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原子结构习题及解析

《原子结构》作业参考解析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p 轨道是“8”字形的,因此p 电子沿“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B. 主量子数为2时,电子层有2s 和2p 两个轨道C.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核外只有一个原子轨道D. 电子云是 |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D 】A :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只是在核外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在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小,因此p 电子不是沿着“8”字形轨道做绕核运动的;B :主量子数为2时,有2s 和2p 两种轨道,而其中2p 有3个简并轨道;C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是却远远不止1个轨道,当这个电子位于1s 轨道上时,氢原子处于基态,而当这个电子位于其它高能级轨道时,氢原子处于激发态;D :电子云是用小黑点密集程度的变化情况来形象化的描述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形,而|ψ|2的物理意义是核外某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因此说电子云是|ψ|2 在空间分布的图像。
2. 下列原子轨道不存在的是A. 8sB. 3fC. 4dD. 7p【B 】根据量子数的取值要求,主量子数n 只能取1,2,3…等非零正整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的取值受n 的限制,只能取0,1,2,…,(n -1),共取n 个值;磁量子数m 的取值又受l 的限制,只能取0,±1,±2…±l ,共取2l +1个值。
据此,当n 为3时,l 最大只能取值为2,当l 为2时是d 轨道,所以不可能出现3f 轨道。
3. 多电子原子中决定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量子数为A. n ,l ,m ,sB. n ,l mC. n ,lD. n【C 】主量子数n 的大小决定了核外电子离核的远近,由于电子离核越近,受原子核吸引越强,因此能量越低,而离核越远,受原子核吸引越小,因此能量越高,所以主量子数也是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而多电子原子核外的电子除了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外,还收到其它电子对其的排斥作用,我们主要考虑内层和同层电子对其的屏蔽作用,因此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同时还与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有关;而磁量子数m 的取值确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所以与电子和轨道的能量无关;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体现了电子的自旋运动,也与其能量无关,因此对于多电子原子而言,核外电子能量的高低主要受到n 和l 的影响。
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习题解答1.指出下列各原子轨道相应的主量子数n及角量子数l的数值是多少?轨道数分别是多少?2p 3d 4s 4f 5s【解答】 2p 主量子数2,角量子数1,轨道数33d 主量子数3,角量子数2,轨道数54s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0,轨道数14f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3,轨道数75s 主量子数5,角量子数0,轨道数1 2.当主量子数n=4时,可能有多少条原子轨道?分别用Ψn,l,m 表示出来。
电子可能处于多少种运动状态?(考虑自旋在内)【解答】当n=4时,可能有n2=16条原子轨道。
n l M4 01230,±10,±1,±20,±1,±2,±3Ψ4,0,0,Ψ4,1,0,Ψ4,1,1,Ψ4,1,-1,Ψ4,2,0,Ψ4,2,1,Ψ4,2,-1,Ψ4,2,2,Ψ4,2,-2,Ψ4,3,0,Ψ4,3,1,Ψ4,3,-1,Ψ4,3,2,Ψ4,3,-2,Ψ4,3,3,Ψ4,3,-3 每条轨道上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16条原子轨道,电子可能处于32种运动状态。
3.将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填上允许的量子数。
(1)n=,l=2,m=0,ms=±1/2(2)n=2,l= ,m=0,ms=±1/2(3)n=4,l=2,m= ,ms=-1/2(4)n=3,l=2,m=2,m=s=-1/2(5)n=2,l= ,m=-1,ms=+1/2(6)n=5,l=0,m= ,ms【解答】(1) 3,4,5,……,正整数;(2) 0,1(3) 0,±1,±2(4) +1/2,-1/2(5) 1(6) 04.填上n、l、m、m s等相应的量子数:量子数确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E的大小;Ψ的函数式则是由量子数所确定;确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的不同情况取决于量子数。
