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向日葵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吕梁市向日葵田草害综合治理技术

能产 生 1 0 万多粒种 子。多年生杂草如 田旋 花 、 刺儿 菜 、 苣 荬 菜等, 不 仅能种子 繁殖 , 还可 以利用地 下营养器 官进行无性
繁殖产生新 的植株 。
1 . 2 . 3 种子 多种传 播 方式 向 日葵 列 当种 子 量 多 , 微 小 如
尘, 极易 黏在 向 日葵种 子上传播 。 ̄ i l J L 菜、 苣荬菜 种子有冠
度大, 向 H葵缺苗断垄现象也严重 。
草木植物 , 其形态特征 为 : 茎直立 , 单性 , 肉质 , 黄褐色至深褐 色, 茎 高2 5 —4 0 c m, 被鳞 片状 叶覆盖 着 ; 花蓝紫色 , 无限花序 ;
果实为双裂瓣 蒴果 , 内含大量褐色粉末状 的微小种子 ; 种子坚 硬, 形状不规则 , 表 面有较规则的网纹 。向 日葵列 当没有 叶绿
毛, 可随风 飞扬 , 传播很远 。苍耳 、 小花鬼针草种 子带 钩刺 ,
易钩住人 的衣服 、 动物 的毛皮 , 随人 、 动物 的走动传播 。田旋 花种子可 由鸟类 和哺乳 动物取食进 行远距离传播 。此外 , 许 多杂草种子还易通过水流 、 未腐熟 的农 家肥等扩散至 田间。
1 . 3 危 害性 分 析
2 . 2 农 业 防治
旱性 更强 ; 藜、 苍耳、 田旋花 等能在盐 碱地上 生长 ; 向 日葵 列
当的种子在 土中能存 活 5 ~1 0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狗尾 草的种子 能存活 1 5 a 以
2 . 2 . 1 合 理轮 作倒 茬
2 综 合治 理技 术
2 . 1 严格进行 植物检疫 向 日葵列 当属植物检疫性 有害生 物, 其种子量多 , 微小 如尘 , 极易黏在 向 日葵种 子上 随调种 远 距离传播 。调种不慎是 向 日葵 列当异地发生的主要原 因, 因 此, 必须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一是要禁 止从 发生 列当的 区域调 运 向 E l 葵 种子 ; 二是对调 运的种子进行 严格检疫 , 发
我国向日葵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_李志勇

我国向日葵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年全球向日葵种植面积为#$%亿亩,葵花籽产量为!&’""万吨。
我国向日葵面积为(&)%)$#*万亩,总产为(%’$)万吨,其中食葵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山西省。
我国油用向日葵品种较为丰富,主要有美+("(、澳,#(、法-’、-*等杂交品种,还有我国繁育的晋葵、天葵等。
食用向日葵品种较为单一,仍以古老的农家品种三道眉为主。
(&&&&开发情况我国葵花籽品种分食用葵花和油用葵花!种,其中食用葵花产量占."/,(""万吨以上,这其中又有!"万吨用于剥仁,其余用于炒货;油用葵花占#"0,’"万吨,主要用于榨油,葵花油年产量(*万吨左右。
($(&&&&油用向日葵开发。
向日葵已成为世界的第四大食用油源,其油清亮、微带酱黄色,香美可口,亚油酸含量高达)*0&1&.#$%0。
近代医学证明,亚油酸能将沉积在肠壁上过多的胆固醇脱离排泄出去,经常食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都有良好作用。
向日葵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2、维生素3和胡萝卜素,可以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延缓衰老,增强活力。
向日葵油被誉为“健康营养油”。
世界各国人民对向日葵油的食用兴趣日益增长,需求量日益增加。
向日葵油属半干性油,品质优良,在工业上容易精炼加工。
其亚麻酸含量仅"$!0,具有良好的干性油特性,用作油漆的原料,不会因时间的延续而变质;用于制革,会使皮革坚韧柔软而光亮。
还是化妆品、印刷用油、人造奶油、糕点、塑料、树脂、胶片、聚脂、润滑油、香料、肥皂、卵磷脂及蜡烛的重要原料。
在医药工业上可提取亚油酸制作降压药品。
($!&&&&食用向日葵的开发。
吕梁山向日葵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有 机肥 施 用量 严 重 不足 , 一 般 不施 底 肥 , 微 肥很
● l 靴蛐姚
2 0 1 3 . 7 专 题 论 述
少施 用 , 基本 不浇水 。过 量施用 氮肥 , 致使 土壤 中氮 、 本是 年 富力 强 、 受 过较 多 教育 的农 村 “ 精英 ” . 留下 从 磷、 钾 肥 比例 失调 , 费工 、 费时 , 成本 高 , 造成 空壳 和瘪 事农 业 生产 的 主要 是人 力 资本 含量 和 劳动 技 能较 低 粒增 加 。广 种 薄收 、 疏 于 管理 、 靠 天吃饭 , 9 O %以上 的 的妇 女 和 老人 ,进 一 步从 总体 上 降低 了从 事农 业 生 向 日葵种植 在 山 、 坡 地上 ,中等 以上地 力种 植 向 日葵 产 的 留守农 民素质 。无 疑 , 作 为发展 现代农 业 的主力 面积 不 足 1 0 %, 且 物资 投入 少 , 管 理粗 放 。整 地 质量 军其 素质偏 低 , 难 以承 担起 发展 现代农 业 的重 任 。
一般 产量 7 5 k g / 亩左 右 , 为 中低 产 区 。 二是 植 面积 2 5 . 2万 亩 ,是 吕梁贫 困 山 区农 民种植 的重要 品种杂 乱 ,
经济 作物 。 在平川 区, 此 区 多 为盐 碱 及 一 水 地 , 土 壤较 肥 沃 , 主 要 以油 葵 为主 , 产量 一般 在 1 5 0 k g / 亩左 右 。
吕梁市向日葵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Vol.325 N〇.1 JAN.2017文章编号:1673-887X(2017)01-0081-02吕梁市向曰葵伉质高产高效栽培技/齐晶晶(吕梁市农业委员会,山西吕梁033000)摘要介绍了适宜吕梁市栽培的向日葵食用葵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技术应用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 提高向日葵的品质与产量。
