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报告.doc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5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5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通用15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以天平、量筒、烧杯等实验仪器测定牛奶的密度为例。

一(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烧杯等实验仪器测定牛奶的密度二(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牛奶、天平、砝码、量筒、烧杯。

四(实验原理)ρ=m/V 。

五(实验方法(步骤))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天平使用规则调节天平平衡;2. 将适量的液体加入到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记录于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3. 将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示数并记下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4.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液体的质量m2,记录于表格中;5. 根据ρ=(m1-m2)/V ,计算出牛奶的密度;6. 为确保测量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一般不少于3次),取ρ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注意的问题)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

否则造成测量误差。

六(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表格、图象、计算))略。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初中实验报告

初中实验报告

初中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水的沸腾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点和沸腾现象。

实验材料,水、烧杯、热板、温度计、计时器。

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放在热板上加热。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观察水的表面,当水开始冒出气泡并产生水蒸气时,开始计时。

4. 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和沸腾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果,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水开始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沸腾所需的时间约为3分钟。

实验分析:水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水在达到100摄氏度时开始产生气泡,并逐渐转化为水蒸气,这就是水的沸腾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的沸点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沸腾所需的时间则取决于加热的强度和水的初始温度。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水开始沸腾的温度也是100摄氏度。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了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下了沸腾所需的时间。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深入了解水的性质和沸腾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其他意外发生。

同时,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的沸点和沸腾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实验安全,做到安全第一,预防意外发生。

让我们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的魅力!。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
姓名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探究知道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蜡、水、铁圈、火柴
一、提出问题:1.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现象?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二、猜想和假设:
三、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按图 4.3-2 安装实验仪器。 2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 85℃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 度。 实 3.仿照晶体的融化曲线在图 4.3-3 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温度/℃ 104
验 102 100
98
96

94
92
90
水沸腾图像
四、分析论证:
1.通过观察实验,描述沸腾现象。 骤
时间/min
2.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五、评估与交流 回想实验过程,与同学交流。实验结果可靠吗?

水沸腾的温度特点【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单】.docx

水沸腾的温度特点【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单】.docx

水沸腾的温度特点【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单】
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及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2.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3.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秒表、铅笔等。

方法点拨:
1.用烧杯量取200mL45~50℃的温水进行实验。

当水温接近90℃时,开始记录温度计的示数,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直至水沸腾后5min。

2.实验时,应在玻璃杯上加盖(用硬纸板做,中间钻一个小孔以便插入温度计),防止水蒸气液化使温度计刻度模糊不清,便于读数。

3.记录数据时,可两个同学合作进行,一个以观察为主,一个以记录数据为主。

看一看:注意观察:加热后,水温为多少时,在哪些位置先出现气泡?随后气泡的变化情况怎样?在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大小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
听一听:
注意观察:加热后,水温为多少时,水中开始发出声音?随后声音的变化情况怎样?在水沸腾前和沸腾时,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记一记:
画一画:
试以加热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常把它叫做水的沸腾图像。

观察水的沸腾图像,它有什么特点?实验结论
分析水的沸腾图像可知,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 _
说明:(1)、实验效果:
(2)、器材有无损坏:。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计入表格中,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到水沸腾2min后停止读书。
实验
数据
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时间\min
0
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5
...
温度
实验
结论
实验结论:沸腾时,对水加热,水温,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水的沸点是。
光华中学实验报告册
班级:同组人:试验时间:
实验
名称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老师
提出
问题
1、水在沸腾前后的情景是怎么样的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
实验
器材
铁架台、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
实验
过程
1、按照图示连接仪器,
2、按照所示,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

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实验仪器药品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1按照图432所示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放到有石棉网的铁架上在烧杯上盖上纸板防止热量散失在纸板中央穿孔插入一
日 期
实 验
内 容
探 究:观 察 水 的 沸 腾
实 验 目 的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点燃酒精灯用外焰给水加热,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沸腾前杯内气泡的变化情况。
(3)继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再记录5min,并观察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 (4)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小组讨论,得出结论。(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
记录
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实验
分析
结果
实验结论:
评 语


中学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报告单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实验仪 器药品
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




(1)按照课本59页图3.3-2所示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放到有石棉网的铁架上,在烧杯上盖上纸板,防止热量散失,在纸板中央穿孔插入一支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实验突破03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特点

实验突破03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特点

实验突破03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特点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带石棉网)、烧杯、温度计、停表、等。

(1)秒表测量加热时间,温度计测量物质的温度;(2)带小孔的硬纸板,硬纸板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小孔为了保持烧杯内外气压平衡。

3.实验步骤(1)按照顺序组装实验器材;(2)将适量温水倒入烧杯中加热,温度到80℃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3)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4.实验表格的设计和数据记录时间/min012...温度/℃5.分析现象和数据,总结结论(1)水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沸腾前有少量的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

6.交流与反思(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水中,但不能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2)撤去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从石棉网吸热;(3)水正在沸腾时撤去酒精灯,稍等一会儿,水不再沸腾了,原因是水沸腾时需要吸热;(4)水沸腾时烧杯口处产生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测出的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6)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用初温较高的水,适当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盖等。

一题精炼通关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4)小明发现水正在沸腾,移走酒精灯,水还能沸腾一段时间,表明水沸腾过程中不需要吸热,这种说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5)如图丙所示,B容器中装有适量水,A试管内也装有水,现用酒精灯给B容器加热,一段时间后,B容器内水沸腾时,A试管内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6)现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它各件不变,仅将水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填字母);(7)周末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课本实验再现一、提出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二、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实验材和实室用温度计、秒表、火柴、硬纸板等。

三、实验步骤(1)按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2)在烧杯中装人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3)当水温达到90C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4)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四、数据处理五、实验现象(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渐渐变小;水的温度逐渐上升。

(2)水沸腾时,烧杯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时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六、实验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拓展训练1.星期天,小芳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芳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芳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C. D.2.关于“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的测量工具是体温计和停表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C.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升高D.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8-6-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酒精灯火焰大小一样的实验器材,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
提出问题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班级:同组人:试验时间: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老师
1、水在沸腾前后的情景是怎么样的?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
铁架台、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

一、按照图示连接仪器,
二、按照所示,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用酒精灯给烧杯
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

三、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计入表格中,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到水沸腾2min 后停止读书。

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时间 \min0 1 2 3 4 5 ..
. 温度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沸腾时,对水加热,水温,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水的沸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