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4)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合集下载

德国大学的现代化 - 李工真

德国大学的现代化 - 李工真

天津日报/2007年/10月/8日/第010版文史德国大学的现代化李工真内容提要 德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确立了“国兴科教”的战略。

新人文主义成为教育与科学的基本理念,著名的“柏林大学模式”成为全德意志以及全世界大学仿效的样板。

教学与研究的独立与自由,使德国大学形成了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和贡献。

德意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第一个通过改革道路实现向现代化社会突进的国家,更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国兴科教”战略的国家。

自1810年德意志人创办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以来,德意志的教育现代化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柏林大学模式”成为了它的欧洲邻国以及日本、美国,最后也是所有工业化国家大学仿效的样板。

1“国兴科教”战略的提出18世纪晚期,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域内,尽管已有各类大学与高校六十余所,但德意志的大学教育在欧洲仍然极为落后,“狂飙突进运动”的著名人物戈特霍尔德・埃菲赖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年)曾尖锐地指出:“德意志的大学只是一些经院哲学式的神学院,它们正在行会精神、任人唯亲、裙带关系、普遍的僵化和经院哲学的败落中沉沦。

”唯一稍具现代性的大学——哈勒大学,也在19世纪初年拿破仑征服中被法国占领者撤除,同时撤除的还有科隆大学、英尔施塔特大学、波恩大学等。

因为拿破仑知道:彻底征服一个民族最为成功的方式就是首先打击它的知识分子。

然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推动了德意志的改革运动。

因为在这个时代里,对欧洲所有的民族来说,生存条件已发生了变化。

正如著名的官僚改革家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男爵(Carl Auguse Freiherrvon Hardenberg,1750-1822年)指出的那样:“谁要想生存下去,谁就必须保持效率与竞争能力,必须进行民族的自我更新,所有的国家都必须使自己强制性地接受这个时代的新原则,否则就死路一条!”因此,外来现代化的强制性动员起德意志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志,并赋予了它改革的推动力,德意志最大的邦国之一普鲁士,成为了这场大改革的中心。

2.尔雅通识课课程介绍

2.尔雅通识课课程介绍

一、尔雅通识课程概述尔雅通识课程以全人教育为理想,汇集国内通识教育著名学者组建尔雅通识课程委员会,对于通识教育的发展以及实践进行深入探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以港台通识教育体系为蓝本,吸收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经验,设计出具有尔雅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

尔雅通识课程设计摒弃传统单一的以学科为单位而进行的划分方式,以智性的关怀为出发点对课程进行规划与设计。

课程着重于不同的知识领域相关联,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

透过在尔雅通识教育六个范畴的学习和反思,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在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时能具备基本识见。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六大范畴: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尔雅通识课程特质:●汇聚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家名师授业解惑;●着重广度及学科间的关联;着重智性启发而非技术训练;●介绍相关学科的基本学术理念及研究方法;●探讨与课题相关的人类处境或社会议题;●不要求一般大学生能力以外的先备知识或技能。

尔雅通识目标:●拓展知识视野,培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积极思考历久弥新的课题,探讨智性、追寻与个人在工作、家庭及生活的联系;●对中国文化传承及其他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表达、沟通及批判思考所需的态度及能力;●扩展好奇心,广泛阅读,发展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所需的态度和技能。

视频课时:1课时=45分钟;每门课程的视频课时计算方法为:视频课时=课程总时长/45分钟;其中,视频课时不包括在线作业、答疑、讨论互动、考试所占的课时数。

二、我校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李工真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第四章

李工真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第四章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李工真四、世界性的成就与贡献了解了“柏林大学模式”的特点后,德意志学者取得的惊人成就也就不难理解了。

它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更重要的生产力,因为它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因此,教育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教育与科学强有力的崛起,已成为改造生活与世界最为强大的决定性力量,而德意志人为此做出了特别巨大的贡献。

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在生理学领域的根本发现中,1835年以前,德意志人取得了63项,而世界其它民族总共只有43项;到1864年,德意志人又取得了156项,而世界其它民族总共只有57项;1864至1869年,德意志人取得了89项,而世界其它民族总共只取得了11项。

在热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中,1836年前,德意志取得了108项,英国与法国取得了206项,但是到1855年,德意志人又取得了231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只取得了201项;1855至1870年,德意志人取得了136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兴取得了91项。

