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

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习题解答1.指出下列各原子轨道相应的主量子数n及角量子数l的数值是多少?轨道数分别是多少?2p 3d 4s 4f 5s【解答】 2p 主量子数2,角量子数1,轨道数33d 主量子数3,角量子数2,轨道数54s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0,轨道数14f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3,轨道数75s 主量子数5,角量子数0,轨道数1 2.当主量子数n=4时,可能有多少条原子轨道?分别用Ψn,l,m 表示出来。

电子可能处于多少种运动状态?(考虑自旋在内)【解答】当n=4时,可能有n2=16条原子轨道。

n l M4 01230,±10,±1,±20,±1,±2,±3Ψ4,0,0,Ψ4,1,0,Ψ4,1,1,Ψ4,1,-1,Ψ4,2,0,Ψ4,2,1,Ψ4,2,-1,Ψ4,2,2,Ψ4,2,-2,Ψ4,3,0,Ψ4,3,1,Ψ4,3,-1,Ψ4,3,2,Ψ4,3,-2,Ψ4,3,3,Ψ4,3,-3 每条轨道上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16条原子轨道,电子可能处于32种运动状态。

3.将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填上允许的量子数。

(1)n=,l=2,m=0,ms=±1/2(2)n=2,l= ,m=0,ms=±1/2(3)n=4,l=2,m= ,ms=-1/2(4)n=3,l=2,m=2,m=s=-1/2(5)n=2,l= ,m=-1,ms=+1/2(6)n=5,l=0,m= ,ms【解答】(1) 3,4,5,……,正整数;(2) 0,1(3) 0,±1,±2(4) +1/2,-1/2(5) 1(6) 04.填上n、l、m、m s等相应的量子数:量子数确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E的大小;Ψ的函数式则是由量子数所确定;确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的不同情况取决于量子数。

【解答】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m;s 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

核医学复习题+答案

核医学复习题+答案

核医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79题,每题1分,共79分)1.医用α 射线核素的外照射防护需要( )。

A、铅屏B、混凝土C、不需要特殊外照射防护D、塑料正确答案:C2.辐射工作单位每季度开展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为( )。

A、特殊监测B、常规监测C、场所监测D、任务相关监测正确答案:B3.转让放射性同位素,由转入单位向其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并提交有关规定要求的证明材料。

审查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完成,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A、5B、15C、30D、60正确答案:B4.核医学诊疗单位持证人的责任是( )。

A、制定、实施并记录辐射防护与安全程序和计划B、建立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优化方案C、剂量计算D、对活度计和其他的相关设备定期实施质量控制正确答案:A5.( )辐射是指具有足够大的动能,通过碰撞就能引起物质的分子.原子电离的带电粒子,如β 粒子.质子和α 粒子等。

A、手机辐射B、微波C、直接电离D、间接电离正确答案:C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适用的相关活动,包括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的( )以及豁免管理等。

A、洗消B、管理C、去污D、安全和防护正确答案:B7.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中不包括( )信息。

A、注册资本B、法定代表人C、单位名称D、所从事活动的种类和范围正确答案:A8.活度浓度大于或等于( )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废液应按放射性废液处理。

A、10Bq/LB、37Bq/LC、0.37Bq/LD、3700Bq/L正确答案:B9.比活度小于( )的含医用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固体废物可作为非放射性废物处理。

A、7.4×101 Bq/kgB、7.4×102 Bq/kgC、7.4×104 Bq/kgD、7.4×106 Bq/kg正确答案:C10.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分级计算时把放射性核素按其毒性不同分为( )组。

原子结构 习题解答.doc

原子结构 习题解答.doc

第7章习题解答②一、是非题1.原子核外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所以元素周期系第五周期有50 种元素。

.()解:错2.原子序数为37的元素,其原子中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应为5, 0, 0, +|(或-专)。

.()解:对3.对多电子原子来说,其原子能级顺序为E(ns)<E(np)<E(nd)<E(nf)o .() 解:对4.鲍林(Pauling)能级图表明了原子能级随原子序数而发生的变化。

.() 解:错5.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级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

