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教案模板

高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汇、句型、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词汇记忆、语法运用、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词汇教学(1)通过图片、情景、例句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生词。

(2)让学生运用新词汇进行造句,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语法教学(1)讲解本节课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语法要点。

(2)通过练习题,巩固语法知识。

4.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文章主题。

(3)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5. 听力理解(1)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懂文章大意。

(2)针对听力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6. 口语表达(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交流。

7. 写作技巧(1)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2)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写作任务。

8. 总结与反馈(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拓展学习内容。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4更新版高中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更新版高中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更新版高中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引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对高中英语教育课程进行了修订,特推出2024更新版高中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3.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课程内容1.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项目和话题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文化背景:涵盖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技能训练: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综合训练,以及相应的策略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4. 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各种真实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三、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多元地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课程安排1. 课时安排:高中英语课程每周安排3-4课时,共计240课时。

2. 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段安排: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40课时,每个学段结束后进行阶段性评价。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Chapter 1: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 Chapter 2: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Our Lives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听说能力,培养其运用英语进行科技话题讨论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技发展历程的梳理,科技对生活影响的深入理解;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科技英语词汇的掌握,培养其运用英语进行科技话题讨论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录音机;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科技发展图片,引发学生对科技话题的兴趣,导入新课;2. 新课内容讲解:a. 介绍科技发展的历程,梳理教材Chapter 1的内容;b. 分析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解读教材Chapter 2的内容;3.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英语讨论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并进行展示;6.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问题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科技发展的历程;2. 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重点词汇、短语、句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堂内容,用英语编写一段关于科技发展对生活影响的短文;b. 收集关于科技领域的新闻,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答案:b. (答案因新闻内容而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其科学素养,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精品教案人教版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精品教案人教版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精品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根据《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我将为学生们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Films and Film Events”内容。

具体包括:Section A中听力练习、阅读理解以及相关词汇和语法点;Section B中对话和阅读篇章,重点讲解与电影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生词和短语,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培养学生英语听力、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英语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解电影艺术,培养他们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影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理解与运用,以及听力材料理解和口语表达。

2. 教学重点:Section A中听力练习、阅读理解和Section B中对话、阅读篇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听力材料、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电影预告片,激发学生对电影话题兴趣,引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展示Section A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2)播放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3)讲解阅读篇章,让学生理解电影评论基本框架和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口语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喜欢电影类型和电影明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Films and Film Events2. 主要内容:(1)生词和短语(2)听力练习答案(3)阅读篇章框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上练习题。

(2)以“我最爱电影”为主题,写一篇英语短文,不少于100词。

2. 答案:课后统一发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和学生掌握程度,反思教学方法有效性,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新课标人教版教案必修一

高中英语新课标人教版教案必修一

高中英语新课标人教版教案必修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英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具体章节为Unit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并描述学生在高中第一天的生活和感受;学会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事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准确说出与高中生活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 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事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并分享自己在高中第一天的经历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特别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2. 教学重点:核心词汇和短语的掌握,以及运用一般过去时进行简单的叙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单词卡片。

2. 学具:英语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高中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例题讲解:以"Yesterday was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I"为例,讲解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自己在高中第一天的经历。

5.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核心词汇和短语:写在黑板的左边,方便学生查看。

2. 一般过去时的结构:写在黑板的右边,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你昨天的一天。

2. 答案示例:Yesterday was my busy day. I got up at 6:00, had breakfast and wen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I had four classes. After lunch, I played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In the evening, I did my homework and watched TV.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一般过去时的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动词过去式变化不准确,需加强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部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部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部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必修一中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法:复和巩固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将来时态等基本语法知识。

2. 词汇:通过阅读和听力练,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阅读:通过阅读文本和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听力:通过听对话和听文章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听觉理解能力。

5. 口语:通过各种口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 合作研究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归纳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将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例子或相关资料,唤起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兴趣。

2. 语法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本单元的语法知识。

3. 词汇研究:通过词汇游戏和词汇练,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4. 阅读训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和做阅读理解题目,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听力训练:教师播放相关听力材料,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和听觉理解练。

6. 口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

五、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进行教学评价。

2.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研究成长。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等。

3. 课外资料:相关的练册、参考书和教育软件等。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第四单元“生活与科学”的第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1. 掌握与生活科学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 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科学现象;3. 学会阅读和理解科学短文。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运用与生活科学相关的词汇进行交流。

2. 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科学现象,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了解科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科学短文的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与生活科学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一般现在时态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展示。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与生活科学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科学现象。

a. 展示词汇,让学生跟读、拼写。

b. 举例说明一般现在时的用法,让学生模仿造句。

c. 分析科学短文,教授阅读技巧。

3. 例题讲解:针对一般现在时和科学短文阅读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2023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第四单元“生活与科学”2. 主要词汇和表达方式:生活科学词汇:technology, innovation, discovery, experiment, research一般现在时态:subject + verb (s/es) + object3. 科学短文阅读技巧: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一般现在时描述生活中的一个科学现象。

b. 阅读一篇科学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 答案:b.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用英语进行描述,并分享给同学。

