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给药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给药的基本知识

给药的基本知识
给药的基础知识
课程分析
教学目标: 能简述给药的概念 能列举出药物的种类 能说出药物的领取方法 能叙述药物的保管要求 能准确详述给药的原则 能说出给药的途径、次数与时间 能分析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教学重点:给药原则
案例导入
给药错误,与“杀人”何异?
浦东某院,错把打胎药,当成保胎药,发给一
孕妇,致其流产;
注射药 包括水溶液、油溶液、
混悬液、粉末针剂等
(二)药物的领取
药物的领取——必须凭医生的处方
病区:设药柜,内备常用药物,专人保 管,按期领取和补充。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物和特殊药物、剧毒 药和麻醉药,备基数,用后凭医生处方 领取补充 中心药房:药剂师备药、病室护士核 对领取,按时发药
(二)药物的保管
二、给药的原则 掌握
❖ 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在执行药疗时必须严格遵守 ❖ 具体要求
▪ 根据医嘱准确给药
医嘱清楚、正确,执行医嘱 对医嘱有疑问,应向医生提出 不可盲目执行医嘱 不可擅自更改医嘱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安全正确用药
▪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二、给药的原则 掌握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气雾吸入>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5. 给药次数和时间(见P359-360;P362) 6. 给药的原则:根据医嘱准确给药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安全正确用药、密切观察
用药反应
感谢聆听!
的生理功能
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
用药过程的监护者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药物的种类

药物的领取

药物的保管
(一)药物的种类
(一) 药物的
种类
内服药 分为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

给药的基本知识

给药的基本知识

节滴速后)
七对:
一注意:
给药的原则 五个准确:
四、给药的途径
给药途径的选择应依据药 物的性质、剂型、机体对 药物的吸收情况以及治疗
需要决定
常用的给药途径:静脉滴注(推注)、 肌肉组织注射、皮下组织、皮肤黏膜、
口服、呼吸道吸入、直肠
吸收速度顺序: 静脉滴注(推注) >呼吸道吸入次数和时间
给药的次数和时间
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以 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为前 提,兼顾药物的特性和人体生理 节奏。
六、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 机体方面 饮食方面
(一)药物方面 1.用量:注意药物的中毒剂量。 2.剂型:缓释剂、肠溶制剂、雾化制剂等。 3.给药途径与时间:静脉、口服、外敷等。 4.联合用药:某些疾病的治疗需联合用药。
安全的 监护者
二、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一)药物的种类
水溶液、混悬液、 粉剂、结晶、油
剂等
内服药 注射药
片剂、散剂、丸 剂、胶囊、溶液

外用药
软膏、擦剂、栓 剂、涂膜剂等
粘贴药片、植入 慢溶药片、胰岛
素泵等
新型制剂
(二)药物的领取
病室内常用药物: 剧毒药、麻醉药: 贵重药物和特殊药物: 日常用药:
(二)机体方面 1.生理因素:年龄、性别、体重等。 2.病理状态:经肝脏或者肾脏代谢的不同。 3.心理行为因素
(三)饮食方面
1.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疗效:粗纤维食物-驱虫剂 2.干扰药物吸收、降低疗效:菠菜-钙剂 3.改变尿液PH值,影响疗效:荤菜-氨苄西林
(三)药物的保存
药柜的位置符合要求 药品分类存放 药品标签明确
定期检查药品质量 根据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基础护理之给药的基本知识

基础护理之给药的基本知识

注意药物浓度和剂量
使用外用药物时,应按照医生或说明 书上的推荐浓度和剂量使用,不要随 意增减剂量或改变浓度。
注意给药频次
外用药物的给药频次应按照医生或说 明书上的建议进行,不要过于频繁或 间隔过长。
外用给药的给药方式
涂抹
敷裹
将药物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帮助药物 吸收。
将药物敷在患处,用纱布等覆盖,固定好 。的建议。 Nhomakorabea03
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的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注射给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防止感染。
核对药物与患者信息
确保药物与患者的信息准确无 误,防止误用药物。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根据药物性质和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有炎 症、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与 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基础护理之给药的基本知识
目录
• 给药的基本概念 • 口服给药 • 注射给药 • 外用给药 • 其他给药方式
01
给药的基本概念
给药的定义
总结词
给药是指将药物施用于患者,以预防 、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
详细描述
给药是将药物传递到患者体内,使其 在体内发挥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 作用。给药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口 服、注射、吸入等。
给药的途径
总结词
给药的途径包括经口给药、直肠给药、 阴道给药、皮肤给药等。
VS
详细描述
经口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 和舌下含服。直肠给药是将药物通过肛门 塞入直肠内。阴道给药是将药物放入阴道 内。皮肤给药是将药物涂抹在皮肤表面, 如外用膏药等。不同的给药途径适用于不 同的药物和疾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可 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老年人老年人给药 口服给药之“给药基本知识

