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治疗的原理与应用

超声波治疗的原理与应用一、原理超声波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使用高频超声波来治疗疾病。
其原理基于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
1.机械作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是指其震动的作用,能够引起组织和细胞的振动,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增加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缓解疼痛和炎症等。
2.热效应超声波的热效应是指其能够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释放组织胶原蛋白,增加组织弹性和柔韧性,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二、应用超声波治疗广泛应用于各个医疗领域,包括康复医学、物理治疗、骨科、肌肉骨骼系统、皮肤美容等。
1.康复医学超声波治疗在康复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如运动损伤、关节炎、肌肉劳损等。
通过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可以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伤口愈合等。
2.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也常用于物理治疗中,可以用于治疗疼痛病症,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以达到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的效果。
3.骨科在骨科领域,超声波治疗可以用于治疗骨折和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等。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增殖和骨胶原的合成,促进骨折愈合和骨质增加。
4.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波治疗也可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如肌肉拉伤、腱鞘炎、纤维化等。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可以改善组织弹性和柔韧性,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促进修复和再生。
5.皮肤美容超声波治疗在皮肤美容领域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抗衰老、去除皱纹、消除色斑等。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可以提升胶原蛋白的生成,增加皮肤弹性和紧致度,改善皮肤质量和外观。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波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操作指南进行治疗,不可随意操作。
•避免在有感染、肿瘤、出血和病变等情况下进行治疗。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和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超声波疗法专题知识讲座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膜内外K+、Ca++ 浓度
改变神经电活动
超声波疗法专题知识讲座
第20页
五 治疗作用 (一) 路径 1. 局部作用 2 . 经过 (二) 治疗作用镇痛促伤口愈合松解粘连刺激骨痂生长作 用 内 脏 胃肌蠕动 心肾血管扩张 解痉
超声波疗法专题知识讲座
第2页
(二)超声波疗法 1.利用超声波治疗疾病方法称超声波疗法 惯用 800 ~ 1000KHz 声强<3W/cm2 2.低强度超声波疗法 <3W/cm2 组织器官改变:功效性 可逆 理疗科惯用:连续式 脉冲式 超声—电疗 超声药品透入 超声—雾化 高强度超声波疗法 >3W/cm2或数千W/cm2 组织器官改变: 器质性 不可逆 如超声碎石、治癌、去脂、节育等
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专题知识讲座
第1页
不能听到
不能听到
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 therapy) 一.概述 (一) 声波 物质或物质质点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 播机械波 声 波 16 ~ 0Hz ~ 可听声 超声波 > 0Hz ~超出听阈 次声波 <16Hz ~不引发感觉
超声波疗法专题知识讲座
第17页
四 . 生理效应(一)机械效应 声压大而快速改变 产生细胞容积和运动改变——细胞按摩
细胞原浆微流细胞原浆颗粒旋转细胞内容物流动细胞内部结构改变
加强局部循环—改进缺氧影响细胞膜弥散—渗透性大加速代谢—促组织再生延长软化结缔组织—松解粘连
引发
超声波疗法专题知识讲座
超声波疗法专题知识讲座
第15页
(五) 反射 折射 散射 两界面声阻相差越大 反射越强 如:石英 空气 100%反射 所以用耦合剂 人体软组织 水 声阻差异小 所以可水下做超声 软组织 骨骼 声阻差异大 显著反射 散射 如:红血球使超声波散射 能量衰减
超声治疗技术原理

超声治疗技术原理
超声治疗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内部产生机械振动和热能的物理疗法。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点:
1. 声波传导:超声波可以通过人体组织传导,而不会引起明显的损伤。
当超声波传导到人体内部时,其传播速度和路径会受到组织的密度和结构的影响。
2. 机械振动:超声波在经过介质时会产生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可以通过产生局部的压力和摩擦来改变组织的物理特性。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产生的机械振动就越强。
3. 声能转化: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可以将声能转化为热能。
当声波穿过人体组织时,它的机械振动会摩擦和碰撞组织中的分子,引起分子的热运动,从而产生局部热能。
基于以上原理,超声治疗技术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 疼痛缓解: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和热能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变局部组织的传导特性,从而减轻疼痛。
2. 组织修复: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和热能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和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
3. 软组织治疗:超声波可以通过机械振动和热能改变软组织的物理特性,促进软组织的松弛和伸展,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安全性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超声波疗法操作方法