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Festivals and customs”,主要介绍世界各地的节日和习俗。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庆祝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单元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 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描述节日和习俗;- 提高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材料- 教材:部编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上);-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相关阅读材料。

2.2 教学内容安排- Lesson 1:节日和习俗的介绍;- Lesson 2:听力练习和文化背景知识拓展;- Lesson 3:口语表达和角色扮演;- Lesson 4:阅读理解;- Lesson 5:写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3.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2 交际型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4.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计5课时。

5.2 进度安排- 第1周:Lesson 1;- 第2周:Lesson 2;- 第3周:Lesson 3;- 第4周:Lesson 4;- 第5周:Lesson 5、单元总结和测试。

六、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网络资源;- 相关阅读材料;- 录音设备;- 测试卷。

七、教学建议- 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5 第二单元(The United Kingdom ) Using language Sightseeing in London让学生了解英国首都伦敦的名胜古迹( BigBen;StPaul’sCathedral ;WestminsterAbbey;Greenwich;Highgate Cemetery)二、教学目标(Teaching goals)1.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a. 重点词汇和短语sightseeing, available, delight, tower, royal, uniform, splendid, statue, communism, thrillb. 重点句式Worried about the time available, Zhang Pingyu had ... P14What interested her most was the longitude line.P14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man who had developed communism should have lived and died in London. P14But she was thrilled by ... P142. 能力目标(Ability goals)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plan a tour around certain places.3. 学能目标Learning ability goalsHelp th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the historical sites in London.三、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 difficult points)Help the students identify different kinds of tour and talk about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for the tour and 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四、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1、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读之前,教师设定阅读任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交际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提高听说能力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把有关英国的文本,图片等信息融合在课件中,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Reading 部分对The UK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关于英国的一些名胜古迹。

五、教具准备(Teaching aids)A computer and a projector.六、教学过程与方式(Teaching procedures & ways)Step I Revision and Lead-inTalk about London with the students.T: London has been a capital city for nearly 1,000 years, and many of its ancient buildings still stand. Have you found any information about London?S1: The most famous sites in London are the Tower of London, Westminster Abbey and St. Paul’s Cathedral. But most visitors also want to see the House of Parliament, Buckingham Palace, which is the Queen’s London home.S2: Once, London was a small Roman town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but slowly it gre w into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cities with more than 7 million people. Different areas of London seem to be like different cities. And it also has many big parks, full of trees, flowers and grass. Sitting on the grass in the middle of Hyde Park or Kensington Gardens, you are in the country, miles away.S3: Many people think that London is all gray, but in fact red is London’s favorite color. London is at its best when people are celebrating. Then the flags, the cheering crowds and the carriages and horses all sparkle in the sunshine —if it’s not raining, of course! However, it is often foggy. That’s why it’s called “fog city”.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do the exercises after the passage.T: “Sightseeing in London” is about a Chinese girl’s f irst visit to London. It tells us how it would feel to visit London for the first time. Now read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fter the text.Step Ⅱ ReadingTask 1: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to get the main idea.T: Now please read the text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Show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1. How did Zhang Pingyu plan her tour?2. What were the buildings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were they famous for? Who built them? What happened to them?Sample answers:1. First, she made a list of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see. Then she planed her four-day trip.2. The buildings mentioned in the text were:Tower, built by Norman invaders of AD 1066, it is a solid, stone, square tower which remained standing for one thousan d years; St Paul’s Cathedral, built after the terrible fire of London in 1666, looked splendid; Westminster Abbey, contains statues in memory of dead poets and writers; Greenwich, the longitude line; Big Ben; Highgate Cemetery; Windsor Castle.Task 2: Ask the students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Sightseeing in London”.1. The Tower of London2. St Paul’s Cathedral3. Westminster Abbey4. Big Ben5. Buckingham PalaceShow the following. (说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评说、文化背景介绍和生活体验等方法导入,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产生阅读欲望。

)GreenwichTheseconddayThethirddayThefirstday1. High gate Cemetery2. The Library of theBritish Museum3. Windsor CastleTask 3 .Ask the students find out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1)delight n.&vt.to one’s delight = to the delight of sb.take delight inwith /in delightbe delighted at /by /withbe delighted to do sth .delightful adj.(2) remain vi &linking vremain --- remaining (adj ) --- remains (n )After the fire ,very little remained of my house . 剩下Much work remained to be done .有待以后再做I’ll remained to see the end of the game .留下In fact ,the work remained unfinished .仍然是The children remained listening .The Indian people remain in deep poverty .The remains of the ancient temple are worth seeing .n.残余物(3)thrill vt. &n.be thrilled at /with sththrilling adj.(4) Worried about the time available, Zhang Pingyu had made a list of the sites she wanted to see in London. 过去分词做原因状语= Because she was worriedabout ……(5)It looked splendid when first built .时间状语从句的省略=(when it was first built)(6)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man who had developed communism should have lived and died in London. It作形式主语,that 引导主语从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