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四文化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网上形考作业四答案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网上形考作业四
(答案顺序可能会有变动,以文字为主,正确答案已标红加粗)题目1、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 )
A.唐诗
B. 宋元话本
C. 宋词
D. 元曲
题目2
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 )
A. 气韵生动
B. 小巧精美
C. 怪诞离奇
D. 朴质浑厚
题目3
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
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 )等地区的统治。
A. 云南
B. 西藏
C. 台湾
D. 青海
题目4
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4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四)一、名词解释1、亲亲:就是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与孝相应。
2、尊尊:就是奴隶和平民要服从奴隶主贵族,下级贵族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要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逾越,与“忠”相适应。
3、长长:就是强调年幼者应尊重年长者,与“义”相适应。
4、贵和尚中:贵和尚中思想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思想家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通过一定的调节,可以达到平衡和谐,促进事物发展变化。
5,、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
以人为本,要么是以神为本,要么是以物为本。
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二、简答题1、简述夏商西周法律思想的发展线索。
(P215页)答:夏商西周法律思想的发展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神权法思想的发展,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发展与西周。
二是宗法礼治思想的发展,形成于夏商,完备于西周。
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隶制法律,以习惯法为主,礼刑并用。
它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渗透了神权思想。
西周法律是夏商的继承和发展,总的来说是以礼为法的。
2、简述以礼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P224--P225页)答:(1)主张“正名”,以法律严格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
(2)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即制礼作乐的权力应归天子。
(3)主张“父子相隐”,即父子之间应互相隐瞒犯罪,不应相互告发。
(4)反对“铸刑鼎”,反对乱立法和立乱法,反对不符合礼治的法令,主张“为国以礼”,用礼来指导立法。
3、王夫之的“法治”观中的民主因素是如何表现的。
(P248页)答:(1)主张“法治”须“循天下之公”。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四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作业四一、填空题1、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第一高峰。
2、相传在距今3000多年的周代,水稻开始从中国传向世界。
3、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部农书。
4、隋唐至元朝,一批专业性较强的农学著作相继问世。
如隋代诸葛颖的种植法;唐代陆羽的茶经;元代王桢的农书等。
5、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的贡献首推十进制计数法。
6、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最早记录了勾股定理和分数的运算方法。
7、公元前14世纪,中国殷墟甲骨文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
8、中国古代药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于1578年完成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
9、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10、中国造纸术是中国古老的发明,它约在唐朝中期传入西亚和中亚,再从那里传入欧洲。
11、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魁奈一生热爱中国文化,有欧洲孔子之称。
12、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开始由古代向近、现代转型。
二、单向选择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封建社会得到充分发展的第二高潮期是( C )。
A.秦汉时期B.唐宋元时期C.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2、西汉后期的( B ),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当时的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
A.《齐民要术》B.《汜胜之书》C.《种植法》D、《农书》3、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是-----A--------------。
A.《皇帝内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4、《授时历》是由( A )主持制定的。
A.郭守敬B.张衡C.祖冲之D.沈括5、“中医四大经典”除《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外,还有( B )。
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金刚经〉D、〈耒耜经〉三、名词解释1、〈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它是北魏贾思勰在公元533年到544年期间编写的。
全书10卷,92篇,11万多字,包括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养蚕縚丝、酿造发酵、生产工具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提出了按照自然规律搞好农业生产的宝贵思想。
黑龙江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

平时作业四一、填空题(43分)1、1935年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的出版,标志着东北作家群的正式出现。
2、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在小说创作中,有大量揭露日伪黑暗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白朗)、(罗烽)。
3、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主要特点是(抗日救亡的呐喊)和(故土原乡的思恋)。
4、韩乃寅的长篇小说(《天荒》)、(《苦雪》)、(《泪祭》),被称为北大荒“知青三部曲”,总题名为(《远离太阳的地方》)。
5、东北光复后,诗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主要龙江作家的作品有(李熏风)的长篇叙事诗《聚宝盆》、鲁琪的(这就是爱情)等。
6、新中国成立后当之无愧的第一批龙江乡土诗人是(王书怀)、(刘畅园)。
7、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哈尔滨共刊行过俄文期刊多达400余种。
其中(《哈尔滨快报》)及其继承者(《青年俄罗斯报》)首开哈尔滨俄侨文学的先河。
8、1920-1925年,哈尔滨共有20余种纯文学或与文学有密切关系的俄文杂志,主要有(《远方》)、(《俄国评论》)、(《尖塔》)、(《远东蓝杂志》)。
9、1926年,(“邱拉耶夫卡”)社成立,这是一个由在哈尔滨本土成长起来的俄侨青年诗人组成的文艺团体。
