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对外事接待人员的基本要求
外事接待管理规定及标准

外事接待管理要求及标准一、企业中国外贵宾及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领导接待工作统称为外事接待。
按接待目标通常分为政务接洽和业务洽谈两大类。
除由企业总经理或其它高级管理人员亲自接待以外,其它由办公室配合相关部门负责安排接待工作。
二、外事接待基础标准是:认真负责、热情周到、不卑不亢、言行得体、严守机密。
三、外地来宾来访,接待人员要正确掌握来宾乘坐交通工具抵离时间,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做好接送准备。
四、来宾来访时,接待部门应提前依据来访者目标、爱好、意愿等选择接待项目,确定活动内容及接待规格,确定接待方案,报请总经理同意。
五、安排来宾用餐,除特殊情况外,标准上陪同人员不超出两名,安排娱乐活动时,我方陪同人员亦应控制,果断杜绝高消费,大吃大喝等现象发生。
六、对于本企业隶属外埠单位人员来访,按通常要求接待。
如对方等级较高或对企业业务开展含相关键意义,必需将接待方案报请总经理同意,以确定接待规格。
七、接待费用开支必需本着最小支出、最大结果标准,有效使用。
一样内容和对象接待应尽可能避免。
每个部门对于接待费全部必需作出预算,并在预算范围内开支,特殊情况超出预算部分,必需包总经理同意。
八、关键来宾要建立档案,具体记载其癖好、爱好和特点等,档案管理依据企业《档案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实施。
九、企业各部门在安排接待工作前,必需事先填写“接待申请及汇报表”(附后),经总经理审批核准后,送交办公室统一安排,并于接待工作结束后,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相关要求到财务部结算,如无收据或开支凭证,一切费用由本人负担。
十、接待按对象、类别、目标及场所,分为以下三档:见下表接待申请及汇报表年月日申请人:部门主管:总经理:接待申请及汇报表年月日申请人:部门主管:总经理:。
外事接待制度范本

外事接待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事接待工作,加强与国际友人、外籍专家、留学生和涉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外事接待工作应坚持友好、平等、尊重、节约的原则,注重形象、风范、实效,确保安全、有序、顺畅。
第三条外事接待工作范围包括:国际友人、外籍专家、留学生、涉外机构代表等来校访问、交流、合作或进行其他活动。
第四条外事接待工作由外事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学院和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接待任务。
二、外事接待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外事接待工作应提前策划、周密安排,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第六条外事部门应根据接待任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包括活动日程、接待人员、住宿、交通、餐饮、 security 等,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第七条外事接待工作应充分发挥各部门、学院和单位的作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八条外事接待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外语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外事纪律,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外事接待内容与方式第九条外事接待内容主要包括:接待来宾参观访问、交流讲学、合作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
第十条外事接待方式包括:组织座谈会、宴请、参观考察、学术交流、文化娱乐等活动。
四、外事接待经费管理第十一条外事接待经费根据国家有关财政政策和学校规定予以保障,合理控制开支,确保效益。
第十二条外事接待经费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和审批程序,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金安全。
五、外事接待礼仪与规范第十三条外事接待工作应遵守国际礼仪和我国法律法规,注重礼节、礼貌、礼仪,展示我国和学校的良好形象。
第十四条外事接待工作人员应着装得体、态度热情、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主动做好接待服务工作。
六、外事接待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第十五条外事接待工作应加强风险管理,预防和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第十六条外事部门应制定外事接待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处理流程,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理。
外事接待工作要求

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外事接待是一个对沟通、协调、对接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的工作,下面我将以1200字以上详细介绍外事接待工作所需的要求。
首先,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外事接待人员,需要与来访的外宾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能够清晰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需求。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能够与非母语人士进行基本的交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译工作。