【解答】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m;s 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
第六章 原子结构(习题)

第六章 原子结构(习题)一、选择题:1. 3985下列各组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 n = 3,l = 3 ,m = 2,m s = 21- (B) n = 2,l = 0 ,m = 1,m s =21 (C) n = 1,l = 0 ,m = 0,m s =21 (D) n =0,l = 0 ,m = 0,m s =21-2. 3984径向概率分布图中,节面的个数等于…………………………………………( )(A) n - l (B) l - m (C) n -l - 1 (D) n - l + 13. 3983核外量子数n = 4,l = 1的电子的个数最多是…………………………………( )(A) 3 (B) 4 (C) 5 (D) 64.3980 s , p , d , f 各轨道的简并轨道数依次为……………………………………………( )(A) 1, 2, 3, 4 (B) 1, 3, 5, 7 (C) 1, 2, 4, 6 (D) 2, 4, 6, 85. 3978 径向概率分布图中,概率峰的个数等于………………………………………( )(A) n - l (B) l - m (C) n - l + 1 (D) l - m + 16. 3968 下列原子或离子中,电子从2p 轨道跃迁到1s 轨道放出光的波长最短的是( )(A) Li (B) Cl (C) Fe (D) Fe 2+7. 0911 ψ (3, 2, 1)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 )(A) 2p 轨道 (B) 3d 轨道 (C) 3p 轨道 (D) 4f 轨道8. 0906 电子云是 ……………………………………………………………………( )(A) 波函数ψ 在空间分布的图形(B) 波函数|ψ | 2在空间分布的图形(C) 波函数径向部分R n , l (r )的图形(D) 波函数角度部分平方Y 2l , m (θ , ϕ)的图形9. 0905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 = 3, l = 1, m l = +1, m s = +21 (B) n = 4, l = 5, m l = -1, m s = +21 (C) n = 3, l = 3, m l = +1, m s = -21 (D) n = 4, l = 2, m l = +3, m s = -21 10. 0903 在H 原子中,对r = 0.53A (10-8cm) 处的正确描述是……………………( )(A) 该处1s 电子云最大 (B) r 是1s 径向分布函数的平均值(C) 该处为H 原子Bohr 半径 (D) 该处是1s 电子云界面11. 4371 在周期表中,氡(Rn, 86号)下面一个未发现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应该是………( )(A) 140 (B) 126 (C) 118 (D) 10912. 7005 18电子构型的阳离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s 和p 区 (B) p 和d 区 (C) p 和ds 区 (D) p ,d 和ds 区13. 3982 按鲍林(Pauling)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下列各能级中,能量由低到高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 3d , 4s , 5p (B) 5s , 4d , 5p (C) 4f , 5d , 6s , 6p (D) 7s , 7p , 5f , 6d14. 3970下列阳离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中属于 [Kr]4d 6的是…………………………… ( )(A) Tc + (B) Rh 3+ (C) Rh 2+ (D) Cd 2+15. 3944 原子序数为1 ~ 18的18种元素中,原子最外层不成对电子数与它的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 ( )(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16. 3936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8电子;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核电子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

,
噪声均方值:
对B点:
,
噪声均方值:
第二章
2.1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
优点:VOM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
Cf起积分作用,当A很大时,
2.2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I(t)=Q·δ(t)时,
1
【判断题】
电荷灵敏和电流灵敏析系统。
错
2
【判断题】
要提高放大电路输出稳定性,减小相对变化量,一般要求放大器开环增益A0必须很高。
对
3
【判断题】
信号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叫射极跟随器。
对
4
【判断题】
放大电路中的自举电容,从本质上来说起到一种特殊形式的正反馈。
