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第5章透镜及其运用知识点

甲是一束光通过棱镜时的情况,通过棱镜的光向棱镜部偏折。
(填“底”或“顶”)乙是棱镜成像的示意图,棱镜成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像向顶角偏移。
(通过棱镜的光线,向棱镜厚的一端偏折,利用该现象,可解释凸透镜为什么可会聚光,凹透镜为什么使光发散)。
2、两种透镜♥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指光通过凹透镜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如图所示,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透镜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补充: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3、透镜的几个要素(1)光心:透镜的。
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用O表示。
(2)主光轴:通过光心且于透镜平面的直线。
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透镜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者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直线,简称主轴。
(3)焦点:凸透镜可以使跟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表示。
(4)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叫做焦距,用表示。
(5)补充:a.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焦距短的会聚作用。
b.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6)实焦点和虚焦点:对于凸透镜来说,其左侧和右侧都有一个关于光心的焦点,这两个焦点都是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对于凹透镜来说,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后发散,且发散光线的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其左侧和右侧都有一个焦点,这两个焦点都是焦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知识点2:三条特殊的光线1.平行主光轴的光,过凸透镜后过;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相交于;2.从焦点出发的光,过凸透镜后主光轴;入射光的延长线相交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必于主光轴。
3.光过光心,方向。
注:三条光中的任意两条,就可确定物体的。
但应注意:像并不仅由这三条光会聚,而是由物体的很多光经透镜折射后的光(或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物理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

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即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2、光路作图:(少了两个个焦点F ,手写补上)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光线出去的时候,靠近主光轴总结口诀:光路可逆!!!!!(1)凸透镜:平行进入,经过焦点;经过焦点,平行出去。
(2)凹透镜:平行进入,对齐焦点;对齐焦点,平行出去。
(3)经过光心O 的任何光线,都不改变传播方向,即沿直线传播例题:2、如图所示,下列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中能够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3、下列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4、做出入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手写,加上三个特殊光线,加粗箭头)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解析:平行主光轴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的一点才是焦点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 .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第1题图二、生活中的透镜1、成像特点2实像:光屏有像虚像:光屏无像例题:1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2、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 .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 .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 .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3、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冰块磨成凸透镜,聚焦太阳光,将火柴头放在透镜的焦点处,可能在冰凸透镜消融之前点燃火柴头B .照相机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孔成像也是这样,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C .用放大镜看墙上的地图,可能看到放大的像,也可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D .如果要使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往左边移动,应该使物体向右边移动注意:小孔成像说明的是光沿直线传播,而不是光的折射(背好知识点)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八年级物理透镜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透镜知识点归纳透镜是人类为了获得更清晰的视觉而发明的一种工具。
众所周知,透镜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望远镜等光学器械中。
本文主要归纳介绍八年级物理学生需要掌握的透镜知识。
一、透镜的分类透镜根据形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外侧向外膨胀,中央部分向内凹陷;凹透镜外侧向内凹陷,中央部分向外膨胀。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以物距、像距和焦距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核心。
一般而言,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像距为正,所得成像是落在凸透镜背面的虚像。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无穷大,成像是平行光线成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所得成像为实像,图像通过凸透镜中心。
成像公式为:1/f = 1/v + 1/u。
三、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相反。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是实像,图像与物体在同侧,大小不变,倒立。
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像变为虚像。
四、像的性质像的性质包括位置、方向、大小和性质。
像的位置和方向与镜片不同有差别,例如凸透镜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居于凸透镜的同侧而虚像则在凸透镜的背后。
像的大小与距离有关,即像距越大,像就越小;像距越小,像就越大。
像的性质根据物体本身的性质而定,如大小、颜色和位置等。
五、透镜组透镜组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透镜构成的一个系统,可以实现多种成像方式。
透镜组的稳定性与透镜间的距离、位置等因素有关。
六、应用透镜的应用包括眼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其中以显微镜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放大微小物体,使其能够被人类肉眼识别。
总之,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里都有广泛应用,了解透镜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透镜是光学中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在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透镜的定义和分类1.透镜是用来聚光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器件,一般由透明物质制成。
2.根据透镜的形状,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使经过它的平行光线会会聚于一点,称为焦点;凹透镜使经过它的平行光线发散。
知识点二:凸透镜的主要性质1.焦距(f):凸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到其焦点的距离。
焦距的正负取决于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入射方向。
2.焦点公式(1/f=1/v-1/u):焦距公式是描述透镜成像的数学关系式,其中u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v是像到透镜的距离。
3.放大率(V):放大率是描述透镜成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V=v/u,其中v是像的高度,u是物体的高度。
知识点三: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体在焦点前,凸透镜会在像的同侧形成放大、直立、虚的像;凹透镜会在像的同侧形成缩小、倒立、虚的像。
2.物体在焦点上,凸透镜会在无穷远处形成平行、直立、实的像;凹透镜不会形成像。
3.物体在焦点后,凸透镜会在像的异侧形成缩小、倒立、实的像;凹透镜会在像的异侧形成放大、直立、虚的像。
知识点四: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使用凸透镜的器具,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它应用于眼镜、显微镜等领域。
2.照相机:照相机中的凸透镜用来聚焦并成像。
3.望远镜: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光学仪器,它能够放大远处的物体。
4.护目镜:护目镜使用透镜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知识点五:成像方法1.光线追迹法:根据透镜的成像规律,使用平行光线、光线的直线传播以及焦距公式进行光线追迹,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
2.像方光线法:通过绘制像方光线的路径,确定物体在透镜上的位置和性质。
3.物方光线法:通过绘制物方光线的路径,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
知识点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什么是共轭焦点?当凸透镜上的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会聚于焦点上,这个焦点叫做透镜的后焦点。
透镜及其应用物理笔记

