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绿色生产技术(2015.11)
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解决方案中国的钢铁行业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然而,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和废水废气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为了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该行业,为降低环境影响和提高效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1. 清洁能源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清洁能源是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于钢铁生产中的加热和动力需求,减少对传统燃煤和燃油的依赖。
同时,清洁能源的使用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2. 能源回收与再利用能源回收与再利用是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项创新解决方案。
钢铁生产中产生的废热和废气可以通过热能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利用。
废气中的热能可以被转化为电能或用于供热;废热则可以被用来预热水或加热其他介质。
通过回收与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 环保型钢铁生产工艺环保型钢铁生产工艺是实现绿色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钢铁生产工艺中存在大量的高温热处理和高能耗工序,而采用新的环保型工艺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气废水排放。
例如,一些钢铁企业采用先进的炼钢技术,减少高温热处理环节,改用低温处理技术,既降低了能耗,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4. 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在钢铁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钢铁废渣可以被用作建筑材料的原料,废水可以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生产过程,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除了上述的创新解决方案之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自律也是钢铁行业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钢铁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行业协会和企业也可以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积极参与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总结而言,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清洁能源的应用、能源回收与再利用、环保型钢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等。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绿色制造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绿色制造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推动绿色制造已成为必然趋势。
那么,钢铁行业应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呢?首先,技术创新是关键。
钢铁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炼铁、炼钢等环节。
因此,研发和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至关重要。
例如,采用富氧喷煤技术可以提高炼铁效率,减少焦炭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推广干法除尘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炼钢过程中的粉尘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同时,智能化的生产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调控,优化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其次,优化能源结构也是推动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钢铁生产主要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还面临着能源供应的不稳定。
因此,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势在必行。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生产提供电力,或者发展氢能炼钢技术,用氢气替代煤炭作为还原剂,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此外,加强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手段。
通过回收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二次能源,并将其用于发电或供热,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同时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在原材料方面,钢铁企业应加强对废钢的回收和利用。
废钢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与使用铁矿石炼铁相比,用废钢炼钢可以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因此,建立完善的废钢回收体系,提高废钢的回收利用率,对于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探索使用新型的绿色原材料,如绿色矿石、生物质材料等,也可以为减少环境影响开辟新的途径。
加强环保管理也是推动绿色制造不可或缺的环节。
钢铁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治理。
同时,要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