10、(俄侨文艺团)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哈尔滨俄侨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荣盛景。
11、1899年,(俄国中东铁路俱乐部)在和哈尔滨田家烧锅建成,这一事件被称为“清代哈尔滨有电影设施和活动的开始”。
1902年,俄国人(考布切夫)在哈尔滨道里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交口处建立了黑龙江第一家电影院。
12、黑龙江有文字记载的曲艺活动始于(金代)。
13、现代意义上的冰灯观赏,始于1963年2月哈尔滨市(兆麟公园)举办的首届冰灯游园会。
14、被称为“中国雪乡”是黑龙江牡丹江长汀镇的(双峰林场)。
15、1985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正式把1月5日确定为(哈尔滨冰雪节)。
1999年,哈尔滨市政府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千年庆典活动,并兴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国开电大山西地域文化(本)形考作业四参考答案

·题目、
早在10万年前,山西这块土地上就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先祖,他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远古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文化遗存。
·选项、对错【答案】错
·题目、
下川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文化遗址,而且也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选项、对错【答案】错
·题目、
晋政下移对晋国的霸业是一种很有利的因素。
·选项、对错【答案】错
·题目、
西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汉承秦制”。
·选项、对错【答案】对
·题目、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又立第4子刘恒为代王,其封地领有太原郡、雁门郡、代郡,共辖53县。
初都晋阳,后徙都中都(今山西榆次)。
·选项、对错【答案】对
·题目、
山西不仅是汉文帝的发迹之地,也是保卫京师的边陲要地,汉文帝在他在位的23年时间里,曾先后2次巡游山西。
·选项、对错【答案】错
·题目、
芮城西王村文化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选项、对错【答案】对。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四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

7. (1)《敬业与乐业》选自《 饮冰室合集 》第五册,作者 是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梁启超 (人名), 字 卓如 ,号 任公 ,别号 饮冰室主人 。
一二
(2)《礼记》,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 典章制 度 选集,共四十九篇,是 战国至秦汉间 (朝代)儒 家论著的汇编,体现了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 想、美学思想等,是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典章制度和 儒家思想 的重要资料。
一二
20. 《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 美 国实业家 罗迦·费·因 格 ,原题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一二
21. 《创造宣言》选自《 陶行知全集 》。作者是 陶行 知 , 教育 家。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 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一二
22.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 水浒传 》,作者是 施耐 庵 , 元末明初 (朝代)小说家。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 说是《 水浒传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 西游记 》。
一二
25. 曹雪芹,名 霑 ,字 梦阮 ,号 雪芹 ,清 代 小说 家。他所作的《红楼梦》以 贾宝 玉 、 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 了 贾 、 史 、 王 、 薛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一二
二、文化常识。 1. 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
所给予的称号,如称范仲淹为 文正 ,称欧阳修为 文
一二
12.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欧阳修 ,字 永叔 ,自 号 醉翁 ,晚年又号 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 西)人,北宋 文学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二
13. 《湖心亭看雪》选自《 陶庵梦忆 》,作者是 张 岱 ,字 宗子 ,号 陶庵 ,是 明末清初 (朝代) 文学家,著有《 陶庵梦忆 》《 西湖梦寻 》等。
地域文化作业(4)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填空题1、据地质学家研究,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台湾是以 大陆 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
“东山陆桥” 是福建与台湾史前文化关系的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
P1-22、春秋至秦汉时期,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文身,他们不少人迁徙到时台湾岛,成为台湾 高山族 族的祖先。
P7 3、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的第一次是隋炀帝时期武贲郎 陈棱 从台湾掳回数千人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
此人被后世奉祀为台湾的“开山祖”,郑成功在台湾为他修“ 开山宫”以为纪念。
P94、13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厦门)。
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P125、 明代中叶 ,政府的文件中正式使用台湾这一名称。
P56、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明末之际抗清名将,也是台湾省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他对收复和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台胞尊称为“ 开台圣王”。
P157、 朱熹于绍熙间任漳州知州,他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使“漳民独蒙大儒之泽”,造就一些文人学者,文化发昌盛,文化教育普及。
P378、 八宝印 是漳州文化的缩影,与水仙花、片仔癀合称“漳州三宝”。
P389、泉州别称“刺桐城”“ 鲤城 ”“温陵”,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P39二、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的名称有( ABCDEFG )P6A蓬莱B贷舆C员峤D瀛洲E 岛夷F 夷州G琉求2、从现存文献看,福建汉族人民较大规模迁居台澎是从 ( C )朝开始的。
P10A 唐B五代C宋D元3、清朝统一台湾的时间是(D)P16A1680年 B1681年C1682年 D1683年4、泉州可称是“宗教博物馆”,以下哪个是泉州所信奉的宗教(ABCDEFG)P41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景教E 明教F 天主教G 印度教三、名词解释1、东山陆桥: 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
企业文化形考作业四

