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doc资料

合集下载

泰国民俗风情

泰国民俗风情

日常礼仪
习惯以先生小姐称呼,常为表友善和亲近,不习惯 称呼其姓,而习惯称呼其名。泰国人颇有涵养,讲 究温、良、恭、俭、让,讲话轻声细语,举止温文 尔雅。
合十礼
泰国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是行合十礼。 行礼时双手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手 掌尖对鼻尖,微微低头。晚辈见长辈时双手 举至眼部,平辈相见举到鼻部,长辈对晚辈 还礼时至胸前。
民间运动

泰国民间运动丰富多彩,有大象节中的运动 项目、泰拳等等。
泰拳

泰拳(泰语:มวยไทย;拉丁转写:Muay Thai) 何谓泰拳?有关泰拳的文献越来越多地见诸 武术刊物或泰国风土游记中。此类文章大部 分试图介绍、评述泰拳技术或特色,遗憾的 是,只能勾绘出泰拳轮廓。部分所谓专家, 只顾其外表形态,不谙其精妙之处,另一部 分则大力描绘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返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俗

民俗:泰拳是泰国的国技,亦是一项十分吸引人的活动,电视 台每天都要播映泰拳比赛的录像。每逢周末,大大小小的拳 击场都要举行泰拳比赛,男女老幼只要有机会,都如醉如痴 涌到拳场观战。 泰拳比赛的场面既壮观又残酷。每场比赛必须经过五个回合 才分胜负;每一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两分钟,如果一方昏 倒不醒,裁判数到10,仍起来就为失败者。比赛的赛台约有 八平方米,在赛场中间,周围围着两根粗绳,四面是石级式 的座位,最前面的几排长椅子是两名裁判员;一名计时员和 医生的座位。左边的乐队通常由三人组成,乐器有笛子、鼓 和钹。当乐手奏乐时,拳师们便以严肃的态度步入比赛场内。 在拳赛前还要举行宗教仪式和表演他们的拜师规矩,据说, 如果两位拜式相同,就表示双方同承一师,就不必比赛了。 赛时拳师解下头上束的“神带”,戴上橡皮手套和保护下部 的硬罩,不穿上衣,只穿一条短裤,手走的腕部要缠上宽一 寸的长绷带。

泰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

泰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

泰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1、水灯节在泰国的传统节日中,每年的11月份都要举行“水灯节”,这是一个充分体现泰国青年男女旖旎恋情的节日。

因为每逢水灯节的夜晚,无论是城市或在乡镇,只要是濒临河港或湖边的地方,水面上都会飘满水灯,闪亮着一片烛光,辉映着青年男女们双双的幸福靓影,而一片花香和轻快抑扬的“放水灯”歌声中,构成一个欢乐的水灯节之夜。

2、三宝佛节泰国三大佛教节日之一。

每年泰历八月十五日,即泰国守夏节前一日,为“阿莎叻哈普差节”。

“阿莎叻哈普差”来自巴利文,意为“八月供养”之意。

泰国华人称该节日为“三宝节”,因这一天是佛祖成道后首次讲道的日子;有了第一个佛门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现了第一个和尚的日子;也是佛教“三宝”(佛、法僧)都齐备的日子。

原先该节日不做仪式,1961年泰国僧伽(僧团)作出决定,要求佛教徒做仪式,并经政府得国王的同意定为佛教的重要节日。

3、九皇斋节九皇斋节是泰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普吉岛上每年九、十月举行,一连庆祝九天。

普吉岛是泰国南部的一府,市区居民大多是福建后裔。

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福建闽南移民,一直流传至今,九皇斋节不再是专属汉人移民的节日,越来越多泰国人,也相信吃斋对身体是有益处的(小乘佛教不吃斋),在九皇斋节这段时间,也跟随汉人的道教信仰,一起吃斋拜拜,这个文化也扩及至全泰国,一起欢度九皇斋节。

那几天,寺庙中会举行仪式及游行活动,以彰显奉行禁欲主义及苦行主义者的功绩。

4、抬母猫求雨抬母猫求雨仪式是泰国中部和东北部的一种仪式。

如果到了农耕季节还迟迟不下雨的话,会使得水稻、果园的植物脱水并减少产量。

因此农民们就会举行抬母猫求雨仪式,因为大家都坚信举行仪式之后要不了多久,就会下雨。

5、抱佛潜水抱佛潜水是碧差汶府的习俗。

当地人信奉该府的守护神——由于佛像从寺里消失了两次,所以才有抱佛像潜柚木河的习俗,第一年在宫岛潜水,第二次在潜水,并流传至今。

潜水过后,碧差汶人就会纷纷跳入水中洗澡,或打水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水是神圣的。

