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农业概况
中亚地理知识

中亚地理知识中亚地理指的是亚洲中部的地理区域,包括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五个国家。
1. 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部,面积为270万平方公里,是中亚最大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紧邻俄罗斯、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2.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的内陆地区,东临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部与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接壤,北部与哈萨克斯坦相连。
3.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的高山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和水力资源。
该国紧邻阿富汗、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4.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的山地地区,被天山山脉环绕,是一个内陆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毗邻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中国。
5.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的沙漠和草原地区,面积约为49.8万平方公里。
该国邻近伊朗、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和哈萨克斯坦。
中亚地区地势多样,包括高山、沙漠、平原和草原等地形。
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
天山山脉在该地区分成了南天山和北天山两个主要部分。
中亚地区气候干燥,夏季炎热而冬季严寒。
这个地区的经济以农业和矿产资源为主。
农业方面,中亚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烟草等作物。
矿产资源方面,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金和煤等资源。
由于地处地理交通要地,中亚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各种文明和帝国的交汇之处。
这个地区经历了许多帝国和王朝的兴衰,包括希腊、波斯、阿拉伯、蒙古和俄罗斯帝国等。
如今,中亚地区仍然是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因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
最新 浅析塔吉克斯坦三大产业存在问题-精品

浅析塔吉克斯坦三大产业存在问题塔吉克斯坦服务部门发展基本上停留在传统阶段,现代服务部门,如业、现代物流业、行业等还没有发展起来。
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2017年关于塔吉克斯坦三大产业存在的问题之论文范文。
一、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现状塔吉克斯坦独立前夕就已经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不发达的地区。
独立以后,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内部贸易网络中断以及苏联时期大额转移支付停止供给。
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急剧下降,以及随后长达五年(1992~1997)的内战更是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经济损失总计超过70亿美元。
塔吉克斯坦GDP增速急速下滑、通货膨胀率急遽恶化,以致1996年实际GDP产值不到1989年的40%。
内战结束后,塔吉克斯坦政府集中精力一道与国际社会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
2000年10月成功发行国家新币索莫尼,初步建立国家财政和金融系统,开始逐步完善税收、海关政策。
自2000年以后,塔国经济进入稳定、快速增长。
2000年~2008年期间塔国经济增长率年平均高达8.9%。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下降为3.8%。
2010年受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回暖,以及俄罗斯经济开始呈恢复性增长等影响,2010年塔吉克斯坦经济增长上升到6.5%。
2011年~2014年塔吉克斯坦经济继续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2%。
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 000美元。
尽管2015年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像国际棉花和铝产品价格下跌、俄罗斯经济下滑等不利影响,塔吉克斯坦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为484.016亿索莫尼(约合78.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6.0%,经济增速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经济下行速度有所加大,其中工业增长11.2%,农业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零售贸易总额增长5.5%。
外贸总额为43.26亿美元,同比下降18%。
消费价格指数为5.1%,失业率为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 662.73索莫尼(925.9美元)。
喀什周边中亚五国贸易环境和市场需求情况简介简介范文

喀什周边中亚五国贸易环境和市场需求情况简介简介进入21世纪以后,各国的经济都有了新的发展,普遍走出低谷, 进入恢复性增长的新时期,,中亚五国资源丰富,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消费规模和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中亚正成为新的投资和贸易发展的热土。
一、贸易及市场环境概述1.中亚五国市场规模的宏观评估目前,中亚五国共有人口约6015万,根据上世纪以来中亚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以及各国独立后实行的人口政策和当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预计2030年前后这一地区的总人口可能达到1亿人;2060年前后可能达到1.5亿人。
苏联解体前,中亚五国消费水平在国际商普遍在中等偏上水平,消费总额合计7197亿美元,人均1432 美元,在世界上排第27位。
但是,苏联解体后这一数字一直下降,最低的1998年消费总额只有150亿美元,人均269.8美元,在世界上排70位之后。
最近几年,各国经济进一步恢复,经济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 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消费规模和水平不久将会达到或超过独立前的水平。