7.定时误差通常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类:___时移___和___时晃_。
8.放大器输出信息中,总是由:_信号__,__噪声__,__干扰__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探测器中,能量分辨率最佳的是(B)
A.闪烁体探测器B.半导体探测器C.电离室D.气体探测器
2.CR微分电路(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A)
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4.改善放大器线性的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1)合理选择工作点__。
(2)__采用负反馈_。
5.谱仪放大器基本上由____放大电路__和滤波成形电路组合而成,对滤波成形电路来讲,有_弹道亏损_____和__堆积畸变_两种信息畸变。
6.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__模拟脉冲__转换成__数字逻辑脉冲_输出的一种装置。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核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①时间测量。
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是测定核粒子的寿命或飞行速度的基本参数,目前直接测量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已达到皮秒级。
②核辐射强度测量。
核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核信息出现的概率,对于低辐射强度的测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低的噪声本底,否则核信息将淹没于噪声之中而无法测量。
对于高辐射强度的测量,由于核信息十分密集,如果信号在测量仪器中堆积,有可能使一部分信号丢失而测量不到,因此要求仪器具有良好的抗信号堆积性能。
对于待测核信息的辐射强度变化范围很大的情况(如核试验物理诊断中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可达105倍),如测量仪器的量程设置太小,高辐射强度的信号可能饱和;反之,如量程设置太大,低辐射强度的信号又测不到,因此对于这种场合的测量则要求测量仪器量程可自动变换。
③能谱测量。
辐射能谱上的特征是核能级跃迁及核同位素差异的重要标志,核能谱也是核辐射的基本测量内容。
精确的能谱测量要求仪器工作稳定、能量分辨力达到几个电子伏特,并具有抑制计数速率引起的峰位和能量分辨力变化等性能。
④位置测量。
基本粒子的径迹及空间位置的精确测定是判别基本粒子的种类及其主要参数的重要手段。
目前空间定位的精度可达到微米级。
⑤波形测量。
核信息波形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某些核反应过程的变化,因此核信息波形的测量是研究核爆炸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而该波形的测量往往是单次且快速(纳秒至皮秒级)的。
⑥图像测量。
核辐射信息的二维空间图像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辐射图像的测量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利用辐射源进行透视以摄取被测物体的图像;第二种是利用被测目标体的自身辐射(如裂变反应产生的辐射)以反映目标体本身的图像。
图像测量利用计算机对摄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与重建,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和提高清晰度。
CT技术就是这种处理方法的代表。
2、抗辐射加固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抗辐射加固的研究重点最初是寻找能减弱核辐射效应的屏蔽材料,后来在电路上采取某些抗辐射加固措施,然后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器件的抗辐射加固。
核医学习题1 (1)

核医学选择题及答案!!来源:李岚宇的日志第一章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C2.C3.C4.C5.D6.B7.D8.E9.D 10.D11.A 12.E 13.D 14.D 15.B16.C 17.E 18.D 19.D 20.C21.A 22.A 23.B 24.C 25.E26.A 27.C 28.B 29.E 30.B31.C 32.B 33.B 34.C 35.D36.A 37.E 38.A 39.E 40.D41.B 42.C 43.B 44.C 45.B46.A 47.C 48.B 49.A 50.C51.B 52.C 53.B 54.C 55.E56.C 57.B 58.E 59.D 60.D1. 原子核是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的A.质子和核外负电子B.质子和正电子C.质子和中子D.中子和电子E.光子和电子2. 201Tl所表示的核素A.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B. 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C. 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D.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E. 