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中,1819年以前,德意志人取得了5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取得了22项,而到1869年,德意志人取得了33项,已超过了英国与法国总和的29项。

i法国科学家帕舍尔看到了德意志在现代基础科学领域里遥遥领先的事实,并指出了这种领先来源于国家权力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他最后得出了这个重要结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是科学上竞争的失败!”德国教育史专家埃尔温这样评价德国大学教育体制:“自那时以来,19世纪的德国教育制度成为了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这个世纪下半期德意志跳跃式的工业化发展最为重要的、也是后来经常被人仿效的前提。

德国的大学用“科学”这个思想模式造就了它自己,并形成了它自己的基准点”。

ii德国的大学为这个民族赢得了世界性的辉煌。

从1810至1933年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像德意志那样,为人类造就出如此之多饮誉世界的思想家与科学家。

现代大学与科学

现代大学与科学
6、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要探求世界的真实性,探求真理
7、大学:无所不包,教学和研究机构
学院:传授知识运用知识,专门性
8、大学教授最高的道德义务:不断地研究不为人知的新东西;不断地实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逼近;这种对永恒的参与
2.3
1、现代化大学的特点
(1)综合性
(2)研究者的共同体,设立了科学成就的原则,开创了科学研究的原则
1.1
现代大学是以1810年的柏林大学为开端
大学的产生:
1、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2、大学产生于公元12世纪左右,在西欧
3、大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4、大学产生于12世纪的原因:
(1)新兴工商业出现
(2)基督教文化在教育功能上的缺失
(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新知识开始注入欧洲
10、拿破仑:征服一个民族最为成功的方式就是首先打击它的知识分子。
11、1807年,施行施学因-哈登堡改革(解放农奴、行会,改革部队,建立参谋部...)
12争中战败,签订《堤尔西特合约》。
1.4
1、现代化的源生型国家中最好的大学的特点:(1)与过去神学院发展有连续性关系
11、1807年,施行施学因-哈登堡改革(解放农奴、行会,改革部队,建立参谋部...)
12、普鲁士成为了德意志大改革的中心和领头羊。
13、普鲁士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签订《堤尔西特合约》。
1.5
1、1807年10月威廉三世召开会议,
会议议题:讨论经济困境与办教育的关系。
指出:正是由于贫穷,所以我们要办教育。我从来没有听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办穷了,最后办亡国的。在我看来,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2.现代化大学的由来

2.现代化大学的由来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李 工 真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时,任何前
一历史时代中的法定制度似乎都会在一个新 的历史时代中都遭到了废止或改变,很难想 象会有一种法定的制度能横穿所有的政治上 的剧变而保存下来,并一直不间断地发展到 一、是“科教兴国”,还 今天。不过,至少有一种法定制度是例外的, 是“国兴科教”? 这就是德帝国宰相俾斯麦于1883年开创的社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的剧变而保存下来,并一直不间断地发展到 唯有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才称得 今天。不过,至少有一种法定制度是例外的, 这就是德帝国宰相俾斯麦于1883年开创的社 上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李 工 真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时,任何前
今天世界上所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 一历史时代中的法定制度似乎都会在一个新 的历史时代中都遭到了废止或改变,很难想 大学,如果从现代化大学的制度模式上讲, 象会有一种法定的制度能横穿所有的政治上 都要追根溯源到德国的柏林大学。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李 工 真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时,任何前
“所有的国家都必 一历史时代中的法定制度似乎都会在一个新 须强制性地接受这个时 的历史时代中都遭到了废止或改变,很难想 代的新原则,否则就是 象会有一种法定的制度能横穿所有的政治上 死路一条!” 的剧变而保存下来,并一直不间断地发展到 今天。不过,至少有一种法定制度是例外的, 这就是德帝国宰相俾斯麦于1883年开创的社 —冯· 哈登堡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1769-1821)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曾为普鲁士外相及首相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考察李工真内容提要1893年,世界著名数学家费利克斯·克莱因出席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归国后,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使哥廷根大学的自然科学突破了“纯科学与各种实际运用之间的界线”,适应了这个“科学与工业化时代”的真正需要。

在此基础上,哥廷根大学充分利用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自由竞争,聘用到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创立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加之有严肃的学术氛围与优良的学风,因而能在其人文社会科学地位下降的同时,取得自然科学上的巨大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大学”,从而创造出一个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关键词哥廷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费利克斯·克莱因哥廷根大学是由德意志汉诺威王国国君、同时又当上了英国国王的乔治二世(即乔治•奥古斯特)于1737年创建的,全称为“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

