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结构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1)轴的概述一.轴的功能及分类1.功能支撑回转零件并传递扭矩。

2.分类轴的用途及分类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按照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心轴─只承受弯矩的轴,如火车车轮轴。

传动轴─只承受扭矩的轴,如汽车的传动轴。

转轴─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如减速器的轴。

按照轴线形状的不同,轴可分为曲轴和直轴两大类。

直轴根据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光轴和阶梯轴。

轴一般是实心轴,有特殊要求时也可制成空心轴,如航空发动机的主轴。

除了刚性轴外,还有钢丝软轴,可以把回转运动灵活地传到不开敞地空间位置。

二.轴的材料轴的材料主要是碳钢和合金钢,钢轴的毛坯多数用圆钢或锻件,各种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轴的抗疲劳强度。

碳钢比合金钢价廉,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比较低,适用于一般要求的轴。

合金钢比碳钢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好的淬火性能,在传递大功率并要求减小尺寸和质量、要求高的耐磨性,以及处于高温、低温和腐蚀条件下的轴常采用合金钢。

在一般工作温度下(低于200℃),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均相差不多,因此相同尺寸的碳钢和合金钢轴的刚度相差不多。

高强度铸铁和球墨铸铁可用于制造外形复杂的轴,且具有价廉、良好的吸振性和耐磨性,以及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等优点,但是质较脆。

三.轴设计的主要内容轴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工作能力验算两方面的内容。

(1)根据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以及轴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地确定轴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2)轴的承载能力验算指的是轴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方面的验算。

轴的设计过程是:选择材料—初估轴径—结构设计—校核强度,刚度,稳定性(2)轴的直径初估方法:类比法按扭矩估算一.轴的扭转强度强度条件:校核式:τT =T/WT=9.55 106P/0.2d3n≤[τT]设计式:d ≥[]362.01055.9n P T τ⨯=C 3nP C---系数(表12-2)(3)轴的结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应该确定: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

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
挡圈、套筒、锁紧挡圈(加紧定螺钉)、锥形轴头、紧定 螺钉、圆螺母、紧配合、轴端挡圈等结构。
详见 P311 图16.3
16.2 轴的结构设计
轴肩处
r C或R 定位轴肩h 3 ~ 5mm,但 C或R 采用套筒、轴端挡圈、 圆螺母处: l轴 B轮
➢ 轴肩由定位面和内圆角组成
b
D h
d D
h C d
k、k 弯矩和转矩作用的有效 应力集中系数 (见附录表1、2, 配合零件的综合影响系 数见附录表3)
16.3 轴的强度计算
a、 a
a
a弯bb 曲和((扭bb 转WMWM应)力) 幅,
MPa;
b b
m、 m 弯曲和扭转平均应力, MPa;
m 0
m
2
表面状态系数(附录表 4及5);
bmax b
16.2 轴的结构设计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常用的周向固定方法有键、花键、成形、弹性环、销和过
盈配合等联接。
配合处+键可传递较大T 配合处设置大倒角 装方便(对中性 )
16.3 轴的强度计算
设计思路: (1)类比定结构 必要校核计算 (2)强度计算为依据 逐步结构细化(设计, 节约材料) 轴的强度计算主要由三种方法(据轴受载及对安全要求) (1)按许用切应力计算 (2)许用弯曲应力计算; (3)安全系数校核计算。 16.3.1 按许用切应力计算 1.应用(仅与T有关) (1)传动轴计算(主要T) (2)需初步结构化的转轴(只知T)
现在,又开发了一种可更换式主轴 系统, 具有一 机两用 的功效 ,用户 根据不 同的加 工对象 选择使 用,即 电主轴 和镗杆 可相互 更换使 用。这 种结构 兼顾了 两种结 构的不 足,还 大大降 低了成 本。是 当今卧 式镗铣 床的一 大创举 。电主 轴的优 点在于 高速切 削和快 速进给 ,大大 提高了 机床的 精度和 效率。

机械设计(第八版)第15章 轴 PPT

机械设计(第八版)第15章 轴 PPT

其它直径
长度: 长度: 毂的长度和相邻零件间必要的间隙决定

装配方案的比较: 装配方案的比较:

四.提高轴的强度的措施: 提高轴的强度的措施:
30˚ B R d/4 d 卸载槽 也可以在轮毂上增加卸载槽 轴 过渡肩环 凹切圆角 B位置d/4 r
三、确定轴的基本直径和各段长度
1.按扭转强度计算(初算轴径) 1.按扭转强度计算(初算轴径) 按扭转强度计算
仅考虑 T 的强度条件 τ T = T ≤ [τ T ] WT
955 × 10 4 P n τT = ≤ [τ T ] 3 0.2d
性,而不是轴的弯曲和扭转刚度。 而不是轴的弯曲和扭转刚度。
注意: )各种钢材、热处理前后其弹性模量差别不大, 注意:1)各种钢材、热处理前后其弹性模量差别不大, 因此要提 的方法获得。 高刚度不能用合金钢或通过热处理 的方法获得。 2)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敏感性高,设计时必须从结构上采取措施,减轻应 )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敏感性高,设计时必须从结构上采取措施, 力集中,并降低表面粗糙度。 力集中,并降低表面粗糙度。 轴
当轴上有两处动力输出时,为了减小轴上的载荷, 应将输入轮布置在中间。
Ft
T 方案 a 输出 T
Q
方案b 方案 输出 输入 T T2 T T T1+T2
Q
输出
输入 T T
输出
T1
合理
T2
T1+T2轴源自T1Tmax = T1
不合理
Tmax= T1+T2
2.减小应力集中 减小应力集中 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应加以注意。 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应加以注意。 应力集中出现在截面突然发生变化的。 应力集中出现在截面突然发生变化的。 措施: 措施: 1. 用圆角过渡; 用圆角过渡; 2. 尽量避免在轴上开横孔、切口或凹槽 尽量避免在轴上开横孔、切口或凹槽; 3. 重要结构可增加卸载槽 、过渡肩环、凹切圆角、 重要结构可增加卸载槽B、过渡肩环、凹切圆角、 增大圆角半径。也可以减小过盈配合处的局部应力。 增大圆角半径。也可以减小过盈配合处的局部应力

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1、已知条件中间轴传递的功率KW p 69.32=,转速min /15.1762r n =,齿轮分度圆直径mmd mm d 74.115,990.18232==,齿轮宽度mm b mm b 72,6332==,2、选择轴的材料因传递功率不大,并对重量及结构尺寸无特殊要求,查文献【3】中表8-26选常用的材料45钢,调质处理 3、初算轴径查文献【3】中表9-8得135~106A =考虑轴端不承受转矩,只承受少量的弯矩,故取较小值115=A ,则 mm mm n P A d 74.3115.17669.31153322min =⨯=⨯=4、轴的结构想图如图1-1所示(1)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轴不长,故轴承采用两端固定方式。

然后,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min d 处开始设计(2)轴承的选择与轴段①及轴段⑤的设计 该段轴段上安装轴承,起设计应与轴承的设计同步进行。

考虑齿轮有轴向力存在,选用角接触球齿轮。

轴段①、⑤上安装,其直径应便于轴承安装。

又应符合轴承内径系列。

经过综合计算和考虑取7210C 进行设计计算,由文献【3】中11-9得轴承内径mmD mm d 90,50==外径,宽度mmB 20=,定位轴肩直径mmD mm d a a 83,57==外径定位直径,对轴的离作用点与外圈大端面的距离mmd mm a 50,4.1913==故通常一根轴上的两个轴承取相同的型号,则mm d 505=(3)轴段②和轴段④的设计 轴段②上安装齿轮3,轴段④安装齿轮2,为便于齿轮的安装,42d d 和应分别略大于51d d 和,可取mm d d 5242==齿轮2轮榖宽度范围为mm d 78~4.625.1~2.12=)(,取轮毂宽度与齿轮宽度相等mm b 63=,左端采用轴肩定位,右端采取套筒定位。

由于齿轮3 的直径比较小,采用实心式,取其轮毂宽度与齿轮宽度相等mm b 723=,其右端采用轴肩定位,左端采用套筒定位。

轴

轴11.1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内容包括:1.轴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轴的常用材料;2.轴的结构设计及轴的设计步骤;3.轴的三种强度计算方法:按扭转强度计算;按弯矩、转矩合成强度计算;按疲劳强度进行安全系数校核计算;4.轴的按静强度计算安全系数的方法,轴的刚度计算、振动计算方法。

本章重点内容是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其中结构设计是本章的难点。

11.2 要点分析1.轴的结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目的就是要确定轴的各段直径d和各段长度l。

