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记录肉眼可见最大伽马射线暴
2024湖北省考行测笔试真题

2024湖北省考行测笔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B2.下列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神童骆宾王七岁做《咏鹅》时能熟练背诵《弟子规》、《千字文》等启蒙著作B.“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用交子(注: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购买美酒,高呼“将进酒,杯莫停”C.“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陶渊明将家中值钱的青花瓷瓶变卖,以度过暂时的贫困D.南宋书生临摹《溪山行旅图》【答案】:D3.人们常用“摩尔定律”来比喻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日新月异,这里“摩尔定律”指的是:()A.计算机的知识每18个月更新一半,即18个月后你的计算机知识有一半将被淘汰B.世界上每一个小时内就会产生20项新发明C.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每隔18个月到24个月将增加一倍D.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答案】:C4.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
这三大社会形态是指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1/ 13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答案】:C5.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今天最广泛最具有权威性的是()。
A.世界银行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经济共同体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B6.在某古代小说中,10斤熟牛肉被标价为1两白银。
该现象体现出了货币的职能是()。
A.贮藏手段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答案】:D7.谁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A.闻一多B.陈梦家C.林徽因D.卞之琳【答案】:A8.2013年10月11日晚,王某酒后在某酒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
2024年乌鲁木齐事业单位真题

2024年乌鲁木齐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大会于 11 月 5 日至 13 日在中国()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主题为()。
A.湖北武汉;“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B.湖北武汉;“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云南昆明;“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D.云南昆明;“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B2.2023年3月26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在广东珠海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200万度。
A.三峡水电站B.海油观澜号C.龙滩水电站D.大唐托克托电站【答案】:B3.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230万个,2023年将启动()建设,全面推进6G 技术研发。
A.“宽带入户”1/ 20B.“宽带边疆”C.“信号边疆”D.“宽带远疆”【答案】:B4.某地级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向所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汇报重大案件查处情况,用()行文。
A.通报B.通知C.报告D.通告【答案】:C5.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B.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C.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答案】:C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
A.现代化建没B.广大人民群众C.政治建设D.文化建设【答案】:B7.我国有句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这说明冬至日是()。
A.北半球一年中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B.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C.北半球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一天D.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答案】:B8.下列选项为市场客体的是()。
2012:超新星爆发毁灭地球?

2012:超新星爆发毁灭地球?季明【期刊名称】《大自然探索》【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8页(P20-27)【作者】季明【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如果你被告知,在距离地球不远的地方,有一颗恒星可能“很快”以“10亿的10亿倍的10亿倍再乘以20”的百万吨梯恩梯的能量发生一次超新星爆发,届时“地球的臭氧层有可能被剥离”,你将作何感想?你自然会忧心忡忡,产生“世界末日”即将降临的无比恐惧感。
然而,这是一条十足的假新闻。
2010年1月,美国天文学会大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
