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 十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合集下载

中职生物化学课件第9-10章

中职生物化学课件第9-10章

天冬氨酸
H2O 精氨酸
精氨酸代 琥珀酸 草酰乙酸
延胡索酸
苹果酸
α-酮戊 二酸
谷氨酸
鸟 氨 酸 循 环
氨基酸
α-酮酸
交流研讨
观察上述过程,讨论并填空。
尿素分子中的 个基,1个来自 ,另一个则
来自
,而天冬氨酸又可由其它氨基酸通
过转氨基作用而生成。由此,尿素分子中的2个氨
基的来源虽不同,但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各种
联想质疑
市售营养保健品多种多样,其中就有一 类是蛋白质/氨基酸类的营养保健品,那么 蛋白质/氨基酸到底有哪些营养作用呢?
第 1 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
维持组织细 胞生长、更 新、修补;
2
构成机体重 要的生理活 性物质 ;
3
氧化供能.
二、蛋白质需要量
(一)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试验 氮平衡是指人体每日摄入食物中的氮量与排泄
2.氨中毒的可能机制
NADH+H+ NAD+ NADH+H+ NAD+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谷氨酰胺
NH3ATP ADP
NH3 ATP ADP
脑内 α-酮戊二酸↓
脑 供

TCA循环 ↓
不 足
四、α-酮酸代谢
(一)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二) 氧化功能 (三) 转变成糖及脂肪。
类别 生糖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 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第9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
导言
绝大多数的婴儿都能用母乳喂养,对 宝宝来说,母乳无疑是最好的不可替代的 营养品,但是,你可知道有些婴儿是不宜 用母乳喂养的吗? 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所引 起的疾病苯丙酮尿症的婴儿就不宜用母乳 喂养,不及早控制患儿的饮食将导致其智 能障碍。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氨基酸的分 解代谢,了解氨基酸代谢障碍引起疾病的 机制和治疗的原则。

生物化学:第十章 三羧酸循环

生物化学:第十章 三羧酸循环

The Citric Acid Cycle Oxidizes Two-Carbon Units
The cycle starts with the condensation of oxaloacetate (C4) and acetyl CoA (C2) to give citrate (C6), which is isomerized to isocitrate (C6).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of this intermediate gives –ketoglutarate (C5). The second molecule of carbon dioxide comes off in the next reaction, in which -ketoglutarate is oxidatively decarboxylated to succinyl CoA (C4). The thioester bond of succinyl CoA is cleaved by inorthophosphate to yield succinate, and a high phosphoryl transfer potential compound in the form of GTP is concomitantly generated. Succinate is oxidized to fumarate (C4), which is then hydrated to form malate (C4). Finally, malate is oxidized to regenerate oxaloacetate (C4). Thus, two carbon atoms from acetyl CoA enter the cycle, and two carbon atoms leave the cycle as CO2 in the successive decarboxylations catalyzed by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and 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In the four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in the cycle, three pairs of electrons are transferred to NAD and one pair to FAD. These reduced electron carriers are subsequently oxidized by the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to generate approximately 9 molecules of ATP. In addition, 1 molecule of a compound having a high phosphoryl transfer potential is directly formed in the citric acid cycle. Hence, a total of 10 molecules of compounds having high phosphoryl transfer potential are generated for each two-carbon fragment that is completely oxidized to H2O and CO 2. 44 浙江大学医学院徐立红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1. 肠道中氨基酸腐败作用方式与组织中氨基酸分解一样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2. 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3.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4. 任何氨基酸经氨基酸脱羧酶的催化下脱羧后,其产物必定是不含羧基的胺和CO2。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5. 所有组织蛋白的氨基酸都可经转氨酶催化下进行转氨基作用。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6. 体内硫酸根的提供者是PAPS。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7. 生糖氨基酸不能生成乙酰-CoA。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8. 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天冬氨酸。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9. 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尿素是在肝脏合成,肾脏排出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参与氨基酸转氨酶和脱羧酶的是维生素B6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2. 饥饿会导致蛋白质需要量不足,因而会出现正氮平衡。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谷氨酰胺是营养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因此必需从食物中补充。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4. 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主要在骨骼肌中进行,芳香族氨基酸主要在肝脏分解[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5.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机体最重要的脱氨方式,同时也是机体合成氨基酸的主要途径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6.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ST活性显著升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7.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8. 高血氨患者不宜用碱性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重吸收。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9. 尿素的合成和酮体的合成一样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生成的。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 【目的与要求】1.熟悉三大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通常规律与相互关系。