确定直径d时,应先根据转矩初算出受转矩段的最小直径,再逐渐放大推出各段直径;各段长度l需根据轴上零件的尺寸及安装要求情况来确定。

轴没有固定的标准结构,设计时应保证:轴和轴上零件有准确的周向和轴向定位及可靠固定;轴上零件便于装拆和调整;轴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轴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其强度和刚度,尤其是减少应力集中。

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要注意几个具体问题:(以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力例)(1)各段配合直径d应符合标准尺寸(GB2822-81),而与滚动轴承、联轴器、油封等标准件配合的轴径(如图1⒈1中轴的①、②、③、⑦段),应符合标准件的内径系列。

(2)注意两种不同台阶的设计:一种台阶是定位用的(如图11-l中轴的①~②段、④~⑤段、⑥~⑦段),这种台阶过低,定位作用差;过高,径向尺寸和应力集中增大,一般高度h=(2~3)C或R(C、R分别为零件倒角和圆角半径尺寸)。

另一种台阶是为了装配容易通过(如图1⒈1中轴的②~③、③~④段),这种台阶高度很小,一般在直径方向上只差1~3mm 即可。

(3)与轴上零件(如肯轮)相配合的轴段长度l,要比轴上零件的宽度尺寸B短2~3mm (见图11-1),这样才能把轴上零件固定住。

(4)轴的过渡圆角半径r要比相配合的零件的倒角C或圆角半径尺小,这样零件端面才能紧贴轴的台肩,起到定位作用。

(5)为制造方便,同一根轴上的圆角半径、倒角尺寸、中心孔尺寸等应尽量一致,几个平键槽的对称线均应处于同一直线上。

轴的设计计算

轴的设计计算

轴的设计计算【一】能力目标1.了解轴的功用、分类、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2.能合理地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二】知识目标1.了解轴的分类,掌握轴结构设计。

2.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方法。

3.了解轴的疲劳强度计算和振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轴的结构设计难点:弯扭合成法计算轴的强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动画演示),结合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任务及内容任务 知识点轴的设计计算 1. 轴的分类、材料及热处理2. 轴的结构设计3. 轴的设计计算一、轴的分类(一)根据承受载荷的情况,轴可分为三类1、心轴 工作时只受弯矩的轴,称为心轴。

心轴又分为转动心轴(a )和固定心轴(b)。

2、传动轴 工作时主要承受转矩,不承受或承受很小弯矩的轴,称为传动轴。

3、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称为转轴。

(二)按轴线形状分:1、直轴(1)光轴作传动轴(应力集中小)(2)阶梯轴优点:1)便于轴上零件定位;2)便于实现等强度2、曲轴另外还有空心轴(机床主轴)和钢丝软轴(挠性轴)——它可将运动灵活地传到狭窄的空间位置。

如牙铝的传动轴。

二、轴的结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就是确定轴的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但轴的结构设计原则上应满足如下要求:1)轴上零件有准确的位置和可靠的相对固定;2)良好的制造和安装工艺性;3)形状、尺寸应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4)尺寸要求。

(一)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轴上零件的定位是为了保证传动件在轴上有准确的安装位置;固定则是为了保证轴上零件在运转中保持原位不变。

作为轴的具体结构,既起定位作用又起固定作用。

1、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轴肩、轴环、套筒、圆螺母和止退垫圈、弹性挡圈、螺钉锁紧挡圈、轴端挡圈以及圆锥面和轴端挡圈等。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销、键、花键、过盈配合和成形联接等,其中以键和花键联接应用最广。

(二)轴的结构工艺性轴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应尽量满足加工、装配和维修的要求。

为此,常采用以下措施:1、当某一轴段需车制螺纹或磨削加工时,应留有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轴的设计

轴的设计

10.2.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类比法:分析对比,确定直径。
2.经验公式计算
高速输入轴直径 d=(0.8~1.2)D (D为与其相 连的电动机轴直径)
各级低速轴直径d=(0.3~0.4)a (a为同级齿 轮传动中心距)
3.按扭转强度计算
对于圆截面的实心轴,其抗扭强度条件为:


