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毕业论文 肖邦练习曲OP.25 NO.12解剖

合集下载

肖邦 《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r音乐形式与感性体验

肖邦 《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r音乐形式与感性体验

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r音乐形式与感性体

黄莹
【期刊名称】《当代音乐》
【年(卷),期】2016(000)028
【摘要】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创作于1834年,被誉为肖邦钢琴作品中,用综合性的表现手段体现音乐色彩性的经典范例,充分展现出肖邦高贵的浪漫主义诗人气质.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黄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
【相关文献】
1.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三个演奏版本之比较 [J], 朱晓敏
2.论肖邦C大调前奏曲(Op.28,No.1)的音乐特色与演奏 [J], 胥必海
3.简析肖邦《降B大调玛祖卡》(Op.7 No.1) [J], 冯姝菡
4.肖邦《练习曲》OP.25 No.1之教学研究 [J], 刘静
5.浅析肖邦练习曲Op.10 No.1的音乐特征及演奏技巧 [J], 钟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分析【摘要】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是钢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作品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

本文将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演奏特征、不同练习曲的比较以及练习曲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肖邦钢琴练习曲以其独特的技巧要求和音乐表现力而闻名,不仅有助于钢琴演奏者提升技术水平,更展示了肖邦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卓越才华。

通过对这些练习曲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肖邦的音乐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和演绎这些杰作。

肖邦钢琴练习曲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音乐家和钢琴演奏家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关键词】肖邦、钢琴练习曲、艺术特色、演奏特征、创作背景、不同练习曲比较、练习曲作用、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肖邦(Frédéric Chopin)是19世纪著名的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

他的钢琴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钢琴练习曲》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

肖邦创作《钢琴练习曲》的初衷并非为了演奏会上展示技巧,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来提高钢琴演奏者的技术水平。

每一首练习曲都涵盖了不同的技术要求,从基本的琶音、三连音到复杂的音阶、跳音等,全方位地锻炼了钢琴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肖邦创作《钢琴练习曲》的时代背景下,钢琴演奏家们普遍注重技术的训练和提高。

肖邦的作品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完善的练习曲目,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帮助,更在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上有所启迪。

肖邦《钢琴练习曲》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音乐作品,更是钢琴演奏技巧的宝库,对于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和理解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肖邦《钢琴练习曲》的背景及艺术特色,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音乐思想和表现力。

1.2 研究意义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是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深受钢琴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对于研究这些练习曲的意义在于:肖邦的钢琴练习曲作为钢琴教学和演奏领域的重要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教学和演奏价值。

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作品风格与演奏技巧——以Op.10No.5和Op.10No.12为例

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作品风格与演奏技巧——以Op.10No.5和Op.10No.12为例

10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3在黑键上弹奏。

为确保触键的准确性,弹出干净、利落、有“颗粒性”的音色,需要通过慢练建立手指的肌肉记忆。

为防止手指从黑键上滑落,触键时减少手指与琴键的落差,用指尖触键,随后站住。

触键力度不宜过大,保证五个手指均匀,使声音弹得轻巧。

作品27小节两个音的跨度达到了10度,为了使小指准确到位,可将手指张开并用肉垫触键。

与右手的触键方式不同,左手主要弹奏八度音程与和弦,弹奏八度音程肩膀和手臂要放松,将力量下沉到指尖,同时要把手的架子搭牢,确保触键一步到位。

弹奏中声区的和弦肩、手臂依旧要放松,将力量沉到指尖,触键时指关节稳固而坚定,手腕保持弹性。

为避免音色单一,跳音的和弦要弹得有弹性,确保跳奏的和弦整齐、利落;弹奏连音的和弦时,第一个和弦要落臂,用“落滚”的方式弹奏出两个和弦,手臂要带动手指,将旋律线清晰表达。

