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基础知识解析
机械加工基本常识

机械加工基本常识(一)基准零件都是由若干表面组成,各表面之间有一定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
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要求包括两方面:表面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和相对位置精度(如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圆跳动等)要求。
研究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离不开基准,不明确基准就无法确定零件表面的位置。
基准就其一般意义来讲,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就活塞来说,设计基准指活塞中心线和销孔中心线。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按定位元件的不同,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类:自动定心定位:如三爪卡盘定位。
定位套定位:将定位元件做成定位套,如止口盘定位其他有在V形架中定位,在半圆孔中定位等。
(2)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二)工件的安装方式为了在工件的某一部位上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表面,在机械加工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的位置。
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为工件的“定位”。
工件定位后,由于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还应采用一定的机构将工件“夹紧”,使其确定的位置保持不变。
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并将工件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工件安装的好坏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工件安装的快慢、稳定性,还影响生产率的高低。
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其设计基准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工件安装时应使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机床占据一正确的位置。
如精车环槽工序,为了保证环槽底径与裙部轴线的圆跳动的要求,工件安装时必须使其设计基准与机床主轴的轴心线重合。
机械加工基础 pdf

机械加工基础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床、工具和刀具等进行切削、磨削、铣削、钻削等工艺,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且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维护等各个阶段。
本文将对机械加工基础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加工的种类1.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利用旋转刀具与工件进行相对运动,通过剪切或刮削等方式来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切削加工方式有车削、铣削、钻削、镗削等。
2. 磨削加工:磨削加工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进行研磨或研磨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磨削加工常用于对硬脆材料和高精度要求的工件进行加工,常见的磨削加工方式有平面磨削、圆柱磨削、内外圆磨削等。
3. 成型加工:成型加工是指利用特定的工具或模具将原材料进行变形或切除,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成型加工方式有锻造、铸造、挤压、冲压、注塑等。
二、机械加工中的常用机床1. 钻床:钻床是一种用来钻孔的机床,它通过切削刃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孔洞。
2. 铣床:铣床是一种用来铣削平面、凸轮槽等工件的机床,通过在工件上进行旋转切削。
3. 磨床:磨床主要用于研磨与机械加工不易加工的高精度工件,如磨平面、磨圆柱等。
4. 车床:车床是一种用来车削工件的机床,通过在工件上进行旋转切削。
三、机械加工中的工艺参数与工具选择在机械加工中,需要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刀具。
一般来说,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根据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刀具材质、刀具类型和刀具几何形状等。
四、机械加工中的质量控制机械加工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测量和检验。
其中测量通常采用千分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表等工具进行,而检验则通常通过对工件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硬度检验等来确保质量。
五、机械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机械加工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机械加工中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加工中的知识点总结1. 材料的选择在机械加工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铜、铝、不锈钢等,而非金属材料有塑料、橡胶、木材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导热性等性能指标,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2. 切削理论切削是机械加工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刨削等多种形式。
切削理论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在切削理论中,有切削力、刀具磨损、热变形、表面质量等重要内容。
掌握切削理论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3. 机床的选择机床是机械加工的重要设备,它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
不同的机床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床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选择机床时,需要考虑加工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同时还要考虑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4. 加工工艺机械加工的加工工艺包括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
粗加工是指将工件的毛坯加工成近似形状的工艺过程,通常采用车削、铣削、钻削等方法。
精加工是指将粗加工后的工件进行精细加工,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工艺过程,通常采用磨削、拉削、滚削等方法。
5. 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先进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实现加工过程。
