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板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说课设计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说课设计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
教材分析:1、内容、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是人民教育出版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的《扇形》。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进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爱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生进展,并进行说明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真正明白得与把握差不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会,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在观看、讨论、判定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能力目标:明白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点,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情感目标: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点:明白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点,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教学难点: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在往常差不多认识了圆,又在前面三课时的基础上来认识扇形,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存和生活体会,对扇形的认识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关于学生来说认识扇形专门简单,然而在认识扇形的基础上认识圆心角,测量圆心角度数关于学生来说依旧比较难的,因此,依照本班的实际情形,教学时,注重对差生的指导。
教学过程:(一)口算1.530= 180.6=32+4.8= 3216= 70.2= 480.6=3.216= 80.5=2-1.41= 1.56=70.2=80.5=2-1.41= 1.56=1.380= 270.9= 120.5=0.450=1.62+75= 420.5=1.74-46= 3216=32+4.8= 720.4= 70.08= 10.75= 450.6=0.164=7.236=450.9=(设计意图:用开火车形式,连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二)情境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看,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关于《扇形》说课稿(通用5篇)

关于《扇形》说课稿(通用5篇)关于《扇形》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扇形》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扇形》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扇形统计图是《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一章中的第一课时,是学生早已熟悉的一种表示数据的方式,但在小学和前三册的学习中均未涉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及其运用。
因此,本节课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和应用中表达的实际意义。
2、教材的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会读出一个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会根据具体的一个问题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材中的问题1是针对读图的,希望学生从中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形象地表达各分量在总量中所占份额大小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并能够从中尽可能多地“读出”有用的信息。
问题2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并归纳出绘图的一般步骤。
因此,确定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方面①会制作扇形统计图②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2)、过程与方法方面①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切身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和分析获取一定的信息,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这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通过学习统计图表,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统计图表,积极地自主探索研究实际生活中的统计图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发现问题,把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充分结合起来,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②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申博得票率的统计,硕士、博士、大学生自愿到西部去开发建设祖国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了祖国更加强大,立志发奋学习的精神。
③通过选取的现实生活中的例题和习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感受到统计的应用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真正地走进数学世界。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板零件分度钻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板零件分度钻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f84e0d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5.png)
摘要精铣托架端面是本次设计的主要工序。
本设计分为五个重点:总体方案的设计、定位元件的确定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夹紧结构的设计及方案的选择、对刀装置的选择、夹具体的结构设计。
从根本上保证端面的加工精度。