2.熟悉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3.熟悉代谢调节的三种方式。

掌握代谢途径、关键酶(调节酶)的概念;掌握关键酶(调节酶)所催化反应的特点。

熟悉细胞内酶隔离分布的意义。

熟悉酶活性调节的方式。

4.掌握变构调节、变构酶、变构效应剂、调节亚基、催化亚基的概念;5.掌握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及要紧方式。

6.熟悉激素种类及其调节物质代谢的特点。

7.熟悉饥饿与应激状态下的代谢改变。

【本章重难点】1.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2.物质代谢的调节方式及意义3.酶的变构调节、化学修饰、阻遏与诱导4.作用于细胞膜受体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学习内容第一节物质代谢的联系第二节物质代谢的调节第一节物质代谢的联系一、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规律物质代谢: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即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是生命的本质特征,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糖、脂与蛋白质是人体内的要紧供能物质。

它们的分解代谢有共同的代谢通路—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是联系糖、脂与氨基酸代谢的纽带。

通过一些枢纽性中间产物,能够联系及沟通几条不一致的代谢通路。

对糖、脂与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变的关系作简要说明:㈠糖可转变生成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除必需脂肪酸外),甘油三酯分解生成脂肪酸,脂肪酸经β-氧化生成乙酰CoA,乙酰CoA或者进入三羧酸循环或者生成酮体,因此甘油三酯的脂肪酸成分不易生糖,但甘油部分能够转变为磷酸丙糖而生糖,但是甘油只有三个碳原子,只占甘油三酯的很小部分。

㈡多数氨基酸是生糖或者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因此氨基酸转变成糖较为容易。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只能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不能转变成必需氨基酸。

㈢少数氨基酸能够生酮,生糖氨基酸生糖后,也可转变为脂肪酸(除必需脂肪酸外),因此氨基酸转变成脂类较为容易。

脂肪酸经β-氧化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即以CO2形式被分解。

蛋白质的代谢

蛋白质的代谢
– 实验证明:肠粘膜细胞表面至少存在4种转运氨基 酸的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中性氨基酸载 体蛋白:酸性氨基酸载体蛋白:碱性氨基酸载体蛋 白:亚氨基酸和甘氨酸载体蛋白。
– γ-谷氨酰基循环(γ-glutamyl cycle):氨基酸还 可在谷氨酰转移酶(结合在细胞膜上)的作用下, 通过与谷胱甘肽作用而被转运入细胞。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 单纯蛋白质的数量充足有时并不能完全满足机 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的质量(必需 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其相互比例)更重要。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数量及其比例
• 营养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指机体需要,但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少,不 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 催化循环运行的各种酶在小肠粘膜细胞、肾小管细胞和 脑组织中均有存在。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γ-谷氨酰基循环过程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 腐败作用(putrefaction)指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 白质及小量未被吸收的消化产物所起的分解作用。
– 腐败作用是细菌本身的代谢作用,以无氧分解为主。大部分产 物对人体有害(胺类、氨和酚等),只有少量脂肪酸及维生素 可被机体利用。
proteins) • 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 •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 泛素(ubiquitin,Ub) • 蛋白酶体(proteasome)*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营养素
• 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含有的能促进人体生长 发育、组织更新修补、维持各器官组织细胞及整体正 常结构与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第十章 氨基酸代谢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第十章 氨基酸代谢

第十章氨基酸代谢植物、微生物从环境中吸收氨、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合成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人和动物消化吸收动、植物蛋白质,得到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及含氮物质。