一如以往,一些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在会上公布了他们的尖端研究结果,其中有些内容哪怕只是听起来就够吓人的了:类似超新星和伽马射线爆发之类的事件不仅会烧掉你的眉毛,还有可能毁灭整个地球!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西恩在这次大会上公布了他的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
这项成果暗示,被称为“罗盘座T星”的一个双星系统将爆发成为一颗超新星,而且是Ia类型的超新星。
由于罗盘座T星距离地球只有3260光年,研究者推论:这一超新星爆发有可能会伤及地球。
罗盘座T星是由一颗白矮星(参阅《背景知识:白矮星》)演变而成的。
白矮星从自己的伴星吸收气体,当吸收的气体数量到达一定极限时,以新星的形式引爆,这种恒星爆发最终会留下完整的恒星。
观测发现,直到40年前,罗盘座T星一直都是一颗再发新星(或称复发性新星),大约每20年“发作”一次。
可是,西恩发现,自1967年以来,罗盘座T星停止了“发作”,这引起了他的研究兴趣,他带领他的团队就此进行了研究,并在这次大会上报告了上述研究成果。
由于西恩团队的研究成果带有很大的纯学术揣测成分,因而遭到了其他科学家的高度质疑。
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当即对“罗盘座T星可能很快爆发”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西恩很可能错误地计算了罗盘座T超新星可能会给地球造成的损害,而误算的原因可能是西恩错误地引用了3260光年外一次致命得多的伽马射线暴的数据。
宇宙现超强伽玛射线暴

宇宙现超强伽玛射线暴引地球生命集体灭绝担忧伽玛射线暴是宇宙最强的能量释放事件之一,如果发生在太阳系附近,可杀死地球上的生命如果在我们太阳系附近的宇宙空间中出现一次“怪物”伽玛射线暴,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几乎全部被杀死,伽玛射线暴的强大使得天文学家对这一宇宙中最强、最明亮的能量释放事件非常感兴趣。
去年春天,空间望远镜发现了遥远宇宙空间中出现的一次伽玛射线暴,美国宇航局天体物理学家保罗-赫兹在上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观测到的伽玛射线暴相关信息,其距离我们达到37亿光年,这是由于如此大的距离才使得人类幸免于难,到目前为止,地球上没有人通过肉眼直接看到伽玛射线暴。
伽玛射线暴是一颗大质量恒星死亡时产生的能量释放事件,之后可能会坍缩成一个新的黑洞,爆炸的威力十分可观,其辐射会以光速在宇宙中传播,如果恒星周围存在行星,那么这些小天体会在瞬间变成“渣”,科学家目前正在对太阳系周围的恒星进行观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伽玛射线暴出现的征兆,美国宇航局的空间望远镜已经在轨道上运行了超过20年之久,全宇宙出现的伽玛射线暴并不罕见,但是4月27日发现的伽玛射线暴创下了纪录,是1999年观测到最强伽玛射线暴的5倍以上,堪称宇宙中最强的一次伽玛射线能量释放,其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超以往。
因此,科学家也将这次伽玛射线暴称为“怪物”,银河系中如果出现这样的暴发,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太阳系构成影响,但是科学家认为银河系中的恒星类型不太可能出现如此极端的能量释放。
一些人认为4.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可能与我们周围出现伽玛射线暴有关,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到伽玛射线暴,因为其大部分光线是我们看不到的类型,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宇航局要发射卫星通过特殊的仪器去寻找伽玛射线暴。
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彼得-迈克尔逊认为伽玛射线暴是宇宙诞生、死亡轮回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拥有的物质全部来自早期宇宙的超新星爆发,因为有了这样的事件,早期宇宙中才会出现新的物质,而这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现在的地球和人类。
百张最美妙的天体摄影(组图)

百张最美妙的天体摄影(组图)“气泡星云”:这是一个灰尘气体星云,其直径为10光年,相当于60万亿英里。
气泡星云是由一颗恒星燃烧时的脱离物质构成,恒星燃烧时可释放出太阳数百倍亮度的光芒。
该星云距离地球11000光年,位于仙后星座。
这些炙热的气体就是著名的超新星残留物,如图所示,这是船帆星座内的超新星,当这个超新星爆炸时,能够直径膨胀至55光年。
船帆星座内部超密集的灰尘云中有一个“船帆脉冲星”,其每秒可旋转11次。
天体摄影师米罗斯拉维-德鲁克穆勒(Miloslav Druckmuller)在一张日食照片中人工地消除了太阳表面周围的蓝色区域,图像结果显示,图中绿色部分是太阳的内环,或者称为内冕,它是由一种叫做“氪”(coronium)的高电离铁离子染色形成。
北极光:这种梦幻般的美丽光芒是北极光发出的,这是太阳喷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在大气层发生的交互反应,当带电粒子在大气层粒子发生碰撞,将释放出可见光能量。
日珥:是一种弧状的太阳活动,是太阳向太空喷射热气态物质,然后通过强磁场任用又回落至太阳表面。
IC 1396星云:它是最大的可观测星云之一,其直径是太阳直径的2500倍。
该星云的灰尘和气体云是由周边恒星辐射物质形成的。
该图片包含银河系的部分星体,以及天琴星座和天鹅星座,其中银河系的部分星体包括“伽马塞尼”和“面纱”星云,它们的主要成份是气体、灰尘和等离子体。
1996年,日本人百武裕司(Yuji Hyakutake)发现了这颗彗星,当时这颗彗星仅有几个月时间就与地球达到最近距离。
1996年3月,百武彗星距离地球仅有0.1个天文学单位,相当于900万英里。
日食珠子项链:这张图片拍摄于日食,看上去如同一个珠子项链,这是由太阳光穿过月球边缘呈现出来的景象,多弹坑的月球表面很容易让太阳光透射过来。
心宿二:是一颗红超巨星,它的直径是太阳的数百倍,这颗恒星喷射的宇宙物质使其光线散射开来,因此地球上的天文摄影师拍摄的心宿二呈现明亮的黄色。
英文短文欣赏(带翻译)