T Wp

9.55 106 0.2d 3
2、确定各轴段的长度
取决于轴上零件的宽度和零件固定的可靠性。
注意:
1)轴颈的长度通常与轴承的宽度相同;
2)轴头的长度取决于与其相配合的传动零件轮 毂的宽度
轴向定位:轴头长度=零件轮毂宽度(2~3)mm
3)轴身长度的确定应了考虑轴上各零件的相互 关系和拆装工艺要求(查机械设计手册);
4)轴环宽度一般取b=(0.1~0.15)d或b=1.4h,并 圆整。
3) 轴上零件布置合理, 受力合理, 利于提高强度和刚度 (强度和刚度要求)。
10.2.1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 1.轴上零件的布置 是否具有合理性(外形、结构、尺寸、受
力状况、选材、轴的强度) 2.轴上零件的装配
装配方案是指轴上零件的装配方向、顺序和相互 关系。
装配方案的选用受轴上零件的布置、定位、和 固定方式以及装配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应通 过对比分析,择优选用。
轴的结构设计就是确定轴轴身
减速器输出轴
轴头 :轴上与旋转零件配合的轴段
阶梯轴 轴颈 :轴上与轴承配合的轴段
轴身 :轴上连接轴头与轴颈的非配合部分
轴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条件:
1) 轴和装在轴上的零件要有准确而可靠的工作位置(定 位和固定要求);
2) 轴要便于加工,有良好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轴上的 零件应便于装拆和调整(工艺性要求);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
图1-9 阶梯轴结构示例
轴的结构设计
• 1.2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就是确定轴的外型和全部结构尺寸。影响轴结构的因 素很多,设计时应对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一般轴结构设计的基 本要求是:
1.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
2.保证轴上零件的准确定位和可靠固定 3. 轴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好 4.减少应力集中,改善轴的受力情况
轴的结构设计
• 1.2 轴的结构设计
1.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 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将轴做成阶梯轴。对于剖分式箱体,轴的
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如图1-9所示,首先将平键装在轴上,再 从左端依次装入齿轮、套筒、左端轴承,从右端装入右端轴承,然后 将轴置于箱体的轴承孔内,装上左、右轴承端盖,再从左端装入平键、 带轮。
采用定位套筒代替圆螺母和弹性挡圈使零件轴向固定,可避免在轴上 制出螺纹、环形槽等,能有效地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轴的表面质量对轴的疲劳强度影响很大。因轴工作时,最大应力发生 在轴的表面处,另一方面,由于加工等原因,轴表面易产生微小裂纹, 引起应力集中,因此轴的破坏常从表面开始。减小轴的表面粗糙度,或 采用渗碳,高频淬火等方式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轴的疲 劳强度。
②套筒和圆螺母 当轴上零件距离较近时用套筒作相对固定,可简化轴 的结构,减少轴径的变化,减少轴的应力集中,如图1-9所示。
当套筒太长时,可采用圆螺母作轴向固定。此时须在轴上加工螺纹, 将会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轴段横截面面积减小,影响轴的疲劳寿命, 如图1-11所示。
轴的结构设计
图1-10 轴肩
图1-11 圆螺母定位
d=(0.8~1.2)D; 各级低速轴段直径可按同级齿轮的中心距a估算,
d=(0.3~0.4)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轴器 HL3的J型轴孔B1=60 mm,取轴段长L1=58mm。 与轴承相配合的轴段长度如L7,查轴承宽度为20 mm,取挡油板厚为1 mm,于是L7=21 mm
其他轴段的长度与箱体等设计有关,可由齿轮开始向两侧逐步确定。
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Δ3与轴承的润滑有关,油润滑时Δ3=3~5mm,脂润滑时Δ3=5~10mm, 本题取Δ3=5mm;
FH2 = Fr-FH1 =1427-1237= 190 N
垂直平面 FV1= FV2= Ft/2=3844/2=1922 N
④ (水平平面弯矩图[334页图 c)]
b截面:M’Hb =65FH1 =65×1237=80405 N·mm M”Hb = M’Hb -Fx*d/2 =80 405-767×177.43/2 =12361 N·mm
分箱面宽度与分箱面的联接螺栓的装拆空间有关,对于常用的M16普通螺栓,分箱面宽l=55~ 65mm。
考虑轴承盖螺钉至联轴器距离Δ1=10~15mm,初步取L2=55 mm。 由图可见L3 =Δ2+2+Δ3+20=15+2+5+20=42 mm。 轴环宽度L5=8mm。两轴承中心间的跨距L=130 mm。
轴上花键的磨损可通过检查配合的齿侧间隙或用标准花键套在花键轴上检查。
轴的维修
1、轴弯曲变形的校正: 轴的变形过大时,可冷压校正或局部火焰加热 校正。校正时的支承部位要正确,尤其应注意不要 使阶梯轴拐角处因校正而产生应力集中。
2、轴颈磨损的修复: 通常先用磨削加工消除轴的几何形状误差,然 后金属喷镀或刷镀,严重时可堆煹或镶套修理。镶 套时套与轴为过盈配合。
圆盘铣刀加工键槽
端铣刀加工键槽
轴上尽量避免开小孔、切口和凹槽。必须开小 孔时,孔端要倒角。
粗糙表面易引起疲劳裂纹,从而产生应力集 中。对轴的表面进行辗压、喷丸等表面强化处理和 降低表面粗糙度,可以显著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15.2 轴的结构设计
15.2.4 最小轴径的确定
轴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轴承间的距离尚未确定,还不知道支承反力的作用点,不能确定弯矩 的大小及分布情况,所以设计时,只能先按转矩或用类比法、经验法来初步估算轴的直径(这样 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仅受转矩的那一段轴的最小直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定 出轴的全部几何尺寸,最后校核轴的强度。
(6
分度圆直径d=
mz =17n7.43 mm 358
cos cos11?17'13"
转矩T=9.549×106 P/n =9.549×106×5/140 =341036 N·mm
齿轮切向力 Ft = 2T/d =
=3844 N
2 * 341036 177.43
齿轮径向力Fr = Ft * tanα/cosβ =3 844tan 20°/cos11°17′3″ =1 427 N
① 各轴段径向尺寸的确定;
从轴段d1=38mm开始,逐段选取相邻轴段的直径: d2起定位固作用,定位轴肩高度 hmin 可在(0.07~0.1)d范围内按经验选取,
故d2 = d1+2h≥38×(1+2×0.07)=43.43 mm,该直径处将安装密封毡圈(课程设计手册P179表 10-56),标准直径应取d2 =45 mm;
⑤ 绘制转矩图[54页图 (g)] 转矩T=341 036 N·mm
⑥ 绘制当量弯矩图[图15-15 (h)] 单向运转,转矩为脉动循环,α=0.6 αT=0.6×341 036=204 622 N·mm
弯扭组合强度计算,一般用第三强度理论,其 强度条件为:
eM W e
M2(T)2
0.1d3
1b

