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子学)堆工方向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核电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2024年核电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2024年核电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一、单选题1.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能力。

A、抵抗变形和破坏B、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C、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参考答案:A2.无论哪种照射,都应遵守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原则、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

A、正当性;B、ALARA;C、确定性参考答案:A3.在核电厂的所有工况下,包括全厂失电的情况下,要求不间断地连续供电的是______。

A、第一类用户B、第二类用户C、第三类用户参考答案:A4.反应性控制的类型不包括:A、液位控制B、功率控制C、补偿控制D、紧急停堆控制参考答案:A5.反应堆功率正比于反应堆的?A、热中子最大通量B、热中子平均通量C、热中子最小通量D、快中子平均通量密度参考答案:B6.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弹性极限参考答案:B7.压水堆核电厂,链式裂变反应是由维持的。

A、热中子B、快中子C、γ射线参考答案:A8._____是压力容器用以储存物料或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空间,是压力容器的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

A、封头B、筒体C、密封装置参考答案:B9.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为。

A、后备保护B、辅助保护C、异常运行保护参考答案:A10.技术规格书不适用于异常或事故工况,在这种工况下的安全保证是通过来实现的。

A、事故程序B、正常运行规程C、操作单参考答案:A11.g射线束强度减弱为入射强度一半时,吸收材料厚度称为半吸收厚度,或半值层,关于g射线的减弱系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水的减弱系数最大;B、石蜡是g射线理想的屏蔽材料;C、铅对g射线的减弱系数大于水和石蜡参考答案:C12.核反应堆的反应性ρ=0,则表示该反应堆?A、临界B、超临界C、次临界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13.安全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不需要借助外力而是利用介质本身的压力来排除额定数量的流体,它能够防止锅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等承压装置和设备因_____而破坏。

核电子学技术原理

核电子学技术原理
核电子学技术原理
核电子学技术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它与核能有关,用于实现发电、医学、环 境卫生和声学等多个领域。让我们一起来探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分为质子和中 子。质子和中子的统称为子核。
核子数
原子核内所包含的质子数,在普通物质的元素 中,该数与各元素的位置有关。
控制棒
通过吸收中子来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度。
核燃料
通常采用铀或钚等元素的化合物。原子核裂变 会释放出中子和大量的能量。
冷却剂
负责吸收热能并把它带走,以防止反应堆过热。
核电子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核聚变研究
研究新的聚变反应,为清洁能源 提供更好的来源。
医学应用
核电子学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很多 应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和 放射性示踪。
电荷
质子具有正电,中子不带电荷,原子核的电子 数等于质子数。
尺度
原子核尺度非常小,其直径可视为电子云直径 的100,000分之一。
核反应的种类和特点
1
裂变
核裂变是一种将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质量接近的核片段的反应。它由中子诱导,释 放出大量能量。
2
聚变
核聚变是一种将轻核聚合成重核的反应。它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需要更高的能 量。
研究技术
核电子学技术可以用于太空探索 和其他科技中。
3
融合
核融合是一种将重核分解成轻核的反应。它需要高能量和高温。
核能的释放和利用方式
核裂变
核聚变
太阳能
用于核发电,其他应用包括放射 性同位素生产、医学和军事领域。
目前正致力于开发核聚变发电站, 以在未来供应清洁能源。
一个免费、可持续的能源来源, 但依赖于气候、地理位置和四季 变化等因素。
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区别与应用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核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①时间测量。

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是测定核粒子的寿命或飞行速度的基本参数,目前直接测量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已达到皮秒级。

②核辐射强度测量。

核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核信息出现的概率,对于低辐射强度的测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低的噪声本底,否则核信息将淹没于噪声之中而无法测量。

对于高辐射强度的测量,由于核信息十分密集,如果信号在测量仪器中堆积,有可能使一部分信号丢失而测量不到,因此要求仪器具有良好的抗信号堆积性能。

对于待测核信息的辐射强度变化范围很大的情况(如核试验物理诊断中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可达105倍),如测量仪器的量程设置太小,高辐射强度的信号可能饱和;反之,如量程设置太大,低辐射强度的信号又测不到,因此对于这种场合的测量则要求测量仪器量程可自动变换。

