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2003年申报调整稿6.1)

合集下载

珊溪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及对策

珊溪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及对策

珊溪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及对策
陈秀珠;胡晓镭;曾广恩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本文对珊溪水源集水范围内,各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及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水源集水区的环境问题,指出其根源是社会问题,并提出了水源保护的对策,如合理布局工业企业、设立污水处理厂、提倡生态农业、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等,可供参考.
【总页数】2页(P112-113)
【作者】陈秀珠;胡晓镭;曾广恩
【作者单位】温州市水文站,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水文站,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水文站,浙江,温州,3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21
【相关文献】
1.珊溪面板堆石坝平面变形控制网r稳定性分析 [J], 林国良
2.珊溪大坝安全监测现状及展望 [J], 王黎敏;林国良;毛小平;廖寿坤
3.温州文成珊溪库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基于发展权视角 [J], 郑碎丹;蓝昌成
4.珊溪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监控探讨 [J], 胡晓镭;吴红斌;孙国敏
5.服务部队全面调查水源水质确保官兵饮用水卫生安全——全军卫生监测中心开展全军三年后勤综合配套整治水源水质监督监测纪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台市泰东河西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台市泰东河西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台市泰东河西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3.27
•【字号】苏政复〔2021〕20号
•【施行日期】2021.03.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台市泰东河西溪饮用水水源地保
护区划分调整方案的批复
苏政复〔2021〕20号盐城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东台泰东河西溪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优化调整方案的请示(盐政请示〔2020〕2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东台市泰东河西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

二、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和监管,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消除各类环境安全隐患。

三、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17〕8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监控,定期调查评估
水源地环境状况,不断强化长效管护,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附件:东台市泰东河西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略)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7日。

珊溪水源应急预案

珊溪水源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珊溪水源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XX省珊溪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等地方性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珊溪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水源地污染事件;(2)水源地周边环境污染事件;(3)水源地周边生态破坏事件;(4)水源地周边地质灾害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建立珊溪水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收集、整理、分析珊溪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信息;(2)制定和修订珊溪水源应急预案;(3)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4)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1)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珊溪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2)水利部门:负责珊溪水源的调度、监测和应急处置;(3)卫生部门:负责饮用水安全监测和传染病防治;(4)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治安管理;(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应急处置物资和人员的运输;(6)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助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响应1. 预警(1)对珊溪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信息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启动预警机制;(2)根据预警情况,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和人群发布预警信息。

2. 应急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3)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清除、环境监测、饮用水安全保障、传染病防治等。

3. 应急结束(1)经应急指挥部确认,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应急响应结束;(2)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灾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珊溪(赵山渡)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珊溪(赵山渡)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珊溪(赵山渡)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摘要】近几年水质分析显示,珊溪水库主库区基本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要求,但赵山渡水库和黄坦坑等库湾水质存在超标现象。

但珊溪(赵山渡)水库目前仍存在污染物入库量难以控制、环境设施运行效率不佳、藻类污染威胁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

建议通过减污控源、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监管、实施水库休养生息、促进库区协调发展等对策,来进一步保护珊溪(赵山渡)水库水环境。

【关键词】珊溪(赵山渡)水库;水环境;现状;保护对策1 珊溪(赵山渡)水库概括珊溪(赵山渡)水库位于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飞云江干流中游河段,由珊溪水库工程和赵山渡引水工程组成,是一个以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电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

珊溪水库正常蓄水位142 米,总库容18.42 亿立方为多年调节水库,集水面积为1529 平方公里;赵山渡引水工程渠首距珊溪水库坝址35 公里,引水工程反调节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22 米,总库容3414 万立方米,调节库容427 万立方米。

目前珊溪(赵山渡)水库已成为温州地区最大的饮用水源地,为温州市区、瑞安、苍南、平阳、洞头等地约500万人口提供优质的饮用水,年供水量达7.3亿吨。

随着供水区域的变大,珊溪(赵山渡)水库的功能已由防洪为主转变为城市供水为主,保障水质安全成为了水库运行的首要任务。

各级政府严格控制集雨区内工业发展,加大了库区环境的整治力度,但受集雨区内人口众多、畜禽养殖量大等影响,珊溪水库局部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明显,藻类异常增殖情况突出。