其次,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接待外事活动涉及到众多的细节和安排,需要有条理地进行准备和组织。
外事接待人员需要能够协调各方面的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他们还需要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此外,外事接待人员还需要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可以注意到活动中的一些细节和特殊要求,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外事接待人员需要与来访的外宾、国内相关部门以及自己所在单位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他们需要能够妥善处理各方之间的关系,做到公正、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位来访者,并确保每一位来访者得到公正对待和热情接待。
同时,外事接待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确保双方的交往和沟通能够顺利进行。
第四,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外事接待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能够灵活应对并迅速解决。
外事接待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能够在压力下依然保持冷静和清晰的思考。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外事接待通常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外事接待人员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相互配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外事接待礼仪的总体要求

外事接待礼仪的总体要求外事接待礼仪的总体要求1.要求周详具体所谓周详,就是要求在制定接待计划时,一定要做到周到、详细,将可能遇到的情况,需要处理的问题等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照顾到。
所谓具体就是要求我方所制定的接待计划要力戒大而无当,一丝不苟。
2.要求规模适度在安排接待活动的具体内容时,我方不应该因外事接待活动而搞倾城而出的“人海战术”,要量力而行。
3.要求节俭务实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与本单位的经济实力,并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在接待经费的具体预算上要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节约每一分钱。
4.要求上级批准鉴于外事工作极端重要,接待计划的具体操作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因此在计划制定后,即应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或主管领导批准。
凡属正式的外事接待计划,都必须向上级报告。
在其未经上级正式批准之前,亦不得擅自执行。
5.要求先期制定接待工作可以局部调整、补充,可以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合理,但此举并不意味着接待计划可在具体的接待工作开始之后才整体出台,或者出台时间越晚越好。
6.要求灵活机动应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但亦应事先为具体操作留下适度的空间,以便使有关人员届时可以沉着应对,灵活处理。
总而言之,我方所制定的接待计划应当详尽而不繁琐,细致而不呆板,面面俱到而又留有余地。
7.要求督促总结凡正式的外事接待计划,不仅在其制定之时必须认真细致,规规矩矩,而且还须采取必要步骤或具体措施,管理督导计划的执行,以确保计划的落实。
除此之外,在其执行完毕后,还应由专人负责收集材料,听取反映,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今后所制定的接待计划更加完备。
8.要求以我为主在制定接待计划的整个过程中,一切大政方针,均应由我方做主,这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之一。
如有必要,我方可就有关细节与对方进行沟通,并听取外方的建议或要求,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由我方定夺。
9.要求通报对方用以接待外宾的正式计划制定之后,我方应尽快向被接待对象通报需要对方了解、认同或者进行合作的内容。
外事接待管理制度范文(4篇)

外事接待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外事接待工作,提高外事接待服务质量,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的外事接待活动。
第三条:外事接待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接待国内外客户、合作伙伴、政府官员、媒体记者等来访人员。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应当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其他相关制度相一致。
第二章:外事接待工作的组织管理第五条:公司设立外事接待办公室,负责统筹公司外事接待工作。
第六条:外事接待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外事接待工作规程、管理办法和程序。
(二)发放外事接待指南,培训外事接待人员。
(三)协调外事接待工作,统计外事接待数据。
(四)制定外事宴请费用标准和审批程序。
(五)建立外事接待档案和记录。
(六)处理外事接待投诉和纠纷。
第七条:公司各单位和部门应当设立外事接待工作组织,由专人负责外事接待工作。
外事接待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本制度和相关工作规程。
