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多巴胺级多巴酚丁胺的应用

临床上遇到循环障碍的新生儿,常会用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环,对于它的用量,有些文献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均为2.5~5 μg/(kg·min)加入10%或5%葡萄糖注射液30~50 ml静脉滴注,5滴/min(5号或4号输液针头,20滴约1 ml),或用输液泵,10%或5%葡萄糖注射液20 ml,5 ml/h;有些为多巴胺4 μg-1·kg-1·min-1,多巴酚丁胺6 μg-1·kg-1·min-1。
我院用量为2 μg-1·kg-1·min-1(主任认为新生儿血管脆性差,若用量太大,会导致出血),血压偏低者逐渐加量。
不知大家所在医院对此药的用量有何不同?以下附说明书供参考:1.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药理毒理激动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其效应为剂量依赖性。
⑴小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0、5-2ug/㎏),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⑵小到中等剂量(每分钟按体重2-10ug/㎏),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⑶大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ug/㎏),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
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①对心脏β1受体激动,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强的多;②由于增加肾和肠系膜的血流量,可防止由这些器官缺血所致的休克恶性发展。
在相同的增加心肌收缩力情况下,致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耗氧的作用较弱。
总之,多巴胺对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为补足的休克患者尤为适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无效,静脉滴入后在体内分布广泛,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2018年8月第22卷第22期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王明珠(蓝田县中医院,陕西蓝田710500)【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00%vs 80.00)(P <0.05)。
观察组发绀、发热、肺部啰音、呼吸、心率等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显著,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重症肺炎小儿DOI :10.19435/j.1672-1721.2018.22.092重症肺炎为儿科常见肺部感染之一,患儿多有剧烈咳嗽、发绀、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发病率、病死率高[1],治疗不当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200例重症肺炎患儿,入院时均有剧烈咳嗽、高热、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4.36±0.53)岁;平均病程(4.23±0.45)d 。
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4.38±0.55)岁;平均病程(4.25±0.48)d 。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分析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

分析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摘要:目的: 调查低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6名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对照后分为研究组(43名患者)和参考组(43名患者)。
关于参考组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治疗,研究小组在抗生素使用的基础上加上小剂量的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使用。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炎症介质[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发生,副作用。
研究组(93.02%)的治疗效果高于参考组(74.42%),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组低于治疗后的参考组,PaO2和SaO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 IL-6 和 PCT 治疗后低于参考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低剂量的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的组合治疗,降低炎症因子和免疫分子水平的儿童新生儿肺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新生儿肺炎引言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发烧、吐沫、呻吟和呼吸不规则。
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病情恶化。
目前,新生儿肺炎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吸氧和激素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以更好地缓解和治疗新生儿肺炎,使用低剂量的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可以显著缓解呼吸窘迫和缺氧的症状。
出于这个原因,选择了86名肺炎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随机对照法,将本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确诊的8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研究组(43例)、参照组(43例)。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 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10]艾昊,魏旭东,尹青松,等.低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性与疗效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8):606-609.[11]SennL,RobinsonJO,SchmidtS,etal.1,3-Beta-D-glucanantigenemiaforearlydiagnosisof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nneutropenicpatientswithacuteleukemia[J].ClinInfectDis,2017,46(6):878-885.[12]刘之茵,陈钰,陈玉宝,等.C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安全性分析及随访[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9,14(2):116-120.[13]宫敬智,杨雷,白培清,等.西达本胺联合雷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2):36-39.[14]林鹏,姚海英,周伯良,等.IDA联合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对血清sICAM-1、sVCAM-1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5):533-536.[15]杨春,唐阳.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1):53-56.(收稿日期:2021-01-31)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21.09.014 文章编号:1671-4695(2021)09-0945-04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张云宏 吴奎 郭茹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普儿科 湖南 长沙 410000)基金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FJ3113)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不全患儿的临床疗效。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9T15:58:14.8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田万通[导读] (南京江宁医院儿科 211100)小儿重症肺炎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1]。
患儿常伴有肺外气管受损现象,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心力衰竭。
田万通(南京江宁医院儿科 211100)【摘要】:目的:分析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
结果:观察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小儿重症肺炎小儿重症肺炎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1]。
患儿常伴有肺外气管受损现象,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心力衰竭。
为研究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1 资料和方法1.1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基线资料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47±0.74)岁;病程3~7天,平均病程(4.31±0.67)天。
观察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3.76±0.37)岁;病程4~7天,平均病程(4.53±0.31)天。
对比两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多巴胺搭配多巴酚丁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方面的效果以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8例重症肺炎儿童作为研究主体,将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各19例,对照组针对患儿重症肺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添加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天。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心率情况、呼吸情况、啰音情况、咳嗽症状、体温情况)改善时间,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心律改善、呼吸困难改善、啰音消失、体温降到正常值的各项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取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可见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小剂量多巴胺搭配多巴酚丁胺;儿童;重症肺炎儿童肺炎在儿童中属于多发病,引起原因有多种,主要由细菌、病毒等引起肺部感染所致,临床常见发生在儿童呼吸道疾病[1]。
多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症状。
其中儿童重症肺炎还会伴随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甚至威胁到患儿生命。
常规药物治疗周期长,使患儿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本研究选取38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小剂量多巴胺搭配多巴酚丁胺干预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的研究。
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8例重症肺炎儿童作为研究主体,将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男孩9例,女孩10例;年龄均在1~10岁,平均在(5.31±2.31)岁;病程1~9天,平均(4.36±2.75)。
实验组男孩11例,女孩8例;年龄均在1~11岁,平均在(5.82±2.29)岁;病程1~10天,平均(4.74±2.73);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具有可比性。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休克病人围术期的应用

