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开放式街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开放式商业街区案例分析

开放式商业街区案例分析

开放式商业街区案例分析三里屯village南京1912苏州李公堤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第五大道项目前瞻项目简介项目选址项目定位建筑规划业态组合租户组合项目共同点项目特色借鉴之处分析大纲三里屯VILLAGE—项目简介34开发商:零售:太古地产80%基汇资本20%酒店:太古地产100%占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13.5万平方米竣工时间:2007年度第三季度地理位置:北京东二环和东三环之间的休闲娱乐商圈。

三里屯VILLAGE—项目选址1234地理位置:三里屯VILLAGE位于东二环与东三环之间的休闲娱乐商圈历史文化:三里屯VILLAGE毗邻使馆区,东侧是传统的酒吧街,充满着浓厚的外交气氛,是东西方交汇之处交通情况:紧邻地铁十号线,多辆公交直达,交通便捷。

三里屯VILLAGE—项目定位潮流时尚文化艺术购物、休闲娱乐项目定位—购物、休闲娱乐项目定位—潮流时尚项目定位—文化艺术太古集团在三里屯这片开放的空间里传播艺术,使它融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去。

为此,运营商策划了众多活动,让艺术如空气般无处不在。

南区:25根年轻概念喷雾树原创界@三里屯VILLAGE艺术展览北区:以太空间艺术实验展杨画廊、再造的经典陶瓷艺术展项目定位—文化艺术三里屯VILLAGE —建筑规划团队:欧华尔顾问公司(香港)隈研吾联合设计事务所(日本)Yohji Sasaki(日本)北京松原弘典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BMA)(日本)Shop(美国)LOT-EK(美国)三里屯VILLAGE —建筑规划设计理念:欧华顾问公司将其定义为“开放式空间”,由19幢低密度的时尚建筑布局而成,并以小巷、院落、广场等相互连接,打造出一个大型的开放式购物街区,让人们可以尽享购物的乐趣,又可以在购物间隙找个静谧的小花园歇歇脚。

三里屯VILLAGE —建筑规划建筑风貌:三里屯VILLAGE的设计灵感来自老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并融入时尚元素。

在传统的基调上,赋予古老事物以时尚的新面貌。

开放式商业街区案例分析

开放式商业街区案例分析

商业案例分析成都锦里锦里民俗休闲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旁,是成都市首座以传统川西古镇为建筑风格的休闲街区,囊括了旅游、美食、娱乐休闲、特色纪念品等各类商业元素,是一条在深厚民俗文化根基上营造出的休闲气氛的商业休闲街。

商业案例分析成都锦里锦里古街目前主要包括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等几大部分。

锦里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集中展示和推广三国宴、四川名小吃、蜀锦、蜀绣、漆器、竹编工艺品、川酒、川茶、川戏、川中草药等,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再现蜀地民俗文化。

锦里古街建筑形态以川西民俗为主,采用上住下商的模式,使游客充分体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对蜀汉文化和古成都风貌有更深入的了解。

茶楼&戏台旅游景点特色工艺品风味小吃商业案例分析成都宽窄巷子商业案例分析成都宽窄巷子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厚历史氛围的宽窄巷子各街区中,植入以文化为基石的商业元素,充分展示老成都生活精神,能切身感受老成都民俗生活场景,感受“最成都”街道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功能定位“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新生活”区以时尚年轻为主题业态业种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休闲酒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打造成以各国西餐、各地品牌餐饮、轻便餐饮、精品饰品、艺术休闲、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的精致生活品味区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庆、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目标客群针对怀旧休闲客群针对精品消费客群针对都市年轻人客群商业案例分析新天地商业街区上海标准里弄布局形式示意广场和主要交通轴线街巷入口广场景观轴线内部广场根据上海里弄改造的开放式商业街区“上海新天地”:大部分空间保留街巷空间的肌理,主要交通轴线,扩大道路尺度,并且以景观手法处理,沿主要交通轴线布置活动广场,增加场景变化的故事情趣。