数控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多样化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
掌握数控技术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6. 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在机械加工中,自动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优势。
常见的自动化设备有自动送料机、自动上下料机、自动检测设备等。
7.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工艺规程的制定、检验标准的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等内容。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机械加工组知识点总结

机械加工组知识点总结一、加工工艺1.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切割、车床加工、铣床加工等等。
2.车削是利用车床将工件放在旋转的主轴上,然后以一定速度,用刀具切削工件。
常见的车削有外圆车削、内孔车削、截面车削等。
3.铣削是利用铣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其切削刀具是旋转的,工件则在垂直于刀具旋转轴的方向上移动。
铣削可分为立式铣削、卧式铣削、立卧式通用铣床等。
4.钻削是利用钻床或其它设备进行孔加工。
常见的钻削方式有手动钻孔和自动钻孔两种。
5.磨削是利用磨床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可以提高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增加工件的表面硬度等。
6.切割则是利用切割机床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割,如锯床、切割机等等。
二、加工原理1.切削原理,是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之一。
通过切削来去除工件表面的材料,以实现工件尺寸和形状的准确加工。
2.热加工原理,通过热加工,使材料软化,并进行塑性加工,以达到改变工件的形状或尺寸的目的。
3.冷加工原理,是指在常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如拉拔、挤压、冲压等。
三、机床设备1.车床是一种利用刀具进行切削的加工设备,主要用于车削加工。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平面车床、立式车床、数控车床等。
2.铣床是一种通过切削工具进行切削加工的设备,主要用于铣削加工。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立式铣床、卧式铣床、龙门铣床等。
3.磨床是利用磨削刀具对工件进行磨削的设备,可以分为平面磨床、圆柱磨床、内圆磨床等。
4.切割机床包括剪床、冲床等设备,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四、刀具选择1.车削刀具选择时需要考虑工件材料、工件形状和尺寸、切削中心的位置等因素。
通常选择硬质合金刀具用于对硬质工件的车削,而对于青铜、铝等硬度较低的工件,可选择用高速钢刀具。
2.铣削刀具主要包括立铣刀、面铣刀、T形槽铣刀、滚齿刀、球头刀、锥形铣刀等。
选择时需根据工件材料、工件形状和尺寸、切削深度等来进行选择。
3.钻削刀具根据工件材料、孔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等进行选择。
机械加工知识点总结

机械加工知识点总结1. 机械加工的概念与发展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床以及切削工具对工件进行塑性变形,达到制造零件或产品的目的。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机械加工工艺主要靠手工进行,后来随着机械化生产的逐步发展和机床的应用,机械加工工艺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机械加工的分类机械加工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切削加工、成形加工、焊接与连接、表面处理、热加工、化学加工等多种类型。
切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主要形式,包括车削、镗削、钻削、铣削、磨削、切割等常见的加工方法。
3. 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1)车削:车削是指用车床和刀具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的加工方法。
工件在主轴上旋转,刀具在刀架上做直线或曲线运动,切除工件上的金属,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铣削:铣削是利用铣床进行加工的方法,主要通过刀具旋转和工件运动实现金属的切削加工。
铣削操作可以进行平面加工、轮廓加工、开槽加工、螺纹加工等。
(3)钻削:钻削是利用钻床或者钻头进行加工的方法,主要通过钻头的旋转实现对工件的钻孔加工。
(4)磨削:磨削是利用磨削机进行的精密加工方法,通过磨料的高速旋转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将工件的表面切削下来,以改善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4. 机械加工的常见工艺技术(1)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方法,通过预先编程的程序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
(2)柔性化制造技术:柔性化制造技术是利用柔性化制造系统,通过改变加工参数,实现同一设备加工不同工件的目的。
(3)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是通过超精密加工设备和工艺方法,对工件进行高精度、微细加工的一种加工技术。
5. 机械加工的工艺精度(1)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指工件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通常用公差来表示尺寸精度。
(2)形位精度:形位精度是指工件的外形和位置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包括圆度、直线度、平面度等。
6. 机械加工的工艺表面质量(1)粗糙度:粗糙度是表面不平整程度的量度,用于描述表面的平滑度和光洁度。
机械加工与制造知识点总结

机械加工与制造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制造基础知识1. 机械加工的定义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床对原材料进行工艺加工,制成各种零部件和构件的过程。
机械加工主要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锯割等工艺。
2. 机械加工的分类机械加工可以根据加工方式和加工形式进行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可以分为常规加工和非常规加工,根据加工形式可以分为车削、铣削、钻削、磨削、锯割等。
3. 机械加工的优点机械加工具有精度高、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工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加工方式。
4. 机械加工的缺点机械加工也存在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高、加工环境污染等缺点,需要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改进。
二、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1. 车削车削是一种利用车床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主要用于加工回转体和直线面。