第八条:外事接待工作组织应当加强与公司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接待准备工作,确保外事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外事接待原则第九条:外事接待工作应当遵守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十条:外事接待工作应当秉持服务意识,做到礼貌热情、周到细致、安全文明。
第十一条:外事接待活动应当符合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形象,不得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第十二条:外事接待活动应当根据来访人员的身份和目的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章:外事接待操作规程第十三条:外事接待活动应当事先进行接待计划的编制和布置,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十四条:外事接待活动应当事先确认接待时间、地点和人员,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
第十五条:外事接待活动应当在接待人员到达之前,提前与来访人员沟通,了解其需求和特殊要求。
第十六条:外事接待活动应当根据接待人员的需要,确保其安全和舒适,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和物品。
第十七条:外事接待活动中的餐饮、住宿、交通等费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和报销。
外事接待方案

外事接待方案一、前言外事接待是指对外来宾进行礼遇和接待工作。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我们不仅要与国内各地保持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还要与国外各国开展务实的合作与交流。
因此,一个完善的外事接待方案对于城市的形象和国际交往至关重要。
二、接待标准1.礼仪接待在接待外事交流活动中,我们要遵循国际礼仪,以友好、亲切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位来宾。
我们要提供准确、及时、周到的服务。
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对外来宾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差异,并尽量做到言谈举止得体、亲和自然。
2.住宿安排为了给外宾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我们应该事先预留适当数量的高档酒店客房。
考虑到不同外宾的需求,我们要提供各种类型房间的选择,并保证客房的安全、清洁、舒适。
3.交通安排我们要提供便捷的交通安排方案,确保外宾能够安全、快捷地抵达各个目的地。
预先了解外宾出行需求,提供合适的交通工具,比如专车接送、租车服务等,以保证其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4.餐饮安排我们要为外宾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提供各种不同口味的食物,以满足不同外宾的需求。
在餐饮环节,我们要特别注意餐桌礼仪和菜单设计,提供高品质的餐饮服务,体现我们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5.活动安排为了让外宾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城市,我们应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旅游和商务活动。
可以组织参观名胜古迹、举办座谈会或论坛,促进交流与合作。
同时,活动的安排要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外宾的特殊需求。
三、接待流程1.接待准备在外事接待前,我们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收集外宾信息、制定接待方案、联系相关机构和人员等。
确保接待工作的高效和顺利进行。
2.接待仪式在外事接待中,我们要在接待仪式上进行精心安排。
包括欢迎致辞、签字仪式、赠送礼品等。
通过精心安排的仪式,向外宾传递我们的热情和诚意。
3.跟进服务接待工作并不仅仅是在外宾到达时提供服务,还要在他们整个行程中提供跟进的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协助酒店住宿、安排交通、提供导游服务等。
外事接待工作实施细则

外事接待工作实施细则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集团公司外事接待工作实施细则国际部二O一三年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外事接待工作对象第三章国外部长级代表团来华的报批第四章外事接待工作流程及要求第五章外事接待对外宣传工作第六章外事接待HSE工作第七章外事接待保密工作第八章外事接待工作具体要求第九章其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下属各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工作,根据外交部有关规定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外事接待管理办法》<中油外字[2006]334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b5E2RGbCAP 第二条集团公司国际部是外事接待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外事接待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规范;监督、检查、指导集团公司外事接待工作相关制度及管理规范的执行;统一规范集团公司国外重要来访团组的接待方案。
p1EanqFDPw第三条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事业单位的外事部门是本单位外事接待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各单位对外事接待工作应高度重视,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完整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外事接待体系。
