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1章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硬件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让学生掌握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学会识别和选购计算机硬件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机箱等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和作用:CPU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主板是各个硬件组件的连接桥梁,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设备,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设备,显卡负责计算机的图形显示,电源提供计算机所需的电能,机箱则是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保护装置识别和选购计算机硬件:了解各个硬件组件的品牌、性能、价格等信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功能和作用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观察和识别各种硬件组件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选购计算机硬件1.4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计算机硬件组成图,并简要说明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和作用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计算机硬件的知识,检查学生对硬件组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进行组装让学生了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准备好组装工具和组件,安装CPU和散热器,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安装光驱,连接电源线和信号线,检查和测试计算机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进行组装:了解各种螺丝刀的用途,掌握正确的组装方法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防止静电,避免对硬件组件造成损害,确保组件的安装位置正确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组装实践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组装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计算机组装的知识,检查学生对组装步骤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三章: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解决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界面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步骤:准备安装介质,启动计算机进入BIOS设置,选择安装分区,执行安装程序,完成安装并设置系统解决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启动盘制作、分区格式化、安装过程中错误处理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安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系统安装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并解决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操作系统安装的知识,检查学生对安装步骤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计算机维护与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维护与优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方法让学生学会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4.2 教学内容计算机维护与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定期清理灰尘,检查和更换损坏的硬件组件,优化硬件配置计算机软件维护方法: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卸载不常用的软件,清理垃圾文件,优化系统设置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了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如蓝屏、死机、网络故障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维护与优化的基本知识,以及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维护与优化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并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4.4 教学评价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法和配置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和服务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硬件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网络软件(如TCP/IP协议)、网络媒体(如双绞线、光纤)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法: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宽带接入计算机网络的配置:IP地址设置、子网掩码设置、网关设置、DNS设置使用网络资源和服务: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文件、在线交流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连接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网络连接和配置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并解决网络连接和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检查学生对网络概念和连接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七章:计算机安全与防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和威胁来源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应对计算机安全事件7.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数据保护、隐私保护、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计算机安全的威胁来源: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安装和更新杀毒软件,使用防火墙,定期备份数据,加强密码设置,警惕网络钓鱼等应对计算机安全事件:了解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学会使用安全软件清除病毒和恶意软件,恢复受损数据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和威胁来源,以及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安全防护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并解决计算机安全事件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检查学生对安全概念和防护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常用软件与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用软件的分类和功能让学生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常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8.2 教学内容常用软件的分类:系统工具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图形图像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了解软件的安装流程,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常用软件进行系统优化、数据恢复、文件压缩等操作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常用软件的分类、功能和安装使用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软件安装和使用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常用软件的知识,检查学生对软件安装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九章: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表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9.