19世纪中期以前,该校便涌现出一批饮誉世界的著名学者。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它一直是德意志三大研究型大学之一,1 20世纪前期,曾创造过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辉煌的哥廷根时代”,现今仍为世界八大名校之一。

2哥廷根大学原本是汉诺威王国大学,但1866年的普奥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告终后,根据同年8月23日普、奥签署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世界,曾协助奥地利作战的汉诺威王国,则被强行并入“北德联盟”的领导国——普鲁士,成为这个德意志最大邦国中的一个行省,哥廷根大学也自然被划归普鲁士文化教育部管辖。

对于这场吞并,哥廷根大学的大多数教授都持反对意见;3但对这所大学后来的发展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建立。

随着柏林从普鲁士邦国首都一跃而成为整个德意志帝国首都,将柏林大学扩建成新帝国教育与科学中心的计划开始启动,此举持续性地改变了普鲁士、以至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大学体制及其结构,也使哥廷根大学传统的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

哥廷根大学的兴衰在德国马克10元纸币上,印着一位天才的数学家——高斯,而在他的身后,就是曾经奇迹般的引领世界数学长达几十年的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在人们心中是个神话,然而它的数学成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1 795年,十八岁的高斯到哥廷根大学深造,从那以后,他终其一生在这里生活、工作,以卓越的成就改变了德国数学在18世纪初莱布尼兹逝世以来的冷清局面,同时也开创了哥廷根数学的传统。

高斯是哥廷根上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但他本人不喜欢教书,保守的个性也使他置身于一般的数学交往活动以外。

然而,德国分裂的局面使得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经济又深层制约着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

在高斯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有狄利克雷和黎曼继承并推进了他的事业,扩大了哥廷根数学的影响,但其仍远离欧洲的学术中心。

这种情况固然跟当时德国数学的整体水平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政治上的分裂及经济上的不成熟。

形势的根本改变发生在19世纪70、80年代,当时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而政治上的统一强劲的推进了德国经济腾飞。

为了赶超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政府在国内大力实行鼓励科学发展的政策。

1886年,克莱因来到了哥廷根,克莱因巨大的科学威望,加上他非凡的组织能力,对哥廷根数学的繁荣有特殊的意义。

他到哥廷根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罗致人才,最先被他选中的就是希尔伯特。

1895年,就是高斯到达哥廷根后的第一百年,希尔伯特被克莱因请到了高斯的大学。

在他们俩人的携手努力下,上个世纪初的30多年间,哥廷根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数学中心,大批青年学者涌向哥廷根,不仅从德国、欧洲,而且来自亚洲,特别是美国。

据统计,1862—1934年间获外国学位的美国数学家114人,其中34人是在哥廷根获博士学位的。

克莱茵从1914年就提出的筹建专门的数学研究所的计划,在1929年得以实现,当时克莱因已经去世,但新落成的哥廷根数学研究所,成为各国数学家神往的圣地。

哥廷根每天都在创造着神话。

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德意志汉诺威王 国国君、英国国
王的乔治二世 (1683-1760)
哥廷根大学校徽
首任校长闵希豪森
1735年的哥廷根大学城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李 工 真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这就是德帝国宰相俾斯麦于1883年开创的社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李 工 真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时,任何前 所幸的一是历,史从时1代9世中纪的末法到定2制0世度纪似初乎,都哥会廷在一个新 根大学的自的然历科史学时学代科中却都奇遭迹到般了地废获止得或了改巨变大,发很难想 展,1914年象,会它有自一然种科法学定教的授制集度团能的横规穿模所达有到的政治上 了48名,超的过剧了变柏而林保大存学下的来4,4名并,一成直为不了间当断时地发展到 自然科学教今授天数。量不最过多,、至质少量有最一高种的法德定意制志度大是学例。外的,
梅特涅(1773-1859)
俾斯麦(1涅(1797-1856)
叔本华(1788-1860)
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 (1864-1920)
社会学家 哈贝马斯(1929- )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世辉界的煌八的发大哥名廷展校根之时一代。”,
李 工 真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19世纪初到1866年前 哥廷根大学的领先地位
1、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独占鳌头”。
1866年归并普鲁士前夕,哥廷根大学的人文科学教授已增加到16名, 超过了柏林大学(14名);若再加上神学(6名)、法学(9名)教 授,其整个文科教授集团的规模达31名,同样超过柏林大学(30名) 而居第一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哥廷根大学的创办人闵希豪森是哈勒大
3 哥廷根大学的哪门专业在教授岗位设立
学毕业的。

正确答案:√
2 铁血宰相俾斯麦毕业于柏林大学。


浪潮中被撤销了?
   
