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除杂_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除杂专项

初中化学除杂专项

除杂专题【常考题型】1、选择题,根据除杂原则,利用物质间相互反应除去2、填空题:往往根据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将物质或离子除去【易错点】1、违背除杂原则,引入新的杂质2、物理方法跟化学方法都可以3、所加试剂的量根据题意进行判断【解法】①确定题型,强调除杂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除去要提纯的物质)、易还原(还原到初始状态)、易分离。

②分析样品、杂质的性质,确定除杂方法。

a.物理方法,如用磁铁吸引。

b.化学方法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所加试剂需过量;还原到原始状态。

③分别分析选项【精选题目】一.选择题(共4小题)1.除去食盐水中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②⑤④D.①③⑤④②2.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括号内为杂质)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A KCl(KClO3)MnO2加入适量MnO2,加热使其充分反应B NH3(H2O)浓硫酸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C CaCl2溶液(HCl)Ca(OH)2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D NaCl溶液(BaCl2)Na2SO4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去除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B.用硫酸铜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C.用稀盐酸去除铁粉中混有的氧化铁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4.临近中考,小明将学过的化学知识整理如下。

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除杂(括号内为杂质)B鉴别Ba(NO3)2(KNO3)﹣加适量K2SO4溶液后过滤NaCl(Na2CO3)﹣﹣加适量盐酸后蒸发KNO3(NaCl)﹣﹣降温结晶后过滤磷肥和钾肥﹣﹣观察颜色小苏打和苏打﹣﹣加热后通石灰水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C检验D干燥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用点燃的木条检验铵盐﹣﹣加熟石灰混合研磨氨气﹣﹣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硫﹣﹣用生石灰干燥氢气﹣﹣用浓硫酸干燥二.填空题(共5小题)5.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顺序是.A.⑤③②①④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②④(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6.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是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向滤液中适量的稀盐酸;④过滤;⑤加过量的NaOH溶液.(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数字符号不能重复使用).(2)操作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用离子符号表示).7.除杂和推断是初中化学一种常见的题型。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附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分离和提纯除杂的综合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3.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

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 CuO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B NaCl 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O2CO点燃D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碳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符合题意;B、加入足量稀硫酸,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与稀硫酸不反应,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硫酸,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H2HCl 气体先通过足量的 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KNO3 溶液AgNO3 溶液先加入过量 KCl 溶液,再过滤C NaOH 固体Na2CO3固体加入过量的盐酸,蒸发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虽然除去了HCl气体,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钾,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过滤,除去氯化银,但是氯化钾过量,虽然除去了硝酸银,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含答案(1)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NaOH不仅与杂质氯化氢反应,还与原物质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物质不减少”原则,不能用于除氯化氢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区分尿素CO(NH2)2、NH4Cl和NH4NO3,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只能区分出尿素,NH4Cl 和NH4NO3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法区分,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区分稀HCl( 酸性)、Na2CO3溶液(碱性)、NaCl溶液(中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稀HCl显红色,遇Na2CO3溶液显蓝色,遇NaCl溶液显紫色,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开,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AgNO3只与KCl生成硝酸钾和沉淀氯化银,但AgNO3溶液是过量的,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的“不引入新杂质”原则,不能用于除去KCl,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方程式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在化学方程式中,需要保持原子数和电荷数的平衡。

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以离子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

离子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形成新的化合物。

三、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通常会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钠。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五、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反应时会产生盐和水。

六、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用的表示浓度的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七、离子反应的电离度离子反应中,物质的电离度是指溶液中电离的物质分子或离子的百分比。

电离度越高,反应越强。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九、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位置的指标。

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有密切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十一、化学元素与周期表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周期表是对化学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工具。

周期表按原子序数、电子结构等特性进行排列。

十二、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强力作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以上是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是一门有趣而重要的科学,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初中化学除杂方法和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方法和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物理性的差异而除去杂质的方法,初中化学有过滤和结晶两种。

1. 过滤法:是把难溶性物质跟易溶性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1. 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简析:将含有泥沙的食盐溶于水,利用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通过过滤,把泥沙从食盐中除去,再把滤液蒸干即得纯净的食盐。

2. 结晶法:是根据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通过冷却或升温的方法使其中的一种物质先结晶出来,然后过滤使结晶出来的晶体与母液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2. 如何除去KNO中混有的少量NaCl。

3配成热的饱和溶液,利用简析:将含有少量NaCl的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性质,采用降温冷却的方KNO3法,使KNO结晶析出,而NaCl则留在母液里,再过滤即可得3晶体。

纯净的KNO3二、化学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例如:氢氧化钠中混入碳酸钠。

如果用盐酸来除的话,确实可以把碳酸钠除去,但同时也把氢氧化钠除去了。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例如:氢氧化钠中混入碳酸钠。