1.(本题4分)阿里巴巴“六脉神剑”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阿里巴巴“六脉神剑”价值体系-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2.(本题4分)在2016年9月中国杭州G20峰会期间,马云提出了什么建议?对此,你有何感想?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兼G20商业峰会中小企业(SME)发展组的主席马云建议:创建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并将这一建议提交G20成员国审议。
马云说他希望G20成员国能对企业家提供商业签证,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但即使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得到了G20成员国的支持和认可,阿里巴巴期待能成为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的提倡者和先驱者。
3.(本题12分)通过各种渠道(报纸、杂志、网络等)找一篇关于“华为”企业文化的有关介绍,也可以是对其企业文化的评论,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所选的文章进行分析,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楚。
具体任务是:(1)对所选的文章进行整理,摘录字数500-1000字。
(4分)(2)华为企业文化的亮点有哪些?(500字以上)(4分)(3)华为企业文化还需要加强的建议。
(300字以上)(4分)华为企业文化1、华为总裁任正非创建了生生不息的华为文化,以企业文化为先导来经营企业,是任正非的基本理念,通过他的一些讲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华为文化的内涵。
任正非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他说:“人类所占有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石油、煤炭、森林、铁矿会开采光,而唯有知识会越来越多。
以色列这个国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个离散了两个世纪的犹太民族,在重返家园后,他们在资源严重贫乏,严重缺水的荒漠上,创造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
他们的资源就是有聪明的脑袋,他们是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创造了世界奇迹。
”任正非说:“华为公司有什么呢?连有限的资源都没有,但是我们的员工都很努力,拼命地创造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明天才会美好!高二政治国庆假期作业四 10.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1.2010年2月,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
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
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D.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繁荣世界文化2.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京剧、粤剧、潮剧等民俗艺术面临着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被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这告诉我们( ) A.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B.文化传播的破坏性C.传统文化难以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下去 D.文化交流的危害性3.一个美国人赶路途中,他问一路人:“这里距离下一个市镇还有多远?”在一些把客气礼貌放在高于真实位置的国家里,路人也许马上想到赶路者已疲倦不堪,急欲抵达目的地,于是便客客气气地说,“顺着这条路走就到了”。
他以为这样的回答能使赶路者心里宽慰从而更振足精神。
然而,当这个美国人走了好半天才到达要去的市镇时会心情不畅,甚至气愤。
在他看来,那位路人明知路程很远,却存心欺骗他。
同样的问题,美国人会怎样回答呢?美国人认为,假如他知道下一个市镇还有24英里的路程,回答说“Just down the road”是不诚实的表现。
因此,尽管对那疲倦的寻路人极富同情,但还是实话相告:“有好一段路呢,至少24英里。
”上述材料说明(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B.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D.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影响人的行为选择4.在我国,到朋友家做客时,客人下厨房给主人帮忙,吃饭时,主人给客人夹菜,都是亲热的表示。
但如果按照韩国人的方式,你用自己的餐具夹菜给对方或进入人家的厨房说要帮忙,就是失礼。
这说明( )A.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B.各民族文化都有优点和不足C.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无法逾越的障碍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5.2011年迪斯尼公司经典卡通形象唐老鸭迎来了78岁生日。
诞生至今,这只穿水手服、爱发脾气、总是捣蛋的白鸭子,已从最初米老鼠的配角成为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的卡通明星。
材料主要说明( )A.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而持久的特点C.一定社会的文化促进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6.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这种文化交流( )A.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文化传播 B.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C.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 D.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7.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
当你看到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
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8.2010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演出,不但为海外侨胞送去了祖(籍)国的温暖,其对中华文化的精彩演绎也令当地主流社会大饱眼福,产生强烈反响。
上述活动能够( )①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②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③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增进华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在几千年的岁月流转中,儒学浸润在每个华人的骨子里,读圣贤书,做天下事,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今天,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吸取儒学中“富而好礼”和“忠、善、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的精华,让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扬光大,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更美满幸福。
这说明( ) A.传统文化总能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 B.文化与社会政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C.传统思想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D.教育是人类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10.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
这些传统的节日,激起了无限的亲情和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怀。