③能谱测量。

辐射能谱上的特征是核能级跃迁及核同位素差异的重要标志,核能谱也是核辐射的基本测量内容。

精确的能谱测量要求仪器工作稳定、能量分辨力达到几个电子伏特,并具有抑制计数速率引起的峰位和能量分辨力变化等性能。

④位置测量。

基本粒子的径迹及空间位置的精确测定是判别基本粒子的种类及其主要参数的重要手段。

目前空间定位的精度可达到微米级。

⑤波形测量。

核信息波形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某些核反应过程的变化,因此核信息波形的测量是研究核爆炸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而该波形的测量往往是单次且快速(纳秒至皮秒级)的。

⑥图像测量。

核辐射信息的二维空间图像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辐射图像的测量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利用辐射源进行透视以摄取被测物体的图像;第二种是利用被测目标体的自身辐射(如裂变反应产生的辐射)以反映目标体本身的图像。

图像测量利用计算机对摄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与重建,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和提高清晰度。

CT技术就是这种处理方法的代表。

2、抗辐射加固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抗辐射加固的研究重点最初是寻找能减弱核辐射效应的屏蔽材料,后来在电路上采取某些抗辐射加固措施,然后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器件的抗辐射加固。

核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

核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

核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核反应堆中,中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产生热量B. 维持链式反应C. 产生放射性废物D. 冷却反应堆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核燃料?A. 铀-235B. 钚-239C. 钍-232D. 铅3. 核能发电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燃料来源广泛B. 环境污染小C. 建设成本低廉D. 运行维护简单4. 核反应堆中,控制棒的作用是什么?A. 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率B. 产生中子C. 散热D. 保护反应堆结构5. 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什么?A. 中子的撞击B. 原子核的分裂C. 原子核的结合D. 电子的移动6. 核聚变与核裂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更多B. 核聚变不产生放射性废物C. 核聚变需要更高的温度D. 核裂变是可控的,核聚变不是7. 核电站的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产生蒸汽B. 吸收热量C. 维持反应堆压力D. 保护环境8. 核电站的放射性废物处理方式通常包括哪些?A. 深埋地下B. 回收利用C. 直接排放D. 焚烧处理9. 核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什么?A. 技术先进B. 管理严格C. 公众参与D. 经济效益10. 核能利用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能源效率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 实现能源自给自足D. 替代所有其他能源答案:1. B2. D3. B4. A5. B6. C7. B8. A9. B 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核反应堆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核能发电过程中,通过_________将核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_________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3. 核反应堆中的燃料棒通常由_________制成,以提高中子的利用效率。

4. 核事故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将核事故分为0到7级,其中7级为_________。

5. 核能利用中,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则。

核反应堆工程 第1章(2009.3.3)(1)

核反应堆工程 第1章(2009.3.3)(1)

绪论一、课程简介及要求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核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与核反应堆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包括核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堆结构和反应堆结构材料,燃料循环,各种核动力系统,核反应堆安全等知识,使学员在短时间内对核反应堆工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为从事与核反应堆工程有关的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绪论大学物理、核物理、传热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成绩:平时作业记录, ~20%作业要求: 依据充分,思路清晰,过程完备,书写工整; 按时,每周交上周作业。

期末测验: ~80%。

2 课程要求及考核办法3 课程特点:多学科知识基础;内容涵盖面广;涉及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反应堆材料,燃料循环,核反应堆安全。

内容多,知识面广。

4 教学方式:讲课+自学绪论5 教科书及参考书:教材:核反应堆工程,阎昌琪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等,2004,8。

面向核工程专业研究生,内容适合本科非核工程专业学生。

参考书:Nuclear Reactor Engineering ,S.Glasstone & A.sesonske ,Third edition ,1986.有中译本。

