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糖料蔗收获质量现状及标准
糖料蔗生产情况汇报

糖料蔗生产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糖料蔗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以下是我对糖料蔗生产情况的汇报:
首先,从种植面积来看,我国糖料蔗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各地都在积极推广
糖料蔗种植。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糖料蔗的种植面积占比较大,有利于我国糖料蔗产量的增加。
其次,关于产量情况,我国糖料蔗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在加强科学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工作的推动下,糖料蔗的产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同时,一些新的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也为糖料蔗的产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者,糖料蔗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糖料蔗的含糖量、纤维素含量等指标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提高,为加工生产提供了更好的原料保障。
此外,糖料蔗的市场需求保持旺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料蔗制糖业
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糖料蔗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能源、饲料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总的来说,我国糖料蔗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部分地区的种植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仍需加强,以及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为了进一步推动糖料蔗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强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
应用,加大对病虫害防治的投入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糖料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品质提升,为我国糖料蔗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糖料蔗生产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糖料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池市糖料蔗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据相关资料记载,糖业是广西最具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广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种植区。
糖料蔗产业长期以来都是河池市部分县区市的支柱产业,种植糖料蔗一直是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
一、河池市糖料蔗产业发展现状1、河池市糖料蔗发展基本情况河池市共有11个县区,目前种植糖料蔗的有宜州、罗城、环江、金城江、都安、大化、南丹等县区,截至2019年底,全市糖料蔗种植面积88.5万亩,到2022年预计全市糖料蔗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目前河池市糖料蔗种植的主推品种为桂糖42号、柳城05/136、桂糖44号,河池市糖料蔗单产平均在3.9吨/亩~ 4.7吨/亩。
2、河池市发展糖料蔗的优势(1)自然条件河池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长而炎热,冬短而暖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都在1447小时~1600小时之间。
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一般都在16.9℃~21.5℃,南部与北部气温相差约6度,大部分地方没有严冬。
全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200mm~1600mm 之间,多的地方超过2500mm,最少的地方也在1000mm以上。
(2)政策利于蔗农发展种植2019年2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发展战略调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截至2019年底河池市全面完成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共计77万亩的划定任务。
为鼓励农户发展糖料蔗产业,博庆、博东、罗城凤糖等制糖企业分别出台了不同的补贴政策:①使用良种良法扩种翻蔸复种的,给予350元/亩的补贴;②使用糖厂提供的防螟虫农药给予20元/亩的补贴;③蔗区推广高糖品种砍表后原料蔗进厂再加价25元/t。
④针对不同种植规模蔗农,制糖企业都有一定额度的农资、蔗种贷款。
二、河池市糖料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糖料蔗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高糖料蔗的种植多是散户,种植地块分散,种植连片规模化较少,连片种植因地块小而弯、坡度高等原因也难于适合机械化作业,在种植、除草、培土、砍运等环节机械化应用程度低。
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

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摘要: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甘蔗作为重要的糖料作物,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甘蔗以及制品的质量,我们就要对其甘蔗产业的技术标准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对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提高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主要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甘蔗;制品质量;技术标准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而甘蔗作为我国制糖工业中主要的原材料,在我国整个制糖工业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当前我国甘蔗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甘蔗产业也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而且其产糖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不过,由于当前我国在甘蔗机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方面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在不同的制糖企业当中,对甘蔗以及制品的质量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我国蔗糖产业的质量技术出现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我国对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的甘蔗产业标准进行相应的完善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我国甘蔗产业标准化研究现状1、我国甘蔗产业标准化的战略意义1.1 虽然当前我国在甘蔗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对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研究较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规范,这就使得我国甘蔗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丰富甘蔗产业的标准化,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加甘蔗产业的产量,还能提高我国甘蔗及制品的质量。
