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表演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3
舞蹈技能大赛内容要求及评分标准

舞蹈技能大赛内容要求及评分标准一、参赛人员高一、高二、高三舞蹈专业全体学生二、参赛内容软开度技巧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组合三、参赛要求1五官端庄,比例匀称。
男生身高168厘米,女生身高158厘米。
2对音乐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把握能力。
3学生着装统一,体操服和民间舞蹈服装。
四、评分标准软开度竖叉、横叉(20分〕一、分别下横叉,竖叉与地面完全贴合,脚背膝盖跨跟开度很好。
二、可下横叉,竖叉,但与地面贴合度一般,脚背膝盖跨跟开度一般。
三、可下横叉竖叉,但与地面贴合度较差,脚背膝盖胯根开度较差。
四、不可下横叉、竖叉。
反拉胸腰肩(5分)1、手臂腿同样伸直,膝盖离地。
2、膝盖手臂微弯曲,腰有弧度。
3、没有完成。
倒立〔5分〕1、二人一组,动作完整力度好。
2、墙上可倒立。
3、无法完成。
肩肘倒立〔5分〕1、胳膊肘与地面完全垂直,身体完全直立,并与地面垂直,脚背延伸性好,落地较轻。
2、控制能力差,不能完全展现动作。
直挺后肩翻〔5分〕1、动作标准,能很好控制中段。
2、完成不了民族民间舞蹈〔30分〕A、舞蹈动作流畅协调,舞姿优美敏捷,情绪饱满自然,表现力强,舞蹈与音乐和谐一致,节奏感强。
风格把握正确。
B、舞蹈动作娴熟协调,风格准确舞姿优美,情绪饱满,节奏性好。
C、动作较协调,根本把握舞蹈风格特点,有一定的表现力,音乐与舞蹈根本一致,节奏正确。
D、舞蹈动作呆板僵硬,节奏感差,舞蹈动作完成较差。
知识问答:〔10分〕答复完全正确10分不熟练5分不会0分。
评判舞蹈大赛的评分规则和详细内容(附评分表)

评判舞蹈大赛的评分规则和详细内容(附评分表)一、评分规则舞蹈大赛的评分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技术、艺术性、编排、表演和难度。
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分值,总分通常为100分。
1. 技术(3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舞者的基本技能,包括身体协调、步伐、平衡、力度控制等。
2. 艺术性(30分):这部分主要评判舞者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看舞者是否能通过舞蹈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主题。
3. 编排(20分):这部分考察舞蹈的构想和设计,包括舞蹈的流畅性、连贯性和创新性。
4. 表演(10分):这部分主要看舞者在舞台上的表现,包括自信、投入和舞台魅力。
5. 难度(10分):这部分考察舞蹈的难度,包括动作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难度。
二、详细内容以下是对每个评分部分的详细解释:1. 技术:舞者需要展示出良好的舞蹈技巧,包括正确的步伐、平衡和身体协调。
舞者的动作应该清晰、精确,力度应该适中,既不过轻也不过重。
2. 艺术性:艺术性是舞蹈的灵魂,舞者需要通过舞蹈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主题。
舞者应该有良好的音乐感,能够与音乐和谐地配合。
3. 编排:编排是舞蹈的脊梁,决定了舞蹈的结构和流畅性。
舞蹈应该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动作应该连贯,不应有突兀的转折。
4. 表演:舞者在舞台上的表现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展示出自信和投入。
舞者应该有强烈的舞台魅力,能够吸引和牵引观众的注意力。
5. 难度:舞蹈的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分因素,舞者需要展示出他们的技术水平。
难度不仅仅是动作的复杂性,也包括舞蹈的速度和节奏。
三、评分表以下是一份示例评分表:每个评分项目都有一定的权重,总分为100分。
评判员根据舞者在每个项目上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
所有项目的分数加起来,就是舞者的总分。
舞蹈大赛的评分规则和详细内容可能会因比赛的类型和级别而有所不同,但上述评分标准和解释是通用的,适用于大多数舞蹈比赛。
舞蹈大赛的评价标准与详细规定(含评分表)