超声波疗法操作方法超声波疗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机械力和能量传递,对人体进行治疗。
超声波疗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肌肉损伤、骨折、关节炎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疗法的操作方法。
1. 超声治疗仪器准备:首先,确保超声治疗仪器的正常工作。
检查超声治疗仪器的设定,包括调节和选择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参数。
然后,准备好超声波导入剂,通常是水基凝胶,以确保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2. 准备患者:将患者放在治疗床上,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
处理患者的肌肉或皮肤,如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
鼓励患者放松身体,以便治疗更加有效。
3. 超声波疗法操作步骤:步骤1:涂抹超声波导入剂。
将适量的超声波导入剂涂抹在治疗部位上,以提供良好的超声波传导。
步骤2:选择治疗模式和参数。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治疗模式和参数。
通常,超声波的频率在1MHz至3MHz之间,强度在0.5W/cm²至2.5W/cm²之间。
步骤3:调节治疗头的位置和角度。
将治疗头放在涂有超声波导入剂的部位上,调整治疗头的位置和角度,确保超声波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治疗区域。
步骤4:开始治疗。
打开超声波治疗仪器,开始治疗。
通常,治疗时间在5至10分钟之间,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5:进行手法。
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可以使用手法,如滑动、推拿和穴位按摩等,以便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波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没有明确指示的情况下,避免在孕妇、癌症患者、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和具有肿瘤性病变的患者上使用超声波疗法。
- 避免将超声波照射到眼睛、心脏和性腺等器官。
- 避免将超声波照射到有感染的皮肤区域或近期创伤的部位。
-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要超过推荐的治疗时间和强度。
- 治疗时,患者应该感到舒适,如果出现不适的症状,如疼痛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告诉医生。
总的来说,超声波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
超声波疗法名词解释

超声波疗法名词解释
超声波疗法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利用高频声波来产生机械振动,以治疗各种疾病和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超声波疗法名词解释:
1. 超声波:高频声波,频率通常在1 MHz到3 MHz之间,可以
穿透皮肤和软组织,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2. 焦点:超声波在穿透组织时会聚焦,形成一个高能量密度的
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焦点。
3. 超声波治疗头:用于产生超声波的设备的一部分,通常由一
个振动晶体和一组透镜组成。
4. 能量密度:焦点区域内的超声波能量,通常用来衡量治疗的
强度。
5. 超声波传导介质:一些物质,如凝胶或油膏,用于传导超声
波到皮肤和组织。
6. 热效应:超声波能够产生热量,从而增加组织的温度,促进
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7. 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通常用来调整治疗头的频
率和深度。
8. 超声波频率:超声波振动的频率,通常根据治疗的目的和深
度选择不同的频率。
9. 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治疗的时间,通常根据疾病和治疗的强
度来确定。
10.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和伤害,如肌肉
拉伤、骨折、肿瘤等。
超声波疗法名词解释

超声波疗法名词解释
超声波疗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作用于人体组织,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下面是一些超声波疗法常用的名词解释:
1. 超声波频率:超声波的频率通常在1MHz到3MHz之间,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具有不同的渗透深度和作用效果。
2. 超声波强度:超声波的强度通常以W/cm或mW/cm为单位,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和风险。
3. 超声波传导介质:超声波需要通过传导介质(如凝胶)传递到人体组织内部,以确保其作用效果。
4. 超声波治疗头:超声波治疗头是超声波疗法设备的核心部件,通常由振荡器、透镜和传感器组成。
5. 超声波治疗时间:超声波治疗时间通常在5分钟到20分钟之间,不同的治疗时间和频率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6. 超声波治疗部位:超声波治疗部位通常是病变部位或疼痛部位,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和缓解疼痛。
7. 超声波治疗功率:超声波治疗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治疗功率与治疗效果和风险相关。
以上是一些超声波疗法常用的名词解释,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好地理解超声波疗法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
- 1 -。
超声波疗法舒缓湿气症状促进排湿

