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专业介绍

软件学院软件学院是经省教育厅批准,于2002年成立的我国首批软件学院,面向全国与校本部同批次招生(二本)。
学院坚持以双语为特色、软件为优势、创新为动力、改革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具有硕士、本科、专科(高职)和国际合作等办学层次。
学院坐落在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在校生2400余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外籍和留学归国教师19人。
学院实验设备先进,拥有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通信原理等24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726万元。
并拥有3个校内实训中心,6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以软件工程、软件技术为主干学科。
其中,本科层次招生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工程等3个专业;国际合作专科、IT高职等层次招生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3个专业。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和归国留学教师采用英文教材实施英、汉双语教学;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在软件应用领域的操作技能。
我院就业形势良好,在跨国软件企业、国内大型软件企业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设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应用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3个理科专业方向和电子商务软件文科专业方向。
3个本科专业强调学历教育与国内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格学生不仅能获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能获微软MCP、思科CCNA、国家软件水平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专业证书。
IT专科专业按照高职层次招生,参照双学历中外合作班的教学模式,毕业时仅仅颁发东华理工大学高职毕业证书。
学院200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并在积极筹建软件工程硕士点。
同时,还与美国、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进行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介绍080611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方向)培养目标:以坚持改革开放、面向需求、质量第一为办学宗旨;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立足培养具有较宽的计算机知识面、软件编程基础和信息处理技能的软件开发、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综合理论与技能,能够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事业、科研单位、社会公益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软件研发、销售、维护和IT应用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实用性软件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IT技术管理人才。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从1864年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到1888年赫兹实验验证电磁场理论,再到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人类进入了电信时代。
从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明电子管、晶体管、雷达、广播、电视等,到20世纪中叶香农提出信息论、维纳提出控制论,再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推动了世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各个研究分支呈现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沿着多媒体化、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向网络化﹑融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拓展。
另一方面,信息与通信科学技术正向生物、纳米、认知等其它传统及新兴学科和领域渗透,成为发展交叉学科的重要纽带,必将促进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孕育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原理性的突破,并且将引发新的信息科技革命。
二、学科内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完整,关联工业、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军事、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遥控、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各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功能关联、应用协议、性能评估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二级学科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二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涵盖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下面将从学科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以信息传输与处理、通信网络与系统、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通信系统的设计、建设、优化和管理等。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技术的支持,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发展。
信息与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快捷、更便利地获取信息,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其次,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促进了各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再次,它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与通信工程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医疗等方式来满足各种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信息与通信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
在通信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各种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在网络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可以应用于互联网、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在信息处理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此外,信息与通信工程还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领域,为社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其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将变得更加重要。
未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大学_最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2023最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专业概述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
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注重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能力;具有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管理能力;具有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及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具有阅读相关专业英语资料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达到计算机等级四级要求水平。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大学专业介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基本信息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科门类:属于理学大类,数学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专业代码:070102专业概述[1]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具备在信息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素质培养本教学计划增加了文化素质知识课程的份量,以弥补理科大学生在人文学科知识上的薄弱,同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辟第二课堂,营造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学科的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多层次文化素质的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文化素质教育和生产、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在省部级以上的辩论大赛、演讲大赛、体育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国内外正式相关刊物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者,可代替1-5个文化选修课或实践课学分,并在车票使用和经费上提供方便。
能力培养培养方案对在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将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指定专门教师指导其进行科研训练,并在经费和其它一些相关条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简介(非全日制)

软件工程(非全日制)华东理工大学软件工程领域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技术领域等专业点交叉渗透,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点具有一级工学硕士授予权,计算机技术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工程领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科研成果丰硕。
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软件工程、智能感知、可信计算和软件方法学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的科研和教学奖励。
软件工程领域继承了计算机软件理论、软件工具、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方面的优势,课程设置体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统一,为拓宽知识面,除必修课外,还开设选修课和学科前沿讲座。
论文阶段的选题既注重理论意义,又重视实际应用价值。
许多选题来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还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课题是企业急需的实际项目。
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度,研究生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这些实际项目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领域教学实验装置充足。
参与培养工作的师资是一支学术水平高、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具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团队协作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
要求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 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具有良好的素质作风、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服务。
2. 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信息工程专业介绍:1.专业简介: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
信息工程是一门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和显示技术的学科。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在信息工程,重点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信息工程科技人才。
毕业生将在光电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中展示才华。
2.主修课程:光电信息物理基础、光电子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图像处理、传感器原理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光纤通信、计算机通讯网络、工程光学、微机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基础以及有关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方面的课程。
3.毕业去向:本专业历年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除此之外,主要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电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公司录用,从事光电信息工程与技术、通信工程与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处理及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很广的范围。
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象,我们周围的网络怎么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知识。
我们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进行维护和更先进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你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信息网络(081021)、集成电路设计(081022)、遥感传输与处理(081023)和航空与卫星导航技术(081024)。
2003年,该一级学科在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列全国第10名。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我院最早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的二级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和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信号与信息处理也是我院设立较早的二级学科。
2004年该学科毛士艺教授指导的王国宏博士的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信息网络、集成电路设计、遥感传输与处理、航空与卫星导航技术都是自主设置博士点二级学科,是我院根据自身特点,密切跟踪学科发展趋势设立的交叉前沿学科方向。
01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我院建立最早的学科之一,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在该学科建立了我院最早的硕士点和博士点,2002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和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教授7名(其中有1名国家级特殊贡献专家,6名博导),副教授12名,讲师6名,教师中90%具有博士学位。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传输与处理、遥测遥控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卫星导航、通信对抗与信息安全、电子通信测量与测试系统等。
该学科具有很好的支撑实验基地,包括航空电子、电子系统测量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研究生专用实验室。
近3年来,该专业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奖励十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
02 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建于1958年,1998年获得博士授权点。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教授4名、副教授9名,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硕士点(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在校研究生98人,本科生720人。
学院实验教学设施完善,拥有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开放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计算机硬件综合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同时与知名软件企业联合开办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我院现有教职工64人,教授和副教授18人,硕士导师19人,省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现已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果,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图像与虚拟现实、嵌入式系统、移动增值服务等计算机和通信前沿技术为主的研究方向。
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EI和ISTP检索20余篇。
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方面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
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网络大赛和省电子电脑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专业介绍
0806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具有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及软硬件应用的能力,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研课和开发项目的高级工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C/C++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形式语言与自动机、、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Java语言、Linux/UNIX系统等。
080604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电子信息系统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信息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及控制的相关原理、技术及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现代交换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测量技术、通信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通信网基础、EDA技术、无线通信网、通信与测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