有些微生物能把空气中的N2转变成氨态氮,合成氨基酸。

第一节蛋白质消化、降解及氮平衡一、 蛋白质消化吸收哺乳动物的胃、小肠中含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弹性蛋白酶。

经上述酶的作用,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

被吸收的氨基酸(与糖、脂一样)一般不能直接排出体外,需经历各种代谢途径。

肠粘膜细胞还可吸收二肽或三肽,吸收作用在小肠的近端较强,因此肽的吸收先于游离氨基酸。

二、 蛋白质的降解人及动物体内蛋白质处于不断降解和合成的动态平衡。

成人每天有总体蛋白的1%~2%被降解、更新。

不同蛋白的半寿期差异很大,人血浆蛋白质的t1/2约10天,肝脏的t1/2约1~8天,结缔组织蛋白的t1/2约180天,许多关键性的调节酶的t1/2均很短。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不依赖A TP的途径,在溶酶体中进行,主要降解外源蛋白、膜蛋白及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

另一条是依赖A TP和泛素的途径,在胞质中进行,主要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此途径在不含溶酶体的红细胞中尤为重要。

泛素是一种8.5KD(76a.a.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

一级结构高度保守,酵母与人只相差3个a.a残基,它能与被降解的蛋白质共价结合,使后者活化,然后被蛋白酶降解。

三、 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中,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a.a)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a.a)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氨基酸代谢库以游离a.a总量计算。

肌肉中a.a占代谢库的50%以上。

肝脏中a.a占代谢库的10%。

肾中a.a占代谢库的4%。

血浆中a.a占代谢库的1~6%。

肝、肾体积小,它们所含的a.a浓度很高,血浆a.a是体内各组织之间a.a转运的主要形式。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代谢分解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代谢分解

利用
鸟氨酸脱羧酶
转录和细胞分裂的调控中 起作用
五、α-酮酸的代谢
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的α-酮酸 α-ketoacid 可以进一步代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途 径:
氧化供能
代谢中常见的 α-酮酸有丙酮 酸、草酰乙酸、
氨基酸生糖及生酮性质的分类
类别 生糖氨基酸
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脯氨酸、 甲硫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 组氨酸、精氨酸
转氨基的作用机制
转氨酶的辅酶都是维生素B6的磷酸酯,即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的相互转变,起着传递氨基的作用,
生理意义:转氨基作用不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脱氨基 的重要方式,也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互变 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转氨基作用还是联合脱氨基的重 要组成环节,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血清中转氨酶 的活性很低,肝组织中GPT的活性最高,心肌组织中GOT的 活性最高,
3 精氨酸合成:
天冬氨酸为尿素提供第二个氮原子
要点:1、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和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尿素合成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
2、部位:细胞液 3、耗能:消耗两个高能键
4 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
要点:1、酶:精氨酸酶 arginase 2、部位:细胞液
尿 素 生 成 的 中 间 步 骤
第三节 氨基酸的代谢概况
一、氨基酸的来源
1、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 2、体内组织细胞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3、体内组织蛋白分解
氨基酸代谢库 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 外源性 与体内组织蛋白水解产生
的氨基酸 内源性 混与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称为氨 基酸代谢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与多肽,

10 第十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调控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考研生物化学

10  第十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调控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考研生物化学