内容丰富,面广,96万字。

核反应堆工程原理,凌备备、杨延洲主编,原子能出版社原子能工业,连培生,原子能出版社,2002,5。

内容丰富,86万字绪论目录1第一章核裂变能2第二章核反应堆物理基本知识3 第三章反应堆结构与材料(非燃料材料) 4 第四章反应堆燃料系统5 反应堆热量导出6 反应堆安全7 各种核动力反应堆系统第一章核裂变能1.1 核能基础1.2 核裂变1.3 核裂变反应堆1.4 反应堆的发展史1.5 我国的核反应堆工程发展成就引言在1939年发现了核裂变现象这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这一事件为一种全新的能源—原子能—的利用开辟了前景。

核能的发展与和平利用是20世纪科技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核能的利用中,核电的发展相当迅速,核电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

核医学(基础+临床)题库及答案

核医学(基础+临床)题库及答案

核医学(基础+临床)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发生电子俘获后,原子的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轨道电子填充到内层轨道上,由于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的能量大,多余的能量传递给更外层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轨道而释出,此电子称为A、康普顿电子B、正电子C、俄歇电子D、光电子E、内转换电子正确答案:E2、关于SPECT的校正和质控测试,说法正确的是( )。

A、校正和质控都是可有可无的B、质控测试的结果影响校正获得的数据C、校正获得的数据和质控测试结果没有关系D、校正获得的数据影响质控测试的结果E、校正获得的数据不影响质控测试的结果正确答案:D3、在免疫放射分析中,引入生物素和亲和素技术的作用主要是A、用放射性核素标记亲和素稳定性好,灵敏度不高B、形成放大效应C、因为亲和素的每一个分子都可以结合一个抗体分子,形成放大级E生物素和亲和素的亲和力较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低D、提高分析系统的特异性正确答案:B4、在β-衰变中,生成的反中微子所产生的影响是A、带走β-射线的部分能量B、使子核质子数减少1C、使子核从激发态回到基态D、带走子核的部分能量E、使子核质子数增加1正确答案:A5、临床核医学在内容上分为A、儿科核医学和成人核医学B、内照射治疗和体外照射治疗C、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D、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E、体内诊断核医学和体外诊断核医学正确答案:C6、1939年和1946年A、分别开始用131I治疗甲亢和甲状腺癌B、发明回旋加速器C、99Mo-99Tcm发生器问世D、核反应堆投产E、获得了放射性核素991、cnz和131I正确答案:A7、转移性脑肿瘤脑血流灌注显像与脑代谢显像各自常表现为( )A、脑血流灌注显像常为相对低灌注可显示放射性缺损、稀疏;18F-FDG和11C-蛋氨酸代谢显像为异常浓聚B、脑血流灌注显像常为相对高灌注,可显示放射性增高;18F-FDG和11C-蛋氨酸代谢显像为异常浓聚C、脑血流灌注显像常为相对高灌注,可显示放射性增高;18F-FDG和11C-蛋氨酸代谢显像为降低D、血流灌注显像常为相对低灌注可显示放射性缺损、稀疏;18F-FDG和11C-蛋氨酸代谢显像为降低E、脑血流灌注显像常为相对低灌注可显示放射性缺损、稀疏;18F-FDG和11C-蛋氨酸代谢显像常无异常浓聚正确答案:A8、肺毛细血管直经为:A、10~20μmB、15~30μmC、1~5μmD、10~60μmE、7~9μm正确答案:E9、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甲状腺功能被抑制时抑制率( )A、<30%B、>50%C、>40%D、>20%E、<50%正确答案:B10、患者,男,77岁,B超示双肾中度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

核反应堆工程 复习参考题

核反应堆工程   复习参考题

核反应堆工程复习参考题1、压水堆与沸水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沸水堆采用一个回路,压水堆有两个回路;沸水堆由于堆芯顶部要安装汽水分离器等设备,故控制棒需从堆芯底部向上插入,控制棒为十字形控制棒,压水堆为棒束型控制棒,从堆芯顶部进入堆芯;沸水堆具有较低的运行压力(约为70 个大气压),冷却水在堆内以汽液形式存在,压水堆一回路压力通常达 150个大气压,冷却水不产生沸腾。