2010年珊溪水库发生了建库以来第一次大面积严重的藻类异常增殖,使得珊溪(赵山渡)水库的饮用水安全面临着重大威胁,同时随着库区周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水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大珊溪(赵山渡)水库水环境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2 珊溪(赵山渡)水库水质现状2013年对珊溪(赵山渡)水库6个站点的监测数据显示,珊溪(赵山渡)水库大坝、支坑、交溪口、百丈口等4个站点基本能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珊溪水库水环境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珊溪水库水环境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珊溪水源水环境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吴红斌1,胡晓镭2,郑加财3(1.温州珊溪水库指挥部,浙江文成 325304;2.温州市水文站,浙江温州 325000;3温州市瑞平水系管理处,浙江温州 325000)摘 要:通过对珊溪水源水环境现状与水环境质量的描述,分析珊溪水体污染源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建立行政机制,注重生态修复,实施禽畜污染源综合整治,优化珊溪水源保护体系,改善水源水质,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防治对策,以促进珊溪水源水环境保护.关键词:水环境现状;污染源分析;防治对策;珊溪水源中图分类号:T 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36X(2007)0120049203Analysis on Shanxi Headwater and Water EnvironmentWU Hong2bin1,HU Xiao2lei2,ZHENG Jia2cai3(1.Wenzhou Shanxi Reserv oir Administration O ffice,Wencheng325304,China;2.Wenzhou Hydrologic S tation,Wenzhou325000,China;3.Ruiping Water Net Administration O ffice,Wenzhou325000,China)Abstract:It states how to protect Shanxi water res 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by administrative metho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hanxi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pollution,such as paying enough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reservation,rein forcing industrial pollution2pre2 venting,improving water quality of the headwater and developing urban foundational construction.K ey w ords:water environment;analysis on pollution s ource;measures;Shanxi headwater0 前 言珊溪水源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飞云江干流河段,由多年调节水库珊溪水库和下游的日调节水库赵山渡水库组成.珊溪水库坝址位于文成县珊溪镇,库区在文成、泰顺县境内.赵山渡水库坝址位于瑞安市龙湖镇上游的赵山渡,距珊溪水库坝址35km.水源集水面积为2302km2.该水源主要为温州、瑞安、平阳三市县提供生活用水,取水口在赵山渡大坝左侧1km处,年可供水量(p=95%)12亿m3,可满足温州近期、远景用水之需要.1 珊溪水源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达标情况 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飞云江上游干流、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赵山渡—珊溪水库收稿日期:2006212210作者简介:吴红斌(1968-),男,浙江文成县人,工程师,从事水文、水资源保护工作.区间(以下简称:赵—珊区间)干流、一级支流里光溪、洪口溪、莒江溪、 作口溪、玉泉溪等属Ⅱ类水水功能区,泗溪下游河段属Ⅲ类水功能区.现状水质泗溪大 段不能满足Ⅲ类水功能区要求,飞云江上游干流及一级支流里光溪、莒江溪、洪口溪能满足Ⅱ类水水功能区要求, 作口溪、玉泉溪、赵—珊区间干流、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基本满足Ⅱ类水水功能区要求.2 水质现状特征及水环境质量珊溪水源整体水质尚好,局部污染严重.根据近几年常规监测资料分析,部分监测断面超标指标有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OD Mn、C OD cr、TP和NH3 -N,其中C OD Mn、TP和C OD cr均属偶而超标.泗溪为Ⅳ类水,影响因素主要为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P和NH3-N;小支流黄坦坑、凤溪为劣Ⅴ类水,有机污染超标较严重.由于受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禽畜养殖业的影响,水质卫生指标较差,总体上水源水质表现为有机污染特征. 第19卷 第1期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V ol.19 N o.1 2007年3月J.Zhejiang Wat.C ons&Hydr.C ollege Mar.2007整体水体的水质变化趋势:枯水期优于丰水期,平水期最差,但受城镇生活污染所致泗溪、玉泉溪枯水期水质较差.3 污染源现状分析珊溪水源水体主要污染源以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污染源为主,工业污染源相对较少.主要污染类型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污染源主要分布在文成县境内.3.1 工业污染源集水区内工业污染源主要集中在文成县,泰顺县及瑞安市、景宁县境内工业企业及工业废水排放量均很少.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在35.24万t左右[注1],其中文成县为27.4万t,主要污染物C OD cr为130.34t;主要排污企业为哼哈山珍食品有限公司、文成帝师集团等18家.3.2 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医院的医疗污水.2004年水源集水区生活污水总量为1177.0万t、C OD cr为4119.5t、NH32N为235.4t,其中文成县生活污水总量为925.5万t、C OD cr为3253.2t、NH32N为185.9t.文成县境内有9家医疗单位,年产生废水9万t,基本上未经特殊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该废水含有大量的致病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也随之增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有所上升,而水源集水区的大部分城镇环境建设基础差,城镇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等一些必备的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源集水区大部分城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飞云江干流和支流.水源集水区的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加上农村的居民居住分散,也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源的污染也不能忽视.