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酒的基本知识
白酒的基础知识

白酒的基础知识(一)据最新考古发现在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的,生活在公元前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老祖先已经开始发酵酿酒了。
而中国白酒的出现应不晚于东汉,即迄今有16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19 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
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始创?迄今说法尚不一致,从这我们可以看到白酒的起源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中国白酒是世界蒸馏酒中独具一格的酒类也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
它是以麦黍、高粱、玉米、红薯、米糠等粮食或其他果品发酵、曲酿、蒸馏而成的一种饮品。
其酒液无色透明,故称为白酒。
白酒芳香浓郁,醇和软润,风味多样。
因主要采用烧(蒸)工序,亦称烧酒。
因含酒精量较高,所以有些地方直呼其为烈性酒或高度酒。
我国的名白酒,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我国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发酵、设备等条件。
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发酵方法和什么样的设备,就能生产什么样香型的酒。
如:酱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温制曲、凉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浓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续渣工艺,陈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清香型白酒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艺和地缸发酵;米香型白酒是采取浓、酱两种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艺酿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凤、董酒、景芝白干等,其生产工艺也各有千秋。
目前,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刑和其它香型。
(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我国的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白酒的干货知识

以下是有关白酒的干货知识详解:
1.白酒的成分: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称酒精,还含有少量的乙酸、柠檬
酸、丁酸、乙醛、丙酮、酯类等。
这些物质决定了白酒的独特口感和风味。
2.白酒的分类:根据工艺和香型,白酒可分为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
型等。
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代表,口感醇厚;酱香型白酒以贵州茅台为代表,口感细腻;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口感清爽;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口感柔和。
3.白酒的品牌:中国知名白酒品牌有很多,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
春、洋河大曲、古越龙山等。
这些品牌的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4.白酒的度数: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有乙醇的体积百分比。
一般来说,高度
数的白酒酒精含量高,入口烈,劲大;低度数的白酒酒精含量低,入口柔,适口。
5.白酒的存储:白酒的存储要避免强光、高温、潮湿的地方,最好存放在陶罐
或瓷罐中。
此外,需要注意密封和防氧化问题,避免酒精挥发和口感变差。
6.白酒的饮用:饮用白酒时,需要注意适量饮用,一般建议每次饮用不超过二
两。
同时,搭配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以上就是关于白酒的干货知识详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1.酒精任何含有糖分的液体,经过发酵便会产生醇,醇分甲醇、乙醇等几种。
甲醇有毒性,饮用后会中毒而亡;乙醇无毒性,能刺激人的神经和血液循环,但过量饮用也会引起中毒。
酒类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气味飘逸的易燃、易挥发液体,其沸点为78℃,冰点为-114℃。
2.酒度酒精在酒液中的含量用酒度来表示,通常有公制和美制两种表示法。
(1)公制酒度。
公制酒度以百分比或度表示,是指在20℃条件下, 酒精含量在酒液内所占的体积比例。
如某种酒在20℃时含酒精38%,即称为38度。
(2)美制酒度。
美制酒度以Proof表示,是指在20℃条件下,酒精含量在酒液内所占的体积比例达到50%时,酒度为100Proof。
如某种酒在20℃时含酒精38%,即为76Proof。
另外,还有英制酒度,以Sikes表示,但较少见。
3.酒精饮料酒精饮料(Alcoholic Drinks)是指含有0.5%~75.5%酒精的任何适宜饮用的饮料。
与此相对的是无酒精饮料(Non alcoholic Drinks),俗称软饮料(Soft Drinks)。
4、白酒中的有害成份1、甲醇:导致中毒、失明乃至死亡,即使少量含量也会引起头痛等不良感觉。
2、杂醇油:含量超标引起头痛即“上头”易醉。
3、铅PB、呻、AS均引起中毒。
二、酒的分类1、按制造方法分(1)酿造酒。
酿造酒是指以水果、谷物等为原料,经发酵后过滤或压榨而得的酒。
一般都在20度以下,刺激性较弱,如葡萄酒、啤酒、黄酒等。
(2)蒸馏酒。