2、简要叙述一种常用堆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沸水堆( Boiling Water Reactor)字面上来看就是采用沸腾的水来冷却核燃料的一种反应堆,其工作原理为:冷却水从反应堆底部流进堆芯,对燃料棒进行冷却,带走裂变产生的热能,冷却水温度升高并逐渐气化,最终形成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利用分离出的蒸汽推动汽轮进行发电。

压水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字面上看就是采用高压水来冷却核燃料的一种反应堆,其工作原理为:主泵将 120~160 个大气压的一回路冷却水送入堆芯,把核燃料放出的热能带出堆芯,而后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传热管把热量传给二回路水,使其沸腾并产生蒸汽;一回路冷却水温度下降,进入堆芯,完成一回路水循环;二回路产生的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再经过冷凝器和预热器进入蒸汽发生器,完成二回路水循环.3、重水堆的燃料富集度为什么可以比压水堆的低,哪种堆型对燃料的燃尽性更好?因为卸料燃耗较浅,用重水(D2O,D 为氘)作慢化剂,其热中子吸收截面约为轻水( H2O)的 1/700 ,慢化中子能力不如后者,需要更多的碰撞次数,可直接利用天然铀作核燃料。

4、快中子堆和热中子堆相比有哪些优缺点?优:快中子堆没有慢化剂,所以体积小,功率密度高。

缺:快中子堆必须有较高的核燃料富集度,初装量也大。

快中子堆燃料元件加工及乏燃料后处理要求高,快中子辐照通量率大,对材料要求苛刻。

平均寿命比热中子堆短,控制艰难。

5、压水堆堆芯中水主要起什么作用?作冷却剂和慢化剂.6、气冷堆与压水堆相比有何优缺点?优:能在不高的压力下得到较高的出口温度,可提高电站二回路蒸汽温度,从而提高热效率.缺:镁合金包壳不能承受高温 ,限制了二氧化碳气体出口温度 ,限制了反应堆热工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核工业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核工业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核工业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压水堆核电站防止事故发生和减轻事故后果的核安全级部件是: ( )A、核 IV 级B、核 II 级C、核 I 级D、核 III 级正确答案:B2、详细说明一项活动目的和范围,规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由谁怎样执行这项活动,称为:A、程序B、质量保证C、质量控制D、监督正确答案:A3、核压力容器与一般压力容器在运行工况中,最显著的差别是 ( )A、受循环载荷B、受高压C、受高温D、受中子与γ射线辐射正确答案:D4、剂量当量的单位是A、戈瑞(拉德)B、贝克勒尔(居里)C、希沃特(雷姆)D、伦琴正确答案:C5、质量保证记录分为: ( )A、档案性和资料性记录B、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记录C、临时性和随机性记录D、文件化和表格化记录正确答案:B6、核电站一回路系统中常用的结构材料为 ( )A、碳钢和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基合金B、高合金钢、低合金钢、特种钢C、锻钢、铸钢、结构钢D、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正确答案:A7、放射工作许可登记证,核查周期为: ( )A、每年进行一次B、每三年进行一次C、每二年进行一次D、每隔一至二年进行一次正确答案:D8、核电厂主要放射性物质有 ( )A、裂变产物B、活化腐蚀产物C、活化产物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9、外照射防护法中在人与源之间设置屏蔽层称为: ( )A、屏蔽防护法B、源项控制法C、时间防护法D、距离防护法正确答案:A10、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堆焊层主要作用是 ( )A、提高耐腐蚀B、提高耐磨性C、提高抗拉强度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11、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受到放射性照射的场合有: ( )A、从事放射性工作B、接触放射性物质C、任何时间任何地方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2、用于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法定剂量计为 ( )A、电子剂量计(DM-91)B、WBC (全身计数器)C、TLD (热释光剂量计)D、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C13、在核电厂运行的三大目标中,最基本的考虑是: ( )A、安全性B、以上三种都是C、经济性D、可靠性正确答案:B14、对受控辐射源而言,辐射防护的原则是: ( )A、以上都是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C、辐射实践的正当性D、个人剂量限性正确答案:A15、核电站机械设备的主要材料是: ( )A、以上都不对B、钢、有色金属、有机材料C、钢、不锈钢、有色金属D、炭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正确答案:D16、放射性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中应包括A、以上都是B、内照射和外照射C、天然本底照射,宇宙照射D、医疗照射正确答案:B17、秦山三期核电站采用的堆型是: ( )A、重水堆B、压水堆C、熔盐堆D、石墨堆正确答案:A18、质量保证大纲的有效实施取决于工作的: ( )A、检验人员B、上述三类人员C、管理人员D、执行人员正确答案:B19、在下列金属材料中最容易产生再热裂纹的是: ( )A、与材料无关B、低碳钢C、不锈钢D、低合金钢正确答案:C20、无损检测活动质量保证的主要作用为 ( )A、及时发现工件中的缺陷B、使 NDT 活动在受控条件下进行C、以上都不对D、消除缺陷并执行纠正措施正确答案:B21、对辐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中的放射防护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为: ( )A、核电站和企业自身B、卫生、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C、公安部门和核工业集团公司D、卫生、环保部门和核电站正确答案:B22、秦山三期核电站堆型为: ( )A、熔盐堆B、重水堆C、石墨堆D、压水堆正确答案:B23、下列辐射射线源中,电离破坏性最大的是 ( )A、中子B、x 射线及 Y 射线C、α粒子D、β射线正确答案:C24、电离辐射时按其照射方式可分为: ( )A、以上都不对B、外照射和内照射C、外照射和表面照射D、环境辐射和直接照射正确答案:B25、堆焊层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原因: ( )A、以上都对B、增强设备韧性C、增加传热性能D、耐腐蚀性正确答案:D26、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是指A、具有正当的理由,利益大于代价B、保护环境,保护公众C、不得损害人的健康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27、对不同类型的辐射,α 、β 、γ射线引起的外照射的防护较容易的是: ( )A、αB、βC、不一定D、γ正确答案:A28、凡对质量有影响的活动都要遵循质量保证原则是: ( )A、有据可查B、有人负责C、有章可循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9、核电站的潜在危险是 ( )A、核燃料短缺B、放射性核素外溢C、裂变反应D、战争正确答案:B30、核电厂常规岛设备不同于火电站设备主要是因为使用 ( )A、过热蒸汽B、不锈钢C、饱和蒸汽D、核反应正确答案:C31、文件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 )A、以上都是B、变更控制制度C、编、审、批制度D、发布和分发制度正确答案:A32、工程上常把金属材料的性能分为 ( )A、机械性能B、以上都对C、工艺性能D、物理性能正确答案:B33、蒸汽发生器中的一、二次侧介质的隔离屏障是: ( )A、筒体组件B、传热管C、管束组件D、支撑及管板正确答案:B34、从事核工业无损检测的人员要进行核专业培训的依据是 ( )A、中核总电发[1998]6 号文,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管理办法B、以上都是C、GB-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D、HAF-602 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正确答案:B35、核容器与一般压力容器在运行工况中,最显著的差别是 ( )A、受循环载荷B、受中子与γ射线辐射C、受高压D、受高温正确答案:B36、蒸汽发生器中一、二次侧介质的隔离屏障是: ( )A、下封头B、筒体组件C、上封头D、传热管正确答案:D37、利用堆内产生的蒸汽直接推动汽轮机运行的堆型叫:A、快中子增殖堆B、沸水堆C、重水堆D、压水堆正确答案:B38、压水堆核电站中,用以减轻事故后果的设备称之为核安全 ( )A、4 级部件B、2 级部件C、3 级部件D、1 级部件正确答案:B39、核总电发[1998]6 号文规定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试的内容包括: ( )A、以上都是B、通用技术C、核工业专门知识D、实践能力正确答案:A40、压力容器在压力作用下,受到中子辐射,其脆性转变温度将会 ( )A、降低B、不变C、不一定D、升高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核安全法规 HAF602 规定了从事民用和军事核行业无损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4页
1. 核辐射探测器电流脉冲信号用理想数学模拟表示为
)
()(0t t Q t i -⋅=δ。

