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化试剂作用
林格平衡液的作用

林格平衡液的作用
林格平衡液是一种常用的生化试剂,它在生物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理想的缓冲液,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酸碱平衡,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林格平衡液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
在人体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都需要在特定的酸碱条件下进行,而林格平衡液可以帮助调节细胞内外的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这有助于维持细胞内的稳态,保持细胞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林格平衡液还可以稀释或稀释生物样品,以便进行实验研究。
在许多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生物样品稀释到适当的浓度,以便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林格平衡液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稀释液,可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溶解一些难溶性的物质,使其更容易被实验所用。
林格平衡液还具有调节离子浓度和渗透压的功能。
在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和渗透压的变化会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林格平衡液通过调节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帮助维持细胞的稳定状态,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总的来说,林格平衡液在生物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稀释或溶解生物样品,调节离子浓度和渗透压。
通过这些作用,林格平衡液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
理过程,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中,它都是不可或缺的实验试剂。
甲紫溶液的功能主治

甲紫溶液的功能主治简介甲紫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生化试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实验室研究中。
它是一种紫色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的功能和主治效果。
本文将详细解释甲紫溶液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以下是甲紫溶液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抗菌作用:甲紫溶液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许多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常被用来处理伤口、灭菌手术器械以及治疗感染性疾病等。
2.染色剂:甲紫溶液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作染色剂。
它可以与DNA、RNA等核酸结合,使其显现出紫色,有助于研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3.组织固定剂:甲紫溶液还可以用作组织固定剂,可以使细胞和组织保持形态和结构,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
4.抗氧化剂:甲紫溶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减少细胞中的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5.抗炎作用:甲紫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相关症状。
6.抗瘢痕作用:甲紫溶液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过程,并减少瘢痕的产生。
它常被用于治疗烧伤、创伤等。
7.药用价值:甲紫溶液在中药方剂中常被用作药物的辅助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常用于治疗皮肤病、肠胃病等。
使用方法甲紫溶液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的需要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外用:对于创伤和疮口等外伤,可以将甲紫溶液涂抹在受伤部位,以起到抗菌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染色:在实验室中,可将需要染色的样本(如细胞、组织等)与适量的甲紫溶液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用适当的方法清洗和观察。
•口服:对于某些肠胃疾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口服甲紫溶液,一般需要严格控制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甲紫溶液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接触皮肤和粘膜。
在使用前应先进行适当的稀释,并注意个人防护措施。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尽管甲紫溶液具有很多功能和主治,但仍需注意以下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甲紫溶液对一些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
急诊生化检验促凝剂原理

急诊生化检验促凝剂原理急诊生化检验是指在急诊情况下进行的有关生理、病理和药物代谢等方面的生化分析。
其中,促凝剂是急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一种试剂,用于加速凝血反应的发生,以提高凝血时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下是促凝剂的原理的详细介绍,总计1200字以上。
