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学的兴衰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在德国马克10元纸币上,印着一位天才的数学家——高斯,而在他的身后,就是曾经奇迹般的引领世界数学长达几十年的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在人们心中是个神话,然而它的数学成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1795年,十八岁的高斯到哥廷根大学深造,从那以后,他终其一生在这里生活、工作,以卓越的成就改变了德国数学在18世纪初莱布尼兹逝世以来的冷清局面,同时也开创了哥廷根数学的传统。
高斯是哥廷根上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但他本人不喜欢教书,保守的个性也使他置身于一般的数学交往活动以外。
然而,德国分裂的局面使得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经济又深层制约着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
在高斯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有狄利克雷和黎曼继承并推进了他的事业,扩大了哥廷根数学的影响,但其仍远离欧洲的学术中心。
这种情况固然跟当时德国数学的整体水平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政治上的分裂及经济上的不成熟。
形势的根本改变发生在19世纪70、80年代,当时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而政治上的统一强劲的推进了德国经济腾飞。
为了赶超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政府在国内大力实行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
1886年,克莱因来到了哥廷根,克莱因巨大的科学威望,加上他非凡的组织能力,对哥廷根数学的繁荣有特殊的意义。
他到哥廷根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罗致人才,最先被他选中的就是希尔伯特。
1895年,就是高斯到达哥廷根后的第一百年,希尔伯特被克莱因请到了高斯的大学。
在他们俩人的携手努力下,上个世纪初的30多年间,哥廷根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数学中心,大批青年学者涌向哥廷根,不仅从德国、欧洲,而且来自亚洲,特别是美国。
据统计,1862—1934年间获外国学位的美国数学家114人,其中34人是在哥廷根获博士学位的。
克莱茵从1914年就提出的筹建专门的数学研究所的计划,在1929年得以实现,当时克莱因已经去世,但新落成的哥廷根数学研究所,成为各国数学家神往的圣地。
哥廷根每天都在创造着神话。
然而哥廷根这个盛极一时的数学中心,却在法西斯的浩劫下毁于一旦。
17-18世纪的德国高等教育

17-18世纪的德国高等教育从整体上看,17、18世纪德国的大学同欧洲其他国家的大学一样,处于持续的衰退之中,传统大学形式甚至面临被废除的危险。
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近代大学的端倪开始初现。
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获得政府的资助,尊重自由的学术风气,引入现代科学和哲学,注重研究和教授的价值,形成了诸多现代大学的特征。
18世纪后半期,在启蒙运动及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然,也受到哈勒和哥廷根两校成功改革的影响,德国天主教各邦普遍实施了大学改革运动,为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图为1735年的哥廷根大学一大学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1德国早期大学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是创办于1349年的布拉格大学(Prague),它也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第一所大学。
稍后又有了维也纳大学(1365年)、海德堡大学(1385年)、科隆大学(1388年)、爱尔福特大学(1392年)、莱比锡大学(1409年)、罗斯托克大学(1419年)。
由于布拉格和维也纳已不在德国境内,人们习惯于把海德堡大学看作是德意志境内第一所古老学府。
上述大学受南欧和西欧影响颇深,是德意志本土诞生的第一批大学。
从1456~1506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又有第二批9所大学出现,它们是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1456年)、弗赖堡大学(1457年)、巴塞尔大学(1459年)、因戈尔施塔特大学(1472年)、特里尔大学(1473年)、美因茨大学(1477年)、蒂宾根大学(1477年)、维滕贝格大学(1504年)、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大学(1506年)等。
虽然较之意大利、法国、英格兰和西班牙等国大学,德国大学是相当年轻的,但德国大学后来居上,对中世纪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统计,到16世纪初期,德国共有在校大学生4200人,与14世纪通常的1200人相比,增长数相当可观。
这种大量的增长被16世纪20年代爆发的社会和宗教纷争所阻止。
1526~1530年间,大学生总数降至650人,许多大学发现其接纳的学生降至以前的三分之一。
大学的发展历程欧美共22页文档

▪ 1558年,加尔文创办了日内瓦学院,主要目 的是宣扬加尔文新教教义、培养教土,神学 家和教师。课程设人文主义和宗教两类科目, 包括古典文学、一般文雅科目、伦理学、诗 歌、物理学和神学等。从领导体制来看,日 内瓦学院完全处于城市地方行政官和地方议 会的控制之下。该校一开办就获得成功, 第—年招收了几百名学生。日内瓦学院对后 来荷兰的莱顿大学、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 英国剑桥大学依 曼纽尔学院及北美殖民地的 哈佛学院,均产生了影响。
哈勒大学与哥廷根大学