Puzzles of EvolutionA SINGLE mutation may have cleared the way for rapid brain evolution. Other primates have strong jaw muscles that exert a force across the whole skull, constraining its growth. But around 2 million years ago a mutation weakened this grip in the human line. A brain growth spurt began soon after (Nature, vol 428, p 415).What drove this spurt is another matter. The environment probably presented mental challenges. Social developments would have played a part, too. To tes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pressures, David Ge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in Columbia compared the skull size of various hominins agains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ach lived in, such as the estimated variation in annual temperatures, and against proxies for social pressure, such as group size. Both were associated with bigger brains, but the difficulties of navigating a larger social network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Human Nature, vol 20, p 67).A big brain is incredibly hungry, so early humans needed to change their diet to support it. The transition to eating meat would have helped. So would the addition of seafood about 2 million years ago, providing omega-3 fatty acids for brain build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ol 107, p 10002). Cooking might have helped too, by easing digestion. This would have allowed ancestral humans to evolve smaller guts and devote the spare resources to brain building.Big brains come at a price, however, including the dangers of giving birth. By the time the benefits no longer outweighed the costs, we had a 1.3 kilogram lump of jelly smart enough to question its own existence.OUR ancestors have achieved some epic migrations. Homo erectus made the first great trek out of Africa and into east Asia 1.8 million years ago. Around a million years later, the predecessors of Neanderthals turned up in Europe. And 125, 000 years ago, Homo sapiens made an early foray into the Middle East. None of these populations lasted. But some 65, 000 years ago, one group of modern humans left Africa and conquered the world - 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for any species, let alone a puny, furless ape. What possessed them to spread so far and wide?It may have begun with a big squeeze. All humans belong to one of four mitochondrial lineages (L0, L1, L2 and L3) corresponding to four ancestral mothers, but only L3 is found outside Africa. Quentin Atkinson at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and colleagues have found that this lineage experienced a population explosion in the 10, 000 years leading up to the exodu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vol 276, p 367). So overcrowding in the Horn of Africa may have pushed the group to cross the Red Sea and move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Asia.That still leaves the question of why numbers increased. Atkinson notes that for 100, 000 years the African climate had oscillated between drought and floods before becoming stable around 70, 000 years ago. Perhaps the environmental instability had forced early humans to become more inventive, with adaptations that helped population expansion once conditions improved.Paul Mell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as argued that the explosion in numbers was driven by a major increase in the complexity of technolog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ognitivebehaviou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ol 