(二)手腕技巧这首练习曲右手几乎均为三连音,且音符之间有一定跨度。

弹奏时,不仅手指要具有独立性,触键有“颗粒性”,还要积极运用手腕。

由于该曲几乎都在黑键弹奏,弹奏时手腕不宜过高,否则会让手臂紧张。

手腕连接着手臂与手掌,类似于一座桥,弹奏时要放松,当弹奏横向移动的旋律时,手腕要积极带动手指,从而使手指迅速到达琴键。

当弹奏左手和弦时,手腕要具有弹性,需要纵向快速触键弹奏八度音程与和弦,有爆发力。

(三)踏板的使用踏板是钢琴作品的灵魂,肖邦的作品里踏板意味着一切。

作品中常用的踏板主要是指右踏板,它能影响弹奏的声音、色彩、力度、风格。

右踏板又称为“延音踏板”,它能把声音延长,让音响更加丰满,使音乐作品在演奏时呈现更好的和声效果。

谱面标记了踏板的使用,但实际弹奏时,演奏者需要根据听觉效果来更换踏板,该曲的踏板是根据和声来使用的,当音响效果浑浊时就需立马更换踏板。

该作品的踏板主要使用全踏板、半踏板,全踏板主要运用于八度音程、和弦的位置,使音响效果饱满、厚实,比如作品开始部分的几个小节;半踏板的运用使得音响效果干净、清澈,比如23-27小节。

浅谈肖邦练习曲中的演奏技巧-硕士论文

浅谈肖邦练习曲中的演奏技巧-硕士论文

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浅谈肖邦练习曲中的演奏技巧作者姓名岳阅指导教师贾争卉副教授学科专业音乐研究方向键盘乐演奏培养单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年限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二〇一五年六月山西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浅谈肖邦练习曲中的演奏技巧作者姓名岳阅指导教师贾争卉副教授学科专业音乐研究方向键盘乐演奏培养单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年限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二〇一五年六月Thesis for Master’s degree,Shanxi University,2015On Chopin Etudes in playing skillsStudent Name yueyueSupervisor Prof.Zhenghui jiaMajor MusicSpecialty Keyboard music performance Department Shanxi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 Research Duration2012.09-2015.06June,2015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I)引言 (1)一、论题的缘起——在练习肖邦练习曲时所引发的思考 (1)二、肖邦练习曲的研究现状和本论题的意义 (1)第一章作曲家简介及创作的风格特点 (2)1.1作曲家生平及其在钢琴发展史上的地位 (2)1.2作曲家所擅长的创作领域 (3)1.3作曲家创作的风格及特点 (3)第二章作品简介与重要性 (5)2.1创作的时间和创作背景 (5)2.2在钢琴演奏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5)第三章简述24首肖邦练习曲中的技巧和练习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7)3.124首肖邦练习曲的技巧分析 (7)3.2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5)结语 (17)参考文献 (18)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9)致谢 (20)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1)承诺书 (22)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23)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I)ABSTRACT (II)The introduction (1)Origin,topic--reflections arising in practice of Chopin Etude (1)Research status of two,Chopin Etud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is (1)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poser wrote (2)1.1The composer's life and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ano.21.2The composer at the creation in the field of (3)1.3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ers (3)Introduc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second chapter works (5)2.1The creation time and creation background of (5)2.2In piano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5)The third chapter briefly describes the24Chopin Etudes and exercises in the skills needed to pay attention to points (7)3.124Technique analysis of Chopin Etudes (7)3.2practice proces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oints (15)Conclusion (17)Reference literature (18)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degree (19)Thanks (20)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21)Commitment Book (22)Thesis use authorization statement (23)中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肖邦生平、创作特征、以及对肖邦练习曲这一肖邦钢琴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的研究,来分析和总结钢琴演奏中的技巧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相关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们平时的钢琴演奏的学习和钢琴教学的工作。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

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

Jian肖邦练习曲Op.25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田晓娜北德克萨斯大学摘要:肖邦作为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他的钢琴练习曲为人类钢琴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成为钢琴学习者必弹的曲目,也是由他开始,练习曲摆脱了“技术性练习”的桎梏,在艺术上表现出高的审美内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冬风》。

