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站改实施性施组

青杠站改实施性施组
青杠站改实施性施组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成昆线青杠车站新建货场配套工程设计文件;

2、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

3、业主提供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4、《建筑施工防火规范》;

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6、《公路工程验收评定标准》;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0、《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11、《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验方法》;

12、其它现行的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施工的规范、规定。

2、编制范围

1、通信、信号及信息:计算机网络平台1套;

2、电力及电力牵引:电力电缆敷设1.035公里、电源架空线路3.5公里、灯柱安装25座;

3、房屋:新建消防泵房46.6平方米、装卸生活用房1998.3平方米、货场办公用房1546平方米、仓库3027.17平方米、地泵房34.2平方米、装卸机棚571平方米、备品库50.7平方米、门卫房23平方米;

4、其他运营设备及建筑物:安装给水管道6.127公里、消防水池500立方米;安设汽车衡2台、场内道路及堆场硬面79997平方米。

3、编制原则

3.1、安全第一的原则

本工程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施工,完全按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组织施工,确保万无一失, 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尽量减少轻伤事故;杜绝汽车行车与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责任事故发生。

3.2、质量创优的原则

本标段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3、保证工期原则

根据本工程合同工期,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优质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4、工程概况

4.1、工程简述

本项目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青杠车站,主要工程是:1、通信、信号及信息:计算机网络平台1套;2、电力及电力牵引:电力电缆敷设1.035公里、电源架空线路3.5公里、灯柱安装25座;3、房屋:新建消防泵房46.6平方米、装卸生活用房1998.3平方米、货场办公用房1546平方米、仓库3027.17平方米、地泵房34.2平方米、装卸机棚571平方米、备品库50.7平方米、门卫房23平方米;4、其他运营设备及建筑物:安装给水管道6.127公里、消防水池500立方米;安设汽车衡2台、场内道路及堆场硬面79997平方米。

4.2、项目环境

4.2.1、自然环境

建设场地位于川西高原南部,地势高峻,属高原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多风,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全年降雨有80%集中在6至8月份,干旱较长,常常延续到第二年的4~5月份。旱季地下水不能得到完全补给,反而受到强烈蒸发,使当地气候较为干燥。场地地表水主要为灌溉沟渠水及生活用水,地下水以潜水空隙水为主,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超过10米。其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次为地下径流补给,道路畅通,具备排水设施。

4.2.2、地理环境

工程位于四川省米易县观音乡区域内的青杠火车站内。青杠火车站是成昆线上的会让站,距成都站674km,距攀枝花站75km,距西昌站117km,距昆明站426km,站中心位于成昆铁路K673+958.26,上行相邻站为弯丘站。

4.3、项目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备注

电力电缆公里 1.035

电源架空线路公里 3.5

灯柱安装座25

消防泵房m246.6砖混

装卸生活用房m21998.3框架

货场办公用房m21546框架

仓库m23027.17轻刚

地泵房m234.2砖混

装卸机棚m2571轻刚

备品库m250.7

门卫房m223砖混

安装给水管道公里 6.127

消防水池m3500

安设汽车衡台2

道路及堆场硬面m279997

5.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

5.1管理及施工人员总体部署

5.1.1项目经理部设立

据本工程的特点,按照项目法施工及业主的要求,组建我公司青杠车站货场硬面等货运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作为我公司派出机构。项目经理部驻地设于挂磅至米易公路旁,以租用当地居民1栋3层楼房。各施工项目队在沿线临时租用民房或搭设临时活动房屋。

项目经理部定员28人,设经理1人,负责对本工程的全面管理;副经理1人,负责工程的场地施工生产管理并对外协调;总工程师1人,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及应用等工作;设安质部长1人,主管安全质量部,负责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监督。项目部下设五部二室,即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工经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组织机构设置见表5-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表5-1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5.1.2劳动力组织

根据本工程桥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分作业队伍分项目的方式进行劳力组织。经理部下设电力及信号队,道路及硬化面队,房屋建筑队,这三个作业队根据工程进度分期分批进场。

各施工队任务划分表

5.1.3施工队伍及人员配备

根据该工程工作量、特点,本项目部下设货场硬面队、房屋建筑队、电力信号队;各工程队直接组织架子队进行施工,各队负责施工范围为:

货场硬面队:主要负责场内道路及堆场硬面。

房屋建筑队:负责消防泵房、装卸生活用房、货场办公房、仓库、地磅房、装卸机棚、备品库、门卫房的建设;消防水池的建设。

电力信号队:负责电力工程、信号工程;安设汽车衡;给水管道的安设。

以上各单位工程划分依据就近,专业相近原则,便于组织安排和现场文明施工组织。

5.2施工便道

本标段施工便道利用既有施工便道,部分地段需要进行维修加固。

5.3施工用电

本标段施工用电利用现场既有电源,安装一台315KVA变压器后架设支线到各个工点,供搅拌站及现场施工用电。

5.4施工用水

本标段施工用水直接利用自来水。

5.5临时工程

5.5.1混凝土搅拌站

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共设置1座JS75型混凝土搅拌站,搅拌站均采用强制性搅拌机配以电子自动计量供料系统。混凝土拌合站设置见图 5.6-1。(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图)

一、施工进度安排

图5.6-1四仓式自动计量拌和站

5.5.2试验室布置方案

5.5.2.1实验室布置

项目经理部设置试验室,配备齐全的检测设备,满足本标段试验需求,配备砼试块制作、养生、试验设备,满足现场试验的需求。实验室办公室布置图见图5.6 -2、水泥混凝土室图见图5.6-3、力学室图见图5.6-4。

图5.6-2实验室办公室布置图图5.6-3水泥混凝土室布置布置图

图5.6-4 力学室布置图

5.5.2.2试验室设置标准

试验室设置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在试验室大门口挂“试验室”标牌。

(2)在试验室墙上的醒目位置,张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试验人员职责、试验流程图

等,其设置标准:尺寸大小为0.6m×0.8m。

(3)试验室配备4kg干粉灭火器2个,灭火沙1m3,铁锹2把,铁桶2只;室内环境经常保持整洁卫生,满足试验要求。

(4)试验人员佩戴胸卡作业,持证上岗,规范操作,记录清晰。

(5)仪器设备挂设标识牌,标明名称、规格、型号、状态,其设置标准:尺寸大小为0.15m×0.1m。

5.6通讯系统

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外联系采用手机,项目部办公室安装固定电话及传真机。

5.7工期目标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段施工工期为165天,于2012年5月25日开工,2012年11月5日完工。

5.8质量目标

本标段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5.9安全施工目标

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尽量减少轻伤事故;杜绝汽车行车与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责任事故发生。

6、施工安排

6.1、施工顺序安排

本合同段共有9座房屋,水泥混凝土路面及硬化面79997平米,根据工程特点、现场情况、交通条件,决定先进行达到施工条件的房屋施工。其它工程根据一期场平情况再做具体调整。

6.2、施工进度安排

本标段于2012年5月25日开工,2012年11月5日完工,总工期165天。各项工程完成计划如下:

说明:本工程控制工期主要是房建场地(货场办公楼、装载机棚)必须由成铁工总于2012年6月5日移交我公司,硬化面场地必须于2012年6月15日开始移交我公司,硬化面平均每天完成700平方米。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进度横道图如下所示:

7.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7.1电力及电力牵引

货站内电力及牵引工程有:电缆沟的开挖及砌筑;电力电缆的敷设;灯塔、灯柱的安装。

7.1.1电缆沟的开挖及砌筑

电缆沟开挖按照设计路线进行,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开挖的土方要及时运走,在砌筑前要防止雨水进入。

电缆沟砌筑采用砖砌,砌筑时砂浆饱满。砂浆采用机械拌合,配合比满足强度要求。

7.1.2电力电缆的敷设

电缆到达现场后,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等有关人员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电力电缆敷设的工序是:电缆的提领→电缆盘的架设→电缆的检查→电缆的敷设。电力电缆敷设前,应沿全线检查电缆沟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即铺细砂,铺砂完毕后,再沿全线检查,无不妥及无妨碍敷设电缆时,方可敷设电缆。

7.1.3灯塔灯柱的安装

灯塔灯柱的安装前先开挖预埋的基础,然后采用吊车安装,定位采用三方向的绳索调整,最后基础内灌入砼加固。

7.2房屋建筑

本标段内房屋数量较多,结构有轻钢、框架和砖混,其中框架结构货场办公用房、装卸生活用房为本标段的重点项目,具体施工方法见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下面介绍轻钢的施工方案