如果用氯化钙来除的话,确实可以把碳酸钠除去,但同时引进了新的杂质——氯化钠。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对于所要提纯的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提纯后还应该是什么状态。

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考虑怎样把杂质除掉,对恢复原物状态不做考虑。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除杂的时候尽力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尽量避免用高温,电解等方法。

化学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不与被提纯物反应而与杂质反应的试剂把杂质除杂的同时,不能给被提纯物带来新的杂质。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沉淀法:即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常用的沉淀剂为:Mg Fe Cu 232+++、、等阳离子,一般用可溶性碱,Cl -用Ag +,SO 42-用Ba CO 232+-,用Ca2+。

初中中学化学《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专题复习

初中中学化学《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专题复习

A
B
Ca(OH)2 D
NaOH E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有: 混合气体(E) (C) (A) (B) (D)
14
CO、CO2 H2、H2O
CuO 无水CuSO4
NaOH溶液 浓硫酸 E C
A
Ca(OH)2溶液 D B
(2)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
CuO由黑色变为红色,并且无水CuSO4变蓝
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理由是(化学方程 CO + CuO= Cu + CO2 式表示):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5
课堂小结 装置连接顺序:
气体发 生装置 验证时 先验 H2O 验证 或 除杂 主 要 实 验
尾 气 处 理
除杂时 后除 H 2O
16
练习:
设计一个实验鉴别氢气,一氧 化碳,和甲烷?
3
二、了解几种常见的简单装置
1、检验与洗气装置 2、H2 CO还原CuO的装置
气体 长进
短出
3、干燥器
气体大进 小出
球形干燥器
U形干燥管
4
3、尾气处理
4、量气装置 或用气囊 (处理CO、CH4、H2等) 收集尾气气短进 水长流 燃烧法 ※ 水溶解法
(溶解HCl、NH3等)
5
思考:
已知草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 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请同学们思考下面 的问题: (1)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得到的混合 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
17
思考: (1)如何除去氮气中混有的CO得到干燥 纯净的氮气? a
b
先通过灼热CuO转化为CO2再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之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

中考化学总复习之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

除杂原则:(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不能转变成其他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杂质易分离。

(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应能恢复原状。

◆常用的除杂方法:【物理方法】1.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如:粗盐提纯。

2.结晶:(1)蒸发:适用分离溶质与溶剂,除去可挥发的杂质,从含有HCl的NaCl 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2)降温:可溶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不同,从含NaCl杂质的KNO3中提纯KNO3。

【化学方法】1.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2.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3.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4.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5.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温馨提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因题而异,也可以几种方法合并并灵活地运用。

◆常见气体的除杂试剂和方法归纳(括号内为杂质)1.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3.O2(HCl):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4.CO2(HCl):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干燥。

5.H2(HCl或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6.O2(H2O):通过浓硫酸。

◆常见固体除杂的试剂和方法归纳(括号内为杂质)1.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过滤。