超声波疗法舒缓湿气症状促进排湿超声波疗法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产生机械振动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以有效舒缓湿气症状并促进排湿。
本文将介绍超声波疗法对于湿气症状的舒缓作用以及促进排湿的机制。
一、超声波疗法舒缓湿气症状湿气症状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表现,常伴随着潮湿感、重度疲劳、浮肿等症状。
超声波疗法通过产生高频声波振动,可以在局部组织中引起微小的振荡和摩擦。
这种振动和摩擦作用使得组织的血运加快,促进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增加,进而舒缓了湿气症状。
此外,超声波疗法还可以通过振动的作用改善组织的通透性,增加细胞膜的透导性,使得局部组织更容易接受药物的渗透。
因此,在超声波疗法的同时,可以结合使用适当的湿气疗程或药物,以进一步加强对湿气症状的舒缓效果。
二、超声波疗法促进排湿机制除了舒缓湿气症状,超声波疗法还能够促进排湿。
具体来说,超声波疗法可以通过以下机制促进湿气的排出:1. 促进淋巴循环: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可以刺激淋巴系统,增加淋巴液的流动速率。
淋巴液是身体排湿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淋巴循环可以有效促进湿气的排出。
2. 增加排汗量:超声波疗法的振动作用可以刺激汗腺活动,增加排汗的量和速度。
适度的排汗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减轻湿气症状。
3. 改善组织通透性:超声波的振动和摩擦作用可以改善组织的通透性,使得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灌注增加。
这将提高湿气的排出速度,加速身体对湿气的代谢。
三、超声波疗法的使用注意事项尽管超声波疗法在舒缓湿气症状和促进排湿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 需要专业医师指导:超声波疗法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治疗时长、频率和功率的调整,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 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湿气的反应不同,超声波疗法的效果会因人而异。
在使用该疗法时,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3. 适度运动:超声波疗法可以促进湿气的排出,但也需要适度运动来协助排湿。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体温,促进汗液的排泄,有利于排湿。
超声波理疗