DXDiTa9E3d第四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外事接待工作对象第五条本细则中外事接待工作的对象<一)外国政府部长级及大使代表团;<二)外国公司高级管理层代表团;<三)外国前政要。
第六条接待外国代表团主要渠道<一)集团公司总部邀请的团组;<二)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邀请的团组;<三)集团公司以外单位邀请的团组。
第三章国外部长级代表团来华的报批第七条根据《关于规范邀请或接待外国副部级以上官员来华有关规定的通知》<国际[2009]348号),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邀请部长级团组来华访问,应事先上报集团公司国际部。
国际部按程序报外交部审批,外交部批准后方可正式邀请外宾来华。
RTCrpUDGiT 第八条各单位原则上不邀请外国敏感人员或未建交国官员来访,如确需邀请,应事先报国际部批准后方可邀请。
企业外事接待礼仪规章制度细则

企业外事接待礼仪规章制度细则一、概述企业外事接待是指企业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其他组织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时所进行的接待活动。
外事接待礼仪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使企业代表具备良好的礼仪技巧与沟通能力,提升企业形象,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接待准备1. 了解来访对象在接待来访对象前,需了解对方的身份、国籍、文化背景等信息,以便准备合适的礼仪方式与接待方案。
2. 安排接待时间与地点在确定接待时间与地点时,应考虑来访对象的行程安排、文化习俗等因素,并提前告知来宾相应的接待信息。
3. 会议室布置会议室布置应整洁、温馨,做到与来宾的身份与文化背景相匹配,同时需提供充足的座位、水和茶点等。
4. 接待人员接待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礼仪意识与待人接物能力,并为每位来访对象指定专人负责接待工作。
三、接待礼仪1. 会议前礼仪在来宾抵达前应提前到达会议室,准备好所需文件资料;在指定位置等候来宾,并用热诚的笑容向来宾致以问候。
2. 会议开始礼仪会议开始时,主持人应短暂介绍与会人员并致以欢迎辞;随后,主持人应邀请来宾发表讲话,并在发表完毕后给予热烈的掌声。
3. 交流礼仪在交流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倾听与表达能力,注重对方的观点与感受,并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与习惯。
4. 礼品赠送在合适的场合,可赠送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礼品,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与感谢。
礼品的选择应根据来宾的身份与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接待注意事项1. 注意言行举止在外事接待中,应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与得当。
坐姿要端正得体,不可翘脚或趴桌;用餐时应注意餐桌礼仪,不可大声喧哗或大口咀嚼食物。
2. 注意语言行为应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与用词,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避免触碰敏感话题或冒犯他人。
3. 注意主次礼节在外事接待中,应将来宾视为主人,主动为来宾服务,展示企业的热情与友好,体现虚心与谦逊的态度。
4. 注意礼仪礼节在外事接待中,应尊重来宾的文化、宗教和习俗,在言辞举止上表示尊重,并遵循当地的习俗与礼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对外事接待人员的基本要求外宾接待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地方外事工作的主要方面之一。
广大外事工作干部、涉外人员处在对外开放的第一线,在外宾接待工作中,首要任务是通过友好交流、宣传自己等活动,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我省的了解和友谊,广交朋友、扩大开放,为促进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还要通过外宾接待工作,贯彻执行中央的外交路线,捉高外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掌握了解国外信息,为经济部门牵线搭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引进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国外资金,增进双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经济工作、四化建设服务。
概括地说,就是:宣传自己、了解别人、增进友谊、促进合作、维护和平、服务四化。
因此,外事接待工作不是简单的交际和应酬、迎来送往的工作,而是具有高度政策性和策略性的工作,关系到党的对外方针、政策和路线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
它既有政治任务,也有经济工作任务。
要求所有外事接待人员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既要有坚定的立场,又要善于区别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把接待、宣传工作做好做活,收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作好接待、对外宣传工作,除了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学习外,我认为,从事外事接待、宣传的人员还要经常学习和掌握以下基本知识:一是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方针政策,当前出现的重大国际问题和我国的态度,有关国家的政治局势、经济情况和对华关系;二是我国国内当前的大事,工、农、财、文、教、科、卫、商等各条战线的成就、方针、政策以及对外宣传的口径;三是我省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各开放地区、开放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政策,我省的基本情况、风土人情以及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的工作部署、指导思想、任务目标等等。