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沿河村庄和部分集镇的各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由于无人管理,大部分直接倒入河边,特别是一些有毒成分的垃圾,如病死畜禽尸体、农药瓶等,被雨水冲入水源地,令人触目惊心.3.3 农业污染源3.3.1 畜禽污染源据统计水源集水区内禽畜废水年排放量达68.8万t,C OD cr为4628.3t、NH3-N为359.8t.畜禽养殖业污染重灾区在文成县黄坦镇,生猪养殖是该镇的一项传统农业产业,现有规模养猪场在100个左右,生猪存栏量在5万头左右,大部分污水直接排入黄坦坑进入珊溪水库,造成水体水质的直接污染.3.3.2 农业退水污染据统计,近年来水源集水区农田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较为稳定,但农药用量呈增长的趋势,农药品种多为刹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按近几年使用量计,则水源集水区内化肥年使用量(均为折纯量)为氮肥5091t、磷肥957t、钾肥424t,农药年使用量为307t;按氮肥进入水体的比例为25%,磷肥约1%,农药约40%来计算,集水区内进入水体的农田污染分别为TP1272.8t/a、TP9.57t/a,农药为169.6t/a.3.4 水土流失水源集水区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丘陵红壤区,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坡面面蚀,局部区域由于地面坡度大,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重力侵蚀.水源集水区内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32km2,占总面积的27.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91.48km2,中度侵蚀面积205.33km2,强度以上侵蚀面积35.25km2.如:2005年“泰利”台风期间,由于强降水使集水区水土流失严重,尤其红、黄壤区土壤中的粘粒流失,导致水体持续浑浊了3个多月,形成严重的水环境灾难[1].4 水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根据《飞云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到2010年珊溪水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是:C OD cr总入河量为5795.3t/a,NH3-H为447.5t/a,其中文成县C OD cr入河量为5795.3t/a,NH3-H为447.5t/a,泰顺县C OD cr 入河量为1465t/a,NH3-N为112.6t/a[2].5 防治对策珊溪水源水环境保护应从源头抓起,从根源抓起,全面考虑,总体部署,长远规划,以保护珊溪水源水质为目标,以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污染源和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为重点,以配套服务设施为手段,进行全面治理,其治理对策如下:[注1] 2004年文成统计年鉴[C].文成县统计局,2004.[注2] 温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飞云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 50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第19卷(1)建立行政机制,优化珊溪水源保护体系.根据《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珊溪水源水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对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通报,为水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核定水源地纳污能力,提出排污总量控制标准;加强库区有毒有害物质的运输管理;强化水污染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加大宣传工作,鼓励公众参与,唤起人们保护水源水环境的责任感.(2)注重生态修复,改善水源水质.赵山渡水库水质主要受赵—珊区间的两大支流泗溪、玉泉溪的污染压力.在泗溪大 段已建设橡皮坝2座的基础上,再建设橡皮坝2座,在玉泉溪玉壶镇下游建设橡皮坝1座.一方面可以减缓水流,沉淀泥沙,同时去除颗粒态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前置库良性生态系统,降解和吸收水体和底泥中的污染物质,蓄浑放清,改善水质.保护赵山渡水库、珊溪水库由于蓄水形成的湿地,种植美人蕉等,既美观又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3)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建设重点排污企业的中水回用系统,实现闭路循环零排放.另外还要防止偏远山区迁入无证高污染企业.(4)强化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水源保护区内所有城镇都没有污水处理工程,只有位于泗溪的大 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开工建设中,Ⅰ期规模1万t/a,总规模4万t/a.水源保护区内其它城镇应尽快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对医疗废物要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置,对医疗废水要进行必要的消毒、杀菌处理.(5)控制禽畜污染物入库负荷.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源,应实施综合整治,倡导建设沼气池,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推广“畜禽粪便—沼气—农作物”这一生态模式,做到清洁生产.对黄坦的生猪养殖,在逐步减少规模的基础上,建设上规模的沼气工程.在管理上要坚持预防为主,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控制区,并严格执行.(6)倡导生态农业,减少化肥与农药的入库负荷.合理规划流域经济,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倡生态农业,推广有机肥料,“测土施肥”,节肥减污,并采用科学的灌溉方法,减少灌溉用水量和肥料的流失量.在水源集水区内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要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要大力推广生物制剂,减少高残留化学农药的用量.(7)改善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水源集水区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应加强集水区的森林保护,以文成县、泰顺县建设生态县为契机,认真搞好生态修复,逐步恢复原生态常绿阔叶林,重建乔灌草多层结构,充分发挥乔灌草各层的生态系统功能,减少水土流失.6 结 语珊溪水源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以污染源治理作前提,“防”“管”“治”一起抓,才能真正实现水源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保证供水安全.参考文献:[1] 胡晓镭,姜江斌.“泰利”台风珊溪水库水土流失及环境灾害成因分析[E B/O L].(2006-09-07)[2006-11-11].http://w w w.w zsl.g /news/shownewsl.asp.?board=cn&cla=news&id=12075. 第1期吴红斌.珊溪水源水环境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51 。