通过定期开展环保培训和宣传活动,让员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环保规定,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机械要点】2015年11月我国钢铁工业生产情况简述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张小只机械知识库2015年11月我国钢铁工业生产情况简述 2015年11月,全国共生产粗钢6331.72吨、生铁5367.07万吨、钢材9396.23万吨,其中纳入我国钢铁工业协会月报统计的会员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5041.92万吨、生铁4974.52万吨、钢材4895.33万吨,分别占全国粗钢产量的79.63%、全国生铁产量的92.69%、全国钢材产量的52.1%。
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99.44万吨、降低1.55%,粗钢日产水平为211.06万吨/日;1-11月份累计生产粗钢73837.74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665.03万吨、降低2.21%,粗钢累计日产水平为221.07万吨/日。
会员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4.78万吨、降低0.69%,粗钢日产水平为168.06万吨/日;1-11月份累计生产粗钢58187.02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90.35万吨、降低1.51%,粗钢累计日产水平为174.21万吨。
11月份,全国生铁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0.7万吨、降低0.75%,生铁日产水平为178.9万吨/日;1-11月份累计生产生铁63846.5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030.61万吨、降低3.08%,生铁累计日产水平为191.16万吨/日。
会员钢铁企业生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7.34万吨、增长0.55%,生铁日产水平为165.82万吨/日;1-11月份累计生产生铁57499.6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67.7万吨、降低0.46%,生铁累计日产水平为172.15万吨/日。
11月份,全国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84.62万吨、增长2.0%,钢材日产水平为313.21万吨/日;1-11月份累计生产钢材102812.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019.51万吨、增长1.0%,钢材累计日产水平为307.82万吨/日。
会员钢铁企业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85万吨、降低0.12%,钢材日产水平为163.18万吨/日;1-11月份累计生产钢材55953.5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99.93万吨、降低1.41%,钢材累计日产水平为167.53万吨/日。
钢铁行业2015-2025年绿色制造技术发展预测

t e c h n ol og y o f i r o n a n d s t e e l i n d u s t r y i n Ch i n a h a s b e e n we l l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hi s a r t i c l e , t h e e n e r g y s a vi n g t e c hn o l o g y o f Ch i n a h a s be s c h e me a n d i mpl e me n t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h a s b e e n p r o p o s e d
业产 业 节能 技术 路线 进行 了预 测 和 总结 。 关 键 词 :钢铁 ;节 能技 术 ;发 展 现状 ;产 业技 术 路线
中 图 分 类 号 :T F 0 8 9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8 4 1 2( 2 o l 5 ) 0 2 . 1 6 0 — 0 7
两座 5 5 0 0 m3 高 炉均采用 干法除尘 ,并 已稳定 运行超
过五年 ,其T R T t 铁发 电量达到6 0 k w・ h 。 ( 3 )冶金煤气 利用率和余 热余能发 电比例不断
提 高 。N2 o 1 2 年 底 ,我 国大 中型钢 铁企 业 的高炉煤
气利用 率提高 ̄ J I 9 6  ̄ / o ' ,焦炉煤气利用率提 高 ̄ J 1 9 7 %, 转 炉煤气 的 回收利 用量 提高 到2 0 . 2 5 k g c e / t 。特别是 利用 钢铁 工 业 副 产煤 气 的燃气 . 蒸汽 联合 循 环 发 电
t h r o u g h c o mp a r i s o n o f c u r r e n t s i t ua t i o n o f t e c h n ol o g y d e v e l o pme n t b e t we e n f o r e i g n a n d d ome s t i c . I n
2015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文件

2015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文件2015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这些政策被称为"去产能"政策,旨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2015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文件,并详细介绍该文件的措施和目标。
首先,2015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文件明确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文件指出,过剩产能是当前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过多的钢铁企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效益低下。
因此,政府决定通过限制新建产能、关闭并更新落后产能、加强企业并购重组等措施来降低产能水平。
其次,文件明确了减少产能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政府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等方式实现减产目标。
文件规定,到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产能要减少一亿吨以上。
并且,政府将对那些不能达到环保要求、能耗高的企业进行淘汰和整合。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产能减少,还可以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文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来实现减产目标。