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常见原因:过热、过载、兼容性问题、物理损坏等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表现:系统启动失败、蓝屏、死机、硬件无法识别等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方法:观察故障现象、检查硬件连接、使用检测工具、替换故障硬件等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了解故障诊断流程,掌握维修技巧,避免造成二次故障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常见原因、表现和诊断维修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硬件故障诊断和维修实践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李远敏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李远敏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1.2 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1.3 计算机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第二章:计算机硬件选购与组装2.1 计算机硬件选购CPU选购主板选购内存选购硬盘选购显卡选购2.2 计算机组装步骤准备工具和配件拆卸主机壳安装CPU和散热器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电源和输入输出设备组装完成后的检查和调试第三章: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3.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种类3.2 操作系统安装步骤准备安装介质和工具启动计算机进入BIOS设置设置启动顺序启动操作系统安装程序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第四章: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4.1 硬件维护知识清洁硬件设备检查和升级硬件驱动程序检查和升级BIOS4.2 硬件故障排除常见硬件故障现象和原因硬件故障排除方法硬件设备恢复和更换第五章:计算机软件维护与病毒防护5.1 软件维护知识定期备份重要数据清理磁盘空间优化系统性能5.2 病毒防护知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危害病毒防护软件的选择和使用定期更新病毒库和操作系统第六章:常用外设的安装与维护6.1 打印机的安装与维护打印机的类型和选用打印机的安装步骤打印机的日常维护6.2 扫描仪的安装与维护扫描仪的类型和选用扫描仪的安装步骤扫描仪的日常维护6.3 投影仪的安装与维护投影仪的类型和选用投影仪的安装步骤投影仪的日常维护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基础7.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7.2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交换机的安装与配置路由器的安装与配置网卡的安装与配置7.3 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故障的常见现象和原因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第八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8.1 计算机安全概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计算机安全威胁的种类8.2 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密码和权限控制安装和使用防火墙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8.3 计算机维护与升级定期检查和清理磁盘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硬件设备的升级和更换第九章:服务器安装与维护9.1 服务器概述服务器的定义和功能服务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9.2 服务器的安装步骤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硬件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服务器网络和服务9.3 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服务器的日常维护服务器的性能监控与优化服务器的备份与恢复第十章:综合实训与案例分析10.1 综合实训计算机组装与调试实训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实训网络搭建与故障排除实训10.2 案例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案例分析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实际案例分析计算机软件故障的实际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八章1.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选购与组装重点关注内容:硬件选购、组装步骤、工具使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讲解计算机的分类: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等讲解硬件的性能指标和选购技巧1.3 计算机软件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螺丝刀、主板安装架、数据线等2.2 组装步骤详细讲解组装计算机的步骤: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数据线、安装外设等2.3 组装注意事项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防止静电、正确安装硬件、连接数据线等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系统维护讲解系统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理垃圾文件、优化系统设置、更新驱动程序等3.2 硬件维护介绍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洁硬件、检查硬件连接、替换损坏硬件等3.3 数据备份与恢复讲解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和技巧:使用系统备份工具、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备份、恢复丢失数据等第四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讲解计算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故障现象、使用诊断工具、查找故障原因等4.2 常见故障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电脑无法启动、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4.3 维修注意事项讲解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第一、防止静电、正确拆卸硬件等第五章:计算机性能优化5.1 CPU优化讲解CPU性能优化的方法:超频、更换散热器等5.2 内存优化讲解内存性能优化的方法:增加内存条、使用内存加速软件等5.3 显卡优化讲解显卡性能优化的方法:更新显卡驱动程序、更换显卡散热器等5.4 系统优化讲解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优化系统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等第六章:硬盘与存储设备6.1 硬盘概述介绍硬盘的类型: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讲解硬盘的性能指标:容量、转速、缓存等6.2 硬盘安装与分区讲解硬盘的安装方法:IDE、SATA、NVMe接口的使用介绍硬盘分区的操作:使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格式化等6.3 存储设备扩展讲解存储设备的扩展方法:硬盘架、硬盘盒、固态硬盘扩展卡等第七章:外设与接口7.1 常见外设介绍介绍计算机常见外设: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7.2 接口类型与连接讲解计算机接口的类型:USB、HDMI、VGA、DVI等介绍接口的连接方法:使用数据线、转接头等连接外设7.3 外设驱动程序安装讲解外设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使用随机光盘、官方网站等第八章:网络连接与设置8.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讲解网络协议:TCP/IP、DNS、等8.2 网络连接设备介绍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讲解网络连接的方法: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8.3 网络设置与优化讲解网络设置的方法: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介绍网络优化的方法: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攻击等第九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9.1 操作系统安装准备讲解操作系统安装的准备工作:安装镜像、制作启动盘等9.2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分区、引导、安装界面、选择安装选项等9.3 操作系统配置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设置系统主题、安装常用软件、配置网络等第十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策略10.1 计算机安全知识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介绍常用的安全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监控等10.2 维护策略与技巧讲解计算机维护的策略与技巧:定期检查硬件、更新软件、备份数据等10.3 