▪ 哈勒大学开办于1694年,由于最先倡导学术自由和 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哈勒大学被史家誉为“不仅是 德国的而且是欧洲的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哈勒大学的成功,引起了其他大学的效仿。哥廷根 大学既是效仿哈勒的产物,也是哈勒的竞争对手, 德国教育史家鲍尔生说:“哥廷根大学不同于别校 的优点,是该校使真正的科学研究受到大力的鼓励 和支持,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有经费充裕和设备富丽 的图书馆,还有专门从事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的研 究所”。哥廷根大学所取得的成就,有的学者认为 哥廷根比哈勒更有资格享有欧洲“第一所现代大学” 的头衔。
美国大学发展历程
▪ 纵观美国大学学术管理发展历程,可以把它 粗略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 从1636年哈佛建院 到1819年达特茅斯学院案 裁决;第二个时期,从1819年到1915年美国 大学教授协会建立;第三个时期,从1915 年 至今。在不同的时期,美国的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背景有着深刻的差异,大学学术发 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大学学术管理也打上 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大学的发展历程欧美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第五章 德国的高等教育及

3.灾难期:1933年一1945年
(1)“领袖’’原则的建立 (2)民族社会主义大学教师联盟(NSDDB)和 民族社会主义大学生联盟(NSDStB) (3)对大学入学人数的限制 (4)对大学里犹太教师和学生的清洗
民族社会主义大学教师联盟
1935年7月建立纳粹大学教师联盟,纳粹大学 年 月建立纳粹大学教师联盟 月建立纳粹大学教师联盟, 教师联盟首先是对大学教师进行政治控制, 教师联盟首先是对大学教师进行政治控制,防 止他们发表反对纳粹党的言论, 止他们发表反对纳粹党的言论,并且将大学教 师的政治信仰作为他能否晋升的一个重要标准。 师的政治信仰作为他能否晋升的一个重要标准。 1938年有大约四分之一的高校教师从属于大 年有大约四分之一的高校教师从属于大 学教师联盟。 学教师联盟。
1349年,德意志境内的第1所大学 年 德意志境内的第 所大学 所大学——布拉格 布拉格 大学建立。 大学建立。 随后维也纳大学(1365年)、海德堡大学 随后维也纳大学 年 、海德堡大学(1386 年)、科隆大学 、科隆大学(1388年)、爱尔福特大学 年 、爱尔福特大学(1392 莱比锡大学(1409年)等五所大学建立,这 等五所大学建立, 年)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 年 等五所大学建立 是德国最早的一批大学。 是德国最早的一批大学。 世纪末, 所大学, 到18世纪末,全国已有 所大学,是欧洲国 世纪末 全国已有42所大学 家中大学最多的一个国家。 家中大学最多的一个国家。
2.崛起期:17世纪至二战之前 .崛起期: 世纪至二战之前
(1)德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改革:哈勒大学与 德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改革: 德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改革 哥廷根大学等 1694年创办哈勒大学, 1737年正式创办哥廷 根大学
抨击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 抨击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吸取了当时最新的 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 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使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精神渗 透到教学领域;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 透到教学领域;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 并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 并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李工真内容提要1893年,世界著名数学家费利克斯·克莱因出席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归国后,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使哥廷根大学的自然科学突破了“纯科学与各种实际运用之间的界线”,适应了这个“科学与工业化时代”的真正需要。
在此基础上,哥廷根大学充分利用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自由竞争,聘用到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创立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加之有严肃的学术氛围与优良的学风,因而能在其人文社会科学地位下降的同时,取得自然科学上的巨大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大学”,从而创造出一个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关键词哥廷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费利克斯·克莱因哥廷根大学是由德意志汉诺威王国国君、同时又当上了英国国王的乔治二世(即乔治•奥古斯特)于1737年创建的,全称为“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
19世纪中期以前,该校便涌现出一批饮誉世界的著名学者。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它一直是德意志三大研究型大学之一,1 20世纪前期,曾创造过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现今仍为世界八大名校之一。
2哥廷根大学原本是汉诺威王国大学,但1866年的普奥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告终后,根据同年8月23日普、奥签署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世界,曾协助奥地利作战的汉诺威王国,则被强行并入“北德联盟”的领导国——普鲁士,成为这个德意志最大邦国中的一个行省,哥廷根大学也自然被划归普鲁士文化教育部管辖。