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传统习俗要继承与发展11.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2010年4月16日(农历庚寅年三月初三)在黄帝故里景区隆重举行,近万名海内外华人在此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拜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例典。
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习俗是人们世代相传的道德观念12.中华民族是一个敬尚祖宗的民族,但许多国人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和继承,值得庆幸的是不乏珍视古人遗存者。
之所以珍视古人遗存,是因为( )A.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C.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D.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13.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是通过与现代科技结合,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展现得更美,传播得更远,影响也更深。
这说明( )A.现代科技就是文化本身 B.科学技术决定着文化的传承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全面的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4.胡适在评价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作用时说:“(进化论的介绍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这段话说明( )A.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B.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C.西学东渐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D.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010年8月10日,一年一度的雪顿节将在布达拉宫广场拉开帷幕,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文明的现代文化相结合,以此来丰富雪顿节的文化内涵,使它成为拉萨的城市名片,这正是西藏人民努力去做的。
据此回答15~16题。
15.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对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_的继承。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16.“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文明的现代文化相结合,以此来丰富雪顿节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 )①继承性②相对稳定性③鲜明的民族性④时代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7.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开展文化采风活动,组织青年文艺工作者等深入农村采风,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采风活动与青年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新的关系是( )A.文化采风活动是青年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采风活动是青年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新的目的C.青年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新是文化采风活动的动力D.青年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新是文化采风活动的基础18.(2010·江苏单科)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19.周朝推行礼制。
到战国时齐国管仲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长,国家灭亡。
到孔子时候提出三种道德智、仁、勇。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
到汉代时在仁、义、礼、智后面加一个信。
到宋代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到民国时期,孙中山提出八种道德,叫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这就是中国历代延续下来的道德。
这说明( ) A.文化创新的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文化创新的途径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20.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是反传统的。
它打破了奥运会会徽要将“五环”放在下面的规定,把“五环”嵌入会徽的右上半部分,给人一种活力、开放、自由的感觉。
这说明( )A.离开传统文化,才会有文化创新 B.文化创新必须继承,推陈出新C.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 D.文化创新必须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任何外来文化21.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用拟人手法启示我们(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书本是知识的源泉C.文化的创新需要想象 D.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22.从《诗经》算起,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的传统戏曲是融合音乐、舞蹈和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流传至今的传统戏曲包括京剧、评剧、豫剧、昆剧、越剧等许多剧种。
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
这说明( )A.中国传统文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D.传统文化是由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其原因是( )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②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科技和数育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④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上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这体现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文化创新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8分)25.(10分)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功于中国,孕育出汉唐盛世;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危害中国,是落后的罪魁祸首。
儒学在两千多年中,对中国的盛世是否有过贡献?现在如何公正地评价当时的批儒?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儒学,儒家精神,对现代有没有价值?能不能经过转换,服务于现实?也需要研究。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待儒学我们应持的态度。
26.(10分)材料一对天津市14315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表示自己阅读量很充分的占29.8%,明确表示自己阅读量不充分的占32%,说不清楚的有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