1.2 目前在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和监管制度,使得我国甘蔗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实行甘蔗产业的标准化,不仅有利于打破我国甘蔗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限制,还能推动我国甘蔗消费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甘蔗行业的进步。
1.3 如今实现我国甘蔗产业的标准化,在提高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的同时,还提高了蔗糖的生产水平,使得我国甘蔗产业在标准化的战略指导之下,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4年糖料种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糖料种植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糖料种植市场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产糖和相关产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糖料种植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市场规模糖料种植市场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历了快速增长。
全球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导致对糖和甜味剂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糖料种植市场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糖料种植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约4000万公顷增长到现在的约6000万公顷。
2. 主要市场2.1 亚洲市场亚洲地区是全球糖料种植市场的主要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国家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糖料种植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糖料种植国家,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印度和泰国也在糖料种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拉美市场拉美地区是全球糖料种植市场的重要地区,巴西是该地区最大的糖料种植国家。
巴西拥有广阔的种植面积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其糖产量超过其他拉美国家的总和。
此外,墨西哥和古巴等国家也在糖料种植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2.3 非洲市场非洲地区的糖料种植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增长。
马达加斯加和南非等国家拥有大量的糖料种植面积。
随着非洲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该地区糖料种植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
3. 市场竞争3.1 产量竞争全球糖产量的竞争激烈,各个国家和地区竞相扩大糖料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尤其是巴西、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糖产量需求巨大,因此在糖产量方面竞争尤为激烈。
3.2 质量竞争除了产量竞争,糖料种植市场也存在着质量竞争。
一些国家和企业注重提高糖料品质,通过科学种植和先进技术提高糖料的糖分含量和纯度,以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4. 发展趋势4.1 可持续种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糖料种植市场也趋向于可持续发展。
农民和种植者开始采用更环保和可持续的种植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4.2 生物燃料市场的兴起近年来,生物燃料市场迅速发展,对糖料种植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2024年甘蔗制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甘蔗制糖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甘蔗是一种常见的作物,被广泛用于制糖产业。
本文将探讨甘蔗制糖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全球和中国的情况,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市场前景和挑战。
全球甘蔗制糖市场概述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料作物之一,被用于制糖产业。
全球甘蔗制糖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持续增长。
主要的甘蔗制糖生产国包括巴西、印度、中国、泰国和墨西哥等。
这些国家占据了全球甘蔗产量的大部分份额。
中国甘蔗制糖市场现状产量和消费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制糖国家。
中国的甘蔗主要产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
近年来,中国的甘蔗产量和制糖产量都呈现增长趋势。
中国的甘蔗制糖行业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市场竞争态势中国的甘蔗制糖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通常拥有较大的规模和资源,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私营企业则更加灵活,能够迅速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产业发展趋势中国的甘蔗制糖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其中,环保压力和消费升级是两个主要的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对甘蔗制糖行业的环境监管将越来越严格。
同时,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营养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甘蔗制糖企业需要提升生产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前景和挑战市场前景甘蔗制糖市场的前景仍然乐观。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对糖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此外,甘蔗制糖产业还有机会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开发新的市场领域,如生物燃料和生物塑料等。
挑战甘蔗制糖行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持续的竞争压力可能导致价格战和低利润。
其次,环境监管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也可能对甘蔗产量和市场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甘蔗制糖市场在全球和中国都持续发展。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甘蔗制糖企业应关注产品质量和环保等问题,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