对于这场吞并,哥廷根大学的大多数教授都持反对意见;3但对这所大学后来的发展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建立。
随着柏林从普鲁士邦国首都一跃而成为整个德意志帝国首都,将柏林大学扩建成新帝国教育与科学中心的计划开始启动,此举持续性地改变了普鲁士、以至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大学体制及其结构,也使哥廷根大学传统的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
往昔辉煌今犹在 德国哥廷根大学

往昔辉煌今犹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作者:张悦来源:《Future出国》2016年第03期第一次听闻哥廷根大学是读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书中描绘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澄澈的天空中时而有白云飘过,神采奕奕的年轻人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时而争辩得面红耳赤,时而对他人的高见赞许不已,图书馆里陈列着泛黄的古籍抄本,书香四溢。
”辉煌校史成就“诺贝尔奇迹”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市,城市人口不足十五万,而其中学生、研究人员和教职人员的数量几乎达到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时至今日,在德国,哥廷根依然是与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并称的四大传统大学城之一。
这里不像柏林,绵延的柏林墙缓缓讲述着德意志分裂的历史;也不像法兰克福,欧洲第二大航空港下交织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汹涌人潮;更不像慕尼黑,虽归属德国,却演绎着独具一格的巴伐利亚风情。
漫步在哥廷根老城区不足七百米的商业街上,最容易找到的店铺便是书店和咖啡厅,街道两旁的建筑物上也多挂有某某名人在何时间曾在此居住的标牌,其中大多是人们熟知的作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等。
学校的各个院系和研究机构也星罗棋布般遍布全城——这座没有院墙的大学和浸入全城的学术气氛让这里成为了无数学子心中知识的殿堂。
哥廷根大学全称乔治-奥古斯都-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校名前半部分的乔治-奥古斯都来源于大学的创办者——当时的德国汉诺威公爵兼英国国王乔治二世。
乔治二世委派冯·明希豪森在哥廷根创办一所大学,并任命其为大学首任校长。
大学1734年建成,1737年正式对公众开放。
自创办之日起,哥廷根大学便秉承了创办者希望弘扬启蒙时代自由学术思想的期愿。
从1837年著名的“哥廷根七君子事件”中便可以强烈的感受到知识分子对自由的热爱和捍卫宪法的勇气。
事件源于汉诺威王奥古斯特对上一任国王批准通过的关于限制国王专断和绝对权力的1833年汉诺威宪法的反感。
走进德大学:采访哥廷根大学人员纪实

走进德大学:采访哥廷根大学人员纪实前言:哥廷根大学1737年由英国乔治二世,同时也是汉诺威君主的Georg August 建立。
哥廷根大学享有极高国际知名度,有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许多历史名人在哥廷根学习、工作和生活过,例如以整理收集德国童话的格林兄弟。
德意志帝国奠基人和前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曾在这里上小学。
在德国,人们最熟悉的面孔之一就是哥廷根的数学家高斯,因为他的头像被印在十马克纸币上。
该大学的化学及数学等学科一直是走在德国其它大学前列的。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已经加入到申请哥廷根大学的行列中来了。
去年11月,哥廷根大学外办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学生申请者材料处理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处理中国学生材料。
2月19日,ABCDV记者对哥廷根外办专门负责中国人事务的Matthias Gerigk先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采访。
哥廷根大学外办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Wilhelmsplatz,走到外办2楼最北的一间屋子前,门上醒目的贴着“V.R.CHINA”几个字。
这里就是Matthias Gerigk 先生的办公室,里面堆满了中国申请者的材料。
Gerigk先生是个年轻的小伙儿,非常健谈,给在哥廷根中国人的印象非常不错。
以下便是这次采访纪实:记者(以下简称记):德国大使馆在北京成立了“留德审核部”,您作为一名德国大学外办人员,是怎么看得呢?Matthias Gerigk (以下简称G):我认为非常好。
在当地就可以把申请学生的学术知识进行检查,这减轻了外办的很多工作。
这样做也可以更好的挑选出优秀的人才来到德国继续学习。
记:据统计,已经有上万名在德国学习的中国学生。
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志到德国来学习。
您认为到德国上大学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呢?G:德国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也造就过很多学术。
相对与美国及英国等国家,在德国大学学习,开销是很少的。
不收学费也是一个很诱惑的条件。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课,自主权很大,但对於自制力较差得学生,这就是个弊端了。
德国哥廷根大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知名大学。
该校创办于1737年,是德意志地区最早的大学之一,也是欧洲最古老的九所大学之一。
哥廷根大学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研究成果而闻名遐迩。
哥廷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拥有20个学院,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法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该校提供了大约200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提供了广泛的学术选择。
