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真 第二讲:现代大学的特点(1)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指目前世界上主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大学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以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方式。
现代大学制度的出现与发展,源自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和追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大学制度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原则:第一,多样性和自由。
现代大学制度尊重个体的差异,提供多样的专业和学科选择,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
同时,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学术自由,鼓励思想的自由交流和独立的学术研究。
第二,学术研究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前沿的学术研究和实践项目,推动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第三,综合培养。
现代大学制度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第四,社会服务和责任。
现代大学制度强调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大学应承担起为社会提供人才和知识资源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问题解决,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个体而言,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能够培养人们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社会而言,现代大学制度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然而,与此同时,现代大学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大学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过分强调学术研究和知识产出可能会忽视对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一些学生毕业后缺乏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现代大学制度也面临着资金和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完善和改进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化大学的特点(一)

现代化大学的特点(一)新人文主义的教育和科学定义的精神指引之下1810年9月29日柏林大学诞生人类大学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自开创以来德国大学成为全世界所有大学模仿的样板特点:1、现代化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综合性洪堡创立的不是kolleg,即不是英法式的专门学院,而是universitat,即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t(university)这个名词在德语中不仅有行会的意思,它同时也是对universal这个形容词的一种名词话的表达,这个形容词本身有“普遍的、广博的、无所不包的”意思。
所以在德国,如果你叫它大学,那它一定就是综合性的大学,把它称为kollege,就是学院英法式某一个学科某一个方向形成一个学院法国往往是工科性的拥有或者争取自由的城市阶层成立自己的行会知识分子模仿大学从中世纪的行会这种形式逐渐转化而来大学和专门学院的区别:科学知识的推广和应用是专门学院的任务,而大学是对世界进行新解释,粉碎宗教迷信的世俗化中心。
因此,柏林大学的诞生标志哲学才摆脱了神学新学科最终取得了真正的独立的地位2、“追求科学真理”成为学者们最高的人生目标学习的时候就叫学者学者包括所有不是教授的和教授的人柏林大学开创以来,教授们获得了一种对自身角色新的解释神学的做法:归定思考模式,就是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任何东西都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科学:就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去追问它一个“为什么”不断研究不为人知的新东西;不断发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逼近;这种对永恒的参与,成为了大学教授们最高的道德义务,最高的存在形式。
这不是神学院时代的规定思考模式的做法别人研究过的不要研究,别人总结的规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挖掘、揭示更深沉的规律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之间的问题你参与了永恒吗对所有学者的拷问在德国的大学里,任何一个学者不在探索真理,就叫缺德3、现代化大学是“研究者的共同体”学生和老师都是研究者德国大学开创了严格的成就原则成功靠研究唯有做一名优秀的科学研究者才能成为教授唯有研究的独立性、研究的独创性和研究成果,这三点才决定教授岗位的占有德国一个要想成为教授是很难的,已经证明在这行是专家,是研究方向上的带头人4、现代化大学中的学者“必须献身于科学”献身于科学:必须敢向已形成的舆论挑战;必须敢冒与他人在学术上冲突的危险;必须要有科学研究上的真正突破!德国大学对年轻力有特殊的压力和鼓励机制只有大学正教授才是国家公务员收入才是来自国家年轻人一开始只能取得编外讲师和额外教授的资格不是国家公务员由大学正教授科研经费获得收入编外教授和额外教授头衔要经过国家教育文化部规范德国的科研基金,都是给年轻人的,不是给大学教授的重视年轻才俊们的科研潜力5、任何一所现代化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来自“五湖四海”决不允许由同一所大学毕业出来的教师组成而是由各所大学的佼佼者组成现代化大学用人体制的基本原则全世界所有现代化大学教师队伍都是这样组成的1810年洪堡开创该原则教师升级升等上非常严格:编外将是要想取得正教师资格,讲师首先要争取额外教授的位置需要五位同行专家来决定,对这五位专家作出如下归定:与申请者本人没有同校关系、师承关系、同学关系和合作关系五个评委投票获得其中的三票以上,就具有了教授资格。
德国大学的现代化 - 李工真

天津日报/2007年/10月/8日/第010版文史德国大学的现代化李工真内容提要 德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确立了“国兴科教”的战略。
新人文主义成为教育与科学的基本理念,著名的“柏林大学模式”成为全德意志以及全世界大学仿效的样板。
教学与研究的独立与自由,使德国大学形成了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和贡献。
德意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第一个通过改革道路实现向现代化社会突进的国家,更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国兴科教”战略的国家。