第十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调控本章应着重掌握基因表达的概念、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中mRNA、tRNA及核蛋白体(核糖体)在蛋白生物合成中的作用、遗传密码及其特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步骤及主要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的作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操纵子调控系统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熟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以及癌基因异常激活的机理,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一、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mRNA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mRNA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b.mRNA遗传密码的方向是3'→5'c. mRNA遗传密码的方向是5'→3'd.mRNA密码子与tRNA反密码子通过A-T,G-C配对结合e.每分子mRNA有3个终止密码子2. 密码子UAC与下列哪个反密码子配对结合?a.AUG b.AUI c.IUA d.IAU e.CUA3. 反密码子UGA能与下列哪个密码子配对结合?a. UCA b.CALU c.A(CU d.ACT e.CUA4. 下列何处是氨酰tRNA的结合部位?a. 核蛋白体小亚基b.核蛋白体的P位c.核蛋白体的D位d.核蛋白体的A位e. 转肽酶所在的部位5. 下列有关原核生物肽链合成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只需ATP提供能量b. 只需GTP提供能量c. 同时需ATP和GTP提供能量d.40S亚基与mRNA结合e.最后是60S亚基结合6.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肽链合成启动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只需ATP提供能量b.只需GTP提供能量c. 同时需ATP和GTP提供能量d.30S亚基与mRNA结合e.50S亚基与30S亚基结合7.下列参与原核生物肽链延伸的因子是a.IF—1 b.IF—2 c.IF—3 d. EF—Tu e.RF—1 8.下列参与真核生物肽链延伸的因子是a. eEF—10 b.eRF c.eIF—1 d.EF—Tu e.EF—Ts9. 有关操纵子学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操纵子调控系统是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方式b. 操纵子调控系统是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方式c.操纵子调控系统由结构基因、启动子和操纵基因组成d.诱导物与操纵基因结合启动转录e.诱导物与启动子结合而启动转录10. 下列有关阻遏物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阻遏物是代谢的终产物b. 阻遏物是阻遏基因的产物c.阻遏物与启动子结合而阻碍转录的启动d.阻遏物与RNA聚合酶结合而抑制转录e.阻遏物妨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11. 下列有关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乳糖操纵子是第一个发现的操纵子b.乳糖操作子由三个结构基因及基上游的启动子和操纵基因组成c.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因子有阻遏蛋白、cAMP和诱导物等e. 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诱导物是乳糖12. 下列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a. 启动子b.结构基因c.RNA聚合酶d.转录因子Ⅰe.转录因子Ⅱ13. 下列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是:a.启动子b.增强子c.终止子d. 转录因子e. RNA聚合酶14. 识别启动子TATA盒的转录因子是:a.TFⅡA b.TFlib C. TFⅡDd.TFⅡE e.TFⅠF15. 促进RNA聚合酶Ⅱ与启动子结合的转录因子是;a.TFⅡA B. TFⅡB c.TFⅡDd.TFⅡE e.TFⅡF16. 下列有关癌基因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癌基因只存在病毒中b.细胞癌基因来源于病毒基因c.有癌基因的细胞迟早都会癌变d.癌基因是根据其功能命名的e. 细胞癌基因是正常基因的一部分17. 下列有关癌变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有癌基因的细胞便会转变为癌细胞b.一个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即可引起癌变c. 多个癌基因的异常激活才能引起癌变d. 癌基因无突变者不会引起癌变e.癌基因不突变、不扩增、不易位便不会癌变18. 下列何者是抑癌基因?a. ras基因b.sis基因, c. P53基因d. src基因e.myc基因(二)填空题1. 基因表达包括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 代谢库
尿素 氨
酮体
α-酮酸
氧化供能
合成组织蛋白 糖
体内合成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代谢转化
其它含氮化合物 (嘌呤、嘧啶等)
胺类
目录
二、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定义:指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
α-酮酸的过程。主要在肝、肾中进行
脱氨基方式:
转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嘌呤核苷酸循环
(二)酚类的生成:酪氨酸脱羧生成的酪胺,可以一进步 脱氨基和氧化,生成苯酚和对甲苯酚等有害物质。
(三)色氨酸通过肠道细菌作用产生吲哚和甲基吲哚,是粪 臭的来源。 (四)硫化氢的生成:半胱氨酸在肠道细菌 的作用下分解产 生硫醇、硫化氢和甲烷等。
(五)氨的生成:没有吸收的氨基酸在肠细菌的作用下发生 还原性脱氨基作用,生成NH3。
三、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其未吸收的消化 产物所起的作用,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腐败作用的产物大多有害,如胺、硫化氢、甲 烷、氨、苯酚、吲哚等。
(一)胺类的生成
氨基酸 胺类
CO2
组氨酸
赖氨酸பைடு நூலகம்
经 过 肝 脏 代 谢 转 化
酪氨酸 苯丙氨酸
• 假神经递质
脱羧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 → NH3 + α-酮酸
一、体内氨基酸代谢概述
•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
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 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 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 代谢库。
氨基酸代谢概况
食物蛋白质
组织
分解
蛋白质
(二)小肠中的消化
——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1. 胰腺分泌的蛋白酶
胰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最适pH为7.0左右,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
•内肽酶
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一些肽键,如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外肽酶
自肽链的末段开始每次水解一个氨基酸残基,如 羧基肽酶(A、B)、氨基肽酶。
2.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原 羧基肽酶原
弹性蛋白酶 羧基肽酶
➢ 寡肽酶(氨基肽酶及二肽酶)
氨基肽酶
内肽酶
羧基肽酶
氨基酸 + 蛋白水解酶作用示意图
二肽酶
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吸收
•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 吸收形式:氨基酸 • 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蛋白质的吸收
•其余10种氨基酸体内可以合成,称非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的营养价值(nutrition value)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 量和比例。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指标是蛋白质的 生理价值。
③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 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
谷类:色氨酸多,赖氨酸少 豆类:色氨酸少,赖氨酸多
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氮平衡 状态
氮总平衡
氮正平衡
氮负平衡
进、出氮 情况
摄入氮= 排出氮
摄入氮> 排出氮
摄入氮< 排出氮
常见人群
健康成年人
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
长期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 大面积烧伤和失血的患者
2. 蛋白质的最低生理需要量
Na+K+-ATP酶