哥廷根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涵盖了广泛的学科,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文学、法律、医学、经济学等。
作为一所充满活力且国际化的大学,哥廷根大学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其中包括与世界各地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参与研究项目以及完成实习。
哥廷根大学与许多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这些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与其他国家学生和教授互动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术经历。
哥廷根大学的教育环境优越,校园内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研究设备,学生还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图书馆资源和各类学术支持服务。
此外,大学还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和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哥廷根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且享有声誉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教育和研究机会。
学生可以在这里接
受优质的学术指导,拓宽视野,培养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对于国内学生还是国际学生来说,哥廷根大学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
在德国马克10元纸币上,印着一位天才的数学家——高斯,而在他的身后,就是曾经奇迹般的引领世界数学长达几十年的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在人们心中是个神话,然而它的数学成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1 795年,十八岁的高斯到哥廷根大学深造,从那以后,他终其一生在这里生活、工作,以卓越的成就改变了德国数学在18世纪初莱布尼兹逝世以来的冷清局面,同时也开创了哥廷根数学的传统。
高斯是哥廷根上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但他本人不喜欢教书,保守的个性也使他置身于一般的数学交往活动以外。
然而,德国分裂的局面使得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经济又深层制约着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
在高斯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有狄利克雷和黎曼继承并推进了他的事业,扩大了哥廷根数学的影响,但其仍远离欧洲的学术中心。
这种情况固然跟当时德国数学的整体水平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政治上的分裂及经济上的不成熟。
形势的根本改变发生在19世纪70、80年代,当时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而政治上的统一强劲的推进了德国经济腾飞。
为了赶超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政府在国内大力实行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
1886年,克莱因来到了哥廷根,克莱因巨大的科学威望,加上他非凡的组织能力,对哥廷根数学的繁荣有特殊的意义。
他到哥廷根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罗致人才,最先被他选中的就是希尔伯特。
1895年,就是高斯到达哥廷根后的第一百年,希尔伯特被克莱因请到了高斯的大学。
在他们俩人的携手努力下,上个世纪初的30多年间,哥廷根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数学中心,大批青年学者涌向哥廷根,不仅从德国、欧洲,而且来自亚洲,特别是美国。
据统计,1862—1934年间获外国学位的美国数学家114人,其中34人是在哥廷根获博士学位的。
克莱茵从1914年就提出的筹建专门的数学研究所的计划,在1929年得以实现,当时克莱因已经去世,但新落成的哥廷根数学研究所,成为各国数学家神往的圣地。
哥廷根每天都在创造着神话。
然而哥廷根这个盛极一时的数学中心,却在法西斯的浩劫下毁于一旦。
1933年希特勒上台,掀起了疯狂的种族主义与排犹风潮,使德国科学界陷于混乱,哥廷根遭受的打击犹为惨重。
哥廷根数学学派中包括了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数学家,其中不少是犹太人,在法西斯政府驱逐犹太人的通令下,他们纷纷逃离德国:艾米.库特、理查.库朗、赫曼.外尔,……。
希尔伯特的学生有的还惨遭盖世太保的杀害。
1943年,希尔伯特在极其孤寂和一抑郁悲愤的情况下离世,哥廷根数学中心从此一蹶不振,而美国却获得了无可估量的财宝——几乎所有希尔伯特学派的成员都永久移居到了美国。
下面是这批科学移民的一章不完全的名单:
阿廷(E.Artin)、库朗(R.Courant)、德恩(M.Dehn)、弗里特里希( Neumann)、诺特(E.Norther)、波利亚(G.Polya)、外尔(H.Weyl),……
哥廷根数学的衰落,是现代科学是上因政治迫害而导致科学文化倒退的一幕典型的悲剧;政治总是短暂的,科学文化却有着震撼人心的永久魅力,哥廷根的光辉数学传统,为现代数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二战期间,赫曼外尔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一开始了按哥廷根传统建造又一个“伟大而充满热情的科学中心”的努力;理查库朗则在纽约大学创建了数学与力学研究所(后更名为“库朗应用数学研究所”),那里也同样闪耀着哥廷根数学的精神。
哥廷根的神话破灭了,但它所带来的鼓舞人心的数学氛围却永远不会
消失。
哥廷根这个人口不足12.5万人的小镇至今仍是数学学者们心中的圣地。
我深信它会有复兴的一天。
哥廷根数学学派
编辑
哥廷根学派是在世界数学科学的发展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学派,该学派坚持数学的统一性,思想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目录
1高斯
2发展
3哥廷根学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