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参考书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1 朱杰勤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又收入朱杰勤著《史学理论》(《朱杰勤文集》第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 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3 仓修良魏得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仓修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4 张孟伦著《中国史学史》(上、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1986年出版)5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6 高国抗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7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8 施丁著《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9 陶懋炳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10 周春元编著《中国史学史》(贵州师大学报编辑部1989年出版)11 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修订本(上、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12 邹贤俊主编《中国古代史学史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13 魏文清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14 胡逢祥张文建著《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15 张家璠耿天勤庞祖喜主编《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6 曹靖国著《中国近代新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7 桂遵义著《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国》18 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9 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20 高国抗杨燕起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21 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22 王学典著《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23王学典著《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运》24 俞旦初著《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25 蒋俊著《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年出版)26 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27 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28 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29 张书学著《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究》30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31瞿林东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32瞿林东著《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3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3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5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三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36谢保成著《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37[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38,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39蒙文通著《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0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41傅玉璋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2李宗侗著《中国史学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43李小树著《中华史学三千年史》,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年版44杜维运著《中国史学史》(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45乔治忠著《中国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6姚薇元著《中国史学史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7谢保成著《史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48谢保成著《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49张越主编《中国史学史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0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51谢贵安著《中国史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52武少民著《百年清学研究九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导言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基本史料】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中国通史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文明十讲》李学勤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著,三联书店。
秦汉史[专著] / 田昌五, 安作璋主编.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年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专著] / 黄留珠著.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2秦汉魏晋史探微 / 田余庆著.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3.11秦汉法制史研究 / (日)大庭修著; 林剑鸣等译.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3秦汉史 / 林剑鸣著.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10秦汉官制史稿[专著]·上册 / 安作璋, 熊铁基著. - 济南: 齐鲁书社, 1984年1月三国史研究 / 张大可著. -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9三国两晋南北朝简史 / 钱念文编著. -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1三国史话[专著] / 吕思勉著. -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113页; 19cm. - (新世纪万有文库; 第5辑·近世文化书系)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专著] / 高敏著.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年1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专著]·第四卷, 魏晋南北朝 / 白钢主编; 黄惠贤著.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两晋南北朝史[专著] / 吕思勉著.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8月东晋门阀政治[专著] / 田余庆著.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1月隋唐帝国与东亚[专著] / (日)堀敏一著; 韩昇编; 韩昇,刘建英译.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17,163页; 21cm. - (欧亚历史文化名著译丛)唐代的外来文明[专著] / (美)谢弗著; 吴玉贵译.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唐代财政史新编 / 陈明光著. -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9唐朝文化史[专著] / 徐连达著.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专著] / 程存洁著.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中国经济通史[专著]·宋代经济卷 / 漆侠著. -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9宋代经济史[专著]·上卷 / 漆侠著.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2月宋代中央政治制度[专著] / 杨树藩著. - 台北: 商务印书馆, 1977年0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专著]·第六卷, 宋代 / 白钢主编; 朱瑞熙著.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宋代海外贸易[专著] / 黄纯艳著.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施坚雅. 中华书局. 2000.。
中国史专业书籍

中国史专业书籍作为中国史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我们需要阅读一些优秀的中国史专业书籍。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经典的中国史专业书籍。
