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城市文化汇总
中山非遗文化遗产介绍

中山非遗文化遗产介绍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山民间牙雕技艺、六坊云龙舞、大涌高浮雕等。
中山民间牙雕技艺:是中山民间传统工艺一大品牌,注重于雕工,并将木雕、绘画、仿古等传统技艺融于一体,技艺精湛,刀法涵盖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以沉稳大气、光亮华美而著称。
作品有鸿篇巨制,也有小摆物和挂件;有人物花卉、风景田园等生活题材,也有宗教、神话等宏篇叙事。
六坊云龙舞:流传于古镇镇六坊村的一种传统龙民间舞蹈,具有300多年历史。
以前的六坊云龙舞由村里近200名男性青壮年从村中祠堂里请出云龙,于入夜时分点燃蜡烛钻进龙身,然后由幡旗、灯笼开路,由龙珠引领,伴随云彩、鲤鱼等扎作道具,从六坊村出发,沿着邻近的村庄巡游,连续巡游三晚。
现在的六坊云龙舞采用现代的光源代替旧时的蜡烛,使用锂电池代替蓄电池,运用多种灯光效果,使其看起来更精神威武、焕然一新。
六坊云龙舞以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文化活动载体,同时,也成为维系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热情的重要纽带。
大涌高浮雕:因其在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同时融汇了西洋元素,由此形成中西合璧、独具魅力的岭南艺术风格。
中山 非遗

中山非遗中山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也是广东的辖地级市,古时的中山市也被称为是香山寺,中山市看名字便是清楚这名字是来自于孙中山先生。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舞蹈:醉龙舞醉龙舞又称“剪龙”、“转龙”,流行于现中山、珠海、澳门一带,因起舞时要“醉态朦胧”,故名。
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即传说中佛祖释加牟尼的诞辰,中山民间就要舞醉龙并吃栾樨饼。
民间习俗:崖口飘色崖口飘色是具有中山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是当地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一起共同创造、积累、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以及民间文化的创造力。
民间歌曲:中山咸水歌咸水歌是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汉族传统渔歌,又称“白话渔歌”,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白话渔歌,是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附近以及民众镇一带的汉族民歌,也是当地汉族劳动人民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自娱自乐和谈恋爱时唱的民歌,很有地方特色。
民间习俗:小榄菊花会小榄菊花会是清代嘉庆甲戌年,由“菊试”、“菊社”等民间组织自发组织起来的赏花盛会,在盛会上各家族会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会期几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有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后发展成为每10年一度的“黄花会”。
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技艺精巧,规模宏大,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性花会。
传统手工工艺:凉茶凉茶是汉族特色茶饮,是中草药植物饮料的通称。
广东凉茶是汉族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
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着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汉族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
民间歌曲:白口莲山歌白口莲山歌是广东省中山市汉族传统民歌中较为流行的歌种之一,白口莲山歌是中山客家人的传统优秀民间音乐,是岭南地区汉族音乐的重要元素,是中山民歌的瑰宝。
中山乡土文化