关键词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65.5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7.01.037Sunflower Efficient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Qi Jingjing(Lvliang A griculture Committee, Lvliang 033000, Shanxi,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ltivation of sunflower edible sunflower varieties selection,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aim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 he sunflower.Key words: Sunflower, Efficient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 气候,为西北春播区,向日葵的种植以食用型为主,分布 比较散乱,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当地菌核病、列当发生 比较重,常年播种面积0.67 xlO4hm2左右,单产120 kg /0.067 hm2。
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位于山西省西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是中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探讨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对于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状况,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产业现状1. 土地资源短缺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势平坦,但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且大部分土地为黄土质地,肥力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 气候条件恶劣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农作物生长受限。
3. 农业技术滞后由于地处偏远,农业技术推广滞后,农民种植和养殖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水平,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
4. 农产品销售难题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难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民,导致了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
二、农业产业发展对策1.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通过土地整治和改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壤肥力和保墒性,增加农田用水,改善土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引进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需要引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耗水量,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可加快发展生态养殖和植被覆盖,改善土地水文环境。
3.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当地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向农户传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
4. 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发市场,推动当地农产品向外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可联合合作社、企业等,在当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
三、农业产业发展路径1. 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针对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情况,选择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如核桃、苹果等水果种植,畜牧业,中药材种植等。
山西省向日葵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

1 育 种 现 状
1 1 研 究 进 展 .
由表 1可 以 看 出, 然我 省 的 向 日葵 育 种研 虽 究 只有 2 O余 年 的历 史 , 也取 得 了一 定 成绩 , 但 二 十年 来 共 育成 1 个 品种 , 中 6个 为油 葵 , 个 1 其 5 为食葵 , 品质 也得 到了改善 。 特别 是 2 0 0 4年 以来 , 每 年 都 有 新 品 种 审定 , 0 6年 度 有 3个 品种 审 20
作 者简 介 : 学 艳 (9 4 ) 女 , 学本 科 , 段 17 - , 大 山西 省 农 科 院小 麦 研 究 所 助理 研 究 员 , 事作 物遗 传 育 种 工 作 。 从
强 , 务 功能要 强 。 服
参 考 文 献:
口] 保 鲜 与 加 工 ,0 2 () 7 . . 2 0 ,2 : —8 [ ] 转 宏 .赫 猴 桃 产 业 演 化 发 展 探 析 [] 西 北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2姜 J.
山西 省地 处黄 土高原 , 地形 地貌复 杂 , 候生 气
1 2 育 成 品 种 .
