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四次作业参考(第五章 徐淮文化 第六章 苏东海洋文化)

合集下载

《江苏地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2014

《江苏地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2014

答案务必手抄,打印或复印成绩为O分。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填空1、30汤山2、中原3、江浙河南4、16675、阿拉伯6、天京苏福7、徽派8、郑和9、苏常10、黄道婆11、淮河12、紫砂陶13、李鸿章14、2800 淹城15、彭城16、薛氏二、名词解释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2、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4、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三、简答题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

一是勤思。

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二是善思。

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三是奇思。

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财富。

2、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有哪些特征?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清代苏南已经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气候条件。

2、事尽其心:江苏人做事唯精而弃粗,小心谨慎,事事推敲,信奉务求认真的求善之道。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 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答: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

2、金陵文化: 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一是勤思。

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二是善思。

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3、吴文化: 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4、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三是奇思。

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文财富。

5、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2、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有哪些特征, 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答: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 6、苏东海洋文化: 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重点 (1)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重点 (1)

期末考核题型及分值(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0个空(二)解释名词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题(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题(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题一、名词解释(1)扬州清曲:指扬州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产生于明代中叶,是继承元代散曲的一些形式特征,吸收当时江淮一带民间风行的各种俗曲,加以融合改造而成的地方曲种。

(2)六朝:公元220年至589年,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了东晋、东吴、宋、齐、梁、陈等汉族政权,史称“六朝”。

(3)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4)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5)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项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

它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南郊、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徐淮路东侧。

后院有项王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项里桐。

(6)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7)淮剧:是清代中叶在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小调与酬神香火戏结合的江北小戏,后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8)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十四、十五世纪苏州昆山,以鼓、板等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说唱语言,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9)狼山风景区: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著名的六大风景区之一,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练习题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练习题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的文化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和组成。

2、江苏省的名称取和二府的首字组成。

3、六朝指、、、齐、梁、陈。

4、东晋“二王”指建康人和父子。

5、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和。

6、明以后,“官话”是以为基础语言、以为标准音、以为其语法楷模的市民社会语言。

7、年代,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

8、梁文帝时编辑的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

9、南朝《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提倡教育和教育的著作。

10、清代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2、金陵文化3、吴越文化4、秦淮5、两江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2、简述江苏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3、简单江苏洋务教育对江苏教育的促进4、简述江苏园林的基本特点五、论述题举例说明江苏传统文化的特征综合练习(一)答案一、填空题1、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2、江宁苏州3、东吴东晋宋4、王羲之王献之5、扬州成都6、江淮方言南京语音白话小说7、30 晓庄学校8、《千字文》9、家庭教育儿童教育10、顾炎武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是以扬州和泰州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

历史上明代曾经设立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

2、或称“宁镇文化”。

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以三国吴先建都京口(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晚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以邗邑(今扬州)为政治、军事中心,自称邗王。

后吴王阖闾任用伍子婿和孙武,破楚克郢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勾践败夫差灭吴,范蠡在今脑筋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这段时间形成的文化和产生的影响称吴越文化4、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改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所开河道称之为“秦淮”。

5、清初,今江苏隶属江南省,今安徽地称“上江”,苏沪地称“下江”,合称“两江”。

【2017年整理】《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2017年整理】《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中原文化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行省,以北属_河南_行省。

4、_1667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阿拉伯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_省和__苏福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徽派_风格。

8、_郑和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苏常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黄道婆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淮河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紫砂陶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李鸿章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2800年的周_淹城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彭城_”。

16、无锡_薛氏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2、金陵文化: 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姓名: __ _ _____ ____学号: __ _ _ ___班级: ___ _ ____ 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成绩:时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 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后,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中原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__行省。

4、__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 天京省和__苏福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徽派__风格。

8、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黄道婆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淮河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紫砂陶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2800_年的周__淹城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

16、无锡__薛氏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答: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江苏地域文化_江苏开放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江苏地域文化_江苏开放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江苏地域文化_江苏开放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江苏文化中_____的灵动细腻与海洋的会通致远交相呼应,互容互补。