7.2.1轻钢结构施工准备

⑴组织有关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不明

及施工中有困难的地方,要与设计单位作好变更鉴证手续。

⑵根据施工图纸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出工程的主体

施工方案,并提出材料计划。

⑶对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

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

⑷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除应有质量证明书外,还应根据现行国家

标准的规定作出复试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⑸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

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⑹钢结构进入现场需进行构件检验并合理堆放,以便于构件进入现

场后顺利的安装。

⑺现场吊装前,应在柱脚埋件上弹好十字线,同时将标高控制点设

置好。现场场地应平整夯实,没有积水,并且要预留车道。

7.2.2安装施工工艺

⑴钢梁吊装:钢梁吊装在柱子复核完成后进行,钢梁吊装时采用两端

对称绑扎起吊就位安装。钢梁起吊后距柱基准面100MM时徐徐慢就位,待

钢梁吊装就位后进行对接调整校正,然后固定连接。钢梁吊装时随吊随

用全站仪校正,有偏差随时纠正。

⑵墙面檩条安装:檩条截面较小,重量较轻,采用一钩多吊或成片

吊装的方法吊装。檩条的校正主要是间距尺寸及自身平直度。间距检查

用样杆顺着檩条杆件之间来回移动,如有误差,放松或拧紧螺栓进行校正。

平直度用拉线和钢尺检查校正,最后用螺栓固定。

⑶安装校正

钢梁校正:钢梁轴线和垂直度的测量校正,校正采用千斤顶和倒链进行,校正后立即进行固定。

7.2.3高强螺栓施工

⑴高强螺栓在施工前必须有材质证明书(质量保证书)必须在使用

前复试。

⑵高强螺栓设专人管理妥善保管,不得乱扔乱放,在安装过程中,

得碰伤螺栓及污染脏物,以防扭距系数发生变化。

⑶高强螺栓要防潮、防腐蚀。

⑷安装螺栓时应用光头撬棍及冲钉对正上下(或前后)连接板的

螺栓孔,使螺栓能自由投入。

⑸若连接板螺孔的误差较大时应检查分析酌情处理,若属调整螺孔

效或剩下局部螺孔位置不正,可使用电动绞刀或手动绞刀进行打孔。

⑹在同一连接面上,高强螺栓应按同一方向投入,高强螺栓安装后

当天终拧完毕。

7.3堆场硬面

施工准备工作有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四部分。

7.3.1技术准备

(1)做好调查工作: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

(2)熟悉、会审施工设计图纸,力求将图纸中的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图复核各点所提供坐标的闭合,且对路线及细部尺寸标高逐一进行复核,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各类施工工艺的设计、安排、试验、审核。

(4)编制和审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为全面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5)编制机具、材料、构件、设备和外委托计划,保证工期进度的需要。

(6)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提供的情况,绘制具体的施工平面图。

7.3.2物资准备

(1)材料的准备

①正确分析施工期间地区建筑材料市场的情况。

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组织运输的依据。

③根据材料需求量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以落实。

④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验收保管工作。

(2)施工机具准备

①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配备要求、数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求量计划。

②对大型施工机械(如挖土机等),提出需求量和时间要求,准时运抵现场,并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3)运输准备

①编制运输需求量计划,并组织落实运输工具。

②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路线,进工地时的协调,以免由于材料运输车的原因而引起社会车辆的堵塞。

7.3.3劳动力组织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劳动力计划,确定各工种劳动力的数量及进场时间。

(2)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作业队伍。

(3)对进场施工人员的作业班组进行培训和教育,并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

7.3.4施工现场准备

(1)了解工程所在地情况,并与当地职能部门搞好关系,为在施工阶段取得配合打好基础,建立牢固的群众基础。

(2)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水源、电源、水准点以及控制桩等,架设水电线路和各种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

(3)清除现场障碍,搞好场地平整,维护好场地,注意环境卫生、市容整洁。

(4)认真组织测量放线,确保定位准确,做好控制桩和水准点的保护。

(5)做好施工围护、排水(全现场的排水措施),合理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力争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6)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妥善设立现场永久性标志桩,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创造条件。

(7)了解工程内的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情况,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7.3.5立模

(1)模板的选用

①混凝土路面模板采用 22mc 钢模板,小弯道等非标准部位采用木模板,其厚度为 5cm(曲线处可减薄到 3cm)。

②模板应无缺损,有足够的钢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 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 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 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

