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1.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的概述揭煤防突技术是指在煤矿工作面进行煤炭揭破作业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矿井环境的安全,防止煤与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突出。
这些技术措施旨在规范煤矿作业流程,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
2.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的重要性煤矿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等有害气体交互作用会导致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揭煤防突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3. 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的具体内容3.1 通风管理措施煤矿揭煤作业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通风管理措施来控制矿井中的瓦斯含量,防止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包括: - 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确保矿井空气流通畅通; - 随时监测和控制矿井中的瓦斯含量;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
3.2 瓦斯抽放措施为降低矿井中瓦斯的含量,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需采取瓦斯抽放措施,包括: - 安装瓦斯抽放钻孔,将瓦斯抽放到矿井的安全区域; - 通过瓦斯抽放设备将瓦斯抽放到地面; - 进行瓦斯抽放的监测和控制。
3.3 煤尘防治措施煤尘是另一个会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隐患,为确保矿井安全,需采取煤尘防治措施,包括: - 使用喷雾装置降低煤尘扬尘;- 定期清洗和湿润矿井道路,保持矿井道路湿润; - 定期清理矿井中的煤尘沉积物。
3.4 火源管理措施为防止火源引发矿井火灾,需采取火源管理措施,包括:- 严格控制明火进入矿井的范围,采取防火措施; - 停用易燃易爆设备,如瓶装氧气等; - 建立火源日常检查制度,定期查看和清理潜在的火源。
4. 煤矿揭煤防突技术环境监测系统为有效监控煤矿揭煤防突技术的实施效果,煤矿通常会建立揭煤防突技术环境监测系统,包括: - 瓦斯浓度监测系统: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及时发现瓦斯积聚情况; - 煤尘浓度监测系统:监测矿井中的煤尘浓度,及时掌握煤尘扬尘情况;- 温度和湿度监测系统:监测矿井中的温度和湿度,为揭煤作业提供数据支持。
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在各种安全问题中,防突安全技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是一种综合利用物理防护、电子监控、智能分析和人员管理四个方面的安全技术,来维护公共安全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个方面的技术措施以及其在防突安全中的应用。
2. 物理防护技术物理防护技术是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基础。
它主要通过建筑环境和设施来起到阻挡突破的作用。
在建筑环境方面,可以采用抗冲击材料、防弹玻璃等加固建筑的措施;在设施方面,可以设置安全门、大门闸等进行限制出入。
同时,还可以利用防护网、铁丝网等设施来加强对建筑物的围护。
物理防护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物理屏障,来减少突发事件对建筑物和人员的伤害。
3. 电子监控技术电子监控技术是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通过安装摄像头、门禁系统、报警器等设备来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和预警。
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物以及周边区域,当有可疑人员或行为出现时,及时报警并记录相关信息。
门禁系统可以控制建筑物的出入,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
报警器则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电子监控技术在防突安全中起到了监测、预警和提醒的作用。
4. 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分析技术是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中的新兴技术。
它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
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类人员行为的识别,如异常行为、危险行为等。
同时,还可以帮助对监控区域进行智能划分和巡逻路线的优化。
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识别和反应能力,减少对人员的伤害。
5. 人员管理技术人员管理技术是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中的核心。
它主要通过人员身份验证、门禁控制和安全培训等手段,对人员进行管理和控制。
人员身份验证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来验证人员的身份信息。
过构造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过构造防突安全技术措施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人们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视,构造防突安全技术措施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物理设施、用途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措施降低人为或意外因素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危害,保障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构造防突安全技术措施的常见形式和应用实践,以期提升大家对此领域的了解和认识。
一、防入侵措施防入侵措施是指采取针对外来人员或车辆的措施,控制进出建筑或园区的合法性,并防止非法入侵和携带危险物品的行为。
这些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安装保安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对进入区域的人员进行辨识和记录。