d 3 M e
0.1 1 b
mm
式中: σe——当量弯曲应力,MPa
Me——当量弯矩,N·mm
M——合成弯矩,M =
N·mm 。
其中,MH为水平面上的弯矩,MV为垂直面上的弯矩。
MH2 MV2
若计算的截面上有键槽时,直径要适当增大。 一个键槽时轴径增大4%~5%,若同一截面上有二个 键槽时,轴径增大7%~10%,然后按表圆整至标准 直径。
15.3 轴的强度校核
当轴的结构设计完成以后,轴上零件的位置均已确定,外载荷和支承反力的作用点亦随之确定。 这样,就可绘出轴的受力简图、弯矩图、转矩图和当量弯矩图,再按弯扭组合来校核轴的危险截 面。
15.3 轴的强度校核
W——危险截面抗弯截面模量,mm3
对于实心轴段,W=0.1d3,d为该轴段的直径,mm) ;mm3
对于具有一个平键键槽的轴段,W=
(其中b为键宽,mm;t为键槽深度,
mm)
d 3 bt(d t)
32 2d
α——按转矩性质而定的应力校正系数,即将转矩T转化为相当弯矩的系数。 对不变化的转矩,α= ≈0.3,
15.2 轴的结构设计
(2) 减少应力集中的措施 为了减少直径突变处的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应适当增大轴肩处的圆角半径。为保证
零件在轴肩处定位可靠,当加大圆角半径受到限制时,可用间隔环、凹切圆角、卸荷槽等结构。
15.2 轴的结构设计
轴与轴上零件采用过盈配合时,轴上零件的边缘和轴过盈配合处将会引起应力集中。采用减小轮毂边缘 处的刚度、将配合处的轴径略为加大(此时应注意过渡处的圆角半径)、或在配合处两端的轴上磨出卸载槽 等都是降低应力集中的有效方法(下图所示)。
3、花键、键槽、螺纹的修复: 可用气焊或堆焊修复磨损的齿侧面,然后再以 磨损的花键这基础,铣出花键。键槽损伤后,可适 当加大键槽或将旧键槽焊堵,并配新键,如右图所 示。轴上的螺纹损坏时,应进行堆焊,重车螺纹。
1. 计算法 按转矩初步计算轴端直径的强度条件是:
=
T 0 .2 d 3