蒸馏酒又称烈性酒,是指以水果、谷物等为原料先进行发酵,然后将含有酒精的发酵液进行蒸馏而得的酒。
蒸馏酒酒度较高,一般均在20度以上,刺激性较强,如白兰地、威士忌、中国的各种白酒等。
(3)配制酒。
配制酒是指在各种酿造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水果、香料、药材等浸泡后,经过滤或蒸馏而得的酒。
如杨梅烧酒、竹叶青、三蛇酒、人参酒、利口酒、味美思等2.按酒精含量分(1)高度酒。
白酒基础知识

白酒基本知识一、白酒分类和主要工艺1、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1、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大曲酒 :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小曲酒: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麸曲酒: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其它糖化剂法白酒: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2、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串香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勾兑白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3、液态发酵法白酒: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2、按酒的香型分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酱香型: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因源于茅台酒工艺,故又称茅香型;这种酒,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当然,酱香不等于酱油的香味,从成分上分析,酱香酒的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较高,而且种类多,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茅台酒是这类香型的楷模;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仪器分析测定,它的香气中含有100多种微量化学成分;启瓶时,首先闻到幽雅而细腻的芬芳,这就是前香;继而细闻,又闻到酱香,且夹带着烘炒的甜香,饮后空杯仍有一股香兰素和玫瑰花的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会消失,美誉为空杯香,这就是后香;前香后香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卓然而绝;浓香型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泸香型”;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的特点;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另外还含丙三醇,使酒绵甜甘冽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双沟今世缘典藏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芬芳的清香,甘润爽口,是一种传统的老白干风格,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汾香型”;其特点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余味爽净;它的主要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从含酯量看,它比浓香型、酱香型都要低,而且突出了乙酸乙酯,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协调;除此以外,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代表,贵州生产清香型白酒的厂家不多;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其特点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它的主体香味成分是β-苯乙醇和乳酸乙酯;在桂林三花酒中,这种成分每百毫升高达3克,具有玫瑰的幽雅芳香,是食用玫瑰香精的原料;从脂的含量看,米香型酒中,仅有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基本上不含其它酯类;这是米香型白酒的特点之一;全州湘山酒也属这种香型;3、按酒度的高低分高度白酒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行业一般认为酒度41度以下的为低度白酒;1、为什么有的白酒喝了后会上头,口干、头痛的感觉会很明显白酒喝后上头、口干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由酒中的醛类、甲醇、杂醇油等物质及酸酯比例不协调等因素引起的;杂醇油进入人体后分解很慢,含量过高的时候,人喝酒易上头;白酒中的醛类醛类有香味,低级醛还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乙醛是酒中辛辣之源,含量不宜过高;过量,则使白酒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用这种酒后会引起头晕;经常饮用含游离状态的乙醛的酒,饮后嗓子发干,这是因为乙醛在体内积蓄,迫使末梢血管扩张,引起脸部血液的涨涌,并使中枢血管收缩,从而加速心跳,血压升高,使人头晕、涨痛,这是白酒饮后上头的重要原因之一;丙烯醛俗称甘油醛,不但辣得刺眼,并有持续性苦味为辣味之王,丙烯醛是催泪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必须杜绝使用含有丙烯醛的酒精配酒白酒中的杂醇油杂醇油是异类高沸点的混合物,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在口味上弊多利少;含量过少会失去传统白酒的风格,如果酒基处理十分干净,即根本没有或十分缺少高级醇,白酒的味道则十分淡薄,