中⼭乡⼟⽂化中⼭乡⼟⽂化中⼭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古称⾹⼭县,1925年,改名为中⼭县,以纪念孙中⼭先⽣,是中国唯⼀以伟⼈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多样的乡⼟⽂化。
中⼭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民歌、舞龙狮鹤凤、崖⼝飘⾊等。
中⼭是民歌之乡,民间流⾏的民歌有咸⽔歌、⾼棠歌、⼤缯歌、客家⼭歌、鹤歌、姑妹歌、渔⿎、龙⾈、⼩调⼉歌等,其中以咸⽔歌和⾼棠歌最有特⾊,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于坦洲镇等⼤沙⽥区。
中⼭著名咸⽔歌,是⼈们为调剂⽣活,增加村与村之间的友情,逐渐形成的⼀种对歌酬谢的习俗。
各地多半在农忙之前或收获之后,搭起歌台,进⾏⽐试;中秋节时,还把船摇到江⼼,连成“中⼭咸⽔歌擂台”。
醉龙舞蹈是中⼭民间特有的⽂化,最早源于西区的长洲村。
每年农历的四⽉初⼋浴佛节祭祀后,群众将舞动醉龙,翩然巡游。
中⼭舞龙分为⽊龙、⽕龙、⾦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
时⾄今⽇,威风凛凛的醉龙舞其实更代表着回望传统与⽂化继承。
南朗镇崖⼝村的崖⼝飘⾊,源出于当地流⾏的⼀个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崖⼝⼀位谭姓青年因家境贫穷到邻乡做帮⼯,与邻村⼀位⽼郎中之⼥结为夫妻。
有⼀年发⽣海啸,把崖⼝⼀带淹没,后发⽣瘟疫。
谭⽒夫妇死⾥逃⽣,在娘家避疫中得⽼郎中传授祖传秘⽅后,⽇以继夜上⼭采药免费为村民治病,治好村中很多⼈,被村民赞为神医,誉为“活菩萨”。
但过度劳累终于把怀孕的谭妻累倒,导致流产⽽死,其夫也因上⼭采药失⾜跌下悬崖伤重⾝亡。
崖⼝村民为他们举⾏隆重葬礼,在五⽉初六⽇出殡那天,村中⼀位纸扎艺⼈为纪念这位⽆私妇⼥,按其⽣前模样扎制1个纸⼈,貌似菩萨,由其4个⼉⼦抬着纸⼈参加送葬。
此后,崖⼝各村乡民在每年农历五⽉初六⽇举⾏巡游兴起了“耍菩萨”祭祀谭妻。
后村中⼈认为,⽤⽵、纸裱扎的“菩萨”巡游太呆板,⽽且在巡游完毕后将菩萨焚化实在浪费,后村中习武之⼈从舞狮技艺中的“骑膊马”得到启⽰,将“耍菩萨”演变为在⼀个⽊板中竖上铁枝,将⼩孩固定在铁枝上扮演“菩萨”,由⼈抬着巡游。
中山风土人情简介

中山风土人情简介
中山,古称“香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与香港、澳门、珠海一衣带水,南与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顺德区接壤,西与中山市小榄镇、坦洲镇为邻。
全市东西宽63公里,南北长73公里,总面积1487平方公里。
市人民政府驻西区街道。
中山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广东四大名镇之一。
中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中山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素有“百越之地、广东之源”之称。
中山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明末清初史学家陈确、现代作家罗尔纲、当代书法家方毅都是中山人。
中山是广东省辖地级市,由中山市代管;辖东区、西区、南朗镇、石岐街道4个街道办事处和东升镇、五桂山镇2个镇;中山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珠三角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
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277.8亿元。
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著名的“香山十三寺”之一的香山寺就坐落在我市境内。
—— 1 —1 —。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名录项目

2007年
8.
白口莲山歌
传统音乐
五桂山区
2007年
9.
黄圃麒麟舞
传统舞蹈
黄圃镇
2007年
10.
黄圃飘色
民俗
黄圃镇
2007年
11.
三角麒麟舞
传统舞蹈
三角镇
2009年
12.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
黄圃镇
2009年
13.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
市经贸局
2009年
14.
沙溪四月八
民俗
沙溪镇
大涌红木家具传统雕刻工艺
民俗
黄圃镇
2013年
21.
小榄刺绣
传统美术
小榄镇
2013年
22.
市级
鹤歌
传统音乐
沙溪镇
2006年
23.
东乡民歌
传统音乐
火炬开发区
2008年
24.
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小榄镇
2008年
25.
南头灯酒习俗
民俗
南头镇
2010.年
26.
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三乡镇
2010年
27.
起湾金龙扎作技艺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10年
8.
中山咸水歌(新平小学)
民众镇
2011年
9.
中山咸水歌(中心小学)
横栏镇
2011年
10.
小榄菊花会(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
小榄镇
2011年
11.
六坊云龙舞(六坊黄圃麒麟舞(横档村)
黄圃镇
2012年
中山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中山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其中一些最著名且值得一游的景点包括:
1.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这是一处全方位呈现孙中山从出生成长到进行革命活动的相关历史遗迹的旅游区。
它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总面积达3.15平方公里,并包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古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
2. 中山詹园:又名中山大宅门,是目前岭南最大的私家庭园,坐落于中山市南区北台。
3. 孙文西路步行街:这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集购物、美食、娱乐于一体。
4. 孙文纪念公园:一个适合儿童的公园,拥有丰富的儿童游乐设施。
5. 紫马岭公园:这是一个大型的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6. 中山温泉:这是一处著名的温泉度假区,拥有多个温泉池供游客泡浴。
7. 岭南水乡:这是一个充满岭南特色的古镇,拥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和风景。
8. 中山影视城:这是一个大型的电影拍摄基地,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
9. 金钟水库风景区:这是一个美丽的水库风景区,适合户外活动和野餐。
10. 逸仙湖公园:这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大型公园,拥有湖泊、山丘和花园等设施。
中山非遗项目名录