在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视频监控、报警器等设施,快速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2.设置围墙或栏杆:设置围墙或栏杆,可以划定区域边界,增加进入的限制。
建议在围墙或栏杆的上方设置防止攀爬的铁丝网或电子警戒等装置,以防止人员翻墙进入。
3.限制车辆进入:对进出口、车辆停放区域等设置物理限制设施,例如设立卡口、车闸、路障等,限制未授权车辆的进出。
此外,也可以通过车牌识别和智能停车场管理等方式来控制授权的车辆进出。
二、防火措施防火措施是建筑物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防火措施:1.设置灭火器和消火栓:在建筑物干管或水源附近设置灭火器和消火栓,以加快灭火的速度和效率。
同时,要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功能和操作性,保证其在火灾时能够快速使用。
2.应用防火涂料:使用防火涂料可以提高建筑物材料的防火等级,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例如在建筑结构材料、木质装饰面板等物件表面涂抹封闭型防火涂料,可以有效降低火源易燃源。
3.进行灭火演练:定期实施火灾应急演练,检查灭火器材的使用、疏散通道的畅通等等,以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火灾的能力,并营造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防破坏措施防破坏措施是指对建筑物的基础、墙面、屋顶、窗户等进行强化加固,降低破坏的风险。
防突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Ⅰ盘区回风大巷(西段)防突专项技术措施为了加强Ⅰ盘区回风大巷掘进期间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工作,保证掘进安全,现根据相关规定和煤层瓦斯地质情况编制本技术措施。
一、煤层瓦斯地质情况1、瓦斯成分及含量二1煤层瓦斯成分中N2占42.59%,CH4占44.95%,通常情况下,瓦斯成分中CH4成分小于80%,称为瓦斯风化带,本井田CH4成分远小于80%,二1煤层处在瓦斯风化带之中。
瓦斯含量中CH4含量在0~15.36ml/g,平均5.98 ml/g。
2、瓦斯涌出量根据计算,二1煤掘进面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24m3/min。
3、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赵固二矿地质勘探资料和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做的《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二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该矿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D、K分别为-0.22~0.57、11.01~19.44,均低于临界值,且相邻的赵固一矿和程村煤矿主采煤层都为二1煤层,煤层赋存条件类似,均为低瓦斯矿井,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过程中,在没有采取任何防突措施的情况下,均未发生过煤与瓦斯动力现象。
结合专家组论证意见,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同意焦煤集团赵固二矿二1煤层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做的《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二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焦煤集团赵固二矿二1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可以不采取区域防突措施,但必须进行区域验证。
(二)区域验证1、采用“三参数”指标法进行区域验证。
若区域验证指标不超限,可以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掘进,若预测指标超限,则该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用打超前排放钻孔的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2、掘进工作面采用“三参数”指标法的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验证时向前方煤体施工3个直径42mm、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钻屑量S和瓦斯涌出初速度q。
钻场防突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钻场防突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背景介绍在矿山钻探作业中,钻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钻场防突意味着能够保证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钻机和工人的安全。
为了防止钻孔过程中的事故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本文将介绍如何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采取钻场防突技术措施。
主要内容钻孔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钻孔作业之前,需要对钻场进行详细的勘察。
勘察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分析和处理,制定出合理的钻孔方案。
钻孔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地质条件、钻机型号、钻钎直径、机械结构、材料性质、施工环境等。
同时,在架设钻机之前应该对场地做好铺设钢板路,防止坑挖和车辆滑动。
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钻孔范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钻孔的范围,避免钻孔超过范围而引发安全事故。
要指定钻孔位置、孔径、深度等参数,确保钻孔满足要求,防止钻孔出现偏差或严重的位移。
确认地层情况确定地层情况非常重要,因为地层松散、不坚固等条件都可能影响钻孔的稳定性。
在施工前,需要详细研究钻孔位置的地层情况,并根据地层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钻钎、注浆、防护策略、沉降位移监测等内容。
如果发现钻孔处的地面有下沉或位移现象,应该立即停工并通知工程管理人员解决问题。
增加配重或加固重心市面上的钻机结构不同,有些呈“倒T”的重心结构,较为安全,但是有些机型则需要增加配重来保持平衡。
在施工现场中应该准确计算钻机的重心位置,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固。