舞蹈大赛的评价标准与详细规定(含评分
表)
一、评价标准
1. 技术性 (30分)
技术性包括舞者的动作准确性、身体控制能力以及独特技巧的运用。
评委将根据舞者的技术水平评出相应的分数。
2. 表现力 (30分)
表现力包括舞者在舞蹈中传达的情感、个性和独特性。
评委将根据舞者的表现力来评出相应的分数。
3. 创意性 (20分)
创意性包括舞蹈的编排、音乐选择以及舞蹈的主题。
评委将根据舞蹈的创意性来评出相应的分数。
4. 服装和道具 (10分)
服装和道具包括舞者的舞蹈服装、头饰以及舞蹈道具的使用。
评委将根据服装和道具的质量和与舞蹈的配合程度来评出相应的分数。
5. 舞台呈现 (10分)
舞台呈现包括舞者的舞蹈表演在舞台上的呈现方式、空间利用以及舞台效果。
评委将根据舞者的舞台呈现来评出相应的分数。
二、详细规定
1. 所有参赛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和排练。
2. 所有参赛者在比赛中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舞蹈表演。
3. 所有参赛者必须尊重评委的决定,并接受评委的反馈。
4. 所有参赛者的服装和道具必须符合比赛的主题和要求。
5. 所有参赛者的舞蹈表演必须符合比赛的评价标准。
三、评分表
总分为100分,评委将根据以上标准对参赛者进行评分。
舞蹈竞赛打分原则和具体规定(含得分表)

舞蹈竞赛打分原则和具体规定(含得分表)1. 引言这份文档旨在提供舞蹈竞赛的打分原则和具体规定,以确保评分过程公正、准确。
本文档包含了评委打分的标准,以及每个标准对应的具体得分表。
2. 打分原则在评分舞蹈比赛时,评委应遵循以下原则:- 独立评分:评委应独立进行打分,不受任何外部干扰或意见影响。
- 公正公平:评委应根据参赛舞者的技巧、表现和艺术性公正评分,不偏袒任何一方。
- 专业准确:评委应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准确评估舞者的技术水平和表演能力。
- 一致性:评委间的打分应保持一致性,避免出现明显偏差或不公正情况。
3. 打分规定为了确保评分过程简单明了,我们采用以下打分规定:- 打分范围:每个评委的打分范围为1到10分。
- 标准化评分:评委将根据每个舞者的技术、表现和艺术性,给予相应的分数。
- 分数计算:评委的分数将进行平均计算,得出最终得分。
- 淘汰制度:根据最终得分,确定晋级和淘汰的舞者。
4. 打分标准以下是评委打分的具体标准,每个标准对应的分值为1到10分,评委可根据舞者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
4.1 技术水平评委将考虑舞者的技术水平,包括以下方面:- 身体控制和协调性- 节奏感和节拍准确性- 技巧难度和完成度4.2 表演能力评委将考虑舞者的表演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表情和情感传达- 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度- 舞姿和形体美4.3 艺术性评委将考虑舞者的艺术性,包括以下方面:- 创意和独特性- 编舞和舞蹈构图- 音乐选择和配合5. 得分表下面是评委的得分表,每个标准对应的分数范围为1到10分。
6.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舞蹈竞赛的打分原则和具体规定,以确保评分过程公正、准确。
评委应独立打分,根据技术水平、表演能力和艺术性评估舞者,并使用得分表进行标准化评分。
打分结果将根据分数计算和淘汰制度确定晋级和淘汰的舞者。
《中国舞》竞赛规程

艺术专业(中国舞)技能竞赛规程一、竞赛名称艺术专业技能竞赛(中国舞)二、竞赛方式与内容1.本次比赛为个人赛。
2.比赛内容:舞蹈作品展示、技术技巧展示、动作模仿。
(1)作品展示:要求参赛者自选舞种,作品完整,每位选手比赛时间在4分钟以内。
(2)技术技巧:规定的12个技巧完整展示。
(3)动作模仿:动作舞姿标准,相似度达到85%以上。
三、竞赛项目和竞赛日程四、评分原则、方法、标准(一)评分原则:1.比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考查参赛选手的综合表演能力及基本职业素养。
比赛评分由评委组当场集体评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得出其它分数的平均分,即是参赛者该项比赛内容的得分。
2.在自选作品表演方面,依据参赛者的专业条件、专业素质、专业技术、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以及作品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3.在技术技巧方面,依据参赛者的协调感、节奏感、力度等舞蹈素质,控制、稳定能力和完成质量以及题目难度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4.在动作模仿方面,依据参赛者模仿的流畅性、准确度等因素,确定标准,综合评分。
(二)比赛项目评分:自选作品表演60%,技术技巧30%,动作模仿10%。
比赛分数采用百分制,各赛项满分均为100分。
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各项比赛内容的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相加而成。
五、参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学生证,并佩戴组委会统一签发的参赛证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必须按比赛规定时间检录,并按抽到的参赛序号参加比赛,迟到15分钟以上不得参加比赛。
3.参赛选手应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服从赛场评委及工作人员管理。
4.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向现场工作人员提出。
5.比赛规定时间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
六、工作人员须知1.大赛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服从赛事组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
2.全体工作人员要按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份内各项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艺术专业技能竞赛赛项规程中国舞表演(中职组)