关键词:夹具,托架,夹紧,定位ABSTRACTFinish milling bracket end i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rocess. 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five points: th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cheme, the positioning element determination and positioning clamping scheme selection, structure design and scheme selection, tool setting device selection, the specific folder structure design. From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end face machining precision.Key words:Fixture;Bracket;Clamping;Location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本课题的来源及目的意义 (1)1.2对夹具的一般要求2如需要图纸等资料,联系QQ19616601261989.如需要图纸等资料,联系QQ196166012643.如需要图纸等资料,联系QQ19616601261.3夹具设计的工作特点 (2)1.4分度夹具的一般特点 (2)1.5使用钻具加工过程的特点 (2)第二章夹具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4)2.1夹具的一般要求 (4)2.2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2.3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5)确定夹具的设计方案 (8)3.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 (8)3.2确定夹紧方式和夹紧力大小的估算 (8)3.3铣夹具的夹紧机构的设计 (9)第四章夹具定位夹紧的方案 (10)14.1确定定位、夹紧方法的两个方案 (10)4.2两种方案的比较 (13)4.3计算定位误差确定定位方案 (13)第五章各部件的选择 (15)5.1确定对刀、导向方式,选择对刀、导向元件 (15)5.2按照夹具的基本原则,确定夹紧机构 (15)5.3夹具总体结构描述 (16)5.4对选材和公差做必要说明,尺寸链分析和校核‧ (16)5.5小结 (16)第六章夹具操作过程说明及制造注意事项 (17)6.1夹紧装置在夹具体上时 (17)6.2夹紧点偏置与定位面的形心时 (17)6.3两件用两孔定位 (17)第七章有关夹具调整、维修、保养的要求和说明 (18)7.1 制造说明 (18)7.2 使用说明 (18)第八章参考文献‧ (19)第九章致谢 (20)1前言1.1本课题的来源及目的意义本课题来自于实践,夹具在机械加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证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以优质、高效、低耗的工艺去完成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优秀教案(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优秀教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优秀教案第【1】篇〗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的特征,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扇形。
2.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知道圆心角和半径都在变化时,扇形的大小也在随着变化。
3. 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建立扇形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大小、半径长短有关。
教师准备:课件、答题卡学生准备:圆片一个,剪刀,圆规,量角器,三角尺,折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扇形1. 同学们,在奇妙的海底世界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图形王国去看看吧。
(出示视频)2.谈话引入:大家看到些什么?这些物体的形状相似,有些物体的名称里都含有一个“扇”字,它们的外形都是什么形状?(都是扇形)板书课题:扇形(出示例题图)你们想了解扇形的哪些知识?同学们有很多的探求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扇形。
二.探求新知,认识扇形(一)教学扇形的意义1. 自学课本,初步感知(1)带着“什么是扇形”的问题自学课本第75页;填写题卡。
(2)从准备的圆中剪一个扇形,说说什么围成扇形。
(学生自学指南)A.读一读:阅读课本第75页内容B. 填一填一条()和()的两条()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C. 剪一剪从你准备的圆上剪下一个扇形。
D. 说一说欣赏一下你所剪下的图形,说说是不是扇形,你是怎样判断的?2. 了解圆心角,完善扇形各部分(1)直观了解扇形各部分名称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需要了解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观察手中的扇形了解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2)自主揭示扇形的概念刚才我们认识了手中扇形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图上的扇形,请你回答各部分的名称。
A.什么是弧?强调圆上。
(板书弧的概念)B.什么是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板书扇形概念)C.什么叫圆心角呢?在扇形中,像角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扇形板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扇形板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1份5•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夹具体零件图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12级13班姓名:赵双双学号:201233401指导教师:韩彦勇教研室主任:关E喜贵 _____2015年9月7日目录1 零件的分析1...2 毛坯设计3...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2.2.1 公差等级........................................3..2.2.2 零件重量........................................3..2.2.3 棒料材质系数....................................3..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5..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5..3.2 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 ................................... 5..3.3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 6..3.4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 8..3.