论文以《冬风》为分析点,从音乐中蕴含的波兰的民族性、音乐的沙龙性和音乐的戏剧性来体会其丰厚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肖邦《冬风》技术特点技巧训练审美内涵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08-03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年),浪漫主义时期波兰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肖邦一生大约创作了200部钢琴独奏作品,题材众多例如圆舞曲、前奏曲、回旋曲、变奏曲等等,除此之外,为音乐会创作的六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展现了初期的炫技色彩,其他还有大约20首歌曲和4首室内乐作品。

肖邦的一生创主题旋律的带入,一股萧瑟寒意扑面而来,而后如暴风雨般的发泄之意倾泻大地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精彩的钢琴独奏作品为他赢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奠定了他时至今日杰出的高度。

肖邦总共写了27首钢琴练习曲,练习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技术,所以每一首都有其侧重的技术难点,为了提高手指独立性的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在肖邦之前,所有的练习曲都是只有技术性而不讨论音乐性,肖邦开创了练习曲音乐性的先河。

肖邦练习曲Op.25No.11可以说是肖邦练习曲中难度最大的曲目之一,练习曲前四小节,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曲目中持续大范围如瀑布般的十六分音符更是对学琴者的一种历练,分析和把握这首曲子对理解其他的肖邦练习曲甚至是其他题材的曲目都有重要的作用,需从训练技巧的重要性、音色控制的重要性、对比演绎的选择性和科学记忆的重要性四点来揭示其艰难的技术特点。

Etude Op.25No.11.a小调,英文翻译为“冬风”,在其他语言中又称为“枯叶”。

浅析如何提高演奏肖邦练习曲的技巧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演奏肖邦练习曲的技巧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演奏肖邦练习曲的技巧能力作者:赵澜来源:《人间》2016年第33期摘要:众所周知,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他为钢琴艺术创作了各种题材类型的作品,其中练习曲被广泛运用于钢琴教学和演奏当中,演奏肖邦的练习曲是提升自身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检验自身能力的试金石。

肖邦练习曲既有炫丽的技术展现,又有雄伟瑰丽且温柔细腻的情怀,充满着让人着迷的魅力。

这也是肖邦留给后世的无价之宝。

练习曲里面蕴藏的技巧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必定会有许多困难,而要战胜这些困难,必须要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演奏前的辅助练习,慢练等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是这也是我选择肖邦练习曲,并以我熟悉的别名为《冬风》的作品OP.25 NO.11为例进行浅析研究的理由。

论文以“浅析如何提高演奏肖邦练习曲的技巧能力——以作品OP.25 NO.11为例”为主题,从肖邦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及手法,探索《冬风》中的技术难点,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肖邦;冬风练习曲;技巧;提升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21-02一、肖邦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及手法(一)肖邦作品风格及创作练习曲的始末。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Chopin 1810.3.1-1849.10.17 伟大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的钢琴作品充分的展现了浪漫主义钢琴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有着强烈鲜明的情感表达,丰富的色彩,优美又抒情的旋律,将乐器的音色,力度发挥到极致,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在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生涯中,练习曲无疑是他最辉煌,最具代表性的一页篇章。

创作一套练习曲这是肖邦在他练习自己新作品中的技术难点是萌生出的想法,与其不断重复练习难弹的地方,还不如写一些解决技术难点的练习曲。

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练习曲以单纯的练习技术性为目的,肖邦的练习曲更像是一幅幅精致细腻,又气壮山河的画卷,充满了震撼人心的音乐性。

论钢琴演奏中的手指技巧及训练方法——以肖邦练习曲OP.25_NO.11为例

论钢琴演奏中的手指技巧及训练方法——以肖邦练习曲OP.25_NO.11为例

的,凝固的,要很好的把控音色,声音不能散,切记不要弹出很歌唱的感觉,力量集中在指尖上。

接下来第五小节就是沉默后的爆发,为有精神的,有活力的快板,这也与引子部分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效果,听觉上有着较强的冲击力。

