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doc(强烈推荐)

合集下载

历史复习知识点(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历史复习知识点(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古代埃及1.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成为强大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灭亡。

2.发源地:非洲尼罗河流域,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3.文明成就:历法:太阳历;文字:象形文字;医学:木乃伊;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4.金字塔的历史价值(评价):①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②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③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④反映了古埃及王国的无限权力;⑤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5.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①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黑色的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6.请用史实说明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①尼罗河定期泛滥,土地肥沃,利于农业;②尼罗河定期泛滥后,丈量土地、建筑等,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发展了数学;③为了准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古埃及人开展了天文研究;④尼罗河特产莎草纸,古埃及文字书写材料。

古代两河流域1.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小国家;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2.发源地: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3.文明成就:楔形文字、阴历、60进制计数法、《汉谟拉比法典》,建筑:空中花园。

4.《汉谟拉比法典》(1)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

(2)历史价值:①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地位);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严格的社会等级;实行家庭奴隶制;商品经济活跃);③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社会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印度1.发源地:南亚,印度河流域2.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发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遗址;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小国;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3.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种姓制度;佛教;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精选三篇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精选三篇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精选三篇引导学生透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潜力、思维潜力、活动组织潜力。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1688年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结果: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下来(三)美国的诞生时间:17751783年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结果:建立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法国大革命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结果: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拿破仑帝国:1799年,军人出身的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战争。

(五)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发明成果: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的蒸气机投入使用,这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③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④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除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船克莱蒙号。

(六)血腥的资本积累1.罪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

(2)线路:从欧洲出发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3)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

(4)影响: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以后,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二、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狠抓细节初中阶段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重点照顾细节知识点,且考试时题量大,每题的分值不高。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知识点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知识点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人类过去的经验和行动。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和分析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1.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学习了几个主要的古代文明,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等。

这些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国古代历史在九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时期,例如夏、商、周朝等。

这些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学习这些时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 世界古代文明交流在古代,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学习了一些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例如丝绸之路的开通,希腊罗马文明对东方文化的影响等。

这种文明交流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丰富了各个文明的内涵。

4. 东亚的现代化在九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过程。

例如,我们了解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变革和发展,以及中国的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等。

这些事件和过程对东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 二战和战后重建九年级上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二战及其战后的重建。

我们深入研究了纳粹德国的崛起、盟军对德国的进攻,以及二战后的世界秩序重建。

这些事件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历史思维和方法在九年级上学期的历史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历史的具体知识,还学习了历史思维和方法。

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并了解了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

这些知识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准确地解读历史事件。

以上是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历史,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初三期中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初三期中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初三期中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1.初三期中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基础)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1)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2)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初三期中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殖民的人民的抗争一、“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1、背景:①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其余地区基本上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②当地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深为不满。

③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独立概况:①1816年以后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②葡萄牙殖民地巴西宣布独立。

二、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1、背景:①19世纪中期,印度2/3的土地已经被英国侵占。

②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民不聊生,反抗情绪高涨。

2、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3、影响: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xx、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的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重点

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重点

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重点1.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重点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背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统治者愚昧无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鸦片战争)和中西联系的扩大;先进中国人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

2、代表人物:地主开明派/抵抗派: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3、特点:没有具体实践,停留在著书上,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4、思想: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了时代主题)5、性质:反侵略的民族革命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1、背景:19世纪60年代,西学更加广泛地传入中国;内忧外患;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4、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5、实践:洋务运动6、结果: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对比——抵抗派和洋务派:抵抗派的目的只是抵御外敌,而洋务派则希望制外平内(太平天国、义和团等)三、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支持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从器物之学转入制度之学)4、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四、维新思想1、出现背景:①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共同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倡西学,废八股;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保守性)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宣传民权,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

谭嗣同:《仁学》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倡导自由、男女平等。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期中近年来,历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九年级是学生们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历史知识的时候,因此在期中考试之际,总结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呈现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期中考试。

一、古代文明与人类起源1. 人类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是人类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类起源最早的证据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猿人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人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逐渐深入。

2.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 希腊古代文明- 埃及古代文明- 巴比伦古代文明- 印度古代文明- 罗马古代文明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 中世纪中世纪是指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历史时期,是古代与近代之间的过渡阶段。

中世纪的欧洲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对于后世的影响巨大。

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大约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标志着人类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三、近代史与工业革命1. 近代史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历史时期,以工业革命为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殖民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一场革命。