2. 铣削铣削是一种利用铣床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曲面和槽面等。
3. 钻削钻削是一种利用钻床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主要用于加工孔类零件。
4. 磨削磨削是一种利用磨床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零部件。
5. 锯割锯割是一种利用锯床进行切削加工的工艺,主要用于加工各种截面的零部件。
三、机械加工的机械设备1. 车床车床是一种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回转体零部件。
2. 铣床铣床是一种利用铣刀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曲面和槽面等零部件。
3. 钻床钻床是一种利用钻头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孔类零部件。
4. 磨床磨床是一种利用磨轮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零部件。
5. 锯床锯床是一种利用锯条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截面的零部件。
四、机械加工的工艺参数1.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指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与工件相对运动的速度,是决定切削质量和加工效率的重要参数。
2. 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每分钟对工件的进给量,是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工艺效率的重要参数。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流程,对零件进行材料加工、成形和加工表面处理等过程,最终使得零件达到所需的形状、尺寸、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下面将介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一、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流程1.零件装夹零件装夹是指将待加工的零件固定在加工设备上,以保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准确,加工过程中不产生相对位移。
2.车削车削是通过旋转工件,以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的方式,将工件外表面旋削下来,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3.镗削镗削是通过将刀具在工件内孔中做径向运动,去除内孔表面的金属材料,使其达到所需的直径、圆度和光洁度要求。
4.铣削铣削是通过将刀具在工件上做径向和周向运动,去除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使其达到所需的平面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要求。
5.火花加工火花加工是利用电火花放电原理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
通过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电火花放电,将工件上的材料溶解和熔化,并通过水冷剂迅速冷却,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6.磨削磨削是通过在工件表面和砂轮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将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去除,以达到所需的平面度、圆度、光洁度和尺寸要求。
7.锤击锤击是通过将锤击力作用于工件上,去除工件上的金属材料,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8.切割切割是通过机械力或热能,将工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常用的切割方法有剪切、火焰切割、激光切割等。
二、常见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方法1.塑性加工塑性加工是通过在零件上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塑性加工方法有拉伸、压缩、弯曲、冲压等。
2.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零件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变其性能和硬度。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退火、时效等。
3.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对零件表面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及美观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镀铬、镀镍、镀锌、喷涂、抛光等。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一、拟定机加工件工艺路线的原则:1、先加工基准面: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
称为“基准先行”。
2、划分加工阶段: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表面,都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
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
3、先面后孔: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零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这样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证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对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带来方便。
4、光整加工:主要表面的光整加工(如研磨、珩磨、精磨\滚压加工等),应放在工艺路线最后阶段进行,加工后的表面光洁度在Ra0.8um以上,轻微的碰撞都会损坏表面;二、拟定机加工件工艺路线的其他原则:上述为工序安排的一般情况。
有些具体情况可按下列原则处理。
1、、为了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最好分开进行。
因为粗加工时,切削量大,工件所受切削力、夹紧力大,发热量多,以及加工表面有较显著的加工硬化现象,工件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如果粗、粗加工连续进行,则精加工后的零件精度会因为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很快丧失。
对于某些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在粗加工之后和精加工之前,还应安排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工序来消除内应力。
2、合理地选用设备。
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要求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粗加工应在功率较大、精度不太高的机床上进行,精加工工序则要求用较高精度的机床加工。
粗、精加工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加工,既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又能延长精密机床的使用寿命。
