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班主任:***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

2、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3、憎恶毒品,在面对毒品时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4、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能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

教学重难点: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一些吸食毒品带来危害的事例。

2、相关禁毒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

你喜欢什么花?2、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花。

3、课件播放:满山遍野、艳丽无比的罂粟花师:同学们,看,这花美不美?(生:美)师: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对,它的名字叫罂粟。

有人说罂粟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但就在它美丽的外表下流出的却是罪恶的浆液。

使多少人为之失去了如花的生命。

二、认识毒品:看录相〈鬼一样活着〉:大学女生亲述吸毒经历1、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看了这些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畅所欲言,请五六个学生说,其他的同学同桌交流)2、师:是呀,毒品实在是太可恨了,它不仅夺取了如花的生命,而且还千千万万个家庭支离破碎,此时在你们眼里这花还美吗?学生:不美了。

老师:此刻在我们的眼里它就是毒花,是毒品,是罪恶之源。

下面就让我们先去认识一下这毒花的真面目吧!3、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毒品。

生:海洛因、吗啡、冰毒、摇头丸……(指名三四个说)4、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看图片,师介绍)(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3. 采用游戏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介绍的种类、危害及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影响。

2. 防范: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拒绝,以及在发现违法行为时如何报警。

3.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4. 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危害。

2. 案例分析:分享危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4. 游戏:设计有关禁毒知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法律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的危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6. 课后作业:布置关于禁毒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4.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防范意识。

3. 举办禁毒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4.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禁毒主题班会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分析学生禁毒知识竞赛的成绩,评估教学成果。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知识讲解1. 引入话题: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的了解。

2. 讲解的定义:是指能够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并且会对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损害的各种物质。

3. 介绍的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兴奋剂、迷幻剂等。

4. 讲解对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心脏等器官,也会导致心理依赖和行为失控。

第二章:的危害1. 观看危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

2. 讲解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破裂,也会增加犯罪行为。

3. 分享真实案例:分享一些因导致的悲剧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第三章:拒绝的技巧1. 讨论拒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拒绝是保护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2. 学习拒绝的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拒绝的诱惑,如坚定立场、寻找支持、转移注意力等。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诱惑的场景,并练习拒绝的技巧。

第四章: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1. 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远离的重要性。

3. 分享健康的小贴士:给学生提供一些健康的小贴士,如保持积极心态、培养兴趣爱好、与正能量的人交往等。

第五章:珍爱生命远离1. 回顾知识:回顾前面讲解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的认识。

2. 制作禁毒标语: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条禁毒标语,并分享给大家。

3. 宣誓珍爱生命远离:让学生集体宣誓,承诺珍爱生命,远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的认识和拒绝的决心。

2. 收集学生制作的禁毒标语,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主题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影响。

由于篇幅限制,我将为您概括剩余五个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认识的伪装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说明可能伪装成常见物品。

2. 讲解的伪装形式:可能伪装成零食、饮料、日常用品等。

3. 教育学生警惕的伪装: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拒绝伪装的。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远离,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生健康教育》教材第三章《生活与健康》第二节“远离,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的定义、种类、危害及如何拒绝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

2. 培养学生树立拒绝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禁毒宣传活动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树立拒绝的意识。

教学重点: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以及如何拒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禁毒宣传海报。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实践情景图片(一个青少年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的画面),引发学生对的思考。

教师引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这个青少年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了解的危害,学会如何远离,珍惜生命。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的定义、种类及其危害。

(1)的定义:是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对人体造成损害的化学物质。

(2)的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冰毒类等。

(3)的危害: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家庭破裂、诱发犯罪等。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拒绝的诱惑。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识别和拒绝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远离,珍惜生命》2. 内容:的定义、种类的危害如何拒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的认识,以及如何拒绝。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明确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的拒绝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便于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讲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危害的讲解3. 学生拒绝的方法教育4. 作业设计与答案要求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震撼力的图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加强禁毒教育可以减少毒 品泛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02
毒品知识普及
Chapter
常见毒品类型及特点
传统毒品
如海洛因、鸦片、大麻等,主要来源 于植物,具有成瘾性和严重危害。
合成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
如芬太尼类、合成大麻素类等,具有 与传统毒品相似或更强的成瘾性和危 害性。
如冰毒、摇头丸、K粉等,通过化学 合成,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
三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禁毒教育重要性 • 毒品知识普及 • 法律法规与校纪校规宣传 • 心理健康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 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禁毒工作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禁毒教育重要性
Chapter
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
01
02
学校将继续加强禁毒教育力度,定期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禁毒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学 生的禁毒教育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学会识别
了解新型毒品的外观 、气味等特点,学会 识别毒品。
03
拒绝诱惑
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 毒品诱惑,不尝试、 不沾染毒品。
04
及时求助
一旦发现身边有人涉 毒,要及时向老师和 家长报告,寻求帮助 和支持。
03
法律法规与校纪校规宣传
Chapter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毒品犯罪的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主要内容 国家对于毒品问题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毒品对人体危害
身体健康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珍爱生命远离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引入主题1.1 教师开场: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引入珍爱生命远离的主题。