③模板周围使用前,应对前次拆下的模板进行检验,如有变形损坏,应整修至达到要求后才能使用。

(2)立模施工要点:

①立模前应检测基层的顶面标高和路拱横坡以及基层表层有否磨损破坏等,否则应

整修基层至符合要求才可立模铺筑混凝土。

②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要符合设计要求,基误差应小于混凝土路面质量验收的容许误差。

③立模时应使钢模向外侧微倾,使钢模内边角支撑震动梁与滚筒,保证摊铺时路面的平整度。

④模板应支立稳固,接头严密平顺。模板的接头以及与基层接触采用砂浆封堵或用塑料薄膜铺在钢模边,采用塑料薄膜防漏措施时应控制薄膜与混凝土形成夹层。

⑤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内侧涂脱模剂(隔离剂)。

7.3.6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

(1)混凝土的拌和采用双握轴强制搅拌机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拌和质量。

(2)投入搅拌机的每拌原材料数量,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搅拌机容量确定,并称量准确。

(3)搅拌机装料顺序为砂、水泥、石子,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

(4)混凝土拌合物用自卸机动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7.3.7摊铺

(1)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①摊铺前先检查模板位置、高程、相邻模板接头处的高差、模板是否支设稳固,基层是否平整、润湿,模板内侧面是否涂脱模剂,合格后方可摊铺混凝土。

②检查、维修混凝土运输通道以及设置安全护栏、并派专职交通指挥人员指挥交通。

(2)摊铺施工要点:

①模板边及施工缝处混凝土铺筑应用铁锹(扣锹法)摊铺,禁止抛掷和耧耙。

②每工作班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做面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因故中断,应设备施工缝缝,并宜设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

(3)振捣、整平的内容和要求:

①摊铺好的混凝土拌和物,随即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均匀地振实。

②插入式振动器功率宜采用 1.5kw,其作用是振捣密实及起浆。

③平板振动器采用 2.2kw(采用真空吸水工艺时可用功率较小的平板振动器)。

④振捣时插入式振动器先在模板(或混凝土板壁)边缘、角隅处初振或全面积顺序初振一次,同一位置振动时不宜少于 20s。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 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0.5 倍,并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然后,

再用平板振动器全面往返振捣2 遍,板与板之间宜重迭 10-20cm。同一位置的振捣时间,当水灰比小于 0.45 时不少于 30s,当水灰比大于 0.45 时不少于 15s,以不再冒出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⑤混凝土拌和物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振动梁往返拖拉 2-3 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振动梁移动速度要缓慢均匀,不许中途停顿,前进速度以每分钟 1.2-1.5m 为宜。凡有不平之处,应及时铺以人工挖填补平。补填时宜用较细的拌合物,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⑥最后用无缝钢管滚杠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调匀调平。混凝土试块制作:施工现场应按每台班做混凝土试块,一组〈3 块〉试块必须由施工人员自行负责在现场实地做成,不得弄虚作假。试块组数按规定取样。

(4)板面处理:

①抹面时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

②抹面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整平后随即进行。驱除泌水并压下石子。第二次抹面须在混凝土泌水基本结束,处于初凝状态,但表面尚湿润时进行。

③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并用 3m 直尺检查平整度。

④抹平台后沿横方向用压纹滚槽器压槽,使路面混凝土有粗糙的纹理表面。

7.3.8混凝土养护

(1)基本要求: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养护,使混凝土中结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2)养护方法和要点:

①养护时间,一般在 14-21d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②养护期间和封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并设备禁止通行标志及派专职交通指挥人员指挥交通。

③黄砂袋覆盖养生是最常用的湿润方法,可保护混凝土少受剧烈的天气变化影响。在规定的养生期内要经常洒水,保持潮湿。

7.3.9早期收缩裂缝的防止

(1)早期收缩裂缝的防止:

①混凝土板在施工期间因收缩产生的裂缝,其裂缝的产生与行车荷载无关。

②早期收缩裂缝有两种。产生于混凝土塑性状态时的常称作"塑裂",其缝短而细、

细而浅,如及时发现进行再次抹面可以缓解。一般在硬结后终止,危害较小。另一种产生于硬结以后,通车之前,由剧烈的温度、湿度变化引起收缩裂缝,常称作"缩裂",可导致混凝土板的断裂,危害甚大,成为不合格的混凝土板块。