老年人老年人给药 口服给药之“给药基本知识
肢体障碍,帮助用健侧服 药,严重者送药入口。
神志清但吞咽困难,研碎 成糊状给药。未经医生许 可禁止!
精神疾病、痴呆老年人, 送药入口,张嘴确认咽 下后再离开。
服用特殊药物的注意事项
服用铁剂、酸类药物对牙齿有损害,要用吸管,服后要漱口以免损害牙齿。 强心甙类药物每次发药前必须测量老人心率、心律、脉率。脉率<60次/分或心律不齐,应 暂停,并告知医生。 止咳药及口内溶化的药片,一般15分钟后才可饮水。若同时服用多种药,保护性止咳药及 口内溶化的药最后服。舌下含片应放于舌下待其融化。 催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或半空腹服。 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能嚼碎。 对老人难以咽下的片剂可将药研碎后加水调成糊状服用,不可将药片掰成两半吃,容易造成 食道损伤;也不可将粉状的药物直接倒入口腔后用水冲服,以免药粉在食道内发生堵塞。
其特点是仅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人,这种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在使用某些致敏性高的药物前,须详细询问用药史、 过敏史、家族史,并做好药物过敏试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是阴性时才可使用。
少数人会出现假阴性反应,及在皮试期间就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在 做过敏试验时应做好急救准备。
知识拓展
给药时间
病理因素
给药剂量
心理因素
联合用药
个体差异
饮食因素
促进药物吸收 而增加疗效
干扰药物吸收 而降低疗效
改变尿液pH从 而影响疗效
1、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尿储留
精神症状
耳毒性
胃肠道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
2、药物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发生机理是药物作为一种抗原进入机体后,有些 个体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使细胞致敏,当再次使用同类药物时,抗原与抗 体在细胞上作用,引起过敏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给药技术 口服给药之“给药基本知识

老年人老年人给药技术 口服给药之“给药基本知识
用药照护
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 药物的作用、种类和给药途径 二 药物保管原则 三 给药原则 四 药物不良反应
一、药物作用 、种类和给药途径
1 药物作用
(1) 预防疾病
(2) 诊断疾病
(3) 治疗疾病
一、药物作用 、种类和给药途径
2 药物种类
内服药
注射药
外用药
新型制剂
2、药物种类
一、药物作用 、种类和给药途径
二、药物的保管原则
药物 领取方法
普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 贵凭处方领取后方可给病人使用。 剧专人保管、登记并交班。
二、药物的保管原则
药柜 药品 标签 质量 保存
放置于通风、干燥、光线明亮处。
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药等分类放置。并根据有效期先后 顺序摆放。
内服药为蓝色标签;外用药为红色标签;剧毒药和麻醉药为黑 色标签。
3 给药途径
口服 舌下含服 吸入 皮肤外敷
直肠
注射(皮内、皮下、 肌内、静脉、动脉)
3、给药途径
吸 入 给 药
3、给药途径
直 肠 给 药
3、给药途径
皮皮肌内下注注射射
3、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3、给药途径
3、给药途径
吸收速度
由快至慢之顺序:
静脉注射
吸入
皮肤
口服
舌下含服
直肠粘膜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二、药物的保管原则
二、药物的保管原则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外用药品
甲类非处方药品
放射性药品
毒性药品
乙类非处方药品
(3) 药物要避光,放在干燥、阴凉、清洁、老人容易拿取的地方。
二、药物的保管原则

