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第七章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1.定义:在平面内,以一个点为原点,以一条直线为轴,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坐标系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称为x 轴,另一条直线称为y轴。

原点称为坐标原点,两轴的交点称为坐标原点。

3.象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为(+,+)、(-,+)、(-,-)、(+,-)。

4.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个点P,我们可以用一对有序数对(x,y)来表示它的位置。

其中x称为横坐标,y称为纵坐标。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1.选择一个点作为原点,确定横轴和纵轴的方向。

2.建立坐标系,将选择的点与横轴和纵轴上的点对应起来。

3.根据需要绘制网格线,以便更清晰地表示点的位置。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1.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坐标可以确定一个点的具体位置。

2.表示形状和大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坐标表示形状和大小。

例如,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可以通过给出它们的坐标来描述。

3.计算距离和面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矩形的面积。

4.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趋势。

四、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扩展1.三维坐标系:通过增加一个维度,我们可以扩展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三维坐标系。

在三维空间中,一个点可以用三个坐标(x,y,z)来表示。

2.极坐标系:另一种表示位置的方式是使用极坐标系。

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的位置由它到极点的距离和它相对于极轴的方向来确定。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__平面直角坐标系__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__平面直角坐标系__知识点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平面上用来描述点位置的一种特定的坐标系。

它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x轴和y轴所构成,x轴和y轴的交点称为原点O。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个点都可以唯一确定两个坐标值(x,y),其中x称为横坐标,y称为纵坐标。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点在坐标系上的位置来表示点的坐标。

当x轴取正方向为右侧,y轴取正方向为上方时,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称为一个有序数对(x,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斜率等概念来进行计算。

1.距离公式:设平面上两点A(x₁,y₁)和B(x₂,y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d:d=√[(x₂-x₁)²+(y₂-y₁)²]2.斜率的概念:斜率是用来描述两点之间直线的倾斜程度的概念。

设平面上两点A(x₁,y₁)和B(x₂,y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两点确定的直线的斜率k:k=(y₂-y₁)/(x₂-x₁)斜率k可以用来判断直线的方向:当k>0时,直线是向上倾斜的;当k<0时,直线是向下倾斜的;当k=0时,直线是水平的;当x₂-x₁=0时,直线是竖直的。

3.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当点在直线上时,点与直线的距离为0;当点在直线上方时,点与直线的距离为正数;当点在直线下方时,点与直线的距离为负数。

4.点的对称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称中心来判断点的对称位置。

设平面上有点A(x,y),如果将点A关于原点O对称,则新的点A'的坐标为(-x,-y)。

同样地,我们还可以将点A关于x轴、y轴以及其他直线进行对称。

5.坐标系的变换:可以通过平移、旋转、镜像、缩放等变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改变。

平移是指将坐标系沿着平行于x轴或y轴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旋转是指将坐标系绕原点O或其他点旋转一定角度。

镜像是指将所有点关于条直线、一些点或一些平面进行对称。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点 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点 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
点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点知识点整理
一、坐标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坐标点是指平面上的一个点,由x和y两个数值表示。

- 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将x值和y值以括号的形式写在一起,如(3, 5)。

二、确定坐标点的方法
1. 线段法
- 通过线段在坐标轴上的位置确定坐标点。

- 在x轴上移动x个单位,在y轴上移动y个单位。

2. 有向线段法
- 在坐标轴上画出有向线段,确定起点和终点的坐标。

- 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分别表示为(x1, y1)和(x2, y2)。

3. 分量法
- 将向量的水平和垂直分量分别表示为x和y的值,得到坐标点的坐标。

三、坐标点的位置关系
1. 同一象限
- 如果两个坐标点的x和y的值都具有相同的符号,则这两个点在同一象限。

2. 不同象限
- 如果两个坐标点的x和y的值具有不同的符号,则这两个点在不同象限。

3. 坐标点的位置关系
- 坐标点A(x1, y1)与坐标点B(x2, y2)的x和y的值的比较结果决定了点A和点B的位置关系,
如A在B的左边、右边、上面或下面。

四、坐标点的运算
1. 坐标点之间的加法运算
- 将两个坐标点的x和y值分别相加,得到新的坐标点。

2. 坐标点的相反数
- 一个坐标点的x和y值分别取相反数得到的坐标点与原坐标点关于原点对称。

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点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1、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2、 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 有序实数对( a ,b )一一对应;其中 a 为横坐标, b 为纵坐标;3、 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 0; 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 0;Y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bP(a,b)4、 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1象限横坐标 x纵坐标 y -3 -2 -1 0 1a x-1第一象限正正-2第二象限负 正-3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小结:(1)点 P ( x , y )所在的象限横、纵坐标 x 、 y 的取值的正负性;(2)点 P( x , y )所在的数轴横、纵坐标 x 、 y 中必有一数为零;y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a , b ) ,则 a; bP ( a ,b ) (1) 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b ; (2)点 P 到 y 轴的距离为 ab (3) 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为 PO = a 2 b 2Oax6、 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a) 在不 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YAB点 A 、B 的纵坐标都等于 m ;m Xb) 在不 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YC点 C 、D 的横坐标都等于 n ;n7、 对称点的坐标特征:a) 点 P (m , n )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P 1 (m ,-n ) , 即横坐标丌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b) 点 P (m , n )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P 2 (-m , n ) , 即纵坐标丌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c) 点 P (m , n )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P 3 (-m ,-n ) ,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yyyPPn P2nn PO mX- m- mmXOm XO- n P 1- nP 3关于 x 轴对称关于 y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d) 点 P (a , b )关于点 Q (m , n ) 的对称点是 M (2m-a ,2n-b ); 8、 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a) 若点 P ( m , n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m = n ,即横、纵坐标相等; b) 若点 P ( m , n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m = -n ,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yyn PP nOm X m OX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9、 用坐标点表示移(1)点的平移将点(x , y )向右(或向左)平移 a 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a , y ){或(x-a , y )},可记为“右加左减,纵不变”;将点(x , y )向上(或向下)平移 b 个单位,可得对应点(x , y+b ){或(x , y-b )},可记为“上加下减,横不变”;(2)图形的平移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 a ,相应的新图像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 a 个单元得到的。