1. 《中国通史》这是一本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通史教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远古时代一直到现代。
它以客观、全面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史专业学生必备的教材之一。
2. 《中国古代史》这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编写,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该书从夏朝开始,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时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吕思勉先生以独到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使这本书成为中国史专业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近现代史教材。
该书以较为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
它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中国史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这一时期历史的参考工具。
4. 《中国文化史》这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
该书以文化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它从古代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入手,详细讲解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这本书不仅适合中国史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5. 《新编中国通史》这是一本编纂了中国历史学界多位专家的巨著。
该书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中国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
它不仅对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进行了梳理,还对历史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本书对中国史专业学生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作。
这些书籍是中国史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同时,这些书籍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历史研究和分析的能力,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史学理论经典书目[中文书目]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2.〔唐〕刘知几,《史通》3.〔汉〕司马迁,《史记》4.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二)(台北:三民,1998)5.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一)(台北:三民,1993)6.周佳荣,《中国史学名著概说》(台北:唐山,1989)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台北:三民,1973)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二)(台北:三民,1973)9.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10.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台北:巨流,2000)11.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增订新版)13.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人民初版社,1998)16.周梁楷等,《史学导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17.周梁楷,《历史学的思维》(台北:正中,1993)18.姜义华,《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19.甲凯,《史学通论》(台北:台湾学生,1985)20.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书局,1977)21.李家祺,《历史纂述的方法》(台北:台湾商务,1970)22.姚永朴,《史学研究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2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2)2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商务,1933)25.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1968)26.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7)27.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1928)28.卫聚贤,《历史统计学》(上海:商务,1934)29.李则纲,《史学通论》(上海:商务,1935)30.杨鸿烈,《历史研究法》(长沙:商务,1939)31.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1940)32.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峨嵋,1942)33.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台北:华世,1974)3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台北:独立,1945)35.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自由,1958)36.许冠三编译,《历史哲学与历史解释》(初版未详;台北有环宇刊本)37.李宗侗主编,《廿世纪之科学(九)─史学》(台北:正中,1966)38.张致远,《史学讲话》(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39.许倬云,《历史学研究》(台北:商务,1966)40.胡秋原,《史学方法之要点并论纯瞎说》(台北:学术,1970)41.李璜,《历史学与社会科学》(香港:友联,1961)4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台北:三民,1969)43.李家祺,《历史篡述的方法》(台北:商务,1970)44.姚从吾,《历史方法论》(台北:正中,1971(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一册)45.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1977)46.黄俊杰编译,《史学方法论丛》(台北:学生,1977)47.汉苑出版社,《中国古史研究法》(台北:汉苑,1977)48.张玉法,《历史学的新领域》(台北:联经,1978)49.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华世,1979)50.杜维运、黄俊杰编,《史学方法论文选集》(台北:华世,1979)51.李弘祺等,《史学与史学方法论集》(台北:食货,1980)52.康乐、黄进兴编,《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台北:华世,1981)53.思与言,《史学与社会科学论集》(台北:明文,1983)54.韦政通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台北:大林,1981)55.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台北:木铎,1982)56.严耕望,《治史经验谈》(台北:商务,1981)57.严耕望,《治史答问》(台北:商务,1985)58.葛懋春、项观奇编,《历史科学概论参考资料》(济南:山东教育,1985)59.葛懋春编,《历史科学概论》(济南:山东教育,1985)60.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合肥:安徽教育,1985)61.乔默等编,《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北京:中国青年,1985)62.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北京:人民,1986)63.孟庆顺、彭卫,《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西安:陕西人民,1987)64.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成都:四川人民,1987)65.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北京:人民,1987)66.历史科学规划小组编,《历史研究方法论集》(郑州:河南人民,1987)67.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国青年,1988)68.王清和译,《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北京:华夏,1988)69.王瓘译,《历史方法论大纲》(上海:译文,1988)70.郝名玮译,《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北京:社科文献,1988)71.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1989)72.莫润先、陈桂荣译,《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北京:华夏,1989)73.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封:河南大学,1989)74.苏双碧,《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上海:人民,1990)75.杜经国等,《历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1990)76.张家哲等译,《历史学方法论》(北京:华夏,1990)77.陈启能主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历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8.宁可、汪征鲁,《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广电大学,1991)79.闻一、萧,《吟编译计量历史学》(成都:四川人民,1987)80.蒋大椿编,《史学探渊》(吉林:吉林教育,1991)81.范达人,《当代比较史学》(北京:北京大学,1990)82.范达人、易孟醇,《比较史学》(长沙:湖南,1991)83.姜义华等,《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84.