2.中亚市场的双向延伸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亚欧第二大陆桥的全线贯通和乌鲁木齐—新西伯利亚—莫斯科、乌鲁木齐—尹斯兰堡、乌鲁木齐—第比利斯等航线的开通, 中亚市场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中亚市场可沿着亚欧第二大陆桥向西延伸,扩大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
与中亚国家隔里海相望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也已经成为中亚市场西延的范围,乌鲁木齐到巴库和第比利斯等城市的旅游购物包机已经往返了数百架次。
中亚市场的向东延伸,除了我国东、中部的商品经新疆进入中亚市场外,内地不少企业还在中亚地区开商店和办工厂,直接参与中亚市场的开发。
中亚市场的东西双向延伸是客观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3.中亚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近几年,随着中亚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外国商品大量进口以及各国都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 中亚地区的市场环境已大为改善。
独联体国家2022年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编译/杨建梅独联体国家2022年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独联体国家社会经济基本情况2022年,独联体国家的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9.0%[1],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9.6%[2],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7.7%[2],固定资本投资是2021年的103.8%[2],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1年的101.3%[3],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5.2%[2],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99.1%[2],[4],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12.7%[2],[4]。
2021年,独联体国家的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5.5%[1],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6.1%[2],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0.8%[2],固定资本投资是2020年的107.0%[2],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0年的103.4%[5],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0年的107.6%[2],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0年的132.5%[5],[6],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0年的109.1%[5],[6]。
阿塞拜疆2022年,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4.6%,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98.9%,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3.4%,固定资本投资是2021年的105.5%,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1年的114.3%,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3.1%,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15.5%[4],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14.4%[4]。
亚美尼亚2022年,国内总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12.6%,工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7.8%,农业产值(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0.4%,固定资本投资是2021年的112.5%,货物周转量(不包括管道运输)是2021年的112.1%,零售贸易额(以现价计算)是2021年的104.0%,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99.6%[4],消费品价格指数是2021年的108.3%[4]。
中亚地区的农业有何特点

中亚地区的农业有何特点一、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是中亚五国的传统主导产业。
这一特征一方面与其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有关,另一方面,在前苏联时期的地区分工中,中亚国家主要以农业、矿产和石油资源开采加工业为主,形成了较为简单的产业结构。
从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1.光热资源丰富。
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一样,位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
冬夏分明,冷热悬殊。
夏季白天气温一般都在27度以上,日温差大。
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为2000—3000小时,光热同季,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养分积累,尤其有利于优质粮棉、果品、花卉等的生长。
在灌溉条件下农作物基本保收。
2.土地资源丰富。
中亚五国面积合计40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1万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总量的1/4,草地面积2.5亿公顷,相当于我国的62.54%。
人口密度14.7人/平方公里,仅为我国的1/10。
中亚五国有不少可耕地未被利用,如土地较多的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农业用地在1500—1800万公顷,不到其耕地面积的80%。
3.水资源较为短缺。
中亚五国的年降水量在160—700毫米,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降水较多,五国的降水多集中在冬春两季,而且多在山区。
中亚五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8000立方米,虽高于我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但从整体上看属于缺水国家,对种植业形成一定的制约。
中亚地区地表水分布极不平衡,地处锡尔河、阿姆河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拥有地表水资源分别占43.4%和25.1%,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
处于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农牧业在其国民收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灌溉用水量较大,而这三国的地表水资源的总和才接近1/3。