只有不断提高外事接待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培养出一支像周恩来总理要求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遵守纪律”的外事干部队伍,才能使我们的外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外事工作授权有限,执行政策必须高度集中。
平时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外事无小事,样样要请示”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要求所有外事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经常牢记中央制定的《涉外人员守则》中的各条要求:1、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说不利于祖国的话,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2、站稳立场,坚持原则,警惕和抵制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做到“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如实反映情况,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4、保守国家秘密,严格执行保密法规。
坚持内外有别,不泄露内部情况。
5、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提高警惕,防*,反谍,反策反。
6、加强组织观念,自觉遵守纪律。
在国外服从驻外使领馆的领导,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尊重驻在国的风俗习惯。
不搞大国沙文主义,不搞种族歧视。
7、不同外国机构和外国人私自交往,不利用职权和工作关系营私牟利。
严禁索贿受贿,不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归个人所有,严格执行授受礼品的规定。
8、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分清公私界限,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9、谦虚谨慎,不卑不亢。
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服饰、仪容。
严禁酗酒。
10、顾全大局,发扬风格,协调配合,协同对外。
第二部分外事接待工作中要做好保密、安全保卫工作外事接待工作人员,包括出面接待的领导、翻译、联络人员、司机、服务员等,都有责任作好外事接待工作中的保密、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外宾的安全,确保党和国家机密的安全。
特别是在接待高访团组、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和外国记者来访的工作中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重要的外事接待任务,各单位要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便于公安部门配合工作,公安部门没有派人参加的外事活动,陪同人员要提高警惕,注意保密,注意外宾在鄂期间的安全。
除此外,外事接待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外事活动保密的规定,不在公共场所谈论外事活动的机密,不向外国人泄露党和国家机密,注意堵塞可能造成外宾安全事故的漏洞,堵塞可能对外造成失密、泄密的漏洞。
对外宣传工作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又要注意内外有别,保守机密。
没有把握的宣传内容,要及时请示汇报,不知道的事,不要信口开河,随意答复。
在接待工作中,如发生失密、泄密情况和安全事故,要及时主动向上级汇报,以便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外事接待人员要牢记《涉外保密工作须知》。
第三部分对外交往礼节及注意事项在外事接待工作中应该注意礼节。
有礼貌,讲卫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有文化的表现。
我们在外事活动中要尊重国际惯例和各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又要有自己的礼节和礼宾规格。
外事礼节是为外事工作方针政策服务的。
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往往反映其个人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
在国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民族。
因而,我们从事外事工作的同志更应该学习和掌握国际交往常识和外交礼节。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等因素,各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
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佛教徒一般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不要将牛皮制品作为礼物送给印度教徒。
一些吃抓饭的国家,如:印度、马里、印尼、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给别人递东西;在佛教国家(如泰国)不要随便抚摸小孩头顶;天主教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房号、桌号等要避免用十三。
