物含量(TDS)小于200 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