珊溪水库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

珊溪水库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
质 水 源 , 停 了一 批 污 染 企 业 , 绝 了 1 2家 不 符 合 环 保 要 求 的 关 拒 2
企业入驻 , 弃 了近 1 0 元 的工业性投资。从某种意义 上讲 , 舍 亿 0
县域经济就是 工业经济。必须争取政 策支持 , 立类似金磐 、 建 丽
景 等 跨 区 域 扶 贫 开 发 区 , 温 州 沿 海 产 业 带 中争 取 5 l 平 方 公 在 一 0 里 作 为 文 成 的 异 地 工 业 园 区 , 现 保 护 发 展 双 赢 。 三是 文 成 的发 实 展 空 间 虽 然 有 限 , 如 果 在 这 些 有 限 的 空 间里 发 展 清 洁 型 工业 , 但 那 么 既 不 会 产 生 水 体 污 染 ,又 可 增 强 文成 发 展 的 内 生 动 力 。 同 时 , 成发展绿色旅游业的潜力很大。 文 飞云 江 1 0 的 断 面水 质 能 满 足 水 域 功 能 要 求 , 近 年 有 些 % 0 但 支 流 的水 质 呈 下 降 趋 势 。调 查 显 示 , 溪 水 库 水 体 污 染 源主 要 是 珊 禽畜 粪便 、 活垃 圾和污 水、 体人 工养殖和 非法捕 捞、 无船 生 水 三 舶 非 法 营 运 等 。 为 保 护 水 源 地 环 境 ,文 成 付 出 了 不 菲 的 代 价 。 2 0 环 保 投 入 1 4 . 元 , 占 当年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的 1 .% 0 4年 0 16万 01 , 以后 逐 年 提 高 ,0 9年 达 13亿 元 ,超 过 当 年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的 20 . 5% 0 。为 什 么 污 染 难 以 消 除 笔 者 以 为 主 要 有 以 下 原 因 :
多达 l 3 。 1套
保 护 水 源 环 境 , 要 花 大 力气 、 足 资 本 , 要 抓 住 源 头 、 既 下 更 把 握 关 键 。 首 先 , 提 升 和 改 造 水 源 保 护 区 的产 业 入 手 , 从 彻底 消 除

