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观察水的实验报告单

观察水的实验报告单

观察水的实验报告单观察水的实验报告单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观察水的性质和行为,深入了解水的特点和重要性。

实验一:水的物理性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了水的几个物理性质。

1.1 温度对水的影响我们首先将两杯水放置在室温下,其中一杯水加热至沸腾。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加热的水开始冒泡,并逐渐蒸发。

而室温水则保持稳定,没有任何变化。

这说明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水的蒸发。

1.2 密度对水的影响我们接着进行了关于水密度的实验。

我们取两个容器,一个装满了水,另一个装满了油。

将一小块塑料球放入两个容器中,我们发现球在水中漂浮,而在油中下沉。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油,所以球在水中浮起。

1.3 表面张力对水的影响我们将一张纸巾放在水面上,观察到纸巾能够浮在水上而不沉下去。

这是因为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使得水分子在表面形成一个薄膜,从而支撑住纸巾。

实验二:水的化学性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了水的一些化学性质。

2.1 水的酸碱性我们将一小块红色的红茶布放入水中,观察到水变为淡红色。

然后,我们滴加几滴柠檬汁到水中,发现水变得更加酸性,颜色变为橙黄色。

接着,我们滴加几滴小苏打水到水中,发现水变得碱性,颜色变为淡绿色。

这说明水具有酸碱中性,并且可以通过添加其他物质来改变其酸碱性。

2.2 水的溶解性我们取一小块糖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糖块逐渐溶解。

然后,我们取一小块油块放入水中,发现油块无法溶解。

这说明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但不包括油类。

结论通过观察水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沸点、密度和表面张力。

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温度升高会导致水的蒸发。

水的密度大于油,所以物体在水中会浮起。

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使得水分子在表面形成薄膜。

2. 水的化学性质表现为酸碱性和溶解性。

水具有酸碱中性,可以通过添加其他物质来改变其酸碱性。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但不包括油类。

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姓 名
桌 号
日 期
实 验
内 容
探 究: 观 察 水 的 沸 腾
实 验 目 的
(1)通过实验观察, 了解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0
1
2
3
4
5
6

8
9

温度t/℃
实验
分析
结果
实验结论:
评 语


泸西县永宁中学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报告单
继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后再记录5min, 并观察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 (4)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6)实验完毕, 整理器材。
(5)小组讨论,得出结论。(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
记录
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t/min
实验仪 器药品
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




(1)按照图4.3-2所示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 放到有石棉网的铁架上, 在烧杯上盖上纸板, 防止热量散失, 在纸板中央穿孔插入一支温度计,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点燃酒精灯用外焰给水加热,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并观察沸腾前杯内气泡的变化情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水沸腾实验报告单

水沸腾实验报告单

水沸腾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了解水沸腾的特征。

2.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3.了解沸腾现象与沸点的概念,以及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水沸腾是指水在一定压力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分子剧烈振动,形成气泡并迅速破裂,水变成气态的现象。

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沸点。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热水壶、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计时器等。

2.将热水壶中的水烧开,倒入烧杯中。

3.使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开始计时,观察水沸腾的过程。

记录水从开始沸腾到温度达到沸点的时间。

5.在水沸腾过程中,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表2.分析实验数据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可以看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在98℃左右,直到水开始沸腾。

这说明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

同时,水从开始沸腾到温度达到沸点的时间为n分钟。

这个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如烧杯的大小、水的质量、加热方式等。

五、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沸腾的过程,了解了水沸腾的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并了解了沸腾现象与沸点的概念,以及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物态变化和热力学原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需要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方法。

此外,对于不同条件下水的沸点变化等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实验装置:实验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5、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实验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小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小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小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点。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海拔和压力下的沸点变化,了解水的沸点受压力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加热器、高度计、压力计。

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室温下的水的温度。

2. 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用温度计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3. 在相同的海拔高度下,用高度计记录海拔高度,再次测量水的沸点。