使酒无醇厚感;过多则会导致辛辣苦涩,给酒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对人体有危害作用,它的在中毒和麻醉作用方面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疼,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加;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停留时间长,这是引起白酒上头、口干的又一原因;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戊醇、异丁醇毒性最大;如果乙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为1,那么丙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为3.5,异丁醇的危害为8,异戊醇的危害为19;食用酒精方面的原因低档白酒使用的酒基功能大多数是普通级食用酒精,国标是异戊醇<80mg/L,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标准异戊醇含量为0,俄罗斯为2~5mg/L,而我国大多数白酒中异戊醇为50~60mg/L;酒精中异戊醇含量越低越受欢迎;因此,低档白酒中酒精质量不高也是引起口干上头的原因之一;卫生指标超标国家卫生指标中要求铅在酒中含量少于1mg/L,若超标易引起铅中毒,主要是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同时也规定要求锰少于2mg/L,锰虽然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过量的锰进入人体内可引起中毒;锰的慢性中毒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有的略感头痛,记忆力减退;酸酯平衡方面酸酯平衡是中国白酒的传统特色,中国名优白酒大多数是遵循酯高酸也高的规律,因此人们饮用后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小,酱香型白酒就是中国白酒的酯高酸也高的最典型代表;国外著名的蒸馏白酒酯低酸也低,更有甚者“俄得克”酒无酸酯或极少;从这些酒类的酸酯分析中,我们可见酸酯关系之奥妙;如今市场中销售的某些中低档新型白酒中又加入大量外来酯类而忽视了酸味的调整,造成了这类新型白酒饮后不舒服、副作用大的严重缺陷,也是引起白酒口干、上头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引起白酒口干、上头的主要原因为酒中的乙醛含量高、杂醇油含量高、酸酯比例不协调、卫生指标超标及酒精质量不过关;好酒一般都不上头,上头的一般都不是好酒;2、如何鉴别白酒若是无色透明玻璃瓶包装,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过来,对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比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比较好;因为从色泽上看,除酱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应该是无色透明的;若酒是瓷瓶或带色玻璃瓶包装,稍微摇动后开启,同样观其色和沉淀物;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闻其香气,用鼻子贴近杯口,辨别香气的高低和香气特点;最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味感的薄厚、绵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协调,余味的有无及长短;低档劣质白酒一般是用质量差或发霉的粮食做原料,工艺粗糙,通常是冒充名牌酒或畅销酒,喝着呛嗓、伤头的酒,一定是劣质酒;判断酒的度数可以用摇晃的方法;摇动酒瓶后,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大约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度~60度;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优质酒;如气味发甜,则为中档酒;气味苦臭,则为劣质酒;将一滴食用油滴入酒中,如果油不规则地扩散,下沉速度明显,则为劣质酒;3、白酒的品评与语言描述酒品的风格就是指酒品的色、香、味、体作用于人的感官,并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不同酒品,有其不同的风格;同样的酒品,也会有不同的风格;色白酒色的鉴别,是用手举杯对光或白布作底,用肉眼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及有无悬浮和沉淀;酒液中的自然色泽主要来源于酿制酒品的原料,酿制时应尽量保持原料的本色;自然的色彩会给人以新鲜、纯美、朴实、自然的感觉,在语言描述上称之为正色;因为酒品一般在正常光线下观察带有亮光,所以色和泽是同时感观于人的视觉的;好的酒液像水晶体一样高度透明,优良的酒品都具有清透明的液相;观察、评价酒品的色泽是评酒的一个重要部分;香白酒的香气是通过人的嗅觉来感受.评气味时,执酒杯于鼻下7-10CM左右,轻嗅其味;酒品的香气历来是人们评价酒品时十分注意的,一般都以香气浓郁清雅为佳品;酒品的香气非常复杂,不同的酒品香气各不相同,同一种酒品的香气也会出现各种变化人们一般习惯对酒香的程度和特点进行评价,表示各类不同酒品的香气有各自不同的术语;表示酒品香气程度的则有:无香气、似无香气、微有香气、香气不足、浮香、清雅、细腻、纯正、浓郁协调、完满、芳香等词语;描写酒香释放情况的词语:暴香、放香、喷香、入口香、回香、余香、绵长等;描述有不正常气味用:异气、臭气、焦糊气、金属气、腐败气、酸气、霉气等;味味:尝酒中最重要的部分,饮酒入口要慢而稳,使酒先接触舌尖,次两侧.最后到舌根,使酒液满舌而进行味觉全面判断,主要看“酸、甜、苦、辣、涩”五味是否协调、平和;酒的味感是关系酒品优劣的最重要的品评标准,.