基础护理之给药的基本知识

基础护理之给药的基本知识

口服给药的常见药物
解热镇痛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 芬,用于缓解轻度的疼
痛和发热。
抗生素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过敏药
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止咳药
如右美沙芬、愈创甘油 醚等,用于缓解咳嗽症
状。
口服给药的特殊情况处理
呛咳风险
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给药时应注意避免呛 咳,尽量选择易于服用的药物剂型。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给药 ,避免过量或不足。
药物相互作用
了解所用药品之间是否存在相互 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给药的护理操作规范
等信息,确保给药对
象正确。
准备工具
准备好所需的给药工具,如注射器 、药杯等,并确保其清洁无菌。
正确给药方式
根据药品剂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 给药途径和方式,如口服、注射等 。
给药后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给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及时处理并报告医 生。
记录信息
详细记录给药的时间、对象、药品名称、剂量等信息,以便核对和追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给药的途径
01
02
03
04
经口给药
将药物口服,适用于可以口服 的药物。
注射给药
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入体内, 适用于不能口服的药物或需要
快速起效的药物。
吸入给药
通过吸入气体或雾化的药物进 入体内,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
给药。
外用给药
通过皮肤、眼睛、耳朵等外部 位将药物送入体内,适用于局
部治疗的药物。
02
吞咽困难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选择易于吞咽的 药物剂型或采用其他给药方式。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

药物疗法—给药的基本知识目录一、给药的基本知识概述 (2)1. 给药的定义与重要性 (3)2. 给药的种类与方式 (3)二、药物剂型及用药方式 (4)1. 口服药物剂型 (6)1.1 固体剂型 (7)1.2 液体剂型 (8)2. 注射药物剂型 (10)2.1 静脉注射 (11)2.2 肌肉注射 (12)2.3 皮下注射 (13)3. 其他用药方式 (14)3.1 吸入给药 (15)3.2 眼部给药等 (16)三、药物剂量与用药时间间隔 (17)1. 药物剂量计算原则 (18)2. 药物剂量调整因素 (19)3. 用药时间间隔注意事项 (21)四、药物相互作用与注意事项 (22)1.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3)2. 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4)3. 用药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25)五、特殊人群给药知识 (26)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给药知识 (28)2. 儿童给药知识 (28)3. 老年人给药知识 (29)六、给药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30)一、给药的基本知识概述药物种类: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

处方药需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一般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需要特殊监控的药物。

非处方药则可在药店或超市自由购买,通常用于缓解轻度症状或自我治疗。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吸入、皮肤给药等。

不同的药物和疾病需要不同的给药途径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口服药物适用于大多数疾病的治疗,而注射药物则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药物无法通过口服吸收的情况。

剂量计算:药物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计算的。

正确的剂量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医生或药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当的剂量建议。

药物配伍:在给药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相互影响,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不适当的药物配伍。

给药的基本知识是药物疗法中的基础内容,对于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护理给药知识点总结

护理给药知识点总结

护理给药知识点总结一、给药的原则和要点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在给药之前,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2. 掌握好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护士要了解每种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得擅自给药,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后果。

3. 按照医嘱给药。

护士在给药时要严格按照医嘱的要求给药,不得轻举妄动。

4.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不同的药物适合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

5. 注意给药时间。

护士在给药时要按时按量给药,不得延迟或提前给药。

6. 确保给药安全。

在给药之前,护士要核对药品,确认患者的身份,避免给药错误。

7. 细致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给药后,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8. 做好给药记录。

护士要认真记录每次的给药情况,包括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等,以备查证。

二、常见的给药方式和注意事项1.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护士在给药时要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方式,提醒患者不要咀嚼、压碎或分割药片,避免影响药效。

2. 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护士在给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给药过度或不足,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护士在给药时要注意输液的速度和流量,定期观察输液部位,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通常用于给药量较小的药物,护士在给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局部皮下组织损伤。

5. 吸入给药。

吸入给药通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护士在给药时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保证药物能够顺利到达呼吸道。

6. 穿刺给药。

穿刺给药通常用于腹腔或胸腔内给药,护士在给药时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法,避免损伤器官。