4. 在相同的海拔高度下,用压力计测量压力,再次测量水的沸点。

实验结果:1. 在室温下,水的温度为25°C。

2. 在室温下,水的沸点为100°C。

3. 在海拔1000米高度下,水的沸点为97°C。

4. 在海拔2000米高度下,水的沸点为94°C。

5. 在海拔3000米高度下,水的沸点为91°C。

6. 在相同海拔高度下,压力为1个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100°C。

7. 在相同海拔高度下,压力为0.5个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95°C。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的沸点受海拔高度和压力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增加,水的沸点逐渐降低;而随着压力的减小,水的沸点也会降低。

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海拔和较低的压力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使得水的沸点降低。

实验结论:1. 水的沸点受海拔高度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增加,水的沸点逐渐降低。

2. 水的沸点受压力的影响,随着压力的减小,水的沸点也会降低。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的沸点受海拔高度和压力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原理来烹饪食物和煮水,更加科学地控制水的温度,保证食物的烹饪质量。

同时,也让我们对水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小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海拔和压力下的沸点变化,探究了水的沸点受压力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的沸点受海拔高度和压力的影响,这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烹饪和科学实验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温度与水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温度与水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温度与水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水的温度与状态的变化,探究温度对水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温度计
2. 水杯
3. 冰块
4. 热水壶
5. 火柴
6. 水
实验步骤:
1. 将冰块放入水杯中,记录下此时水的温度。

2. 将热水壶加热至沸腾,将火源关闭,记录下此时热水的温度。

3.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另一个水杯中,并测量出初始温度。

4. 将热水倒入第二个杯子中,观察并记录下温度变化及状态变化。

5. 用火柴点燃一根蜡烛,并将其放在第二个杯子下方加热,观察并记录下温度变化及状态变化。

6.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结果。

实验结果:
1. 冰块放入水中后,水温迅速降低至0℃以下,并开始结冰。

2. 热水沸腾时,其温度达到100℃左右。

3. 在初温为室温左右的水中加入热水后,水温迅速上升,并出现了水蒸气。

4. 在用火柴加热后,水温继续上升,直至沸腾。

实验结论:
1. 温度是影响水状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水开始结冰;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开始沸腾;当温度超过100℃时,水开始变成水蒸气。

3. 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到的状态变化可以用于判断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并从实践中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1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1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时间
姓名
通过观察和探究知道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蜡、水、铁圈、火柴
一、提出问题:1.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现象?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二、猜想和假设: 三、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按图 4.3-2 安装实验仪器。 2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 85℃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 3.仿照晶体的融化曲线在图 4.3-3 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 实 时间/min 温度/℃
分值
1 1 1 1 1 1 1 1 1 1
得分
备注
得分合计
说明: 1.本实验不要求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 2.实验结束,学生只需取出温度计,烧杯由监考教师负责整理.
实验总得分
学生签字
监考教师签字
评分标准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正确记录 用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 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穿过纸板插入水中 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点燃酒精灯方法正确 每隔 0.5min 记一次温度值,时间控制正确 温度计的读数及时、方法正确 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 取出温度计 绘制图象正确,结论合理
温度/℃ 104
0
1
2
3
4
5
6
7
89验ຫໍສະໝຸດ 102 100 98 96 94

92 90
水沸腾图像 四、分析论证: 1.通过观察实验,描述沸腾现象。 骤 2.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时间/min
五、评估与交流 回想实验过程,与同学交流。实验结果可靠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西县永宁中学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桌号日期
实验
内容
探究: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实验仪
器药品
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
实验步骤(1)按照图4.3-2所示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放到有石棉网的铁架上,在烧杯上盖上纸板,防止热量散失,在纸板中央穿孔插入一支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点燃酒精灯用外焰给水加热,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沸腾前杯内气泡的变化情况。

(3)继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再记录5min,并观察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

(4)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实验
分析
结果
实验结论:
评语记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