贾东坡、郭卿友编,《史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1992)85.王勇译,《文化史学︰理论与方法》(台北:淑馨,1994)86.简后聪等,《历史编纂法》(台北:五南,1992)87.王国璋,《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台北:三民,1975)88.张存武、陶晋生编,《历史学手册》(台北:食货,1976)89.曹俊汉,《研究报告写作手册》(台北:联经,1978)90.宋楚瑜,《学术论文规范》(台北:正中,1977)91.宋楚瑜,《如何写学术论文》(台北:正中,1983)92.段家锋等,《论文写作研究》(台北:三民,1983)93.罗香林,《学术论文作法与读古书作札记法》(香港:珠海书院,中国文史研究所丛刊)94.任鹰,《文科论文写作概要》(北京:北京大学,1991)95.曾靖影,《中国历史研究工具书叙录》(香港:龙门,1968)96.吴小如、吴同宾编,《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北京:中华,1982)97.中央图书馆,《中国历史与传记工具书展览目录》(台北:央图,1982)98.明文编辑部,《怎样使用文史工具书》(台北:明文,1983)99.朱天俊、陈宏天编,《文史工具书手册》(台北:明文,1985) 100.金恩晖主编,《史地文献检索与利用》(长春:吉林文史,1987) 101.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台北:联经,1990)102.刘泽华主编,《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北京:书目文献,1991)103.胡波,《历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1993)104.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1993) 105.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南京大学,1996) 106.陈启能等,《苏联史学理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107.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08.罗凤礼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北京:中央编译社,1996)109.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上海:复旦大学,1996) 110.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8)111.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北京:商务,1999)112.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台北:中华,1921)113.王辛慧等译,《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1999)114.古伟瀛、王晴佳,《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台北:巨流,2000)115.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116.于沛主编,《史学理论卷(二十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兰州:兰州大学,2000)117.张广智,《西方史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18.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台北:允晨文化,1998)119.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到分析的与批判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120.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21.罗凤礼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北京:中央编译社,1996)122.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23.蔡石山,《西洋史学史》(台北:茂昌,1996二版)124.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25.郭小凌编著,《西方史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6.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127.陈勇、罗通秀编著,《西方史学思想导论》(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28.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台北:淑馨,1992)129.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30.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台北:允晨文化,1992)131.史学理论丛书编辑部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2.周梁楷,《近代欧洲史家及史学思想》(台北:唐山,1990增订版)133.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当代西方历史理论述评》(台北:谷风,1989)134.张广智,《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135.孙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36.郭圣铭编著,《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37.田汝康、金重远主编,《西洋现代史学流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38.Barnes,HE ,董之学译,《新史学与社会科学》(台北:商务,1933)139.Barraclough,G.,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1987)140.Bermheim,E. ,陈韬译,《史学方法论》(上海:商务,时间未详)141.Bloch,M.,周婉窈译,《史家的技艺》(台北:允晨,1989) 142.Cantor,NF& Schenider,R.,涂永清译,《史学导论》(台北:水牛,1976)143.Dennis Smith,周辉荣等译,《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2000)144.Donald A. Ritchie,王芝芝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台北:远流,1997 )145.Droysen,JG,胡昌智译,《历史知识的理论》(台北:联经,1986) 146.Fling,FM,薛澄清译,《历史方法概论》(上海:商务,1933) 147.Floud,R.,王小宽译,《计量史学方法导论》(上海:译文,1991) 148.Gawronski,DV,容继业译,《历史意义与方法》(台北:幼狮,1974)149.Gilbert,F.& Graubard,SR,李丰斌译,《当代史学研究》(台北:明文,1982)150.Iggers,GG,陈海宏等译,《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北京:华夏,1989)151.Keith Jenkins,江政宽译,《后现代历史学》(台北:麦田,1999) 152.Keith Jenkins,贾士蘅译,《历史的再思考》(台北:麦田,1996)153.Peter Burke,姚朋等译,《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2001)154.Popper,KR,李丰斌译,《历史定论主义的穷困》(台北:联经,1981)155.Ricoeur,P.,王建华译,《历史学家的技艺与贡献》(香港:牛津大学,1994 )156.Robinson,JH,何炳松译,《新史学》(上海:商务,1923) 157.Salvemini,G,周谦冲译,《史学家与科学家》(重庆:商务,1945) 158.Seignobos,Ch.,张宗文译,《社会科学与历史方法》(上海:大东,1930)159.Shafer,RJ,赵干城、鲍世奋译,《史学方法论》(台北:五南,1990)160.Tosh,J.,赵干城、鲍世奋译,《史学导论》(台北:五南,1988) 161.Turabian,KC,马凯南译,《大学论文研究报告写作指导》(台北:黎明,19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参考书

六、参考书目:1、《邓小平文选》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4、《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模超、温锐等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廖盖隆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6、吕连仁等编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8、石仲泉著《中共八大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罗平汉著《当代历史问题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李文主编:《国史论丛》:《当代中国史研究》十年文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111、朱正著《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13、[英]罗克麦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起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4、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15、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6、郑谦、韩钢《毛泽东之路——晚年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17、俞思念、于文俊等著《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19、《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宋连生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文献: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
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6~1988年版;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版;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版;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0~2003年版;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2005、2006年版。