因为E(ls)<E(2s),所以任何时候Is电子比2s电子靠近原子核。

.()解:错6.对氢原子来说,其原子能级顺序为ls<2s<2p<3s<3p<4s<3d。

.( )解:错7.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核外M亚层的电子数是23。

() 解:错& 某元素的原子处在基态时,3d亚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o . ()解:对二、选择题1.下列各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属于基态的是.()。

(A^shs^p1;(B)l?2/2j733?;(C)l?2?2/3?4?;(D)l?2?2p63?3p64?…解:D2.39号元素令乙原子的电子排布应是()。

(A) 1 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 l5s2;(B) 1 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25p1;(C)l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5s2;(D) 1 s-2s22p63s23p63d l04s-4p65s25d l。

解:A3.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l?2?2/;(B)l?2/2p33?;(C)1522?2/3?3/3J54? ;(D)l?2?2p63?3p63J34?o解: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某一多电子原子的3p亚层上仅有两个电子,它们必然自旋相反。

核电子技术原理 (王芝英 着) 原子能出版社 部分课后答案

核电子技术原理 (王芝英 着) 原子能出版社 部分课后答案

(1)求 Vo(t)的一般表达式 (2)当 Cf=1pF, Rf=109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 Rf→∞时作比较。
(1)



∵VO ( s) = −Q ⎜⎜⎝ Rf
1 //
sC f
⎞Q ⎟⎟⎠ = − C f
⎜ ⎜
1
⎜ ⎜ ⎝
s
+
1 Rf C
f
⎟ ⎟ ⎟ ⎟ ⎠
( ) ∴VO
t
=
Q
−t
e RfCf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一章
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 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 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 io (t) = I0 ie−t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 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 R0C0<<τ的情况。
3.7 试说明核信号通过图示的滤波成型电路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画出图形。
得到能量信息,失去了时间信息。 极零相消,两次无源积分,加两次有源积分。
3.8 说明弹道亏损的原因。
输入电流的脉冲宽度有限时,在信号的宽度内,电容 C 被充电,且通过 R 放电, 故产生弹道亏损。
3.9 什么是信号的峰堆积和尾堆积?对输出信号的幅度产生什么影 响?引起什么样的谱形畸变?
第三章
3.1 试论述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对各个性能指标应如何协 调考虑?
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主要有放大和成形作用。,且必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 信息。 对各个性能指标应从能量测量和时间测量分别考虑。

核电子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

核电子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
对A点:
,
噪声均方值:
对B点:

噪声均方值:
第二章
2.1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
优点:VOM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
Cf起积分作用,当A很大时,
2.2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I(t)=Q·δ(t)时,
1
【判断题】
电荷灵敏和电流灵敏析系统。

2
【判断题】
要提高放大电路输出稳定性,减小相对变化量,一般要求放大器开环增益A0必须很高。

3
【判断题】
信号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叫射极跟随器。

4
【判断题】
放大电路中的自举电容,从本质上来说起到一种特殊形式的正反馈。
7.定时误差通常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类:___时移___和___时晃_。
8.放大器输出信息中,总是由:_信号__,__噪声__,__干扰__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探测器中,能量分辨率最佳的是(B)
A.闪烁体探测器B.半导体探测器C.电离室D.气体探测器
2.CR微分电路(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A)
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4.改善放大器线性的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1)合理选择工作点__。
(2)__采用负反馈_。
5.谱仪放大器基本上由____放大电路__和滤波成形电路组合而成,对滤波成形电路来讲,有_弹道亏损_____和__堆积畸变_两种信息畸变。
6.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__模拟脉冲__转换成__数字逻辑脉冲_输出的一种装置。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核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①时间测量。

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是测定核粒子的寿命或飞行速度的基本参数,目前直接测量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已达到皮秒级。

②核辐射强度测量。

核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核信息出现的概率,对于低辐射强度的测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低的噪声本底,否则核信息将淹没于噪声之中而无法测量。

对于高辐射强度的测量,由于核信息十分密集,如果信号在测量仪器中堆积,有可能使一部分信号丢失而测量不到,因此要求仪器具有良好的抗信号堆积性能。

对于待测核信息的辐射强度变化范围很大的情况(如核试验物理诊断中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可达105倍),如测量仪器的量程设置太小,高辐射强度的信号可能饱和;反之,如量程设置太大,低辐射强度的信号又测不到,因此对于这种场合的测量则要求测量仪器量程可自动变换。