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 8.3.6 选择机床8...3.7 选择刀具9...3.8 选择量具9...3.8.1 选择端面量具.................................... 9..3.8.2 选择加工孔量具.................................. 9..3.8.3 选择千分尺1..04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1.1.4.1 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1..14.2 端面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1..14.3 外圆柱面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1.14.4 孔的加工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1.24.5 确定切削用量及其基本时间............................. 1.34.5.1工序三粗车①45mm外圆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3)4.5.2 工序三切削用量的确定........................... 1.44.5.3 检查机床功率................................... 1..54.6 基本时间的确定 ...................................... 1..54.6.1工序七加工①12H7mm孔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5)4.6.2 确定进给量f .................................................................. 1..64.6.3 确定切削速度v ............................................................. 1..64.7 检验扭矩功率 ........................................ 1..65 夹具设计1..8.5.1 专用夹具的设计....................................... 1..8参考文献............................................................. 2..0.1零件的分析图1-1手柄套零件图手柄套主要用来安装手柄,起到方便操作手柄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样板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1.教学中注重用迁移法学习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
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完成知识的有效重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设计从扇形和圆的关系入手,借助知识的迁移来了解扇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教学弧、扇形、圆心角的过程中,利用PPT课件的动画演示讲解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进行结合,注重课件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课件的效果,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打算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彩笔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分别叫什么?(学生依次答复:扇贝、扇形藻、折扇)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答复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
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
(板书课题:扇形)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建立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教学新课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色彩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局部。
(2)学习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色彩的线叫做“弧〞。
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和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局部。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局部叫做弧,读作:“弧AB〞。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零件图扇形板

3.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 (5)3.2.2加工方案的选择 (6)3.3 确定定位基准 (6)3.3.1粗基准的选择 (6)3.4工艺路线的拟订 (7)3.4.1工序的合理组合 (7)3.4.2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8)3.4.3加工阶段的划分 (8)3.4.4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9)3.5扇形板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0)3.5.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10)3.5.2扇形板的偏差计算 (11)4夹具设计 (12)4.1研究原始质料 (12)4.2定位基准的选择 (12)4.3钻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2)4.4误差分析与计算 (13)4.5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4)5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 (16)1绪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夹具设计是我们融会贯通3年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
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
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而机床夹具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它们的研究对机械工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而本次对于扇形板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主要任务是:⑴完成扇形板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⑵完成钻孔专用夹具的设计。