在钻孔中加入注浆材料在进行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钻钎孔中加入注浆材料,以提高地基的强度,确保钻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还可以在钻孔的深度方向加强注浆密度,防止在孔壁和孔中出现空隙或塌方。
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层情况、钻探深度、钻孔直径等因素,积极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孔内壁加固、灌浆、安装套管等,确保钻孔施工的安全。
安装倾斜度仪监测钻孔倾斜度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需要安装倾斜度仪来监测钻孔的倾斜度,及时发现偏差,保证施工力度和钻孔方向的正确性。
煤矿区域防突措施设计和措施效果检验方法

焦硐煤矿区域防突措施设计编制单位:防突部编制人:胡大红二0一二年度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巷道基本情况 (1)二、防突设计的依据 (3)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4)第一节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4)一、巷帮钻场顺层抽放钻孔设计 (4)二、工作面顺层钻孔设计 (7)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2)一、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及临界值 (12)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孔布置及检验 (12)第三节区域验证 (13)一、验证方法 (13)二、验证要求 (13)第三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3)第一节工作面防突措施 (13)一、工作面浅孔超前抽放设计 (14)二、全岩掘进防突措施 (18)三、注水卸压措施 (19)四、水力压裂措施 (20)五、巷帮钻场掘进防突措施 (21)第二节突出危险性预测与效果检验 (22)一、突出危险性预测与效果检验临界值 (22)二、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2)三、钻场突出危险性预测与效果检验 (24)第三节安全防护措施 (25)一、独立通风系统 (25)二、防突风门 (25)三、远距离爆破 (26)四、压风自救系统 (26)五、个体防护 (27)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 (28)一、抽放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8)二、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29)三、水力压裂安全技术措施 (31)四、监测监控 (33)五、机电防爆管理: (33)六、综合防尘 (34)七、避灾路线 (34)八、其它 (34)第五章组织管理措施 (36)第六章煤与瓦斯突出应急预案 (37)附图第一章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焦硐煤矿属于整合矿井,由原原焦硐煤矿、光华煤矿于2007年5月整合形成,属私营小型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
焦硐煤矿位于纳雍县城北西方向,属纳雍县化作乡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5′45″—105°36′45″,北纬26°54′45″—26°55′45″。
综合防突措施

综合防突措施引言在各类公共场所中,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防突措施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来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综合防突措施,包括物理防护、技术防控和人员管理等方面。
一、物理防护1.门禁系统安装门禁系统可以有效控制人员进出场所的权限。
通过刷卡、指纹或密码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提高场所的安全性。
2.安防门窗安装防爆、防砸等安全门窗,可以阻挡恶意侵入者的进入。
这些门窗采用强化玻璃或防弹材料制作,能够有效防止被砸坏或爆炸,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3.安全隔离区域对公共场所进行合理划分,设立安全隔离区域。
可以设置门禁、围栏或墙壁等物理隔离措施,将不同区域进行有效分隔,防止不良事件扩散。
4.安全巡逻和监控加强安全巡逻和监控是物理防护的重要环节。
安排专人巡逻公共场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同时安装监控设备,对场所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和记录异常事件。
二、技术防控1.视频监控与识别配置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并配备智能识别算法,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
在人员进出场所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记录,提高对人员活动的监控能力。
2.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是技术防控的重要内容。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保护公共场所的网络系统不被黑客入侵,防止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
3.火灾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报警系统是防控火灾的重要手段。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火灾相关参数,并在发生火灾时发出警报,通知人员及时疏散和采取灭火措施,减少火灾损失。
4.电子巡更系统通过电子巡更系统可以对巡逻人员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
通过设备记录巡逻人员的位置和巡逻时间,提高巡逻效率,并可通过系统生成巡逻报告进行监管和分析。
三、人员管理1.安全培训和演练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和安全演练十分重要。
定期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迅速地应对各类安全问题。
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煤层注水
通过向煤层中注入水,增加煤层的湿度 和稳定性,降低煤层的可燃性和爆炸性 。
VS
煤层加固
通过采用注浆、锚杆支护等技术措施,对 煤层进行加固和稳定,防止煤层变形和塌 落。
瓦斯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瓦斯监测
通过安装瓦斯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矿井水患防治与治理
水患风险评估
对矿井周边环境进行水患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水患的区域和 时间。
