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料甘蔗技术规范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
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及防治病虫害的几点建议.doc

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及防治病虫害的几点建议摘要: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
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人的地方,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以及防治病虫灾害的几点建议,具体分析甘蔗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和在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办法。
关键词: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防治病虫灾害;建议甘蔗作为乔本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蔗属的总称,其中种植主要起源于新几内亚,之后由于人口的迁移而渐渐地传到了东南亚,印度以及波利尼西亚等国家以及地区,现在被广泛种植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
在我国最常见的食用廿蔗是竹蔗,廿蔗内部含有丰富的糖分以及水分,同时还具有各种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纤维素,脂肪,蛋白质以及有机酸, 钙和铁等物质,其茎秆内部含有丰富的汁液并口有较甜的味道,是制糖的主要材料。
1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以及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意义糖是人类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饮料等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同时,甘蔗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
因而,发展甘蔗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世界食糖总产量中,蔗糖约占65%,中国则占80%以上,甘蔗是中国制糖的主要原料。
目前,生产节能技术推广得到了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使得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技术开发研究需要针对制糖企业在制糖生产屮的具体生产环境以及生产品种,应用和推广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改善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加快企业制糖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在制糖企业使用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生产技术,有效的防治病虫灾害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具体分析甘蔗是一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木植物,属C4作物。
秆直立,粗壮多汁,表面常披白粉,叶为互生,边缘具小锐齿,花穗为复总状花序。
广西壮族自治区糖料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糖料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11期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升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意义,而优质糖料蔗的栽培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分析了当前甘蔗栽培技术,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与传统甘蔗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极大优势,由于中国农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就需要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甘蔗生产中,以此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蔗糖产业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14年开始建设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到2019年已全面完成“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双高”基地逐步实现了经营规模化、水利现代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有效降低了糖料蔗生产成本,提高了糖料蔗单产、糖分和生产效益,提升了当地糖业竞争力,促进了糖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种植总面积保持稳定,占据中国甘蔗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
但是,一些蔗农尚未很好地掌握高产高糖糖料蔗栽培技术,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广大蔗农收益,有必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推动糖料蔗行业创新[1]。
目前,优质的糖料蔗栽培技术尚未广泛应用,栽培技术较为传统,种植户对于新技術的使用存在抵触心理。
另外,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新技术的推广存在不足,限制了新技术的普及。