自1810年德意志人创办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以来,德意志的教育现代化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柏林大学模式”成为了它的欧洲邻国以及日本、美国,最后也是所有工业化国家大学仿效的样板。
1“国兴科教”战略的提出18世纪晚期,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域内,尽管已有各类大学与高校六十余所,但德意志的大学教育在欧洲仍然极为落后,“狂飙突进运动”的著名人物戈特霍尔德・埃菲赖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年)曾尖锐地指出:“德意志的大学只是一些经院哲学式的神学院,它们正在行会精神、任人唯亲、裙带关系、普遍的僵化和经院哲学的败落中沉沦。
”唯一稍具现代性的大学——哈勒大学,也在19世纪初年拿破仑征服中被法国占领者撤除,同时撤除的还有科隆大学、英尔施塔特大学、波恩大学等。
因为拿破仑知道:彻底征服一个民族最为成功的方式就是首先打击它的知识分子。
然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的冲击推动了德意志的改革运动。
因为在这个时代里,对欧洲所有的民族来说,生存条件已发生了变化。
正如著名的官僚改革家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堡男爵(Carl Auguse Freiherrvon Hardenberg,1750-1822年)指出的那样:“谁要想生存下去,谁就必须保持效率与竞争能力,必须进行民族的自我更新,所有的国家都必须使自己强制性地接受这个时代的新原则,否则就死路一条!”因此,外来现代化的强制性动员起德意志内部正在形成的现代化意志,并赋予了它改革的推动力,德意志最大的邦国之一普鲁士,成为了这场大改革的中心。
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 ,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传承、 研究、 融合和创新高 深 学问的高等学府 , 课程和学科 ( 专业 ) 是现代大学存在的组织 基 础 , 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 是现代 大学一 切活动 的中心 , 这就 从 根本上决定了在现代大学内部应当坚持以学术权力为基础 , 必 须实行学校 自治 , 其实质 是学术 自治 , 政府应 当确保 现代大 学 作为学术和教学自治中心的地位。由此可见 , 学校自治是现 代 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为了在现代大学实行学校自治 , 必须 在 现代大学内部实行 教授 治学 , 校长治 校 的基 本制度 , 这是 现 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因为 , 现代大学的高深学问和学 术 权力主要掌握在教授手中 , 教授理所当然地应当把 治学育人 作为自己的 崇 高职 责 , 并参 与学 校学 术方 面的 重大 决策。 但 是 , 现代大学的存在有两个哲学基础 , 一个是认识论的 , 另一 个 是政治论的。因此 , 现代大学在实行 教授治学 的基础上还 必 须有一位有 较高社会声誉和 独到办 学理念的 校长治 校 , 统 辖 大学全部事务 , 实行科学管理。只有这样 , 才能使现代大学 充 满生机和活 力 , 不断加强 精神和 物质文 化建设 , 真正 成为在 政 府的宏观管理下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一、 学校自治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 管理工作的基本矛盾是管理活动与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 管理工作有 两种 : 一是经 验管理 , 其 主要特征 是管理 活动没 有 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 仅凭经验办事 , 就事论事 , 决策易于发生 失 误 ; 二是科学管理 , 其主要特 征是管 理活动以 科学的 理论为 指 导 , 按照管理对象的运行规律进行管理 , 注重决策的科学化、 民 主化和现代化。 管理就 是通过 组织和 协调他 人的共 同活动 , 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 以 实现系统预定目 标的活动 ( 高等教育管理论稿 第 3 页 , 姚启和、 陈敏等编著 ,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1995 年 1 月 ) 。 共同活 动 意 味着是 个 有组织的活动 ; 是否 实现系 统预定 目标 需要 进行价 值判断 ; 组织和协调他人的共同活 动 就要 以权力为 基础 ; 以便收 到
现代大学制度与管理模式

现代大学制度与管理模式现代大学制度与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学承载着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
本文将探讨现代大学制度与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需要提供更广泛的学科和专业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因此,大学内部出现了多学院、多学科的设置,并且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划分,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现代大学制度注重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
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对师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进行全面评估。
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成为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促使学校积极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竞争力。
再次,现代大学制度注重学生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大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现代大学倡导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和团队意识,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才。
二、现代大学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1. 民主、透明的管理现代大学管理越来越注重民主、透明的原则。
学校管理结构日益扁平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更加紧密。
学校通过建立学生代表制度、教职员工参与决策等方式,提高管理的民主化程度,使全体师生都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2. 国际化的教育模式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现代大学越来越重视国际化的教育模式。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提供留学和交换机会,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3. 创新教育模式现代大学倡导创新教育模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引入现代技术和教育工具,大学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被广泛应用。
同时,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