18 9 8年 后 , 国与 国外 向 日葵育 种 先进 国家 我 的交 往不 断增多 , 随着 品种资 源和技 术 的引进 , 我
态条 件多 样 , 日葵 生产 遍布全 省各个 地 区 。 向 由于 地形 南北 狭长 , 气候 条件悬 殊 , 除晋南 地 区属北方 夏播 区外 , 其他 地 区均属 西北 春播 区 。 生产 上 向 日
油用 葵 为主 , 食 向 日葵 也有 少量种 植 , 中以北 磕 晋 地 区则 以食用 葵 为主 , 用葵 只有 少量种植 , 省 油 全
向 日葵 面积 约 1 . 万 h , 中食 用葵 面积 6 6 33 m。其 .7
山西省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峰;张学武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46)026
【摘要】分析了山西省向日葵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品种类型不协调,种子市场不成熟;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迎茬、重茬现象严重,存在不合理轮作;病、虫、草害高发,缺乏真正高产、优质、多抗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向日葵优良新品种;企业深加工能力弱,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薄,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着向日葵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山西省向日葵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向日葵新品种,并集成和优良品种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加快高产高效栽培枝术的转化推广;鼓励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挖掘向日葵综合利用潜力,提高向日葵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促进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
【总页数】3页(P214-216)
【作者】张峰;张学武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0322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03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J], 杨新元;贾爱红;张学武;王鹏冬;张捷
2.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贺光华;郭芳芳
3.山西省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J], 贺素女
4.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梁岭利
5.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冀宪武;刘枫;何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山西省向日葵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附件102023年山西省向日葵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向日葵是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各地均有种植。
为指导我省向日葵生产,提高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现提出2023年向日葵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整地施肥选择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保肥性、透气性较好的壤土和砂壤土,且连续三年以上没有种过向日葵的地块。
5月上旬〜5月下旬,每亩施入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或精制复合肥100〜150公斤,纯氮(N)10-12公斤,纯磷(P2O5)6~8公斤,纯钾(K2O)12〜14公斤,浅旋耕10〜15厘米。
精细耙糖,拾净根茬,保蓄土壤水分。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增产潜力大、抗旱能力强、抗病性强的杂交品种,推荐选用GF361、三瑞373、三瑞9号、三瑞3号、SH363等品种。
三、适时播种一般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
5厘米地温连续5日通过8〜10。
C时即可播种,视品种生育期长短,在保证秋霜前成熟的条件下,适期晚播。
播前晒种2〜3天。
选用幅宽70厘米地膜进行覆膜播种,一膜两行。
宽窄行播种,宽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50厘米,穴距40厘米,播后浅覆土,每穴2粒,或单双粒隔穴播种。
确保每亩留苗2300〜2500株。
四、田间管理(一)查苗补缺。
1〜2对真叶时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苗或带土移栽,缺苗较短的地段也可就近留双苗。
(二)定苗。
2对真叶时定苗,确保每穴留1株壮苗,并清除杂草。
(三)水肥管理。
现蕾期结合浇头水,每亩追施纯氮(N)10公斤,开花期每亩追施纯钾(”0)3公斤〜5公斤,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墙情灵活浇水,开花盛期根外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四)中耕培土。
结合定苗、追肥在地膜间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3次。
五、病虫草害防治因地制宜选用高抗逆的优良杂交品种,合理布局、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
六、收获当大部分花盘背面变黄,从花盘背面边缘向里有2~3厘米变成褐色;茎杆变黄或黄绿;中上部叶片黄化或脱落;种子皮壳硬化,籽粒含水量降至15%时,即可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吕梁山农业生产概况
吕梁山脉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同陕西省榆林市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
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区域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梯田环绕。
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旱垣地面积较大,土地瘠薄,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贫困人口比例大,自然灾害较多。
向日葵抗旱耐瘠薄,适宜于吕梁山脉特殊的土地及气候条件,是该区域的传统种植作物,也是贫困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依据国家统计局吕梁调查总队的资料,吕梁山脉2011年向日葵种植面积25.2万亩,是吕梁贫困山区农民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
2吕梁山区向日葵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向日葵抗旱、耐瘠薄,适宜于吕梁丘陵山区特殊的土地及气候条件,是该区域的传统种植作物,但单产低,是山西省农作物生产中的大面积低产作物。
加速该区域向日葵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贫困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国家对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等的补贴政策,使向日葵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偏低,加之落后的传统种植管理模式,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
针对吕梁地区特殊的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研究相适应的简约化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在少投入的情况下增加农民收入,对提高农民种植向日葵效益以及缓解城乡居民食用葵花籽产需缺口具有重要意义。
吕梁山是向日葵的主产区,其中主要以食用葵为主,面积占80%以上。
20世纪90年代初,面积曾达60万亩,90年代以后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病虫草害危害的加重,种植面积下降至目前的不足30万亩,其中兴县、临县均在5万亩以上。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葵价格的持续上涨,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食葵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
吕梁山食葵种植基本上是在边山丘陵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为雨养农业区,种植分散,品种杂乱,一般产量75kg/亩左右,为中低产区。
二是在平川区,此区多为盐碱及一水地,土壤较肥沃,主要以油葵为主,产量一般在150kg/亩左右。
3限制吕梁向日葵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
3.1高产优质新品种与生产的脱节
大部分种植区多以地方品种为主,而向日葵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导致种子混杂退化严重,抗逆性下降,空秕粒多,籽粒小,品质差,其品质已不能满足国内名牌瓜子生产企业的质量要求,市场销售价低,经济效益不佳。
生产中严重缺少高产优质新品种,有很多新品种不被农民所了解,同时农民对种植业也不重视,科研单位缺少新品种展示,造成了新品种与生产的严重脱节。
3.2种植技术传统且落后
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一般不施底肥,微肥很
吕梁山向日葵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郑洪元王文浩杨俊芳刘文俊何丽芬闫玉鑫张超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032200)
摘要:向日葵抗旱、耐瘠薄,适宜于吕梁丘陵山区特殊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是该区重要的经济作物。
吕梁山是山西省向日葵的主产区,主要以食用葵为主,其播种面积占向日葵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
通过对吕梁山区向日葵目前生产技术水平的分析,找出了限制吕梁向日葵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吕梁山向日葵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向日葵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关键技术;发展对策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