甘蔗作为重要的制糖原料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业生产都存在重要影响。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糖料蔗高糖高产栽培技术,促进中国经济与工业发展。
2.1合理选种及栽种在种植时,需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品种,着重考虑当地气候环境及土壤肥力等诸多因素。
在桂北地区比较适宜推广桂柳系列甘蔗新品种,例如桂柳05136、柳糖2号等,在旱地种植就需选择萌芽率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但若在水旱轮作的地区种植糖料蔗,就需着重考虑宿根性问题。
此外,需根据当地环境调整种植时间,春植蔗应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种植,此时温度适宜、降水充沛。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推荐下载

广西华盛集团露塘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了更好指导蔗区农户进行甘蔗生产,提高甘蔗的种植管理水平,结合蔗区实际,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新植蔗高产栽培技术一、深耕整地甘蔗植株高大,生长期长,要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就必须创造一个深、松、肥、碎的土壤环境,因为土壤越深厚、疏松,根系就越发达,伸长的范围就越宽广,吸收水肥的面积就越大,甘蔗生长就越好。
要使用大马力(180匹马力以上)拖拉机进行深耕深松,深耕达45厘米,在深耕的基础上再用旋耕机把土壤耙平耙细,然后按照一米的行距开好种植沟,植蔗沟深25厘米,沟底平整,并有细碎松土。
对低洼的蔗地,要开好排水沟。
二、种植1、选用良种优良品种是甘蔗高产的基础,因地制宜地选用抗旱性强、宿根性好、抗倒伏、丰产潜力大的甘蔗品种。
如:新台糖22号、柳城03/1137、柳城05/136、桂糖03/2287、桂辐98/296等。
2、种茎处理选择无病虫害的新植蔗上部半茎或稍部1米左右作种,剥去叶鞘,种茎用利刀砍成2-3芽段(冬植和早春植应3-4芽段),切口不破裂,不伤蔗芽。
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溶液浸种5-10分钟。
3、适时下种甘蔗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3℃,在10℃以上开始萌发种根,当气温稳定到10℃,春植蔗即可下种,甘蔗种植最关键的是土壤水分,当泥土水分不足时不宜下种。
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使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得到协调,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不仅当年高产,对第二年的宿根蔗出苗也有很好基础。
合理密植的规格:1米的行距每米12-15个芽,亩下种量8000-10000个芽,种茎以品字形或双轨式窄幅排放,两行种茎之间距离10厘米左右,种茎与土壤紧贴,不架空,芽向两侧,摆好种后每亩用40ml“度锐”配120斤水喷洒种子和肥料,达到促进甘蔗生长和防虫的效果,然后用细湿土覆盖种茎,保证土湿、肥湿、种湿,盖土厚度掌握在3-5厘米。
5、施足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

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摘要: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甘蔗作为重要的糖料作物,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甘蔗以及制品的质量,我们就要对其甘蔗产业的技术标准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对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提高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主要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甘蔗;制品质量;技术标准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而甘蔗作为我国制糖工业中主要的原材料,在我国整个制糖工业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当前我国甘蔗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甘蔗产业也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而且其产糖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不过,由于当前我国在甘蔗机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方面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在不同的制糖企业当中,对甘蔗以及制品的质量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我国蔗糖产业的质量技术出现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我国对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的甘蔗产业标准进行相应的完善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我国甘蔗产业标准化研究现状1、我国甘蔗产业标准化的战略意义1.1 虽然当前我国在甘蔗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对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研究较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规范,这就使得我国甘蔗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丰富甘蔗产业的标准化,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加甘蔗产业的产量,还能提高我国甘蔗及制品的质量。