超声波理疗超声波理疗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它通过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对人体组织进行治疗和康复。
超声波理疗具有无创、无痛、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超声波的基本概念。
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听力极限的声波,其频率一般在20千赫兹(kHz)到1000兆赫兹(MHz)之间。
超声波具有高频、高能量和高速传播等特点,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产生多种作用。
超声波理疗的机理主要包括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在机械效应方面,超声波通过在人体组织中引起振动和微小位移,从而改变细胞和组织的机械特性,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加快物质代谢和废物排除。
在热效应方面,超声波作用下组织中分子的振动和摩擦产生热量,提高局部温度,从而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炎症的吸收和组织修复。
超声波理疗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等。
在运动系统疾病中,超声波理疗可以有效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加速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超声波理疗可以改善神经组织的传导功能,缓解神经炎症和痉挛。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超声波理疗可以促进肺部的气体交换,增强肺功能。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超声波理疗可以缓解尿路感染和结石症状,促进尿液的排出。
超声波理疗的操作非常简单,一般由专业医生或理疗师进行。
患者需要躺在治疗床上,将患部暴露出来,然后医生或理疗师将超声波探头按摩在患者的皮肤上。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探头要与皮肤紧密接触,避免出现空气隔离带来的效果降低。
治疗时间一般为10到2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疾病和患者情况而定。
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通常需要多次进行,持续几天到几周不等。
当然,超声波理疗也有一些禁忌证和不良反应需要注意。
禁忌证包括急性感染、出血倾向、恶性肿瘤、皮肤损伤等等。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过敏反应、烧伤等等。
因此,在接受超声波理疗之前,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且遵医嘱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疗法
名词解释
超声间动电疗法:同时应用超声波与间动电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是将药物加入接触剂中,利用超声波把药物经体表透入人体的治疗方法,又称声透疗法。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雾化开放伤口疗法
选择题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除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
相反,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发生变形,电场去掉后,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称电致伸缩现象。
具有压电效应的石英晶体薄片在相应频率的高频电场作用下能准确迅速地随着交变电场频率而周期性地压缩和伸展,由此形成超声振动
吸收系数与超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频率越高,在同一生物组织中传播时吸收越多,半吸收层越小,穿透能力越小
过高频率的穿透能力低,过低频率的组织吸收少
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超声波在空间相遇时产生叠加,而使质点振幅增大或减小的现象。
驻波:干涉的特殊现象,频率、振幅相同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的叠加。
1.弥散作用
机制:行波场中的机械作用——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K+、Ca²+通透性改变——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加强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2.触变作用
机制:热作用——增加肌腱和关节囊内的胶原纤维的伸展性,减少肌肉痉挛——减轻关节的僵硬度
改变胶原组织及胶原分子之间的结合力——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延长
3.空化作用液体内部局部压力降低时,液体内部或液固交界面上出现的蒸汽或气体空泡的形成、发展和溃灭的过程。
有稳态空化和瞬间空化。
机制:超声波在行波场中周期性的压力改变——组织液体的压力改变——形成充满气体或水汽的微小气泡——气泡周围形成细小的涡流——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Na+,K+,Ca²+及其他离子与代谢产物进出细胞
4.解聚作用
使复杂蛋白解聚——影响酶活性,如关节内水解酶、还原酶活性增加
促进药物解聚,使药物易透入体内而保持药物原有性能
使细胞内胸腺核苷酸含量增高,影响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促进物质代谢。
5.改变氢离子浓度、修复细胞
机制:温热作用;组织pH值向碱性方向发展,缓解炎症组织局部的酸中毒,减轻疼痛,有助于炎症恢复;刺激吞噬作用
促进血管形成,胶原形成及成熟,促进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过程
超声间动电疗法:适应证:神经性疼痛,神经炎,落枕,偏头痛,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痛,关节炎,腰痛,瘢痕,注射后硬结,运动创伤等。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什么叫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是将药物加入接触剂中,利用超声波把药物经体表透入人体的治疗方法,又称声透疗法。
作用原理?
使药物解聚,提高药物的弥散作用和组织渗透性,使药物易于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
优点?
药源广泛,无电刺激,不发生电灼伤。
缺点?
透入深度及剂量难测定,影响透入因素不明,超声对药物的影响尚待研究。
适应证: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支气管哮喘,胸肺部手术后并发症;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排痰不畅、痉挛性咳嗽等对症治疗。
禁忌证:自发性气胸、重度肺囊肿或肺大胞、大量咯血、严重心胸血管疾病等,以及不能耐受此治疗者。
注意事项:①雾化液须当日配制,及患者药物过敏史,做好药敏试验②饭后或体力劳动1.5h 内一般不做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③治疗前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治疗后应稍事休息④1~3次/日,7~10天,雾化量:开放式面罩计算,耗水量1~3ml/min,幼儿不超过1ml/min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雾化开放伤口疗法
简答题
三、超声波的生物物理特性-机械作用
来源:超声场中的行波与驻波
压力差——介质质点交替地压缩与伸张
速度差——介质质点因交变振幅压力变化而获得巨大的加速度
生物效应: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
促进代谢物质交换,镇痛松解粘连,软化瘢痕杀菌(大剂量)
弥散作用提高生物膜通透性
触变作用引起液化反应,凝胶—溶胶
空化作用压力差,微流
解聚作用介质振动、摩擦—化学键断裂
改变氢离子浓度升高pH,消炎止痛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增高兴奋性,加快传导速度,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损伤愈合,减轻疼痛
大脑:刺激细胞能量代谢,扩张脑血管,加快血流,加速侧支循环建立,加速细胞功能恢复间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脊髓:改变感觉、运动神经的传导
自主神经:皮温升高,血液循环加快
皮肤:提高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强皮肤汗腺分泌,促进排泄增强真皮的再生能力
头面部>腹部>肢体
肌肉与结缔组织:松弛肌肉,降低张力
改善结缔组织伸展性,刺激其增生大剂量改变肌肉形态,损伤肌肉
骨骼:促进骨痂生成大剂量延缓骨折愈合注意界面反射,局部过热,引起骨膜疼痛
消化系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酸分泌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促进胆汁排出大剂量造成胃肠淤血、水肿、出血,肝脏损害
心血管系统: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建立侧支循环,促进心肌细胞修复
扩张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血压
大剂量引起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
血液:血沉加快血红蛋白增加pH增高
超声波传播方向与血流方向平行时,引起血细胞流动停止
生殖系统:使精子数目增加,精子活动能力增强,受孕率提高
促进卵巢滤泡形成大剂量可使精子萎缩,卵泡变性胚胎畸形,导致流产
眼睛:使眼球血管扩张
促进前房与玻璃体内的渗出和出血吸收消散
改善视神经营养,恢复眼睛的功能
热作用对眼睛可造成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角膜上皮脱落、晶体与玻璃体混浊、眼底变性等不良影响
适应症1.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幻肢痛。
2.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软组织扭挫伤,血肿机化,腱鞘炎,瘢痕组织,注射后硬结,冻伤,冻疮。
3.骨关节病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四肢慢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骨折,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4.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脑外伤后遗症,冠心病。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路结石,前列腺炎,附睾淤积症,阴茎硬结,慢性盆腔炎,附件炎,输卵管闭塞,痛经等。
6.眼科疾病睑板腺囊肿,外伤性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玻璃体混浊等。
7.其他早期乳腺炎,肢体溃疡,带状疱疹等。
禁忌症
1.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支气管扩张,出血倾向等。
2.心绞痛,心力衰竭,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者;严重心脏病的心区和交感神经节及迷走神经部位。
3.多发性血管硬化,血栓性静脉炎。
4.化脓性炎症,急性败血症,持续性高热。
5.恶性肿瘤(超声治癌技术除外)
6.孕妇的下腹部、小儿骨骺部禁用。
头部、眼、生殖器等部位治疗时,剂量、时间等应严格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