政府将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装备更新和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
文件还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型环保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的投入,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政府将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监管和评估,对那些不能达到减产目标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最后,文件还强调了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政府将加大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企业也需要主动采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总结来说,2015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文件对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措施和目标。
通过限制新建产能、关闭落后产能、加强企业并购重组等措施,可以降低行业的产能水平,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努力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如何实现绿色生产

钢铁企业如何实现绿色生产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实现绿色生产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那么,钢铁企业究竟该如何实现绿色生产呢?首先,技术创新是钢铁企业实现绿色生产的核心驱动力。
在生产流程方面,钢铁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
例如,采用新型的高炉炼铁技术,通过优化炉料结构、提高风温、富氧喷吹等手段,降低燃料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改进炼钢工艺,如推广转炉少渣炼钢、电炉炼钢等高效清洁的炼钢方法,提高金属收得率,减少废渣产生。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也至关重要。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能,如高温烟气、炉渣余热等。
通过安装余热锅炉、余热发电装置等设备,将这些余热余能转化为电能或蒸汽,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还能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此外,新型的污染治理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确保达标排放。
同时,探索和应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和药剂,提高污染治理效果,降低治理成本。
其次,加强能源管理是实现绿色生产的重要环节。
钢铁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的购入、存储、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通过能源审计,准确掌握企业的能源消耗状况,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
实施能源分级计量,为能源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对主要用能设备和工序进行能效评估,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推广使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
加强员工的节能意识培训也不容忽视。
让员工了解节能的重要性,掌握节能的方法和技巧,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
再者,优化原料结构对于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选用优质的铁矿石、煤炭等原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增加废钢的使用比例,不仅可以减少对铁矿石的依赖,还能降低炼钢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在原料采购过程中,要注重供应商的环保表现,优先选择环保型供应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介绍环保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介绍环保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环保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近年来,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行各业也纷纷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也积极推行绿色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生产效能。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中应用的环保技术及其效果,以期推动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效节能技术1. 借鉴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理念提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再利用。
钢铁行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了废渣、废气和废水的回收利用,进而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目标。
例如,通过高炉炼铁过程中的烟气脱硫和除尘技术,可以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固体颗粒物去除,减少大气污染。
2.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钢铁行业广泛应用了高效节能设备,如热风炉、高温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效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特点,有助于实现钢铁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二、废气治理技术1. 脱硫除尘技术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废气中常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有害物质。