中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3. 113In和113mIn互为 CA.同位素B.同中子素C.同质异能素D.同量异位素E.同分异构体4.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称为 CA.同位素B.原子核C.核素D.同质异能素E.核子5.其元素符号为X,则有6个中子、7个质子的原子核,可表示为A.67XB.613XC.136XD.713XE.76X6. 原子核发生衰变后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的过程可能发生在 CA.α衰变B. β-衰变C. β+衰变D.电子俘获E. γ衰变7.原子核发生电子俘获后 DA.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放出a射线B. 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放出b-射线和反中微子C. 质子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放出b+射线和中微子D.质子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放出中微子,同时释放出特征X射线和俄歇电子。
原子核物理习题答案 卢希庭版全

ln 2 T1/ 2
m M
NA
则235U的半衰期为:
T1/ 2
ln 2 N A M
1 A/m
0.693 6.0221023mol1
1
235g
80.0Bq
2.221016 s 7.0108 a
mg
即235U的半衰期为7.0 108 a
2.7
解:当该核素β放射性强度Iβ随时间的变化是 a 衰变与β衰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29328U的半径
r0 1.45 fm
R 2.3 fm R 6.88 fm R 8.99 fm
1.5 解:
当原子能级的电子的总角动量j大于核自旋I时 , 能级分裂为2I+1条。 所以有 2I+1=6 即 I=5/2
故241Am 和 243Am 核的自旋均为5/2
1.6
解:由原子核半径
1
R r0 A 3
第二章 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 习题答案
2.1
解:t 时间内未衰变的份额为 et
所以,t 时间内衰变的份额为 1 et
衰变常量
和半衰期
的关系为: T1 2
ln
2 T1
2
一天衰变的份额: ln2t
1 e
T1
2
17.25 0 0
十天衰变的份额: ln210d 1 e 3.66d 84.95 0 0
6.501012 g
10Bq的质量 3
m2
103 Bq
222g / mol 3.824 2436000s ln 2 6.0221023mol
1.761013 g
2.3
解:
放射性活度为A N
m N M NA
A
m M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 习题解答①

第7章习题解答①一、是非题1. 4f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4,l=3。
()解:对2. 3d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3,l=3。
()解:错3. p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两个外切的等径圆,图中的正、负号代表电荷符号。
.()解:错4. 原子的s轨道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解:对5.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解:错6. 对任何原子核外某一电子来说,只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确定后,其能量才有一定值。
()解:错7. 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
解:错8. 以电子概率(几率)密度表示的空间图象即为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即为电子云。
()解:错9. 电子云是核外电子分布概率(几率)密度的空间图象。
.()解:对10. 波函数ψ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ψ∣2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
.()解:对二、选择题1.所谓某原子轨道是指.()。
(A)一定的电子云;(B)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C)一定的波函数;(D)某个径向分布函数。
解: C2.与波函数视为同义语的是()。
(A)概率(几率)密度;(B)电子云;(C)原子轨道;(D)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解: C3.氢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取决于量子数()。
(A)n;(B)n和l;(C)l;(D)m。
解: A4.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微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几率);(B)电子云形象化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C)1s 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为零;(D)电子云是电子运动的统计结果,它好象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包围在原子核的外边。