(2)防止早期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①缩小湿度差,湿度差抑止收缩

a、作业时间避午间气温高峰,起早落夜,例如中 12:00-16:00 停止浇筑。

b、作业紧凑,缩短在烈日或旱风下的施工时间。

c、及时养生,增加洒水润湿次数,确实保证保湿养生,并且养生时间足够(养生还能增强混凝土抗裂强度)。

②地方材料应先调查料源,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及级配,并取样实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进料。

③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8.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8.1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8.1.1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8.1.2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本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创优领导小组,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质量目标管理,详见图8.1-1

图8.1-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主要部门及人员质量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对创优工作负全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优化施工方案,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2)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工程的质量控制。

(3)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日常工作,对工程质量进行技术指导与监督,贯彻ISO9001质量认证文件,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工程的质量控制。

(4)工程技术部:制定、贯彻专项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制定并实施施工方案、工艺,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5)机械物资部:做好材料的采购,施工机具设备的调试、维修及管理。

(6)安质部:具体落实拟定的质保措施,质量计划,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7)中心试验室:做好材料、工程试验检测,各种配合比的试验与制定,收集并整理各种试验数据、填写相关报告并存档。

(8)施工项目队质检员:对本队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与检查,作好自检工作,填报自检表并在合格后填报监理工程师规定表格,上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会同项目部质检工程师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

8.1.3实施四级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四级管理。

第一级为具体操作班组质量员,对施工现场质量负责初级管理;

第二级为项目队队长、质检员及技术员,负责对第一级管理人员的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内业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第三级为由项目部安质部人员组成,负责对第二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并负责内业资料的汇总和归档工作;

第四级为项目级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第三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

8.1.4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8.1.4.1制度保证措施

制度是管理的灵魂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因此建立以技术责任制度为中心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保证技术工作卓有成效的重要手段。

8.1.4.1.1施工规划制度

施工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制定施工方案。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安排施工顺序,选择施工方法,选用施工机具等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为目标。在施工方案中,必须设计出保证质量、进度、安全的技术措施,并要注意方案的对比和选优。

8.1.4.1.2设计文件审核制度

图纸审核必须作为一项制度,在工程开工前进行。使用有差错的图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8.1.4.1.3开工报告审批制度

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项目开工报告,在开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获得认可和批准、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方可开工。

分部工程开工前,同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部工程开工报告,除上述内容外尚须明确施工地段及分部工程名称等,同样在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前不得擅自开工。

8.1.4.1.4测量复核制度

为加强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防止因测量失误造成质量事故,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及“换手测量”制度,确保测量结果真实有效,满足精度要求。对测量计算资料必须经复核并签字确认后,现场施测。测量班隶属项目经理部直接管理。

8.1.4.1.5技术责任制度

建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总体技术责任,各部门、各专业工程师以至施工员负相应技术责任的技术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交底;谁交底,谁检查”

的原则划分技术责任。安全、质量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出的问题首先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责任,然后再查一线人员的操作责任。每月都要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个人业绩挂钩。

8.1.4.1.6技术交底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方案、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工程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重点监控部位及要点。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技术交底。实行两级负责;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向作业层技术人员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和实际变更进行交底;项目队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使技术要求、质量要求传达到每一位作业人员,作到每项工程无技术交底不开工。

8.1.4.1.7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关。各类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对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场后分类堆码,挂牌标识。

8.1.4.1.8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

建立以工班长为责任人的工艺流程负责制,使每一工序的工艺流程有专人负责,确保流程有效。

在每个工序实施作业前,由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工艺流程交底。交底内容为流程程序、达到的质量标准、关键技术难点等。真正使每个施工人员心中有数。

建立流程图标示制度。每一工序施工前,施工队应对工序流程挂牌标示,使全体人员明知,不能盲目施工。

对每一工序流程施工作业完成后,认真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尤其是使用新材料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使其达到最佳流程工艺。

项目队建立流程作业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凡不按工艺流程操作造成施工质量低下的,给予处罚,凡按工艺流程规范操作,确保质量安全者进行奖励。

把工程施工规范操作与现场文明施工、劳动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凡施工工艺流程与其相违背时,应修改工艺流程,使其科学合理适用。

8.1.4.1.9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隐蔽工程经单位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