糖料蔗发展情况汇报

糖料蔗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糖料蔗产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料蔗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糖料蔗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首先,糖料蔗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糖料蔗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各地政府对糖料蔗的种植给予了重视,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推动了糖料蔗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糖料蔗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为糖料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糖料蔗的产量稳步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糖料蔗的产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农民在种植糖料蔗时采用了更加科学的种植方式,加强了田间管理,提高了糖料蔗的产量。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糖料蔗产业的支持力度,为糖料蔗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因此,糖料蔗的产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为我国糖料蔗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再次,糖料蔗的加工利用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料蔗的加工利用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糖料蔗不仅可以用来生产糖和酒精,还可以用来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为我国的能源和化工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持。
同时,糖料蔗的加工利用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糖料蔗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糖料蔗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糖料蔗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糖料蔗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糖料蔗的品质和产量,拓展糖料蔗的加工利用领域,推动糖料蔗产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之,糖料蔗产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糖料蔗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糖料蔗产业向着更加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甘蔗概述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农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及较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
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甘蔗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糖蔗、果蔗、能源甘蔗、饲料甘蔗等。
我国甘蔗精深加工研究发展较好,甘蔗精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白糖、红糖、甘蔗汁、甘蔗酒等,副产物蔗渣可造纸、生产环保餐具制品,废糖蜜生产高活性干酵母、焦糖色素,黑糖泥制成生物肥,甘蔗叶用于生物质发电,蔗梢可作青饲料等。
二、甘蔗行业现状我国是世界甘蔗种植大国,海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多省份均有分布。
近几年来,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350-1400千公顷。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甘蔗播种面积为1353.38千公顷,同比下降2.69%,甘蔗产量的下降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我国甘蔗产量受到甘蔗播种面积下降的影响,甘蔗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一直到2016年,中国甘蔗产量下降至最低点,为10321.54万吨。
随后我国甘蔗产量开始逐渐回升,到2019年中国甘蔗产量回升至10938.81万吨。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甘蔗产量有所下降。
随着我国甘蔗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甘蔗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到2020年中国甘蔗单位面积产量达79890,较2019年增加了1235.00,同比增长1.57%。
三、甘蔗进口现状随着我国对于甘蔗需求量不断上升,但是限于政策的因素的影响,无法扩大甘蔗播种面积,因此只能通过进口甘蔗来满足国内需求,使得我国甘蔗进口量不断上升。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甘蔗进口数量为170.55万吨,同比上升20.43%,2021年中国甘蔗进口量为140.67万吨。
随着甘蔗进口量的不断上升,甘蔗进口金额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20年中国甘蔗进口金额为9706.18万美元,2021年1-10月中国甘蔗进口金额为8629.46万美元。
贵港市糖料蔗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0引言贵港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管辖三区两县(市),总面积约10606km 2,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1.5℃,年均降水量1460mm ,年均无霜期353d ,充足的光照、温暖的气候及充沛的雨量很适宜甘蔗生长[1]。
糖业是贵港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2]。
近年来,贵港市糖料蔗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2.13万~2.33万hm 2徘徊,糖料蔗入厂量约135.00万t ,远不能满足贵港市制糖企业的产能需求;此外,因蔗农老龄化和机械化生产水平过低,导致在糖料蔗种植季与榨季中出现请工难和请工贵现象,间接增加了糖料蔗生产成本,降低了蔗农的种植积极性;每临榨季均有少数制糖企业跨区收购糖料蔗现象发生,严重扰乱榨季生产秩序,致使贵港市糖料蔗外流现象较严重。
现阶段贵港市糖料蔗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已严重制约了贵港市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贵港市糖业主管部门、3家制糖企业及种植大户开展实地调研和大量文献查询,分析贵港市糖料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贵港市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贵港市糖料蔗产业发展现状1.1糖料蔗种植情况2023年贵港市全市(以3区为主)有38个乡镇种植甘蔗,种蔗农户4.89万多户,蔗农人口25.15万人,种植面积约2.35万hm 2(桂平市约0.27万hm 2,平南县约66.67hm 2,港北区0.49万hm 2,港南区0.19万hm 2,覃塘区1.39万hm 2)。
其中,覃塘区的糖料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整个贵港市糖料蔗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0%以上,是发展糖料蔗产业成效较佳的蔗区[3]。