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机器的使用和工厂生产的兴起使得生产力大幅提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现代史与世界两大战争1. 现代史现代史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加速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世界两大战争世界两大战争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场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战争导致了国际局势的根本性变化,对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知识点总结下载温馨提示:文档由本店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部分格式可能存在问题,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知识点1、四大文明古国及文明成就:古埃及: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古印度: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古中国:四大发明、长城、甲骨文。

2、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例子及影响:①暴力冲撞(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影响: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②和平交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印度人发明)、马可·波罗访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天竺、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影响: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3、对待不同国家或地区文明的态度: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文明4、文艺复兴:②核心内容:人文主义③影响(对欧洲社会转型的作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④代表人物: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5、新航路的开辟:②影响(评价):积极: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带来殖民扩张,造成亚非拉的贫穷落后。

(东方落后,西方先进)6、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背景:都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名称由来与哥伦布发现美洲有关。

8、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初三上期中历史知识点

初三上期中历史知识点

初三上期中历史知识点初三期中考试就要来了,同学们有没有好好复习知识,其中的历史知识点复习好了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初三上期中历史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三上期中历史知识点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4.意义: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1640—1688年3.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4.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6.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注意: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古埃及:@(1)、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之后又先后被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2)、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2、古巴比王国:(1)、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

(3)、一句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步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问题探究:古代亚非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古代欧洲文明发源于古代希腊文明,而古希腊早期文明发源于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发源于克里特岛,后来又转到迈锡尼。

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开始产生城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2、雅典城邦的特点: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是古代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崇尚文化。

3、伯利克里改革:(1)、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2)、措施:A、扩大公民的权利。

B、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影响:经过改革,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两方面回答)(A、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范,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步性)B、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能享受民主。

)(本质)他们的发展都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名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试一试你能理顺罗马发展的历程吗简述罗马共和国是怎样成为地中海霸主的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罗马城(前8世纪、台伯河畔)─→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征服意大利半岛(前3世纪)─→布匿战争(前3世纪至前2世纪、迦太基)─→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斯巴达克起义(前73年)─→凯撒独裁(前49年)─→罗马帝国(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结束)*2、称霸的过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经过长期征伐,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大化改新:1、日本的发展简史:①、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今天的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②、646年,大化改新,之后正式更名为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③、10世纪中期出现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武士道精神: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

)2、大化改新:①、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②、原因:大和国的国内种种矛盾非常尖锐,奴隶主贵族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因此,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孝德天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大和国的实际决定仿效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③、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问题探究: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答: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背景:①、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②、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③、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统一国家。

2、过程(穆罕默德的活动):610年,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年,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注意:中世纪时,欧洲社会长期动乱,很多欧洲国家国王都先后接受基督教,教会不仅从国王那里得到大量的地产,还通过种种方式巧取豪夺,这样基督教会势力不断膨胀。

教士们宣传神学,反对神学的都会遭到教会的迫害。

因此,基督教会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公元10世纪)!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产品的地方。

2、著名的城市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实现城市自治的主要方式: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法国的琅城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4、城市兴起的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

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

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的原因: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注意: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希波战争:1、请简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对外扩张的情况。

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它的主要居民是波斯人。

建立后不久,即开始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

波斯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三次入侵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得希波战争的胜利。

(注意马拉松运动的来历)、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内部矛盾激化,希腊极盛时期过去。

在希腊的北部的马其顿国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路线及结果: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远到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名言:条条道路通罗马)1、请说出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的疆域四至: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在最初约200年间,由于战争停止和统治加强,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2、如何评价罗马对外扩张罗马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1)、评价: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征服地区的文明的发展。

(2)、影响:罗马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拉丁语也不断地向外传播,拉丁字母成为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罗马法是人类的重要遗产。

基督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四、问题探究:1、人类交往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其主流是什么你赞成哪种方式,原因是什么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或战争)。

和平交往是主流。

赞成和平交往。

原因: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文化,虽然战争也能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但这种方式到处充斥着暴力和血腥,不如运用和平的方式来进行交往。

2、“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

”“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句话说明了罗马的强大和身为罗马人的自豪感;第二句话反映出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和疆域的辽阔,同时也反映出罗马盛世局面的一个侧面。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创造了从0 到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把它加以改造。

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二、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说说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默罕默德)改进阿拉伯数字,并将它传到整个世界;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将伊斯兰教传到整个世界;《医典》和《医学集成》两本书,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