尤其是十三号星期五,遇上此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东南亚一些国家忌讳坐着跷大腿;伊朗称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赞赏,点头表示不同意,等等。
这些习惯若不注意,会使人误以为对他们不尊重或闹出笑话。
因此,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多了解各国的特殊风俗。
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接待活动,要多了解,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以效仿别人。
日常交往礼节的基本要求1、尊重各国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2、遵时守约是对外活动中一个重要礼貌问题。
现在有的领导者应酬多,自己脱不开身,请副手或手下的人先出面招待,这在外事活动中是失礼的表现。
特别是会见和宴请不能这么做。
作为主人在活动前要提前到场。
迎接外宾、参加外事活动更要遵守时间,不能迟到。
3、尊重老人和妇女,这是一种美德。
在许多国家的公共场合,常常看到,男士让老人、妇女先行的情景。
在我国也有尊老爱幼的传统,但在尊重妇女方面,不少人没有这方面的习惯。
好的做法应该是:上下楼梯时让老人、妇女先行,主动予以照顾;对同行的老人、妇女,男子应帮助提拿较重物品;进出大门主动帮助老人、妇女开门、关门,帮助他们穿脱大衣外套;同桌用餐,两旁若是老人或妇女,男子应主动照顾,帮助他们入、离座位等。
4、举止端庄,注意言行。
不要作一些异乎寻常的动作,不要用手指指人,不喧哗,不放声大笑,不在远距离大声喊人。
走路不要搭肩膀,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
无论站立或坐下,姿势都要端正,不要蹲在地上等车、等人。
站立时,身子不要歪在墙上或柱子上,不要坐在椅子、沙发扶手上。
坐下时腿不要乱跷、摇晃,更不要把腿搭到椅子扶手上或把裤管撩起。
手不要搭到邻座的椅背上。
女同志不要*开双腿。
5、切勿随地吐痰,实在要吐,可吐在自己手帕或餐巾纸里带走。
不要乱扔烟头或其他废弃物品。
6、公共场合不可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擤鼻涕,挖耳朵,挖眼屎,搓泥垢,搔痒,摇腿,脱鞋,打饱噎,伸懒腰,哼小调,打喷嚏,打哈欠应用手帕捂住嘴、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声音。
7、在许多场合,如看演出和进餐时不许抽烟。
在允许抽烟的场合,应先敬左右的人,如妇女在座,应征得妇女同意。
不要边走路边抽烟,进入会客室、餐厅前,应把烟掐灭。
8、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味大的东西,必要时,嚼一点茶叶可冲淡葱、蒜的气味。
涉外礼仪的若干重要讲究与禁忌涉外礼仪,一般的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进行交际应酬时所须遵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
作为涉外交往的标准的、规范的作法,它好比“国际交通规则”,是每一位涉外人员均须自觉恪守的。
遵守涉外礼仪,主要作用有四:首先,有助于维护个人形象、单位形象和国家形象;其次,有助于展示自身的良好教养与素质;再次,有助于增加中外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最后,是有助于发展交往双方之间的友谊。
涉外礼仪,主要适用于较为正式的涉外场合,并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在学习涉外礼仪时,既要了解其主要的讲究,又要回避其基本的禁忌。
简言之,就是要明确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应当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下,扼要地介绍一下涉外礼仪的一些较为重要的讲究与禁忌。
一、关于穿着打扮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的穿着打扮均被视为其自身教养的最为形象的说明,并且被视为与自己对交往对象尊重的程度有关,故此不可自行其事。
(一) 重要的讲究1、三色原则在正式场合,涉外人员尤其是男士,应当有意识地令自己全身衣着的色彩,在量上限制在三种之内。
涉外人员全身衣着的色彩若多于三种,未免令人眼花缭乱,因而难以给人以庄重之感。
2、三一律男士涉外场合着正装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带以及手包为同一色彩,并且以三者同为黑色最佳。
越是有身份者,在涉外活动中越要注意此点。
3、三大场合参加涉外活动时,切不可使自己的穿着打扮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当根据本人所处的具体场合的不同令其有所区分。
按照常规,涉外人员的穿着打扮主要有下述三大场合之分:其一,公务场合。
公务场合,即上班办公的时间。
公务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庄重、保守为总体风格。
此刻涉外人员的着装宜为套装、制服或者套裙。
具体而言,男装为蓝色或灰色的西装、制服,女装宜为单色的套裙、连衣裙或者制服。
其二,社交场合。
社交场合在此是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交往应酬的时间。
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应以时尚、个性为总体风格。
在宴会、舞会、音乐会、相互拜访以及聚会等常见的社交场合,涉外人员宜着时装与礼服。
目前,深色中山装套装与单色旗袍,可分别作为中方男女人员的“准礼服”在隆重的社交场合使用。
其三,休闲场合。
休闲场合,泛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居家、健身、游览、逛街、购等等。
休闲场合的穿着打拌,应以舒适,自然为总风格,往往可以由人自其事。
在休闲场合,运动装、牛仔装、夹克衫、T恤衫等等乃是最适当的选择。
在此场合若身着套装、套裙,便会显得煞有介事。
(中国人出国,不少人一套西服从开始去,一直穿到回国,上街购物、游玩也穿。
)4、首饰佩戴参与涉外活动时,涉外人员所佩带的首饰必须符合身份,以少为佳。
在公务场合,女士通常不宜佩戴珠宝首饰以及耳环、脚链等女性化首饰,它们仅仅适用于社交场合。
应当注意的是,在佩戴首饰时,通常不宜多于三种,每种亦应以两件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