解: C5. 某原子轨道用波函数表示时,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 )。
(A)ψn ;(B)ψn ,l ;(C)ψn ,l ,m ;(D)ψn ,l ,m ,m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1.5 如图,设,求输出电压V(t)。
1.6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ENV ENC ENN ENE η(FWHM)NE不是1.7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 D 的比值。
115.6610A -==⨯=35.6610DI -=⨯=1.8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 ),并与1MHz 能量在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52.8810V -===⨯∵212E CV =∴0.126V V ==1.9求单个矩形脉冲f (t )通过低通滤波器,RC=T ,RC=5T ,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1.10 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信号V i(t)=δ(t),求输出电压信号V0(t),并画出波形图,其中A=1为隔离用。
t1.12 设一系统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2222()//i S a b c ωωω=++,当此噪声通过下图电路后,求A 点与B 点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与噪声均方值。
对A 点:噪声均方值:对B点:噪声均方值:第二章2.1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优点:V OM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C f起积分作用,当A很大时,RfCf A1V o(t)i(t)2.4 一个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输入等效电容C i=10pF,输入电阻R i=1MΩ,栅极电流I G=0.1μA,跨导g m=1mA/V,C gs<<C c,放大器频带Δf=10MHz,T=290K,1/f噪声可忽略,求输入端等效噪声。
2.6 分析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1)画出简化框图(2)分别计算电荷和能量变换增益;(ω=3.6ev/电子空穴对,e=1.6×10-19库仑)(3)估算电路的开环增益(g m=5mA/V, A3=0.98)(4)估算该前放的上升时间(C a=5pF, C i=5pF)(2)A CQ=1/Cf=1×1012 V/CA CE=e/(C fω)=44.4 mv/Mev(3)A0=g m R6/(1-A3)=3000(4)tr0=2.2R a C a/(1+A0F0)=2.2C a(C i+C f)/g m C f=13.2 ns2.7 讨论电荷灵敏、电压灵敏、电流灵敏三种前置放大器的特性,各适于哪方面的应用,为什么?电流灵敏前放输出快,对输出电流信号直接放大,常用作快放大器,但相对噪声较大,主要适用于时间测量系统。
电荷灵敏前放和电压灵敏前放用于能谱测量系统,电荷灵敏前放比电压灵敏前放输出电压稳定性高,可用在能量分辨率较高的系统。
第三章3.1 试论述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对各个性能指标应如何协调考虑?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主要有放大和成形作用。
,且必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
对各个性能指标应从能量测量和时间测量分别考虑。
3.2 谱仪放大器的幅度过载特性含义是什么?计数率过载含义是什么?二者引起的后果有何区别?幅度过载:信号超出线性范围很大时,放大器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工作,后果:不能工作的死时间存在计数率:放大器中由于计数率过高引起脉冲幅度分布畸变后果:峰偏移和展宽3.3 试说明能否通过反馈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不能。
用同向接法。
用双芯同轴电缆把信号送到差分放大器。
3.4 试分析和讨论下面两个谱仪放大节电路,指出在电路中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b:T1 共基,T2 共射,T3共集,T4,T5 互补复合跟随器。
1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3.5 极零相消电路和微分电路有什么区别?如何协调图示的参数,使它能达到极零相消的目的?不同之处,极零相消使时间常数变小,指数衰减信号通过微分电路会产生下冲。
故“极”“零”相消,即s+1/t与s+1/t2相消,所以当τ=τ2时满足,即τ=R2C. 3.6 有源积分滤波器与无源积分滤波器相比有什么优点?门控积分滤波器有什么特点?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门控有源积分器输出平顶波波形,对减少弹道亏损很有利,信噪比相对较好。
3.7 试说明核信号通过图示的滤波成型电路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画出图形。