1.2 目前在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和监管制度,使得我国甘蔗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实行甘蔗产业的标准化,不仅有利于打破我国甘蔗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限制,还能推动我国甘蔗消费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甘蔗行业的进步。
1.3 如今实现我国甘蔗产业的标准化,在提高甘蔗及制品质量和技术的同时,还提高了蔗糖的生产水平,使得我国甘蔗产业在标准化的战略指导之下,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研究

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研究甘蔗是一种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各种栽培技术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
本文将从甘蔗的栽培管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一、甘蔗的栽培管理1. 地块选择和准备甘蔗适宜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对土质要求不高,但不耐酸碱和水湿。
地块应选择平整、排水良好的沙质或砂壤土,并在种植前进行深翻、平整和施肥。
2. 种植时间甘蔗一般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种植。
春季种植要尽早,以利于甘蔗的生长和发育。
秋季种植要在收割前进行,防止寒冷天气对甘蔗的影响。
3. 育种选优育种选优是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的关键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推出多个高产高糖的甘蔗品种,并不断加强甘蔗新品种的研发和应用。
4. 翻耕松土在甘蔗生长期间,应经常进行翻耕松土,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保持土壤湿度并促进根系发育。
5. 进行灌溉管理甘蔗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因此,灌溉管理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甘蔗需要保持持续的湿润状态,但要避免水淹。
二、施肥管理甘蔗施肥的原则是保证甘蔗所需的营养元素充足,增加产量和品质。
一般情况下,甘蔗生长期间需要提供适量的氮、磷、钾等元素,其中氮是甘蔗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
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选择不同比例的肥料进行施用。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甘蔗常见的病害有红病、轮斑病、花叶病等。
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①选择优良甘蔗品种,提高病害耐受能力。
②定期进行除草和间作,保持甘蔗生长环境的卫生。
③在发现病害时及时采用化学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甘蔗的常见害虫有蚜虫、叶螨等。
防治措施包括:①选用抗虫品种,在种植时进行预防性喷洒。
②在发现害虫时及时进行喷洒杀虫剂。
③进行生物防治,如引入捕食性昆虫等。
综上所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细致的栽培管理、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工作,才能获得高产高糖的甘蔗产量。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甘蔗高产栽培技术⒈引言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各个方面。
⒉地块选择⑴土壤要求甘蔗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⒍0-⑻之间最为适宜。
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⑵阳光和水分选择有充足阳光照射和充沛水源的地块,以保证甘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⒊品种选择⑴优质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该地区的高产优质甘蔗品种。
⑵修剪和疏花通过修剪和疏花来控制甘蔗的生长和开花,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⒋播种和育苗⑴播种方式可采用插秧或直播的方式进行甘蔗的播种。
⑵育苗管理控制育苗期的温度和湿度,合理施肥和浇水,保证苗期的健康生长。
⒌田间管理⑴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合理选择施肥方式和肥料种类。
⑵灌溉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确保甘蔗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⑶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和采取控制措施,防治甘蔗病虫害。
⑷除草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保持甘蔗田地的清洁,并采用有机除草方式。
⒍收获和储存⑴收获时机选择适当的收获时机,以保证甘蔗的品质和产量。
⑵储存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甘蔗进行储存,延长保鲜期。
⒎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图表:甘蔗生长曲线、施肥记录表等。
- 照片:甘蔗生长过程中的实景照片等。
⒏法律名词及注释- 种子法:指规定了种子的质量、包装、标志、标签和检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农药法:用来管理和规范农药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法律法规。
- 环境保护法:旨在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法律法规。