东南亚——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

东南亚——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

东南亚——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第一篇:东南亚——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摘要:泰国是东哪呀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国家,佛教的哲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泰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等各方面。

本文简要介绍泰国宗教、社会文化和泰国的民俗。

关键词:泰国;传统文化;民俗;佛教泰国位于东南亚的心脏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亚洲中南半岛中部和马来半岛北部的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

泰国比较完整地保持和延续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尽管现代化建设在不断推进,但是泰国人身上仍然散发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充分显示出泰国独特的魅力。

所有这些都吸引了众多文人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泰国文化的来源及形成西方文化一般指欧美文化,而东方文化一般指中国和印度文化。

从地理位臵上来看,泰国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文化上也处于中国和印度两大东方文化区域之间。

一方面,泰国文化受东方文化的渗透,东方文化中佛教中南传的小乘佛教长期熏陶着泰国;尤其是基于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宫廷文化也对印度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1]。

另一方面,自19世纪以来,几乎整个东南亚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泰国是当时唯一一个保持独立的国家,但泰国处于西方列强的夹缝之中,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东西方文化长期渗透、融合的过程中,一种独特的泰国文化便逐渐演化形成了。

二、泰国的传统文化(一)宗教文化 1.小乘佛教。

在泰国,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小乘佛教,并对佛教保持着虔诚的信仰。

寺庙是泰国人的宗教中心和重要的社交场所,人们在寺庙中剃度、祈福或在这里暂时摆脱喧嚣生活、会友、聚会等。

每个泰国佛教徒的一生都与寺庙有着紧密的联系,寺庙在泰国人眼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佛教受到广大泰国佛教徒膜拜,而僧侣在泰国也是地位优越的。

对于一般泰国人来说,在谈论佛像和僧侣时要用特殊的敬语。

一般信徒在与僧侣相处时,需遵循以下原则:在僧侣之后用餐、在僧侣身后行走、座位比僧侣的低等[2]。

泰国文化习俗

泰国文化习俗

(一)简介泰王国(泰语: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จกรไทย),通称泰国(泰语: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泰国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二)国旗泰国国旗(泰语:ธงไตรรงจจ,三色旗的意思)是一面三色旗,由红-白-蓝-白-红五条横带组成,蓝带比红白带宽一倍。

红色象征国民,白色原指南传佛教,后泛指宗教,蓝色则意指王室。

现行国旗采用于1917年10月28日,由国王拉玛六世设计。

补:国旗图片(三)风俗文化泰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被誉为“微笑的国度”。

泰国人性情温和,待人热情,有礼貌。

泰国人见面时通常双手合十于胸前,互致问候,合十后可不再握手。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外交和一些正式场合,泰国人也按国际习惯握手致意。

餐饮礼仪泰国人不喝热茶,而习惯在茶里放冰块,成为冰茶。

用餐时,泰国人习惯围着小圆桌跪膝而坐,用手抓食,不用筷子,但现在有用叉子和勺子的。

泰国食品和中国食品大同小异。

仪态礼仪在泰国,进入佛殿要脱鞋,进入当地人家的客厅也要脱鞋。

他们讨厌在平时生活中拍拍打打的举止习惯,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当地人向上伸出小指表示和好,大拇指朝下表示失败,伸出弯曲的食指则表示死亡。

补:服饰图片服饰礼仪: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现在,泰国城市中的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

妇女在正式社交场合穿民族服装,也可穿裙子;在日常生活中,可穿各式流行服装,但在公共场合忌穿短裤。

近来,泰国传统服饰之风盛行,由青年男女们开始穿绊尾幔、围胸及泰式衬衫可见一斑。

将泰式传统服饰改造,使其与时俱进,这说来也并没有错,而经过改良的泰式传统服饰重新获得年轻人的青睐,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据了解,这一举动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如果在改良中能够保留泰式服饰的美感,即便被抨击,也只是个别场合问题,而且可以忽略不计。