中亚五国水资源在各国间的协调问题是关系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4.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
五国人口合计近6000万,农村人口约占40%,农业人口约占1/4。
中国也带不动的国家,我国邻居塔吉克斯坦,为何沦为“中亚难民”

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发展,不过就是发展的程度不一样。
有些国家虽然相对于以前可能生活要好一点,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来看,还是非常落后的。
而中国的两个邻国就是如此,一个是中亚难民,一个是腐败国,那这两个国家是谁呢?又为什么这么称呼他们呢?一、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地理环境这两个国家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他们都是中亚地区的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原来是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国家。
他的主体民族是吉尔吉斯族和柯尔克孜族,面积为19.8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标准的内陆国,东南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和哈萨克斯坦接壤,西边就是乌兹别克斯坦,南面和塔吉克斯坦相接。
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环境,境内大部分都是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1/3的地区海拔在3000-4000米之间。
它的领土以内能用来进行耕地的非常少,只有在北部的费尔干纳谷地才能找到一些土地来种植农作物,而这个面积仅占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国土面积的8%不到。
那塔吉克斯坦呢?塔吉克斯坦的面积比吉尔吉斯斯坦的面积还要小,仅仅只有14.31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很多省份都比它大得多。
它位于中亚的东南部,西部和乌兹别克斯坦接壤,北部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东边和中国相接,南边则是阿富汗。
它的地理环境比吉尔吉斯斯坦还要惨一点,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大约有80%左右的土地是高山,塔吉克斯坦却足足有93%左右的土地被高山和湖泊所占据,不仅如此,这些高山地区有一半以上的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这样算下来,塔斯克斯坦能用来耕地的面积不到7%。
二、塔吉克斯坦为何被称为中亚难民,而吉尔吉斯斯坦又为何腐败塔吉克斯坦的地理环境就已经决定了它想要发展非常困难,山地想要去开发又苦于没有资金,发展工业又没有地方给它去进行工厂的建造,靠发展农业想迅速发展经济也不现实,况且可用的耕地还非常少。
如果想去发展贸易,不仅国内不资源难以开采,而且吉尔吉斯斯坦还是个内陆国,想要去进行贸易还得让邻国提供帮助。
塔吉克斯坦农业概况

塔吉克斯坦农业概况一、塔吉克斯坦概况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塔吉克斯坦)是位于中亚东南部的内陆高山国家。
东部是帕米尔高原,与我国新疆接壤,南部与阿富汗交界,西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毗邻,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相连。
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稍大于我国安徽省)。
地处欧亚接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塔吉克斯坦以高山之国而闻名,境内9/10以上的地区为山地,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
境内共产主义峰7495米,为原苏联的第一高峰。
适宜居住的主要是占国土面积1/10的谷地。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南北温差较大,且垂直变化很大:山谷低地海拔500~1500米,为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3000米的半山区为温带气候;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为寒带气候。
南部河谷为亚热带气候,7月平均气温23℃~30℃,1月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50~700毫米。
西南部的低山地及一些地势较高的谷地,年降雨量为350~700毫米。
中部山区和西帕米尔山地为温带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秋、冬、春季节多雨雪。
高山区为寒带气候。
北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0℃以下,1月平均气温为-20℃,夏季极其短暂、冬季漫长,冰雪覆盖;穆尔加布地区最低气温达-63℃。
塔吉克斯坦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
首先是日照充足,年均日照小时。
其次是水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的人均拥有2500-3000时间达量居世界前列。
境内5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条,100~500公里长的河流有15条。
湖泊水面面积和冰川面积共计有1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邻近我国新疆的喀拉湖为盐湖,海拔3965米,是年境内最大的湖泊。
水力资源总蕴藏量在6400万千瓦以上。
在瓦赫什河和喷赤河上修建的一系列水电站,构成塔吉克斯坦电力的基础。
土壤以灰钙土为主,绝大部分地区的种植业必须依靠灌溉。
在灌溉有保证的情况下,各种作物都能获得好收成。
一些地区一年可种二三茬农作物。
1999年初,全国人口总数为616.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

17. 江苏省三大行政区域划分的主要指标和方法是( )
A 按照自然特征划分B. 按照人文特征划分
C. 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D. 按照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分
18. 江苏省三大行政区域( )
21. 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
①加大煤炭的消费量,尽早实现碳达峰
②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④建立健全用能交易机制,推动能源高效配置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2. 降碳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 )
①使用绿色建材②使用低能耗设备(技术)③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④出现碳排放权交易
13. 推测目前东北发展六次产业的主要困境是( )
A. 区域间分工合作能力弱,区域合力不足B. 东北农村交通条件落后,对外联系不便
C. 东北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农业产值下降D. 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