通过建设优良植蔗基地、完善良种繁育推体系及高比例、规模化种植甘蔗良种和提升甘蔗生产机械化推广力度,多举措发展糖料蔗产业[4]。
其中,在优良植蔗基地方面,共建设“双高”基地0.75万hm 2,收稿日期:2023-11-12基金项目: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糖料蔗产业科技先锋队项目(桂农科盟202303-11)通讯作者:陈宏娟(1990-),女,统计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工作,E-mail :****************;朱万升(1990-),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甘蔗栽培与推广研究工作,E-mail :****************第一作者:李宝生(1989-),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栽培与推广研究工作,E-mail :****************贵港市糖料蔗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高质量发展对策李宝生1,唐思懿2,梁宝芸1,覃有盛3,袁胜护1,何莹莹1,梁家亮1,陈宏娟4*,朱万升1*(1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西贵港537100;2广西糖业集团西江制糖有限公司,广西贵港537104;3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农业农村中心,广西贵港537134;4贵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贵港537100)摘要:糖业是广西贵港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亏£筹I【置璺l兰磐慧黧
◎刘文秀
(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530001)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甘蔗收获的质量现状,分析了GB/r10498—89<糖料甘蔗>标准存在问题,提出要重修订、完善此标准,建立健全蔗糖产业标准化体系。
关键词糖料蔗收获质量标准
甘蔗是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
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的90%以上。
2007年,全国甘蔗总产量达12621.74万t,产糖量1367.91万t,成为世界第三产糖大国。
全国共有4000万种植甘蔗的农民,其中广西2600万,占65%。
蔗糖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
但在糖料蔗收购质量扣杂扣损标准方面,没有统一
的标准。
全国现有糖厂250家,
每个糖厂都制定有自己的企业标
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由于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行实施,造
成甘蔗进厂扣杂扣损标准参差不
齐,水平不一致,使蔗农的利益
受到损失。
而造成这种状况主要
原因是标准体系不健全,现有的
GB/T10498—89《糖料甘蔗》标
准不够完善,尚跟不上我国蔗糖
产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应尽
快修订GB/I’10498—89标准。
下
面就有关问题谈谈个
人的一些看法。
一、我国糖料蔗
收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糖料蔗
收获质量的现状
甘蔗收获是整个
甘蔗生产中的—个重要
环节,目前收获主要靠
[5]
人工完成,其工艺流程是:砍
蔗_集堆_剥叶-+去蔗尾_捆
绑一装车叶运输进厂。
整个生产
工艺繁杂,作业条件恶劣,劳动强
度大,生产效率低,作业成本高。
甘蔗生产成本高达110—150元/t,
而世界产糖大国的澳大利亚、巴
西等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生
产成本仅为70—80元/t。
与之相
比,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差不多高
出l倍。
就广西而言,甘蔗人工
砍收每个劳力每天只能收0.5一
O.7t,人工费50~100元/t。
按平
均每公顷75t计,每公顷人工费
用在3750~7500元,占每公顷甘
蔗产值三分之一,再加上机耕
费、种子、肥料、农药等费用,
按现行甘蔗收购价275元/t计,
收支持平,若每公顷甘蔗产量低
于75t,就亏损。
而成本高的主
要原因:一是甘蔗收购标准制定
过高,GB/r10498—89标准规定,万方数据
口涩吕皿嘞黜I器甘蔗扣杂范围包括叶鞘、须根、10%。
由于扣杂问题没有处理
梢头、泥沙等夹杂物不得超过好,机械收割没有大面积推广使
0.8%,超过部分从总蔗量扣除。
用。
因此,甘蔗收获时,蔗农用刀一(二)存在的问题
根根砍下,又用刀一根根剥叶、1.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
去尾和削根须,连甘蔗的节眼都根据我国标准法规定,我国
把它削掉,干干净净,基本上没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有什么含杂,连捆绑的甘蔗都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
国标规定的专用小麻绳,可甘蔗还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副厂长商议,以什么规定扣损那到了糖厂几乎都扣杂,一般在大类,GB/T10498—89《糖料甘么多?有什么依据?对方回答:1%~5%。
正因为这样,使甘蔗收蔗》是推荐性标准,1989年实按上面规定。
那么这个“上面”获约占整个甘蔗生产过程(耕整施,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
就是指标准,还是主管部门的领地、种植、管理、收割)总用工广西而言,20年前广西年产糖导,就不得而知了。
为了查个究量的55%以上。
尤其是近年来,量103.7万t,如今年产量达竟,笔者走访广西区技术管理局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劳力进708.6万t,提高了将近7倍。
因标准质量处,对方说对糖料蔗扣城务工,请农民工难的问题越来此,GB/T10498—89《糖料甘蔗》杂扣损标准没有省级的地方标越突显,甚至在一些蔗区,有时标准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检准,制糖企业自定的标准也没有出现了高价请不到农民工的格验方法等,已经不适应蔗糖产业报省级技术监督局备案。
同时在局;二是机械化收获水平很低。
发展的需要,这是标准的欠缺之网上搜索到了广西宜州市制定的近年来,各级政府很重视甘蔗收一;欠缺之二,甘蔗含杂指标定糖料蔗扣杂扣损地方标准,按标获机械化的发展,投入大量资的过高,对蔗农不公平;欠缺之准规定,在7天内及时砍运进厂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新技三,对甘蔗受灾后扣损标准没的,其扣损在2%~5%。
可这标术、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及推有。
我国每年受灾(火灾、寒灾准只能在当地使用,不能跨区使广。
目前广东、广西农垦系统先等)的甘蔗不少,尤其是火灾,用。
后从国外引进凯斯一7000型切段几乎年年有。
例如:2006年,2.执行国家标准存在的问题式甘蔗联合收割机近10台(套)笔者负责实施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制糖企业在甘蔗收购扣杂问进行示范推广,其特点是无论甘广西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根据项题上,没有按GB/T10498—89蔗弯曲或倒伏,均能较好地完成目要求,建立集中连片面积为《糖料甘蔗》标准的检验方法和收获作业。
但含杂率较高,价格16.67hm2(250亩)的甘蔗生产检验规则去抽样检测,全凭感昂贵,每台(套)需人民币机械化示范基地。
2008年1月觉,操作随意性很大,扣杂多少300。
500万元。
而国产的切段15日晚,甘蔗突然失火,受灾由糖厂说了算,蔗农不知道自己式、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分的甘蔗60t,灾后当地糖厂马上的甘蔗扣杂多少。
因为甘蔗的砍段式甘蔗收割机(配套剥叶机)安排砍运进厂,4天内砍运完,运的车辆安排由糖厂统一调度,等,价格适中,除了切段式联合糖厂扣损20%,扣损甘蔗重量达而蔗款不能马上兑现,等过一段收割机外,其余的不适应收割弯12t,按当时现行收购价275元/t时间后,糖厂给结算蔗款时,才曲交叉、倒伏严重的甘蔗,含杂计,直按经济损失3300元。
笔知道扣杂多少,这种做法蔗农意率比人工收割高,~般在7%一者带着这个问题,与主管生产的见很大。
我们不妨来算一算这笔
[6]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