李工真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第四章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李工真四、世界性的成就与贡献了解了“柏林大学模式”的特点后,德意志学者取得的惊人成就也就不难理解了。
它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更重要的生产力,因为它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因此,教育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教育与科学强有力的崛起,已成为改造生活与世界最为强大的决定性力量,而德意志人为此做出了特别巨大的贡献。
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在生理学领域的根本发现中,1835年以前,德意志人取得了63项,而世界其它民族总共只有43项;到1864年,德意志人又取得了156项,而世界其它民族总共只有57项;1864至1869年,德意志人取得了89项,而世界其它民族总共只取得了11项。
在热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中,1836年前,德意志取得了108项,英国与法国取得了206项,但是到1855年,德意志人又取得了231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只取得了201项;1855至1870年,德意志人取得了136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兴取得了91项。
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中,1819年以前,德意志人取得了5项,英国与法国总共取得了22项,而到1869年,德意志人取得了33项,已超过了英国与法国总和的29项。
i法国科学家帕舍尔看到了德意志在现代基础科学领域里遥遥领先的事实,并指出了这种领先来源于国家权力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他最后得出了这个重要结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是科学上竞争的失败!”德国教育史专家埃尔温这样评价德国大学教育体制:“自那时以来,19世纪的德国教育制度成为了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这个世纪下半期德意志跳跃式的工业化发展最为重要的、也是后来经常被人仿效的前提。
德国的大学用“科学”这个思想模式造就了它自己,并形成了它自己的基准点”。
ii德国的大学为这个民族赢得了世界性的辉煌。
从1810至1933年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像德意志那样,为人类造就出如此之多饮誉世界的思想家与科学家。
2.现代化大学的由来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李 工 真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时,任何前
一历史时代中的法定制度似乎都会在一个新 的历史时代中都遭到了废止或改变,很难想 象会有一种法定的制度能横穿所有的政治上 的剧变而保存下来,并一直不间断地发展到 一、是“科教兴国”,还 今天。不过,至少有一种法定制度是例外的, 是“国兴科教”? 这就是德帝国宰相俾斯麦于1883年开创的社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的剧变而保存下来,并一直不间断地发展到 唯有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才称得 今天。不过,至少有一种法定制度是例外的, 这就是德帝国宰相俾斯麦于1883年开创的社 上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李 工 真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时,任何前
今天世界上所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 一历史时代中的法定制度似乎都会在一个新 的历史时代中都遭到了废止或改变,很难想 大学,如果从现代化大学的制度模式上讲, 象会有一种法定的制度能横穿所有的政治上 都要追根溯源到德国的柏林大学。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 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李 工 真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时,任何前
“所有的国家都必 一历史时代中的法定制度似乎都会在一个新 须强制性地接受这个时 的历史时代中都遭到了废止或改变,很难想 代的新原则,否则就是 象会有一种法定的制度能横穿所有的政治上 死路一条!” 的剧变而保存下来,并一直不间断地发展到 今天。不过,至少有一种法定制度是例外的, 这就是德帝国宰相俾斯麦于1883年开创的社 —冯· 哈登堡 会保险制。这一制度自创立以来,一直不断 (1769-1821) 发展,并扩展到整个工业化世界,成为了当 曾为普鲁士外相及首相 今现代国家普遍仿效的社会福利制度。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Word文档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 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现代学校教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包括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个性化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相应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在。
3. 国际化教育: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现代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国际化。
学校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 终身学习:现代学校教育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会鼓励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5. 信息化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注重信息化教育,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学习资料,进行在线学习、交流和合作。
6. 综合素质培养: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会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 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现代学校教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包括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个性化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相应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在。
3. 国际化教育: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现代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国际化。