促凝剂主要作用于凝血系统,可以促进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的激活和聚集,从而加速凝血时间的发生。
在正常情况下,凝血系统具有一系列的层级,通过级联反应的方式参与凝血过程。
当遇到损伤的血管壁时,血小板会从局部的损伤血管壁中黏附和聚集,形成血小板栓。
同时,凝血因子也会被激活,形成凝血酶,将溶血酶原转化为溶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性,需要尽可能快速地确定患者的凝血功能,以便做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因此,使用促凝剂有助于加速凝血时间的发生,提高凝血功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促凝剂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凝剂可以提供活化剂,加速凝血因子的激活。
促凝剂通常包含有特定的酶类物质,如凝血酶、磷酸酯酶等,这些酶类物质可以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加速它们的激活过程。
凝血酶能够将溶血酶原转化为溶血酶,进而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磷酸酯酶等物质也可以通过激活其他凝血因子的前体,参与到凝血反应中,加速凝血时间的发生。
2.促凝剂可以提供传导介质,促进凝血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凝血反应中,凝血因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所谓的凝血酶级联反应。
这些相互作用需要一定的传导介质,促凝剂可以提供这些传导介质,加速凝血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凝血反应更加迅速和高效。
3.促凝剂可以提供催化剂,增强凝血反应的速率。
在凝血反应中,凝血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一定的能量,并且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
促凝剂可以作为催化剂,降低凝血因子之间的能量阈值,加速凝血反应的速率。
这样,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凝血时间的变化,并快速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常用化学试剂汇总

引言概述:化学试剂在科研实验、工业生产和医学诊断等领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化学试剂进行汇总,包括无机试剂、有机试剂和生化试剂等。
通过详细介绍这些试剂的特性、用途、制备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试剂。
正文内容:一、无机试剂1.硫酸:介绍硫酸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应用领域,如制造肥料、蓄电池和矿石加工等。
还需注意硫酸的腐蚀性和安全操作方法。
2.氢氧化钠:阐述氢氧化钠的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如作为钠盐的原料、制造肥皂和纸浆工业中的碱性酶处理等。
同时,要提醒读者注意氢氧化钠的碱性和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
3.氯化钠:介绍氯化钠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重点阐述其在食品加工、医学及实验室中的广泛应用。
提醒读者避免与硫酸和氯化银等物质同时接触。
4.硫化氢:详细介绍硫化氢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等。
着重讲解其在油田开采和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用途,并强调硫化氢的毒性和防护措施。
5.氧化铜:介绍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包括其作为催化剂、染料、防腐剂以及电子元件中的应用。
同时提醒读者注意避免与可燃物质和有机物接触。
二、有机试剂1.丙酮:详细介绍丙酮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阐述其在工业生产、溶剂和化学分析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提醒读者防止丙酮的蒸气进入呼吸道。
2.乙醇:介绍乙醇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作为溶剂、燃料、消毒剂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要注意乙醇的易燃性和适当的储存方式。
3.甲醛:详细阐述甲醛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
包括其作为消毒剂、防腐剂和合成材料中的应用。
强调甲醛对人体的刺激性和致癌性。
4.苯酚:介绍苯酚的特性、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如作为消毒剂、染料和合成材料中的应用。
要注意苯酚的毒性和防护措施。
5.氯仿:详细介绍氯仿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医学和化学实验中的溶剂,并提醒读者注意氯仿的毒性和适当的使用方式。
生化试剂原理

生化试剂原理
生化试剂原理是指在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各种化学试剂和物质的作用机制和原理。
这些试剂可以用于分析、测量、分离和检测生物体内的不同分子和化合物,从而帮助研究者了解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和功能。
生化试剂原理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生化试剂的原理:
1. 酶的原理:酶是一类生化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的活性与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有关。
常见
的试剂如蛋白酶、DNA酶等在反应中发挥催化作用,加速底
物的转化。
2. 染色试剂的原理:染色试剂在细胞和组织的观察和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染色试剂可与特定分子或结构反应,使其在显微镜下可见。
常见的试剂如荧光染料、组织切片染色试剂等可使细胞核酸、蛋白质等变得可见。
3. 缓冲液的原理:缓冲液是为了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而使用
的试剂。
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稳定维持溶液的酸碱度,防止
pH值的剧烈变化。