建筑综合体中开放式商业街区设计探讨——以南京峯汇中心项目为例

建筑综合体中开放式商业街区设计探讨——以南京峯汇中心项目为例

建筑综合体中开放式商业街区设计探讨——以南京峯汇中心项目为例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商业为核心功能的建筑综合体成为区域城市功能配套提升的主流。

商业地产在城市功能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蓬勃发展,商业建筑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更多的是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商业模式的多样性需要构筑多元化的空间类型。

其中商业街区是以开放空间为特征的建筑综合体,区别于传统的商业建筑,商业街区将室内空间、半室外空间和室外空间融合渗透,为城市提供开放式的城市客厅。

本文以“南京峯汇中心”工程项目为例,探讨商办混合性质用地中酒店式公寓下部开放式商业街区设计策略,梳理工程实践中的设计问题,总结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综合体开放式多首层商业街区建筑综合体是由功能业态不同的多个空间组合而成。

区别于功能单一的传统建筑,将城市活动中的商业、办公、居住、娱乐等功能空间有机组合[1]。

南京峯汇中心项目集合了购物中心、超高层办公楼、开放式商业街区、酒店式公寓等城市职能,满足了人们办公、居住、购物、休闲等综合多元化的一站式生活配套体验。

本文主要探讨南京峯汇中心建筑综合体中的开放式商业街区部分。

峯汇中心项目选址南京市新尧新城,位于燕子矶、新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三区交汇核心位置。

峯汇中心项目的用地性质为商办混合用地,项目用地分为A地块和B地块。

A地块用地面积为16473.57㎡,总建筑面积为109027.82㎡,B地块用地面积为35492.85㎡,总建筑面积为278203.78㎡。

其中A地块地上分为4栋建筑,布局3栋酒店式公寓及开放式商业街区,B地块地上分为4栋建筑,布局1栋购物中心、1栋超高层办公楼及2栋酒店式公寓。

新尧新城定位为新港开发区配套生活区,峯汇中心项目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产业和高校资源发展成熟,区域内缺少大规模的商业配套设施。

地块周边规划建设轨道交通7号线,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城市展示作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核心区的扩大,原有的城市配套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活需求。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旨在打造一个开放、互动的社区空间。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1. 伦敦金丝雀码头:这个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购物、娱乐、住宅和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开放式的街道和广场使得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并且有许多公共艺术品和场景吸引着游客和居民。

2. 中国成都IFS:这个高端购物中心不仅是一座商业建筑,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社区。

它的设计引入了街道、广场、花园和休息区等公共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购物的同时放松身心,享受城市生活。

3.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这个曾经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线路,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长达2.3公里的公园,沿途还有咖啡馆、艺术装置和夜景灯光等设施。

这个开放式街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居民,成为了纽约市的一大地标。

这些开放式街区案例都展示了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不仅考虑到商业利益,同时也注重公共空间和社区互动,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场所。

- 1 -。

开放型小尺度街区在历史街区中的体现-以南头古城街区为例从街区

开放型小尺度街区在历史街区中的体现-以南头古城街区为例从街区

开放型小尺度街区在历史街区中的体现-以南头古城街区为例从街区城市建筑 2017.9|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Sep. 2017 深圳这座城市以往前看的扩张姿态迅速地吞并了大量的农村。

那些没有被吞噬的农村,驻扎在城市中心,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

当往前看的姿态过猛,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深圳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深圳的城市规划是否妥当?城中村是否应该被拆掉?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开始往回看,开始意识到城中村是深圳文化的涵养土,意识到城中村蕴含着城市街区活力的样板,意识到城市和城中村是一种共生学习的关系。

一、南头古城街区背景与现状南头古城街区包含南头古城、南头中学、中山公园、南城门四部分,约1.035 km2。

其中南头古城(又名新安古城),面积约0.47 km2,以北为中山公园,以西为南头中学,以南为南城门,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它以凸状城垣构造古城整体骨架,以山丘轮廓为背景,形成“六纵一横”的街道格局(最初格局为九街)。