A、天文学 B、音乐学 C、哲学 D、神学
正确答案:×
3 哪一所大学不是德国三大研究型大学
   
A、柏林大学 B、慕尼黑大学 C、哥廷根大学 D、哈勒大学
4 柏林大学在教授岗位设立浪潮中增加了
多少名教授?
 
A、18.0 B、17.0 C、16.0 D、15.0
4 19 世纪之前,哥廷根大学是世界上最先
进的大学 正确答案:√ 我
5 物理是哥廷根大学的王牌学科
 
正确答案:×
1 到 1914 年,德国平均每一所大学有多
5 19 世纪 90 年代,普鲁士教育当局掀起
了教授岗位的设立浪潮。

正确答案:×
1 克莱因指出:科学的人物显然不仅在于
少名文科教授
   
A、54 名 B、45 名 C、82 名 D、28 名
解释世界,更在于
   
A、认识世界 B、认知并改造世界 C、发展世界 D、改变世界
2 自从归并后,哥廷根大学在那一年获得
了它第一个文科教授的资格
   
A、1887 年 B、1888 年 C、1885 年 D、1886 年
2 科学最重要的目的是?
   
A、认识世界 B、改造世界 C、解释世界 D、创造世界


3 1893 年世界博览会在美国哪个城市举行?
  
B、0.31 C、0.34 D、0.4
   
A、纽约 B、华盛顿 C、芝加哥
4 德帝国时代普鲁士官僚主义气息最少的
D、亚特兰大
城市是
   
4 科学对于生产技术的指导意义不仅无可
A、柏林 B、慕尼黑 C、哥廷根 D、汉堡
怀疑,而且责任重大,它必将开辟出一个 新的工业体系。

正确答案:√
5 在德国,怎样说明一所大学的地位和威
望高
   
A、学生的流动率高 B、学生的流动率低
5 告诫年轻学这人“在哥廷根,人们最不容
易从工作中抽身出来的”是

A、容克 B、闵可夫斯基 C、阿洛伊斯· 勃兰德尔 D、奥托· 瓦拉赫
C、教授的流动率高

D、教授的流动率低

1 1886 年以前,哥廷根大学的教授愿意去
柏林大学 正确答案:×

1 一位年轻的文科教师一般会进那种大学 2 对待那些退职的教授,也像对待亲王一
样,他们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这句话处 在哪本著作?
   
   
A、终点型大学 B、著名上升型大学 C、一般上升型大学 D、入门型大学
A、《教授的光明》 B、《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C、《我的大学》 D、《马克思文选》
2 德廷根大学拥有世界第一大教授集团
3 1866 年到 1914 年之间,有多少比例的
正确答案:× 3 德国的大学分为几个等级
 
自然科学的教授离开了哥廷根大学?

A、三 B、四
A、0.3


 
C、五 D、六
  
B、哥根廷大学 C、希尔伯特 D、闵可夫斯基
4 文科领域的终点型大学是
   
A、哥根廷大学 B、慕尼黑大学
1 自然科学必须从哪个学科中独立出来才
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A、社会科学 B、哲学 C、神学 D、人文学科
C、柏林大学

D、哈勒大学

1 德国自然科学领域存在着一种人才流动、
自由竞争的局面 正确答案:√
2 哥廷根大学被称为数学的什么?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    
A、克莱恩 B、尅莱恩 C、劳莱斯 D、克莱因
A、数学的天堂

B、数学的大厦

C、数学的世界

D、数学的麦加
3 马克思说:“凡是不能用哲学证明的东西
3 哪位大物理学家被称为量子理论的关门
就不是科学” 正确答案:×
人?
   
A、马克思.波恩 B、玻尔.斯诺雅 C、普朗克 D、薛定谔
4 哥廷根大学最突出的学科是
   
A、文学 B、哲学 C、物理学 D、数学
4 哥廷根可以招聘到全德国甚至是全世界
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家。

正确答案:√
5 数学的麦加指的是 5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者中占据世界领先地
位的国家是

A、德国

A、克莱因


  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