酸味给人以醇厚、清爽、干净的感觉;甜味给人以舒适、滋润、圆正、纯美丰满、浓郁的感觉;苦味在一些酒品中也并非劣味;适量的涩味对于一些特定酒品可以提高品质;酒品中的辛辣味是不受欢迎的,给人以冲头、刺鼻等不良感觉;咸味也不是酒品的正常口味,常因生产中工艺处理不当而产生;怪味也称异味,是酒品中不应出现的气味,产生原因很复杂,一般表现为油味、糠味、糟味等;酒类中的各种产品都含有不同比重的酒精,但各类酒品都要求消除酒精味道,只有酒中的各种味感的相互配合,酒味协调,酒质肥硕,酒体柔美的酒品才能称得上是美味佳酿;体酒体是品评酒品的一个项目,是对酒品的色泽、香气、口味的综合评价,但不等于酒的风格;酒品的色、香、味溶解在水和酒精中并和挥发物质、固态物质温合在一起构成了酒品的整体,评价酒品的体常用精美醇良,酒体完满,酒体优雅,酒体甘温,酒体娇嫩,酒体瘦弱,酒体粗劣等词语进行评述;风格酒品的风格是对包括酒品的色、香、味、体的全面品质的评价;同一类酒中的每个品种之间都存在差别, 每种酒的独特风格应是稳定的,各种名贵的酒品无一不是以上乘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而受到广大饮者的喜爱的;品评酒品风格使用突出、显著、明显、不突出、不明显、一般等词语进行评价;4、为什么不宜空腹饮酒空腹时饮酒,胃内无食物缓解,酒精就会直接刺激、侵蚀胃黏膜与肌层,破坏胃酸,抑制胃肠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减缓胃肠蠕动,易引起恶心腹胀、食欲不振;此外,空腹饮酒,酒精成分吸收得快,人容易喝醉;同时对大脑、神经、肌肉、肝等脏器和组织均有影响,容易引起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经常空腹饮酒,还会容易引发慢性疾病;因此,不论何种酒,均不宜在空腹时饮用,烈性酒尤其如此,其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所以,建议在饮酒之前,先食用油质食物,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或者边饮边吃,这样饮酒才够健康;5、为什么白酒、啤酒或多种酒相互掺着喝容易醉不仅仅是因为易醉,而且对身体损伤极大;因为啤酒虽然是低酒精饮料,但是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对肝脏、肠胃和肾脏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危害,影响消化酶的产生,使胃酸分泌减少,可导致胃痉挛、急性肠炎和引起出血、十二指肠炎等症状,对心血管的危害也相当严重;白酒和啤酒是不同性质的酒;白酒是蒸馏酒,啤酒是发酵酒,因此两种酒的成分不一样;白酒除少量的杂醇油外,主要是乙醇,而啤酒中含有很多成分如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物质,有一些物质可以促进乙醇的吸收;所以白酒和啤酒混合饮用,更容易喝醉,而且最后的难受程度明显大于单喝一种酒的醉感,使醉感提前到来,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甚至会引起其他中毒症状;各种酒的酒精含量不同,一会儿喝啤酒,一会儿喝白酒、葡萄酒,身体对这样的不断变化是难以适应的;酒类不仅酒精含量不同,各种酒的组成成分也不尽相同;常喝混酒,会给肝脏造成过重负担,易导致肝硬化等疾病;6、影响一个人酒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酒量大小有遗传因素:平常少喝可以锻炼出来,坚持天天喝一点,三五年之后肯定酒量大增;空腹饮酒更容易醉,事前喝一些牛奶或者吃些食物,酒量会大一些;体质和心情状况也会影响人的酒量,疲劳时更容易喝醉,心情愉悦时酒量会有超量发挥的可能;7、小杯喝酒比大杯喝酒更容易醉小杯比较容易醉是因为小杯一杯一杯干,饮酒的人会对自己到底喝了多少酒会比较模糊,不容易控制饮用量,会一不留神就会喝多了;8、饮酒的最佳环境温度多少为宜20摄氏度左右为宜;9、喝酒上脸的是怎么回事脸红的原因不是酒精导致的,而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不过大家都有经验,当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腿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人体循环而被代谢;控制饮用量,会一不留神就会喝多了;10、那么喝酒不上脸,但是越喝脸越白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那是因为这样的人将乙醇转化为乙醛的能力弱体内没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体液0.1%人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但不管什么人,如果他是脸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11、喝酒上脸的人和喝酒不上脸的人,哪个酒量更大喝酒脸红的人其实不容易伤肝脏,而喝酒脸白的人容易伤肝脏,因为他们体内的酒精由于没有高活性的酶处理而发生积累,导致肝脏损伤;酒精性肝损伤一般只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红脸的人可以连续几餐即便喝吐了也能喝酒,而白脸的人需要更多时间的休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一两天的时间;12、有效解酒的几个小窍门:蜂蜜水——酒后头痛喝点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西红柿汁——酒后头晕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促进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饮品,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西瓜汁一方面能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发热;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饮用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柚子——酒后口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就记载了柚子能够解酒;实验发现,将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和臭气有奇效;芹菜汁——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酒后胃肠不舒适,喝些芹菜汁能明显缓解,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维生素;如果胃肠功能较弱,则最好在饮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预防;此外,喝芹菜汁还能有效消除酒后颜面发红症状; 