第五小节右手第一个音Fa要有很强的穿透力,为了避免出现刺耳的声音,很考验右手五指的力量。

左手和弦的旋律也呈示了主题材料,从a小调转到E大调的I级上结束乐句后又转到C大调。

随后乐曲中段以e小调开始再现了主题材料,采用了相互模仿的手法推动着音乐一直向前发展。

这首练习曲到了后半段也一样很有冲劲,61-64小节双手反向如激流般的半音阶倾泻而下,力度记号为ff,尾句为fz,这两个乐句不仅要求速度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力度方可表达出此。

切记此处要演奏得干净清晰,注意音色,听觉上要非常敏感,在音乐的润色上才会有提升。

尾句fz的音注意踏板不要保留,手与脚同时松掉。

到了65小节重复了两句fa re mi #so,力度记号为p,配合着空拍,这种短暂的留白和停顿在听觉上起我们增添了一种紧张感。

这里的弱不要弹得过于浅薄,既要与前面做出强弱对比,三连音的旋律线条也要清晰,以关节主动击键。

随后乐句逐渐变强音阶式的靠向主题的出现,像是前面的矛盾被解决,听觉上也得到了安全感。

最后93-96小节是全曲最强烈之处,力度记号为fff,又一次强调了主题的材料,回归到本曲a小调上行音阶一气呵成,最后在高音结束,让听众的心灵得到满足。

(二)练习重难点分析这首作品中右手一连串十六分音符是非常密集的,在快速下行跑动时要突出半音旋律,手指不能混,应把重心放在三,四,五指上。

肩膀一定是要放松的,肩膀紧张会导致力量无法传送到手臂,随后手臂要推动手腕,手指在开始下行急速跑动,这里快速的下行音群像是我国北方冬天的狂风将枯叶卷起,寒风刺骨般,音色要干净果断,手指触键要坚定,有颗粒感。

演奏者在平日练习或上台弹奏这首作品时,经常会出现手指在快速跑动中很僵硬,疲劳,力量不流通,音色不够好等问题。

肖邦钢琴作品《练习曲》分析

肖邦钢琴作品《练习曲》分析

的情感以及传统性和声所承载的情感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肖邦;钢琴作品;《练习曲》;创作技法;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歌唱性音型所承载的情感
钢琴作品中的歌唱性指的是钢琴作品创作者或者演 奏者使用具有差异化的触键方法对琴键进行敲击,通过手 指来表现出或悲伤、或欢快的旋律与情感,如在创作活演 奏欢快的曲调时,钢琴作品创作者或者演奏者需要使用快 速、浅压的方式对琴键进行敲击。相对于肖邦之前的钢琴 艺术家所创作的练习曲而言,肖邦所创作的钢琴作品《练 习曲》呈现出更为优美的旋律,这也让肖邦钢琴作品《练 习曲》具备了良好的歌唱性。当然,肖邦钢琴作品《练习 曲》包括24首,这些作品所运用的音型存在一定差异,不 同音型与不同旋律的结合,让肖邦在钢琴作品创作中的情 感做出了差别化的呈现。如《练习曲》Op.10 No.12被称为 《革命练习曲》,悲痛欲绝与激越愤怒的情绪贯穿全曲始 终。在演奏过程中,左手曲调如奔腾的流水,右手曲调则 十分刚毅。乐曲开端右手部分特强和弦引出了左手高速度 的音阶式级进旋律,随后,音符急转直下,并停留于低音 区。在作品中段,肖邦使用不断起伏且速度较快的伴奏声 持续时间较长,让作品的情绪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结 尾部分,曲调放缓并呈现出了“感叹号”的既视感,表现 出了肖邦悲痛的心情,也承载了肖邦深沉的哀思。这一创 作于华沙革命失败后的作品,很好的呈现出了肖邦对祖国 命运的担忧以及起义最终落败后的悲愤之感。在这一作 品的演奏过程中,力度掌控是呈现作者情感的重要手段, 从触键来看,右手需要较强的爆发力而左手需要做到简练 而清晰,而为了让左手演奏具有更好的表现,演奏者需要 处理好踏板节奏与深度,避免因为踏板过浅而难以展现出 作品悲愤雄壮的气势,也需要避免因为踏板过甚而导致左 手的演奏失去应有的清晰度。无论是在对《革命练习曲》 进行鉴赏还是对《革命练习曲》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可以发 现,肖邦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为了将这 些情感寄托于琴键之上并进行良好的呈现,肖邦所创作的 钢琴作品中的每个音型都具有特殊的含义,这些音型如同 歌唱家最终的音符,能够在书中脑海中不断盘旋,并对肖 邦所具有的情感做出感悟。正是因为肖邦钢琴作品中不同 的情感能够利用不同的音型进行表达,让肖邦钢琴作品中 的技术与情感实现了紧密的融合,让钢琴技术的练习变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演奏好练习曲—以肖邦练习曲OP.25NO.12为例How to play etudes—in the case of the Chopin Etude OP.25 NO.12学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音乐学(钢琴)学号:学生姓名:入学年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5年5月20日摘要弗雷得里克·肖邦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将一生创作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琴事业,创作了许多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钢琴发展史上重要的佳作,无论对演奏者还是研究者来讲,都是其艺术发展道路上汲取养料的重要财富。