答案:吴韵2.江苏文化中_____的博大粗犷与海洋的会通致远交相呼应,互容互补。

答案:汉风3.江苏省的省树是_____树。

答案:银杏4.江苏省的省花是_____花。

答案:茉莉5.六朝时期是中国_____艺术与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答案:书法6.公元229年,_____在武昌称帝并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答案:孙权7.南京_____始建于明初,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答案:瞻园8.盂城是______市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诗句。

答案:高邮9.徐州狮子山兵马俑,是____楚国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

答案:西汉10.连云港的______被誉为“江苏的张家界”、“连云港的九寨沟”。

答案:渔湾11.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长_____公里,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75万平方公里。

答案:95412.戏剧家、戏剧理论李渔的著名理论著作《闲情偶寄》是在_____完成的。

答案:南京13.江苏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_____,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答案:苏州14.东林书院中_____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曾激励过无数知识分子。

答案:顾宪成15.淮扬菜的主体是_____菜肴,烹饪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品位。

答案:淮安16.韩信故里位于淮安______区境内,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答案:淮阴17.羊方藏鱼,为______菜系中最古老的名菜之一。

答案:徐州18.有杨树之乡之誉的_____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7.8%,在全国平原地区独占鳌头。

答案:泗阳19.因《西游记》、《镜花缘》而享有文学名著故乡盛名的_____市近年城市文化建设成就突出。

答案:连云港20.四鳃鲈鱼。

江苏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江苏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江苏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填空题: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30__30__30_万年的“南京猿人”万年的“南京猿人”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汤山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____江浙江浙江浙__行省,以北属行省,以北属______河南河南河南__行省。

行省。

4)康熙六()康熙六(16671667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天京省和苏福省。

年太平天国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天京省和苏福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徽派徽派__风格。

风格。

8)_郑和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苏常__熟,天下足”的民谚。

熟,天下足”的民谚。

10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黄道婆黄道婆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11)淮盐,顾名思义以)淮盐,顾名思义以)淮盐,顾名思义以__淮河淮河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次作业(第五章徐淮文化第六章苏东海洋文化)
一、填空题
1、徐州是我国东夷族的发祥地,早在距今6000年前徐州一带就有了人类活动。

2、宿迁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

3、在淮安青莲岗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学术界称之为青莲岗_文化。

4、泗洪县被原国家农渔业部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

5、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初年,屹立在喧闹的淮安市区中心,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象征。

6、刘邦创建汉朝,中原民族称为汉族,外国人称中国人为汉人,都是因汉朝而得名的。

7、盐城市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海岸线为全省最长。

8、南通市处于江海交汇处,素有“江海门户”之称。

9、连云港市海岸类型齐全,其中基岩海岸为江苏沿海各市中独有。

10、江苏梆子戏主要流行于徐州一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11、盐城曾是苏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有“苏北延安”之誉。

12、“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和“中国近代第一城”是对南通美誉。

二、名词解释
1、马陵山:系沂蒙山支脉,形似奔马,故名。

北起山东沂源,南至宿迁,绵延800余里。

五座秀峰组成的马陵盛景,好似亭亭玉立的绿装少女;群山环抱的五莲池,宛如一串晶莹的珍珠项链;三洞池又像一面天然的菱花宝镜。

2、洪泽湖水下城:烟波浩渺的洪泽湖水下,掩埋着一座巍巍宏伟的城池,那就是在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泗州城。

泗州城建于唐朝初年,建于洪泽湖畔、淮汴二水交汇处,地势低洼。

清康熙19年(1680)夏秋之交,暴雨连降5日,黄淮并涨,洪泽湖水陡涨,破堤而出,泗州城内水深数丈,千年古城从此沉入湖底。

3、项王故里:位于宿迁市区南部,是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而建的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是一组仿汉式建筑群,阁、亭、室皆为宫殿式结构,与院内松、桐、柏、槐相映衬,显得古色古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4、明祖陵:号称明代第一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的陵寝,位于盱眙县城西北15公里的淮河之滨、洪泽湖西岸。