通过对扇形板零件的初步分析,了解其零件的主要特点,加工难易程度,主要加工面和加工粗、精基准,从而制定出扇形板加工工艺规程;对于专用夹具的设计,首先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选取定位基准,然后再根据切销力的大小、批量生产情况来选取夹紧方式,从而设计专用夹具。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说课稿第【1】篇〗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的特征,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扇形。
2.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知道圆心角和半径都在变化时,扇形的大小也在随着变化。
3. 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建立扇形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说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的特征。
说教学难点:知道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大小、半径长短有关。
教师准备:课件、答题卡学生准备:圆片一个,剪刀,圆规,量角器,三角尺,折扇。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扇形1. 同学们,在奇妙的海底世界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图形王国去看看吧。
(出示视频)2.谈话引入:大家看到些什么?这些物体的形状相似,有些物体的名称里都含有一个“扇”字,它们的外形都是什么形状?(都是扇形)板书课题:扇形(出示例题图)你们想了解扇形的哪些知识?同学们有很多的探求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扇形。
二.探求新知,认识扇形(一)教学扇形的意义1. 自学课本,初步感知(1)带着“什么是扇形”的问题自学课本第75页;填写题卡。
(2)从准备的圆中剪一个扇形,说说什么围成扇形。
(学生自学指南)A.读一读:阅读课本第75页内容B. 填一填一条()和()的两条()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C. 剪一剪从你准备的圆上剪下一个扇形。
D. 说一说欣赏一下你所剪下的图形,说说是不是扇形,你是怎样判断的?2. 了解圆心角,完善扇形各部分(1)直观了解扇形各部分名称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需要了解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观察手中的扇形了解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2)自主揭示扇形的概念刚才我们认识了手中扇形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图上的扇形,请你回答各部分的名称。
A.什么是弧?强调圆上。
(板书弧的概念)B.什么是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板书扇形概念)C.什么叫圆心角呢?在扇形中,像角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学院:制造学院班级:机械1107成员:杨林、杨庆龙、杨毅、王晨睿指导教师:廖磊2014年06月20日目录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1.1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3)1.2 零件图样审查 (3)1.3 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分析 (3)1.4 毛坯设计 (4)1.5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4)1.5.1 定位基准面的选择 (4)1.5.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1.5.3 加工阶段的划分 (6)1.6 机床与刀具的选择 (8)2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8)2.1 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2.1.1 上下端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9)2.1.2 Φ22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9)2.1.3 Φ8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10)2.1.4 外圆弧表面沿轴线长度加工余量及公差。
(10)2.2 切削用量的确定 (10)2.2.1 粗铣上下端面 (10)2.2.2 精铣上端面 (11)2.2.3 精铣下端面 (11)2.2.4 粗绞Φ22孔 (11)2.2.5 精绞Φ22孔 (12)2.2.7 粗绞Φ8孔 (12)2.2.8 精绞Φ8孔 (13)2.3 时间定额的估算 (13)2.3.1 粗铣上下端面 (13)2.3.2 精铣上端面 (14)2.3.3 精铣下端面 (14)2.3.4 粗绞Φ22孔 (15)2.3.5 精绞Φ22孔 (15)2.3.6 钻Φ8孔 (16)2.3.7 粗绞Φ8孔 (16)2.3.8 精绞Φ8孔 (16)3 专用夹具设计 (17)3.1 设计的基本要求 (17)3.2 定位以及加紧方案 (17)3.3 确定刀具的导向 (18)3.4 定位元件的确定 (18)3.5 加紧元件的确定 (18)3.6 分度装置 (18)3.7 夹具与机床的连接方式 (18)3.8 夹具总装图绘制 (19)3.8.1 绘制要求 (19)3.8.2 绘图要点 (19)3.8.3 装配图的标注 (19)3.9 夹具操作的简单说明 (20)4 参考文献 (20)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年产量为5000件的扇形板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夹具设计。
生产类型:大批生产。
1.2 零件图样审查扇形板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但其加工孔和表面的精度要求较高,上下表面、圆弧表面都有粗糙度要求,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孔∅220+0.021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
孔粗糙度要求都是Ra=1.6,所以都要求精加工。
其Φ8孔与下平面有平行度的公差要求,和∅220+0.021孔有对称度公差要求,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1.3 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分析该零件需要切削加工的地方有5个地方:平面加工包括扇形板上端面、下端面;孔系加工包括∅220+0.021;小孔Φ8和扇形板R48外圆弧面的加工。
(1)平面加工有:①扇形板上端面的粗、精铣加工,其粗糙度要求是Ra=6.3;下端面的粗、精铣加工,其粗糙度要求是Ra=3.2;②扇形板R48弧面采用铣床加工,其粗糙度要求是Ra=3.2。
(2)孔系加工有:①∅220+0.021孔的钻、粗镗、半精镗,精镗加工,并且进行倒角1×45º。
其表面粗糙度为Ra=1.6;②Φ8孔钻、铰加工,其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并且与下端面的平行度要求为0.08µm,与∅220+0.021的对称度为0.1µm。
技术要求:1、未注圆角半径为3mm;2、未注线性尺寸公差按GB/T 1804-c,未注角度公差按GB/T 11135-c,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L;3、铸件应进行时效处理;4、铸件应进行清理,保证表面平整;5、零件加工完后所有棱边应去除毛刺;6、不加工表面先涂以防锈漆,再涂以绿色油漆。