d
3
T
0.2
为防止润滑脂流失,采用挡油板内部密封。 绘图时,结合尺寸的确定,首先画出齿轮轮毂位置,然后考虑齿轮端面到箱体内壁的距离 Δ2确定箱体 内壁的位置,选择轴承并确定轴承位置。 根据分箱面螺栓联接的布置,设计轴的外伸部分。
(5)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主要有三项内容:
① 各轴段径向尺寸的确定; ② 各轴段轴向长度的确定; ③其余尺寸(如键槽、圆角、倒角、退刀槽等)的确定。
3、在机器大修或中修时,通常应检查轴有无裂 纹、弯曲、扭曲及轴颈磨损等,如不合要求应进行 修复和更换。
1)裂纹常发生在应力集中处,易产生疲劳断裂。裂纹可用放大镜或磁力探伤器等检查。
2)轴颈,应检查其圆度和圆柱度,因数失圆的 轴颈运转时,会使油膜压力波动,既能加速轴瓦材 料的疲劳损坏,也增加了轴瓦和轴颈的直接接触, 使磨损加剧。
d7与轴承配合,计手册P168表10-39,取d6=57 mm。
②轴向尺寸的确定
与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联轴器等)相配合 的轴段长度,一般略小于传动零件的轮毂宽度。
题中锻造齿轮轮毂宽度B2=(1.2~1.5) d4 =(1.2~1.5)×53=63.6~79.5 mm,取 B2=b=70mm, 取轴段 L4 =68 mm;
mn
1——电动机;2——带传动;3——齿速器;4——联轴器;5——滚筒
解:(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P322表15-2,普通用途、中小功率减速器,选用45钢,正火处理,σb=600 MPa,
由P329表15-7得[σ-1]b =55 MPa。
(2)
d≥ A3 P=316.120m*m3 5
(a) 过盈配合处的应力集中; (b) 轮毂上开卸载槽(应力集中系数 Kσ约减小15%~25%); (c) 轴上开卸载槽[d1=(1.06~1.08)d(Kσ约减小40%)];
(d) 增大配合处直径[r>(0.1~0.2)d(Kσ约减小30%~40%)]
15.2 轴的结构设计 用圆盘铣刀加工的键槽比用端铣刀加工的键槽在键槽两端处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小(图所示)。
.
3
9550*103 =A 0.2
3
P mm
n
P
3
n
式中 T——工作转矩,N·mm P——轴传递的功率,kW n——轴的转速,r/min。
15.2 轴的结构设计
A——随材料而定的系数,其值见下表。当轴上弯矩较小时,取较小值,反之则取较大值。 [τ]——考虑弯曲影响后的材料许用扭转剪应力,MPa ;其值见下表。
d3与轴承内径相配合,为便于轴承安装,故取 d3 =50 mm,选定轴承型号为7210C。
d4与齿轮孔径相配合。为了便于装配,课本P328表15-6,按标准直径系列,取d4 =53 mm;
d5起定位作用,由h=(0.07~0.1)d=(0.07~0.1)×53=3.71~5.3 mm,取h=4 mm,d5=60 mm;
n
140
轴外伸端要安装联轴器,考虑补偿轴的可能位 移,选用弹性柱销联轴器。
由n和功率P得到:转矩T=9550P/n 查课本P339表16-1,确定K=1.5, Tc=KT=1.5×9.549×5/140=511554N·mm 查手册P174表10-48,GB5014—85选用HL3弹性柱销联轴器,标准孔径d1=38 mm,即轴伸直径 d1=38mm
轴结构设计与计算
15.2 轴的结构设计
5. 提高轴的强度的措施 (1) 改善轴的受载情况
为了减小轴所承受的弯矩,传动件应尽量靠近轴承,并尽可能不采用悬臂的支承形式,力求缩 短支承跨距及悬臂长度。
当轴上的转矩需由两轮输出时,输入轮宜置于两输出轮的中间,如图所示,设输入的转矩为 T1=T2+T3,且T2>T3,当输入轮置于轴的一端[左图]时,轴的最大转矩为T2+T3。如改 为右图所示的布置方式,则轴的最大转矩仅为T2。
(3) 确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 计算齿轮圆周速度:
60*1 00 d 0 ncos60* 10 * 0 3 * * c 5 o 8 s* 1 1 1 4 ?1 07'3 " =1.3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