安全与维护实例介绍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的实例:修复系统漏洞、清除病毒、恢复丢失的数据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解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理解硬件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对于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至关重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解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说明计算机的用途和重要性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说明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作用1.3 计算机软件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说明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软件的特点和用途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常用的组装工具和设备解释螺丝刀、主板、机箱等工具和设备的作用2.2 组装步骤说明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过程强调组装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2.3 组装示例提供具体的组装示例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组装实践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维护基本知识介绍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性和目的解释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2 清洁与保养说明计算机清洁和保养的方法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屏等设备的清洁和保养3.3 故障排除与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解释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四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4.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和用途4.2 安装操作系统说明操作系统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硬盘分区、安装文件传输等操作4.3 配置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设置桌面环境、网络连接、驱动程序安装等第五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5.1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工具的作用5.2 数据备份与恢复说明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外部存储设备、云存储等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5.3 计算机维护与升级介绍计算机维护和升级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硬件升级、系统更新等操作第六章:硬件故障诊断与处理6.1 硬件故障分类介绍硬件故障的常见类型,如电源故障、内存故障、硬盘故障等。
解释各种故障的特点和影响。
6.2 硬件诊断工具介绍常用的硬件诊断工具,如测量仪器、诊断软件等。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讲解各个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和性能。
1.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
讲解各个硬件组件的作用和性能。
1.3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
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的组装2.1 组装前的准备讲解组装计算机所需工具和设备。
讲解如何正确打开电脑机箱。
2.2 安装CPU和散热器讲解CPU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正确安装散热器。
2.3 安装内存讲解内存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正确安装内存条。
2.4 安装主板讲解主板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正确安装主板。
2.5 安装电源讲解电源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正确安装电源。
第三章:硬盘和光驱的安装3.1 安装硬盘讲解硬盘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正确安装硬盘。
3.2 安装光驱讲解光驱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正确安装光驱。
3.3 硬盘和光驱的调试讲解如何调试硬盘和光驱的工作状态。
讲解如何解决硬盘和光驱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显卡和显示器的安装4.1 安装显卡讲解显卡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正确安装显卡。
4.2 连接显示器讲解如何连接显示器和显卡。
讲解如何调试显示器。
4.3 显卡和显示器的调试讲解如何调试显卡和显示器的工作状态。
讲解如何解决显卡和显示器出现的问题。
第五章:组装完成后的调试和维护5.1 调试计算机讲解如何调试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讲解如何解决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2 维护计算机讲解如何清洁计算机内部。
讲解如何检查和更换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5.3 计算机的软件维护讲解如何安装和更新软件。
讲解如何解决软件出现的问题。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组装6.1 计算机网络概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1)1资料

计算机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第一章基础知识第1课时课题:计算机发展及用途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2、了解计算机的用途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的用途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无教学过程:一﹑计算机发展史1946年2月,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洲问世,由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研制成功,后来被人们称之为“计算机之父”,从那时起,计算机开始不断的发展,更新,至今共经历四代更新。
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1959-1964 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1971-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ENIAC高度为2.7米,占地面积约为170平方米,重约30吨,耗电量超过174千瓦,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5000次加法。
其性能还不如现在的一个袖珍式计算机器。
但它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大标志。
目前计算机发展的方向:从早期的巨型化、复杂化,到现在的微型化、智能化。
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运算速度更快、操作使用更简单。
计算机的用途:1、数据运算:处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遇到的数学计算,如卫星运行轨迹,水坝应力,气象预报等等,用人力计算需要几百名专家几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计算,而计算机只需要几分钟即可。
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如图书检索、财务管理、办公文档编辑排版、情报分析等等3、实时自动控制:搜集检测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按最佳值进行工程调节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主要用于工业生产4、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工程的图纸制作功能,实现各种工程的设计工作。
如桥梁设计、船舶设计、飞机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设计、服装设计板书设计:计算机发展及用途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用途练习设计:思考:在生活中,那些方面应用了计算机?教学反思:第2课时课题:计算机基本硬件组成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各部分硬件组成教学重、难点:各部分硬件组成的作用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示图演示教学过程:二﹑计算机基本硬件组成一台完整的PC需要由以下部件组成: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显示器、机箱电源、键盘、鼠标但如果想实现多媒体效果,还需要以下部件:光驱、声卡、音箱板书设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主板CPU内存显卡、显示器硬盘机箱电源键盘、鼠标其他设备练习设计:熟记计算机各硬件组成部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章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维护的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方法;3.能够组装并安装操作系统。