文中以他二十四首练习曲中的一首——OP.25 NO.12《c小调练习曲》即“大海练习曲”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此曲的写作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乐曲的曲式特点进行分析。

在曲子的演奏重点方面,论述了演奏中对双手琶音的处理和如何准确掌控旋律音的问题;在对同音反复等技巧的论述中,将怎样达到音断意连的最佳效果及如何最好的运用踏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练习方法方面提出了循序渐进,提高双手琶音的准确性和查缺补漏,完善演奏的整体性等方法。

最后在对演奏版本的选择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力争达到在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同时,为这首练习曲以后的演奏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对弹好肖邦的其它练习曲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练习曲;手指;技巧How to play etudes—in the case of the Chopin Etude OP.25 NO.12AbstractAs one of the leading roles in the music history of Poland and celebrated European romanticism pianist and composer in the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Frederic Chopin, the “Piano Poet”, devoted his lifetime effort to the piano career and contributed numerous piano works, which are all masterpie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iano that can contribute a lot to both the player and researcher in art cause. This paper takes OP.25 NO.12 “c-sharp minor etude”-the Sea Etudes-one of the 24 etudes as research object, explores its composing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meaning and analyzes its buckling features. For the key point of playing, handle and accurate mastering on canto of two-hand arpeggios in playing are discussed; for skills like homophones repeat, how to achieve best effect of “Sound off while means even”and the best use the pedal are analyzed in-depth. As to practice method, ways like step by step, improvement of two-hand arpeggios accuracy, make up for deficiency band improved integrity of play were raised. At last, goo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selection of playing versions. By way of abo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is paper can guide the etude play in future while striving to achieve more thorough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n the work, meanwhile, it can also promote the playing of Chopin’s other etudes.Key Words:etude; finger; skill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引言 (1)一、概述肖邦OP.25 NO.12练习曲 (2)(一)创作背景特征及研究价值 (2)1. 创作背景特征 (2)2. 研究价值 (3)(二)曲式结构研究 (3)二、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演奏分析 (4)(一)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技术分析 (4)1.双手琶音技巧的分析与应用 (4)2.手指地形学的应用与分析 (7)3.同音反复技巧的分析与应用 (7)4.踏板技巧的分析与应用 (8)(二)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练习方法 (8)1.由慢及快,逐渐提高手指的准确度与灵活性 (8)2.把握各项技巧,不断全面完善 (9)三、肖邦OP.25 NO.12练习曲各版本的简介及选择 (10)(一)肖邦OP.25 NO.12练习曲各版本的简介 (10)(二)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版本的选择 (11)1.以原作版本为起点 (11)2.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引言弗雷得里克·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像“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他的音乐内容都与波兰有关,因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他的音乐和波兰紧紧相连,因此,民族性也成为肖邦音乐的特征之一。