防水设施建设
在易发生水患的区域建设防水设施,如防水墙、排水沟等。
水患应急处理
制定水患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发生水患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 行处置。
06
防突安全技术措施实施与管理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明确防突安全目标
瓦斯利用
将抽采出的瓦斯进行利用,如发电、 化工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4
治理性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排放与控制
瓦斯排放
通过瓦斯抽放系统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出,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和含量。
瓦斯控制
通过控制抽放系统的参数和抽放时间,控制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和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煤层注水与加固
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对煤层中的瓦斯情况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05
综合性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与应用
瓦斯抽采与利用
通过瓦斯抽采技术,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取并利用,既 可减少瓦斯灾害,又可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瓦斯发电
将抽采出的瓦斯气体用于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突安全目 标,包括降低瓦斯突出频率、减少突出强度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煤集团兴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11121工作面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说明书设计单位:郑煤集团兴达煤矿总工程师:张俊杰工程负责人:唐福生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一章矿井简况第一节矿井简况一、矿井基本情况郑煤集团兴达煤矿,位于登封市白坪乡西白坪村境内,是由郑煤集团与原登封市外运煤矿和新星煤矿整合而成。
本次技改由煤炭工业部郑州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可采储量193.67万吨,服务年限 5.3年。
矿井开采二1煤层,设计正常涌水量24m3/h,最大涌水量60m3/h,目前实际涌水量10m3/h,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开拓方式采用两立一斜混合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第二节采面简况及瓦斯地质一、11121工作面概括1、采面位置及四邻关系11121底抽巷包括绕巷共设计350m,掘进断面14.14 ㎡,净断面12.68㎡。
11121底抽巷及绕巷掘进顺序:先从专回下山坐标X:3800983 Y:38413360 Z:-81处开口按设计方位272°、坡度-22°掘进31m后变方位为338°在掘进10.0m,再开口按方位90°,坡度-5‰施工21.5m,最后按方位65°、坡度+17°施工44m与皮带下山贯通,贯通后再从坐标X:3800993 Y:38413337 Z:-98处按方位270°、坡度+5‰沿底掘进,全长252m;11121底抽巷主要作为11121下副巷打钻消突使用;11121下副巷包括联巷共设计317m,掘进断面14.14 ㎡,净断面12.68㎡。
11121下巷及联巷掘进顺序:先从专回下山坐标X:3801017 Y:38413361 Z:-90处开口按设计方位90°、坡度0°掘进24m后变坡与皮带巷贯通,贯通后再从坐标X:3801017 Y:38413361 Z:-90处按方位270°、坡度-4—3°沿底掘进,全长293m,11121采煤工作面形成后11121下巷主要作为11121采煤工作面的运输、进风和行人使用;11121上巷设计开口坐标:X:3800903 Y:38413361 Z:-40 ,11121上副巷设计298m,掘进断面14.14 ㎡,净断面12.68㎡。
沿11101采空区边缘不大于2m掘进,设计方位268°、坡度-3—4°,11121采煤工作面形成后11121上巷主要作为11121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和行人使用;切巷设计114m,设计方位3°,掘进断面4.8㎡,净断面 4.4㎡,坡度-23°;2、煤层赋存状况及煤层特征11121工作面二1煤层位于下二叠统山西组下部,结构简单,层位稳定。
煤层距其上部的大占砂岩间距平均 6.00m ,二1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煤层厚度 2.2~5.8m,平均3.7m,本工作面埋深560~520m,煤层走向272°,倾向2°,平均倾角23°,表现为单斜构造。
3、地温矿井区域内温梯度约为0.22°~2.62°C/100m,平均 1.23°C/100m,地温、地压均无异常。
4、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由白坪井田水文地质资料得知,兴达矿位于白坪井田西部,二1煤顶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二1煤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为灰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井田处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段。
5、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2008年4月河南理工大学进行矿井瓦斯突出鉴定:实测二1煤层煤的破坏类型为Ⅲ、Ⅳ、Ⅴ类,瓦斯放散初速度△P=14~33,煤的坚固性系数f=0.20~0.30,按实测煤层瓦斯含量推算煤层瓦斯压力P=1.33Mpa,瓦斯含量为 3.54-9.3m3/t,鉴定结论为兴达矿二1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008年9月,登封分公司组织对兴达矿井行瓦斯鉴定,绝对瓦斯涌出量 2.9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 4.25m3/t。
<2)本矿井二1煤层属于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3)二1煤层伪顶:仅局部可见,不发育,一般厚0.20m,随采随落,不易维护。
(4)二1煤层直接顶:一般为深灰色或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有局部为细粒砂岩,平均厚 6.0m。
<5)二1煤层老顶:是灰白色、含云母特多的细至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层面含大量白云母片及炭质面,俗称大占砂岩。