泰国风土人情、当地民俗介绍

泰国风土人情、当地民俗介绍
泰国基本礼仪
在泰国,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人争执,咄咄逼人的表现会被泰国人认为是最可耻、缺乏教养的行为。由于左手被视为不洁净,所以交换名片,接受物品,都必须使用右手。
泰国人见面时要各自在胸前合十相互致意,其法是双掌连合,放在胸额之间,这是见面礼,相当于西方的握手,双掌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平民百姓见国王双手要举过头顶,小辈见长辈要双手举至前额,平辈相见举到鼻子以下。长辈对小辈还礼举到胸前,手部不应高过前胸。地位较低或年纪较轻者应先合十致意。
2、左手不净
泰国人认为人的右手清洁而左手不洁,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因此,重要东西用左手拿会招来嫌弃。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但在正式场合绝对不可以。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要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
3、脚掌不净
与左手一样,脚掌也被认为是不净的。在入坐时,应避免将脚放在桌子上。用脚尖撞人或指人都会被严厉地呵斥,也绝对不能把脚掌冲向佛。泰国人认为脚部是卑*的,只能用来走路,不能干其他事情,例如用脚踢门和用脚指东西等。坐着时,不要翘起脚和把脚底对着别人。妇女落座,要求更为严格,双腿必须并拢,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文明,缺乏教养。
泰国传统服饰女筒裙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1910-1925)开始流行。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所以人们的服饰都使用鲜艳的颜色。当今泰国女子服装式样繁多,一般较讲究的女子天天换装,多穿套装,穿连衣裙的很少,不少人爱穿筒裙。男式服装较为简单,穿短袖上衣、T恤衫和猎装,下身穿长裤。在很多场合,不少泰国人喜欢穿传统的泰式服装。

泰国民俗风情

泰国民俗风情

佛教节日
万佛节(阴历三月十五日) 三宝节 守夏节
2、佛教礼仪


泰国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 之称。按照古老的习俗,男子成年后必 须削发为僧出家一次,国王也不例外。 僧侣有许多特权。许多家庭单有一间 房屋放置佛像和祭坛,供早晚膜拜。购 买佛饰时,不能说‘购买’,只能说 ‘求祖’。
佛教礼仪Βιβλιοθήκη 泰国美食


冬阴功汤(TomYam Kung) 脆米粉(mikrop) 泰式咖喱鸡(ChickenCurry) 椰汁鸡(Tom Kha Kai-鸡汤加柠檬与椰 奶) 辣牛肉沙律(Yam Nua)。
冬阴功汤
榴莲酥
4、婚姻礼仪

泰国各地有各种奇异婚俗。农村中青年 到十五六岁就可自由选择对象。正式结 婚后,男方要在女方家住上一段时间, 才可以搬到自己的新房去。如果家中只 有一个女儿,女婿就要永远成为岳父母 家成员。对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服饰 要求有严格的规定,已婚女子穿有颜色 的套装,未婚女子穿白色的连衣裙装。

1、民间节日
2、佛教礼仪 3、饮食文化

4、婚姻礼仪
5、服装文化 6、礼节与禁忌




1、民间节日

宋干节:公历4月13日 至15日,‘宋干’是 求雨的意思,举行 ‘浴佛’庆典,人们 手持鲜花用香水洒于 佛身,互相泼水祝福, 迎吉祈雨。
水灯节

水灯节:泰历12月15日。当夜幕降临 时,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拥到江河 两岸,漂放和观看水灯。
3、饮食文化


泰国人最爱吃的“咖喱饭”,不吃海参、牛肉。 “辣椒酱”是他们每餐必备的。 不喝热茶,而习惯把喝的茶里放冰块。 喝果汁时,总喜欢在里面加放点盐末。(气候炎 热) 饭后吃水果,在吃西瓜或菠萝时,不仅爱放些冰 块,而且也习惯蘸上些盐末或辣椒末一些吃,认 为这样吃起来显得别有风味。 早餐喜欢吃西餐,午餐和晚餐大多爱吃中餐。他 们用餐时,不习惯使用筷子,有的人爱用叉子和 勺,有的人乐于以手抓饭取食

泰国风情民俗详细介绍

泰国风情民俗详细介绍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神秘的泰国民俗风情泰国有“佛教之国”、“白象之国”之称。

首都曼谷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在泰文里,曼谷具有“天使之城”的含义,但这只是简称,如将它的全称译为拉丁文,则一共有142个字母,是世界上名称最长的首都。

他们主要使用的语言有泰语、英语。

下面我将通过佛教、服饰、饮食文化、礼仪与禁忌、节日、民间运动、婚礼、游艺活动、工艺品、四通八达的交通、农业、居住民俗为大家讲解泰国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泰国的宗教民俗。