1.2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珍视,以及对的认识。

第二章:了解2.1 教师讲解:介绍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2 学生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所了解的信息,互相交流。

第三章:的危害3.1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2 图片展示:展示危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的危害。

第四章:珍爱生命4.1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远离。

4.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珍爱生命,远离。

第五章:宣誓活动5.1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宣誓活动,承诺珍爱生命,远离。

5.2 学生宣誓:学生在全班面前宣誓,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的拒绝。

第六章:观看教育视频6.1 教师播放教育视频:选择一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危害教育视频,让学生观看。

6.2 视频讨论:观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视频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第七章:案例分析7.1 教师讲解案例:提供一个或多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的现实危害。

7.2 学生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的严重危害。

第八章:互动游戏8.1 游戏设计:设计一个与预防相关的互动游戏,如问答、卡片匹配等。

8.2 学生参与: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危害的理解。

第九章:家庭支持9.1 教师讲解:强调家庭在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如何与家人沟通关于的问题。

9.2 家庭作业: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如一起讨论的危害,共同制定防毒计划等。

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珍爱生命远离的重要性。

10.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班会中的学习收获,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十一章:角色扮演11.1 角色分配: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毒贩、吸毒者、医生等。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

《远离,珍惜生命》三年级禁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安全防护”,具体内容为第2课“远离,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的危害、认识种类、提高防范意识以及拒绝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认识到远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种类和防范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关爱生命,健康成长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种类、危害及拒绝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模型、宣传册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危害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问题。

2.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种类,讲解各种的危害。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种类,并说明其危害。

分组讨论拒绝的方法,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的危害、防范方法等。

学生做好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学会拒绝。

倡导学生关爱生命,远离,健康成长。

六、板书设计1. 危害2. 种类3. 防范方法4. 拒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远离,珍惜生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要求:围绕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2. 课后调研:了解家人、朋友对的认识,记录在笔记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知识讲解4. 情景模拟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在此环节中,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青少年吸毒的报道,使学生产生共鸣。

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小学德育教材第五章第二节“拒绝,健康成长”。

具体内容包括:的危害、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以及如何帮助吸毒者戒毒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的危害、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案例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危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了解的危害、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帮助吸毒者戒毒,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6.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关于拒绝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的危害、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如何帮助吸毒者戒毒。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拒绝、健康成长的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是否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禁毒的公益活动,如参观禁毒展览、观看禁毒电影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危害的认识,增强拒绝的决心。

同时,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龙小学三年级2015学年上学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

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而珍惜宝
贵的生命。

二、教学准备:
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鸦片战争等)、毒品危害的资料以
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师导读: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
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
世界三大公害。

(三)毒品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
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
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
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
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
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
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

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
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
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
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
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

则可导致死亡。

(四)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

6、血管损害。

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

8、精神病症状。

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

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五)染上毒品的主要原因
(1)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
奇,而走吃吸毒深渊。

据云南开远市对451名海洛因吸毒者的调查,因好奇而吸毒的有154人,占34.1%。

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海洛因)好奇,想尝试一下,
结果成瘾后不能自拔。

为弄钱吸毒,盗窃五四式手枪。

于1997年12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机场持枪抢劫出租车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2)他人的不良影响
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技巧运动员,9岁入选省少年体校,17岁入体育学院学习。

曾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得过第一名。

后来在
男友的影响下吸毒成瘾。

男友已因吸毒死亡,为吸毒她不得已将
奖牌换了海洛因,为吸毒她到歌舞厅坐台。

公安机关曾2次送她强制戒毒,她自己也3次自愿戒毒,均告失败。

(3)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年家更容易沾染毒品。

母亲在其3岁时吸毒成瘾,致使该女12岁时跟着母亲学会了吸毒,14岁时她就不得不靠出卖色相维持母女吸毒所需费用。


女二人多次被强制戒毒。

出所时母亲竟然将女儿仅有的1000元戒毒费骗走吸毒,而且三年来知下落。

1997年4月12日,毒瘾缠身的少女撞向一辆行驶的出租车,脸上留下了一道永远的疤痕。

(六)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1、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
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
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
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
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

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2、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
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
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七)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
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

三是帮助学
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

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
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交流、讨论。

(九)全班集体宣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签写倡议书
四、主任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
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
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
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