③能谱测量。

辐射能谱上的特征是核能级跃迁及核同位素差异的重要标志,核能谱也是核辐射的基本测量内容。

精确的能谱测量要求仪器工作稳定、能量分辨力达到几个电子伏特,并具有抑制计数速率引起的峰位和能量分辨力变化等性能。

④位置测量。

基本粒子的径迹及空间位置的精确测定是判别基本粒子的种类及其主要参数的重要手段。

目前空间定位的精度可达到微米级。

⑤波形测量。

核信息波形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某些核反应过程的变化,因此核信息波形的测量是研究核爆炸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而该波形的测量往往是单次且快速(纳秒至皮秒级)的。

⑥图像测量。

核辐射信息的二维空间图像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辐射图像的测量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利用辐射源进行透视以摄取被测物体的图像;第二种是利用被测目标体的自身辐射(如裂变反应产生的辐射)以反映目标体本身的图像。

图像测量利用计算机对摄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与重建,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和提高清晰度。

CT技术就是这种处理方法的代表。

2、抗辐射加固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抗辐射加固的研究重点最初是寻找能减弱核辐射效应的屏蔽材料,后来在电路上采取某些抗辐射加固措施,然后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器件的抗辐射加固。

核医学习题1 (1)

核医学习题1 (1)

核医学选择题及答案!!来源:李岚宇的日志第一章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C2.C3.C4.C5.D6.B7.D8.E9.D 10.D11.A 12.E 13.D 14.D 15.B16.C 17.E 18.D 19.D 20.C21.A 22.A 23.B 24.C 25.E26.A 27.C 28.B 29.E 30.B31.C 32.B 33.B 34.C 35.D36.A 37.E 38.A 39.E 40.D41.B 42.C 43.B 44.C 45.B46.A 47.C 48.B 49.A 50.C51.B 52.C 53.B 54.C 55.E56.C 57.B 58.E 59.D 60.D1. 原子核是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的A.质子和核外负电子B.质子和正电子C.质子和中子D.中子和电子E.光子和电子2. 201Tl所表示的核素A.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B. 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C. 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D.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E. 中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3. 113In和113mIn互为 CA.同位素B.同中子素C.同质异能素D.同量异位素E.同分异构体4.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称为 CA.同位素B.原子核C.核素D.同质异能素E.核子5.其元素符号为X,则有6个中子、7个质子的原子核,可表示为A.67XB.613XC.136XD.713XE.76X6. 原子核发生衰变后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的过程可能发生在 CA.α衰变B. β-衰变C. β+衰变D.电子俘获E. γ衰变7.原子核发生电子俘获后 DA.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放出a射线B. 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放出b-射线和反中微子C. 质子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放出b+射线和中微子D.质子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放出中微子,同时释放出特征X射线和俄歇电子。

第五章 1 原子核的组成(习题)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 1 原子核的组成(习题)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卢瑟福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发现了质子,它的符号是()A.11H B.42He C.01eD.1n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B.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C.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D.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不连续的轨道上3.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A.玻尔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B.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爱迪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子和质子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4.在近代物理发展的过程中,实验和理论相互推动,促进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对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只增大光照强度,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不变B.乙图中用紫外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因带负电张开C.丙图的理论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但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连续的D.丁图放射源产生的三种射线中,射线1的电离本领最强5.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是()A. 粒子散射B.光电效应C.天然放射现象D.氢原子光谱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D.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7.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麦克斯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查德威克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9.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铅的原子序数为82,一个铅原子质量数为2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外有82个电子,核内有207个质子B.核外有82个电子,核内有82个质子C.核内有82个质子,207个中子D.核内有125个核子二、多选题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B.压强和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都没有影响C.光电效应实验显示了光的粒子性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1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 ∴0000000()1t t R C I R V t e e R C ττ--⎛⎫=-⎪⎪⎝⎭-000000t t R C I R e e R C τττ--⎛⎫=- ⎪⎪-⎝⎭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00000()t tR C V t I R e eτ--⎛⎫=- ⎪ ⎪⎝⎭1.5 如图,设/()0T i t θ⎧=⎨⎩ 0t T t T ≤≤≥,求输出电压V(t)。