液、 血浆及血浆代 用 品等提 升血压 , 在 并 输液扩容 的基础上早 期应 用血 管活性 物 质 多巴胺 +多 巴酚丁胺 11混合液 +5 : %
服 用 头孢 类抗 菌 素后 饮 酒 出现 戒酒硫 样 反 应 1 2例
周 斌
7 04 10 3陕 西 西 安 市 北 方 医 院
di 1. 9 9 j i n 10 —64 . 0 9 o:0 36 /.s . 0 7 s 1x 2 0
休克是 由多种 病 因造成 组织 有效 血 流量减少的急性循 环障碍 , 导致 细胞 代谢 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 威胁病人 生命 的临 床综合征 。麻 醉医师 经常参 与这 类病 人 的抢救 , 并为急需手术治疗 的病人实施麻 醉。围术期麻 醉者 要善 于辨认 和处 理代
资 料 与 方 法
般资料 : 本组病例 6 5例 , 2 、 男 4例 女4 1例 ; 年龄 l 5—7 2岁 , 均 年龄 4 平 3 岁, 其中 , 失血性休 克 3 7例 ( 中包括宫 其 外孕 、 产后 大出血 、 子宫破裂 1 , 、 4例 肝 肺 破裂 9例 , 系膜破 裂 出血 5例 , 肠 四肢骨
0 01 7. 9
・分
钟 ) 保 护 和 支 持 各 重 要 器 官 的血 液 灌 ,
注。 结 果
抢救此类病人 的重要环节之一 , 时应 一 此 面扩容治疗 , 面手术治疗。 一 早期扩 容 治疗 ( 迅速 补 充 平衡盐 及
6 5例病人全部抢救成功 , 治愈出院。
论
血浆代用 品 ) 使 体 内有 效 循 环得 以补 可 偿, 防止水 、 电解质失衡 , 高黏度血得 以稀 释, 微循环 痉挛得 以解 除 , 同时输 入适量
1 2例患者均 因病在 出现反应 前 2~ 3 天 内服用头孢类抗生素 , 患者饮酒后 出现 心动过速 、 面色 潮红或 全身 皮肤 潮红 、 胸 闷、 心悸 、 气短 、 口干 、 量 出虚汗 、 大 眩晕、 呼吸急促 , 中 1 其 O例 出现 恶心 、 吐 , 呕 伴 头痛者 8 ; 例 伴面色苍 白、 低血压 、 物模 视 糊 5例 , 伴心律不齐者 2例 。 治疗与转归 :2例患者 经吸 氧 , 滴 1 静 维 生素 C、 补液 或 静 注纳 络 酮等 治 疗 B 后 , 良反应在 4~ 不 8小时 内完全 消失 , 最 短4 0分钟 , 最长 8小时 , 平均 2 5小 时。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104例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104例【摘要】目的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价值。
方法将重症肺炎患儿20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100例,进行常规抗感染、对症处理;观察组10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结果观察组患儿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1岁26例;对照组100例,男66例,女34例,1个月——2岁,其中1岁22例。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吸氧、抗感染、化痰等常规治疗,抗感染用头孢曲松钠(台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530201)20-80mg·kg-1·d-1静脉滴注,化痰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2178)2.5ml (7.5mg)·次-1·12h-1口服。
观察组与入院当天经常规治疗外加用多巴胺(上海禾丰制药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10789h3102117)4-5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针(上海科鉴生物医药公司12082h4513221)2-3μg·kg-1·min-1,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ml,1次·d-1,维持3-5h,3-5天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显效:用药2天内呼吸困难显著减轻,缺氧及全身中毒症状改善,肺部干性罗音及湿性罗音明显减少;有效:用药3-5天内呼吸困难、全身中毒症状改善,肺部干性罗音及湿罗音减少;无效:用药5天以上全身症状未能改善,肺部湿罗音未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治疗组显效68例(65.4%),有效32例(30.8%),无效4例(3.8%),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显效48例(48%),有效30例(30%),无效22例(22%),总有效率78%,其中5例心衰加重,鼻塞、气促,经用西地兰针,抗心衰治疗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