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四首练习曲,共分为两集,各包含十二首,作品号即OP.10和OP.25,对弹奏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属于音乐会练习曲,他的练习曲是在传统形式上的继承与突破,且有针对性的对比较困难的技巧进行练习,把艺术和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钢琴练习曲的训练是钢琴演奏和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钢琴练习曲是作曲家专门为练习和克服钢琴演奏技巧难点而创作的乐曲,它具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技术训练和表现手法,以此来达到训练手指和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教学目的。

一、概述肖邦OP.25 NO.12练习曲肖邦的钢琴练习曲包括了乐曲所应具备的多种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音乐表现等,这首练习曲更有其独特的侧重性。

(一)创作背景特征及研究价值1.创作背景特征在浪漫主义时期以前,已经有很多单一的技巧性练习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算是最初在练习曲的世界里崭露头角的,他的《十二平均律集》里面,前奏曲就是起到练习曲作用的一种体裁。

浪漫主义时期的很多艺术家受到当时非主流音乐的影响,他们不再创作单一的技巧性练习曲,而是追求感性思维。

因此,作曲家们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把钢琴演奏技巧达到巅峰。

而肖邦受到很多前辈的影响,在他们的创作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升,把艺术和技术完美地结合。

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四首练习曲,分为两集,每集有十二首,即OP.10和OP.25。

其中,OP.10写作于1829年—1832年,OP.25写作于1832年—1836年,但是OP.25 NO.12这首曲子是肖邦在1831年11月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之后饱含着对革命者的悼念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之情而创作。

总体来看,肖邦练习曲OP.10和OP.25的写作背景十分复杂,在他的创作生涯里,肖邦分别经历了背井离乡、和自己心爱的人分离、身体有疾病等等一些问题。

OP.25 NO.12——c小调练习曲,又名大海练习曲,它与作品10号第12首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创作的时间差不多,并且在调性上还相同,都是c小调。

两手作品都运用了宏伟浩瀚的创作特征,给人以震撼和号召的听觉感受,同时两首曲子也给我们带来一种波涛汹涌的气势,同时饱含了肖邦作品中共有的爱国主义情怀。

2.研究价值肖邦的OP.25 NO.12是本集练习曲中的最后一首。

它的技巧练习针对性很强,主要针对了双手的琶音跑动,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其次,在双手琶音练习的基础上,还包含了同音反复和快速跑动等技术难点;此外,本曲的标题为“大海练习曲”,在演奏时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情绪激昂,汹涌澎湃,展现了在“华沙起义”期间革命者排山倒海的英勇之气和起义失败后肖邦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

综上所述,对于这首练习曲进行技术性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演奏好这首练习曲和克服演奏技巧都具有指导意义。

(二)曲式结构研究这首曲子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内容如下:A段是从第1小节到第22小节,是呈示性段落,用了陈述性写法,因此旋律比较明显,调性比较稳定,结构非常规整。

以平稳进行为主,乐句之间是互相加花关系。

从第1小节到第11小节为c小调,第12小节到第22小节为C大调,它们是同主音大小调关系。

B段是从第23小节到第46小节,它的结构比A段稍显自由,具有更多展开的意义。

但是,它与A段材料不同,体现了对比性,矛盾冲突,具有展开性和统一性。

从C大调转到降A大调(第23小节到第29小节),第30小节到第36小节为c小调,第37小节到第38小节为g小调,第39小节到第46小节为c小调。

A′段是从第47小节到第83小节,是A段的变化再现,它的结构和材料都比A 段有所扩充,旋律比较明显,和A段是加花关系。

全曲的调性布局如下:结构非常规整,旋律很明显,在双手琶音的同时旋律音隐藏在进行之中。

总体的调性调性布局是c小调开始,然后转入C大调,在旋律进行的过程中经过了降A大调,后又回到c小调,不久又游离到g小调,最有通过c小调的过度将旋律终止在C大调。

二、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演奏分析肖邦的《大海练习曲》是一首双手琶音练习曲,技术难度很高,其技术训练目的也很强。

双手琶音、快速跑动、清晰发音、同音反复、踏板运用、身体放松是常见的演奏技术障碍。

(一)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技术分析1.双手琶音技巧的分析与应用这首曲子看起来都是双手琶音,不易分清楚声音的强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