中山非遗项目名录
中山是一个拥有丰富非遗文化的城市,其中包括了许多非遗项目,如下是中山非遗项目名录:
1. 木版年画:中山木版年画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它独特的
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 清明上河图剪纸:中山清明上河图剪纸是一种传统的剪纸艺
术形式,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3. 糖画:中山糖画是一种传统的糖艺术形式,以它独特的工艺
和精美的造型制作而成,深受人们喜爱。
4. 古典舞蹈:中山古典舞蹈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以它独特
的舞蹈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5. 珠宝雕刻:中山珠宝雕刻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形式,以它独特
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制作而成,深受人们喜爱。
6. 四点纸扇:中山四点纸扇是一种传统的扇子制作工艺,以它
独特的制作技艺和精美的造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7. 西瓜灯笼:中山西瓜灯笼是一种传统的灯笼制作形式,以它
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8. 竹编工艺:中山竹编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形式,以它独
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制作而成,深受人们的喜爱。
以上就是中山非遗项目名录,这些非遗项目是中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山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希望这些非遗项目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中山有哪些独特的传统工艺品?

中山有哪些独特的传统工艺品?一、珠串珠串是中山传统工艺品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珠串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中山珠串使用的材料主要是贝壳珠和水晶珠,经过精巧的编织和串珠工艺,制成了各种各样的珠串饰品。
中山的珠串以色彩鲜艳、造型别致、华丽精美而著称。
无论是作为装饰品还是礼品,珠串都是中山人喜爱的选择。
二、橄榄雕刻橄榄雕刻是中山独有的传统工艺品之一。
中山盛产的橄榄被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如橄榄石雕、橄榄木雕等。
橄榄雕刻工艺精湛,刀法独特,雕刻出来的作品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寓意美好。
不仅如此,橄榄雕刻还可以体现中山人民的淳朴风格和勤劳精神。
三、真丝织造中山的真丝织造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织造皇后”。
中山的真丝织造以其细腻的纹理和华丽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中山的真丝织造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衣物、家居用品、工艺品等。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中山的真丝织造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山的真丝织造是中山传统工艺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铜器制作中山的铜器制作源远流长,技艺独特,传承至今。
中山的铜器制作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古朴的造型而著称。
中山的铜器制作主要包括铜器雕刻、铜鼎铸造等。
铜器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匠人的精心制作和打磨,才能制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中山的铜器制作代表了中山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体现了中山的文化底蕴。
五、景泰蓝制作景泰蓝是中山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之一。
景泰蓝制作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中山的景泰蓝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烧制、胎体制作、彩绘等。
景泰蓝制作的主要材料是铜和彩料,经过匠人的巧手和艺术品味,才能制成一件精美的景泰蓝作品。
无论是在装饰品还是礼品领域,中山的景泰蓝制作都备受赞赏,被誉为中山工艺品中的瑰宝。
以上就是中山独特的传统工艺品的介绍。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中山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山的传统工艺品,传承和发扬中山的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的阐述
• 从发展来看,中山政府和群众着眼 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向着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方向前进。
中山市城市文化形象定Biblioteka 论证中山概况:地理位置资源
中山市的资源
• • • • • 太阳能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动植物资源 旅游资源
中山概况:历史文化渊源和 风俗民情
中山概况:人口和语言
秉承名人气质,塑造名城未来
——中山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及塑造
课件结构概述
• • • • 基本概念 中山的城市文化形象定位 中山社会经济及城市文化建设状况 中山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基本概念