酸奶——酒后烦躁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预防醉酒;酸奶——酒后烦躁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香蕉——酒后心悸、胸闷饮酒后感到心悸、胸闷时,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橄榄——酒后厌食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能有效改善酒后厌食症状;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酒后忌饮茶都以为茶能解酒,却不知就这样被“贻误”多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现代医学研究也指出,茶水会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损伤到胃黏膜;同时,茶水中的茶碱和酒精一样会导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白酒类趣味知识点总结

白酒类趣味知识点总结一、白酒的种类1. 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又称酱香酒,是中国白酒中的一大类,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酱香而闻名。
酱香型白酒一般是通过混合麸曲酿造而成,成熟后具有酱香味和黏稠感,口感柔顺,回味悠长。
2. 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又称清香酒,是中国白酒中的另一大类,以其清爽的口感和香气而著称。
清香型白酒采用优质的高粱等原料,酿造后具有清香味和爽口感,清凉爽口,回味悠长。
3. 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又称浓香酒,是中国白酒中的又一大类,以其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著称。
浓香型白酒采用优质的小麦等原料,酿造后具有醇香味和饱满口感,醇厚爽口,回味悠长。
二、白酒的酿造工艺1. 酿造原料:白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不同的原料酿造出来的白酒口感和香味都会有所差异。
2. 酿造工艺: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蒸馏、发酵、陈化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白酒的口感和香气。
3. 酿造工具:白酒的酿造工具包括酒曲、窖池、酒桶等,这些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最终的白酒品质产生影响。
三、白酒的品鉴技巧1. 观色:品鉴白酒首先需要观察酒液的颜色,透明度和光泽等,以判断白酒的质地和成熟度。
2. 闻香:品鉴白酒还需要通过闻香来感受其香气,判断白酒的酒体和香味的浓郁度。
3. 品尝:品鉴白酒最后需要品尝其口感和回味,以感受其口感的柔和度和回味的悠长度。
四、白酒的文化内涵1. 白酒与中国传统节日:白酒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用白酒来祭祀、拜祭和款待客人。
2. 白酒与中国传统礼俗:白酒在中国传统礼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结婚、寿宴等场合常用白酒来表示祝福和敬意。
3. 白酒与中国传统医学:白酒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人们在保健养生、驱寒祛湿等方面也会用到白酒。
五、白酒的文化传承1. 酒文化节: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酒文化节,如茅台酒文化节、洋河酒文化节等,这些节日都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的白酒文化。
白酒需要了解的知识

白酒需要了解的知识
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被广泛喜爱。
了解白酒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酿造工艺:白酒是通过固态发酵和蒸馏工艺酿造而成,其中
发酵过程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固态发酵一般需要用高粱等谷物作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和蒸馏等工序,最终得到酒精度数在40%左右的白酒。
2. 酒香分类:白酒的酒香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
清香型白
酒一般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发酵后的酒香清新,口感干净爽口;浓香型白酒则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酒香较为独特,口感浓郁醇厚。
3. 礼仪文化:白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饮
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礼仪。
例如,一般情况下要用两只酒杯,先斟一杯,细品后再斟第二杯;在宴席上,主人和客人之间应互相敬酒,表示尊重和友好。
4. 储存方法:白酒的储存方式直接影响到其品质和口感,一般
来说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
开瓶后应尽快饮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氧化变质。
综上所述,了解白酒需要掌握其酿造工艺、酒香分类、礼仪文化和储存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饮酒爱好者尤其重要。
同时,在饮用白酒时应注意适量,珍惜传统美食文化和文明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
- 1 -。
完整版)白酒基础知识

完整版)白酒基础知识白酒是以麦芽、小麦、玉米、高粱等为原料,采用大曲、小曲等发酵剂进行固态发酵制成的。