常见的缓冲液如Tris缓冲液、PBS缓冲液
等能够维持酶催化和反应的稳定性。
4. 标记试剂的原理:标记试剂是指将特定化合物或分子与检测目标结合,以便在实验中追踪和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和变化。
常见的标记试剂如荧光标记物、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等能够通过荧光、发光或颜色变化来表示检测结果。
总之,生化试剂原理是研究者在实验中理解和运用各种化学试剂的作用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基础。
不同的生化试剂具有不同的原理和功能,能够在许多生物学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础16项生化试剂的种类及意义

考核生化试剂的种类及意义一、血脂类检查项目(4项)1.总胆固醇(CHO)参考值:0~5.2mmol/L(90~200mg/dL)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血液胆固醇增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等;胆固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可用作肝脏功能、胆汁功能、肠吸收功能和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指标。
它在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0mmol/L可考虑为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堵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病理性高胆固醇血症见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胆固醇降低常见于:贫血、肝硬化、甲亢、营养不良等。
因此,胆固醇的测定对于血脂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甘油三酯(TG)参考值:0.7~1.7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测定甘油三酯的重要意义在于诊断和处理高脂血症。
这些疾病可能是原发性的,或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肾病、糖尿病和内分泌失调。
甘油三酯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肝胆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甲减等。
甘油三酯降低常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甲亢。
甘油三酯升高已被证实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甘油三酯的测定是对于血脂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参考值:0.77~2.25mmol/L(47~65mg/dl)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糖尿病,慢性贫血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它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临床上以不同种类脂蛋白比例的分析作为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症的鉴别诊断。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常见于:饮酒、长期体力活动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常见于: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
肌酸激酶质量法生化试剂

肌酸激酶质量法生化试剂
肌酸激酶(CK)是一种酶,也称为肌酸磷酸激酶,它在人体内
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肌酸激酶质量法是一种生化试剂,用于测
定体内肌酸激酶的含量,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肌酸激酶质量法生化试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
测定体液中肌酸激酶的活性或浓度。
这些试剂通常包括肌酸磷酸激
酶底物、辅酶、缓冲液等成分,能够与肌酸激酶发生特定的反应,
并产生可测量的信号,如颜色变化或光学密度变化等。
通过测量这
些信号的变化,就可以间接地测定肌酸激酶的含量。
在临床实践中,肌酸激酶质量法生化试剂常用于心肌梗死、肌
肉疾病、肝炎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疾病监测。
通过监测肌酸激酶的
含量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发展趋势以
及治疗效果。
除了临床诊断之外,肌酸激酶质量法生化试剂也在科研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试剂对肌酸激酶进行定量分析,以探究肌酸激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新药研发和疾
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肌酸激酶质量法生化试剂在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肌酸激酶含量的方法,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实验室试剂分类及管理

实验室试剂分类及管理一、实验室试剂分类实验室试剂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物质,按照其性质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无机试剂无机试剂是指化学成分中不包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常见的无机试剂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其在化学分析、制备实验和其他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有机试剂有机试剂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有机试剂有醇类、酮类、酸类等,其在有机合成、生物化学、药物研发等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3. 生化试剂生化试剂用于生物化学实验和生物学研究。