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度。

佛教在泰国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冒渎的行为均可能会遭受到拘禁,即使对于外国游客也是同样的。

那我们先来了解佛教的传入。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

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

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

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

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

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受传大乘佛教。

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迄十三世纪,阿拉伯回教文化传入后,传统宗教亦随之覆灭。

了解了佛教的传入,那我们来关注一下佛教的禁忌。

不能手指僧侣,不能接触(身体)僧侣。

尤其女性不许与僧侣握手,在汽车上不许与僧侣邻坐,即使是僧侣主动前来打招呼(外国女性常遇到)也应礼貌地拉开距离。

请记住:入乡随俗。

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宜托男士转交,如果要亲手赠送,那么僧侣便会张开一块黄袍或手巾,承接该女士交来的东西,过程中僧侣是不容许碰触女性的。

每尊佛像,无论大小或是否损坏,都是神圣的,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作出有损尊敬的举动。

遇见托钵化缘的和尚,千万不能送现金,因为这是破坏僧侣戒律的行为。

泰国男子满20岁后,都要出家一次,当3个月的僧侣,国王也不例外,否则会被人看不起。

泰国文化

泰国文化

泰国饮食文化一、特点:1. 大部份泰国人正餐中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律(生菜类),随各人的喜好以任何先后次序吃都可以,餐具则是叉子和大匙。

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作成的各式甜点。

2. 由于地处热带,泰国人喜欢食用富有刺激性的调味品,如辣椒,葱,蒜,姜等。

吃泰国菜一定要勇于尝试各种调味酱,因为泰国菜的精髓皆在酱中,泰国人非常喜欢吃辣椒,民间有"没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语。

3. 泰国人不爱吃红烧的菜肴,忌食牛肉。

4. 泰国人喝啤酒和白兰地酒时掺苏打水;喝咖啡, 红茶时,吃些小蛋糕等点心。

5. 饭后吃水果,但不吃香蕉,泰国人不食用牛奶和乳制品。

6. 泰国人吃得杂,老鼠,蜗牛,田鸡,乳猪,鸽子,蛇,蝗虫都能当菜肴,但不习惯吃猫狗,泰国人好吃生,有些蔬菜,海产放些调料就生吃。

7. 泰国人爱栽花,送花,还善吃花,有一种小吃叫"渍水饭",也称"搀花汁饭"就是用花制成的。

二、美食1. 咖喱炒蟹极受欢迎的泰国名菜,切块的红蟹加上配菜与咖喱和各式香料共炒,突出蟹肉的鲜味与弹性,风味独特。

主料为泰国的青木瓜切丝,配料有青豆角、蒜头、虾米、西红柿、椰糖、辣椒等,再加入酸子汁及柠檬汁,整道菜香辣而带酸,口感爽脆,十分开胃。

2. 泰式椰汁鸡汤泰式椰汁鸡汤是曼谷名汤,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因为椰奶带甜味,比较腻滞,所以一般泰国菜中,椰奶多用作咖喱菜肴之调味或调色,极少作烹汤用。

但此菜利用椰奶代水煮汤,别具一格。

汤中放如南姜,香茅,芫荽,朝天椒,鱼露,青柠檬汁,砂糖。

汤煮沸后,再放入鸡块和已撕碎的柠檬叶,煮沸后倒入椰奶,加入调味料及朝天椒,略滚即可。

3. 青木瓜沙拉主料为泰国的青木瓜切丝,配料有青豆角、蒜头、虾米、西红柿、椰糖、辣椒等,再加入酸子汁及柠檬汁,整道菜香辣而带酸,口感爽脆,十分开胃。

4. 烤椰塔“烤椰塔(Khanom Krok)”,这种甜食是将浓稠的椰粉、米的粉末、鸡蛋和糖混合,然后放在塑模的陶锅里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
泰国民族热情和礼貌的性格早已闻名于世,相信来泰国的人们都曾得到泰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好客有礼的招待。

尽管泰国人看来很腼腆,实际上他们很容易与陌生人融洽相处,而且总是脸带笑容,故泰国有"微笑国度"之美称。

但泰国各民族都有一些禁忌,如果违犯了他们的禁忌,会引起主人或他人的不满,甚至会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对,日后会发生疾病、死亡或作物歉收等,都会认为是由违犯禁忌的人所造成的。

入乡随俗,来到泰国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

泰国--佛教圣地:
佛教在泰国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冒渎的行为均可能会遭受到拘禁,即使对于外国游客也是同样的。