其中,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可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
而小曲酒则以稻米为原料制成,多采用半固态发酵。
麸曲酒是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所采用。
混曲法白酒则是将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是以酒精生产类似的工艺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按照酒的香型分,酱香型白酒因有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得名。
这种香味又分为前香和后香,前香是幽雅而细腻的芬芳,后香则夹带着烘炒的甜香,饮后空杯仍有一股香兰素和玫瑰花的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会消失,美誉为空杯香。
浓香型白酒则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造时加入较多的水,使得酒体较为浓郁,香气浓烈,口感醇厚。
这种香型的代表有五粮液、剑南春等。
总之,白酒的分类和主要工艺以及香型都各具特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
甲醇等有毒成分,过量摄入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时酸酯比例不协调也会导致口干、头痛等不适反应。
因此,喝白酒要适量,不宜过量饮用。
2、如何正确品尝白酒?品尝白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白酒,其次,倒入适量的酒,轻轻晃动酒杯,让酒液充分接触空气,释放出香味。
然后,用鼻子闻一闻,品味香气,再将酒放入口中,轻轻咀嚼,感受酒的口感和余味。
最后,吞下酒液,感受酒的回味。
品尝白酒需要耐心和细致,慢慢品味,才能体验到白酒的魅力。
3、白酒的酿造工艺有哪些?白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包括选料、蒸煮、发酵、蒸馏、陈酿等过程。
选料是指选择适合酿造白酒的原料,如高粱、小麦等。
蒸煮是将原料蒸煮成糊状物,为后续的发酵做准备。
发酵是将蒸煮好的糊状物放入发酵池中,加入酵母和水,进行发酵。
蒸馏是将发酵后的酒液进行蒸馏,分离出酒精和水。
白酒的100个基础知识

白酒的100个基础知识1. 白酒是一种以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和蒸馏制成的酒类。
2. 白酒主要在中国有较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
3. 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物。
4. 白酒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曲酿和糖化两种方式。
5. 白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乙醇和其他酒精类物质。
6. 白酒的蒸馏过程中,会提取和分离酒精,并去除杂质。
7. 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40%左右。
8. 白酒的味道有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不同风格。
9. 中国的白酒主要有江苏、浙江、广东、山西等地产的名酒。
10. 白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祭祀和交际的必备品。
11. 白酒的香气和口感与原料、发酵、蒸馏和陈放等因素有关。
12. 白酒一般需要陈放一段时间以增加风味和品质。
13. 白酒的贮存一般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14. 白酒的标签上会有酒精度数、生产日期等信息。
15. 白酒的价格一般和品牌、口感、年份等因素有关。
16. 白酒可以单独饮用,也可以用来调制鸡尾酒。
17. 白酒饮用时一般是以小杯为单位,适量酌情而饮。
18. 白酒在中国餐桌上普遍受欢迎,与中餐搭配配合较好。
19. 白酒的消费习惯和文化在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异。
20. 白酒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21. 白酒在过去被认为是男性的象征,但现今女性也有消费白酒的趋势。
22. 白酒具有一定的挥发性,适量饮用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危害。
23. 高温、过量饮酒可能会引起酒精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
24. 白酒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超市、专卖店、电商等。
25. 白酒在中国的产量和销售量是全球最高的。
26. 白酒也有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27. 白酒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婚礼、宴会等被视为重要的礼品。
28. 一些白酒还具有药用价值,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29. 白酒的醇香和独特口感是因为其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物质。
30. 白酒的颜色一般为透明或微黄色。
31. 白酒的品质和口感会随着年份和陈放时间的增加而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白酒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 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称 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
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
5.风香型:属于复合香型的大曲白酒。代表品牌有陕西西凤酒 .