传统肌理为内街支巷,垂直于主街街巷发展,形成疏密有致、有规律的肌理形式。

现代肌理为大体量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组合,但由于加建情况,使原有肌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和无序。

2017年5月,笔者在走访南头古城街区的过程中,发现它作为一个深圳历史文化的承载物,具有古朴深沉的一面,作为一个见证深圳开放三十年的城中村,又有包容、杂糅的一面。

无论哪一面,都完整地展现了来自这个街区令人感叹的街区活力(图1)。

二、街区活力的营造街区活力的营造源于街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开放性、包容性和生长性。

[1]开放性是街区具有活力的根源。

人在街区中的行为活动是开放式街区活力的根本。

街区的开放性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街区的尺度、开放空间及建筑。

1.街区尺度同等面积的小尺度街区拥有更长的街道周长,提供了更多街道的空间。

对比居住小区或邻里单位,理想街区的规模并不那样明确。

L.克里尔(L.Krier) 在《城市设计:绿色尺度》中建议:街区应该在长、宽上尽可能地小,在城市空间中尽可能多地形成街道和广场。

开放街区案例

开放街区案例

开放街区案例首先,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个以艺术为主题的开放街区。

该区域原为原国营电子工业公司的厂区,后来逐渐被众多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所占据,形成了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交流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在这里,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艺术作品也可以与公众零距离接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同时,798艺术区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成为了北京市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

其次,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开放街区。

这里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同时引入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商店和餐厅,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新天地的成功运营,为上海市的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一个以传统巷子文化为主题的开放街区。

这里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同时引入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手工艺品等,形成了独特的巷子文化。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成都传统文化,体验到地道的川味美食,同时也可以购买到各种有特色的手工艺品。

宽窄巷子的成功运营,为成都市的旅游业发展和城市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几个开放街区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开放街区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优势。

它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的特色地标,同时也可以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交、文化和休闲体验。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开放街区的设计和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商业街区业态案例

优秀商业街区业态案例

优秀商业街区业态案例一、成都太古里。

1. 整体定位与特色。

成都太古里那可真是个超级酷炫的地方。

它的定位就像是一个时尚潮流的大派对,把传统和现代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你走在太古里的街上,既能看到古色古香的川西建筑风格,像大慈寺就在其中,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又能被各种超级时尚的国际大牌和潮流小店包围,就像是穿越在不同的时尚时空里。

2. 业态分布。

时尚零售:这里简直是时尚达人的天堂。

各种大牌旗舰店琳琅满目,像Gucci、LV这些,它们的店铺装修都特别有特色,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商场店。

而且除了大牌,还有很多小众设计师品牌,像一些国内的独立设计师开的店,从衣服到饰品,充满了创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时尚需求。

餐饮美食:美食种类超级丰富。

从高端的法式大餐到亲民的成都本地小吃,应有尽有。

你可以在精致的西餐厅里享受浪漫的烛光晚餐,也可以在街边的龙抄手店,来一碗热辣辣的抄手,感受成都的烟火气。

还有那些网红甜品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家就为了尝一口那美味的蛋糕或者冰淇淋。

文化体验:大慈寺在太古里中间,这就是一个天然的文化宝藏。

人们可以进去拜拜佛,感受一下佛教文化的宁静。

而且太古里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艺术展览,比如摄影展、现代艺术展之类的,让你在逛街购物之余,还能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

3. 成功原因。

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环境打造:太古里的建筑是开放式的街区,街道宽窄错落有致,这种布局让人们逛街的时候感觉很舒服,不会有那种在封闭商场里的压抑感。

而且建筑之间的绿化和公共空间设计得也很棒,有很多小广场和花园,人们可以坐在那里休息、聊天。

精准的品牌引进:他们太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了。

知道成都人既爱时尚又爱美食,还对本地文化有深厚的感情。

所以引进的品牌既有国际大牌撑场面,又有本地特色品牌接地气,还有各种网红品牌吸引年轻人。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商业生态,不同年龄、不同消费层次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营销与活动策划:太古里经常搞一些特别酷的活动。