艺术专业技能赛项规程(中国舞表演)一、赛项名称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考察并展示中等职业学校参赛选手的中国舞表演基本技能、剧目表演等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引领推进中职中国舞表演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为选拔和推出优秀中等舞蹈表演人才提供广阔平台。
三、比赛方式及参赛资格1、本赛项为个人项目。
参赛表演形式为独舞。
表演舞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古典舞。
2、各参赛队人员组成为:领队1人,选手不超过4人。
每名参赛选手指定1名指导教师。
3、比赛分预赛(选拔赛)和决赛。
预赛由各校组织,通过预赛选拔参加决赛的选手。
决赛由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和艺术专业技能赛项执委会统一组织。
4、决赛,选拔出的选手参加比赛。
比赛结束,按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取选手总数计算,按总分高低决定选手获奖等次。
5、所有参赛选手均须为中等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在籍全日制学生中专四年级,五年级。
年龄限制在17周岁以下。
四、比赛内容(全体选手参加)1、剧目片断表演自选中国舞剧目片段一个,现场表演。
时间2分30秒至3分钟。
重点考察选手的舞蹈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剧目片断须选自公演过的中国舞成品剧目,与教学相结合。
推荐从参加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的优秀教学剧目中选择。
2、技术技巧展示现场展示选手的中国舞技术技巧(控制、跳、转、翻)能力。
每人时间2分钟以内,技巧组合应包含控制、跳、转、翻。
技术动作自定并以组合形式呈现,音乐自选。
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基本功水平。
以中国舞表演专业中职六年制四年级或三年制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为基准。
五、比赛规则1、参赛队统一使用学校名称。
2、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参赛剧目在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更换。
3、剧目片断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的伴奏音乐一律采用伴奏碟,须自行制作成音乐文件(统一为MP3格式),要求2个竞赛环节分别制作成2张CD伴奏碟或u盘并标注清晰,在抽签后贴上序号交组委会。
(参赛期间选手练习时伴奏碟自带)。
舞蹈表演比赛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

舞蹈表演比赛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基本要求1. 技术要求:参赛者在舞蹈表演中需要展现出熟练的舞蹈技巧和动作准确度。
他们应该掌握基本的舞蹈步法,身体协调和灵活性,以及舞蹈技术的各种要素,如对齐、转动、跳跃和平衡等。
技术要求:参赛者在舞蹈表演中需要展现出熟练的舞蹈技巧和动作准确度。
他们应该掌握基本的舞蹈步法,身体协调和灵活性,以及舞蹈技术的各种要素,如对齐、转动、跳跃和平衡等。
2. 创意和表现:参赛者需要在舞蹈表演中展现独特的创意和个性。
他们应该能够通过舞蹈表达情感、故事、主题或概念,并能够与观众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
创新和突破传统的舞蹈表现形式也会获得额外加分。
创意和表现:参赛者需要在舞蹈表演中展现独特的创意和个性。
他们应该能够通过舞蹈表达情感、故事、主题或概念,并能够与观众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
创新和突破传统的舞蹈表现形式也会获得额外加分。
3. 编舞设计:参赛者的舞蹈表演需要有良好的编舞设计,包括舞蹈动作的连贯性、流畅性和节奏感。
舞蹈的起伏、以及舞蹈动作的变化和转换都需要合理设计,使整个表演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编舞设计:参赛者的舞蹈表演需要有良好的编舞设计,包括舞蹈动作的连贯性、流畅性和节奏感。
舞蹈的起伏、高潮以及舞蹈动作的变化和转换都需要合理设计,使整个表演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4. 服装和化妆:参赛者的服装和化妆应与舞蹈表演的主题和风格相匹配。
服装和化妆的搭配应注重细节和整体效果,以展现出舞蹈表演的美感和协调性。
服装和化妆:参赛者的服装和化妆应与舞蹈表演的主题和风格相匹配。
服装和化妆的搭配应注重细节和整体效果,以展现出舞蹈表演的美感和协调性。
5. 团队合作:如果参赛者是以团队形式参赛,他们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舞蹈演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将对整个舞蹈表演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团队合作:如果参赛者是以团队形式参赛,他们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舞蹈演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将对整个舞蹈表演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41-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