6.兼香型:具有浓香兼酱香独特风格的蒸馏酒.以白云边、口子窖为代表. 7.药香型:以董酒为代表. 8.芝麻香型:以景芝白干为代表. 9.特香型:以四特酒为代表. 10.豉香型 :以玉冰烧为代表. 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的香型为浓香型和酱香型,两种香型的白酒销量越占白酒 总销量的80%左右.
满舌面,仔细辨别其味道.3、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
吸气,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4、品尝次数不宜过 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品尝后茶水漱口,防止味觉 疲劳.
白酒行业的品牌荣誉
中华老字号
中国驰名商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名酒 绿色食品
中国的十大名酒
十大名酒:贵州茅台、五粮液、 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 郎酒、古今贡酒、西凤酒、贵 州董酒、剑南春. 中国名酒为国家评定的质 量最高的酒,国内曾先后五次 进行白酒国际级评比,茅台酒、 五粮液等酒历次在国家品酒会
小麦、麸皮)、豆类、薯类和含葡萄糖的果类为
原料和培养基,经粉碎加水成块或饼状,在一定温 度下培育而成.酒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培养 基成分,如霉菌、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霉菌 中有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有益的菌 种,“曲为酒之母,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曲 是提供酿酒用各种酶的载体.
4.原料处理
攸关的决定性因素.
《对白酒的基本认识》
目 录
一.白酒的起源与发展 二.白酒的原料及成分 三.白酒的分类 四.白酒的健康价值与注意事项 五.白酒的酿造程序 六.白酒酒品的品鉴 七.白酒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前 言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因此,酒的文化我们并不 陌生,在中华名族的5000年历史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饮品,是物质的,但又同时融入到了人的精神生活当中. 中国古代关于酒的诗句也不枚胜举: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酒逢知己千杯少.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四.白酒的健康价值与注意事项
开胃消食
预防 心血管病 白酒的 健康价值 驱除寒冷 消除 疲劳紧张
舒筋活血
促进 新陈代谢
饮酒时的注意事项:
酒不与 咖啡同饮
饮酒 应适量 健康饮酒
感冒后 不喝酒
酒后 不宜服药
酒后 不宜喝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白酒的酿造程序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 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 麦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 接转变为酒精.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 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 物,其中大约有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 加.
麦芽是酿酒常用的糖化剂,麦芽是大麦浸泡后发芽而成的制品,西方酿 酒糖化剂惯用麦芽;曲是由谷类、麸皮等培养霉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制 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离选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养的大曲和小曲等, 往往具有糖化剂和发酵剂的双重功能。将糖化和酒化这两个步骤合并起 来同时进行,称之为复式发酵法.
3.制曲
酒曲亦称酒母,多以含淀粉的谷类(大麦、
其酒多至娄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3.仪狄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
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 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 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 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全过程就已终结,新酿制成的酒品并没有 完全完成体现酒品风格的物质转化,酒质 粗劣淡寡,酒体欠缺丰满,固以新酒必须 经过特定环境的窖藏.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 后,醇香和美的酒质才最终形成并得以深 化.通常将这一新酿制成的酒品窖香贮存的 过程称为老熟和陈酿.
7.白酒的勾兑调味
勾兑调味工艺,是将不同种类、陈年和产地的原 酒液半成品或选取不同档次的原酒液半成品按照一定 的比例,参照成品酒的酒质标准进行混合、调整和校 对的工艺.勾兑调校能不断获得均衡协调、质量稳定、 风格传统地道的酒品. 酒品的勾兑调味被视为酿酒的最高工艺,而勾兑
2.按酿造用曲分:
大曲法白酒:以大曲(麦曲)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与发酵剂.具有曲香馥
郁、口感醇厚、饮用回甜等特点.多为名酒与优质酒.
小曲法白酒:以小曲(米曲)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与发酵剂.此酒适合在 气温较高的地方生产.但不如大曲香气馥郁. 麸曲法白酒:以麸曲为糖化剂,酵母菌为发酵剂制成.以出酒率高,节约 粮食及生产周期短为特点,但酒质不如大曲和小曲白酒. 小曲大曲合制白酒 :先用小曲,后用大曲酿制而成.