开放街区_以欧路风格住宅和马塞纳新区为例_克里斯蒂安_德_包赞巴克

开放街区_以欧路风格住宅和马塞纳新区为例_克里斯蒂安_德_包赞巴克

38Open Block—Taking Les Hautes Fromes and Massera New District as Examples产生“开放街区”这一想法源自于我在各种城市条件下从事的设计实践,尤其是1974年在巴黎13区完成的欧风路方案。

当时的问题是如何在这块不规则、有点封闭、夹在共用墙之间的地块中找到一种最佳的居住环境。

我在后来的工程中也不断遇到同样的问题。

“结束将一切夷为平地的做法,我们不再有空白的土地可以建造,而到处都是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建设之后留下的这些小块用地等待开发”,这就是我在那个时期所宣扬的。

几年间,住宅工程的规模从一万多户变成不到一百户。

那个时期并没有什么指导准则。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原则也不再是一种参考。

那些被迅速建造起来的大型住宅虽然有效地应对了五十年代的住房危机,但它们却封闭了地产交易的自由发展。

人们也不再思考城市循序渐进的变化与发展。

几个世纪以来,古典城市是用道路与街坊构造起来的。

而20世纪中期,则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打断了这种历史延续性,取而代之的是与这种以街道为传统的规划思想完全相反的组织逻辑(放弃小块土地,建筑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地处于“总平面”所规定的位置上)。

街道,这种可能由古希腊城邦米利都(Milet)首创的空间形式汇集了不胜枚举的城市“功能”:所有东西都在那里。

人们打开窗户,为了迎接空气与光,为了看看外边的街景和商业。

街道上有各种各样的交通,街道地下则混合着所有供给日常生活的管道线路。

一层有商业和各种服务设施,街道的立面上就有进入自家的大门,还有属于自己的门牌号码。

在这样一套城市空间系统中,每个住户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地址。

不仅如此,街道还起到组织地块、土地所有权、土地贸易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它还保持着对无尽创造性的开放,它们是不能预见的,或是随机的。

同样地,街道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实现了如此之多的接触以至于它已不能再被当成一种设计技法。