2. 核电子学中的噪声主要有三类: 散粒噪声 、 热噪声 和低频噪声。

3. 短路延迟线冲击响h(t)=)
(21
)(21d t t τδδ--;其频率响应为
)1(21
)(d j e H ωτω--=。

4. 从物理测量的要求看, 电荷 和 电压 前置放大器主要用于能谱
测量分析系统;
5. 主放大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一步 放大 和 成形 ,且在此过程中须保
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尽可能减小失真。

6. 对核脉冲进行幅度和时间分析中,常用计数设备来测量某一类信号的计数率,
常用的计数设备有 定标器 、 计数率计 。

7. 模数变换是一种量化处理,即把连续的的模拟量(幅度)变换为 数字量 。

8. 三种核脉冲计数系统: 简单的计数 系统、 单道计数 系统、 符合计数 系统。

9. 处理单元插件标准化分为 NIM 标准 、 CAMAC 标准 、 快总线标准 。

10. 多道分析器获取数据的三种方式是:脉冲幅度分析(PHA)、多路定标(MCS) 和
列表方式。

二、选择题 (共10小题,共20分)
1. 由n 节放大节组成的放大器上升时间与各放大节上升时间的关系为tr=( B ) (A) 1
2r r rn t t t +++
(C) 12r r rn t t t ⨯⨯

(D) {}12,,r r rn MIN
t t t
2. 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 (A ) 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与()()m CR RC -单极性成形相比信噪比要好。

(B) 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很大,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
率低。

(C) ()()m
CR RC -单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都较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
形的要小,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率高。

(D) 2
()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脉冲顶部较尖,弹道亏损较大,对后接幅度分析器的
测量精度不利。

3. 关于谱仪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的作用,下列哪种情况是错误的(D ) (A) 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增大了(1)o A F +倍。

(B) 放大器的上升时间减少了(1)o A F +倍。

(C)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增加了(1)o A F +倍。

(D) 放大器的噪声降低了(1)o A F +
倍。

4. 通常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比较小,以便能适应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工作,为与输出电缆匹配使用,输出阻抗一般取( D )。

(A) 20Ω (B) 30Ω (C) 40Ω (D) 50Ω 5. 双极性高斯成形一般组成为(C )
(A) 一次微分一次积分电路 (B) 两次微分两次积分电路 (C) 两次微分多次积分电路 (D) 两次积分多次微分
6. 一个幅度为3.0伏的输入信号,经过道宽为3mV 的8192模数变换后,得到的道址为( A ) (A) 1000 (B) 2000 (C) 1550 (D) 3000
7. 极零相消电路的功能是(D )
(A) 基线恢复作用 (B) 消除零基线
(C) 消除信号函数的极点 (D) 消除单极性信号下冲
8. 理想的最佳滤波器是指在理论上来说此滤波器(D )
第2页 共4页
(A) 波形满足后续设备的测量 (B) 噪声最小 (C) 干扰最小 (D) 信噪比最大
9、 已知一个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增益为50DB ,反馈电容为2PF ,反馈电阻为20M ,可估算其变换增益为( B ) (A) 11
510
/V C ⨯ (B) 1210/V C (C) 12
510/V C ⨯ (D) 10510/V C ⨯
10、 反符合电路的逻辑函数可以表述为( C )
(A) L AB = (B) L A B =+
(C)L AB = (D) L AB =
三、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共6小题,共35分)
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不同之处在哪里?(本题4分)
答: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2、 电荷灵敏,电压灵敏,电流灵敏三种前置放大器特性,各适于哪方面应用?(本
题6分)
答:电荷灵敏:由高增益放大器与反馈电容构成的一个电流积分器,用于能谱测量系统;
电压灵敏:对电流信号的积分是在放大前由无源电路实现,一般用于探测器输出信号较大精度不高的系统;
电流灵敏:频带要求很宽,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在形状和宽度上与探测器电流信号相近,主要是快放大器。