111()TsTs Q Q e I s e T s s T s ---⎛⎫=-=⎪⎝⎭11()1H s c s τ=+111()11Ts TsQ e Q Q V s ecT s cT cT s s τττττ---=-+++()()()/()t Tt Q Q Q V t s t s t e e s t cT cT cTτττττττ---∴=---+-⎡⎤⎣⎦1.6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 ENV ENC ENN ENE η (FWHM)NE 不是1.7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 D 的比值。

2112 5.6610A D D di I e df -=⋅⋅=⨯235.6610D Ddi I -=⨯1.8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 ),并与1MHz 能量在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222254 2.8810V kT dv di R df R R-=⋅=⋅=⨯∵212E CV = ∴2/0.126V V E C ==1.9求单个矩形脉冲f (t )通过低通滤波器,RC=T ,RC=5T ,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2)/0/(/2)/0()1(1)t T RCT RC t T RC V t e e e -+---⎧⎪=-⎨⎪-⎩/2/2/2/2t T T t T t T <-≤≤>1.10 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信号V i (t )=δ(t ),求输出电压信号V 0(t ),并画出波形图,其中A=1为隔离用。

Ut211()111o RsscV s RC R R s sc sc sc ==⎛⎫+++ ⎪⎝⎭由()()21tst es ααα--+,得:01()1tRCt V t e RC RC -⎛⎫=-⎪⎝⎭1.12 设一系统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2222()//i S a b c ωωω=++,当此噪声通过下图电路后,求A 点与B 点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与噪声均方值。

对A 点:1()1j RCh j RC ωωω=+, ()12()1RC h RC ωωω=+ 22222222122()()()1A i a b c S S h τωττωωωωωτ++=⋅=+噪声均方值:22111()()2i Vo h S d ωωωπ+∞-∞=⋅⎰222222222121a b c d τωττωωπωτ+∞-∞++=+⎰对B 点:222222222()1i a b c S τωττωωωτ++=+,()221()1h RC ωω=+ ()2222222222221()()()11B i a b c S S h τωττωωωωωτωτ++=⋅=++()22222222221a b c τωττωωτ++=+噪声均方值:22221()()2i Vo h S d ωωωπ+∞-∞=⋅⎰()2222222222121a b c d τωττωωπωτ+∞-∞++=+⎰第二章2.1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优点:V OM 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 C f 起积分作用,当A 很大时,(1)i f i f i C C A C C =++2.2 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I(t)=Q ·δ(t)时,2RfCfA1V o (t )i(t)(1)求V o(t)的一般表达式(2)当C f =1pF, R f =109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R f →∞时作比较。

(1)∵()11//1O f f f f f Q V s Q R sC C s R C⎛⎫⎪⎛⎫ ⎪=-=- ⎪ ⎪ ⎪⎝⎭+ ⎪⎝⎭∴()f ft R C OfQV t e C -=(2)R f C f =109×10-12=10-3(S)2.4 一个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输入等效电容C i =10pF ,输入电阻R i =1M Ω,栅极电流I G =0.1μA ,跨导g m =1mA/V ,C gs <<C c ,放大器频带Δf=10MHz ,T=290K ,1/f 噪声可忽略,求输入端等效噪声。

输入电阻热噪声:24RikT di df Ri=Ig 噪声:22g I g di eI df=沟道热噪声:283TmkT dV df g =∴()22222i g n Ri I i Tdi di di C dV ω=++()24823g i mkT kT df eI df C df Ri g ω=++2.6 分析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1) 画出简化框图V(t)-Q/C ft∞10-3(2)分别计算电荷和能量变换增益;(ω=3.6ev/电子空穴对,e=1.6×10-19库仑)(3)估算电路的开环增益(g m=5mA/V, A3=0.98)(4)估算该前放的上升时间(C a=5pF, C i=5pF)(2)A CQ=1/Cf=1×1012 V/CA CE=e/(C fω)=44.4 mv/Mev(3)A0=g m R6/(1-A3)=3000(4)tr0=2.2R a C a/(1+A0F0)=2.2C a(C i+C f)/g m C f=13.2 ns2.7 讨论电荷灵敏、电压灵敏、电流灵敏三种前置放大器的特性,各适于哪方面的应用,为什么?电流灵敏前放输出快,对输出电流信号直接放大,常用作快放大器,但相对噪声较大,主要适用于时间测量系统。