它应该被命名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一种城市范例……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不再把街道看作一种创新的“形式”,一套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案例:成都宽窄巷周边地区 成都宽窄巷周边地区都是采用这种道路网形式
模式3:国外商业街区模式
BLOCK街区设计理念是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楼盘开 发理念。BLOCK是5个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 L-Lie f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简单的概括:就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 街区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
整体规划:着重由多向的街道交汇成多个广场节点并形成由街道围合的组团,从而整合 成一个开放与封闭组合的动静相宜的社区格局。
模式3:国外商业街区模式 代表案例:成都宜宾莱茵河畔
以商业街或集中式商业与公共空间的结合形成核心主轴开放空间,商业街贯穿深入社 区,提高社区开放程度。
模式4:国外开放性社区模式 代表案例:加拿大太平洋协和社区
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上面住人、下面营商,上面是私 有空间,下面是商业空间或者公共空间,住宅与外部世界 全面打通,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区。
模式3:国外商业街区模式 代表案例:上海创智坊
建筑采用行列式和围合 式,整体上呈现“大开 放、小封闭”的组团型 布局利于解决小区治安、 社区管理。内部形成封 闭小庭院,沿街采用商 住混合型建筑,底层商 业+楼上居住/办公。
为什么会有封闭式大街坊?
不谈社会、传统和心理等因素: 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大院体制 土地出让与地产开发模式的需要,较大成片地块,一次性拿地,分期开发、 品质住区的客观要求,相对完整、成规模的,封闭式管理,确保内部环境和设施的住区群体专属性 设计规范:1990年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曾规定“居住区内部联系通而不畅“,还规定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应控制”,300-500米次干道围合而成的
社区所在地为原铁路总站旧址,1988年协和公司以竞卖方式从政府处获 得土地;
项目定位:高密度条件下的新型城市滨海生活; 地理位置:太平洋协和社区位于温哥华中心城区的滨水地带,毗邻温哥华 中心商业区;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
开放式街区案例分析
什么是“开放街区” 为什么现在提开放街区?
什么是开放街区(开放式街区、开放性街区)?
可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和完善城市功能的住 区,与传统的封闭式小区的做法有本质的区别——《绿色住区标准》
开放街区仅仅是交通的封闭与否那么简单: 规模:大到小 功能:单一到综合,边界从防卫性到服务性 交通:封闭到开放
开放街区的多样性
模式1:大住区模式——跨地块街区 代表案例:武汉万科城市花园
开发商在规划之初,考虑 了住区道路规划与城市的 关系,在保留该地块内原 有城市支路的前提下,增 加了生活性支路的数量, 使整个住区融入到合理的 城市路网中。
紫色圆点——设有门禁;红线——保留该地块内 原有城市支路(开放通道)
模式2:老住区(街区)模式
代表案例:成都玉林小区
1-4栋楼组成微社区,增设门禁系统。在路网放开后,社区的安 全性并未受影响甚至有所提高(随着社区变小,看门的大爷几乎 认识所有住户,生人的闯入会极大的提高警惕性)。
玉林社区在开放的过程中是居民自下 而上的推动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关 于产权纠纷、社区安全性、城市交通 干道干扰、停车位等诸多问题会妥善 的解决。
模式3:国外商业街区模式 代表案例:上海创智坊
上海创智坊组团门禁点
街景与国外街区类似:楼 下街头咖啡馆、书店等休 闲场地,楼上居住、办公。
组团入口处设有门禁系 统,且有专人看护,下 图紫色是门禁点位置。
模式3:国外商业街区模式 代表案例:成都宜宾莱茵河畔
成都宜宾莱茵河畔整体规划
封闭组团与开发道路分析图
1-4栋楼组成微社区入口实景图
玉林社区内部街景图
局部窄路,也能满足单向车行驶及道 路停放要求。
代表案例:成都奎星楼街
为了提高社区的安全性,1-4栋楼组成一个 小社区,这种微社区的思路和传统庭院的做 法是相似的。
成都奎星楼:1-4 栋楼组成微社区入口实景图
成都奎星楼:地下及 院落设有停车场地微社区入口实景图
模式1:大住区模式——跨地块街区 代表案例:深圳万科城
用水轴线和绿轴线将湖面两边的住宅、市 政文化广场、风情街区、会所等有机串联, 只在公共设施活动区域做开放,并不向住 宅内部延伸,开放程度非常有限。
公共设施活动区作为对外开放区域:幼儿园、商 业、小区广场等公共活动场地,而位于公共设施 活动区四周居民住房设有围墙。
封闭还是开放?封闭的大街区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其实中国人是喜欢封闭、安静的。 中国传统住区就是以封闭四合院住宅为基本单元,街、巷、院开放规划体系,只不过,到了现在, 院墙变成了居住区的围墙。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新 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经建成的小区和单位大院也要求逐步打开”。 此意见一出,引发大家的热议。教授们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在课堂上一直提倡、呼吁的观点,能以这种直接、简 单的方式被确定下来。
模式2:老住区(街区)模式
采用“毛细血管式的路网体 系”,社区内部的很多条路都 不是直接贯穿城市干道的,而 是很多的折线。这种折线使司 机在一条城市干道上直接看不 到另一条城市干道,形成了视 线遮蔽。这种视线遮蔽阻挡了 外部司机穿越社区道路的企图 (担心会迷路),但是对社区 熟悉的司机不会产生干扰。这 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 车辆干扰内部的流线,也就是 曲径通幽的办法。
开放街区的多样性
大住区模式:万科、跨地块街区 国外商业街区模式:类似国外的BLOCK街区,并不仅仅是道路的开放, 不只是针对车的开放,更重要的是人和生活的街区化 国外开放社区模式:中国的郊区开发对于如何创造有活力的复合功能开 发区可借鉴 老住区、街区模式:毛细血管式的老住区 小街坊规制:小街坊组成的片区 增加公共通道:街坊内开辟的公共化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