103, p 9381). The ability to control fire came much earlier, as, probably, did language. But the period does see a blossoming of innovation such as the manufacture of complex tools, e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food sources,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symbolic ornamentation. These cultural advances would have been crucial, says Mark Pagel at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UK. "Not only can we walk,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when we get there." This flexibility would have propelled migrants ever onward, he notes, as populations quickly reached carrying capacity and individuals moved into new territory to avoid competition."Some of it would have been accidental, " adds Chris Stringer of London's Natural History Museum: the peopling of Australia may have come about when seafarers travelling between islands were blown further afield. Genetic mutations could also have made us more adventurous. For example, the so-called novelty-seeking gene, DRD4-7R, is more common in populations that migrated fastest and furthest from Africa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vol 145, p 382). "Of course there is the human spirit - to climb the unclimbed mountain, " says Stringer.人类进化十大谜(六-七)也许是某次基因变异为大脑的快速进化铺平了道路。
北京行测真题2024

北京行测真题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斗争性和同一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答案】:A2.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权力。
A.人民赋予的B.组织部门赋予的C.党组织赋予的D.领导同志赋予的【答案】:A3.货币在表现和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的职责是()。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答案】:D4.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楚辞”以屈原的诗歌为主B.《琵琶行》是杜甫的作品C.《红楼梦》原名《石头记》D.《儒林外史》反映的是当时的科举制度【答案】:B1/ 14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A.三百一十五首B.三百零五首C.二百首D.三百首【答案】:B6.权力下放不是自由落体,需要做到放与接的匹配。
上级单位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基层承接能力,循序渐进,下级单位除了贯彻落实,也要及时反映意见。
这意味着深化放管服改革需要: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统一②重视实践,实践的发展决定认识的发展③立足局部,以推动整体的健康有序地发展④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整合要素,优化系统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A7.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A.最低生活保障B.社会保险C.最低工资保障D.税收【答案】:C8.下列关于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人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B.4G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C.Web2.0的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D.进入纳米时代,新材料研究成为计算机芯片发展的关键【答案】:A2/ 149.下列关于汇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上各国一般都用美元当做制定汇率的主要货币B.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被称作股东汇率C.汇率实际上是把一种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翻译”成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D.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价格【答案】:B10.“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自行车租赁”催生了共享单车这一崭新的行业,共享单车正成为经济生活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彩虹般的色彩装点了街巷。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坍缩恒星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坍缩恒星作者:王方来源:《科学导报》2024年第27期2022年10月,一股伽马射线袭击了地球,炙烤着大气层,它的亮度是以往探测到的任何射线的10倍以上,令天文学家惊叹不已。