3、 电荷灵敏前放比电压灵敏前放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其作用是什么?(本题7分)
答:从电荷灵敏放大器的输入端来看,加了反馈电容以后,其输入电容为 其中A0为开环增益,一般的,有C i 《A 0C f ,所以 V om =Q/C f ,仅取决于Q,C f 的值,不随C i 或A 变化,这是它的最大优点,由于电荷最终都储存在Cf 上,所以Cf 称为积分电容。

而电压灵敏放大器的 ,其Vi 的幅度为Q/Ci,而Ci =Cd +Cs +Cai ,
而些电容很容易受到外加偏压,引线长短,元件位置,放大器输入电容,工作电容的影响,所以对高精度的谱仪系统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对于精度不高的系统由于结构简单也常被采用。

4、 什么是信号的峰堆积和尾堆积?对输出信号的幅度产生什么影响?引起什么样的谱形畸
变?(本题6分)
答:其它信号尾部或峰部影响信号峰值。

影响:增加幅度。

引起峰值右移,出现假峰。

☐ 峰堆积使谱线峰值技术下降,分辨变坏,可能出现假峰,如果nTw 比较小的话,可以减小峰
堆积.
☐ 由于尾堆积信号出现时间很长,造成基线涨落,谱线位移,如果输出波形的宽度很小而且
尾部持续时间较短的话可以减小尾堆积.尤其是在高计数率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减小信号宽度.
5、 试述谱仪放大器的幅度过载特性的含义、计数率过载的含义,以及二者产生的原因和引起的
后果的区别。

(本题6分)
答:放大器在工作超出范围很大时放大器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称为放大器的幅度过载。

在放大器中,由于计数率过高引起的脉冲幅度分布的畸变称为放大器的计数率过载。

幅度过载造成死时间内放大器的器件有的饱和,有的截至,产生测量误差。

而计数率过载,由于信号堆积造成谱线严重的畸变,谱线展宽,峰位偏移,甚至出现假峰。

6、 脉冲幅度甄别器的功能是什么?(本题6分)
答: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输入模拟脉冲转换成数字逻辑脉冲输出的一种装置。

理想的脉冲幅度甄别器具有以下功能:
当一个输入脉冲的幅度超过一定的阈电平时,则输出一个数字脉冲,而与输入脉冲的幅度、上升时间、宽度等参数无关。

若输入脉冲的幅度低于给定的阈电平则无输入脉冲。

四、分析计算题(共4小题,共25分)
1、如何调整如图所示的电路的参数,使之能够达到极-零相消的目的?(本题8分)
f i C A C C )1(0if ++=)
()(/t u e
C Q t V i
t i
i τ
-=
第3页 共4页
答:()1
1
i V s s τ=+
, ()2212121
111R s sc
H s s s R R sc
τττ+
+==++++ 故
()22121222
1
11
1
1111O s s V s s s s s s ττττττττ
ττ+
+==
++++++
“极”“零”相消,即1
s τ
+与21s τ+相消,所以当τ=τ
2
时满足,即τ
=R 2C.
2、下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V i (t)=δ(t),求输出电压信号()o V t ,并画出波形图,其中A=1为隔离用。

(本题8分)


2
1
1()111o R
s
sc
V s RC R R s sc sc sc ==⎛⎫++
+ ⎪⎝


()
()2
1t
s
t e s ααα--+,得:
01()1t
RC
t V t e RC RC -⎛⎫=- ⎪⎝⎭
3、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时i(t)=Q ×δ(t),求: (1) ()o V t 的一般表达式?
(2) 当1f C pF =,910f R =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f R →∞时作比较。

(假设A 为理
想运算放大器)。

(本题9
分)
1
f f
C sC ->
()()()i t t I s Q
δ=->=1)求Vo(t)的一般表达式
(2)当C f =1pF, R f =109
Ω时,画出大致波
形并与R f →∞时作比较。

(1)∵()11//1O f f f f f Q V s Q R sC C s R C ⎛
⎫ ⎪⎛⎫ ⎪=-=- ⎪ ⎪ ⎪⎝
⎭+
⎪⎝⎭
∴()f f
t R C O f
Q V t e
C -
=
(2)R f C f =109
×10-12=10-3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