为了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钢铁企业采用脱硫除尘技术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这些技术包括石灰石脱硫法、干法除尘、湿法脱硫等,在减少大气污染同时,保护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 废气余热回收利用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热能。
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有用的能源,用于供热或发电。
这种技术不仅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还降低了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三、废水处理技术1. 生物处理技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
为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钢铁企业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通过生物过滤、好氧微生物处理等方法,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护周边水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2. 浓缩蒸发技术浓缩蒸发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将废水中的水分蒸发掉,将其他有害物质浓缩在废液中,以实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综述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与发展途径

综述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与发展途径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钢铁行业正逐步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行业绿色生产技术(译自:《Iron & Steel Review》)本质上钢铁制造行业是依赖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
钢铁行业,除了规模巨大外,它的多重转换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从矿石准备到连铸、轧制和精轧,直至产品发给消费者。
这些转化过程必不可少地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如铁矿石、煤炭、焦炭、石灰石等,造成相当大的能量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事实上,钢铁行业是全球的能源密集行业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全球性的威胁使对这一行业的关注不断上升--能源价格上涨的威胁、原材料上涨的竞争,最后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即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枯竭。
因此今天,全球钢铁业正面临着绿色发展的巨大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过,这样降低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这些都使得这个行业把目光集中到了现有的技术上,完善和提升并提出创新技术,最后成功地实现。
此外,从成本效益的观点必须考虑各个步骤的能源效率性能。
钢铁行业基本上遵循两条炼钢路径--铁矿石工艺(综合/初级炼钢)和废钢工艺(二次炼钢)。
在初级炼钢工艺中,钢是通过焦化、炼铁(高炉内)和碱性氧气炉(BOF)技术来生产,而以废钢为基础的二次生产过程使用电弧炉(EAF)技术,不需要运行焦化或炼铁。
因此,前者比后者要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并消耗更多的能量。
在说到绿色技术之前,我们快速地看一下钢铁业产生的污染物,这样会更容易对它们进行分析。
钢铁行业的废气排放钢厂煤灰浆空气污染物:炼铁和炼钢操作中排放的空气污染物包括气态和有机废气,还有颗粒物如烟灰和粉尘、重金属、放射性材料等。
更精确)和氮氧化物(NOx);地说,它们是燃烧过程中形成的二氧化硫(SO2),碳作为还原剂产生铁矿石还原成铁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CO2足够多的“温室气体”;臭氧,空气中由于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空气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各种有机和无机材料复合混合物--铁矿石、煤、焦炭和石灰石堆场或装载和运输时吹出的粉尘;重金属如镉、铅、汞、锌、锰、镍和铬以粉尘、烟雾或蒸汽的方式排放;有机排放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多环芳烃、二恶英和酚;以及废钢中的放射性材料。
废水污染物:钢铁行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固体,如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煤、生物污泥、金属氢氧化物和其他固体;重金属如炼钢过程或冷轧和涂层区域排放废水中存在的高含量锌、镉、铝、铜、锰、铬;废水中以可溶性和不溶性形式存在的润滑油和润滑脂;炼钢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焦炭的煤衍生物;副产品如焦炭粉尘;煤和铁矿杂质熔化时形成的炉渣及用作冶炼助熔剂的石灰。
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的绿色生产技术温室气体碳减排工艺(G-CAP)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能详细实施钢铁行业具体操作的完整及健全的技术要素。
G-CAP方法的核心在于检测钢铁行业涉及的各个运行单位--焦炉、烧结厂、高炉等。
对目前的经营状况、一流的实践和理论极限之间的差距仔细地进行评估,然后在确定差距的基础上设定可以减小差距的减排活动(AA)。
该活动的范围可以从行为上的改变到改善运营,甚至战略上的变化和投资方案。
下一阶段将运用风险过滤法,以去除那些从立法、职业健康和安全(OH&S)以及技术等方面不可接受的活动。
然后制作AA列表,以研发规模经营和资本成本以及预期的二氧化碳减排等规则。
最后,确定每一个AA的NPV(净现值),并用美元公布每吨的二氧化碳减少量。
然后制定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CC)。
MACC是任何特定的节能活动(或二氧化碳价格)在经济上可以实现多少减排的概要图形,帮助确定“转换点”—此点购买减排比实现减排活动要便宜。
此外,每个AA也被编入“项目”时间表,决定需要多长时间来执行此活动。
然后过一段时间,根据真实的项目排放用该时间表创建一个“目标路径”。
政策制定者通常会以可持续的方式,在不破坏同行业的竞争优势下,确保行业继续支持国家的经济,同时减少排放。
实际上,G-CAP呈现出强大的暴露行业排放贸易或EITEI,帮助展示强大的技术经济平台。