初中数学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中数学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2
Hale Waihona Puke ①两条数轴-3-4
②互相垂直
-5
-6
③公共原点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纵轴 y
2.已知位置-求坐标
5
4
B(-4,1)
3
N2

1
-4 -3 -2 -1 0 -1 -2 -3
-4
A的横坐标为4 A的纵坐标为2 有序数对(4, 2)就叫做A的坐标 记作:A(4,2)
· A X轴上点的坐标 写在前面
12345
-2
第三象限 -3 -4
第四象限
(-,-) -5 (+,-)
-6
2、坐标轴上点坐标
X轴:纵坐标0,记为(X,0)
y
Y轴:横坐标0, 记为(0,Y)
6 A (0,5)
5
4
3
2
B(-4,0) 1 (C0,0)
-4 -3 -2 -1 o -1
123
-2
-3 E (0,-3)
D (4,0)
4
x
3、象限角平分线上点
(28,30)
例2、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
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
位置可以表示成( A )
(0,2)
(2,2)
A. (1,0) C. (−1,1)
B. (−1,0) D. (1,−1)
例3、如图,A(1,1),B(−1,1),C(−1,−2),D(1,−2).把一条 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 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 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 的坐标是( 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PPT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 过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 参照点 为坐标原点,确定 x轴和y轴的 正 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 单位长度 ;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 坐标 和各个地 点的名称. 温馨提示:①选择坐标原点时,要以能简捷地确定平面内点的 坐标为原则;②一般将正北作为y轴正方向,将正东作为x轴正 方向;③应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使点的坐标比较简 单.
,以钟面圆心为基准,时针指向北偏东30°的时刻是1:00,那么
这个地点就用代码010045表示.按这种表示方式,南偏东45°
方向78 km的位置,可用路上经过的地方:葡萄园,杏林,桃林,梅林,山楂林,枣林,梨 园,苹果园.图略.
5.【例2】小花和爸爸、妈妈周末到动物园游玩,回到家后,她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动物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 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马的坐标为( -3,-3),你能帮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其他各景点的 坐标吗?
2.(北师8上P56改编)如图是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帅”位于点 (1,-2)上,“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C )
A.(-1,1) B.(-1,2) C.(-2,1) D.(-2,2)
知识点三: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地理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1)找到 参照点 ; (2)在该点建立方向标; (3)测量出方位角和两点之间的距离; (4)根据 方位角 和 距离 表示出平面内的点(x,y). 温馨提示:描述方位角时,通常写成北偏东(西)或南偏东(西)的 形式.
9.(人教7下P79、北师8上P60)如图,这是一所学校的平面示意 图,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教学楼、校门和图书 馆的坐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3 -2 -1 0 1 2 3 4
A: -3; B: 2. 点C. 思考2 : 由(1)你发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什么关系?
一一对应. ①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作这个
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②反过来,知道一个数, 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就确定了.
新课导入
1596-1650
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 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 有一天, 在梦中他 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 遍地的珠 子光彩夺目, 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 忙着结网, 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 一个念 头闪过脑际: 眼前这一条条的横线和竖线不 正是自己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5 N
A
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
4
x轴上的点的
(3, 4)
有序数对来表示了.
纵坐标为0; y 3
轴上的点的 2 C 例如, 由点 A 分别向 x 轴、横坐标为0. 1
原点O的坐标 为(0, 0)
y轴作垂线, 垂足M 在 x 轴 上的坐标3, 垂足 N 在 y 轴 -4 -3
-2
-1 O
M 1 2 3456
y
D (0, 6)
6
C(6, 6)
5
4
3
2
1
A(O) (0,10)2 3 4 5 B (6, 0)
x
新知探究
请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时正方形的顶点A, B, C, D 的坐标又分别是什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y
D (-3,3)
C (3,3)
A (-3,-3)
B (3,-3)
x
新知探究
由上得知, 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 则各点的坐标也 不同. 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整理与复习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整理与复习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横坐标,右加__左减__ 纵坐标,上加__下减__
知识结构
1. 象限、坐标符号、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点位置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横坐标的符号
+ +
纵坐标的符号
+ + -
知识结构
1. 象限、坐标符号、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点的位置
横坐标符号 纵坐标符号
x轴上
正半轴上 负半轴上
【选自教材P84 复习题7 第8题】
复习巩固
解:这个村庄五口水 井的位置如图所示.
复习巩固
9.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O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3 ,3), B(3 3 , 3),C( 2 3,0),O(0,0).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向左平 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平行四边形A′B′C′O′.求平行四边形 A′B′C′O′四个顶点的坐标. 【选自教材P84 复习题7 第9题】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R·七年级数学下册
单元结构图
确定平面 内点的位置
画两条数轴
①__互__相_垂__直_____ ②__有__公_共__原__点___
平面直角 坐标系
点P
坐标有序数对(x,y)
用坐标表示 地理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
直角坐标系法
_方__向_+_距__离_
坐标平面
四个象限
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
123
4
x
(3,2),(3,3)所表示的点也
-2
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x轴
-3 -4
垂直.
复习巩固
7. 图中显示了10名学生平均每周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初一下册数学第七章知识点:平面直
角坐标系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9年初一下册数学第七章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1.1有序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2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的过程如下:
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
y轴的正方向;
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6.2.2用坐标表示平移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初一下册数学第七章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