这里只列举有关游客应注意的事项:
不能手指僧侣,不能接触(身体)僧侣。

尤其女性不许与僧侣握手,在汽车上不许与僧侣邻坐,即使是僧侣主动前来打招呼(外国女性常遇到)也应礼貌地拉开距离。

请记住:入乡随俗。

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宜托男士转交,如果要亲手赠送,那么僧侣便会张开一块黄袍或手巾,承接该女士交来的东西,过程中僧侣是不容许碰触女性的。

每尊佛像,无论大小或是否损坏,都是神圣的,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作出有损尊敬的举动。

遇见托钵化缘的和尚,千万不能送现金,因为这是破坏僧侣戒律的行为。

泰国法律中,有部份是关于保护宗教的,这些法例不单指佛教,也包括国内其他信仰。

不懂得宗教禁忌的人,即使并非故意侮辱宗教,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清真寺内,男士要戴帽,女士应穿长裤或长裙,头发用领巾包扎。

进入清真寺内也要脱鞋。

向王室表示敬意:
泰国人都非常尊重他们的国王、王后以及王室家族,因此在别人面前批评王室要绝对慎重,泰国法律有对王室不敬罪的处罚条例。

因此游客要小心表现适当的礼仪,如在公众场合有王室人员出席时,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动作,跟着照做。

衣着打扮:
泰国寺院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地方。

请在进入佛教寺庙时衣着得体端庄,身着任何的短裙、短裤或袒胸露背装都将不得入内。

在进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时,游客需要脱鞋,并注意不可脚踏门槛。

泰国女性:
通常泰国女性都是比较保守的,请不要在未经她们同意的情况下,触摸她们(身体上)。

称呼:
泰国人通常称呼人名时,在名字前加一个"坤"(Khun)字,无论男女均可用,表示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

在泰国公司内,职员们经常以"Pee"(兄姐)和"Nong"(弟妹)相称,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

头部很神圣:
不要触及他人头部,也不要弄乱他人的头发。

在泰国,人的头部被认为是精灵所在的重要部位。

如果您无意中碰及他人的头部,您应立即诚恳地道歉。

泰国人忌讳外人抚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头部,小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

即使是理发师也不能乱动别人的头,在理发之前必须说一声"对不起"。

泰国人睡觉时,头部不能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只有人死后才能将尸体头部朝西停放,泰国人建筑房屋时,也习惯房屋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而不朝西。

此外,蓄须也被认为不礼貌。

左手不净:
泰国人认为人的右手清洁而左手不洁,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因此,重要东西用左手拿会招来嫌弃。

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但在正式场合绝对不可以。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要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

脚掌不净:
与左手一样,脚掌也被认为是不净的。

在入坐时,应避免将脚放在桌子上。

用脚尖撞人或指人都会被严厉地呵斥,也绝对不能把脚掌冲向佛。

泰国人认为脚部是卑*的,只能用来走路,不能干其他事情,例如用脚踢门和用脚指东西等。

坐着时,不要翘起脚和把脚底对着别人。

妇女落座,要求更为严格,双腿必须并拢,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文明,缺乏教养。

公众场合的注意事项:
在泰国的公众场合,不要做出有损风貌的举动,如拥抱、亲吻或握手,这被认为是不符合当地风俗的。

另外,仅在某些海滩允许裸体晒日光浴,在其他地方,泰国人不喜欢这种行为,尽管未构成犯法,但是违背泰国人的佛教理念。

生育禁忌:
在泰国,婴儿落地,接生者只能用竹刀割断脐带,而不能用剪刀。

婴儿出生后,把婴儿的胎盘放在瓦锅里,等孩子满月后才埋到屋后。

初生的婴儿每日都得放到冷水中浸泡几次,直到他面白唇紫时,才抱起来,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得病。

邻里亲友探望产妇时,不能谈论冷热、汗疹、生病和死亡等事情。

其他禁忌:
泰国人不用红笔签名,因为泰国人死后,要在棺材口写上其姓氏,写时用的是红笔。

在人经常走过的地方,如门口、房顶等禁止悬挂衣物,特别是裤衩和袜子之类。

在一些农村里,忌赞美别人小孩子长得漂亮。

不能拣水灯。

泰国人在泰历的每年12月月圆时要举行水灯节,这是泰国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在观看水灯时一定要注意,无论那水灯多么精致美丽,都绝对不能拣起来,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