• 城市文化
– 城市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 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城市多数市 民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 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 城市活动中的反映。
中山的基本特色
• 纺织业发达
–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2年24日在京宣布确立 中山市为中国19个纺织产业基地和19个纺织 产业特色城镇之一,希望以此作为全国纺织 产业集群化发展试点。
中山的基本特色
• 文化和精神积淀丰富
中山城市文化定位的意义
• 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文化 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当 今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企业文 化力、商业文化力、金融文化力, 特别是城市文化力的崛起,是一种 必然的趋势;城市形象力正在展示 独有的风采,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 的重视。——《文 化 力 提 升 经 济 力》
中山城市形象塑造的建议
• • • • • 吸引广东省内旅游资源 宣扬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发挥民俗特色 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各项工作应围绕其城市定位
参考资料:
• 《中山启动新型工业化引擎》——南方日 报2002.12.19 • 《文 化 力 提 升 经 济 力—21世纪东莞城 市文化形象战略新思维》——谭昆智 • 《我国纺织业确立38个产业基地和特色城 镇》——新华社2002.12.24 • 中山(政府之窗) /
中山概况:工业、建筑业生 产迅速增长
中山概况: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初显效益
中山概况:第三产业日益兴 旺
中山概况:教育、文化、体 育、卫生取得新成绩
中山概况:城市面貌日新月 异
中山概况:旅游业稳步发展
中山的基本特色
• 环境宜人
– 曾获联合国“人居奖”。
中山的基本特色
• 风景优美
– 2000年,中山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孙中山故居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全年 接待海内外游客372.42万人次,其中国际游客 61.85万人次,国内游客310.58万人次。
小组成员
• • • • 信管系99级 梁成剑、符永寿 电子系98级 苏涵、罗英华、李俊周 哲学系98级 郭玲 外语学院99级 何娟
Thank You!
教育、文化、体育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多姿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初步提炼某些文化形象因素
挖掘民间文化艺术
中山人口和语言分布状况
宣扬示范的力量
四.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中山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 题
• 城市定位不明 • 未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力与经济力的关系 • 多种性质、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文化并 存,凝聚力不强,需要一种共同的文化观 来得到各阶层的认同 • 没有把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作为优势来宣 传,缺乏公关意识。万事具备,但欠东风。
– 中山 2001 年出口接近44亿美元,总值增幅 居全省之首; – 外贸出口方面,统计到10月份,中山出口 增幅已达39· 6%,在全省主要出口城市中 居首位,并有望突破50亿美元大关; – 2001年以来中山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势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连续17个月增 幅30%以上,居珠三角12市(区)之冠。
基本概念
• 城市文化的三个层次
外层 — 物质文化 中层 — 制度文化 内层 — 精神文化
基本概念
• 形象定位
– 建立城市品牌的基点,是一个城市独 特个性的灵魂和精华优势的浓缩,更 是一个城市区别其它城市的标志和走 向未来的航标。
基本概念
• 形象定位的考虑因素
– 基本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 和历史文化渊源及风俗民情
中山的基本特色
• 孕育名牌的地方
– 全国名牌产品中中山占有相当分量
中山的基本特色
• 灯饰产品在世界有一定地位
– 古镇刚刚获得中国灯饰之都称号;古 镇办第二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 览会
中山的基本特色
• 投资环境好
– 中山最近被台商评为全国投资环境最 好的十大城市之一
中山的基本特色
• 各种经济指标突出
基本概念
• 形象定位的战略
– 将城市文化理念和个性特质,通过统 一的视觉设计加以整合传达。使公众 产生一致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创造 最佳文化环境的一种形象传播之道。
二.中山城市文化形象定位: 现代化名人城市
中山市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的阐述
• 从历史来看,中山是个生长名人的 城市,拥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影响 中国历史的名人志士;
中山城市文化的意义
• 中山市政府正在启动新型工业化引 擎,将坚持信息化、工业化、城市 化并举,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打造出作一个城市的“名人气质”。 “现在化”和“名人气质”共同构 成了中山文化形象
三.中山社会经济及城市文化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