氢还原法传统高炉炼钢,为去除铁矿石中的氧,用一氧化碳(CO)气体还原铁矿石,导致CO2气体排放。
然而,用氢气还原铁矿石,产生H2O气体,而不是CO2,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
此外,CO气体具有较大的分子尺寸,因此,很难渗入铁矿石。
而氢气(H2)以更小的分子,可以很容易地渗入铁矿石--渗透率比一氧化碳大五倍,因此在高炉内可以迅速还原铁矿石。
能源效率和燃料转换选项电能生产:综合钢铁厂产生的剩余可燃气体可作为热电联产(CHP)电厂的潜在燃料进行发电和集中供热。
然而,由于热值较低,高炉煤气要与焦炉煤气混合,这样电力生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
顶压透平发电(TRT)技术:TRT技术是一种利用高炉煤气的热和压力,使燃气涡轮机产生电能的另一个发电应用。
用TRT大约可以生成40-60度电/吨铁。
高炉顶压透平发电(TRT)有机Rankine循环(ORG)和Kalina循环:从综合炼钢和二次精炼产生的低等级的多余热量可用于发电。
有机Rankine循环(ORG)和Kalina循环是热力循环,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
ORC和Kalina循环的用电效率分别为8.1%和12.8%。
在全球各地两者都被认为是用地热和废热发电的商业技术。
TPV热回收:在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热辐射,可以通过热光生电(TPV)的方法回收--通过光电二极管吸收的热辐射被转换成电。
高炉矿渣是TPV转换的合适产品,约总能量的4%可以通过应用TPV热回收系统转换为电能。
干熄焦(CDQ)工艺:在焦化厂,煤炭加热至1000℃转换为焦炭,。
但然后焦炭在骤冷塔内喷水冷却,随着热能的损失产生大量的CO2是,用干熄焦(CDQ)工艺,焦炭在干冷厂用惰性气体进行冷却—淬火气体回收的热能用于电力生产、集中供热和预加热炼焦煤。
通过安装CDQ,每吨焦炭可以回收约400-500公斤的高压和高温蒸汽,这一数额相当于每吨焦炭220-330kwh的蒸汽。
炼焦炉内总能量的大约35%可被干熄焦工艺重复利用。
节约能源的同时,这一技术还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干熄焦工艺(CDQ)举例焦炉煤气甲烷的重整:合成气,CO和H 2的混合物,是一种有价值的原料,用于生产柴油、甲醇和氨。
甲烷重整过程是合成气生产的主要方法--甲烷(CH 4)在这里转换为CO和H 2气体。
另外,从天然气重整生产的合成气也可用焦炉气制造。
焦炉煤气由容积约25%CH 4和60%H 2组成。
因此,应用这种技术,综合炼钢厂的CH 4和CO 2排放就可以减少。
据报道用焦炉煤气通过甲烷重整生产甲醇的转换效率介于56.2%和67.2%之间。
燃料转换:在钢铁厂焦炭由于其显著的用途被认为是一种有媒介物和燃料。
然而,其使用导致大量的碳排放到环境中,已考虑各种替代方案。
其中之一是木炭--主要用于较小的高炉。
生物质被认为是二氧化碳中性。
因此,一些大高炉用活性炭、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乙醇和甲醇--所有生物质来替换焦炭--从高炉的过程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负荷。
但是生物质具有较低的质量和能量密度。
所以,取代所需焦炭的生物质的量就很高。
为了提高生物质的热值,它在炉内被燃烧之前需要被转换成合成天然气(SNG)或沼气,该转化步骤是由微生物通过气化或厌氧消化来进行的。
直接还原铁厂作为补充:DRI(直接还原铁)厂可以作为综合钢铁厂高炉过程的一个补充。
DRI/电弧炉炼钢过程的天然气相比高炉/转炉流程,大约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电弧炉来自冷床的热水:从冷床可以回收对流热和辐射热并用以产生热水。
热水可以进一步用作热自来水和钢厂的空间加热或者甚至可以出售给集中供热公司。
对流热可以在热交换器中回收,而辐射热由象充满水的铜管或太阳能热板的收集器回收。
如果同一冷床内对流和辐射热回收结合起来,处理钢材的热量大约40%可以回收产生热水。
热能存储(TES):利用工业产生的余热。
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长距离似乎是一个障碍,使用热能储存(TES)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热可以通过火车、卡车或轮船运输。
一些正在开发的能量储存技术如下:1.吸附技术,其中该能量在液体或固体介质中以显热存储,存储容量为180-400kwh/吨。
2.潜热储存,其中相变材料(PCM)经历相变(从固态到液态等)的同时,能量被存储在材料中。
潜在的存储容量是80-160kwh/m3。
3.作为可逆化学反应的化学能或产品存储,存储容量是30-1000kwh/吨。
工业共生:可被看作是一种关系,其中至少有两个不相关的行业以互惠互利的方式交换材料、水、能源或信息。
计算出的集体利益要大于不用任何共生合作所取得的个人利益的总和。
同样,钢铁行业可以实现工业共生,其中钢铁业多余的能量和材料可以由其他设备使用,钢铁厂可以引进燃料和还原剂。
由于多余的能量组成了大范围的能源,各种能源相关的共生关系可以达成。
最佳可用技术(BATs)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一些最佳可用技术(BATs),其主体多元化可以在炼铁和炼钢的不同工艺中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性能。
然而,一个BAT 必须是能够在多个工厂应用的布置良好的扩展技术,能显著减少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一些相关的BATs及它们的结果讨论如下: 最先进的电厂:许多国家的综合钢铁厂都有一个密切相关的电厂,其中工艺气体象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被用来产生电能和蒸汽。
BAT使用最先进的蒸汽锅炉和汽轮机技术取代旧设备,以提高这些电厂的能源转换效率。
转炉余热和煤气回收:碱性氧气转炉(BOF)炼钢需要钢中的碳并作为转炉煤气排出。
BAT提出了可以从转炉气体回反应生成CO和CO2收能量的两种系统--第一个,转炉煤气在转炉烟道中燃烧,其中的显热被废热锅炉回收;第二个要求转炉煤气是干净的,冷却并储存在煤气柜中以便进一步使用。
连铸连铸:对于新的炼钢厂,连铸优选铸锭。
事实上,前者的好处在于减少粗轧的能耗,并且显著地减少材料损失。
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料导致产量增加。
因此,由于钢水减少暴露在空气中,可以消除头尾损失和减少氧化损失。
废钢预热:虽然用电弧炉(EAF)炼钢比高炉法炼钢操作更灵活,但是全部能量的20%熔化电弧炉中的废料以废气的形式损失了。
废钢预热技术通过利用炉子的余热预加热进入的废钢,这样有助于减少电炉工艺中的能耗。
烧结厂废气余热回收:烧结过程中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能量回收--第一,烧结床的废气可以作为燃烧空气回收;第二,热烧结矿的能量可在烧结床端部通过使用烧结矿冷却系统被回收。
热空气可以用于产生蒸汽。
第一种方法通过经济地使用焦炭可减少能源消耗。
优化烧结球团比例:主要以烧结矿和球团的形式为高炉提供铁矿石。
球团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烧结生产要低。
此BAT旨在实现至少50/50的烧结球团比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节约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