关于甘蔗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几点设想

标准体系,就必须全面分析我国甘蔗产业标准化 品种和应用先进栽培技术,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
工作的现有基础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和 的重要措施。
─────────────── * 作者介绍:梁达 奉,男,1964- ,广州甘蔗 糖业研究所研究 开发部主任,生 物炼制研究室主任 ,广东省甘蔗改良 与
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少,普遍存在标龄过长,与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的问题。《糖料甘蔗》GB/ T 10498- 1989 于 1989
年制定,标龄较长,目前制糖企业已执行不多,
甘蔗标准化体系是通过在甘蔗种植、加工、 执行地方标准的较多。可喜的是,部分甘蔗主产
综合利用各环节,建立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标准, 促进甘蔗产业生产标准化、科学化。并根据实际
1 甘蔗产业标准化概况
现状分析,来制定推进我国甘蔗产业技术标准体 系建设的措施和办法。
2. 1 甘蔗种植
甘蔗产业标准包括甘蔗种植与甘蔗加工 2 大
世界主要甘蔗生产国均根据国内区域优势组
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甘蔗种植领域的标准分别 织原料甘的大规模、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巴
由轻工、农业等几个部门归口管理,新标准的提 西为世界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也是原料甘蔗生产
甘蔗糖业 2009 年第 1 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2009 年 2 月
关于甘蔗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几点设想
梁达奉* 蚁细苗
( 广州甘 蔗糖 业研究 所 广 东省甘 蔗改 良与生 物炼 制重点 实验 室,广 州 510316)
摘 要 甘 蔗标准化 体系是通 过在甘蔗种 植、加工 、综合利 用各环节 ,建立相应 的技术和 管理标准 ,促进 甘蔗产 业生产 标准化、科 学化。根 据实际工 作需要, 组织制定 一批能够 促进行业 发展的技 术和管理 标准, 逐步形 成一套 科学的甘蔗 产业标准 化体系, 以促进甘 蔗产业的 可持续发 展,实现 社会、经 济、生态 效益的 最大化 。 关键词 甘蔗产 业;标准化 ;种植;加 工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甘蔗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展开讲述。
1. 选优良品种:优质甘蔗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对于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耐病、抗逆性强的优势品种,要尽可能予以选用。
2. 良好的土地准备:甘蔗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并注意杀蓝杆菌等病害。
在整地的同时,要注意减少田间的结块,以保证甘蔗的生长不受影响。
3. 合理的密植和疏松:甘蔗的种植密度不仅会影响产量,还会影响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但当密植太过密集时,甘蔗之间的竞争会过于激烈,从而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种植时应根据品种和土壤情况来合理调整甘蔗的密植度。
4. 合理的田间管理:甘蔗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及时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同时还要注意适时的摘花、修剪、结实等措施,以提高甘蔗的生产能力和品质。
二、肥料施用1.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甘蔗生长的重要手段。
可以在深翻新田时将有机肥纳入土壤中,也可以在甘蔗的生长过程中实施追肥,让甘蔗生长时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
2. 化肥施用:化肥的种类和使用量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甘蔗的生长状态来合理选择。
要注意合理配置氮、磷、钾的含量比例,以便促进甘蔗的生长发育。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甘蔗病虫害较多,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于常见的病害如温度病、赤霉病等,要及时对受害甘蔗进行剪除,避免病情扩散。
采用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甘蔗的免疫能力。
此外,病害防治也要与田间管理相结合,加强除草、通风等措施。
2. 虫害防治:甘蔗的虫害主要有烟田螺、甘蔗象等。
对于烟田螺的防治,可以通过加强除草、清理农田等方式来防治;对于甘蔗象,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宾市国家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糖料甘蔗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来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印来宾市蔗糖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前言种植甘蔗用于制糖(用于制糖的甘蔗简称糖料甘蔗或糖料蔗),在来宾有悠久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糖料甘蔗种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十几万亩发展到了180多万亩,蔗糖生产已成为来宾的三大经济之一,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来宾市地处广西中部,是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全市土地辽阔,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为325天,平均气温20℃,属亚热季风气候,特别适宜甘蔗。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糖料甘蔗种植面积得到了大发展,但由于蔗农的种植水平高低不一,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导致质量、亩产相差较大,一部分蔗农种植糖料甘蔗经济效益不理想,种植糖料甘蔗积极性不高。