中国史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国史研究生考试科目: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博仁教育的林老师推荐的以上历史学考研参考书主要几点原因:1、与考试大纲的基本吻合。
以上所推荐的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基本上与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基本吻合,包含了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对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准确的阐述。
比如“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这个考点,对应在北师大晁福林老师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春秋时期各国的变法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当然,从近两年的命题来看,有一些所谓超纲的知识点,这里建议同学们多看一些历史学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书籍,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博仁的辅导班上,老师也会介绍相关的历史常识。
2、参考书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详细。
从这9本书的编写来看,编写结构合理,知识点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详细,框架突出。
比如高教版世界史六卷本来说,写的也挺好的,但是编写的比较有深度,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看这套书是有一定难度的。
3、参考书的观点代表了历史学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在考生备考的过程中,很多考生看了其他参考书,有些观点是不一样,让考生很棘手,特别是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该答哪个观点。
推荐历史基础参考书,代表了历史学的主流观点,考生可以以这些观点为主,进行答题。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历史书的时候,买一本地区,边看书边看地图,通过地图的直观性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世界史部分,首先要搞清楚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能够更容易理解世界史的知识点。
中国史学史4

三、隋朝修史的失误
• 1、隋禁私人修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史官,但对 史学控制不严,齐设史馆,但仍不限制私人修史,隋朝 统一后设史馆,禁止私人修史,开皇十三年(593)文 帝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隋书· 文帝纪》)从客观上扼杀了私家修史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学的繁荣。 • 2、官府修史不力,无切实宏大的修史计划和明确 的分工合作。 • 3、修史者多非其才。炀帝时网罗的人才中,多是 以词章见长的文士,如虞绰、王胄、庾自直等。后人评 价“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 数代之事殆将泯绝”(《州府元龟》)卷554国史部》 虽好文儒,然轻修史,这是事实。
• 牛弘字里仁。入隋任秘书监、吏部尚书。 著有《隋朝仪礼》百卷,《周史》十八卷(未 最后成书)等。 • 刘知几批评道“夫以宇文之言,而动遵经 典,多依《史》、《汉》,“虽文皆雅正,而 事悉虚无”(《杂说下》) • 此外尚有李德林《齐史》、杜台卿《齐 纪》、许善心《梁史》、姚察《梁书》等,这 些史书为以后唐修诸史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 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及史书的 修撰
• 一、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 • 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混乱以后,隋唐二代 重新建立起封建统一大帝国。唐初,由于政治 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秩序趋向稳定,朝廷对 于前代文化的整理开始重视。唐太宗时,正式 设立史馆,专修国史,又对唐以前诸朝史籍进 行大规模的整》、 《陈》、《北齐书》、《北周书》、《隋书》、 《南史》、 《北史》, 后二部乃李延寿私撰 而由朝廷颁行)是在这时期修成的。
二、隋朝修史的成就
• 魏澹,字彦渊(深),澹父季景是魏收族 叔。澹历任北齐殿中死后、侍御史,北周纳言 中士,入隋任太子舍人,后升为著作郎。 • 开皇中,文帝认为魏收《魏书》“褒贬失 实”,“诏澹别成《魏史》”,澹书以西魏为 正统,东魏为僣伪,共92卷:十二纪、七十八 传,另加史论及例并目录。据《崇文总目》, 澹书仅存纪一篇。(《太宗纪》)今本收书 《太宗纪》取自于澹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
1 朱杰勤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又收入朱杰勤著《史学理论》(《朱杰勤文集》第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
3 仓修良魏得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仓修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4 张孟伦著《中国史学史》(上、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1986年出版)
5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6 高国抗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
7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8 施丁著《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9 陶懋炳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10 周春元编著《中国史学史》(贵州师大学报编辑部1989年出版)
11 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修订本(上、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 邹贤俊主编《中国古代史学史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13 魏文清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14 胡逢祥张文建著《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15 张家璠耿天勤庞祖喜主编《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16 曹靖国著《中国近代新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17 桂遵义著《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国》
18 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19 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20 高国抗杨燕起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21 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22 王学典著《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3王学典著《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运》
24 俞旦初著《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5 蒋俊著《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年出版)
26 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7 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28 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
29 张书学著《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究》
30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31瞿林东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
32瞿林东著《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5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三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6谢保成著《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8,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9蒙文通著《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1傅玉璋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李宗侗著《中国史学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
43李小树著《中华史学三千年史》,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年版
44杜维运著《中国史学史》(全三
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5乔治忠著《中国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6姚薇元著《中国史学史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谢保成著《史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48谢保成著《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49张越主编《中国史学史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51谢贵安著《中国史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2武少民著《百年清学研究九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