学校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 终身学习:现代学校教育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会鼓励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工真第二讲:现代大学的特点(1)我们刚刚讲了洪堡他的大学建校的三原则。
下面我们要来谈一谈洪堡的又一个贡献。
就是他给出了现代科学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在那个时代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现代化的大学和传统的大学,有一个很本质的一个区别。
传统的大学它注重的是传授知识。
而现代化大学,它强调的是研究科学,探讨真理。
那么这样一来,那么关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而洪堡的他的五原则,科学五原则,对这个问题是作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回答的。
并且由此也指引了以后,人类的学术的研究。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
洪堡他的科学原则的第一条是这样讲的。
他认为科学是某种还没有完全得出结论的东西,没有被完全发现、完全找到的东西。
它取决于人们对真理和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过程。
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对人行为准则的不断反思。
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他实际上讲的是一种什么呢?讲的是一种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一个关系的问题。
真理是没有尽头的,实际上讲的就是真理是没有尽头的,它取决于人们永无止境的,对真理和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过程。
所以今天一时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真理。
这在科学研究当中那么简单的说,我要讲一件事情,有一个美国的物理学家,他写过一本书,就是叫做《人类科学发展史》。
把他这本书的一个副标题用得很有意思。
副标题是什么呢?一部人类的错误史。
就是说人类的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修正自己的真理观的,或者说真理标准这样一部历史。
当人类的科学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人类的知识认识的局限性,使得那个时代,可以把那个时代的,对于真理的探求,对于真理的真实性,把它精确到一定的程度。
但是这个程度,以后会被后人突破。
这样突破了以后,认为原来你所得出的未见得是完全正确的。
应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科学史就是这样一部不断探讨,不断的修正,这样不断的前进的一段历史。
比如说我们谈到牛顿的力学,当时认为那它就是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了。
但是后来,显然它是有条件的。
所以才会有以后又会有相对论出来,这些都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简单地说,如果要是有谁告诉你,这就是最后的结论,那你千万别相信,没有什么最后的结论。
因为这种喊着这是最后的结论的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在有意的无意的向你灌输某种神学的观点。
在神学的思考当中就是这样。
当年人们在研究《圣经》的时候,全世界的所有的解释都是根据《圣经》来解释。
《圣经》说地球有几千年了,大家就相信地球有几千年。
实际上地球哪止几千年,直到今天人类都没有办法说清楚,地球究竟有多么的古老。
但是,由于我们是掌握着一种现代的科学观的时候,这一点是不会称其为问题,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探求,对真理的知识的不断的探求的过程当中。
所以今天我们得出的某些科学的结论,以后很可能会被推翻。
而这一点,正代表了人类思维的进步。
这是洪堡原则第一条,所以我认为他是讲得非常的到位的。
洪堡原则的科学原则的第二条,它是这样讲的。
它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都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思,对人行为准则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
不管你是哪个专业,只不过是你的反思的对象、角度不同。
这样一来,人们在观察研究的是一个统一体,所以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
各个不同的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行为准则的反思。
惟有通过这种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真实的区别开来。
那么这段话,前一段我们刚刚已经解释过了,就是讲大家观察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整体。
无论是物质的世界,还是世界当中的人,他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有的人研究的是一个物质的层面,有的是研究的人,总而言之都是在探讨科学。
但是它究竟是不是在探讨科学呢?它有一个标准。
那就是什么呢?就是惟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这就是指人的这种思维的活动。
这样的一种探求真理的这种思维活动,惟有通过这种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真实的区别开来。
后头的这一句话就是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说科学家不是手工匠。
大家都在做事,但是手工匠他是在生产一种产品。
这种产品是已经确定了它的外形,我在预测当中我要把它做成这个样子。
但是科学不是,科学是一种探讨。
他在这里讲这句话的意思,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什么呢?科学家不能像手工匠,科学家不是匠人,是思想家。
我们要很好的理解这几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我只讲一件事情大家马上就明白。
现在中国学术界经常出现打假的事件。
那么打假是干吗呢?打假就是要把假科学家打出来。
那个人他没有真正的在搞研究、综合与反思。
而是在搞一件什么样的事呢?在干着一件手工匠干的事情。
叫做,简单地说,按照我们中国话的一句土话讲,就叫做剪刀加浆糊。
剪刀加浆糊,就是把人家的东西搬过,搬到自己的这篇文章里面来,把它堆起来,变成一个自己的东西。
也可以说是剽窃人家的东西。
我们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在搞科学,不是看他坐在桌子旁边,他的桌子上有很多的书,他在那很忙。
这并不说明他在搞科学,他很可能是在干着一件剪刀加浆糊的勾当。
实际上他没有进行科学。
另外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还有一点也是很清楚的。
现在的手段是更加高明,网络如此发达,文章发表的如此之多。
很多人就在网上下文章,然后把它复印出来,把它打印出来。
打印出来以后,用一个纸条子把自己的名字给糊上,然后再到复印机上再去过一道,现在就有一些大学生,在交作业、交文章的时候就干这种事情,而且这样干的人还不少。
