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模考点辅导:海峡两岸的交往
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点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也越来越需要了解两岸交往的一些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一、两岸关系的演变海峡两岸自1949年起便分离,经过多年的冷战和对立,近年来渐趋缓和,逐渐建立了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机制。
在这一进程中,两岸关系经历了“对峙期”、“互不理睬期”、“沟通期”、“交往期”等多个阶段,而目前正处在“交往期”。
二、两岸交流合作机制两岸之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包括协商机制、经贸交流机制、文化交流机制、农业交流机制等。
两岸之间的经贸交流尤其频繁,主要体现在通航、贸易、两岸投资、金融合作、产业协同等方面。
三、各类交流活动两岸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化,包括官方交流、民间交流、学术交流等。
官方交流活动主要由两岸政府间的高层会晤、部门会商、经贸协议、协商谈判等组成;民间交流活动主要分为文化教育交流、智库研讨、艺术交流、青年交流等;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界尤为活跃,包括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调研等。
四、海峡两岸的合作项目海峡两岸的合作项目也非常多样化,主要包括高科技产业合作、旅游业合作、能源合作、教育合作等方面。
其中,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越来越重要,两岸已经启动多项大规模的科技项目,如“两岸十年科技合作计划”等。
五、两岸人员交流两岸人员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主要集中在台湾同胞赴大陆工作、求学、旅游等方面,此外,大陆居民也纷纷前往台湾旅游、探亲、赴学等。
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需要我们注意对台湾同胞的尊重和关怀。
六、保持两岸关系稳定保持两岸关系稳定是必须重视的,其关键在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妥善处理一些敏感问题和争议。
同时,需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一些过激言行对稳定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海峡两岸的交往和合作已经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透过交流,两岸之间得以更好的了解和沟通,有助于携手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福祉。
《探寻根的力量——海峡两岸的交往》 (八年级历史精品课件)

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良心审判台
●2015年12月16日,美国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2010年1月6日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 ●2010年1月28日 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对台军售报告。 ●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进行军事演习,假想“大陆进攻台湾”与 美军协同作战。……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三国 夷洲
隋 流求
1662
郑成功 收复台湾
结论:
元
琉球 (澎湖巡检司)
1684 清设立台湾府
明 台湾
台湾沦为殖民地: 海峡两岸的分离: 1895年,甲午战败,中19日4签9年订,《蒋马介关石条在内 约》,割让台湾于日本战。失利中退守台湾。
为何骨肉分离
求解篇·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
调整前 调整后
台湾调整政策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 整“三不”政策,开放台 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 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
两
岸 1990年 关 系 1991年
的 1992年
发 展
1993年
台湾成立海峡基金交流会
(海基会)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协会) 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
面对“台独”势力,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什么?
海峡两岸
十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审议并高票 通过《反分裂国家 法》。
时事直通车
“三不”政策调整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 万人次。 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940万人次再创新高。
成效篇
深圳可见的台湾餐厅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请回答:
(1)清朝前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台湾当局上演的闹剧第14次遭到惨败说明了什么问 题? (3)你能简要分析归纳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吗? (4)台商春节包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洽谈会的圆满成 功, 。 A、从根本上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B、完全解决了台湾同胞往来两地的困难 C、对祖国的统一大业有积极影响 D、促使两岸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1991年, 大陆成 立“海 协会 ”, 会长汪 道涵
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
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
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
海峡两岸
两 岸 姐 弟 年 后 的 团 聚
50
海峡两岸
06年赠台熊猫“团团”“圆圆”
海峡两岸
台湾知名学者、 作家李敖来中国大陆 的“神州文化之旅”。 9月23日李敖在 清华大学发表演讲。
海峡两岸
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从秦朝开始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直到蒋介石逃离 台湾之前,台湾一直都处于中央 政府的管辖之下。
世界大战中,1943年12 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 《开罗宣言》指出:“……满洲、 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海峡两岸
新石器时代 三国时期 元朝时期 清朝初年(荷兰 殖民者入侵台湾) 清康熙年间
1、台湾的历史
远古居民进入台湾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18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设立台湾府管辖台湾, 1885年台湾建省,第一任巡抚是 刘铭传。 《马关条约》签定后 1895年,台湾被日本占领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回归祖国
海峡两岸
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领导人 毛泽东 政 策
时
间
新中国成立初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下册《13 海峡两岸的交往》PPT课件 (21)

自学内容: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 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
2、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 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3、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4、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
从历史上说,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从 三国时期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元朝时,台湾正式成 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马公岛远眺
马公岛
北回归线
阿里山路
高雄海滨
高雄港口
台北故宫博物院
再见
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
学习目标:
1、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了解“汪 辜会谈”、“九二共识”的内容。 2、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 3、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
本统课一充重满点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本课难点:
A、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B、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
统
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日益密源自的交往海峡两岸 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一脉相承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 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他们说的 对吗?什么是最重要的?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
的美 一国 部承 分诺 !台
湾 是 中 国 不 可 分 割
二、推进祖国统一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A、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
八下历史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点和练习