2.Cu(Fe2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3.CuO(Cu):在空气中(或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4.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常见液体除杂的试剂和方法归纳(括号内为杂质)1.NaOH溶液(Ca(OH)2):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2.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过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除去KNO3中的CuSO4,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
则这种试剂是
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
③溶解法: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成液体而除去.
如:1Cu粉中混有少量的Fe粉 Fe+ H2SO4==FeSO4+ H2 ↑ 2.除C粉中的CuO粉 CuO+ H或2S磁O铁4=吸=C出u铁SO粉4+ H2O
④加热法:通过加热(高温或C)u将O+杂2H质Cl转==化Cu或Cl除2+H去2O。 C如uO:中C混aO有中CaC混Cu。有O3C aC高OO温32;+ 2C CuaO + C△O 2↑ 2CuO
小结: 物理方法:1.过滤法2.结晶法3.分馏(蒸馏法)等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化气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 法 除去
沉淀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 法 除去
化 置换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 学 法 除去 方 法 溶解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
法 除去
加热 杂质受热易分解,或加 法 热条件下杂质反应掉
洗气 选择适当的试剂与气体 法 中的杂质反应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以下操作组合,哪一种组合最好( )B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①④
D、④②③
7.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 其中正确的是( )
C
A.BaCO3中混有少量BaSO4 (HCl) B.KNO3中混有少量KCl ( HNO3 ) C.KOH中混有少量K2CO3 ( Ca(OH)2 ) D.CO2混有少量CO ( Ca(OH)2 )
ClBa 2+
一般用AgNO3转化为AgCl沉淀 一般用SO42-或CO32-转化为BaSO4 或BaCO3沉淀
Mg2+ Fe3+ Cu2+
CO32-
一般用可溶性碱转化为沉淀
Mg(OH)2 Cu(OH)2 Fe(OH)3
一般用 Ca2+、 Ba2+沉淀或用酸转化为CO2气体
Ag+
一般用Cl-转化为AgCl沉淀
8.除去CO2中的CO , 可将气体通过( 灼热的CuO )
小结:
目的 变混合物为纯净物
不增
除杂 原则 不变
易分
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
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 “一举两 得”。
⑤ 置换法:用活泼金属置换盐中的不活泼金属元素,而达 到除杂的目的.(置换反应) 如:Zn(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AgNO3
Zn+2 AgNO3=Ag+ Zn(NO3)2 ⑥ 吸收法:常用来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选择适当的试剂 与气体中的杂质反应即可达目的.
下列气体杂质除去的方法
气体
方法或试剂
加 H2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 热 CO
出去的方法. 使用该种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如: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SO4
Na2SO4+ BaCl2==BaSO4↓+2NaCl
为什么不能选用Ba(NO3)2
Na2SO4+ Ba
(NO3)2
==BaSO4↓+2Na
NO3
混合溶液中常见离子的除去
SO42- 一般用Ba2+转化为BaSO4沉淀
混合物的除杂
——专题复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 各种各样的物质,大多数都是混 合物。人们为了研究一些物质的 性质或将其中的一些成分分离出 来,都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 提纯,除去杂质。
一、除杂的目的:
混合物
纯净物
除 不增 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杂 不减: 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 原 易分 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 则 最佳 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
提纯物质的量。
二、物理方法
1、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 离或提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进行分离。主要操作步骤为: 溶解、过滤、蒸发(或烘干)几个步骤 ) 实例:食盐中混有泥沙
2、结晶法:利用两种或多种可溶性固体在同一种溶剂里
溶解度的不同,而采用结晶方法加以分离的操作方法
内蒙古一些咸湖有“夏晒盐冬捞碱”的做法,原理是什么?
法 O2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灼热铜网的玻璃管

收 CO2

通过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后者 吸收效果更好)
洗 气)(H气2O )
通过浓硫酸等干燥剂

除杂时,一般先除去CO2(气),再除去水蒸气 (因为用石灰水或NaOH溶液除CO2时会生成H2O)
***常用的干燥及除杂装置:
长进短出 大进小出
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
例1:如何除去碳酸钙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的碳酸钠?
Na2CO3 溶解
过滤
洗涤干燥 CaCO3
CaCO3 ①


例2: 如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的氯化钠?
制成KNO3的
大量的KNO3 冷却晶体体析出

过滤 得到较纯的 KNO3 晶体
例3:氯化钾(二氧化锰为杂质)
三、化学方法
①气化法:杂质中含有能生成气体的离子或原子团 (如CO32-、HCO32-) .
如:1.除去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钾
K2CO3+ 2HCl=2KCl+ CO2↑+ H2O
方法:通过加热或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转化为气体(试剂通常为 稀盐酸或稀硫酸)
②沉淀法:杂质中含有能生成沉淀的离子或原子团
方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转化为沉淀后再过滤
结 晶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NaCl), 或将固态可溶性物质从溶液中分离
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KNO3)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
先3原的:、加理溶热分质:还溶馏就利液记会(,用得呈蒸蒸晶液工发馏体体溶业析)剂混制出成:,合氧饱适叫物和气蒸用溶中的发液于结各方,各晶组此法。组时分吗降分沸?低沸点热点饱不和有同溶一进液定的行温差分度离, 溶异解的度液随方温体法度混:变合化分较物离大的液的分溶态质离空就和气会提呈纯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
举例
除Na2SO4中Na2CO3,可加 适量稀H2SO4: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可加适量的BaCl2: 除Fe SO4中的Cu SO4,可 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 适量稀硫酸,再过滤:
除CaO中的CaCO3;除CO2中 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 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
练习4: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 应加入的试剂: Na2CO3。
练习5: 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碳酸钙,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高__温__煅__烧。
稀盐酸或 练习6: 除去铜中氧化铜,应加入的试剂_稀__硫__酸___。
6.若N2中混有少量的H2、CO2和水蒸气,欲将这 些杂质完全除去,要用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
典例剖析: 练习1:若CO中混有少量CO2气体,欲除去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 NaOH或Ca(OH)2 溶液。 思考:为什么最好用NaOH? 练习2: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 选择的试剂是___稀__盐__酸__或__氯__化__钙__或。氯化钡 练习3: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⑴Cu(Fe2O3)_稀__盐__酸___.⑵CaCO3(CaCl2)_水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