3、在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中,常安排有热处理工序。
热处理工序位置的安排如下:为改善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如退火、正火、调质等,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前进行。
为消除内应力,如时效处理、调质处理等,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为了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如渗碳、淬火、回火等,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后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锉刀的材料及构造
锉刀常用碳素工具钢T10、T12制成,并 经热处理淬硬到HRC62—67。
2)锉刀的种类
锉刀按用途不同分为:普通锉(或称钳工 锉)、特种锉和整形锉(或称什锦锉)三类, 其中普通锉使用最多。
普通锉按截面形状不同分为:平锉、方 锉、圆锉、半圆锉和三角锉五种;
3)锉刀的选用
攻丝和套丝
攻螺纹(亦称攻丝):用丝锥在工件内圆 柱面上加工出内螺纹;
套螺纹(或称套丝、套扣):用板牙在圆 柱杆上加工外螺纹。
第一节
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 基本表面:外圆面、内圆面
(孔)、平面
成形面:螺纹、齿轮的齿形、
各种沟槽
车外圆面
播放
车成形面
播放
车床上镗孔
(1)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面的大小选择锉 刀的形状和规格; (2)根据加工材料软硬、加工余量、精度 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锉刀的粗细。 粗锉刀的齿距大,不易堵塞,适宜于粗 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级和表面质 量要求低)及铜、铝等软金属。
钻孔、扩孔、锪孔与铰孔
各种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车、 镗、铣等机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 钳工利用钻床和钻孔工具(钻头、扩孔钻、 铰刀等)完成的。 钳工加工孔的方法一般指钻孔、扩孔和 铰孔。
V形铁:支承圆柱形工件,使工件轴线与 平板平行,便于找出中心和划出中心线。 较长的工件可放在两个等高的V形铁上。
样冲:在划出的线条上打出锯条两部分组成。
1)、锯弓
锯弓是用来夹持和拉紧锯条的工具。有 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
2)锯条
锯条:用碳素工具钢(如T10或T12)或合 金工具钢,并经热处理制成。 锯条的规格:以锯条两端安装孔间的距 离来表不(长度有150~400mm)。常用的 锯条是长300mm、宽12mm、厚0.8mm。
锉
削
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它达到零 件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这种 加工方法称为锉削。 锉削加工简便,工作范围广,多用于錾削、锯 削之后,锉削可对工件上的平面、曲面、内外 圆弧、沟槽以及其他复杂表面进行加工,锉削 的最高精度可达IT7一IT8,表面粗糙度尺。可 达1.6一0.8μm。 可用于成形样板,模具型腔以及部件,机器装 配时的工件修整,是钳工主要操作方法之一。
钳工的特点:
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 工作。 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 应面广,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完成。 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 代的作用。 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 求较高。
1)钳工工作台(简称钳台)
常用硬质木板或钢材制成, 要求坚实、平稳, 台面高度约800~900mm,
钳工的作用
1)普通钳工工作范围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毛坯,毛坯或半成 品工件上的划线等; (2)单件零件的修配性加工; (3)零件装配前的钻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等; (4)加工精密零件,如刮削或研磨机器、量具和工 具的配合面,夹具与模具的精加工等。 (5)零件装配时的配合修整; (6)机器的组装、试车、调整和维修等。 2)钳工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作用
锯齿的粗细是按锯条上每25mm长度内齿 数表示的。14~18齿为粗齿,24齿为中 齿,32齿为细齿。 锯齿的粗细也可按齿距t的大小来划分: 粗齿的齿距t=1.6mm,中齿的齿距t= 1.2mm,细齿的齿距t=0.8mm。
锯割软的材料(如铜、铝合金等)或厚材料时, 应选用粗齿锯条,因为锯屑较多,要求较大的 容屑空间。 锯割硬材料(如合金钢等)或薄板、薄管时、应 选用细齿锯条,因为材料硬,锯齿不易切人, 锯屑量少,不需要大的容屑空间;锯薄材料时, 锯齿易被工件勾住而崩断,需要同时工作的齿 数多,使锯齿承受的力量减少; 锯割中等硬度材料(如普通钢、铸铁等)和中等 厚度的工件时,一般选用中齿锯条。
台面上装虎钳和防护网。
2)虎钳
虎钳是用来 夹持工件, 其规格以钳 口的宽度来 表示,常用 的有100、 125、150mm 三种,
划线:
划线平板:划线的基准工具,由铸铁制 成,其上平面是划线的基准平面,要求 非常平直和光洁。
划针:划线的基本工具,划线时划针针 尖应紧贴钢尺移动。
划线盘:立体划线和校正工件位置时用 的工具 。
a)普通划规 b)弹簧划规 划规:划圆或弧线、等分线段及量取尺寸等
a)定轴心 b)定孔中心 c)划直线 划卡:或称单脚划规,主要用于确定轴 和孔的中心位置 。
千斤顶:在平板上支承较大及不规则工 件时使用,其高度可以调整。通常用三 个千斤顶支承工件 。
切削加工:
钳工:钳工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 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机械加工:工人操纵机床来完成切削加工。
钳工的基本操作:
1)辅助性操作 即划线,它是根据图样在 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 2)切削性操作 有錾削、锯削、锉削、攻 螺纹、套螺纹、钻孔(扩孔、铰孔)、刮削和研 磨等多种操作。 3)装配性操作 即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按 图样技术要求组装成机器的工艺过程。 4)维修性操作 即维修,对在役机械、设 备进行维修、检查、修理的操作。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切削加工 : 使用切削工具 ( 包括刀具、磨具和磨 料 ) ,在工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中,把工件上多 余的材料层切除,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参数 (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切削加工的重要性 : 切削加工能获得较高的精度 和表面质量,对被加工材料、工件几何形状及生 产批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
播放
磨外圆面
播放
钻孔
播放
铣平面
播放
铣成形面
播放
二、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 切削运动
切削加工中刀具和工 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即 切削运动(cutting motions) 。 切削运动可以是旋转 运动或直线运动,也 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