八下历史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点和练习知识点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对台政策的演变2、大陆缓和两岸关系的举措:隔绝到缓和1979年开始,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3、海峡两岸交往:(1)隔绝状态被打破: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九二共识”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4)世纪之交的两岸互动: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国共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知识点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原因:(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2)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史实: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课本习题解答1、第72页: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峡两岸都必须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决反对台独,并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作斗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的基本方针。
2、第74页: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传统、文化;大陆和台湾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努力,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019中考历史专项考点练习-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6.doc.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考点练习-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6非选择题1.阅读以下材料:“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一构想,既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那么,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一国两制”?〔2分〕〔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
〔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施“一国两制”国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2分〕[参考答案]〔1〕“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分〕〔2〕“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那么,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2分〕〔3〕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2分〕2.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同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
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据此回答:〔1〕请依次写出我国古代史上自秦以来实现南北“大一统”的朝代〔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紫荆花开10年,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充满生机和活力。
请简述香港回归的意义及这一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3〕当前,台湾当局谋求“法理台独”的分裂活动明显猖狂,台海局势转趋紧张。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青少年应尽怎样的社会责?[参考答案]〔1〕汉〔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清〔2〕①意义:香港的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②启示:“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两岸同意的最正确方式。
〔3〕青少年引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积极宣传“一国两制”方针,与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的言行做坚决的斗争。
八年级历史海峡两岸的交往2

“九二共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基两会达 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 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 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 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 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 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 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汪辜会谈
香港公司注册 香港公司开户 香港公司注册 香港公司开户
wpe69xrz
狐狸。这座庙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只狐狸也活了近万年……现在你知道百蝶的年龄了吧?”“这个……是冷笑话吗?”慕容凌娢过了很久 才反应过来,但她丝毫不明白韩哲轩想要表达什么。这不都是套路吗?自己果然和韩哲轩不是一类人。他这种奇葩的逻辑,自己可能永远也 不会理解。“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就不要站在门口讨论这些浪费脑细胞的问题了,有什么进去再说。”慕容凌娢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百蝶竟 能如此淡定,尤其是她把自己和韩哲轩的对话简单的评价为“讨论”。“楼主回来了。”“百蝶楼主您回来了。”“百蝶楼主您好。”慕容 凌娢几人刚走到门前,那几名拉客的女子便向百蝶问好。“青楼的主管不是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吗?”慕容凌娢小声嘀咕了一句,“楼主楼主 的叫让人感觉怪怪的……”“不是都说了嘛,这里不是青楼,不是青楼,不是青楼!”百蝶第一次不顾形象的冲着慕容凌娢大吼,“你就不 能把思想变得纯洁一点吗?”没想到比起年龄,百蝶最在意的居然是青楼这个梗。如果醉影楼真的不是青楼,那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 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了。慕容凌娢这样安慰自己。没有见识到古代真正的青楼,居然感到有些失落……算了算了,反正自己身在古 代,有的是时间熟悉之前在历史书中才有会出现的一切。慕容凌娢这个样子安慰自己。正在慕容凌娢给自己励志的时候,一串急促的铃铛声 响了起来,循着铃声看去,一个少女朝着这个方向走了过来,那人一袭黑衣,绝美的容颜略显苍白,如同星空般湛蓝色的眼眸中有着令人望 而生畏的冷漠。在一群花枝招展,妖艳无比的女子中显得格外特殊。当她走近时,慕容凌娢看到了她发丝上系的两个精致银铃,刚刚清脆的 铃铛声便是从此处发出。不知为何,慕容凌娢觉得这对银铃很眼熟。可就是想不起在何处见过。“百蝶楼主,那位公子已经在楼上等你 了……”少女在百蝶耳边说道,除了慕容凌娢和韩哲轩,其他人都没有听到。“什么?他怎么会这个时间来这里!”韩哲轩听到这里脸色突 然变了,“出门没看黄历,果然是诸事不利……我先走了,别说见过我……”(古风一言)那时,谁伴高山弄流水。而今,谁想君安千里外。 第018章 花式虐狗不知为何,慕容凌娢觉得少女头发上的这对银铃很眼熟。可就是想不起在何处见过。“百蝶楼主,那位公子已经在楼上等 你了……”少女在百蝶耳边说道,除了慕容凌娢和韩哲轩,其他人都没有听到。“什么?他怎么会这个时间来这里!”韩哲轩听到这里脸色 突然变了,“出门没看黄历,果然是诸事不利……我先走了,别说见过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慕容凌娢由衷的感叹道,“这 句话韩哲轩之前就说过……但是他为什么这么着急?难
八年级历史下册13.海峡两岸的交往ppt课件(新人教版)

海峡两岸 时间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 以后
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领导人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政策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海峡两岸
学习目标
1.记住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2.认识祖国统一是历 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的对台基本方针。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
湾成立了
,大陆成立了
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1992年两会就
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和海基会懂事长
举行会谈,将“
”写入协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5年初,
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
☆政治会谈 ☆民间交往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走近台湾
海峡两岸
1990年, 台湾“海 基会 ”成 立,会长 辜振甫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
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
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
海峡两岸
两 岸 姐 弟 年 后 的 团 聚
50
海峡两岸
经济合作 1992年至1995年达560多亿美
海峡两岸
第十三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海峡两岸
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台湾的历史 2、台湾问题
海峡两岸
1、台湾的历史
2、台湾的分离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
海峡两岸
台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一模考点辅导:海峡两岸的交往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