师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将不同酒质的酒品按照一定
的比例进行混合调校,在确保酒品总体风格的前提下, 以得到整体均匀一致的市场品种标准.
六.如何品鉴酒品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 很多人只是喝酒,但真正懂酒的人 是品酒,品酒在我国是有专门的行 业标准的,需要品酒者通过眼、鼻、 口等感觉器官,对白酒样品的色泽、 香气、口味及风格特征进行分析评 价.
无论是酿造酒,还是蒸馏酒,以及两者的派
生酒品,制酒用的主要原料均为糖质原料或淀
粉质原料.为了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糖化能力和 出酒率,并形成特有的酒品风格,酿酒的原料都 必须经过一系列特定工艺的处理,主要包括原
料的选择配比及其状态的改变等 .
5.蒸馏取酒
所蒸馏取酒就是通过加热,利用沸点的差异 使酒精从原有的酒液中浓缩分离,冷却后获得 高酒精含量酒品的工艺.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的 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3℃,将酒液加 热至两种温度之间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含酒精的
自然吸气,手慢慢将酒杯在鼻前晃动,感
受酒香扑鼻.优质白酒的气味可以使人身心 愉悦,香气中带有如粮食、果实、花朵等 自然香味.
3.品其味
酒入口时要慢而稳,将酒含在口中,用舌头将酒 液铺满整个口腔,慢慢品味,慢慢咽下.由于白酒的口 味有圆润、浓厚、绵软、绵甜、单薄、辛辣、纯净和 邪味之分,酒液下咽后又有绵甜、苦辣之别,因此在 感官上以醇厚、圆润、绵甜、细腻为上品,讲究入口 甜、落口绵、下咽顺. 方法:1、每次入口量以0.2-2.0ml为宜。2、酒样布
2.淀粉糖化
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行发酵;而含淀 粉质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 子组成,所以采用含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粉糊化,使之变为糊 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的糖化剂.糖化剂中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
类,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曲和
1.观其色
观察其色泽是否清澈透明,有无悬浮、 沉淀物等. 方法:举起酒杯,观酒液的透明度,再 逆时针转动酒杯,观酒液的挂杯度,优质 白酒挂杯痕迹明显、均匀,像丝绸一样, 杯中酒液清澈透明,没有丝毫杂质.
2.闻其香
用人的鼻闻出白酒的香气,检验其是 否具有该香型独特悠美的香气,有无其它 的异杂气味等. 方法: 将酒杯倾斜,呈30度靠近鼻尖,
蒸汽,将这种蒸汽收人管道并进行冷凝,就会与
原来的科液分开,从而形成高酒精含量的酒品. 在蒸馏的过程中,原汁酒液中的酒精被蒸馏出 来予以收集,并控制酒精的浓度.谓原汁酒中的 味素也将一起被蒸馏,从而使蒸馏的酒品中带 有独特的芳香和口味.
6.酒的老熟与陈酿
酒是具有生命力的,糖化、发酵、
蒸馏等一系列工艺的完成并不能说明酿酒
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的说法.但这些
只是诗人们渲染文学气氛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故并不可信.
2.猿猴造酒说
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 “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 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 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清代的另一种 笔记小说中也说:“粤西平乐(今广西壮族自 治区东部,西江支流桂江中游)等府,山中多 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
4.杜康造酒说
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 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 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 出。这就是酒的作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由一点生活中 的偶尔的机会作契机,启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是很合乎一 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这段记载在后世流传,杜康便成了很 能够留心周围的小事,并能及时启动创作灵感之发明家了. 魏武帝乐府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 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1.上天造酒说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 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 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 酒泉之郡”之说;经常喝得大醉,被誉为“鬼才”的诗人李贺,在 《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此外如“吾爱李 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 “拟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等,都经常有“酒星”或 “酒旗”这样的词句.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
二.白酒的原料及成分
主要原料:高梁、玉米、大米,是粮谷原料中用于酿造白酒的主
要原料,有些名优白酒除使用上述原料外,还搭配一些其它粮谷
类.例如,五粮液就是用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五种原料 搭配酿制的.各地产的优质白酒,在选择酿酒原料时也采取多品种 搭配,但多以高梁为主. 主要成分: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 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 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