作为有史以来最亮的伽马射线暴(GRB),天文学家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BOAT(brightest of all time,即史上最亮)。
现在,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确定了GRB的来源,并偶然发现了一个新谜题。
据《科学》报道,研究人员认为,坍缩星产生的极端条件可能会形成自然界最重的一些元素,如铀、铂和金。
考虑到BOAT的亮度,他们希望元素形成的过程能够生动地展示出来。
然而,研究人员却什么也没看到“没有证据表明存在这些元素。
”领导这项研究的美国西北大学Peter Blanchard说。
4月12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最近的其他研究也显示了同样令人困惑的结果。
但理论学家表示,现在就否定坍缩星是最重元素的来源为时过早。
“我认为还没有定论。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Chiaki Kobayashi说,“我们只是没有足够的统计数据。
”宇宙大爆炸带来了丰富的氢和氦,但其他92种自然元素都是在恒星的原子核融合成更大原子核时形成的。
普通恒星产生较轻的元素,但比铁重的元素被认为需要在超新星或其他极端爆发事件中产生。
一半的重元素——那些中子最丰富的元素,需要特殊的产生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中子轰击种核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后者没有时间衰变——这个过程被称为快中子捕获或r过程。
科学家通过追溯发现,早期宇宙的恒星含有铕等r过程元素,表明该过程很早就开始了。
Kobayashi说:“通过对附近恒星的观测,我们获得了证明早期r过程的非常有力的证据。
”这迫使天文学家努力寻找可能存在r过程的必要条件。
引力波探测器则提供了线索。
2017年,当美国和欧洲的探测器探测到两颗中子星(超高密度恒星残骸)剧烈合并产生的波时,光学望远镜发现了r过程元素形成的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各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艾滋病 病毒耐药性的增强是一个重要威胁,高 折晃史希望上述研究成果能 成为开发 新型治疗药物的线索。这一研究成果发 表在英国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 杂志电子版上。
因此 NASA 首先需要为这次发射任务准备一个 如今还躺在仓库中的新的数据单元。而这就需 要对 存储装置进行成套的试验,同时还要教会宇 航员如 何替换这一单元,并最终为这一拖延 的 维修任务找 到一个最佳的发射时机。 Weiler 表示,总的来说,哈 勃空间望远镜大概最早要到 2009 年 2 月,甚至是 4 月才能得到修理。
(上接 A1 版)事实证明,我国载人航天工 程将空间工程与空间应用密切结合起来 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
林宝军说:“即将执行的‘神七’任务 属于二步一阶段,在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 的同时,开展伴随卫星试验和固体润滑材 料外太空暴露试验。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 一步步推进,空间应用的规模、水平也将 有更大的发展,将实实在在地为国民经济 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也将为人类和平利 用太空 、探索太空作出贡献 。”
探索
国际
A3
编辑尧版式院赵路 校对院王剑 圆园园8 年 10 月 7 日 星期二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愿圆远员源缘愿3 82614597 耘原皂葬蚤造押sciencenews2岳圆远猿援灶藻贼曰news岳stimes.cn
惊鸿一瞥 75 亿年
天文学家记录肉眼可见最大伽马射线暴
国际空间站调整 轨道迎接太空游客
太阳大许多 倍的恒星压缩到一颗小行 星 般大小时—— — 如果变成一个 黑 洞 则 还 要 更 小,它便会产生不 可思 议 的 密 度、温度和能量。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 能 量以粒子流的形式近乎光速 地 向 外 反弹。当喷射的粒子遇到周围的气体或 尘埃时,伽马射线便产生了。
然而新的数据重新描绘了 这 幅 图 画 。一个由 93 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 究 小 组 在最近出版的英国《自 然》杂 志 上 报 告 说,肉眼在今年 3 月看 到 的 景 象 — ——发 生 在 距 离 地 球 75 亿 光 年 的 牧 夫 座 方向— —— 展示了一个之前从未 发 现的特征。在对来自美国宇 航局 (NASA) 的雨燕探测器———被 设 计 用
从科学到工程的跨越
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总体部做什 么?这是每个“圈外”人都会问的一个问 题。
“总体部做的不是各项载荷简单的连 接,更不是各项应用技术简单的堆积,而 是系统集成的概念。总体部还有一个任 务,就是要把科学家的科学思想、需求,通 过分析,转化为对载荷设备的技术要求, 变成工程可实现的语言。从某种程度上 说,我们将科学和工程的距离拉近了。”林 宝军的回答简明扼要。
一次跨越大半个宇宙的伽马射线 暴 — —— 其 亮 度 超 过 1000 亿 个 太 阳 的 总 和,而 方 向竟 然 直 指地球 。如今 ,经 过 6 个多月的分 析, 一个国际天文学 家研究 小组终于搞清了这一事件背 后 的玄机。天文学家 说,这 是迄今地球上 的人们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文事 件 ,也为他 们提供了绝 佳的机会,使他 们 得以对一次伽马射线爆 发 过程 进 行 迄今最为详尽的记录。
其实,从载人航天工程开始,空间应 用系统就注定要实现从科学到工程的跨 越。
在载人航天一期的时候,载荷的需求 很多,载荷需求的资源也多,是否适合实施 空间试验,能安排多少载荷,这是一个多约 束条件优化问题。当时的一个突出矛盾就 是能源需求过大,满足不了飞船约束,很多 好的项目需要舍弃。为此,空间应用系统总 体部对载荷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总体设计, 并对其运控工作进行了仿真和优化。最终, 本来要砍掉的载荷都安排了进来,顺利实 现了预期工作目标,“总体部通过工程设
隆恰科夫和芬克将在空间站生活 半年并完成 缘园多项科学实验,加里奥 特则将在空间站逗留 怨天,并同第 员苑 期长期考察组两名成员一起返回地面。