常见的生化试剂包括酶类、蛋白质、核酸等,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4. 分析试剂分析试剂主要用于化学分析和检测。
常见的分析试剂有指示剂、标准溶液、试纸等,能够帮助实验人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判断。
二、实验室试剂管理1. 贮存环境实验室试剂的贮存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温度适宜:不同试剂的贮存温度要根据其性质而定,一般要求在常温下保存,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
•防潮防湿:试剂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受潮受湿,以防止试剂性质变化。
•防火防爆:易燃、易爆试剂要单独贮存,禁止与氧化剂混放。
实验室内要有相应的防火设施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修。
2. 标签标识试剂容器上应标明试剂的名称、化学式、纯度、危险性等信息,以便实验人员正确识别和使用。
标签上还应有贮存时间和有效期限的提示,避免使用过期试剂。
3. 存放位置试剂的存放位置要分类放置,避免不同性质试剂混放。
可根据试剂种类或功能进行分区,如将无机试剂、有机试剂、生化试剂、分析试剂分别摆放。
同时,要将易燃、易爆试剂放在易燃物品柜中,有毒试剂放在专用柜中,确保安全性。
4. 使用记录实验室应建立试剂使用记录,记录试剂的名称、规格、批号、领用人、领用时间等关键信息,以便进行溯源和管理。
5. 废弃处理过期或废弃的试剂要进行及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应根据试剂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如回收利用、交由专业机构处理或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生化试剂作用:1、蛋白酶K:能水解消化蛋白质,特别是与DNA结合的组蛋白,在尿素和SDS中稳定。
一般工作浓度是50—100μg/ml,推荐反应缓冲液:50mM Tris-HCl (pH7.5),10mM CaCl2。
2、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细胞膜上的脂类与蛋白质,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并解离细胞中的核蛋白,SDS 还能与蛋白质结合而沉淀。
3、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常用于蓝白斑筛选及IPTG 诱导的细菌内的蛋白表达等。
IPTG和乳糖的结构相似,所以它和乳糖一样,可以与乳糖操纵元的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的空间构像变化,四聚体解聚成单体,失去与操纵子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从而解除了阻遏蛋白的作用,使其后的基因得以转录合成利用乳糖的酶类。
与乳糖不同的是,IPTG不被β-半乳糖苷酶水解。
常与X-GAL一起用于蓝白斑筛选。
作用极强的诱导剂,不被细菌代谢而十分稳定。
4、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是IPTG的显色试剂,在IPTG的催化下显蓝色。
常跟IPTG一起用与蓝白斑筛选。
5、G418:一种抗生素,对几乎所有的细胞都有毒性,是稳定转染最常用的选择试剂。
当neo基因被整合进真核细胞基因组合适的地方后,则能启动neo基因编码的序列转录为mRNA,从而获得抗性产物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的高效表达,使细胞获得抗性而能在含有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
G418的这一选择特性,已在基因转移、基因敲除、抗性筛选以及转基因动物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
6、DMSO:二甲基亚砜。
实验室常用于作液体层析溶剂,同时用作测试物质紫外消光值上时用作参照物。
能溶于所有烷烃和烯烃。
7、曲拉通X-100:TritonX-100,用的细胞裂解液成分之一,在保护蛋白活性方面有一定作用,能力介于NP40和SDS之间,偏向于NP40。
8、NP-40:很温和的去垢剂,1%浓度的基本可以破坏掉胞膜,而对核膜破坏的作用弱,结合特定的buffer可以获得胞浆蛋白。
9、BSA:牛血清白蛋白,主要起维持渗透压作用、PH缓冲作用、载体作用和营养作用。
在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中,添加白蛋白可起到生理和机械保护作用和载体作用。
常用于蛋白定量中的内参和抗体稀释液。
10、甲酰胺:甲酰胺被用作凝胶电泳中RNA的稳定剂,也用于稳定毛细管电泳中的变性单股DNA。
11、TEMED:四甲基乙二胺。
促凝剂。
在中性及碱性pH条件下,加入TEMED可加速凝胶聚合。
12、巯基乙醇:一种强还原剂。
可还原蛋白二硫键,从而使蛋白保持溶解状态,有利于与SDS的结合。
使蛋白解离成单个亚基。
13、甲叉双丙烯酰胺:N,N'-甲叉双丙烯酰胺,别名MBA,又叫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次甲基双丙烯酰胺,N,N'-甲撑双丙烯酰胺。
作交联剂与丙烯酰胺聚合而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
14、过硫酸铵:过硫酸铵(APS)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自由基,然后在促凝剂TEMED的作用下使丙烯酰胺及甲叉丙烯酰胺聚合。
15、B27:一种添加剂,用于神经肝细胞培养,被认为具有抑制胶质细胞生长的作用。
16、DTT:二硫苏糖醇,常用还原剂,既有抗氧化作用。
它能保护酶分子上的还原性基团,维持还原性环境,稳定酶的活性。
又是一种蛋白质变性剂,破坏二硫键,浓度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17、弗氏不完全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弗氏完全佐剂是一种油包水的乳浊液,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成分。
佐剂活性来自于油滴中免疫原的持续释放,并刺激局部免疫反应。
弗氏不完全佐剂用于初次免疫刺激。
为了减少副作用,不含结核分枝杆菌成分的弗氏不完全佐剂用于加强弗氏完全佐剂是一种油包水的乳浊液,能够非常有效的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体。
弗氏完全佐剂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成分,可以加强对抗原的抗体反应。
佐剂活性来自于油滴中免疫原的持续释放,并刺激局部免疫反应。
18、吐温20:Tween-20 ,常用的非离子去垢剂。
19、吐温80:weenum 80 ,除作乳化剂外,也用作某些水中难溶药物的增溶剂。