为此,广大蔗农迫切希望有一本技术含量高,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糖料甘蔗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书籍指导生产。
鉴于这一要求,来宾市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了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并抽调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市糖蔗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兴宾区蔗糖生产管理局、兴宾区甘蔗技术推广站和部分制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综合技术标准编写组,搜集区内外糖料甘蔗生产先进经验、科研成果,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来宾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编写了《糖料甘蔗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一书供广大蔗农使用。
我们衷心地希望该书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致富福音,为来宾市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面向农村,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共包括来宾市糖料甘蔗生产4项推荐性农业地方标准。
该系列标准对糖料甘蔗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作了规范,2005年10月通过自治区专家组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系列标准适合来宾生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指导糖料甘蔗生产的标准文本。
全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数据准确,实用性强,是广大蔗农必备的生产指南。
这将对推动来宾市糖料甘蔗标准化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关心和支持,多次深入我市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指导工作。
罗松、曾云清、陈祚儒、张大刊、曹小琼、覃庆荣等同志参与了标准的评审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何天春、韦光旺、卓英育、李开虎、莫继生、黄学恩、韦树武、张秀等同志负责标准的编写和校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我们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5年11月于来宾目录第一节:糖料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3 第二节:糖料甘蔗收购质量14第三节:糖料甘蔗收购扣杂16第四节:糖料甘蔗有害生物防治规程20第一节:糖料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DB451300/T 1-200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糖料甘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环境要求、主要栽培措施和糖料甘蔗的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来宾市糖料甘蔗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451300/T 2-2005 糖料甘蔗收购质量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1 指标0.0667 hm2(亩)产糖料甘蔗6.0t以上,全收获期平均蔗糖分14%以上。
3.2产量结构3.2.1每0.0667 hm2(亩)有效茎:大茎品种4500条~5000条,中茎品种5000条~6000条。
3.2.2平均单茎质量:中大茎品种1.2kg~1.4kg,中茎品种l.0kg~l.3kg。
3.2.3甘蔗蔗糖分:收获期平均糖分14.0%以上。
4环境要求4.1 土壤条件土体厚度50cm以上,耕作层厚度在20cm以上,质地沙壤土至轻粘土,pH值5.5~7.0,有机质l.5~3%,速效磷含量大于l0mg/kg,速效钾含量大于80mg/kg的蔗区使用。
4.2气候条件要求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6000℃以上,年日照时数1400 h 以上,年降雨量l000mm以上,海拔1000m以下。
5主要栽培措施5.1 新植蔗(包括秋植、冬植和春植蔗)5.1.1深耕整地采用机械深耕深松、精细整地,做到耕深30cm以上,按行距l00cm~120cm开植蔗沟,沟底宽20cm~25cm,沟底平整,土壤细碎疏松。
5.1.2选择良种良种应具有高产高糖和抗逆性、宿根性强等特性,并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栽培和满足制糖工艺要求。
因地制宜推广高产高糖中、大茎优良品种。
目前来宾市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有:新台糖16号、22号和台优、桂糖94/119等。
这些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参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5.1.3播种5.1.3.1冬植蔗宜于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上旬(立春前)种植,春植蔗于2月中旬至3月中旬(春分前)种植,秋植蔗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秋分前)种植。