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在其仅约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多达17座核电站,目前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下图示意德国核电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每年秋季,生活在落基山脉东部的帝王蝶成群结队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启程,飞往数千公里外的墨西哥山林越冬。次年二、三月,又一路北上,重回故土。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是回程第一站,在这里产下第一代子女。随后,第一代子帝王蝶将在5月到6月继续北上至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产下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帝王蝶。8月末,新生的帝王蝶会重新回到墨西哥中部的越冬地。下图为“帝王蝶越冬地种群数量变化图”,下表为“2004-2018年影响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权重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吉克斯坦农业概况一、塔吉克斯坦概况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塔吉克斯坦)是位于中亚东南部的内陆高山国家。
东部是帕米尔高原,与我国新疆接壤,南部与阿富汗交界,西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毗邻,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相连。
面积万平方公里(稍大于我国安徽省)。
地处欧亚接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塔吉克斯坦以"高山之国"而闻名,境内9/10以上的地区为山地,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
境内共产主义峰7495米,为原苏联的第一高峰。
适宜居住的主要是占国土面积1/10的谷地。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南北温差较大,且垂直变化很大:山谷低地海拔500~1500米,为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3000米的半山区为温带气候;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为寒带气候。
南部河谷为亚热带气候,7月平均气温23℃~30℃,1月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50~700毫米。
西南部的低山地及一些地势较高的谷地,年降雨量为350~700毫米。
中部山区和西帕米尔山地为温带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秋、冬、春季节多雨雪。
高山区为寒带气候。
北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0℃以下,1月平均气温为-20℃,夏季极其短暂、冬季漫长,冰雪覆盖;穆尔加布地区最低气温达-63℃。
塔吉克斯坦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
首先是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达2500-3000小时。
其次是水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前列。
境内5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条,100~500公里长的河流有15条。
湖泊水面面积和冰川面积共计有1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邻近我国新疆的喀拉湖为盐湖,海拔3965米,是年境内最大的湖泊。
水力资源总蕴藏量在6400万千瓦以上。
在瓦赫什河和喷赤河上修建的一系列水电站,构成塔吉克斯坦电力的基础。
土壤以灰钙土为主,绝大部分地区的种植业必须依靠灌溉。
在灌溉有保证的情况下,各种作物都能获得好收成。
一些地区一年可种二三茬农作物。
1999年初,全国人口总数为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
其中,城市人口约占27%,农村人口约占73%。
农业就业人数约占国民经济就业人数的44%。
1998年与1991年相比,1998年在工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人数由1991年的万人减少到万人,几乎减少一半。
而在农、林、渔业的就业人数则由1991年的万人猛增到115 万人,在服务业领域的就业人数由1991年的万人减少到万人。
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为塔吉克族,主要从事农牧业,1996年,塔族约占总人口的%;乌兹别克族占26%,俄罗斯族占2%,其他民族占7%。
塔吉克语为国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俄语为族际交流的语言。
塔吉克斯坦有4种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和巴哈伊教,派别比较复杂。
塔吉克族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多数为逊尼派,少数为什叶派。
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有伊斯玛仪教派。
居民中还有东正教和天主教徒。
首都杜尚别,人口约60万。
塔吉克斯坦独立以来,由于与原苏联其他共和国长期形成的经济联系中断,国民经济遇到了许多料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
国家政局不稳,经济处于严重危机之中。
1996年,塔吉克斯坦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和推行私有化,但进展缓慢。
1997年以来,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不足,资金缺口大,企业间三角债严重,经济继续滑坡,通货膨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1992年1月价格放开后(包括粮食价格),塔吉克斯坦通货膨胀严重,国家无力控制:1991年为%,1993年曾高达2195%,1995年为635%。
失业人数从1992年的7000人增加到1998年的万人,失业率为%。
职工平均月工资从1996年的2805塔吉克卢布上升到1998年的8790塔吉克卢布,但是工资拖欠严重,人民生活相当艰苦。
塔吉克卢布(简称塔卢布)是塔吉克斯坦政府于1995年5月10日发行新货币,发行时的汇率为1塔吉克卢布=100俄罗斯卢布,为境内流通的唯一合法货币。
后来塔卢布逐年大幅度贬值;与美元的年均兑换率从刚发行时的:1贬值到1998年的:1。
1998年,塔吉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为10 252亿塔卢布,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为2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5美元。
1997年,国家的外债近10亿美元。
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外贸总额从1992年的亿美元增加到了1998年亿美元。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十月革命前,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极其落后。