透镜及其应用物理笔记课前读笔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透镜1、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如:近视镜片。
二、关于透镜的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后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折射光线向主轴偏折即为会聚,向外偏折即为发散。
如下图所示。
四、焦距的测量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如上图所示。
五、透镜的辨别方法1、触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聚焦法: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放大法: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六、透镜的特殊光线及作图 1、凸透镜的特殊光线② ③①平行主光轴折射后过焦点②过光心不折射①③过焦点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会聚指的是折射后光的传播范围变窄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交叉。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发散指的是折射后光的传播范围变宽了,发散后的光线可能有交叉。
3、判断方法:用虚线延长入射光线,将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和经透镜折射第 1 页共 2 页课前读笔记2、凹透镜的特殊光线①平行主光轴折射后反向延长过①焦点②过光心不折射②③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学生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第1节透镜一、透镜1. 透镜: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2. 透镜的种类:(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3)薄透镜:若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
3. 主光轴和光心:(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
如图的点划线C1C2。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2)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叫做透镜的光心,用O表示。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透镜。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上,而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所示。
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
甲发散光束乙平行光束丙会聚光束三、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凸透镜有个焦点,并且关于对称。
(4)凸透镜焦距的意义: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对光的会聚作用越(选填“强”或“弱”)。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最,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2. 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叫凹透镜的。
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凹透镜有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第五章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透镜最全知识点总结

透镜最全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基本原理1.1 折射定律透镜的基本原理是光的折射定律,即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1.2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的焦点到透镜的焦点之间的距离,焦距与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关。
当光线经过一个透镜时,会被透镜折射到焦点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对于凸透镜来说,其焦点在透镜的凸面背后,而对于凹透镜来说,其焦点在透镜的凹面前面。
1.3 透镜的放大倍数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透镜能够将物体放大的程度,它与透镜的焦距和物体的距离有关。
放大倍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M = -f/do其中,M代表放大倍数,f代表透镜的焦距,do代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二、透镜的种类2.1 凸透镜凸透镜也称为透镜,它的两面都为凸面,用于将平行光汇聚到一个点上,形成实像。
凸透镜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眼镜等光学系统中。
2.2 凹透镜凹透镜也称为散射透镜,它的两面都为凹面,用于使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凹透镜广泛应用于照相机、电视机、激光设备、眼镜等光学系统中。
2.3 双凸透镜双凸透镜也称为双凸透镜,它的一面为凸面,另一面为凸面,适用于用于放大物体的光学系统。
2.4 平凸透镜平凸透镜也称为平透镜,它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凸面,适用于对物体进行搜集和集中,使物体的视觉更清晰。
2.5 柱面透镜柱面透镜是一种特殊的透镜,其一面为球面,另一面为柱面,适用于对特定方向的光线进行聚焦或者发散。
2.6 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是指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不同的材质和结构的透镜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折射率的大小与透镜的材质和波长有关。
三、透镜的制造工艺3.1 玻璃透镜制造工艺玻璃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材料,其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选取、清洗、熔化、成型、冷却、抛光和镀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
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透镜的概念:透镜使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透镜能让光线透过去,在进入和离开透镜时,光经两次折射而改变光路,所以透镜是一种折射镜。
根据透镜的形状,可把透镜分为两大类:如图甲所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乙所示,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做薄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析
例如放大镜、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
的镜片是凹透镜。
有时一滴水也能形成一个凸透镜。
物理名称 概念
图示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
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简称主轴。
画主光轴应用“点画线”
光心 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
镜的光心,用字母“0”表示。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注意:理解主光轴和光心应注意两点:①每个透镜都有且只有一条主光轴;②透镜光心在主光轴上。
知识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实验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让光通过一块薄薄的平行玻璃板,光几乎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带着由平行玻璃板制成的眼镜,对我们的视力毫无影响。
那么像近视眼镜(凹透镜)和老花眼镜(凸透镜)这样的透镜对光的传播有什么影响呢。
探究①:如图所示取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
回移动纸面,可以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到地面的
阳光可以看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汇聚成一个细小的点,说明凸透镜
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探究②:在凹透镜的四周加一屏障(屏障用硬纸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制成)遮
住从平行光源射向凹透镜周围的光,如图所示,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圆形光斑,
光斑直径大于圆孔直径,将光屏向远离凹透镜方向移动,光斑变大。
这个实验说
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因此凸透镜又叫会聚作用,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3、透镜原理
①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原理
如图所示,当光射到三棱镜的表面时,从空气进入三棱镜,光会发生折射,有光
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后的光会偏向底角,当光由三棱镜射出时,在与空气交界处又
会发生第二次折射,继续偏向底角。
同理,
经下面的的三棱镜折射的光也会偏向底角,这两个三棱镜就会组合成一个中间厚、
边缘薄的凸透镜,起到了对光的会聚作用。
②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原理
透镜 种类 定义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如图所示,把两个三棱镜尖对尖放置,就构成了一个凹透镜的模型,原理可参考对上图的反洗,此时我们就明白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了。
知识点三、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与焦距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
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通常用字母F 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
距离叫做焦距,通常用字母f 表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如图所示
由于光路可逆,若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因此利用凸透镜可产生平行光。
如图所示。
2、凹透镜的虚焦点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的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汇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
焦点,如图所示。
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通常用字母f 表示。
凹透镜
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注意:①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由于光通过它的两侧表面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②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偏折程度大)。
③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④同种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同一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知识点四、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凹透镜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
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
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则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注意作图时过焦点的虚线一定要画出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
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注意作图时过焦点
的虚线一定要画出
种类
凸透镜
凹透镜
相同点
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的厚度,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不
同
点
概念 凡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凡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图 焦点
有两个实焦点 有两个虚焦点 光学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