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不深,运用不够灵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总结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实物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食物等,引导学生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实际意义。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3乘以4等于多少?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讲解答案的由来。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互相讨论、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但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入,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也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以及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2.探究新知:讲解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应用拓展:设计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复习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第一关
第一关:采摘智慧果
6×3=18 7×8=56 4×9=36
35÷5 48÷8 21÷3
6×3 7×8 4×9
35÷5=7 48÷8=6 21÷3=7
第二关
复习
第二关:看图计算
4
9
16
9
16
第三关
复习
第三关:幸运抢答 81÷9= 9 9×8= 72 27÷3= 9 64÷8= 8 21÷7×6= 18 2×9÷3= 6
复习
11.
(2)一次搬8套课桌椅要多少人? 8 × 3 = 24 (人 )
复习
11.
(3)27人同时搬,一次可以搬多少套? 27 ÷ 3 = 9 (套 )
18÷96=23(盒袋) 是巧水克果力糖,买了23盒袋。
第五关
复习
8.
7 × 3 = 21 (张 )
复习
10.24人到公园划船,每只大船坐4人, 每只小船坐3人。选哪种船需要的只数少? 你是怎样想的?
24 ÷ 4 = 6 (只 )
24 ÷ 3 = 8 (只 )
选大船需要的只数少
复习
11.
(1)搬一套课桌椅要多少人? 2 + 1 = 3 (人)
30÷6= 5 56÷8= 7 7×5= 35 32-4= 28 72÷9÷2= 4 16÷8×7= 14
复习
第三关:幸运抢答 42÷6= 7 27+9= 36 5×9= 45 63÷7= 9 2×3×6= 36 3×8÷6= 4
第四关
复习
第四关:擂台大战
小红买一种食品,正好用去18元。她买 的可能是什么?买了多少?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复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乘除法计算,能运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计算、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00以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灵活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处理计算中的进位和借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旧知,通过提问学生关于表内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 新授:(1)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通过练习和讲解,让学生掌握100以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2)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时间等。
(3)探究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乘除法的规律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 巩固: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计算题、应用题等,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相遇问题等,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同时强调乘除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授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和理解。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4. 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互动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教学PPT课件(2篇)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
6. 一本连环画有30页,小军用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 几页? 30÷6=5(页)
答:平均每天看5页。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
7. 一本连环画有30页,小芳看了几天后还剩6页没有看, 小红已经看了多少页?
30-6=24(页)
课后作业
2 .在 里填上“+”、“-”、“×”或“÷”。
9 + 6=15
2 × 9=18
9 × 9=81
9 - 3=6
9 - 9=8 - 8 19 - 9=2 × 5
24 ÷ 6=4 9 + 7=16 3 × 8= 4 × 6
课后作业
3 . 看图写算式。 (1)
列式:____3__×_5__+__2_=__1__7_______ 或 _____4_×__5_-___3_=__1_7________ (2)
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
8.
(3)小猴带了10元钱,买三个皮球够吗? 3×3=9(元) 9<10
答:买三个皮球够了。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
8.
(4)买娃娃的钱买皮球能买多少? 18÷3=6(个)
答:买娃娃的钱买皮球能买6个。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我们学习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 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计算,都是从 左往右计算。
2 . 希望小学有两幢教学楼,每幢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教室希望小学一 共有多少个教室? 3×4×2=24(个) 答:希望小学一共有24个教室。
发散思维
【新教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全单元教案

4、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2条小船是几个7?要用多少个三角形?怎样列式?怎样编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卡片出示。
要求:其它小组也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介绍吗?
学生进行介绍,教师板书。
5、揭题
同学们填写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7的乘法口诀。wwW .x kB 1.c Om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评评自己学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课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板书:7×1=7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会根据这个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吗?学生编好后提问:这里的一、七、七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B、师:如果我们要摆2条这样的小船要几个三角形?摆3条、4条……7条呢?你们能想办法算出来,并编出乘法口诀并完成书上填空吗?
要求:小组里商量一下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想想三角形不够该怎么办?
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2. 做教科书第72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的第一组,核对时指名学生说出想法,再集体讲评。突出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的直观感知,渗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4,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然后列式解答,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5、6题时,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同桌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生:交流方法并表演背。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易错卷--二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答案解析)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高频易错卷答案解析一、填空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每筒有6个羽毛球,4筒共有()个羽毛球;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羽毛球,这些羽毛球能分给()个小朋友。
【分析】每筒有6个羽毛球,求4筒共有几个羽毛球,就是求4个6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羽毛球,求这些羽毛球能分给几个小朋友,就是求这些羽毛球的数量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列式即可。
【解答】4×6=24(个)24÷3=8(个)每筒有6个羽毛球,4筒共有24个羽毛球;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羽毛球,这些羽毛球能分给8个小朋友。
2.(2分)照图这样摆,长方形内一共可以摆()个,还有()个没有摆。
【分析】图中每行可以摆7个,可以摆3行。
一共可以摆的数量=每行摆的数量×行数;已经摆了9个,用一共可以摆的数量-已经摆的数量=没有摆的数量。
【解答】7×3=21(个);21-9=12(个)长方形内一共可以摆21个,还有12个没有摆。
3.(2分)一袋饼干6元,一袋薯片8元,丽丽带的钱能买5袋饼干,如果买薯片,只能买()袋。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5袋饼干多少钱,也就是求出丽丽带去了多少钱。
再用8的乘法口诀求出买几袋薯片的钱,然后找出几袋薯片的总钱数不大于丽丽带去的钱,那么这几袋薯片就是只能买的数量。
据此解决。
【解答】6×5=30(元)3×8=24(元)4×8=32(元)24<30<32故,一袋饼干6元,一袋薯片8元,丽丽带的钱能买5袋饼千,如果买薯片,只能买3袋。
4.(2分)4杯水可以装满1壶,2壶水可以装满1桶,3桶水可以装满1缸,()杯水可以装满1缸。
【分析】4杯水可以装满1壶,先用乘法求出装满2壶水需要几杯水,也就是装满1桶水需要几杯水;再用装满1桶水需要几杯水的数量乘3,求出积,就是装满3桶水需要几杯水,也就是装满1缸水需要几杯水。
【解答】4×2=8(杯)8×3=24(杯)故,24杯水可以装满1缸。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但对一些复杂运算仍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运算,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运算过程,直观地呈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技巧。
3.例题演示:分析并解决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复杂运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