二、教学重点1.计算机故障排查与修复方法;2.操作系统的安装。
三、教学难点1.计算机维护的基本知识;2.操作系统的安装。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师生已学过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等相关知识,介绍本章内容是如何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2.知识讲解2.1计算机维护的基本知识2.1.1计算机维护的概念计算机维护是指保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运行正常并提高其性能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硬件清洁、软件更新、故障排除等。
2.1.2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性计算机维护可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3计算机维护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计算机维护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包括螺丝刀、吸尘器、清洁剂、散热膏等。
2.2计算机故障排查与修复方法2.2.1故障排查的基本原则故障排查的基本原则是先从外部环境、电源、硬件接口等方面排查,然后再逐步深入到硬件、软件等层面进行故障诊断。
2.2.2常见故障排查与修复方法(1)电源故障检修方法: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源输出电压是否正常等。
(2)硬件故障检修方法: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松动,使用诊断软件检测硬件状态,更换故障的硬件等。
(3)软件故障检修方法:查看系统提示信息,使用安全模式进入系统修复,重新安装软件等。
2.3操作系统的安装2.3.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运行应用程序的环境。
2.3.2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1)准备安装光盘或启动U盘;(2)设置计算机的启动顺序为首先从光盘或U盘启动;(3)根据提示进行安装步骤,选择分区、格式化磁盘等;(4)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设置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3.实例操作演示选取一种常见的计算机故障,例如CPU故障,通过实例演示故障排查和修复的具体步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也称为个人计算机。
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 计算机硬件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它们由各种实在的器件所组成。
直观地看,计算机硬件是一大堆设备,它们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
⏹ 计算机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数据以及有关的资料。
程序实际上是用于指挥计算机执行各种动作以便完成指定任务的指令集合。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主机外部设备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软盘、光盘硬盘、USB 闪存微硬件软件机系统鼠标、键盘扫描仪外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
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控制器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入、输出操作或对内存的访问。
通常,运算器和控制器被合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芯片。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计算机发生的所有动作都是受CPU控制的。
⏹存储器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并根据控制命令提供这些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所必须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最后结果以及指示计算机工作的程序。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又称为主存。
CPU与内存合在一起一般称为主机。
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辅存)。
外存储器的容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可以移动,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常用的外存有磁盘、光盘和磁带等。
最常用的是磁盘,磁盘又分为硬盘和软盘。
目前,USB闪存的普及,使得软盘有被淘汰的趋势。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负责把用户的信息(包括程序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输入设备是外界向计算机传送信息的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1.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3.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
4.掌握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5.了解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要求
基本概念
"
1.计算机的安装
(1)硬件的安装
(2)软件的安装
2.维护
维护是使计算机部件和程序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的活动,包括检查、测试、调整、更换、修理等。
3.故障
故障是使用计算机硬件或程序不能实现其正常功能的事件。
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4.故障诊断
【
确定故障设备,进行故障定位
5.故障维修
是指计算机发生故障后,通过检查某些元器件的机械、电气性能,或更换已失效的可更换部件,使计算机系统功能恢复的手段和过程。
6.故障定位
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确定设备发生故障的地方
7.故障测试
就是利用设备向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输入测试码,并观察其输出响应,以确定电路中是否有故障并指出故障的位置。
!
)
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1.2.1 硬件系统
机箱
电源
主板
CPU
内存
外部存储器
#
声卡
显卡
显示器
键盘
鼠标
1.2.2 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a)操作系统
b)?
c)语言处理程序
d)系统服务程序
e)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软件
a)专用应用软件
b)通用应用软件
c)
计算机故障的分类及维修"
计算机故障维修分类:
一级维修:对设备故障定位、替换、排除
二级维修:对板卡、元器件、芯片等维修
1.3.1 故障的分类
1.按软、硬件分类
a)硬件故障
b)软件故障
2.按故障的影响程序分类
a)'
b)非关键性故障
c)关键性故障
3.按故障的持续时间分类
a)间歇性故障
b)固定性故障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1.维修准备工作
a)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结构、性能及特点
b)】
c)掌握有关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d)熟悉各种计算机检测程序及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e)准备一定数量的备件,并确保其完好
f)准备好检测维修仪器
g)认真做好维修检测记录
2.维修的原则
a)先软件后硬件
b)先外围后主板
c)(
d)先测试后分析
e)先确诊后处理
1.3.3 硬件故障的维修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敲击与手压法
3.插拔法
4.替换法
5.升降温法
6.%
7.电源拉偏法
8.利用软件工具
1.3.4 硬件故障诊断
1.开机阶段常见故障
(1).电源风扇不转动
(2).屏幕无显示、无报警声
(3).硬盘指标灯常亮
2.致命性硬件故障
&
由CPU、主板、内存、显卡等关键设备引起的故障
3.非致命性硬件故障
主要是由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它非关键设备引起的故障
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要求
1.电源
2.温度
3.湿度
4.清洁度
5.避免振动冲击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构成,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对使用环境的要求。
作业:
1.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2.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计算机维修的方法有哪些
4.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