温州文成珊溪库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基于发展权视角

温州文成珊溪库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基于发展权视角

第18卷第2期2018年6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18 No.2温州文成珊溪库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基于发展权视角DOI: 10.13669/ki.33-1276/z.2018.0242018-04-23浙江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八批规划课题(ZX18080)郑碎丹(1976—),女,浙江文成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县域经济、刘基文化研究;蓝昌成(1969—),男,浙江文成人,局长,主要从事县域经济、文化研究.[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郑碎丹1,蓝昌成2(1.中共文成县委党校,浙江 文成 325300;2.文成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浙江 文成 325300)[摘 要] 生态补偿是协调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机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珊溪水库是温州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供给地,较早实行了生态补偿机制。

从发展权视角分析,文成珊溪库区水源保护区居民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权均遭受严重损失。

当前文成珊溪库区生态补偿体系中存在补偿主客体不明、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的问题,使水源地发展权损失得不到合理补偿,导致经济发展落后、生态建设难以持续。

因此,为探寻生态补偿的科学路径,应明确文成珊溪库区生态补偿主客体,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

[关键词] 文成;珊溪库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发展权[中图分类号] X321;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 (2018) 02-0015-05Problems and Approach Selec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Wencheng County’s Shanxi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in Wenzhou— A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ightsZHENG Suidan, LAN Changcheng(1.Party School of CCP Committee of Wencheng County, Wencheng, 325300, China; 2.Management Bureau of Wencheng Country Institution Affairs, Wencheng, 325300, China)Abstrac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oordin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quity inregional development. Shanxi reservoir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supply in Wenzhou, and the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earli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ights, the development right of this area’s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seriously undermined. Due to the ambiguity of subject-object identification, the low standard of compensation and the singularity of compensation methods, the development rights have not been compensated appropriately, which results in the laggard development and the discontinu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order to find a scientific approach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pecify the subjects and the objects 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o raise the standard of compensation, and to explore various methods in compensation.Key words: Wencheng; Shanxi reservoir; Water protection area;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Development rights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必须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而生态补偿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珊溪水源水环境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珊溪水源水环境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之需要 .
2 水质现状特征及水环境质量
珊 溪水 源整体 水质 尚好 , 局部 污染严 重 . 根据近 几 年 常规监 测资 料分 析 , 部分 监 测 断 面 超 标指 标 有 粪 大 肠菌 群 、 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 O M、O T 阴 C D  ̄C D 、P和 N
An ls n S a x e d tra d W ae n i n n ay i o h n i a wae n t rE vr me t s H o
WU Hog bn HU a — i Z E i.a n -i , Xio l , H NG Jac i e
( . nhuSax R sr iA m n t tnOte Weceg 234 C i ; . nhuH d l i S tn 1Wezo hn i eev r d iir o t , nhn 50 , h a2 Wezo yr o c t o , o sa i i c 3 n o g a i
注重生 态修 复 , 实施禽 畜污染 源综合整 治, 化珊 溪水源保 护体 系, 优 改善 水源水质 , 大工业污染防 治力度 , 加 强化城 镇环 保基础设施 建设 等相 关的防治对策 , 以促进珊溪水源水环境保护 . 关键词 : 水环境现状 ;污染源分析 ; 治对策 ; 溪水 源 防 珊 中图分 类号 :V 1. T 23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8 3 X 20 ) 1 090 10 —56 (07 0. 4.3 0
吴 红斌 胡 晓镭 郑加 财。 , ,
(. 1 温州珊溪水库指挥部 , 浙江 文成 350 ;. 2342 温州市水文站 , 浙江 温州 35 0 ) 200 350 ; 20 0 3温州市瑞平水系管理处 , 浙江 温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珊溪水利枢纽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送审稿)
一、工程概况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境内飞云江干流中游,界于东径119°47'-120°15 ',北纬27°36'-27°50'之间(不包括引水渠道),由珊溪水库和赵山渡引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是一个以城市供水和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