始建于洪武19年(1386),历时28年,占地近千亩,规模宏大,气势宏伟。

5、淮剧:原名江淮剧、江淮戏,发源并盛行于苏北两淮、盐阜一带。

曲调原以“老淮调”为主,特宜于表现悲愤、哀怨的情感;后来发展成“拉调”,同时兼取徽腔的“老徽调”及若干民间小调的特长,进一步可表现雄壮、孔武和明快、轻松的情调。

6、平桥豆腐:是淮安平桥创制的名菜。

原料主要是豆腐,但必须是定制的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

7、中国水晶之乡:是指连云港东海县,是我国水晶的重要产区,年产500多吨,占全国产量的一半,现有水晶加工企业300多家。

三、简答题
1、简述彭城名称的由来。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徐州市区所在地,名为大彭氏国,徐州始称彭城。

2、简述徐州汉画像石的特点。

徐州汉画像石有着突出的艺术特征,它是绘画与雕刻结合的产物。

在雕刻手法上主要运用了阴线刻和浅浮雕两种形式,这两种雕刻的共同特点是以线造型,将立体的物象化作飞动的线条,意存笔先,气脉相贯。

构图布局繁密充盈,画面上台阁车马充塞天地,密不透风,空白处还要填以飞鸟走兽,似乎有犯中国画之大忌,然而其宾主分明,安顿有致,主题突出,条理愈显,使画面繁而不乱,密而不窒,给人以情感热烈、奔放粗豪的感觉。

3、宿迁为什么被称为“水产之乡”?
宿迁水域面积350万亩,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淡水湖,其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盛产银鱼、青虾、螃蟹等50多种水产品。

4、简述台州的历史沿革。

5、简述盐城的经济特征。

盐城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江苏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盛产稻米、大麦、小麦、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油料、蚕桑、水果等经济作物。

境内滩涂面积680万亩,占全省的75%,内河水面达200多万亩,辽阔的滩涂和内河水域提供了良好的水产和经济作物资源。

盐城是国家的重要产盐基地,地矿资源主要有石油、油气、高硅土、地下水和地热等。

盐城的工业经济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6万家,以轻工业为主,现已形成纺织、机械、汽车、食品等支柱产业。

盐城市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越来越高,其中旅游业因为资源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全市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

盐城交通便捷,已基本形成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

6、简述南通的地理特征。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处于江海交汇处,正当长江入海口,东临黄海,素有“江海门户”之称。

南通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平原辽阔、水网密布,三面环水,一面造陆,似不规则的菱形。

7、简述连云港的经济特征。

连云港境内的平原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属于冲积——海积平原,因长期受海水冲渍作用,含盐量较高,仅距海较远的部分才可开垦为农田。

但由于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为农业和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连云港物产丰富,矿产资源共计40余种,主要有海盐、磷矿、金红石、蛇纹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

港口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特色的一大优势。

根据城市特质,连云港确立了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的定位,以江苏省沿海、沿线开发两大战略为指导,创新产业布局模式,在沿海滩涂盐田和沿东陇海线地区构筑T型框架,对主导产业增强支撑,依托临港近海优势,加快发展临港工业。

支柱行业地位提升,食品、化工、医药、纺织、电力等五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0%。

连云港市第三产业发展近年来一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全国生产总值中占30%,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

连云港旅游资源丰富,全区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构成了“海、古、神、幽、奇、泉”六大特色,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

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行业是连云港市第三产业的三个“闪光点”。

连云港市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四、论述题
1、试述徐州的历史沿革。

徐州古称彭城,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之交,交通形势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军事重镇”之称。

远古时代,徐州是我国东夷族的发祥地。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徐州市区所在地,名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此起。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彭城成为群雄争夺的焦点,曹操将徐州刺史部迁至彭城,始称徐州。

2、试述淮安的历史沿革。

淮安有着悠久的历史。

1954年6月在泗洪县下草湾出土了距今约四五万年的新人化石是江苏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址;淮安青莲岗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学术界称为青莲岗文化。

南齐永明七年(489)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境内的经济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3.以盐城、连云港、南通文化为例,试说明海洋文化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