1.4 毛坯设计根据生产纲领的要求,本零件是大批大量生产,还有零件的复杂程度及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因此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为铸造。
铸造可以大批量生产,成本较低,能够造出这样零件形状复杂的铸件。
根据零件图样得知,零件材料为HT150。
采用金属型铸造。
1.5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1.5.1 定位基准面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
(3)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4)保证不加工表面位置准确原则。
(5)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扇形板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扇形板零件图分析可知,主要是选择加工扇形板上下底面的装夹定位面为其加工粗基准。
2.精基准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统一原则。
(3)互为基准的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
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1.5.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因素:(1)加工要求;(2)经济精度;(3)生产纲领;(4)结构形状;(5)尺寸大小;(6)生产实际。
2.加工方法——材料去除法上下端面:粗铣——精铣R48圆弧面:粗铣——精铣Φ22孔:钻——粗绞——精绞Φ8孔:钻——粗绞——精绞1.5.3 加工阶段的划分工艺路线方案一:工艺1:铸造毛坯。
工序2:粗铣零件的上端面,以下端面为粗基准。
工序3:粗铣零件的下端面,以上端面为粗基准。
工序4:精铣零件的上端面,以下端面为精基准。
工序5:精铣零件的下端面,以上端面为精基准。
工序6:用数控机床加工R48外圆弧,以下端面和孔为基准。
工序7:对φ22孔进行粗镗,以下端面为基准。
工序8:对φ22孔进行半精镗,以下端面为基准。
工序9:对φ22孔进行倒角1X45°,以上、下端面为基准。
工序10:对φ22孔进行精镗,以下端面为基准。
工序11:中检。
工序12:对φ8孔空进行钻——铰----精铰。
以φ22孔和下端面为基准。
工序13:清洗表面。
工序14:剔除毛刺。
工序15:终检。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艺1:铸造毛坯。
工序2:用数控机床加工R48 外圆弧,以下端面和孔φ22为基准。
工序3:粗精铣上端面,以R48 外圆弧为基准。
工序4:粗精铣下端面,以R48 外圆弧和上端面为基准。
工序5:对φ22孔进行粗镗——半精镗---精镗。
并且进行倒角1x45°,以右端面为基准。
工序6:对φ8 孔空进行钻——铰---精铰。
以φ22孔和下端面为基准。
工序7:对φ22孔进行粗镗——半精镗---精镗。
并且进行倒角1x45°。
工序8:清洗表面。
工序9:剔除毛刺。
工序10:终检。
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从工序可以看出:方案二由于铣面夹具设计非常难造价太高,并且由于φ8和φ22有对称度要求,故应先加工φ22,再钻φ8的孔,还有对于倒角,我们应把倒角放在精铰前。
通过以上分析:方案一为合理、经济的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最终确定方案如下表:容1.6 机床与刀具的选择机床选择:工序1~6为铣削加工,根据工件尺寸选用X5020A立式铣床。
工序7~10为钻—绞加工,根据工件尺寸选用Z5125A立式钻床。
刀具选择:铣削平面时,选用套式立铣刀,直径D=50。
铣削R48弧面时,选用球头铣刀。
钻φ20孔时,选用φ20麻花钻。
绞φ212, φ22孔时,选用φ22,H7的直柄机用铰刀。
钻φ7.8孔时,选用直柄短麻花钻,直径φ7.8mm。
铰φ7.96,φ8孔时,选择φ8mm,精度等级为H7级的直柄机用铰刀。
2 机械加工工序设计2.1 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工序余量的选用原则:(1)为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制造成本,应采用最小的加工余量。
(2)加工余量应保证得到图样上规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要考虑零件热处理时引起的变形。
(4)要考虑所采用的加工方法、设备以及加工过程中零件可能产生的变形。
(5)要考虑被加工零件尺寸,尺寸越大,加工余量越大。
(6)选择加工余量时,还有考虑工序尺寸公差的选择。
(7)本道工序余量应大于上道工序留下的表面缺陷层厚度。
(8)本道工序的余量必须大于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
2.1.1 上下端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上下端面加工余量的计算。
根据工序要求,其加工分粗、精铣加工。
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铣: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6-65可知,其单边余量值规定为1 mm。
可知其粗铣时精度等级为IT12,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0.25mm 精铣: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6-65可知,其单边余量值规定为0.7mm。
铸造毛坯的基本尺寸为 32mm。
毛坯的名义尺寸为:32+(1+0.7)×2=35.4mm粗铣后尺寸为:32+0.7×2=33.4mm精铣后尺寸与零件图尺寸相同,且保证各个尺寸精度。
2.1.2 Φ22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该孔精度要求为IT7,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5-53得知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钻孔:Φ20扩孔:Φ21粗绞:Φ21.7精绞:Φ222.1.3 Φ8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该孔精度设为为IT7,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5-51得知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钻孔:Φ7.8mm粗铰:Φ7.96mm精铰:Φ8H7mm该孔就可达到精度要求。
2.1.4 外圆弧表面沿轴线长度加工余量及公差。
粗铣:R49精铣:R482.2 切削用量的确定2.2.1 粗铣上下端面a.确定背吃刀量粗铣时,为提高铣削效率,一般选择铣削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
一个工作行程完成,所以粗铣底面 A的加工余量为 1.5mm,选择背吃刀量ap=1.5mm。
b.确定进给量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5-72,选择每齿进给量fz=0.05mm/z.c.选取切削速度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5-72,选择切削速度Vc=70.2m/min 2.2.2 精铣上端面a.确定背吃刀量精铣时一般为0.1~1mm 或更小,所以取背吃刀量等于其在此工序的加工余量,即ap=0.7mm。
b.确定进给量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5-72,选择每齿进给量fz=0.12mm/z.选取切削速度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表 5-72,选择切削速度Vc=49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