加里奥特是美国著名电脑游戏商, 其父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里奥特曾当过宇航员。加 里奥特自幼就梦想能像父亲一样遨游 太空,他为此次太空旅行花费了 猿园园园 多万美元。
日研究者发现抑制 艾滋病病毒增殖新机制
完成规范化管理
空间应用任务的目标,一方面要突破 载荷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满足飞行 器的重量、功耗、布局等各种约束条件。此 外,空间应用项目与探索性研究项目不 同,要求研究进度与工程的进展相匹配, 也就是说,这一切工作的前提首先必须完 全满足航天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求,这是 实现目标的基础。
“航天产品不同于地面的装备,出现 问题难于修复,我们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否则就会带来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损 失,以至全盘皆输!”林宝军说。
新华社电 国际空间站 10 月 源日 成功完成轨道调整,准备迎接国际 空间 站第 员愿期长期考察组以及世界第 6 位 太空游客。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为迎接俄 “联盟 栽酝粤原员猿”载人飞船,国际空间站
将轨道提升了 员援圆缘公里,使空间站与地 球的距离达到 猿缘猿公里。
据报道,俄“联盟 栽酝粤原员猿”载人飞 船将于 员园月 员圆日从哈萨克 斯坦境内 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国 际空间站第 员愿期长期考察组成员俄罗斯宇航员尤 里·隆恰科夫、美国宇航员迈克·芬克以 及世界第六位太空游客理查德·加里奥 特将乘坐飞船前 往国际空间站。
Weiler 表示,这个难题也可能有点塞翁失马的
味道。他向记者表示:“想想看,如果在航天飞机上天 两周后发生这一故障,那该怎么办!”如今,Weiler 正 面临比哈勃空间望远镜首席科学家在 1990 年的经 历更糟糕的局面—— —当时望远镜失效的成像系统甚 至导致整个观测计划泡汤。他说:“‘哈勃’有一个复 原的习惯。对此我并不是特别担心。”
不仅如此,为了实现规范化管理,空 间应用系统总体部还制定了应用系统自 己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这是十分必要 的。
“很多航天任务是有共性的 ,别人出 过的毛病、解决过的问题,怎样避免在后 续工作中重复出现,怎样将老同志的经验 传承给年轻的同志,必须要有规范。针对 载人航天第二步的空间应用任务,我们已 经制定了 80 多个规范,这些顶层文件发 到每一个分系统和子系统,直接与各级研 制管理人员见面 。从元器件的选用到研制 的流程,所有的过程都要受控,这样才能 避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工程任务不能靠 某个人的小聪明来保证不出错,而要靠规 范保证。这些东西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发 达国家很多设备可以卖给我们,但是要买 规范就不那么容易了 ,也可以说这些规范 是载人航天工程多年的结晶。”林宝军说。
万无一失,谈何容易! 载人航天工程参加单位多、研制队伍 分散。由于任务性质的原因 ,参加应用系 统任务包括中科院所属的 50 余家单位, 分布在全国十大省市 ;参与人员分布在各 单位的研究室或研究组,没有一个研究所 建制的单位整体承担任务,而往往一个研
本报讯 这一事件是如此的极端, 以 至 于几乎无法用语 言 来 描 述。在 3 月 19 日的凌晨时分,天文学家观测到
够观测到它—— — 它的爆发亮度 在 最 初
的 员缘秒迅即增大到地球上的人们肉眼
可见。随后 几个月全球多处的持续观测
数据显示,这次伽马射线爆发 的方向几
乎正冲地球,十分罕见。如果天文学家
能够再次碰到这样 的好事,他们或许可
以观 测 来 自 宇 宙最深处—— —多 半 发 生
在最早期的恒星中— ——的 类 似 的 伽 马
而这项修理任务本身可能还包含有其他的折衷 方案。其实修理这一装置可能只需要两小时,宇 航员已 经有了完整的时间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 NASA 约 翰逊空间中心的航天飞机项目主管 John Shannon 指
一个发生故障的装置拖延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理工作。
出,为了腾出时间,NASA 不得不放弃其他的修理工 作,但他并没有透露相关的具 体细节。但马里兰州格林 贝尔特市 NASA 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哈勃空间望 远镜项目主管 Preston Burch 对此却表示乐观,他认为 宇航员能够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完成一些修理工作, 从而有时间完成其他的修理任务。
来快速飞往 伽马射线的方向—— — 的 数 据,以及其他来自卫星和地基天文 望 远镜 及 探 测 器 的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后,研 究小组 认为 ,这一超级明亮的粒子流 周围环 绕着一个能量不是很强的慢 速 喷流,其宽 度大约是前者的 20 倍。研 究人员推测 ,这也就 意 味 着,所有的伽 马射线暴都 伴随着一束明亮而狭窄的 粒子流 ,但是它 很难被观测到,除 非 其 方向直指地球。
据了解,应用系统总体部结合工程总 体要求和应用系统的特点,逐步形成了系 统性的管理和技术文件体系 ,包括工程研 制的阶段划分、各阶段的研制内容要求、
试验项目和完成标志,设计建造规范、设 备研制规范,软件工程化规范、各类数据 通讯协议、元器件原材料选用规范、电磁 兼容设计试验要求、环境试验规范等共五 个系列,并汇编成册,基本做到了所有活 动都有文件依据。
(群芳 译 自 www.science.com ,10 月 6 日)
究室(组)还承担了其他科研课题。
系统总体部如何协调这些多而分散 的单位 ,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
林宝军说 :“我们将应用系统任务进 行了科学合理的分解 ,并加强了总体部技 术工作。一期工程设置了 15 个分系统,分 系统下又设子系统,15 个分系统共分解 为 130 多个子系统和专项任务,包括科学 研究、载荷研制和必要的专项,层层落实 了研制任务 。”
对观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这 次 编号 为 郧砸月园愿园猿员怨月的伽马射线爆发 亮度 惊人,其中 某些部分明亮到肉眼可见程 度,这在此前的伽马射线爆发中还未被 观察到。天文学家说,这次爆发之所以 如此明亮,是因为坍塌恒星中央的射流
向 地 球 方 向 喷 射 物 质 的 初始 速 度 接 近 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