5.1.3.2秋植蔗可采用全茎作种,冬、春植蔗应选用蔗株梢部或半茎作种。
种茎要求健壮新鲜,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
5.1.3.3下种前种茎要剥去叶梢,用利刀斩成双芽段,蔗种要进行消毒,防止烂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稀释800倍~1000倍,浸种消毒15min~20min。
5.1.3.4合理密植,要求每0.0667 hm2(亩)基本苗数为5000苗~6000苗,每0.0667 hm2(亩)下种量:春植蔗4000段~4500段双芽种茎;秋植蔗3500段~4000段双芽种茎;冬植蔗4500段~5000段双芽种茎。
每米植蔗沟12个~16个芽(依行距宽窄而定),种茎以品字型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排放,两行种茎之间距离l0cm左右,与土壤贴紧,芽向两侧。
5.1.4甘蔗施肥5.1.4.1 全生育期施肥量依据蔗区土壤、生态条件和甘蔗营养特性来决定施肥量。
常规大田高产栽培要求全生育期基本施肥量为每0.0667 hm2(亩)施农家肥或土杂肥l000kg~2000kg或桐麸150kg~200kg;化肥用量为尿素50kg~6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75kg~l00kg,氯化钾35kg~50kg。
5.1.4.2施足基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甘蔗高产栽培全生育期氮、磷、钾配比为1:0.6:0.9。
一般磷肥100%、钾肥50%、氮肥30%作基肥施用。
要求基肥每0.0667hm2(亩)施农家肥或土杂肥l000kg或桐麸150kg 以上,尿素15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75kg~l00kg,氯化钾l5kg~25kg,有机肥与磷肥混合堆沤后施用,并根据来宾市土壤养分状况配合施用硼、锌、硫、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5.1.4.3基肥施用方法先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种植沟内,然后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再下种(下种时土壤~定要湿润),下种后,每0.0667 hm2(亩)撒施适量防地下害虫农药(使用允许在甘蔗上使用的安全低毒高效的农药),然后盖土3cm~5cm。
在甘蔗种植后7d~l0d(最好是雨后土湿,甘蔗出苗前),每0.0667 hm2(亩)用莠去津水悬浮剂200mL~250mL 加乙草胺l00ml兑水50kg~60kg喷施封闭除草。
5.1.4.4追肥田间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施用钾肥(在苗蘖期施用),根据甘蔗生育期和苗情决定施肥量和施肥次数。
5.1.5地膜覆盖栽培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保证全苗壮苗。
选用无色透明、厚度为0.005mm~0.010㎜,宽度为40cm~50cm的地膜,下种盖土呈龟背形,喷施除草剂后用地膜覆盖植蔗沟,边缘用细土压紧,地膜露出透光部分不少于20cm,在大部分甘蔗苗已经穿出膜外,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揭膜,并进行中耕除草护理,将废膜回收,移离田间。
5.1.6田间管理5.1.6.1 前期(甘蔗下种后至分蘖末期),查苗补缺,采用移密补缺或播种时预植部分种苗作补苗用(择雨日或雨后土湿进行移苗补苗),并淋定根水。
春旱时,有条件的要适时灌溉,春涝要排除积水;视苗情长势,每0.0667 hm2(亩)施尿素7.5kg~l0kg作为攻苗肥,若蔗苗长势旺盛可以不施苗肥。
5.1.6.2中期(从分蘖末期至伸长末期),中耕除草,重施肥、大培土,要求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以前完成。
每0.0667 hm2(亩)施尿素30kg~40kg,氯化钾l5kg~ 20kg(基肥已施足钾肥的不再施,末施足的宜早施),提倡施用等氮量之甘蔗专用复合肥,如有间种作物,要及时收获或压青,然后进行大培土,培土高度20cm为好,最好能采用机械培土。
注意防治病虫害,4月防螟虫,5月~6月注意防治蔗蓟马、螟虫、粘虫及梢腐病,5月~7月注意防治绵蚜虫,田间检查发现局部受害即要全面防治,一般采取喷药进行防治(要求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
中期还要注意田间防旱保水、储水防旱,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喷灌、淋灌、沟灌措施,没有条件灌溉的蔗区可采用封畦贮水和用枯蔗叶、稻草等覆盖蔗畦的方法防旱保水。
5.1.6.3后期(甘蔗伸长末期至收获前),注意剥除枯叶,防鼠害和防火灾。
在甘蔗生长后期要进行1次~2次田间灭鼠,应在其他作物收获后适时防治,使用国家规定允许的灭鼠农药,用于配制谷物毒饵投毒灭鼠,甘蔗生长后期要严防火灾。
5.2宿根蔗5.2.1选留宿根蔗地,合理安排砍收。
选择上季甘蔗每0.0667 hm2(亩)有效茎4500株~ 5000株以上,分布均匀,断垄少,无严重病、虫、鼠害的蔗地留宿根蔗,留宿根的蔗地宜在“立春”后砍收。
砍收后及时清园和破垄松蔸。
开垄松蔸后注意检查发株情况,发现断垄50cm 以上的应及时补苗,保证苗基本苗数。
5.2.2蔗叶还田,隔行覆盖增加地温、消除秋冬笋、及时破垄松蔸,促进发株。
5.2.3早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壮苗,早施肥、早管理。
破垄松蔸后宜在l0d内回土,回土时,每0.0667hm2(亩)施农家肥l000kg,尿素20kg,钙镁磷肥50kg~75kg,钾肥20kg。
此后田间管理参照新植蔗,田间管理时间应比新植蔗提早20d~30d。
5.2.4冬季或早春砍收需留宿根的蔗地,应进行地膜履盖,预留宿根蔗的蔗田,收获应贴近土面把蔗头锄平,以防履盖地膜时剌破地膜。
收获后及时清理蔗地,破垄松蔸施肥,覆土、喷施除草剂、土壤湿润时盖膜。
盖膜时采用50cm~55cm宽,0.005mm~0.010mm厚的地膜,将蔗茎全部覆盖,膜两边离蔗头基部10cm左右,膜边缘用细土压紧密封,注意不让蔗头碰破地膜,一般掌握外界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揭膜,并及时回收残废地膜,同时施肥埋垄,提早进行管理。
6糖料甘蔗收获6.1 收获期收获期30d前停止灌水,遇连续干旱除外,蔗茎田间锤度在20%,蔗糖分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