三、不同患者的给药特点和注意事项1.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药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有所不同,护士在给药时要注意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给药不当带来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皮下注射部位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以平执式持注 射器 •示指固定针栓,针 尖斜面向上,与皮肤 呈30°~40°角 •进针约1/2或2/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静脉注射部位
定义
目的
注射部位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可需直迅接速进发入挥血药液效而,尤达其到在治疗急 全身重症,时是作用最快的给 药 四药方物肢法不浅宜静口脉服注、射皮法下或肌内注射,
药瓶、定期检查、分类保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给药原则
(一)根据医嘱给药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给药过程中必须做到“三查、七对”。 1、“三查” 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 作后查(查七对内容)。 2、“七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浓 度、剂量、方法、时间。 (三)正确实施给药 (四)观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超声波雾化吸入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常用的药物及其作用 :
1、抗生素 用于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 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2、祛痰药 用于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如 α-糜蛋白酶、易咳净等。
3、解痉平喘药 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如 氨茶碱、舒喘灵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常用定位方法 十字定位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联线法
二、注射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三)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五)药液应现配现用
(六)排尽空气以防意外
(七)检查有无回血
只适宜经静脉给药
小注入儿药头物皮作静某脉些诊断检查
输液或输血
股静脉静营脉养治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用 定 使 角 走注出一;针,向射针手另尖在潜床液见 静 拳毕 头拇 一 斜 静 行再 单 清 中回 脉 ,, ,指 面 脉 刺手次 位 理血 推 固将 用绷 朝 上 入持核 用, 进 定干 干紧 上 方头对 物表 少 针棉 棉静 , 或皮, ,明 许 头签签脉针侧针协将针,,放按下头方小助注头松缓于压方与刺柄患射已开慢穿片皮皮入(者器进止注或刺刻肤肤皮取及入血入注点或,成下舒针静带药射上嘱并,2适头脉,液器0方患使再°卧浸,嘱与,者静沿~位 泡可 患针屈快脉静2, 于再 者栓5肘速固脉°整 消顺 松),拔毒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肌内注射法 (intramuscular injection肉组织内的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肌内注射法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目的
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 不要宜求采药用物口在服较给短药时。间内 药发物生刺疗激效性而较又强不或适药于量或 较不大必,要不采适用于静皮脉下注注射射。
的体内过程,从而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增 强疗效;或干扰药物的吸收,降低疗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一)种类:内服药、注射药 、外用药、新颖药。 (二)药物的领取: 病区内应备有一定基数的常用药物,由专人负责保 管,根据消耗量填写领药单,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 贵重药、剧毒药、麻醉药凭医生处方领取。 (三)药物的保管原则:
(二)皮下注射法 (三)肌内注射法 (四)静脉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定义: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射
于真皮与表皮之间的方法。
目的: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针2助理左右针50°待放固液形头患床m手头手注刺i针0平定隆,者单n绷斜以射.后入1尖注针起再取位紧面平m完观斜射栓的l次舒,向前执使毕察器,皮面核适清上臂式局,结,右丘进对卧理与内持部迅果左手,入, 位 用皮侧注形速。手 注 皮皮, 物1肤皮射成拔5协拇 入 肤内整~成肤器一出指 药 变后,,圆,
(八)运用无痛注射技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吸入给药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从 呼吸道吸入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 的一种给药方法。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技术
超声波雾化吸入技术是应用超声波声能, 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着病人的吸气 进入呼吸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 的。
4、糖皮质激素 用于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如地塞米松,常与抗生素联用,增强抗炎效 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种善到的药用氧 技二
给通控吸液高气 药气制气形速雾 方功呼进成的化
术、 氧
法能吸入雾氧吸 气
。为道呼状气入 雾
目感吸,气技 的染道随流术 的和以病,是
化 吸
一改达人使利 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机体因素
1、生理因素 年龄和体重、 性别 、 遗 传因素。
2、病理因素 于疾病可使机体对药物敏 感性改变及体内过程改变而影响药效。
3、心理因素 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和 对药物的信赖程度与药物疗效的关系尤为 密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饮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饮食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会改变药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发药的注意事项 1、发药前护士应收集病人的有关资料。, 2、发药时病人如提出疑问,护士应认真听 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耐心地给予解释, 再给病人服下。 3、按药物性能指导病人正确服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注 射 法 注射法是将无菌药物注入体内,达到预 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给药法。 一、常用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
白,毛孔变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皮下注射法hypodermic injection,H
定义 目的 部位
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 下组织的技术 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 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时。 预防接种。 局上部臂麻三醉角用肌药下。缘
上臂外侧、腰部、背部、
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
标本采集的原则
一、送检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 二、认真作好准备工作 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四、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 五、培养标本的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