1913炅甘巢恐挥SPAN lang=EN-US>万吨;1960年代后,该国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农业成为第二大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
现在,塔吉克斯坦仍然是独联体国家中经济发达水平最低的国家。
概括起来,其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较低,对外依赖性很强。
1.原苏联最主要的棉花产地之一长期以来,塔吉克斯坦以优质的长绒海岛棉而着称。
在原苏联的"劳动分工"中,塔吉克斯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发展植棉业,其次是畜牧业。
在90万公顷的耕地中,棉花播种面积占40%,饲料作物占30%以上,粮食作物只占23%。
该国棉花以单产高、纤维细和质量好而闻名。
1989年棉花产量达到万吨,居全苏第三位,仅次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单产居全苏第一位,每公顷868公斤(1991年)。
2.粮食不能自给由于农作物生产比较单一,大部分耕地用于种植棉花,粮食作物集中在北部河谷和山前地带种植。
1980年代中期后至独立前,粮食生产一直在30万吨左右徘徊,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只能靠进口粮食补充。
粮食人均占有量非常少:1992年为46公斤,1995年下降到42公斤,1998年约为89公斤。
3.经济转轨艰难,农业大幅度减产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农业生产和整个经济一样,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农业生产全面严重衰退,其生产速度连年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1995年和独立前1990年相比,农业产值下降了64%。
主要农产品、牲畜存栏数和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减产,食品短缺状况更加严重。
例如肉的人均占有量从1991年的16公斤(屠宰重)逐年下降到1997年的6公斤左右。
据报道,目前塔吉克斯坦约有50万饥民。
为了解决粮食严重短缺问题,国家不得不于1995年减少棉花播种面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棉花产量已降低到1953年的水平。
这反过来又沉重打击了国民经济,因为国家所需的绝大部分粮食、植物油和白糖都需要进口。
1997年,农业总产值为亿塔卢布,比上年增长了%。
其中,种植业为亿塔卢布,畜牧业为亿塔卢布。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塔吉克斯坦的农业用地比较紧缺,可耕地仅占7%。
据1989年统计,各类农用地面积为514万公顷,其中耕地为86万公顷,牧场为345万公顷。
1998年,塔吉克斯坦的农用地面积减少到410万公顷,其中耕地为万公顷,草场2万公顷,牧场为330万公顷。
塔吉克斯坦的人口从1991年初的万人增加到1999年初的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则从万人增加到了454万人;农业人口从1992年的220万减少到1997年的万,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从1992年的%下降到1997年的%。
1.种植业在塔吉克斯坦农业中,种植业占有重要地位。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黑麦、水稻、大麦、燕麦和玉米。
粮食产量由1960年的万吨增加到1983年创纪录的万吨。
1991年,各类农用地面积为43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万公顷,粮食作物万公顷,占28%,粮食产量仅为万吨;经济作物31万公顷,占31%,籽棉产量为万吨;土豆、蔬菜、瓜类作物万公顷,占6%,土豆产量为万吨,蔬菜产量为万吨,饲料作物万公顷,占27%。
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产的粮食距离国家的需要相差甚远。
1995年制定的经济改革纲要,对农业的改革确定了具体方针和措施,拨出了5万公顷土地供私人用地。
除建立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外,1995年取消了农产品生产的国家订购制度和国家对农用肥料、燃料和机械的专营。
国家对生产结构作了调整,增加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棉花种植面积。
1996年,粮食作物面积增加到万公顷,占48%,经济作物24万公顷,占30%,土豆、蔬菜、瓜类作物万公顷,占5%,饲料作物万公顷,占16%(表1)。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黑麦、水稻、大麦、燕麦和玉米。
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其比重见表2。
塔吉克斯坦以种植优质细纤维棉花为主。
棉花作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从1930年代起,由于苏联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大力提倡种植棉花,在塔西南部地区的瓦赫什和卡菲尔尼甘两河流域大量种植棉花。
1989年皮棉总产量为万吨,人均占有棉花公斤。
塔独立后,棉花产量连年大幅度减产,1996年仅为万吨,仅相当于历史高产水平1989年产量的1/3。
此外,塔吉克斯坦还种植土豆、蔬菜、葡萄、水果等。
表11991-1998年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1991 1993 1995 1997 1998全部播种面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中棉花土豆和蔬菜、瓜类其中土豆蔬菜饲料作物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2页。
表21991-1998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其比重1991 1993 1995 1997 1998小麦/////大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注:"/"前面是播种面积(万公顷),之后是比重(%)。
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2页。
表31991-199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1991 1993 1995 1997 1998粮食作物籽棉土豆蔬菜水果、干果葡萄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5页。
表41991-1998年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公担/公顷)1991 1993 1995 1997 1998粮食作物籽棉土豆 141 119 117 100 105蔬菜 193 179 162 142 116水果、干果葡萄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5页。
表51991-1998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1991 1993 1995 1997 1998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黑麦/////燕麦/////注:"/"前面是作物产量(万吨),之后是单产(公担/公顷)。
资料来源:《1998年独联体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莫斯科,1999年俄文版,第505页。
2.畜牧业畜牧业是塔农业中的主要部门,它不仅为居民提供肉、奶、蛋等必需的食品,而且各类畜产品(包括毛类、皮类、羽绒等)也是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疗工业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