平均厚度4~8 m左右,由于其厚度大,回采后一般不直接垮落,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垮落。
<6)煤层伪底:区内不发育,一般厚约为0.4m,质软。
<7)二1煤层直接底板: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平均厚为17.28m,层理比较明显,开采时经常遇到基底不平现象。
<8)二1煤层老底:为石炭系太原组的L7-8灰岩,平均总厚为9.40m,质坚性脆。
本区顶、底板抗压、抗拉强度相对较小,属豫西典型“三软”煤层,生产时应加强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第二章 11121工作面掘进区域防突设计第一节掘进区域防突设计一、工作面防治瓦斯突出的必要性依据11101工作面实测瓦斯含量9.3t/m3瓦斯压力1.33Mpa,11121采掘工作面按照突出区域管理,根据集团公司<郑煤集团通[2009]1号文)《关于编制突出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及矿井防突工作计划的通知》、关于印发《“三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管理。
1、上副巷掘进防突设计依据郑煤集团印发《“三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的规定,11121上付巷设计沿空送巷与11101工作面下付巷余留不大于2m煤柱送巷掘进,施工6个超前探测钻孔,探明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构造、瓦斯、地应力等情况,掘进工作面保留超前探测钻孔超前距20m;实施连续性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若探测无异常且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掘进作业;经探测工作面前方瓦斯地质异常<顶钻、喷孔、煤层赋存发生急剧变化、地质构造等)或预测为有突出危险性时,该煤巷掘进工作面必须执行以预抽为主的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附图一)2、工作面下付巷防突设计11121下巷采取底板岩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设计底抽巷距煤层的法向距离不小于12m。
施工按照以下要求:1. 底板抽放巷及绕巷工程量:350m。
钻场间距:25m;共施工9组钻场。
2. 底板抽放巷距二1煤层法向距离12m,钻场断面12.68m2;3. 钻孔直径:≥108mm;4. 钻孔深度:钻孔要穿透煤层进入煤层顶板0.5m;5. 钻孔间距:钻孔在煤层中的终孔间距6m。
6. 钻孔控制范围:根据煤层倾角设计钻孔的控制范围,倾角大于25°控制巷道上帮轮廓线外20m,下帮10m;小于25°上下帮各控制轮廓线外15m。
<控制范围均为沿层面的距离)。
7. 封孔段长度5m。
8、采用水力冲孔等增透卸压技术。
9、11121下巷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区域设计超前11121下巷掘进工作面100m。
3、工作面切巷防突设计11121工作面上下副巷掘进到位后在工作面上下副巷施工顺层钻孔,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方法,条带长度60m,预留超前距离20m。
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钻孔直径:89-120mm。
2. 钻孔间距:钻孔在煤层中的终孔间距 2.5m;3.钻孔控制范围:钻孔控制的煤层条带长度60 m。
条带长度范围内钻孔控制全煤厚,终孔距煤层顶<底)板不大于 1.5m。
控制切巷左右帮轮廓线各15m。
4. 封孔段长度8m。
4、工作面下付巷绕巷、底抽巷绕巷煤巷段防突设计11121工作面下付巷绕巷、底抽巷绕巷煤巷段掘进开始前在十一平巷、专回下山施工顺层钻孔,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方法,控制范围为掘进巷道左右帮轮廓线两侧各15m,预留超前距离20m。
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钻孔直径:89-120mm。
2. 钻孔间距:钻孔在煤层中的终孔间距 2.5m;3.钻孔控制范围:钻孔预留超前距离20m。
条带长度范围内钻孔控制全煤厚,终孔距煤层顶<底)板不大于 1.5m。
控制范围为掘进巷道左右帮轮廓线两侧各15m。
4. 封孔段长度8m。
第二节掘进区域效验1、11121下副巷区域效检11121下副巷采取底板岩巷穿层钻孔增透卸压抽采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采取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效果检验每隔30m布置一个检验测试点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2、切巷区域效检11121切巷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采取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每循环布置3个检验测试点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3、工作面下付巷绕巷、底抽巷绕巷煤巷段区域效检11121工作面下付巷绕巷、底抽巷绕巷煤巷段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采取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每循环布置3个检验测试点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第三节局部防突设计1、11121下副巷局部防突措施11121下副巷掘进执行超前钻孔排放瓦斯为主的局部防突措施。
钻孔深度:12m;超前距5m。
控制范围:上帮5m,下帮5m。
2、11121切巷局部防突措施11121切巷掘进执行超前钻孔排放瓦斯为主的局部防突措施。
钻孔深度:12m;超前距5m。
控制范围:左帮5m,右帮5m。
3、11121下付巷绕巷、底抽巷绕巷煤巷段局部防突措施11121下付巷绕巷、底抽巷绕巷煤巷段掘进执行超前钻孔排放瓦斯为主的局部防突措施。
钻孔深度:12m;超前距5m。
控制范围:左帮5m,右帮5m。
第四节局部措施效果检验局部措施效果检验采用工作面预测<效检)方法进行。
1、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郑煤集团三项技术标准要求,采用复合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和钻屑量指标)预测突出危险性。
临界值选定为q值5L/min, S值6kg/m。
2、每区域循环首次掘进前,连续进行不少于两次区域验证,地质构造带连续进行区域验证。
3、每掘进循环至少打三个超前距不少于10m的超前钻孔,探测地质构造和观察突出预兆。
4、预测钻孔布置方式及参数<1)正常情况下巷道沿底板掘进,巷道顶煤厚度小于5m时,在掘进工作面中部,平行巷道轴线方向布置2#预测钻孔,距巷道底板1m左右;在掘进工作面两帮布置1#、3#预测钻孔,距巷道侧帮不大于0.5m,距巷道底板1m左右,终孔控制巷道轮廓线外2-4 m;在掘进工作面中部靠近支架顶部,布置4#预测钻孔,孔口距巷道支架顶部1m左右,终孔控制顶煤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