附件41:中职文化艺术类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赛项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竞赛内容本赛项为个人项目,参赛表演形式为独舞。
中国舞表演舞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中国古典舞。
比赛内容包括剧目片段表演、技术技巧展示、专业拓展能力、知识素质考察四个部分。
比赛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比赛:剧目片段和技术技巧展示全体选手参加本轮剧目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两部分比赛。
1.剧目片段表演自选中国舞剧目片段一个,现场表演。
时间2分30秒至3分钟,以个人形式单独表演。
重点考察选手的舞蹈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剧目片段须选自公演过的中国舞成品剧目,与教学相结合。
推荐从参加前10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和第11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优秀教学剧目中选择。
2.技术技巧展示按分组进行规定基本功训练课的形式进行展示。
每组6位选手,现场展示选手的中国舞技术技巧(控制、跳、转、翻)能力,时间20分钟。
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基本功水平。
基本功训练课以中国舞表演专业中职六年制四年级或三年制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为基准。
第二轮比赛:专业拓展能力与知识素质考察第一轮比赛结束,按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取选手总数的60%进入第二轮比赛。
当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剧目片段表演、技术技巧展示分值高低排序。
3.专业拓展能力(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考察分小组进行,每组6位选手。
由小组代表抽签决定每组模仿的动作和播放的音乐。
每组动作和音乐不相同。
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创造能力。
(1)动作模仿:示范教师根据抽签现场示范一组舞蹈动作,时间30秒以内。
教师示范2遍后,选手当场完整模仿该组动作1遍。
教师示范过程中选手可以跟随模仿。
(2)即兴表演:根据抽签现场播放一段音乐,时间约30秒。
音乐共播放3遍。
播放第2遍时,选手可以跟随音乐试做动作;播放第3遍时,选手须以之前学习模仿动作为原型,跟随音乐即兴表演舞蹈。
4.知识素质考察选手现场抽取题目,在2分钟内独立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0
高职艺术设计传媒专业类艺术专业技能的中国舞
表演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
一、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舞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古典舞,内容含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舞蹈编创与表演、编创答辩四个部分,分两轮进行比赛。
第一轮比赛:剧目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
全体选手参加本轮剧目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两部分的比赛。
1、剧目表演
剧目表演主要考察选手的舞蹈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选手自选一个6分钟以内的中国舞剧目,以个人形式独立表演。
剧目须选自公演过的中国舞成品剧目,内容与教学相结合,推荐从参加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的优秀教学剧目中选择。
2、技术技巧展示
技术技巧展示主要考察选手的专业基本功水平。
以分组进行基本功训练课的形式,每组6位选手,现场展示选手的中国舞技术技巧(控制、跳、转、翻)能力,时间为20分钟。
基本功训练课以中国舞表演专业高职一年级或五年制高职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为基准。
第二轮比赛:舞蹈编创与表演和舞蹈编创答辩
第一轮比赛结束,按得分顺序,由高到低取选手总数的60%进入第二轮比赛。
当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分值高低排序。
1、舞蹈编创与表演
舞蹈编创与表演主要考察选手的专业拓展和创造能力,要求选手在指定场所和规定时间(1小时)以内,根据音乐独立创编一个表演时间在2分钟以内的舞蹈小品,然后在舞台表演;每位选手抽取的音乐不相同;舞蹈小品可以徒手表演,也可以使用道具,执委会提供扇子、手绢、水袖三种道具供选用。
2、舞蹈编创答辩
编创答辩主要考察选手的创造思维、理论素养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选手现场阐述舞蹈小品主题、创作思维、音乐情感、动作编排、表现手法等,时间在
3分钟以内;评委可针对选手的舞蹈表演和编创阐释提出1-2个问题,选手随即回答,时间在2分钟以内。
二、竞赛方式
本赛项的竞赛方式为个人赛。
三、竞赛时量和竞赛流程
(一)竞赛时量
1、剧目表演时间6分钟以内。
2、技术技巧展示规定动作展示时间为20分钟。
3、舞蹈编创与表演准备时间为1小时,舞台表演时间2分钟以内。
4、编创答辩时间3分钟以内,回答问题时间2分钟以内。
(二)竞赛流程
参赛选手在第一轮比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后,抽取比赛序号。
第一轮比赛剧目表演项目开始,工作人员按顺序引导选手进入赛场进行比赛;全部选手的剧目表演项目结束后,开始第一轮技术技巧展示项目,以6名选手为一组,工作人员按顺序将一组选手引入赛场进行比赛。
完成第一轮比赛任务的参赛选手进入休息室休息或进入赛场观摩区观摩。
获第二轮比赛资格的选手,在第二轮比赛开始前30分钟进入候赛室,凭身份证、学生证和参赛证进行检录后,抽取比赛序号和曲目序号。
每位选手在工作人员提示下,依次按抽取的序号兑换曲目,然后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各自排练厅进行舞蹈编创准备,准备时间为1个小时,然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回到赛场进行表演和答辩。
四、名次确定办法
比赛采用分项得分,按照评分标准和细则,按比例计算总分,根据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立选手名次。
当选手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剧目表演、技术技巧展示、舞蹈编创与表演和舞蹈编创答辩的分值高低排序。
五、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
1、评分采用百分制。
每项比赛满分均为100分。
参赛选手的最后总得分,由每项比赛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比例分配如下:剧目表演分值权重为45%,技术技巧展示分值权重为30%,舞蹈编创与表演分值权重占15%,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