得到能量信息,失去了时间信息。
极零相消,两次无源积分,加两次有源积分。
3.8 说明弹道亏损的原因。
输入电流的脉冲宽度有限时,在信号的宽度内,电容C被充电,且通过R放电,故产生弹道亏损。
3.9 什么是信号的峰堆积和尾堆积?对输出信号的幅度产生什么影响?引起什么样的谱形畸变?其它信号尾部或峰部影响信号峰值。
影响:增加幅度。
引起峰值右移,出现假峰。
3.10 说明基线起伏的原因。
并分析CCD基线恢复器的工作原理,输入图示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脉冲通过CR网络时,由于电容器上的电荷在放电时间内,未能把充电的电荷放光,下一个脉冲到达时,电容器上的剩余电荷将引起这个新出现的脉冲的基线偏移。
输出波形趋势线:3.11 门控基线恢复器有什么特点?并联型的和串联型的有什么区别?门控基线恢复器消除了单极性脉冲信号产生的下击信号,改善了恢复器对小间隔信号的非线性,因此有很高的计数率特性。
不同:记忆电容C串联或并联于信号通道之中。
3.12 高能量分辨率和高计数率谱仪放大器是如何来消除峰堆积现象的?加入堆积拒绝电路是否可以使谱仪放大器的计数率提高很多?为什么?加入堆积拒绝电路来消除不能使计数率提高很多,但能保证谱型更加明显,是以牺牲计数率为代价的。
3.13 快电压放大器和快电流放大器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和谱仪放大器相比有什么不同?快电压放大器放大速度比快电流放大器要慢一些,但从稳定性来讲要好一些,信号匹配方式为并联。
快电流放大器的分布电容的影响较小,放大速度可以很快,信号匹配为串联。
快放大器与谱仪放大器并无原则差别,只是在指标上有所不同。
3.14 试分析图示的快放大节电路特点。
第四章4.1 在图4.1.3的集成电路脉冲幅度甄别器中,若V H=0V,V L=-2.6V,R2=510Ω,R3=5.1Ω,R4=100Ω,求滞后电压?4.2在图4.2.8参考电压运算器中,若V T=5.00V,V W=0.50V,求非对称和对称时的上阈电平、下阈电平、道宽及道中心。
非对称:对称:4.3 在一个线性放电型模数变换器中,若保持电容C H=1500pF,恒定电流I=100μA,时钟频率2MHz,若输入信号幅度为5.00V。
1.求出该模数变换器的道数m、道宽和变换系数。
2.若时钟频率为100MHz,其它参量不变,求道数、道宽和变换系数及输出m。
T0=1/F,4.10 脉冲幅度甄别器的功能是什么?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输入模拟脉冲转换成数字逻辑脉冲输出的一种装置。
理想的脉冲幅度甄别器具有以下功能:当一个输入脉冲的幅度超过一定的阈电平时,则输出一个数字脉冲,而与输入脉冲的幅度、上升时间、宽度等参数无关。
若输入脉冲的幅度低于给定的阈电平则无输入脉冲。
4.11 简述用集成电路比较器构成的脉冲幅度甄别器的工作原理。
集成电路脉冲幅度甄别器由电压比较器接成交流耦合施密特电路而构成。
脉冲信号接到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而同向端加上阈电平V T。
比较器的输出信号经过电容反馈到同相端,为正反馈连接方式。
平时,甄别器输出处于高电平,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超过与阈电平时,甄别器触发,输出电压跳变,从高电平到低电平,幅度为两者之差。
4.12 脉冲幅度甄别器的主要指标是什么?主要指标:1.输入灵敏度2.稳定性3.涨落或阈模糊区4.输出脉冲的幅度、宽度5.甄别阈范围6.速度(响应和恢复的快慢)4.13 通常如何解决单道分析器中的定时误差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是:延迟下甄别器的输出脉冲,再拉宽上甄别器的输出脉冲,从而使得作为反符合信号的V u`可完全禁止下甄别器的V l`输出。
4.14 试画出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一种结构方框图,说明原理。
4.15 单道分析器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单道主要指标:1.动态范围2.线性3.八小时稳定性4.温度系数5.双脉冲分辨时间6.最高计数率7.输入脉冲要求8.输出脉冲为正极性4.16 单道分析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每测一个能谱需逐点改变阈值,费时费力,误差大,但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幅度范围或选一定的能量范围信号作为校正信号,仍有广泛的应用。
4.18 什么是ADC的道宽?什么是ADC的变换系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道宽:单位道数之间的电压幅度。
变换系数:单位幅度可变换成的道数二者成倒数关系4.26 线性放电型ADC和逐次比较型ADC各有什么优缺点?线性放电型,电路简单,道宽一致性好,便于生产,但变换时间较大,而且随着道数的增多,变换时间也会增加。
逐次比较型,变换速度快,易于生产,功耗低,价格低,但道宽一致性较差。
4.28 什么是ADC的零道阈或偏置,有何实际意义?偏置或零道阈是指模数变换器的零道所对应的输入信号幅度。
引入偏置一方面可以节省存储区,另一方面可以把感兴趣的幅度谱扩大到最大道数范围进行测量,从而提高分辨率。
4.29 ADC的积分非线性和微分非线性是如何定义的?积分非线性:微分非线性:第五章5.1 前沿定时中,若输入信号前沿为线性变化,达峰时间t M=2.0ns,最大幅度V M=10V,阈值V T=0.1V。
求输入信号幅度从0.1V变到10V 时的定时误差。
5.3 前沿定时中,设输入信号前沿线性增长,上升时间1.0ns,阈值约0.1V。
输入信号上升时间变化为±0.2ns,幅度从0.1V变到10V,求前沿定时误差。
5.4 前沿定时中,设输入信号为,阈值为V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