珊溪水库坝址位于温州市文成县珊溪镇上游约1KM处的渔秀村附近,水库正常蓄水位142m,总库容18.24亿m3,为多年调节水库。

赵山渡引水工程渠首位于瑞安市龙湖镇上游的赵山渡,距珊溪水库坝址35KM;引水工程反调节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22m,总库容3414万m3,调节库容427万m3,为日调节水库。

引水工程输水总干渠长度13.364KM,设计输水流量36 m3/S;北干渠长19.102KM,输水流量24 m3/S;南干渠长度16.703KM,输水流量12 m3/S。

工程供水范围以飞云江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供水区。

南供水区为赵山渡坝址以下飞云江南岸,可分为马屿平原供水区、瑞平平原供水区和鳌江平原供水区;北供水区为赵山渡坝址以下飞云江以北,分为陶山平原供水区和温瑞平原供水区。

二、划分原则:
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各级保护区应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因此,为有效保护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饮用水质,
应及时划定各级保护区的地理范围。

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应根据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并遵循以下原则:
(l)一级保护区的水域上、下游范围不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其上游侧边界至取水点的径向流程时间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衰减到期望的浓度水平所需的时间。

(2)一级保护区的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水域长,沿岸纵深不小于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

(3)二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衰减到期望的浓度水平所需的距离。

(4)当面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森林开发、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性、集水域范围等确定。

(5)当点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应包括污废水排放区。

(6)水源保护区的边界不超流域界。

(7)保证取水口水质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II类水质标准。

(8)水质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保护区内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划分方案
本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范围包括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集雨区范围以及赵
山渡引水工程输水渠道。

1、赵山渡引水工程输水渠道保护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九条“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珊溪供水工程输水系统包括输水隧洞、渡槽、倒虹吸、暗渠、节制闸和退水闸等。

隧洞的水质不能受外界干扰影响,输水系统的水源保护包括渡槽、倒虹吸、暗渠、节制闸和退水闸,尽管以上设施均为封闭式,但有可能受到外力破坏,因此划定输水渠系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为一级保护区:输水渠系管理范围为暗渠沿线砼渠身外侧5m地带、渡槽沿线墩脚外侧5m地带或水域,倒虹吸沿线管座外缘5m 地带,分水闸两侧边墩翼墙外侧25 m宽地带;保护范围为暗渠、渡槽、倒虹吸管理范围以外20 m 宽地带,分水闸管理范围以外25 m地带。

输水渠系管理范围内禁止从事农业耕作和兴建任何建(构)筑物,应种植防护林;保护范围内可以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但不得从事危及工程安全、破坏输水工程设施和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活动。

2、集雨区范围各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1)一级保护区
赵山渡水库坝址到峃口大桥处的水域及其两岸纵深20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

(2)二级保护区
珊溪水库水域及其正常蓄水位以上第一道山脊以内陆域(最小纵深不小于50米)。

飞云江干流:峃口大桥至珊溪水库坝址河段水域及其两岸纵
深5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

飞云江支流:泗溪与飞云江干流交汇处至上游官渡桥(大峃镇下游约4.3公里)处河段水域及其两岸纵深5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玉泉溪与赵山渡水库交汇处至上游金埠大桥(玉泉溪与东溪交汇处,玉壶镇下游约2公里)河段水域及其两岸纵深50米范围以内的陆域,(3)准保护区
除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的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集雨区范围均为准保护区。

四、各级保护区的水质保护目标。

根据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结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飞云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确定。

1、一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II类水质标准。

2、二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III类水标准,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飞云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规定水质保护目标优于III类的河段,按原划分方案执行。

3、准保护区
准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III类水标准,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飞云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规定水质保护目标优于III类的河段,按原划分方案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