K+ Na+
Na+ 氨基酸

载体蛋白质

ATP K+
ADP+Pi
Na+
Na+
氨基酸
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需钠主动转运机制
(一)氨基酸吸收载体
载体蛋白与氨基酸、Na+组成三 联体,由ATP供能将氨基酸、Na+转 入细胞内,Na+再由钠泵排出细胞。
载体类型
中性氨基酸载体 碱性氨基酸载体 酸性氨基酸载体 亚氨基酸与甘氨酸载体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
一、 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
• 由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便于吸收。 • 消除种属特异性和抗原性,防止过敏、
毒性反应。
•消化过程 (一)胃中的消化作用
胃蛋白酶
蛋白质
少量氨基酸 + 多肽碎片
• 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对蛋白质肽键作 用特异性差,产物主要为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某些物质结构与神经递质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
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CH2NH2 CH2
CH2NH2 H C OH
CH2NH2 CH2
CH2NH2 H C OH
苯乙胺
苯乙醇胺
OH 酪胺
OH β-羟酪胺
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结构类似儿茶酚胺,它们可取代儿 茶酚胺与脑细胞结合,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使大脑发生 异常抑制而昏迷,临床称为肝昏迷。
3. 氧化供能。
通过氮平衡实验可以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已知蛋 白质含氮量平均为16%,所以测定食物含氮量就可以分析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通过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含氮废 物主要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所以测定尿液、粪便中 的含氮量可以分析体内蛋白质的分解情况。
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处于动态平衡中,故每日氮的 摄入量与排出量也维持着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就称为
第十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Nutritional Function of Protein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 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并维持组织细胞的生 长、修补和更新。 2. 转变为生理活性分子,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 动及物质代谢的调控。
催化(酶)、免疫(抗原及抗体)、运动(肌 肉)、物质转运(载体)、凝血(凝血系统)、调节代 谢(激素)等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General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氨基酸(amino acids)是蛋白质(protein)的基 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 解代谢,本章主要讨论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个别分解代谢 → 特殊侧链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
分解代谢
脱羧基作用 CO2 + 胺 一般分解代谢→
在糖和脂肪等物质充分供应的条件下,为维持氮的总平衡,至 少必需摄入的蛋白质的量,称为~。成人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 30~50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70~80g。
3.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①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指体内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需要的,必 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赖、色、苯丙、蛋、苏、亮、 异亮及缬氨酸。另有两种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