20.、十二烷基肌氨酸钠:脱细胞试剂,制备脱细胞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21.PVPP:PVPP对片剂具有崩解作用,能和各种不溶于水的药物共容,能稳定化各种悬浮剂,又具有形成络合物的能力以及吸附作用等,因而可用作医药助剂。
也用于除去啤酒中的多酚。
22、PIPES:哌嗪-N,N'-二(2-乙磺酸),实验室做缓冲剂用。
全名是哌嗪-N,N-二(2-乙磺酸),pKa是6.80。
不参与也不干扰生物化学反应,价格比较贵。
常用在免疫和细胞类的实验中,PIPES有时还被用来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
23、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一种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 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浓度到一定程度(0.3 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核酸的复合物与蛋白,多糖类物质分开。
最后通过乙醇或异丙醇沉淀DNA,而CTAB溶于乙醇或异丙醇而除去。
CTAB法是现在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提取核酸的手段。
24、HEPES:羟乙基哌秦乙硫磺酸,一种弱酸缓冲剂,主要作用是防止培养基pH迅速变化。
在开放式培养条件下,培养基脱离了5%CO2的环境,CO2气体迅速逸出,pH迅速升高,若加了HEPES,此时可以维持pH7.0左右。
一般在进行克隆化培养时要添加HEPES。
25、MOPS:一种缓冲液,有抑制RNA酶的作用,一般和甲醛(用于变形RNA)用于RNA变性电泳。
26、盐酸胍:盐酸胍等可使蛋白质结构中的氢键发生断裂,这增加了非极性分子包括氨基酸侧链的溶解度,减少了疏水相互作用。
27、PMSF: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中文名为苯甲基磺酰氟。
用于抑制蛋白酶. PMSF严重损害呼吸道粘膜、眼睛及皮肤,吸入、吞进或通过皮肤吸收后有致命危险。
一旦眼睛或皮肤接触了PMSF,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之。
凡被PMSF污染的衣物应予丢弃。
PMSF在水溶液中不稳定。
应在使用前从贮存液中现用现加于裂解缓冲液中。
PMSF在水溶液中的活性丧失速率随pH值的升高而加快,且25℃的失活速率高于4℃。
pH值为8.0时,20μmmol/l PMSF水溶液的半寿期大约为85min,这表明将PMSF溶液调节为碱性(pH>8.6)并在室温放置数小时后,可安全地予以丢弃。
28、溴酚蓝:pH指示剂,pH=3.0时呈黄色,pH=4.6时呈蓝紫色。
酸碱指示剂;非水滴定用指示剂,蛋白电泳染色;病毒化验等。
29、台盼兰:台盼蓝(Trypan Blue)或称台盼兰,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30、二甲苯青FF:用于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示踪染料,易溶于水和醇,可与溴芬蓝按照一定比例配置loading buffer。
31、吖啶橙:是一种荧光色素,与细胞中DNA和RNA结合量存在差别,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与DNA结合量少发绿色荧光,与RNA 结合量多发桔黄色或桔红色荧光。
该染料具有膜通透性,能透过细胞膜,使核DNA和RNA染色。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可透过正常细胞膜,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而在凋亡细胞中,因染色质固缩或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断,形成凋亡小体。
吖啶橙使其染上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或黄绿色碎片颗粒;而坏死细胞黄荧光减弱甚至消失。
吖啶橙AO常与溴化乙啶EB合用双染,因EB只染死细胞使之产生桔黄色荧光,由此可区分出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它还可以用作移码突变的诱变剂,能镶嵌于两个相邻的碱基对之间,这样在DNA复制过程中,会使DNA链增加或缺失一个碱基,造成移码突变。
吖啶橙染液有毒,操作时要戴手套,需避光。
32、EDTA和EGTA:EDTA--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螯合剂的代表性物质。
能和碱金属、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等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
此外EDTA也可用来使有害放射性金属从人体中迅速排泄起到解毒作用。
也是水的处理剂。
EGTA--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四乙酸在Mg2+存在下测定Ca2+时,可用EGTA直接滴定,滴定误差小于0.3% ,比用EDTA滴定提高了选择性。
此外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普遍比相应的EDTA配合物差。
33、TRICINE:N-[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常见的电泳系统是Tris-甘氨酸系统;Tris-Tricine电泳则用于分子量小于10kDa的多肽和蛋白的电泳,能够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可以用前者代替。
34、PVP40:PVP40 中的CO - N = 有很强的结合酚类化合物的能力,与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常用于提取RNA时除去酚类。
35、脱氧胆酸钠:离子型去垢剂,作用有:1、裂解细胞;2、溶解蛋白,尤其是可以溶解一些难溶于水的蛋白,如膜蛋白等;3、很适合做WB,但在Co-IP中使用,需要谨慎。
36、6-BA:细胞培养中用到,细胞分裂素。
37、碘代乙酰胺:也叫作碘乙酰胺,2-碘乙酰胺。
用于有机合成,在蛋白组学中组氨酸和半胱氨酸的烷基化试剂,用于多肽测序以及酶抑制剂等,蛋白组学级试剂。
38、萘乙酸:NAA,为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形成不定根,改变雌雄花比例,增加坐果率等39。
番红O与藏红T:氧化还原指示剂、生物染色、酸碱指示剂,滴定分析亚硝酸盐。
40。
TTC: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红四氮唑),多用于药物分析和琼脂糖添加剂,在计数琼脂中加入适量的TTC(0.5% TTC 1ML 加到100ML琼脂中),细菌菌落长成红颜色,对去除食品本底颗粒物干扰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