电荷灵敏前放和电压灵敏前放用于能谱测量系统,电荷灵敏前放比电压灵敏前放输出电压稳定性高,可用在能量分辨率较高的系统。

第三章3.1 试论述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对各个性能指标应如何协调考虑?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主要有放大和成形作用。

,且必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

对各个性能指标应从能量测量和时间测量分别考虑。

3.2 谱仪放大器的幅度过载特性含义是什么?计数率过载含义是什么?二者引起的后果有何区别?幅度过载:信号超出线性范围很大时,放大器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工作,后果:不能工作的死时间存在计数率:放大器中由于计数率过高引起脉冲幅度分布畸变后果:峰偏移和展宽3.3 试说明能否通过反馈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不能。

用同向接法。

用双芯同轴电缆把信号送到差分放大器。

3.4 试分析和讨论下面两个谱仪放大节电路,指出在电路中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123321Q1Q2Q3Q42K51030u20K0.01u5.1K 1.5K 24+18VVi(t)246.2k3.6k24509.1k30u0.01u 10uVo(t)-18V0.01u30ua :T1共射极放大,T3,T4两级共集电极放大恒流源作负载,10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b :T1 共基,T2 共射,T3共集,T4,T5 互补复合跟随器。

1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3.5 极零相消电路和微分电路有什么区别?如何协调图示的参数,使它能达到极零相消的目的?不同之处,极零相消使时间常数变小,指数衰减信号通过微分电路会产生下冲。

()11i V s s τ=+,()2212121111R s scH s s s R R scτττ++==++++故()2212122211111111O s s V s s s s s s ττττττττττ++==++++++“极”“零”相消,即1s τ+与21s τ+相消,所以当τ=τ2时满足,即τ=R 2C.3.6 有源积分滤波器与无源积分滤波器相比有什么优点?门控积分滤波器有什么特点?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门控有源积分器输出平顶波波形,对减少弹道亏损很有利,信噪比相对较好。

3.7 试说明核信号通过图示的滤波成型电路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画出图形。

得到能量信息,失去了时间信息。

极零相消,两次无源积分,加两次有源积分。

3.8 说明弹道亏损的原因。

输入电流的脉冲宽度有限时,在信号的宽度内,电容C被充电,且通过R放电,故产生弹道亏损。

3.9 什么是信号的峰堆积和尾堆积?对输出信号的幅度产生什么影响?引起什么样的谱形畸变?其它信号尾部或峰部影响信号峰值。

影响:增加幅度。

引起峰值右移,出现假峰。

3.10 说明基线起伏的原因。

并分析CCD基线恢复器的工作原理,输入图示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脉冲通过CR网络时,由于电容器上的电荷在放电时间内,未能把充电的电荷放光,下一个脉冲到达时,电容器上的剩余电荷将引起这个新出现的脉冲的基线偏移。

输出波形趋势线:3.11 门控基线恢复器有什么特点?并联型的和串联型的有什么区别?门控基线恢复器消除了单极性脉冲信号产生的下击信号,改善了恢复器对小间隔信号的非线性,因此有很高的计数率特性。

不同:记忆电容C串联或并联于信号通道之中。

3.12 高能量分辨率和高计数率谱仪放大器是如何来消除峰堆积现象的?加入堆积拒绝电路是否可以使谱仪放大器的计数率提高很多?为什么?加入堆积拒绝电路来消除不能使计数率提高很多,但能保证谱型更加明显,是以牺牲计数率为代价的。

3.13 快电压放大器和快电流放大器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和谱仪放大器相比有什么不同?快电压放大器放大速度比快电流放大器要慢一些,但从稳定性来讲要好一些,信号匹配方式为并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