你说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批评他的?理由很充分。
他没有搞科学,他在搞手工劳动。
所以洪堡认为,惟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那些人就是缺少这样的一个环节。
所以,他就是在干一件手工业。
所以这就是洪堡所讲的,科学家的重任就在于研究、综合与反思。
各个不同的专业人,都在干着这样的一件事情。
只不过他们所关注的对象,具体的对象、领域有所不同罢了,但是都是进行研究、综合与反思的。
这一点,就把真科学家和假科学家区别开来。
还有韩国也有一件事情。
首尔大学的一位非常有名的一位教授,他造假,最后弄得轩然大波。
为什么呢?他的那个所谓的成果,他是造假造出来的。
实际上也就是说他忙来忙去,是在忙一件事务,忙一件手工劳动,没有进行他自己的思考。
所以这是科学界的一种道德,所以这样,这就是,实际上洪堡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洪堡原则的第三条,它是讲的是,是这样讲的。
它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
至于科学的实用性及重要意义,仅仅处于第二位。
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
这种自我目的的意思是指什么呢?就是科学,前人把它发展到哪一步以后,它一定会留下一些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是眼前没有办法解决的,后边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来解决前人所留下的问题。
这就导致了一个什么呢?导致了一种科学自身发展的这样一条线路。
所以他认为,科学是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
这个自我目的,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科学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追踪前人的研究,知道前人把问题解决到哪一步。
然后他要站在前人的,我们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前推进。
反正这样走的话,科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它一条自身发展的轨迹。
所以洪堡认为,至于科学的重要性,其实用意义,至于科学的实用性及重要性,仅仅处于第二位。
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追寻科学的发展的轨迹,而不是首先考虑了它有什么用,他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
所以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科学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仅仅处于第二位。
然后洪堡下面又讲了,当然,这种对真理进行的目标自由式的探求,往往可能导致最为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世界。
当然,对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可能导致最为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造福于社会。
这后半句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讲的理论研究和运用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
就是说人们在探求,追寻科学的轨迹的过程当中,人们所揭示出来的科学真理是一种有用的知识,完全可能是一种有用的知识,完全可能产生出有用的知识。
这种有用的知识,人们当然可以把它运用于社会实践,当然也就能够造福于社会。
所以洪堡在这里,并没有反对把科学知识运用于社会。
但他只是要告诉大家,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探求真理。
科学家最高的原则就是探求真理,所以这个很重要。
他并没有反对这种运用。
但他不认为,科学家首先要考虑的是我做这一项研究有什么用?他反对这一点。
当然这个里面是有非常强烈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在里边。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科学家,他们发现,他们在那探求科学真理的过程当中,他们的的确确很少想到理由的问题。
我就举一个例子,数学家,也不举远了,我们就举一个中国人参与过的一件事情。
我们大家知道中国在文革当中,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数学家叫陈景润,陈景润这个人。
陈景润他弄歌德巴赫猜想。
现在谁能说得清楚,歌德巴赫猜想,如果1加1证出来了,对社会会有什么用。
如果他,每一个科学家首先考虑这玩意弄出来有什么用,很多人就不会去弄这个东西。
因为确实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说明,把1加1证出来了,会有什么用。
但是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他是不管的。
他只是认为,前人只证明了1加3,1加4,1加3,我能证明1加2吗?所有他就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1加2的证明当中。
最后他证明了1加2。
等到他再往前面证明1加1的时候,他证不出来,所以歌德巴赫猜想到今天,都还放在那,前面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在干这个事。
如果他们仅仅考虑的是实用性的话,那就是不可能的。
因为现在也没有办法证明,它有用。
但是这种东西它有没有意义呢?它非常有意义。
它证明什么?它证明人类思维能够精确到什么地步。
所以它的意义就在这里。
至于科学家来说他不考虑这种意义,他只考虑前人的留下的成就是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所以我认为,洪堡原则的第三条是讲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一点它就是,我们现在中国的学术界里面就有一种急功近利的,这样的一种倾向。
干事情、搞项目,行为高度的短期化。
很多的东西都是,比如说我们弄一个全国的基金了,要限制你几年之内一定要怎么样弄出来。
实际上这也是很荒唐的,因为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的研究,他研究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
他研究出来了就研究出来了,他没研究出来,他就没有成果,你得让他继续研究。
而我们国家现在弄得这套办法,掐着秒算,掐着钟算,掐着时间算,几月几号以前,你必须要完工,这都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搞法。
所以把这样的一种倾向看一看,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中国实际上是很少有人是为了追求真理在那搞科学研究。
所以这个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我们是把搞科学研究,当做搞工程在搞,也的的确确是这样,我们国家就是这样的。
它就是,就是以,甚至就是名字就是以工程的名义出现。
什么985工程,211工程,什么什么工程项目,它都是把它作为工程在干。
这样的一个做法的话,和洪堡所讲的那种,科学是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的。
实际上在我看来是否定了科学的它的自身的目的。
所以我们难取得那种尖端性的、突破性的,那种代表,或者说达到世界尖端水平的那样的一些研究,完全都是搞的那种工程式的攻关,这样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